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教学博苑
03-23 0926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原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2.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朗读法,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 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
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
1、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
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虞美人》,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李煜罹难的直接原因,除了宋太宗的胸襟狭窄以外,还有更深的原因,即词本身引起了宋太宗对李煜的忌恨。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美好酌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宗的眼中不是含有东归故国之意吗? 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2.具体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
⑥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争取最大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 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
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 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A 词人的容颜 B 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到底有哪些愁呢?
小结:
教师点评:以水喻愁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4.课堂训练(多媒体投影显示)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 .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 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 .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 .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 .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教学博苑
03-23 0926
古代诗歌选修《虞美人》教案
原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2.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朗读法,师生相互质疑、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 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
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
1、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
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 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虞美人》,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2、李煜罹难的直接原因,除了宋太宗的胸襟狭窄以外,还有更深的原因,即词本身引起了宋太宗对李煜的忌恨。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美好酌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宗的眼中不是含有东归故国之意吗? 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2.具体研习
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
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 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
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
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
⑥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争取最大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 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
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 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A 词人的容颜 B 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
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到底有哪些愁呢?
小结:
教师点评:以水喻愁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名句,可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列举一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明确: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4.课堂训练(多媒体投影显示)
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 .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 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 .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 .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 .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