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王亚兰◆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

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有很多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点,本文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茶和咖啡做了详尽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法国咖啡文化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咖啡馆的路上,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咖啡已经真正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晚上一顿大餐之后喝一杯expresso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中法两国两个伟大的民族,对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不断地探索使其升华成文化,中国人的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种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体验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然而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么?我们今天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比较吧!

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甚至在国内,关于最早原产地也有好几种说法,西南说,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江浙说等,尤其是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而且民间流传的神农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神话故事更是为茶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关于咖啡的起源同样是这样,在无数的咖啡发现传说中,其中基督教发现说《牧羊人的故事》和伊斯兰教说《阿拉伯僧侣》是流传最广的。不过比较说法一致的是历史学家们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是衣索比亚的咖发。

1669年由土耳其大使把咖啡传入了法国,这之后就咖啡文化便在这片热土

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可以说法国虽然不是咖啡的发源地,但法国人却把咖啡的文化浪潮推上了最高峰,可以说是法国人把咖啡喝到了极致。

关于起源之说,两者都有着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都有着各种猜测和说法,不同的是中国在茶的起源里似乎一直是主角,而法国在咖啡的起源中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二、从种类、制作方法、品尝方法和功效读起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不同场合中国有不同的泡法,比如绿茶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要用传统式的泡法即可。喝茶时,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让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可适当配着糖果,点心,干果等一起味道更佳。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法国人在传承别国的咖啡制作和种类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的制作工艺,在法国,人们能喝到的咖啡种类很多,各种纯咖啡和各种花式咖啡,其中皇家咖啡,用白兰地调制成最具特色。各种咖啡的制作方法区别很大,有高压蒸馏法、冲泡法和虹吸法等;喝咖啡时,加入糖和牛奶之前先小饮一口,品尝一下纯咖啡的香气,将糖、牛奶等与咖啡混合后,轻轻地搅拌液体,然后饮用即可。饮用咖啡可舒缓疲劳,清醒头脑,帮助消化,甚至

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这两种饮品都是种类多而良,制作方法多样而考究,都有强健身体的功效,这也正是它们同时都特别受欢迎的原因吧!

三、从喝茶和喝咖啡的场所和环境

茶和咖啡一样,人们可以独饮享受恬静生活,也可以邀亲友齐饮促进感情,但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更愿意去茶楼和咖啡馆体验异样情怀,从满大街的茶楼和咖啡馆的数量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了,想想坐在茶楼之上,品一口上好的绿茶,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而且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满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闲。

同样,推门进入一家别致的咖啡馆,品一杯香醇的咖啡,悠然自得,欣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中国人对茶楼的情感固然深厚却远远不及法国人对咖啡馆的可称为深度依赖的情感。如果说在中国,咖啡是一种小资情调,时尚生活的表现,相对于法国,咖啡绝对是全民参与的平民活动。在巴黎,各式各样的咖啡店遍布大街小巷,咖啡馆如同法国的一个代名词;法国的咖啡馆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有需要,随时随地人们就可以进去喝一杯,或休息,或消遣,或学习,或会友,是人们最常出入的场所。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咖啡和咖啡馆的日子对于法国人来说仿佛是世界末日一般。因为这就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是他们本性使然,不可能也不会改变喝咖啡的习惯。

因此,可以说茶楼和咖啡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休闲消遣的场所,它们的兴盛代表着我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素养的提高,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生活方式和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

四、茶和咖啡与本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人们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茶道和茶艺这样的字眼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茶道和茶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仍然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人们都承认一个事实,深奥的茶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华,与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茶道的环境也一定要清雅幽静,亭台楼阁,松间竹下,茶室庭院,使人陶醉其中。人们通过品尝茶和欣赏茶艺的过程,感受和体验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从而使修身养性,身心开阔,达到强身健体,净化心灵,预防疾病的作用。有学者说:“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名人对茶都有特殊的偏爱,乾隆嗜茶成癖,曾风趣地说出戏语:“君不可一日无茶”;孙中山以茶代酒,他对祖国茶叶评价颇高;鲁迅饮茶着迷,他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咖啡业不仅推动着法国的经济,而且和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息息相关,17世纪开始,在法国,尤其是上流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沙龙,到了18世纪的启蒙时代,文化重心出现到了各种沙龙,俱乐部和咖啡馆。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咖啡馆普洛可甫的常客,伏尔泰的几部著作、狄德罗的世界首部百科全书都在这里完成;文豪巨匠如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左拉等还以咖啡馆的名字创立了文学刊物《普洛可甫》。在蒙马特的学院咖啡馆,是19世纪巴黎大学时代的标志,这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20世纪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毕加索、海明威、凡高、弗洛伊德等曾在这里编制他们的梦想,度过他们的年轻时代。

法国的咖啡和他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有着巨大的关系,(下转第68页)

04/2008

33

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周逸芳◆

班主任工作就是做好学生工作。那么,如何建立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我认为那就是建立一种让学生“既服你又爱你”的关系。

让学生佩服你、服从你(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服从)是管好一个班的前提,也是建立比较持久的平衡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实,但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扫除障碍,不被他难倒,而是难倒他。

我刚任高二理科班的班主任时,有一个寄宿生没上晚自习,这是他第一次缺晚自习。通过调查,他不在美术室,也没回家,却看见他坐在网吧里,我当时没叫他。第二天,我装做不知道,问他:“你昨天晚上到哪里去了?”他说:“回去了。”我说:“那我打电话问问你家里。”他心里很着急,马上改口说:“我开始想回去的,后来到外婆家去了。”我问他:“你外婆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他马上松了一口气:“她没电话。”“那周边呢?”“我不知道。”我问:“你外婆家在哪里?”他告诉我在黄家。我说:“我可以到邮电局去查你外婆家周边人家的电话,也可以从学校找出学生的档案,叫黄家的学生帮我打听,还可以亲自到你外婆家去核实你的话。”他知道情况不妙,低下了头。我趁机厉声追问:“干什么去了?”他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我。最后,我告诉他他昨晚在哪家网吧,坐在哪个座位上。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以后再也不去了。的确,他再也没去过,也不敢撒谎了。

所以,当班主任要把学生的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他所有用来蒙混过关的办法都被你堵住,全都行不通。最后,他只能在心里服输:他的一切诡秘行动都被你看在眼里,你的办法总比他的多,比他的好,你是一个无所不知、法力无边的如来佛,他虽然也会耍一些小聪明,却总瞒不过你,无法跳出你的手掌,只能乖乖地“服从”你的管理。

二、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让学生能“爱”我们,我们首先要用“爱”去感化他们,不定期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们,让他们理解我们,同时,我们也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疼爱他们,宽容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毕竟,他们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集体活动,以促进交流,融洽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孩子们也是懂感情的。每次想起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束束花儿,我结婚的时候,孩子们自发凑钱买礼物送给我,我生病的时候,同学们提着水果来看我,甚至还有的同学从食堂打好饭送到我身边……想到这一切,我的确很感动,再想想有时自己生气时骂他们,心里很有些过意不去。我想,有时“爱”比“严”更能协调好师生关系。

总之,如果学生能既服我们又爱我们,学生跟班主任的关系将会更融洽更和谐,我相信,班级管理工作将会更轻松更有效。

(作者单位:湖南道县第四中学

)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条件在变好,学生也变得难教。现今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无奈。在教育工作者中,班主任跟学生的接触可能是最多的。那么,如何建立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是教育工作中需要探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

在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我有了一点体会,那就是可以建立一种让学生“既服你又爱你”的关系。让学生佩服你、服从你(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服从)是管好一个班的前提,也是建立比较持久的平衡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爱你则需要升华师生关系,要想让学生佩服、服从你的管理,就要练就一只如来佛的掌,不管他多么顽皮,也“跳”不出你的手掌;要想使学生爱你,就要拥有一颗菩萨般的心。就算他冷漠如雪,也会被你的爱心融化。

一、让学生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首先,对最顽皮的学生,要先发制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如果把那几个最调皮捣蛋的“孙悟空”管好了,这个班就好管了。如果你管不

(也许这住他,他反而会牵制你。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样说有点不妥),对待这些“齐天大圣”,要在他们摸清你的性格之前就压制住他们的不良习气,只要他们的不良习气一冒头,马上严肃处理。

例如,我班有一个男生,一开学连续两天上课时都请“假”早退,问其原因,他说拉肚子,他知道我是女老师,不可能跟他到男厕所去核实,况且拉肚子是特殊情况,老师不许假也太不讲道理。我知道他是想早点出教室玩一下。第三天他又请“假”。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拉肚子,特殊情况,批准。下课后,你到我那里去,我那里正好有治拉肚子的药,也有开

水,我看着你把药吃下去我才放心。因为你已经拉了三天的肚子,这可不是小事,得赶快治呀。但我也要说明一下,这种药给有病的人吃了能治病,给没病的人吃了会得病。”这之后,这个同学再也不请“假”早退了,这就杜绝了其他同学借此请假的机会。

其次,勤于观察,及时核实,让其不打自招。顽皮的学生每个班只是少数几个,而还有一些人处于中间状态,他们既不是最顽皮,也不很自觉,有时会犯一些错误,如找借口去玩,违了纪撒谎来蒙蔽班主任。对待这些同学,我们要勤于观察,及时调查核实,先不要急着揭穿他的谎言,让其不打自招。要注意的是,学生找借口时往往给老师设置了障碍,以阻止你去核

(上接第33页)正如茶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样,可以说没有国家民族

这片沃土就不可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而反过来,出彩的饮食文化又给两个民族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五、从茶和咖啡对中法两国的相互影响和未来发展读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也逐渐趋同,各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向外传播,美国的快餐文化席卷全球,同样法国咖啡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中国也不例外,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喝茶好像似乎已成为老气横秋的代名词,是老年人和隐士的“专利”,这样的转变可以归因于咖啡本身和法国文化的魅力了。不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法国在公共场所执行禁烟令,这将冲击法国由来已久的咖啡馆文化,在咖啡馆里品一口咖啡,再

吸一口烟的时代也许将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几经宣传和实践,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部分,法国人最爱喝的是红茶,绿茶,花茶。近年来,特别在法国的一些青年人中,喝茶成为时尚。甚至,浪漫的法国人喜欢洗茶叶澡,有美容护肤,减肥的功效。茶饮品的多重功效,无任何副作用,决定了其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关系一样,我们求同存异,发挥和利用最大的优势,加深两国间的交流,祝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68

04/2008

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

王亚兰◆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

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有很多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点,本文就从不同的方面对茶和咖啡做了详尽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法国咖啡文化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重要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更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同样,咖啡对法国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于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国人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咖啡馆的路上,看似简单的一句玩笑话,却是法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咖啡已经真正成为了法国人生活的必需品,早饭时,吃着香喷喷的羊角面包,来一杯香甜的牛奶咖啡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中午休息时,工作之余,来一杯咖啡提提神儿,精神振奋地继续工作;晚上一顿大餐之后喝一杯expresso帮助消化对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好处。中法两国两个伟大的民族,对美好的事物都有着执着的追求,不断地探索使其升华成文化,中国人的品茶讲究的是茶道,而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种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饮茶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体验优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调和诗情画意般的境界。然而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方面么?我们今天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个比较吧!

一、从茶和咖啡的起源谈起

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所提到的证据都不能证明哪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茶的发源地很多人认为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国的,认为饮茶和种植茶叶是中国人首创的,但也有证据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地也有可能是茶的发源地。甚至在国内,关于最早原产地也有好几种说法,西南说,四川说,云南说,川东鄂西,江浙说等,尤其是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而且民间流传的神农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神话故事更是为茶的起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关于咖啡的起源同样是这样,在无数的咖啡发现传说中,其中基督教发现说《牧羊人的故事》和伊斯兰教说《阿拉伯僧侣》是流传最广的。不过比较说法一致的是历史学家们都同意咖啡的诞生地是衣索比亚的咖发。

1669年由土耳其大使把咖啡传入了法国,这之后就咖啡文化便在这片热土

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可以说法国虽然不是咖啡的发源地,但法国人却把咖啡的文化浪潮推上了最高峰,可以说是法国人把咖啡喝到了极致。

关于起源之说,两者都有着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都有着各种猜测和说法,不同的是中国在茶的起源里似乎一直是主角,而法国在咖啡的起源中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二、从种类、制作方法、品尝方法和功效读起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种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等;根据不同场合中国有不同的泡法,比如绿茶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要用传统式的泡法即可。喝茶时,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让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可适当配着糖果,点心,干果等一起味道更佳。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法国人在传承别国的咖啡制作和种类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的制作工艺,在法国,人们能喝到的咖啡种类很多,各种纯咖啡和各种花式咖啡,其中皇家咖啡,用白兰地调制成最具特色。各种咖啡的制作方法区别很大,有高压蒸馏法、冲泡法和虹吸法等;喝咖啡时,加入糖和牛奶之前先小饮一口,品尝一下纯咖啡的香气,将糖、牛奶等与咖啡混合后,轻轻地搅拌液体,然后饮用即可。饮用咖啡可舒缓疲劳,清醒头脑,帮助消化,甚至

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这两种饮品都是种类多而良,制作方法多样而考究,都有强健身体的功效,这也正是它们同时都特别受欢迎的原因吧!

三、从喝茶和喝咖啡的场所和环境

茶和咖啡一样,人们可以独饮享受恬静生活,也可以邀亲友齐饮促进感情,但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更愿意去茶楼和咖啡馆体验异样情怀,从满大街的茶楼和咖啡馆的数量上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了,想想坐在茶楼之上,品一口上好的绿茶,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忘却人世间的烦恼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而且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并不是为了解渴,也不仅仅是为了保健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满足,是高品位的文化休闲。

同样,推门进入一家别致的咖啡馆,品一杯香醇的咖啡,悠然自得,欣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中国人对茶楼的情感固然深厚却远远不及法国人对咖啡馆的可称为深度依赖的情感。如果说在中国,咖啡是一种小资情调,时尚生活的表现,相对于法国,咖啡绝对是全民参与的平民活动。在巴黎,各式各样的咖啡店遍布大街小巷,咖啡馆如同法国的一个代名词;法国的咖啡馆是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有需要,随时随地人们就可以进去喝一杯,或休息,或消遣,或学习,或会友,是人们最常出入的场所。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咖啡和咖啡馆的日子对于法国人来说仿佛是世界末日一般。因为这就是法国人的生活方式,是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是他们本性使然,不可能也不会改变喝咖啡的习惯。

因此,可以说茶楼和咖啡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休闲消遣的场所,它们的兴盛代表着我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素养的提高,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生活方式和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

四、茶和咖啡与本国历史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人们听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茶道和茶艺这样的字眼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茶道和茶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仍然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人们都承认一个事实,深奥的茶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精华,与儒、道、佛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围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茶道的环境也一定要清雅幽静,亭台楼阁,松间竹下,茶室庭院,使人陶醉其中。人们通过品尝茶和欣赏茶艺的过程,感受和体验茶所带来的美妙意境,从而使修身养性,身心开阔,达到强身健体,净化心灵,预防疾病的作用。有学者说:“茶道是东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贡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历史上有众多名人对茶都有特殊的偏爱,乾隆嗜茶成癖,曾风趣地说出戏语:“君不可一日无茶”;孙中山以茶代酒,他对祖国茶叶评价颇高;鲁迅饮茶着迷,他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咖啡业不仅推动着法国的经济,而且和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息息相关,17世纪开始,在法国,尤其是上流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因为咖啡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沙龙,到了18世纪的启蒙时代,文化重心出现到了各种沙龙,俱乐部和咖啡馆。普洛可甫咖啡馆是巴黎第一家开张的咖啡馆,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都是咖啡馆普洛可甫的常客,伏尔泰的几部著作、狄德罗的世界首部百科全书都在这里完成;文豪巨匠如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左拉等还以咖啡馆的名字创立了文学刊物《普洛可甫》。在蒙马特的学院咖啡馆,是19世纪巴黎大学时代的标志,这里长期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在这里构建了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圣地和精神家园。20世纪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毕加索、海明威、凡高、弗洛伊德等曾在这里编制他们的梦想,度过他们的年轻时代。

法国的咖啡和他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有着巨大的关系,(下转第68页)

04/2008

33

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周逸芳◆

班主任工作就是做好学生工作。那么,如何建立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我认为那就是建立一种让学生“既服你又爱你”的关系。

让学生佩服你、服从你(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服从)是管好一个班的前提,也是建立比较持久的平衡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

师生关系班级管理

实,但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扫除障碍,不被他难倒,而是难倒他。

我刚任高二理科班的班主任时,有一个寄宿生没上晚自习,这是他第一次缺晚自习。通过调查,他不在美术室,也没回家,却看见他坐在网吧里,我当时没叫他。第二天,我装做不知道,问他:“你昨天晚上到哪里去了?”他说:“回去了。”我说:“那我打电话问问你家里。”他心里很着急,马上改口说:“我开始想回去的,后来到外婆家去了。”我问他:“你外婆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他马上松了一口气:“她没电话。”“那周边呢?”“我不知道。”我问:“你外婆家在哪里?”他告诉我在黄家。我说:“我可以到邮电局去查你外婆家周边人家的电话,也可以从学校找出学生的档案,叫黄家的学生帮我打听,还可以亲自到你外婆家去核实你的话。”他知道情况不妙,低下了头。我趁机厉声追问:“干什么去了?”他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我。最后,我告诉他他昨晚在哪家网吧,坐在哪个座位上。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以后再也不去了。的确,他再也没去过,也不敢撒谎了。

所以,当班主任要把学生的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他所有用来蒙混过关的办法都被你堵住,全都行不通。最后,他只能在心里服输:他的一切诡秘行动都被你看在眼里,你的办法总比他的多,比他的好,你是一个无所不知、法力无边的如来佛,他虽然也会耍一些小聪明,却总瞒不过你,无法跳出你的手掌,只能乖乖地“服从”你的管理。

二、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让学生能“爱”我们,我们首先要用“爱”去感化他们,不定期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们,让他们理解我们,同时,我们也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疼爱他们,宽容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毕竟,他们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集体活动,以促进交流,融洽关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孩子们也是懂感情的。每次想起教师节学生送来的束束花儿,我结婚的时候,孩子们自发凑钱买礼物送给我,我生病的时候,同学们提着水果来看我,甚至还有的同学从食堂打好饭送到我身边……想到这一切,我的确很感动,再想想有时自己生气时骂他们,心里很有些过意不去。我想,有时“爱”比“严”更能协调好师生关系。

总之,如果学生能既服我们又爱我们,学生跟班主任的关系将会更融洽更和谐,我相信,班级管理工作将会更轻松更有效。

(作者单位:湖南道县第四中学

)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条件在变好,学生也变得难教。现今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无奈。在教育工作者中,班主任跟学生的接触可能是最多的。那么,如何建立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是教育工作中需要探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

在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我有了一点体会,那就是可以建立一种让学生“既服你又爱你”的关系。让学生佩服你、服从你(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服从)是管好一个班的前提,也是建立比较持久的平衡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爱你则需要升华师生关系,要想让学生佩服、服从你的管理,就要练就一只如来佛的掌,不管他多么顽皮,也“跳”不出你的手掌;要想使学生爱你,就要拥有一颗菩萨般的心。就算他冷漠如雪,也会被你的爱心融化。

一、让学生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首先,对最顽皮的学生,要先发制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如果把那几个最调皮捣蛋的“孙悟空”管好了,这个班就好管了。如果你管不

(也许这住他,他反而会牵制你。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样说有点不妥),对待这些“齐天大圣”,要在他们摸清你的性格之前就压制住他们的不良习气,只要他们的不良习气一冒头,马上严肃处理。

例如,我班有一个男生,一开学连续两天上课时都请“假”早退,问其原因,他说拉肚子,他知道我是女老师,不可能跟他到男厕所去核实,况且拉肚子是特殊情况,老师不许假也太不讲道理。我知道他是想早点出教室玩一下。第三天他又请“假”。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拉肚子,特殊情况,批准。下课后,你到我那里去,我那里正好有治拉肚子的药,也有开

水,我看着你把药吃下去我才放心。因为你已经拉了三天的肚子,这可不是小事,得赶快治呀。但我也要说明一下,这种药给有病的人吃了能治病,给没病的人吃了会得病。”这之后,这个同学再也不请“假”早退了,这就杜绝了其他同学借此请假的机会。

其次,勤于观察,及时核实,让其不打自招。顽皮的学生每个班只是少数几个,而还有一些人处于中间状态,他们既不是最顽皮,也不很自觉,有时会犯一些错误,如找借口去玩,违了纪撒谎来蒙蔽班主任。对待这些同学,我们要勤于观察,及时调查核实,先不要急着揭穿他的谎言,让其不打自招。要注意的是,学生找借口时往往给老师设置了障碍,以阻止你去核

(上接第33页)正如茶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样,可以说没有国家民族

这片沃土就不可能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而反过来,出彩的饮食文化又给两个民族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五、从茶和咖啡对中法两国的相互影响和未来发展读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也逐渐趋同,各国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向外传播,美国的快餐文化席卷全球,同样法国咖啡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中国也不例外,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喝茶好像似乎已成为老气横秋的代名词,是老年人和隐士的“专利”,这样的转变可以归因于咖啡本身和法国文化的魅力了。不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法国在公共场所执行禁烟令,这将冲击法国由来已久的咖啡馆文化,在咖啡馆里品一口咖啡,再

吸一口烟的时代也许将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几经宣传和实践,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部分,法国人最爱喝的是红茶,绿茶,花茶。近年来,特别在法国的一些青年人中,喝茶成为时尚。甚至,浪漫的法国人喜欢洗茶叶澡,有美容护肤,减肥的功效。茶饮品的多重功效,无任何副作用,决定了其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关系一样,我们求同存异,发挥和利用最大的优势,加深两国间的交流,祝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68

04/2008


相关内容

  • 中法饮食文化比较
  • 中法饮食文化比较 中法两国似乎总被一条无形的丝带连接着,使这东方文明的摇篮和欧洲的文化中心碰撞出了令全世界惊艳不已的火花.无论是在历史文化方面还是饮食文化方面,中法两国始终个性鲜明.别树一帜.如果说在历史文化方面,我们还能找到些许的相似性,那么在饮食文化方面,她们如两条不断向前延伸的平行线,永无交点 ...

  • 中国与法国文化差异
  • 中国与法国的文化差异之我见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又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每天都身处在自己习以为常的文化中,对这些文化差异并不是很敏感.所谓对比才能有差异,现在就让我们就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法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吧! 首先我们可以从见面的礼节来比较,在我们中国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 ...

  • 比较文学的定义
  • 比较文学的定义 20世纪末,国内国外的比较文学危机呼声四起,英国比较文学家和翻译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就宣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参见Susan Bassn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 ...

  •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第五代"比较
  • 作者:姚国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2年05期 一 背景 中国电影的"第五代现象"(亦称"第五代电影运动"或"第五代电影人")是一种特 殊的.强烈的.反思型的中国电影新运动.他们以反思"文化大革命"和追寻世界现代 化艺 ...

  •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 一.填空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1.比较文学学科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70.80年代正式产生,二战后繁荣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2."比较文学"一词出处: 法国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篡了一本各国文学选集,以<比较文学 ...

  • (法语毕业论文)法国圣诞节与中国春节比较
  • 最新法 德 韩语专业外语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韩语毕业论文)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朝鲜时期女性和儒家文化为重点 2 (法语毕业论文)La Situation mondiale de France après la deuxième Guerre 3 (韩语毕业论文)韩国流行歌曲的 ...

  • 中法文化差异论文
  • 浅谈文化差异对中法商务活动的影响 摘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对于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差异很大,如语言习惯.时间观念.交际礼仪等.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认同,实现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对商务活动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使我国企 ...

  • 论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价值
  • 摘 要:法国比较文学学者专心从事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联系和实证方法,反对把比较文学变成没有影响关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在他们看来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是建立全面文学史的必要补充.得益于法国学派以及他们卓有成效的影响研究,比较文学这门学科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本 ...

  •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助推
  •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助推"中国话语" 演讲人:曹顺庆 演讲地点:四川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2月 曹顺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比较文学著作 演讲人与余光中夫妇合影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先驱吴宓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中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