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2003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和任务
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四个基本目标。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人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第二,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人的普遍增长。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量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对价格预期的紊乱,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涨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力,甚至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国际收支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相互联系而又此消彼长。总的来讲,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可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恰当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此基础上,2003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2003年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七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八百万个以上,城镇登记事业率百分之四点五;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百分之一;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百分之七。
曾培炎提出,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如下十项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更好地发挥国债资金的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其中,“新增就业”首次列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对严峻就业形势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莫荣研究员说:“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新增就业指标还是首次,这标志着政府工作的一大转变,从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并重,” 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杨宜勇注意到,政府今年只提出四大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就业目标不仅位列其中,而且排在紧随“经济增长率7%”之后的醒目位置。
中国曾长期实行福利性的“全民就业”政策,与之相伴的是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缺乏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经济结构实行重大调整,“失业”、“下岗”等词汇渐为中国人熟悉。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到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百分之七到八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 就业压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亟需国家从宏观层次上进行调控。03年1月以前,中国政府为扩大就业制订的十大配套政策已全部出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透露说,今年解决就业的重点是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长期失业贫困人员,就业方向主要是三产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此外,农民收入增长过缓一直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中国将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续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主张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面铺开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包括计划手段、财政政策和货政策,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调控体系。
1).计划手段
计划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手段。计划手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例如“青藏铁路”工程。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合理布局生产力,通过计划手段来创造条件,突破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三是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结构优化等方面担负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支持经济增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滑,需求不足,中央在1998年作出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通过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需求的不足,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稳健运用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曾经五次降息,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并取消了贷款规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二是通过人民币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三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最近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货币政策日常运作的主要工具。四是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改革,扭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的趋势。
二、当前国内经济热点问题
(一).“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业问题在当前中国,主要是考虑怎么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问题。农村问题,非常重要的是怎么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和收入问题。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解决"三农"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讲得是非常清楚的,概括起来“三个一”,即
一个重大判断: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个重大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政策。
1.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拉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1996年,增收幅度达到9%,主要是由于农副产品提价。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滑,1997年为4.6%,1998年4.3%,1999年3.8%,2000年仅2.1%,2001年4.2%,2002年4.8%,收入达到2476元。而现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这一比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现在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是37.9%,基本进入小康,但农村是47.7%,不少农民的生活还处在基本温饱或温饱有余的水平。除此以外,城乡在社会事业发展、科学文化、文教卫生方面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2.解决 “三农”问题的途径
从根本上讲,解决"三农"问题,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解决好农业自身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原则,至少包括了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农业种植的结构调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优化品种、改进技术来提高质量,以此来增加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个层面,调整产业结构。更多地发展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使得农产品通过养殖业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个层面,调整布局结构。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农业的自然资源是区域化,应当努力保证每个区域的农业都能发挥比较优势,使整个国家达到利润的最大化。第四个层面,通过发展对农产品的加工业,同时给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品种,引导广大消费市场。第五个层面,城乡要统筹考虑,也就是只调整农村内部的结构,还不能从根本上或者完全解决农村自身的问题。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这几个层面的调整,逐步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2).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
在目前存在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极不成熟,应当对其培育、支持和指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根本方法。各省政府都应出面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务工,为民工联系工作,并解决各种纠纷,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37%,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造成农民太多,农产品市场狭小。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现在城乡储蓄超过10万亿,其中,4.2亿城镇居民存了7万亿,8亿农民只存了不到3万亿;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只有37%,即每卖100元的东西,70%的农民消费不到40元;GDP贡献率,二、三产业是85.5%,农业是14.5%,即每100元GDP中,占人口70%的农民每年只拿15 元,占30%的城镇人却拿85元。可见农民收入低,即使有消费需求,也没有消费能力。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靠现有的大中城市难以大规模吸纳。况且我国现有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面临种种问题,比较而言,我国多数小
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小城镇也将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为将来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中国城镇化必然要经过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农民工,就是要善待农民工。主要强调三句话,“减负、服务、留退路”。减负,就是不要搞那么多证,收那么多费;服务有三项: “劳动信息,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就是要帮助农民工就业,并做好维权工作;留退路,就是不要急于收他的承包地。城里工作不顺心,还可以回家种田,进退无后顾之忧。这是我国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
3).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稳定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民问题在当前就是土地间题、负担问题、农民工问题。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双层功能。第一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关系到农民就业。第二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保证。
我国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同时,也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因为规模太小,没有效益。土地的规模化,要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另外,为解决好千家万户和市场对接的问题,我国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也就是公司加农户。让千家万户通过企业同国内外市场进行对接,让企业把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这也是规模经营。 深化改革,首要的是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农民现在的负担是“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是农业税,是很轻的,每年也就400亿元左右,不到农民总收益的3%:二税就是三提五统(主要给了村和乡),这就很重了,估计600亿元左右;其他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以资助劳等就是所谓三税,加在一起1200多亿元。税费改革是正税清费。把农业税调到计费土地收益的7%,除此之外,其他的乱收费、各种摊派、三提五统,统统取消。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减 轻、规范、稳定”,减轻,第一个目标就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就是规范政府,也包括农民的收缴和纳税的行为,把农业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稳定就是农民的税负担一个时期内要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不变。税费改革是安徽先实行的,去年推广到20个省市,今年在全国推广。
税费改革的同时,还要搞配套改革。配套改革要改的几件事是:义务教育,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由农民办的状况,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发放,危房改造由各级财政拿钱,学校实行一费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该财政负担的就财政负担。
第二个改革就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放开收购、放开经营、放开价
格。为防止粮价下跌,农民利益受损,中央还进行了农民直接补贴的探索,就是把过去补贴在中间环节(粮食企业)的每年五六百个亿的钱逐步转移出来,直接补贴在农民头上。现在安徽、吉林、河南、湖北都在试点。
第三个改革就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改善金融服务。现在贷款难成了农村发展的瓶颈,不仅如此,农村有限的资金还在外流。要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推进信用社改革,同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3.完善法制,保护农民利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从国外的经验看,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法制。
美国早在1933年就颁布了《农业调整法》,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获得合理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美国每隔5年左右就重新修订一次农业法。日本、韩国针对工业高速增长、农业相对萎缩、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使农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成倍增加、农户的平均收入显著提高。1999年日本、韩国又分别颁布了《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加强对本国农业的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面全进步。总的来看,各国依靠法制促进和保障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因工业化而日趋严重的农业萎缩,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务农人员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的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伴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政策难以协调和处理错综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国内农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不合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农业法》的颁布实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
"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作为基本法的《农业法》。在新的《农业法》颁布实施后,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配套法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使《农业法》确立的基本制度具体化,更便于操作。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法》和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二).中国的个体与私营经济
1.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
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的经济性质是私人所有制。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
从事工商业经营,这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依承包合同利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经营活 动是不同的,前者属于私营经济的经营方式,后者属于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
私营企业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主,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性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已从八十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演变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经济快速发展(1979年-198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和新《宪法》明确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使个体工商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安置城镇无业人员、返城知青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到1986年底,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人迅速发展到1211.1万户、1845.9万人。
第二阶段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1987年-1991年)。党的十三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必要性。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个体经济稳定发展,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也有了初步发展。
第三阶段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1992年-1996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资办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个体工商户比1991年增长了近一倍,私营企业增长了7.6倍。
第四阶段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7年-今)。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
截止到2000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571.4万户、5070万人,注册资金总额达到3315亿元;私营企业已达176.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2406万人,注册资本总额达1330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近18000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5;从业人员总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10,其中在城镇已经占到1/6;缴纳税收1177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10。
2.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到2000年底,户均注册资金个体工商户1.29万元、私营企业75.54万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私营企业,但数量有限。据统计,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35万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219户。数量大、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仍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现状。
2)、个体私营经济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发展,城镇私营企业发展快于农村。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82.6%。私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逐年增多,已占总户数的58.32%。
东部个体工商户占全国总数的48.31%,私营企业占全国总数的68.46%。上规模、档次高、影响大的私营企业也大多集中在东部,东部已有相当部分县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在50%以上。
随着城镇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农村个体工商户仍总数过半,二者分别为38.75%和56.24%。城镇私营企业资金占有率和科技含量均高于农村,户均从业人员少于农村。
3)、私营企业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近几年,他们把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争创知名品牌组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全国196件驰名商标中,私营企业拥有32件,占总数的1/6强。
4)、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8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主要是返城知青等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居民。9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一批党政机关分流干部、技术人员、国有集体企业原厂长经理、归国留学人员以及一些下岗职工等加入个体私营经济队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目前,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已有各级人大代表19998人,各级政协委员30668人。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统计,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现有党员100.21万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4%,其中企业经营者中有党员11.44万人。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中共建立党支部21457个,其中私营企业中14374个。
3.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党和政府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明确,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思想障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逐步明确,党和政府有关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渐成熟,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排除了思想障碍,进一步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领导。
第二,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完善,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82年新《宪法》对个体经济的地位予以肯定,1988年和1999年两次修宪,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时将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对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新《刑法》中有关对公司、企业财产保护的规定,对于维护私营企业的合
法财产具有重要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较好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护了合法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正当权利。这些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同时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决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城镇返城青年和待业人员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使个体经济恢复成为必然。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民脱离土地有了可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财产和劳动力。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逐渐被打破,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产品逐渐增多。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允许离退休职工、社会闲散人员自由择业,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国家管理下有序流动,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申请贷款以及户籍、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障碍。
第四,广大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富民政策,艰苦创业,为国分忧,不断进取,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着变化,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束缚逐渐被突破,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逐步树立。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政策稳定,对改革充满信心,干个体不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不再是“下九流”,而是“光彩”的事业。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辞去铁饭碗,从事个体私营经济。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政府机关的有效管理,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有关个体私营经济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情况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还积极参与立法立规工作,承办了大量政府交办的引导发展和政策协调任务,通过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个体私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却达到20%-30%,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相对艰难、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时期,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在沿海地区和县域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分。
2)、个体私营经济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是支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92年至2000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7万人,年均净增近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化了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结构调整中分流出的富余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中安置了相当一部分“两劳”释放人员,使其有了生活出路,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可能。据统计,2000年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
的360万人中,有250万人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占再就业总数的60%。
3)、个体私营经济是各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日益重要的来源。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工商税收达到1177亿元,占全国税收的9.3%。在一些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体私营经济。根据温州市政府提供的数据,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2000年全市工商税收的72%。随着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由私营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会不断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弥补了财政的不足,也是各级财政的重要收入。
4)、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个体私营经济大部分分布在零售、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而且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求新求快,使商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和流通的活跃,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贫困。广大农民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化大生产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文明素质也得以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村、专业市场以及私营经济园区的发展,增强了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
6)、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个体私营经济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其要素的取得和产出的效益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接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竞争法则的考验。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竞争机制,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并在国有企业转制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有形市场的发育,也促进了市场规则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5.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思想障碍、法规滞后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制约以及自身因素的限制,表现出许多先天性不足,如从总量结构和行业结构上来看,组织规模小型化,资本-技术密集度低,空间分布结构偏于农村及企业布局分散,业主和经营者文化素质差等,制约了其继续健康发展。
1)、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有些地方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有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看问题多,讲成绩少,顾虑重重,缩手缩脚。个别发达地区不敢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所占的实际比例,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讲发展集体经济头头是道,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调高低效。
2)、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有一些限制性规定,或在执行方面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但私营企业
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并不能够象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只能诉诸“民事纠纷”解决。很多私营企业老板没有安全感,不敢露富和扩大再生产。第二,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待遇不公平。主要是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成了企业开办以及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的一大障碍。在经营领域中,行业准入的限制过多。此外,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股份制改造、户籍管理等方面,私营企业均存在着比其他类型企业待遇低的问题。第三,融资难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规模扩张的动力大大加强,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积累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要求,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主要有(1)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门槛较高,没有一定的资本金、营业额和利润额,难以符合上市条件。二板证券市场由于自身的特点,也不适合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3)非正规融资受到遏制。政府对私营企业利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使一度活跃的民间借贷行为受到遏制。
3)、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个体工商户和中小私营企业量大面广、技术落后、配套设施少,属于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和扶持。现在的问题是,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培训不够,投资指导不力,没有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计划指标的正常渠道;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困难;缺乏所需的各种政策法规信息以及科技、经济和管理信息;融资服务的担保体系基本没有建立,等等。
4)、个体私营经济的统计问题。我国目前对个体私营经济统计数据不准,难以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影响了国家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控。同时,由于统计数据指标设计不科学,对混合经济中自然人参股的私人资本基本上没有纳入统计,再加上“假集体”企业和无照经营的大量存在,使得实有的私有资本总量远远大于现有统计结果。如温州正泰、德力西这样年营业额在几十亿元的大型私营企业,仍作为集体企业统计。
5)、“三乱”问题严重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由于法律保护的欠缺,政策环境不公平,个体私营经济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地保护,往往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6)、个体私营经济自身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不稳定的问题,有些企业则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2)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经营作风不正,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相当一部分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职工的劳动时间过长、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劳动保护;有些个体私营企业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
(3)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制度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产权具有明显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的特点,家族式管理方式在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
(4)戴“红帽子”现象仍然严重。 “红帽子”又称“假集体”企业,这种企业以集体经济名义登记注册、从事经营,企业资产全部或大部分属私人所有,收益归个人支配,实际上是私营企业。
(5)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偷漏国家税收,破坏城市的管理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往往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冲击和干扰有照户的正常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三).关于扩大内需
经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这是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1.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
一方面,今年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在活力增强,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对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各方面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都比较繁重,也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
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必须有足够的估计。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很不稳固,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不了,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加剧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和风险。
今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又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改善社会供给,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实在在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2.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既有需求总量问题,也存在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扩大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重拉动,才能使经济增长具有持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同时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但在目前,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消费需求也
不是孤立的,扩大消费需求将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空间。
从我国近年实际情况看,以下几方面决定了当前必须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
一是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消费率逐步提高,1998-2001年分别为58.7%、60.2%、61.1%和59.8%。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尤其是受现有财力的制约,与投资需求增长相比,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仍显缓慢,大多数年份消费增长远低于投资增长。
三是既有消费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消费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城镇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一些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商店滞销,而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却很低。可见,扩大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扩大消费。二是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还有消费对象、消费环境、消费者支出预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
第一,继续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大大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要继续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坚持多增加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多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引导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继续增加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1)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就业服务和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2)进一步落实“两个确保”,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城市“低保”标准和保障对象补助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3)多渠道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市特殊困难家庭的问题。继续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要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保证工资和离退休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03年1月底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8万亿元,居民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其他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较高,存钱用于养老、防病治病、子女教育和购买住房等的需求较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即期消费欲望。因此,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的需要。在出台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的承受能力,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第三,改善消费环境。要调整和完善消费政策,抓紧制定有关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和市场信息对扩大消费的作用。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消费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拓宽消费领域。抓紧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居民在住房、汽车、助学等方面的消费贷款。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通过这些措施,为扩大消费创造好的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放心、便利、高兴地消费。
3.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
扩大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就业和改变城乡面貌,都需要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速度。但是也要重视防止投资过热所导致盲目大干快上,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诱发经济泡沫,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
近两年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不顾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相互攀比,大搞楼堂馆所,房地产投资开发规模过大,土地价格和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过快。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近3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全国房地产贷款增幅也已超过40%,60%以上的房地产建设资金来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约70%的银行房地产贷款贷给了房地产公司,贷给购房者的只有30%。银行的不少房地产贷款有可能成为烂账。
从总规模上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偏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4万亿元,相当于1997年的1.6倍。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全局性的房地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注意,投资规模继续过快过猛增加,企业、财政、银行和社会都可能难以承受。
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关键是要把握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目前,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仍相对不足,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基础还不稳固,在建和必要的新建国债项目需要有资金保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今年继续发行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国家投资。今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国债资金将首先用于已开工的续建项目和收尾项目,保证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投入;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开发;增加一些必要的新开工项目。
还应当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必然选择,是阶段性的政策。近5年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国债投资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与发行建设国债的相关度很高。按照宏观调控原理和财政平衡原则,经济政策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当控制并逐步降低,建设国债不可能长期大规模发行。尽管目前国债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警戒线附近,财政风险不大,但也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综合平衡。既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必要的国债投资力度,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和投资增长幅度,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和经济风险。
4.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根据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质量与效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及时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和有信用企业的贷款,改进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规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尽快实现助学贷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增加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的出口信贷投入。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金融措施。农村信用社要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面。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对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控制对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的贷款。当前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测和管理,落实有关规范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措施,完善相关贷款制度和贷款条件,有效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同时继续扩大居民个人住房贷款覆盖面,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要。通过加大贷款回收力度、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优化贷款结构和提高贷款质量等措施,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规范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国有保险公司改革步伐,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2003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和任务
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四个基本目标。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人均收人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第二,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人的普遍增长。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量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第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衡发展的保证。而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对价格预期的紊乱,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经济增涨速度相匹配。另外,长期的财政预算不平衡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导致币值不稳。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力,甚至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国际收支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相互联系而又此消彼长。总的来讲,这四个经济总量指标往往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可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恰当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此基础上,2003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2003年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七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八百万个以上,城镇登记事业率百分之四点五;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百分之一;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百分之七。
曾培炎提出,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如下十项工作: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更好地发挥国债资金的带动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其中,“新增就业”首次列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对严峻就业形势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莫荣研究员说:“在国家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新增就业指标还是首次,这标志着政府工作的一大转变,从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率为主转向经济增长和就业两者并重,” 中国劳动学会副秘书长杨宜勇注意到,政府今年只提出四大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就业目标不仅位列其中,而且排在紧随“经济增长率7%”之后的醒目位置。
中国曾长期实行福利性的“全民就业”政策,与之相伴的是企业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缺乏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经济结构实行重大调整,“失业”、“下岗”等词汇渐为中国人熟悉。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到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百分之七到八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 就业压力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亟需国家从宏观层次上进行调控。03年1月以前,中国政府为扩大就业制订的十大配套政策已全部出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员透露说,今年解决就业的重点是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长期失业贫困人员,就业方向主要是三产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此外,农民收入增长过缓一直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今年中国将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并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续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主张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面铺开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2.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包括计划手段、财政政策和货政策,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调控体系。
1).计划手段
计划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手段。计划手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例如“青藏铁路”工程。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合理布局生产力,通过计划手段来创造条件,突破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三是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结构优化等方面担负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支持经济增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滑,需求不足,中央在1998年作出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通过扩大内需,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需求的不足,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稳健运用货币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曾经五次降息,两次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并取消了贷款规模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等。二是通过人民币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三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最近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货币政策日常运作的主要工具。四是强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改革,扭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的趋势。
二、当前国内经济热点问题
(一).“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业问题在当前中国,主要是考虑怎么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问题。农村问题,非常重要的是怎么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而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和收入问题。这三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解决"三农"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讲得是非常清楚的,概括起来“三个一”,即
一个重大判断: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个重大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政策。
1.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拉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90年代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是
1996年,增收幅度达到9%,主要是由于农副产品提价。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滑,1997年为4.6%,1998年4.3%,1999年3.8%,2000年仅2.1%,2001年4.2%,2002年4.8%,收入达到2476元。而现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1,这一比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现在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是37.9%,基本进入小康,但农村是47.7%,不少农民的生活还处在基本温饱或温饱有余的水平。除此以外,城乡在社会事业发展、科学文化、文教卫生方面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2.解决 “三农”问题的途径
从根本上讲,解决"三农"问题,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解决好农业自身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原则,至少包括了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农业种植的结构调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优化品种、改进技术来提高质量,以此来增加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个层面,调整产业结构。更多地发展养殖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使得农产品通过养殖业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个层面,调整布局结构。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之间,农业的自然资源是区域化,应当努力保证每个区域的农业都能发挥比较优势,使整个国家达到利润的最大化。第四个层面,通过发展对农产品的加工业,同时给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品种,引导广大消费市场。第五个层面,城乡要统筹考虑,也就是只调整农村内部的结构,还不能从根本上或者完全解决农村自身的问题。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之间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通过这几个层面的调整,逐步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2).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
在目前存在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极不成熟,应当对其培育、支持和指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根本方法。各省政府都应出面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城务工,为民工联系工作,并解决各种纠纷,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37%,比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造成农民太多,农产品市场狭小。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几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现在城乡储蓄超过10万亿,其中,4.2亿城镇居民存了7万亿,8亿农民只存了不到3万亿;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只有37%,即每卖100元的东西,70%的农民消费不到40元;GDP贡献率,二、三产业是85.5%,农业是14.5%,即每100元GDP中,占人口70%的农民每年只拿15 元,占30%的城镇人却拿85元。可见农民收入低,即使有消费需求,也没有消费能力。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靠现有的大中城市难以大规模吸纳。况且我国现有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面临种种问题,比较而言,我国多数小
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小城镇也将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为将来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城镇化,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村的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中国城镇化必然要经过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农民工,就是要善待农民工。主要强调三句话,“减负、服务、留退路”。减负,就是不要搞那么多证,收那么多费;服务有三项: “劳动信息,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就是要帮助农民工就业,并做好维权工作;留退路,就是不要急于收他的承包地。城里工作不顺心,还可以回家种田,进退无后顾之忧。这是我国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好办法。
3).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稳定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民问题在当前就是土地间题、负担问题、农民工问题。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双层功能。第一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关系到农民就业。第二层功能,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保证。
我国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同时,也必须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因为规模太小,没有效益。土地的规模化,要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另外,为解决好千家万户和市场对接的问题,我国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也就是公司加农户。让千家万户通过企业同国内外市场进行对接,让企业把农产品带进国内外市场。这也是规模经营。 深化改革,首要的是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农民现在的负担是“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头税是农业税,是很轻的,每年也就400亿元左右,不到农民总收益的3%:二税就是三提五统(主要给了村和乡),这就很重了,估计600亿元左右;其他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以资助劳等就是所谓三税,加在一起1200多亿元。税费改革是正税清费。把农业税调到计费土地收益的7%,除此之外,其他的乱收费、各种摊派、三提五统,统统取消。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减 轻、规范、稳定”,减轻,第一个目标就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就是规范政府,也包括农民的收缴和纳税的行为,把农业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稳定就是农民的税负担一个时期内要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不变。税费改革是安徽先实行的,去年推广到20个省市,今年在全国推广。
税费改革的同时,还要搞配套改革。配套改革要改的几件事是:义务教育,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由农民办的状况,教师工资由县级统一发放,危房改造由各级财政拿钱,学校实行一费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该财政负担的就财政负担。
第二个改革就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放开收购、放开经营、放开价
格。为防止粮价下跌,农民利益受损,中央还进行了农民直接补贴的探索,就是把过去补贴在中间环节(粮食企业)的每年五六百个亿的钱逐步转移出来,直接补贴在农民头上。现在安徽、吉林、河南、湖北都在试点。
第三个改革就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改善金融服务。现在贷款难成了农村发展的瓶颈,不仅如此,农村有限的资金还在外流。要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推进信用社改革,同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3.完善法制,保护农民利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从国外的经验看,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法制。
美国早在1933年就颁布了《农业调整法》,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获得合理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美国每隔5年左右就重新修订一次农业法。日本、韩国针对工业高速增长、农业相对萎缩、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使农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成倍增加、农户的平均收入显著提高。1999年日本、韩国又分别颁布了《食物、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农业和农村基本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加强对本国农业的保护,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面全进步。总的来看,各国依靠法制促进和保障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因工业化而日趋严重的农业萎缩,增加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务农人员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了城乡差别。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业的经济效益还比较低,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尤其是伴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政策难以协调和处理错综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国内农产品的生产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不合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等。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农业法》的颁布实施,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基础。
"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作为基本法的《农业法》。在新的《农业法》颁布实施后,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配套法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使《农业法》确立的基本制度具体化,更便于操作。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法》和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
(二).中国的个体与私营经济
1.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
个体工商户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经营的经济性质是私人所有制。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
从事工商业经营,这与农村承包经营户依承包合同利用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经营活 动是不同的,前者属于私营经济的经营方式,后者属于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
私营企业是一种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主,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其他服务性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已从八十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演变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经济快速发展(1979年-1986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和新《宪法》明确了个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使个体工商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安置城镇无业人员、返城知青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到1986年底,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人迅速发展到1211.1万户、1845.9万人。
第二阶段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1987年-1991年)。党的十三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必要性。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个体经济稳定发展,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也有了初步发展。
第三阶段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1992年-1996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资办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使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个体工商户比1991年增长了近一倍,私营企业增长了7.6倍。
第四阶段个体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7年-今)。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
截止到2000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571.4万户、5070万人,注册资金总额达到3315亿元;私营企业已达176.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2406万人,注册资本总额达1330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近18000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5;从业人员总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10,其中在城镇已经占到1/6;缴纳税收1177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10。
2.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到2000年底,户均注册资金个体工商户1.29万元、私营企业75.54万元。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私营企业,但数量有限。据统计,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35万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219户。数量大、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仍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现状。
2)、个体私营经济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发展,城镇私营企业发展快于农村。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82.6%。私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逐年增多,已占总户数的58.32%。
东部个体工商户占全国总数的48.31%,私营企业占全国总数的68.46%。上规模、档次高、影响大的私营企业也大多集中在东部,东部已有相当部分县市的个体私营经济占当地经济总量在50%以上。
随着城镇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农村个体工商户仍总数过半,二者分别为38.75%和56.24%。城镇私营企业资金占有率和科技含量均高于农村,户均从业人员少于农村。
3)、私营企业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品牌意识逐步增强。我国的私营科技企业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近几年,他们把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争创知名品牌组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目前,在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全国196件驰名商标中,私营企业拥有32件,占总数的1/6强。
4)、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8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主要是返城知青等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村居民。9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一批党政机关分流干部、技术人员、国有集体企业原厂长经理、归国留学人员以及一些下岗职工等加入个体私营经济队伍,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目前,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已有各级人大代表19998人,各级政协委员30668人。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统计,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中现有党员100.21万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34%,其中企业经营者中有党员11.44万人。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中共建立党支部21457个,其中私营企业中14374个。
3.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党和政府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步明确,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思想障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逐步明确,党和政府有关个体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逐渐成熟,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排除了思想障碍,进一步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各地相继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工作的领导。
第二,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完善,为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82年新《宪法》对个体经济的地位予以肯定,1988年和1999年两次修宪,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时将党的十五大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对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新《刑法》中有关对公司、企业财产保护的规定,对于维护私营企业的合
法财产具有重要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较好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护了合法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正当权利。这些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同时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决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城镇返城青年和待业人员就业途径的多种选择,使个体经济恢复成为必然。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使农民脱离土地有了可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财产和劳动力。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逐渐被打破,允许个体私营经济进入的行业和经营的产品逐渐增多。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允许离退休职工、社会闲散人员自由择业,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国家管理下有序流动,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申请贷款以及户籍、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都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了障碍。
第四,广大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富民政策,艰苦创业,为国分忧,不断进取,成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发生着变化,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束缚逐渐被突破,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逐步树立。个体劳动者坚信党的政策稳定,对改革充满信心,干个体不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不再是“下九流”,而是“光彩”的事业。许多有识之士,主动辞去铁饭碗,从事个体私营经济。 最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政府机关的有效管理,也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多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有关个体私营经济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情况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还积极参与立法立规工作,承办了大量政府交办的引导发展和政策协调任务,通过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个体私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增长速度却达到20%-30%,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相对艰难、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时期,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在沿海地区和县域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分。
2)、个体私营经济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是支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992年至2000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7万人,年均净增近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化了大批国有集体企业结构调整中分流出的富余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中安置了相当一部分“两劳”释放人员,使其有了生活出路,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可能。据统计,2000年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
的360万人中,有250万人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占再就业总数的60%。
3)、个体私营经济是各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日益重要的来源。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工商税收达到1177亿元,占全国税收的9.3%。在一些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个体私营经济。根据温州市政府提供的数据,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占2000年全市工商税收的72%。随着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日益加大,由私营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还会不断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缴纳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弥补了财政的不足,也是各级财政的重要收入。
4)、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个体私营经济大部分分布在零售、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而且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求新求快,使商品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使人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和流通的活跃,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
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贫困。广大农民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日益增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化大生产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文明素质也得以不断提高。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村、专业市场以及私营经济园区的发展,增强了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
6)、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个体私营经济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其要素的取得和产出的效益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接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等市场竞争法则的考验。它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灵活竞争机制,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并在国有企业转制中发挥了示范作用。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有形市场的发育,也促进了市场规则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完善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5.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着思想障碍、法规滞后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制约以及自身因素的限制,表现出许多先天性不足,如从总量结构和行业结构上来看,组织规模小型化,资本-技术密集度低,空间分布结构偏于农村及企业布局分散,业主和经营者文化素质差等,制约了其继续健康发展。
1)、对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有些地方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存有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看问题多,讲成绩少,顾虑重重,缩手缩脚。个别发达地区不敢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所占的实际比例,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讲发展集体经济头头是道,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调高低效。
2)、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对个体私营经济仍然有一些限制性规定,或在执行方面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但私营企业
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并不能够象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而只能诉诸“民事纠纷”解决。很多私营企业老板没有安全感,不敢露富和扩大再生产。第二,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待遇不公平。主要是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成了企业开办以及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的一大障碍。在经营领域中,行业准入的限制过多。此外,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信息的获取、股份制改造、户籍管理等方面,私营企业均存在着比其他类型企业待遇低的问题。第三,融资难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规模扩张的动力大大加强,资金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积累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要求,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主要有(1)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2)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门槛较高,没有一定的资本金、营业额和利润额,难以符合上市条件。二板证券市场由于自身的特点,也不适合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3)非正规融资受到遏制。政府对私营企业利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使一度活跃的民间借贷行为受到遏制。
3)、缺乏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个体工商户和中小私营企业量大面广、技术落后、配套设施少,属于市场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和扶持。现在的问题是,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创业培训不够,投资指导不力,没有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计划指标的正常渠道;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困难;缺乏所需的各种政策法规信息以及科技、经济和管理信息;融资服务的担保体系基本没有建立,等等。
4)、个体私营经济的统计问题。我国目前对个体私营经济统计数据不准,难以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影响了国家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控。同时,由于统计数据指标设计不科学,对混合经济中自然人参股的私人资本基本上没有纳入统计,再加上“假集体”企业和无照经营的大量存在,使得实有的私有资本总量远远大于现有统计结果。如温州正泰、德力西这样年营业额在几十亿元的大型私营企业,仍作为集体企业统计。
5)、“三乱”问题严重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由于法律保护的欠缺,政策环境不公平,个体私营经济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地保护,往往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6)、个体私营经济自身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生产经营不稳定的问题,有些企业则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2)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经营作风不正,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相当一部分个体户、私营企业中职工的劳动时间过长、工作条件较差、缺乏劳动保护;有些个体私营企业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
(3)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制度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产权具有明显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的特点,家族式管理方式在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
(4)戴“红帽子”现象仍然严重。 “红帽子”又称“假集体”企业,这种企业以集体经济名义登记注册、从事经营,企业资产全部或大部分属私人所有,收益归个人支配,实际上是私营企业。
(5)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无照经营行为。无照经营偷漏国家税收,破坏城市的管理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往往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冲击和干扰有照户的正常经营,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三).关于扩大内需
经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这是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1.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是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
一方面,今年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在活力增强,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对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各方面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都比较繁重,也要求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
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必须有足够的估计。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很不稳固,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还不高,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不了,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品积压,加剧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给经济发展带来隐患和风险。
今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又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改善社会供给,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实在在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2.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既有需求总量问题,也存在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扩大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只有同时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重拉动,才能使经济增长具有持续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同时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但在目前,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和相对稳定。消费需求也
不是孤立的,扩大消费需求将为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创造更大空间。
从我国近年实际情况看,以下几方面决定了当前必须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
一是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作用亟待增强。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八五”、“九五”时期平均消费率分别为58.7%、59.4%,最近10年平均只有59%多一点,而世界平均消费率已超过78%。我国消费率还是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几年消费率逐步提高,1998-2001年分别为58.7%、60.2%、61.1%和59.8%。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尤其是受现有财力的制约,与投资需求增长相比,我国消费需求增长仍显缓慢,大多数年份消费增长远低于投资增长。
三是既有消费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消费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国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者之间,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西部地区和城乡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消费需求增长。城乡消费差距仍然较大。2000年、2001年,农村人口分别为城镇人口的1.76倍和1.65倍,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则只分别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47.5%、32.8%。西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比较低,而且呈相对下降趋势。城镇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扩大。一些常见的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商店滞销,而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却很低。可见,扩大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还很大。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扩大消费。二是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外,还有消费对象、消费环境、消费者支出预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
第一,继续增加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将大大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要继续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坚持多增加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多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引导农民增收的积极性。
继续增加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1)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就业服务和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2)进一步落实“两个确保”,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城市“低保”标准和保障对象补助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3)多渠道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市特殊困难家庭的问题。继续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要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保证工资和离退休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提高居民消费预期。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03年1月底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8万亿元,居民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等其他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目前我国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较高,存钱用于养老、防病治病、子女教育和购买住房等的需求较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即期消费欲望。因此,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的需要。在出台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的承受能力,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第三,改善消费环境。要调整和完善消费政策,抓紧制定有关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和市场信息对扩大消费的作用。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消费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积极发展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拓宽消费领域。抓紧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扩大居民在住房、汽车、助学等方面的消费贷款。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通过这些措施,为扩大消费创造好的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放心、便利、高兴地消费。
3.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
扩大投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就业和改变城乡面貌,都需要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速度。但是也要重视防止投资过热所导致盲目大干快上,出现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诱发经济泡沫,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
近两年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投资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不顾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相互攀比,大搞楼堂馆所,房地产投资开发规模过大,土地价格和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过快。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近3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40%,全国房地产贷款增幅也已超过40%,60%以上的房地产建设资金来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约70%的银行房地产贷款贷给了房地产公司,贷给购房者的只有30%。银行的不少房地产贷款有可能成为烂账。
从总规模上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偏大。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4万亿元,相当于1997年的1.6倍。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全局性的房地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高度注意,投资规模继续过快过猛增加,企业、财政、银行和社会都可能难以承受。
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关键是要把握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目前,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仍相对不足,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基础还不稳固,在建和必要的新建国债项目需要有资金保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今年继续发行14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国家投资。今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国债资金将首先用于已开工的续建项目和收尾项目,保证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投入;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开发;增加一些必要的新开工项目。
还应当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必然选择,是阶段性的政策。近5年投资增长主要依靠国债投资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与发行建设国债的相关度很高。按照宏观调控原理和财政平衡原则,经济政策必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当控制并逐步降低,建设国债不可能长期大规模发行。尽管目前国债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警戒线附近,财政风险不大,但也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综合平衡。既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必要的国债投资力度,引导和带动全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和投资增长幅度,积极防范财政风险和经济风险。
4.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根据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今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质量与效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货币供应适度增长,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及时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和有信用企业的贷款,改进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规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尽快实现助学贷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增加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的出口信贷投入。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金融措施。农村信用社要办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提高农户贷款面。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对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控制对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的贷款。当前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测和管理,落实有关规范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措施,完善相关贷款制度和贷款条件,有效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同时继续扩大居民个人住房贷款覆盖面,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要。通过加大贷款回收力度、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优化贷款结构和提高贷款质量等措施,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规范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国有保险公司改革步伐,进一步发展保险业。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有步骤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