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一.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二.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

2.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P2

三.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P3

四.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P3

五.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P4

六.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 P5

七.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P5

八.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九.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P6

十、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P7

背景:(1)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2)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

(3)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因素

意义:1.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提升产品设计价值,保证消费者满意度。(1)设计艺术心理学帮组设计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合目的性及功能性。(2)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于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的能力,从而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3)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计师能够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性市场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地预测广告效果,采取更适当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即将与全球市场接轨的中国企业尤为重要。(4)设计师典型的创造性工作,通过关于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设计艺术心理学有可能帮助设计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5)设计艺术心理学对于设计教育和设计管理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组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知识;还有助于设计管理者有效地组织设计活动和机构,管理设计开发流程和设计组织。

2.完善学科体系,揭示消费心理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十.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

特点:(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理论,而是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2)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使设计的成果更好的为人服务

(3)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心理学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十一.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1)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

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

(2)人—机—环境

十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ppt2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问题类型: 探索、预测、假设 验证、说明

样本规模: 较小 较大

研究人员: 特殊技巧 无需太多特殊技巧

重复操作能力:较低 较高

分析类型: 主观性、解释性、 统计性、摘要性、结果

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较大人群 可以推广到较大人群

十三.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方法:1观察—研究者依靠自己的感官和观察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2.心理测量法—运用一套预先设定的标准化问卷或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3.问卷法—一书面形式向被研究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被研究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回答问题,进行资料收集。

4.焦点小组法—通常有6—10名应答者和一位分析主持组成一个中心小组,对一种特殊的产品或其他主题进行集中讨论

5.深度访谈法—由专业访谈者与被调查者进行一对一的、较长时间的、详细的、非结构式的会谈

6.投射法—通过被测试者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是动机和态度,亦称角色扮演法,它是从心里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

7.口语分析法—“有声思维”通过分析从被试者的口语报告中获取被试者认知活动信息的一中方法

8.仪器测量法—运用仪器作为主要手段来记录和测试主体外在行为,分析和发现其背后的心理机制的一中方法

9.实验法—以人类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理谜团的破解方法 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

观照习惯

1.观看和观照。P19观看—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行为 关照—没有主客体分别,是一种能动认识的存在状态

2.视知觉常性P21指即便距离、光线、视点、环境背景发生了变化,人们仍然可以辨认出一个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或者说人们对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视知觉保持一种抗干扰的恒定性

3.动线P21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中行走轨迹

4.观看习惯:从左到右(水平)、从上到下(垂直).

图形错觉

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或者说是心理活动对某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注意:一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P23

2.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 。两个成因p24

成因:1.已有的经验 2.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

如何引起注意

(1)简洁化的设计,可以引起注意

(2)与观众已有的经验保持联系,同时很新奇的设计,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

(3)主观的心情、需求也会影响直觉的选择

(4)利用连续性设计来引起观众的探究性注意

三 色彩效应

1色彩的属性为 色相(色彩的相貌,即红、黄、蓝、绿等)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纯度(饱和度)指某种色彩含有该色彩份量的多少的程度

2 同时对比:眼睛对任何一种颜色同时要求其相对补色,两色并置时看上去双方都在将对方推向自己的相对补色

连续对比:在连续的时间条件下或者在时序运动过程中,眼睛起先已适应的颜色要求其相对补色

3 色彩的情感属性指色彩的情感效应与经验有关,也在一定条件下与文化现象有关从而使某种色彩具有象征价值。

四 光影感

1 从光源上分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2 设计中所用的光分为以下几种

(1)映照光:使设计产品或展示空间显出形象或形态让人看见的照射光

(2)造型光:又称重点光,为突出某件产品或产品的某个部分,强调其造型美和个性特征而设置的光

(3)装饰光:用来形成某种装饰感或者制造处某种氛围,同时增加设计产品及展示的空间层次的人造光

(4)导向光:为引导受众行走而设置的光

五 空间感

1 空间是指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存在于世界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

2 空间感的分类:空间其实是多种形态的,既有内部空间也有外部空间。既有固定空间也有可变精简或者活动空间,既有实在空间又有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本质又是心理空间,空间还可以有功能空间,结构空间、亮度空间。

3 考夫卡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4 为了使受众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设计师应该采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1)方向性线条:横线划分和装饰使空间显得宽些,竖线划分和装饰使空间显得高些。蛇线形、螺旋线使空间显得有动感

(2)色彩:暖色调有迫近感或前进感,冷色调有后退感,前者使人感到墙面或家具面往前

提,而后者让人觉得它们在远离自己

(3)照明:嵌入式灯具、吸顶灯与吊灯分别有使天花板显得升高和降低的功能与直接照明相比较,暗灯槽之类的间接照明会使人觉得空间大一些

(4)图像:画面开阔,景深大的浅色调装饰风景容易造成空间扩大感,色调较浓重,花纹大而较明显的墙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界面的前进感,而色彩较浅,花纹小且模糊的墙纸造成后退感。镜面虚像使受众感到空间倍增,扩展并提供新的观看角度。

(5)肌理质感:粗糙凹凸的表面或界面与光滑平整的表面和界面分别引起受众一定限度的亲近感与远离感

(6)构件:巧妙的开窗借景,开门借景。不但消除了封闭空间的压抑感,造成外部的空间,而且通过内部空间联系仿佛扩大原有的空间。珠帘,窗纱等半透明借景则使空间层次变得丰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室内家具陈设尺寸会使人感到空间相应的缩小或放大

五 张力运动感

1张力运动感分为

(1)向上张力感:人的平衡觉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定位,视觉一般对水平和垂直的形象有稳定感

(2)曲线分离感;从圆分离出来的曲线增加了式样内部的不平衡性,表现出较强的运动感

(3)不平衡感

(4)放射开放感:从中心向外以扩散能量般的状态放射产生张力运动

第三章 设计艺术与消费者心理规律

第一节 消费需要分析与设计

1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情感、意识

2人生而有欲,圆棺而后止。

欲为:欲望、愿望和需要

需要是指有机个体和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某种匮乏的不平衡状态和客观条件的欲望渴求

3 三种理论为

1 心理学家默里提出“需要三元论”

(1)权利的需要:试图控制他人和外界物体的需要

(2)交往的需要:人与他人的交流,赢得尊重、喜爱、被接纳、获得归属感的需要

(3)成就的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人类动机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底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和安全感受和归宿感,尊重和自重,最后实现自我需要

3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

(2)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等

4根据需要指向的对象可分为

(1)物质需要:对于物质在对象的需要

(2)精神需要:对于概念的需要。 如;审美、道德、情感、制度、文化、知识。

5心里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里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6消费者需求有含糊性、内隐性、动态性

7消费者动机分为(1)根据动机对于行为的驱动作用可分为两种,积极和消极

(2)根据动机的产生需要的差异性可分为层次性的动机与各个层次的需 要一一对应

8动机激发:(1)生理唤醒 (2)情绪和情感的唤醒 (3)认知唤醒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设计

1心理学和行为学代表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2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为三类:目的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

3设计艺术中的行为(1)设计师作为主体的设计行为

(2)消费者行为 (分为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者相辅相成,购买 行为时使用行为的前提)

第三节消费者态度与设计说服

1态度是指一个人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

2说服是指合理的阐述引导他人的态度或者行为趋向预期方向

3设计说服是将设计作为一种交流性的语言和方式,运用设计来引导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

4设计说服的要素(1)信息源 (传递信息的主体)

(2)信息媒介 (设计结果的载体)

(3)信息 (信息源要传递给说服对象的内容)

(4)信息的接受者 (接受信息对象)

5设计说服的手段: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符号性说服

第四节消费者决策与设计干预

1消费者决策的方式:(1)被动决策 (2)经济决策 (3)情绪决策 (4)认知决策

2可用性设计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帝国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管满意度

3可用性设计的干预方式

(1)人的尺度指人体各个部分尺寸、比例、活动范围

(2)人的极限指生理上的局限、人与人的差异

(3)自然匹配指使产品更加符合目标用户原有的知识原型

(4)易视性和及时反馈。易视性指所有的控制件和说服指标必须显而易见,反馈指使用者 的每一个动作应该得到明确的及时的回应

(5)容错性指人的思维特征所造成的,不可避免,可减少错误

(6)易学性

(7)简化性

(8)灵活性、兼容性和可调节设计

4情感设计的法则P99

(1)感官刺激

(2)理性的效率感

(3)人格化

(4)幽默感

(5)符号与情感

(6)叙事化与故事化

(7)自我实现的情感

第五节消费者的人格特征与设计

1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2 设计中说我人格化最常用的几种塑造方式

(1)产品人格化:通过产品的造型元素赋予产品特定的个性特征

(2)环境人格化:环境布置中,应用特定的,与某些人格特质相对应的物品或装饰元素

(3)品牌人格化:被消费者心理学领域的学者进行详尽的研究,广泛应用于营销策略中

3品牌人格塑造额方式;(1)产品定位 (2)品牌的视觉传达系统 (3)广告策略 (4)品 牌代言人

第四章设计艺术与审美心理规律

第一节设计艺术与审美

1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诞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2美的特征:(1)美的形象性(2)美的感染性(3)美的时代性(4)美的社会性

3设计艺术的审美范畴:指设计的思维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的普遍本质的概括与反映,也是指审美对象的类型或范围以及其形态。

第二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认知情感因素

1审美心理的认知过程,是在感觉与直觉审美表象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和记忆引起对审美对象的思维与想象,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是接受审美形象刺激到能动的创造过程

2九个分支:设计审美表象、设计的审美感觉、设计的审美知觉、设计的审美观察、设计的审美记忆、设计的审美思维、设计的审美联想、设计的审美想象、设计的审美意象

第三节艺术设计审美心理的情感因素

1四个分支:设计的审美态度、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设计艺术的审美共鸣、设计艺术的审美感受

第四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意志过程

1五个分支:设计艺术的审美意识、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设计艺术的审美经验、设计艺术的审美价值、设计艺术的审美意志。

第五节设计艺术审美创造

1审美创造的心理过程:审美态度的形成、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领悟、审美超越、审美表现

2审美标准:人们用来衡量、判断客体审美价值的尺度、范型或模式

第五章设计师职业素质与创造心理规律

1习惯定势:人们在既定情景下的固定反应

2设计仿样:有意识按现成的式样造物

3创造的基本特征

(1)首相特征。“无”是创造生产的前提,创造产物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2)个体特征。个体特征也称主体特征,即指创造的个体属性。创造、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均以以个人为主体,但并不代表创造活动无共性可言

(3)功能特征。创造产物应该实现其创造的价值、对需求的满足、对社会价值的肯定,使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集结于此

4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综合运用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方法,为了明确的目标,获得对社会和个人具有较大影响的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5潜意识思维主要指的是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6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障碍及克服

障碍:思维定势、教育、从众、自信

克服:延伸与综合(捷径)、把握信息(根本依据)、培养良好的习惯(有效途径)、尊重规律(基本原则)

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一.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二.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

2.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P2

三.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P3

四.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P3

五.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P4

六.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 P5

七.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P5

八.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九.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P6

十、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P7

背景:(1)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2)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

(3)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因素

意义:1.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提升产品设计价值,保证消费者满意度。(1)设计艺术心理学帮组设计主体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人与物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增进设计的可用性———合目的性及功能性。(2)帮助设计中的主体加深对于设计的评价、理解、鉴赏的能力,从而更深的层面上来理解每件设计作品的本质和意义。(3)通过对用户心理的研究,设计师能够更好的迎接跨文化、多样性市场需要的挑战,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地预测广告效果,采取更适当的宣传、推广和促销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即将与全球市场接轨的中国企业尤为重要。(4)设计师典型的创造性工作,通过关于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设计艺术心理学有可能帮助设计者拓宽思路,增强设计思维能力。(5)设计艺术心理学对于设计教育和设计管理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组设计教育工作者设计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知识;还有助于设计管理者有效地组织设计活动和机构,管理设计开发流程和设计组织。

2.完善学科体系,揭示消费心理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十.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

特点:(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理论,而是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2)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使设计的成果更好的为人服务

(3)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心理学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十一.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1)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

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

(2)人—机—环境

十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ppt2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问题类型: 探索、预测、假设 验证、说明

样本规模: 较小 较大

研究人员: 特殊技巧 无需太多特殊技巧

重复操作能力:较低 较高

分析类型: 主观性、解释性、 统计性、摘要性、结果

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较大人群 可以推广到较大人群

十三.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方法:1观察—研究者依靠自己的感官和观察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2.心理测量法—运用一套预先设定的标准化问卷或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3.问卷法—一书面形式向被研究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被研究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回答问题,进行资料收集。

4.焦点小组法—通常有6—10名应答者和一位分析主持组成一个中心小组,对一种特殊的产品或其他主题进行集中讨论

5.深度访谈法—由专业访谈者与被调查者进行一对一的、较长时间的、详细的、非结构式的会谈

6.投射法—通过被测试者对别人的描述,间接地暴露出自己的真是动机和态度,亦称角色扮演法,它是从心里测验的投射测验借鉴发展而来

7.口语分析法—“有声思维”通过分析从被试者的口语报告中获取被试者认知活动信息的一中方法

8.仪器测量法—运用仪器作为主要手段来记录和测试主体外在行为,分析和发现其背后的心理机制的一中方法

9.实验法—以人类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理谜团的破解方法 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

观照习惯

1.观看和观照。P19观看—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行为 关照—没有主客体分别,是一种能动认识的存在状态

2.视知觉常性P21指即便距离、光线、视点、环境背景发生了变化,人们仍然可以辨认出一个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或者说人们对物体的固有形状和颜色等视知觉保持一种抗干扰的恒定性

3.动线P21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中行走轨迹

4.观看习惯:从左到右(水平)、从上到下(垂直).

图形错觉

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或者说是心理活动对某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注意:一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P23

2.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由过去经验和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对感知世界的一种知觉启动 。两个成因p24

成因:1.已有的经验 2.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念等个人因素

如何引起注意

(1)简洁化的设计,可以引起注意

(2)与观众已有的经验保持联系,同时很新奇的设计,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

(3)主观的心情、需求也会影响直觉的选择

(4)利用连续性设计来引起观众的探究性注意

三 色彩效应

1色彩的属性为 色相(色彩的相貌,即红、黄、蓝、绿等)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纯度(饱和度)指某种色彩含有该色彩份量的多少的程度

2 同时对比:眼睛对任何一种颜色同时要求其相对补色,两色并置时看上去双方都在将对方推向自己的相对补色

连续对比:在连续的时间条件下或者在时序运动过程中,眼睛起先已适应的颜色要求其相对补色

3 色彩的情感属性指色彩的情感效应与经验有关,也在一定条件下与文化现象有关从而使某种色彩具有象征价值。

四 光影感

1 从光源上分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2 设计中所用的光分为以下几种

(1)映照光:使设计产品或展示空间显出形象或形态让人看见的照射光

(2)造型光:又称重点光,为突出某件产品或产品的某个部分,强调其造型美和个性特征而设置的光

(3)装饰光:用来形成某种装饰感或者制造处某种氛围,同时增加设计产品及展示的空间层次的人造光

(4)导向光:为引导受众行走而设置的光

五 空间感

1 空间是指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存在于世界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

2 空间感的分类:空间其实是多种形态的,既有内部空间也有外部空间。既有固定空间也有可变精简或者活动空间,既有实在空间又有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本质又是心理空间,空间还可以有功能空间,结构空间、亮度空间。

3 考夫卡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4 为了使受众产生理想的心理空间,设计师应该采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1)方向性线条:横线划分和装饰使空间显得宽些,竖线划分和装饰使空间显得高些。蛇线形、螺旋线使空间显得有动感

(2)色彩:暖色调有迫近感或前进感,冷色调有后退感,前者使人感到墙面或家具面往前

提,而后者让人觉得它们在远离自己

(3)照明:嵌入式灯具、吸顶灯与吊灯分别有使天花板显得升高和降低的功能与直接照明相比较,暗灯槽之类的间接照明会使人觉得空间大一些

(4)图像:画面开阔,景深大的浅色调装饰风景容易造成空间扩大感,色调较浓重,花纹大而较明显的墙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界面的前进感,而色彩较浅,花纹小且模糊的墙纸造成后退感。镜面虚像使受众感到空间倍增,扩展并提供新的观看角度。

(5)肌理质感:粗糙凹凸的表面或界面与光滑平整的表面和界面分别引起受众一定限度的亲近感与远离感

(6)构件:巧妙的开窗借景,开门借景。不但消除了封闭空间的压抑感,造成外部的空间,而且通过内部空间联系仿佛扩大原有的空间。珠帘,窗纱等半透明借景则使空间层次变得丰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室内家具陈设尺寸会使人感到空间相应的缩小或放大

五 张力运动感

1张力运动感分为

(1)向上张力感:人的平衡觉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向定位,视觉一般对水平和垂直的形象有稳定感

(2)曲线分离感;从圆分离出来的曲线增加了式样内部的不平衡性,表现出较强的运动感

(3)不平衡感

(4)放射开放感:从中心向外以扩散能量般的状态放射产生张力运动

第三章 设计艺术与消费者心理规律

第一节 消费需要分析与设计

1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情感、意识

2人生而有欲,圆棺而后止。

欲为:欲望、愿望和需要

需要是指有机个体和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某种匮乏的不平衡状态和客观条件的欲望渴求

3 三种理论为

1 心理学家默里提出“需要三元论”

(1)权利的需要:试图控制他人和外界物体的需要

(2)交往的需要:人与他人的交流,赢得尊重、喜爱、被接纳、获得归属感的需要

(3)成就的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人类动机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底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和安全感受和归宿感,尊重和自重,最后实现自我需要

3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

(2)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这些因素涉及对工作的积极感情等

4根据需要指向的对象可分为

(1)物质需要:对于物质在对象的需要

(2)精神需要:对于概念的需要。 如;审美、道德、情感、制度、文化、知识。

5心里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里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6消费者需求有含糊性、内隐性、动态性

7消费者动机分为(1)根据动机对于行为的驱动作用可分为两种,积极和消极

(2)根据动机的产生需要的差异性可分为层次性的动机与各个层次的需 要一一对应

8动机激发:(1)生理唤醒 (2)情绪和情感的唤醒 (3)认知唤醒

第二节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设计

1心理学和行为学代表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

2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为三类:目的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

3设计艺术中的行为(1)设计师作为主体的设计行为

(2)消费者行为 (分为购买行为和使用行为,两者相辅相成,购买 行为时使用行为的前提)

第三节消费者态度与设计说服

1态度是指一个人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稳定性的内部心理倾向

2说服是指合理的阐述引导他人的态度或者行为趋向预期方向

3设计说服是将设计作为一种交流性的语言和方式,运用设计来引导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趋向预期的方向

4设计说服的要素(1)信息源 (传递信息的主体)

(2)信息媒介 (设计结果的载体)

(3)信息 (信息源要传递给说服对象的内容)

(4)信息的接受者 (接受信息对象)

5设计说服的手段: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符号性说服

第四节消费者决策与设计干预

1消费者决策的方式:(1)被动决策 (2)经济决策 (3)情绪决策 (4)认知决策

2可用性设计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帝国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管满意度

3可用性设计的干预方式

(1)人的尺度指人体各个部分尺寸、比例、活动范围

(2)人的极限指生理上的局限、人与人的差异

(3)自然匹配指使产品更加符合目标用户原有的知识原型

(4)易视性和及时反馈。易视性指所有的控制件和说服指标必须显而易见,反馈指使用者 的每一个动作应该得到明确的及时的回应

(5)容错性指人的思维特征所造成的,不可避免,可减少错误

(6)易学性

(7)简化性

(8)灵活性、兼容性和可调节设计

4情感设计的法则P99

(1)感官刺激

(2)理性的效率感

(3)人格化

(4)幽默感

(5)符号与情感

(6)叙事化与故事化

(7)自我实现的情感

第五节消费者的人格特征与设计

1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2 设计中说我人格化最常用的几种塑造方式

(1)产品人格化:通过产品的造型元素赋予产品特定的个性特征

(2)环境人格化:环境布置中,应用特定的,与某些人格特质相对应的物品或装饰元素

(3)品牌人格化:被消费者心理学领域的学者进行详尽的研究,广泛应用于营销策略中

3品牌人格塑造额方式;(1)产品定位 (2)品牌的视觉传达系统 (3)广告策略 (4)品 牌代言人

第四章设计艺术与审美心理规律

第一节设计艺术与审美

1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诞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2美的特征:(1)美的形象性(2)美的感染性(3)美的时代性(4)美的社会性

3设计艺术的审美范畴:指设计的思维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的普遍本质的概括与反映,也是指审美对象的类型或范围以及其形态。

第二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认知情感因素

1审美心理的认知过程,是在感觉与直觉审美表象的基础上,经过观察和记忆引起对审美对象的思维与想象,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是接受审美形象刺激到能动的创造过程

2九个分支:设计审美表象、设计的审美感觉、设计的审美知觉、设计的审美观察、设计的审美记忆、设计的审美思维、设计的审美联想、设计的审美想象、设计的审美意象

第三节艺术设计审美心理的情感因素

1四个分支:设计的审美态度、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设计艺术的审美共鸣、设计艺术的审美感受

第四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意志过程

1五个分支:设计艺术的审美意识、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设计艺术的审美经验、设计艺术的审美价值、设计艺术的审美意志。

第五节设计艺术审美创造

1审美创造的心理过程:审美态度的形成、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领悟、审美超越、审美表现

2审美标准:人们用来衡量、判断客体审美价值的尺度、范型或模式

第五章设计师职业素质与创造心理规律

1习惯定势:人们在既定情景下的固定反应

2设计仿样:有意识按现成的式样造物

3创造的基本特征

(1)首相特征。“无”是创造生产的前提,创造产物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2)个体特征。个体特征也称主体特征,即指创造的个体属性。创造、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均以以个人为主体,但并不代表创造活动无共性可言

(3)功能特征。创造产物应该实现其创造的价值、对需求的满足、对社会价值的肯定,使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集结于此

4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综合运用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方法,为了明确的目标,获得对社会和个人具有较大影响的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5潜意识思维主要指的是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6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障碍及克服

障碍:思维定势、教育、从众、自信

克服:延伸与综合(捷径)、把握信息(根本依据)、培养良好的习惯(有效途径)、尊重规律(基本原则)


相关内容

  • 1.4设艺的双重属性
  • 1.4艺术设计心理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8页. 论述设计艺术心理学科学性之前,首先应简单讨论一下什么是科学,而这本身就个旷日持久被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历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定义"科学"的标准包括:维尔纳学派的石里克等人提出的"逻辑经验论",排除 ...

  • 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 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杜磊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 邮编300074 摘要:本文通过心理学的知识与设计.建筑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在设计不同阶段心理学所起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 建筑设计 影响分析 1 心理学的知识与设计 通过简略地探讨 ...

  • 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
  •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束缚,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学科本位,而是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门类,它融环境心理学.美学.人体工程学于一体.环境心理学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现代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是一 ...

  • 论设计心理学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_李珂
  • [教师观点] 论设计心理学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李 珂,张伟社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早已从"以机器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将更多目光投向了 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在工业产品设计中 ...

  • 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
  • 设计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 10级工业设计3班 崔璟旸 一.产品符号学的设计思想 产品符号学针对"以机器功能为本",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适应微电子时代的产品设计.它提出了几种产品语义设计观点,使产品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它还认为用户操作出错的主要 ...

  • 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通过学习环境心理学这门课程,我知道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可以说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结合我的专业课来说,学习室内设计就一定少不了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并且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只有处处想到环境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的以人为本 ...

  •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盛弘哲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5年第08期 摘 要: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的设计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可视性.概念模式.匹配原则和反馈原则在产品设 ...

  • !老年产品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 胡中艳等 老年产品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老年产品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胡中艳,曹阳 1,2 2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450015;2.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老年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考虑老年人群体特有生理和心理特点,才能设计出老年人喜爱的产品.从老年产品的功能心理.使用心理 ...

  • Knowledge | 网页(站)设计中九个心理学的建议阅读
  • 2011年美国行为心理学家 Susan Weischenk的<设计师要懂心理学>一书出版,该书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100条有关网站或网页设计的十分有用建议,值得今天网站(网页)甚至各类设计师们学习与借鉴.然而大部分网站或网页设计师都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这些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它的含义( 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