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艺术特色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并且赞赏他的散文如“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秀丽朴素,富有诗的表现力,确实是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突出特色。

通感——特殊的比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两例多数论者认为属于“通感”修辞方法。

这种感觉相通的心理现象,钱钟书先生曾著文加以精辟的论述(详见钱钟书《旧文四篇·通感》《谈艺录》)。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之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沟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冷暖(如诗词中常见的“暖红”“寒碧”,沟通了眼、身的感觉),声音似乎有形象(如说声音“尖”),冷暖似乎有重量(如“轻寒”),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刺鼻”的怪味)。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这种共同的体验,早已约定俗成地形诸语词了;而当写诗作文时,要运用“通感”,就不能随意轻率为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于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事物必须都具有深切的感受,如朱自清之对“清香”和“歌声”,“光与影的旋律”和“名曲”;一是两种感觉在心里反映上必须具有相似点,如“清香”(嗅觉)与“歌声”(听觉)都是似有若无的,“光与影”(视觉)和“名曲”(听觉)都是和谐协调的。符合这样的条件,运用“通感”的手段,才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要从《荷塘月色》中举比较典型的“移觉”修辞格的例子,似乎在另一句: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不能朗照”的“满月”,从视觉说。而“酣眠”和“小睡”的畅适之感则从整体的主观感受说。前者悦于目,后者快于身心。小睡的别有风味,人人均有同感,作者以之比月色朦胧给人的美感,真是既真切又新颖。但是全句并不具有明显的比喻修辞格的形式。

《荷》文中的叠字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荷塘月色》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日日”为什么不用“每日”?“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实际上是表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远比“每日”“每天”要强烈,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由于“心里颇不宁静”,要“在这满月的光里”去熟识的荷塘寻找“另有一番样子”。那末为什么不用“天

天”而用“日日”?那是因为心情与音韵协调,“天天”是平声,“日日”是入声,入声字就更可以抒写“心里颇不宁静”,入声字要“短促急收藏”嘛!“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感怨宵长”(晋张华《情诗》)。“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迷迷糊糊”是作者的感受,因为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这眠歌也只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的“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第二段写荷塘、树木、月色。“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左思《蜀都赋》“松柏蓊郁于山峰”,朱自清则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的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成为“阴森森”。这里一方面与“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淡淡”的月光,“难得愉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夹杂着的淡淡的哀愁。

第四段着力写荷塘。开首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曲折折”是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的“曲折”的重叠。为什么到这里才重叠呢?因为文章是写荷塘,不是写小煤屑路,更重要的是这里一重叠就为写荷叶、写荷花、写香气、写微风铺开了场面。“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用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田田”是就其荷塘的广度看,与“曲曲折折”相承。荷叶茂密的深度则用“层层”。“层层”的荷叶中间,有象“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其效果有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写荷叶写荷花,还要写出荷花的香味: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觉。作者还从写微风,深入到“密密”的荷叶底下的“脉脉”流水,怜惜“不能见一些颜色”。《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不是也好象在叹息“盈盈一叶间,脉脉不得语”嘛!第五段专写月色,用“月光如流水一般”总领,“静静”以示夜深人静。写月色又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光水气月色朦胧的写照。上有“淡淡”的云,下有“弯弯”柳影。有明有暗,有光有影。“薄薄”“淡淡”“湾湾”进一步描绘了荷塘月色,细腻而缜密。第六段着重写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连用,并又加之以“重重”“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阴阴”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这写的是近景。“隐隐约约”的远山是远景了。„„最后回到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这个“轻轻”正与“悄悄”首尾呼应,同时“轻轻”毕竟还有这一晚确实“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那种淡淡的轻松感。

全文仅用二十六个叠词,非常得体而没有丝毫的复沓,写景抒情,“情貌无遗”。这充分体现了朱自清语言艺术的才华和修养,也充分地反映了汉语叠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音乐性,丰富性,形象性。

《故都的秋》

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

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3、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 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

4、第三问中的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5、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 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6、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7、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8、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有鸽声(飞声) 、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9、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曾经这样评价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并且赞赏他的散文如“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秀丽朴素,富有诗的表现力,确实是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突出特色。

通感——特殊的比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两例多数论者认为属于“通感”修辞方法。

这种感觉相通的心理现象,钱钟书先生曾著文加以精辟的论述(详见钱钟书《旧文四篇·通感》《谈艺录》)。在人们的日常经验之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沟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冷暖(如诗词中常见的“暖红”“寒碧”,沟通了眼、身的感觉),声音似乎有形象(如说声音“尖”),冷暖似乎有重量(如“轻寒”),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刺鼻”的怪味)。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这种共同的体验,早已约定俗成地形诸语词了;而当写诗作文时,要运用“通感”,就不能随意轻率为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于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事物必须都具有深切的感受,如朱自清之对“清香”和“歌声”,“光与影的旋律”和“名曲”;一是两种感觉在心里反映上必须具有相似点,如“清香”(嗅觉)与“歌声”(听觉)都是似有若无的,“光与影”(视觉)和“名曲”(听觉)都是和谐协调的。符合这样的条件,运用“通感”的手段,才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要从《荷塘月色》中举比较典型的“移觉”修辞格的例子,似乎在另一句: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不能朗照”的“满月”,从视觉说。而“酣眠”和“小睡”的畅适之感则从整体的主观感受说。前者悦于目,后者快于身心。小睡的别有风味,人人均有同感,作者以之比月色朦胧给人的美感,真是既真切又新颖。但是全句并不具有明显的比喻修辞格的形式。

《荷》文中的叠字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荷塘月色》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日日”为什么不用“每日”?“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实际上是表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远比“每日”“每天”要强烈,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由于“心里颇不宁静”,要“在这满月的光里”去熟识的荷塘寻找“另有一番样子”。那末为什么不用“天

天”而用“日日”?那是因为心情与音韵协调,“天天”是平声,“日日”是入声,入声字就更可以抒写“心里颇不宁静”,入声字要“短促急收藏”嘛!“月亮渐渐地升高了”,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渐渐”,真是“居欢惜夜促,在感怨宵长”(晋张华《情诗》)。“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迷迷糊糊”是作者的感受,因为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这眠歌也只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的“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第二段写荷塘、树木、月色。“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左思《蜀都赋》“松柏蓊郁于山峰”,朱自清则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的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成为“阴森森”。这里一方面与“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淡淡”的月光,“难得愉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夹杂着的淡淡的哀愁。

第四段着力写荷塘。开首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曲折折”是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的“曲折”的重叠。为什么到这里才重叠呢?因为文章是写荷塘,不是写小煤屑路,更重要的是这里一重叠就为写荷叶、写荷花、写香气、写微风铺开了场面。“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用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田田”是就其荷塘的广度看,与“曲曲折折”相承。荷叶茂密的深度则用“层层”。“层层”的荷叶中间,有象“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其效果有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写荷叶写荷花,还要写出荷花的香味: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觉。作者还从写微风,深入到“密密”的荷叶底下的“脉脉”流水,怜惜“不能见一些颜色”。《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不是也好象在叹息“盈盈一叶间,脉脉不得语”嘛!第五段专写月色,用“月光如流水一般”总领,“静静”以示夜深人静。写月色又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光水气月色朦胧的写照。上有“淡淡”的云,下有“弯弯”柳影。有明有暗,有光有影。“薄薄”“淡淡”“湾湾”进一步描绘了荷塘月色,细腻而缜密。第六段着重写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连用,并又加之以“重重”“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阴阴”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这写的是近景。“隐隐约约”的远山是远景了。„„最后回到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这个“轻轻”正与“悄悄”首尾呼应,同时“轻轻”毕竟还有这一晚确实“难得偷来片刻的逍遥”那种淡淡的轻松感。

全文仅用二十六个叠词,非常得体而没有丝毫的复沓,写景抒情,“情貌无遗”。这充分体现了朱自清语言艺术的才华和修养,也充分地反映了汉语叠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音乐性,丰富性,形象性。

《故都的秋》

1、文章的标题已指明了描写的地点“故都”和描写的内容“秋”,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是否只写了北国之秋? 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作者除了写北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这样就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

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描写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板书: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

3、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 还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具体是:第3段主写牵牛花,第4段主写槐树,第5段主写秋蝉,第6—10段主写秋雨,第11段主写果树。

4、第三问中的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明确:有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5、这五幅故都秋景图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 如写秋花,作者侧重写了牵牛花的哪个方面?

明确:写秋花侧重颜色这一角度,写秋槐侧重于落蕊的形状的角度,写秋蝉是侧重写声,写秋雨是侧重写其味,写秋果重点写它的果实。

6、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7、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色。感受: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8、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有鸽声(飞声) 、蝉声、雨声、人声。是宁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9、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相关内容

  • 朱自清写作的艺术特色
  • 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大体说来,朱 ...

  • 荷塘月色简介赏析
  •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⑴,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 ...

  • 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 论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103文二班 申霞飞 内容摘要: 现代作家抒发内心情感最常用的便是散文,朱自清又何尝不是?在他生活的那个特别的年代里,自己的情感往往围着时代的大背景,又系着自己小小的内心.或直白.或间接.或豪放.或委婉.他的情感似乎是时代赋予的.然而,他又尽力去摆脱那恶魔的掌控,虽月光朦胧,却寻 ...

  • [荷塘月色]说课稿3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 ...

  • 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探幽
  • 余映潮是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个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喜爱的特级教师.究其原因,余映潮对语文教学不仅有全新的理念,更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每次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他总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展示"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听完余老师的课,总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现就余映潮 ...

  • 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2012-08-09 15:55:27)
  • 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是依托乡村景观风貌.民风民情,以实现农业三产化.农业旅游化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土地集约化.景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开发利用,是一种主题化.规模化.复合能.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从而实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可 ...

  • 荷塘月色朱自清
  • 荷塘月色朱自清 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二.教学重点 ...

  •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修辞之美
  •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修辞之美 --<荷塘月色>赏析 [摘要]<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人们对这篇散文在艺术上的造诣都能达成共识, 不少研究者从语言教学.散文艺术.文学史诸方面对它进行观照, 作者把对景物的精确印象和自己内心深处幽远绵长的情怀融合在一起,在审美超越中 ...

  • 散文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 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踏着月光向清静的荷塘走去.?心不宁静?是全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