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乒乓球的动作要领
2、乒乓小知识:球台标准尺寸:台长2.74米,台宽1.525米,台高0.76米,网宽1.83米,网高0.1525米。 3、基本步法(25:25): (1) 侧跳步:
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并步跳(26:15):
并步跳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斜后方。 (3) 碎滑步(27:18):
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进要快,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滑 动。 (4) 交叉步(29:15):
向左前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前横跨一步,后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后横跨一步,髋部要随步伐灵活 转动。
4、乒乓小知识:击球部位与拍面角度。以时钟12-6点表示:上部12点,中部3点,下部6点
5、平击发斜线球(31:40):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
(1)直板正手平击发斜线球:在右手持拍的情况下,正手平击发球时,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向身体的右后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左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横板正手平击发斜线球(33:45):横板正手平击发球的要领与直板的要领是一致的。
(3)直板反手平击发斜线球(35:05):直板反手平击发球的时候,右脚稍前,左脚稍后,
1
向身体的左后侧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右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直板正手攻球(45:55):直板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3)横板正手攻球(48:40):与直板基本一致
3、乒乓小知识(50:45):击球时间。(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4、近台侧身位攻球(51:15)
(1)直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保持侧向位置,把身体让开,手臂向 前发力为主,直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侧向位置和发力方向,拍面稍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 2、乒乓小知识(04:50):站位 1 近 台30--50厘米:适宜快攻打法 2 中近台50--70厘米:适宜快弧打法 3 中远台70-100厘米:适宜削攻打法 4 远台100厘米以外
3、中台正手位攻球(05:40)。 (1)直板正手攻球
要领:站位离球台约1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腰髋向右转动,手臂引拍至身体的右后方,在来球得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以击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重心转动要大,用力要明显
5、中台正手侧身位攻球(13:05)。 (1)直板正手侧身攻球
要领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基本保持侧向,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下降前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来球落点本方球台中部稍后,上旋或不转,逆斜线球)。 1、直板快推(20:45)。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球拍引至身体前,拍面稍前倾,保持半斜状,在来球的上升前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来球的反弹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球的过程中,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球拍,拇指保持放松以利于发力。(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多变,速度快,能调动和压制对方,可为正手攻和侧身攻创造机会)
3、直板加力推(28:15)。在推挡的过程中,引拍位置适当抬高,上臂尽量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在发力时,中指始终顶住球拍的背面,加强手腕发力,同时,还要借助身髋的力量,发力击球。 4、乒乓小知识(33:40):如何减力。乒乓球多以发力为主。如何减力是长短球结合的关键,减力就是在接触球的瞬间将球拍稍微后收,缓冲球撞拍的力量,达到台内短球的效果。
5、直板反手减力挡(34:14)。
身体重心稍升高,球拍迎前,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击球时手臂和手腕稍后收,以缓冲 球撞拍的力量,产生一种吸球的感觉。 ★★★★★(第6集):ppq02.rm(39:10) 1、直板正手挡(40:05)。
在正手挡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略提高,前臂稍抬起,拇指用力,前臂略内旋,把球拍固定住,盖住来球右侧的中上部,球拍角度大约70度,正手挡球是小巧的过渡性技术,它不以力量取胜,常常以逸待劳,控制对手取得先机。
2
2、乒乓小知识(44:24):旋转。 3、直板反手推下旋(45:09)。
在推下旋时,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在来球高点期,击球中下部 ,以上臂和前臂发力为主,向前下方用力推切摩擦,产生较强的下旋球。 4、乒乓小知识(49:44):侧旋球。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左侧旋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为右侧旋球
5、直板反手推挤(侧切)(50:08)。
用于对付高吊弧圈球和加转弧圈球效果非常好,因为球拍接触球的旋转轴越近,球和球 拍的摩擦力越小。
要领:在看清来球的情况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 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触球的时候,要有向侧面摩擦的力量。 6、直板反手攻球(54:40)。
要领:站位中近台,右脚稍前,向左腹前引拍,拍型保持横状,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 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偏上位置,手臂向右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后迅速还原,准 备下一板击球。
2、乒乓小知识(04:40):直板的反面胶皮,可以发球攻球和拉球。 3、直板反手反面攻球(05:05),也叫直板横打(拉)。
要领:用直拍反面击球,站位离台大约40至50厘米,左脚稍前,收前臂于左腹前,身体 重心稍下降,手腕内曲,前臂内旋,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右前上方击打,摩擦来球的 中上部。
4、乒乓小知识(07:03):转与不转的区别。
每秒20转以上为转球 ;低于每秒20转为不转球 ; 发下旋球:每秒60-70转, 5、直板正手位发下旋球(07:40)。
要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稍向右偏斜,上体略前倾,持拍手置于持球手后方, 抛球时尽量垂直上抛,高度要超过16厘米,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当
球回落到离球网稍高时 ,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前臂伴有外旋动作。
7、直板侧身位下旋发球(15:40)。
要领:与正手位基本相同,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正手位要大,在发球的过程中,还要借助 腰髋转动的力量,增加发球的旋转。 2、直板正手位发不转球。(24:18)
要领:动作结构与直板正手位发下旋球一样,所不同的是不转发球是击球的中部,以推 击为主,而下旋发球则是击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以摩擦为主。二者应该有效的结合起来, 做到尽可能的相似,也就是说,在发不转球的时候在推击之后,要做出一个摩擦球的假动作以 迷惑对手 4、直板侧身位发不转球。(31:14)
要领:与直板正手位发不转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体站位的侧向角度更大,我们一 定要牢记在击球时接触球的中部以撞击为主略带摩擦,使球的转速不超过20转/每秒。
1、基本步法——单步。(39:50)
单步的动作是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移动一步,移动范围比较小, 一般常在来球离身体比较近的情况下使用。 2、直板反手慢搓斜线。(44:20) 搓球是对付台内短球的一项重要技术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后仰,向右前下方用 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在击球的过程中,手腕略有摆动,以增强搓球的下旋力,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4、乒乓小知识(50:40)
增强旋转的方法:1、球拍切球要薄一些,只要不打滑,切得越薄就越转,经验告诉我们 ,转球不响,响球不转。2、击球的力量要大,只要击球的力量不通过
3
球心,那么力量越大球 就越转。 5、直板反手慢搓直线。(51:20)
要领:与直板搓斜线基本相同,只是用力方向不同。 1、直板正手慢搓斜线。(01:01)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的侧向位置要大于反手慢搓,向右后 上方引拍,拍面后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 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直板正手慢搓直线。(07:18) 手腕相对固定,向前下方用力。 5、直板反手快搓斜线。(13:40)
要领:与直板反手慢搓斜线动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击球的时期,反手快搓斜线是在 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所谓快搓是指击球点较早,而不是突然用力,手臂要保持适当平缓。保持接球的节奏感。 快搓比慢搓出手早,回球快,慢搓出手晚,回球较转,慢搓以转取胜,快搓以快取胜。 ★★★★★(第11集):ppq04.rm(19:50) 1、直板反手快搓直线。(20:30)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 引,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 一板击球。 3、直板正手快搓斜线。(26:30)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稍后仰,在来 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斜前方,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 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5、直板正手快搓直线。(33:05)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
稍后仰,在来 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 ,准备下一板击球。 ★★★★★(第12集):ppq04.rm (39:10) 1、直板反手搓不转球。(40:14)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向身前引拍,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撞击球的中 部,最后向前做出摩擦的假动作。 3、乒乓小知识(46:20)
长球和短球:长球是靠近端线的球,短球是靠近球网的球,也就是一跳不出台的球。
4、直板反手快摆直线。 (46:51) 快摆技术也叫摆短,能够抑制对手的进攻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 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直接向前下方发力,球拍保持半横状。
6、直板反手快摆中路。(53:27) 注意调整步伐 ★★★★★(第13集):ppq05.rm 1、直板反手快摆斜线。(01:07)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重心升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在摆斜线的时候,球拍变向右前方,向右前下方发力。最好的落点是第二跳从球台侧面出台 3、直板正手快摆直线。(07:20) 5、直板正手快摆中路。(14:37)
★★★★★(第14集):ppq05.rm(19:48) 1、直板正手快摆斜线。(20:23) 3、乒乓小知识 (26:44) 搓侧旋球 4、直板搓侧旋 (27:14) (反手)
4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上升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左前下方摩擦,搓出的球为左侧下旋球,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 击球。 5、直板搓撇。(31:49)(正手)
要领:身体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球拍外展,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中部 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摩擦,这样搓撇出来的球就是左侧下旋球
★★★★★(第15集):ppq05.rm (39:10)
1、直板正手位拉斜线或直线球。(39:50)(类似于正胶小上旋,动作小速度快,先撞击然后 再给点摩擦,不同于弧圈球)
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站位大约离球台60厘米,向后下方引拍(引拍不要过 大),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左前上方(斜线)或前上方(直 线)加速挥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由外展稍内收,容易控制球的弧线),重心由右脚移至 左脚。 3、乒乓小知识(49:40) 什么叫上旋球
对击球者来说,旋转方向向前旋转的球就是上旋球 4、直板正手侧身拉球。(50:04) ★★★★★(第16集):——ppq06.rm 1、直板反手反面拉球(斜、直线)。(01:11)
2、直板正手位挑球。(05:38) 挑球:动作小,球速快,回球带有突然性,熟练掌握这项 技术可以在实战中先上手,争取主动。
要领:当来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内,在来球的高点 期,球拍面对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 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
4、直板侧身位正手挑球。(15:56)
关键是:挑斜线要调整步伐,先上左脚,右脚跟进,位置合适时只上左脚,球拍面对右前方,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挑直线的方法与挑斜线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球拍面对正前方, 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第17集):——ppq06.rm(19:50)
3、直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30:10) 特点是:球速快,动作小,击球带有突然性。由于下 旋球来球前进力不大,突击下旋球要靠主动发力,它是快攻打法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对付下旋 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要领:发斜线球时,左脚稍前,离台大约40~50厘米,引拍至身体的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 。拍面角度依来球的旋转而调整。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时拍面垂直, 击球的中部,击球的刹那要有爆发力,球拍面对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击球。 发直线球时要求与上相同,不同的是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方发力击球。
4、横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34:56)
动作要领与直板基本相同,突击斜线时,球拍面对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 击球。突击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发力击球。同时要注意根据旋转强弱 ,调整击球部位和拍面角度。 ★★★★★(第18集):——ppq06.rm(39:10) 1、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球。(39:50)
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斜线球的要领:左脚向前上步,身体的侧向角度较大。引拍至身体 右后下方,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面对右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发力击球,击球的 刹那要有爆发力。 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直线球的要领:左脚向前上步,身体的侧向角度比突击斜线球要小 ,引拍至身体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
5
前发力击球,突击 时身体重心不要太低,不宜发死力,用中等以上的力量即可。
3、直板正手扣杀。(49:24) 正手扣杀的特点是:动作较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力强, 一般在对方回出半高球时应用。
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拍 面稍前倾,手臂由右后向前,借助腰髋转动的力量发力击球。要注意重心由右脚转到左脚的动 作幅度要尽量放大一些。 5、多球练习:正手扣杀。(55:54) 利用发球机进行多球的练习
★★★★★(第19集):——ppq07.rm
1、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01:06) 正手快带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弧线低,线路活, 借助来球的力量还击,是对付弧圈球的一项技术。也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过渡性技术。 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斜线的要领:左脚稍前,离台约40厘米,球拍引至身体右侧,前臂弯曲 内旋,拍面前倾,与台面的夹角大约60度,在来球的上升期,球拍高于来球,接触球的中上部 ,手腕固定好前倾的板形,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助腰髋的转动,向左前上方快带。 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直线的要领与快带斜线的要领基本相同,向前上方快带。
3、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08:39)
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站位离台约40厘米,引拍至左腹前 ,前臂内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斜前方带击球体的中上部,击球瞬间 手腕相对稳定。
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直线的动作要领同样是:左脚稍前,站位近台,引拍至左腹前,前 臂内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倾,不同的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带击球体的中上部。
5、直板正手斜线奔球(急长球)。(14:45)
要领是:左脚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倾,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前 上方加速挥动,摩擦球的中上部向顶部摩擦。 ★★★★★(第20集):——ppq07.rm(19:47) 1、直板正手直线奔球。(20:30)
直板正手直线奔球的技术要领与正手斜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打斜 线时大,手臂的用力方向是由身体的右后下方,向前上方用力,发急上球时要注意两点,第一 是抛球不宜太高,只要抛出16厘米以上即可,同时要注意抛球时手掌伸平,第二是球的第一落 点是在本方的近端线处,这样才能发出急长球,第二落点是在对方的近端线处。 3、直板反手斜线奔球。(25:39)
要领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向身体的左后引拍,拍面保持适当前 倾,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向右前上方挥动,击球中上部,同时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5、直板反手直线奔球。(32:19)
要领是:身体向左侧偏斜更大,手臂由左侧后方向前上方用力击球。 。★★★★★(第21集):——ppq08.rm
弧圈球包括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和侧旋弧圈球三种技术,弧圈球旋转强,冲力大,极具 杀伤力,可以对付各种出台球,它具有进攻性和稳健性,是普遍流行的进攻技术。 前冲弧圈球的特点是:弧线长,上旋强,球速快,落台后前冲力大,向下滑落。
加转弧圈球的特点是: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较低,球在落台前运行较慢,在落台后下滑 速度较快。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01:08)
拉斜线球的要领是:左脚稍前,站位在中台,身体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
6
近直线,手腕微曲 ,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来球的高点期,拍面前倾稍大,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中 上部,腰髋左转,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拉直线时的要领与斜线基本相同,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 ,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球拍面对正前方,击球中上部 ,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与此同时,手腕由曲变伸,身体重心由右脚 移至左脚。 3、直板侧身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08:19)
拉斜线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 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拉直线的动作要领同样是:身体向右偏斜,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正 前方,击球中上部,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5、乒乓小知识:弧线介绍。(13:45)
在对方击球后到本方球台的落点之间,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为第一弧线,从落点跳起后的运动轨迹为第二弧线,我们可以根据来球的弧线,选择击球点和所用的击球技术。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16:01) 加转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前冲弧圈球的不同之处是:稍向下引拍,在来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为主,略带向前用力。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基本相同,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 体向右偏斜,稍向下引拍,在来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击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 向上用力摩擦为主,略带向前
用力,第一弧线的顶部较高,第二弧线的顶部相对较低,两者的 落差较大,球落台后,迅速向下滑落。
★★★★★(第22集):(19:49)——ppq08.rm(19:50) 2、直板侧身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24:19)
直板侧身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基本上与正手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区 别是身体的侧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时到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 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动作要领同样是拍面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 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直板侧身位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相比身体的侧向角度要小,同样要步伐到 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在击球时拍面稍 前倾,球拍面对正前方,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 上为主,略带向前。
5、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34:30)
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重心放在右脚上,向右后下 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侧外再向右上作弧形运动,在来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 中部,向左侧上部摩擦,使球产生侧旋效果,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借助腰髋的转动辅助 发力。 ★★★★★(第23集):(39:10)——ppq08.rm(39:09) 1、直(横)板正手挡弧圈球。(39:46)
要领:击球前,身体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击球,手臂内旋,拇指稍用 力,球拍盖住球的中上部,触球时手腕和手臂发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倾。
2、直(横)板正手攻打弧圈球。(45:08)
7
要领: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拍面前倾,带住球体,以前臂发力为主,球拍相对固定 ,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下接触。 3、直(横)板正手快带弧圈球。(48:07)
要领:左脚稍前,站位近台,手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将拍引至身体由侧方,手臂手 腕向前迎球,腰髋向左转动,球拍高于来球,击球中上部,借助腰髋的转动,将球击出,手腕 相对稳定,不宜发力。 4、直(横)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1:07)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对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带稍远,引拍幅度较大,拍面前倾,在高点期或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发力回击,以摩擦发力为主。凭借力量大旋转强的 前冲弧圈球,来与对手的弧圈球对抗。在反拉时要认准第二弧线,选择正确的击球点,反拉弧 圈球击出球的旋转方向与来球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这种方式叫逆转,利用逆转的方式接球一 定要主动发力。
5、直板反手推挡弧圈球。(53:38)
要领: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引拍至身体前方,拍面前倾,当来球跳至上升期,击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力迅速向前上方挥动。 6、乒乓球小知识。(57:20)
逆转是向来球旋转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转。立转就是击球部位靠 近球的旋转轴,减小旋转来球对球拍的摩擦,搓侧旋或推挤弧圈球为立转。顺转是向来球旋转 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为顺转。
★★★★★(第24集):——ppq09.rm 1、直(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01:10)
直板反手反面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离台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倾, 身体重心下降,在来球的上升期,盖住球体,球拍迅速向
前方带击。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的动 作要领是,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 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击。
2、直板反手推挤弧圈球。(05:38)
动作要领:在上升前期击球,手臂要先迎前,触球左侧中上部,向左前下方用力,变直 线时手腕要内曲,拍面朝直线方向,触球的左侧中后部,向前发力。
3、直(横)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09:13)
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 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弹打直线的动作要 领与斜线基本相同,这时球拍面对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 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 攻技术,常常以速度和落点取胜。
横板反手弹打弧圈球斜线的特点与直板基本相同: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 住球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横板反手弹打 弧圈球直线的动作要点与弹打斜线基本相同,站位近台,身体离台大约40厘米,引拍至胸前, 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倾,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不同的是球柏面对正前方,用 小动作向前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身体重心不要跟进。横 板反手弹打弧圈球的特点同样是: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 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攻技术。 4、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13:31)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术之一,可以增强左半台的攻击
8
力,可以有效地 回击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变被动为主动。反拉时站位要尽量以近台为主,退至中台会使 近台快攻打法的特长受到影响。 5、横板反手削弧圈球。(14:38)
横板反手长胶削弧圈球的要点是:引拍至身体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 击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压后削再送,同时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6、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15:55)
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是一种过渡性的小球技术,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拍面稍 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中部偏上,借助来球的上旋前进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击,将球挡回,不宜撞击或摩擦。 7、回接弧圈球练习。(16:37)(结合练习) ★★★★★(第27集):——ppq10.rm 1、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球。(01:15)
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长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短球的动作要领与长球基本相同,同样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 3、直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球。(13:11)
直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球的动作要领和斜线发球基本相同。在发直线球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用身体转动的力量辅助手臂发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些。这样容易发出直线球。在发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
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发短球时同样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球反弹后以不出台为好。这样可以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借不上力。
★ ★★★★(第28集):——ppq10.rm(19:50)
2、乒乓球小知识(26:41) 左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对接球者来说,由于球的旋转,当球接触拍面胶皮时,在球拍对球的静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运动,也就是说左侧下旋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右下方。 3、直(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27:23):直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则是:由于左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是右下方,所以为了避免接球时球向右下方运动不能过网,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过大。
(30:43):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当对方发左侧下旋球不出台时,较难应用接发球抢攻技术,这时可以选择搓接。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对方发球后的抢攻。
4、直(横)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32:55) 直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摆短抑制对方先上手,通过短球过渡来争 取下一步主动。
(35:48) 直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实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抢攻时,也不给对方进攻的机会。 ★★★★★(第29集):——ppq10.rm(39:12) 1、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39:53) 直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况下应用,侧身本来
9
有利于抢拉抢攻,对方突然发来左侧下旋短球,这时利用侧身正手搓接是一种应变的技战术。一是争取到了回击的时间,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抢攻。 (42:19) 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与直板用法相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的发力技术好于反手。特别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况下应用这项技术。
2、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44:44) 直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为了用短球过渡以控制比赛局面,争取下一板主动。
(47:49) 横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3、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50:45) 直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一项争取主动的技术,力争打在前面,虽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的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53:18) 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无论是直板挑接还是横板挑接这项技术是在台内对付短球的主动技术之一,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53:09) 直板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的动作要点是右脚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内屈,前臂手腕迎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挑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5、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56:19)
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同样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上体前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为轴,前臂手腕向前上方发力,又摩擦又击打。
★★★★★(第30集):——ppq11.rm 1、直(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
(01:07) 直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是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转球为主,一般情况下搓一板作为过渡,然后转入进攻。 (03:30) 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转球为主,搓一板作为过渡,然后转入进攻。 2、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05:58) 直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的动作要点是步伐到位,让够位置,便于正手发力。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 (08:34) 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同直板一样是接发球技术中的一项积极主动的技术。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动作要点是步伐到位,让够位置,便于正手发力。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侧下旋长球。(11:15)
动作要领是:站位中近台,身体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内屈,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打球体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发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发展的技术之一,这项可以近台也可以中台,有效地增强了直板打法左半台的攻击力,拉斜线时向斜前上方发力拉打。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16:40)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技术是直板正手位接发球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当来球不宜挑打时,搓接就是抑制对手抢攻的一项重要技术。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击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搓球。 ★ ★★★★★(第31集):——ppq11.rm (19:50)
10
2、直板正手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22:31)
直板正手位正手摆接下旋短球时要注意步伐到位,上体前倾,手臂迎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在手法上要将球拍相对固定,不要过于后仰,在来球的上升前期触球,以快、短和落点刁钻来控制对手抢攻。另外大家还要掌握好摆斜线、摆中路、摆直线的板形和用力方向。 4、直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28:39)
直板正手位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在战术上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具有进攻性的技术。这项技术应用得好就能把接发球的被动局面转换为主动进攻的局面。
6、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32:58)
直板正手位拉接左侧下旋长球是对付长侧下旋发球的重要技术。前面介绍的搓、摆、挑等项技术是对付近网侧下旋短球的接发球技术。拉接要注意的是站位近台,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以向上发力为主,向前发力为辅,也就是以摩擦为主,以击打为辅。 ★★★★★(第32集):——ppq11.rm (39:10) 1、直板发左侧上旋斜线球(39:48)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站位在左半台,身体向右偏斜,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击球的瞬间手腕稍有抖动,这样可以加强手腕的力量,使球产生侧上旋。球的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球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左侧上旋斜线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
球时。从击球的声音上判断发短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3、直板发左侧上旋直线球(51:31)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与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使球产生侧上旋。不同点在于身体向右偏斜适当变小,调整到适宜发直线球的方位。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第33集):——ppq12.rm
2、乒乓球小知识(06:51) 左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左侧上旋来球触拍对球拍产生静摩擦,同样球拍胶皮对球产生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使球的反弹方向为右上方。 3、接反手位左侧上旋短球(07:21)
由于左侧上旋球的触拍方向为右上方,所以我们在接这个球的时候球拍可以稍前倾球拍的方向不要过于向右,要充分体现出向前的用力方向。手法:反手挑斜线、反手挑直线、正手挑直线、正手挑斜线、正手撇斜线、反手斜线搓长、反手直线搓长、直板反手推短球、直板反手摆短、直板反面挑、直板正胶反手推挡等
4、接反手位左侧上旋长球(14:21)
手法:反手攻、正手拉直线斜线、反手拉直线、反手侧身拉斜线等 ★★★★★(第34集):——ppq12.rm(19:50) 1、接正手位左侧上旋短球(20:30) 正手挑、摆
11
2、接正手位左侧上旋长球(23:36) 正手拉、
3、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球(27:00)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向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右侧下旋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右侧下旋长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4、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球(32:46)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侧身站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侧身站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
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
斜线长球相比,侧身站位时身体向右偏斜的角度相对要小。重心同样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直板正手反面发球是一项新技术,在乒乓球的发展史上,是自从有了直板横打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在比赛中凡是成熟的创新技术,往往会让对手不知如何应付无所适从,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第35集):——ppq12.rm (39:10) 2、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球(44:46)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便于发出直线长球。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4、乒乓球小知识(52:27) 右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球拍胶皮产生对球的摩擦力。对击球者来说,球的反弹方向为左下方。
5、接反手位右侧下旋短球(52:53)
12
反手侧下旋球为右侧下旋球,当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左侧下方,在接这种球时,拍形不要过于偏左,接触球的中部偏下一点,尽量向前用力。手法:正手侧身撇、反手挑、摆、正手位搓长、反手搓长 ★★★★★(第36集):——ppq13.rm 1、接反手位右侧下旋长球(01:06)
手法:正手侧身拉,反手拉、反手搓长、反手削 2、接正手位右侧下旋短球(05:54) 正手挑、搓长、摆短、
3、接正手位右侧下旋长球(10:15) 正手拉、正手削、
4、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球(14:17)
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右侧上旋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右侧上旋长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第37集):——ppq13.rm(19:50) 2、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球(24:13)
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
向右侧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便于发出直线长球。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4、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球(32:30)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侧身站位,身体向右侧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发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侧身站位,身体向右侧偏斜,重心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不同之处在于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和发斜线长球相比侧身站位时向右侧偏斜的角度相对要小,重心同样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
★★★★★(第38集):——ppq13.rm (39:10)
1、乒乓球小知识(39:50) 右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左上方
13
2、接反手位右侧上旋短球(40:15)
拍形不要过于向左倾斜,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尽可能体现向前发力的特点。侧身正手挑、反手挑、侧身撇、直拍反手推挡、反手搓、直板正手挑。 3、接反手位右侧上旋长球(45:05)
反手攻打、反手拉、直板侧身拉、直板反手反面拉、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削、直板侧身攻。
4、接正手位右侧上旋短球(49:33) 正手挑、撇、搓
5、接正手位右侧上旋长球(53:39) 正手拉、正手攻打、横板正手削。 ★★★★★(第39集):——ppq14.rm 1、步伐——并步(01:06)
并步的动作要领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的脚靠一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随即再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这种步伐活动范围不大,移动时身体重心平稳,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2、步伐——跨步(05:06)
跨步的基本方法是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另一脚随即跟着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比单步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稍远时使用。
3、步伐——跳步(08:32)
跳步也叫滑步。动作要领是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用力蹬地,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着地,另一脚跟着落地,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较远时使用。 4、结合技术——前后结合(12:06)
结合技术练习是指两项以上的单项技术的组合练习。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得好,关键就是要步伐运用合理,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合适的击球点,使技术得到正常发挥。
★ 单项结合技术练习:
1、直板正手近台攻结合直板正手中台攻。近台攻是以较快的速度和适当的力量去攻球,而中 台攻要以主动发力为主,以较大的力量去争取主动。 2、(14:27)横板正手近台攻结合横板正手中台攻。当失去打上升期或高点期的机会,不宜近台攻时,中台攻是主要的进攻手段。在练习时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既能练习打借力球,又能练习打发力球,同时是练习前后步伐灵活性的好机会。
3、直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其基本方法与正手位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一样的。直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一项很重要很实用的组合练习。侧身位正手攻球是直板运动员争取主动抢先上手的有效技术。
步伐被视为乒乓球技术的生命,只有练好步伐,才能使乒乓球的击球技术得到有效的发挥,保证战术的合理应用。 ★★★★★(第40集):——ppq14.rm(19:50) 1、结合技术——前后结合(20:34)
4、横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同一技术不同站位距离的结合。正手近台攻是打高点期,中台攻是打下降前期或者下降期。 2、结合技术——左右结合(22:15)
1、直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搓:步伐可以用滑步,角度小的时候也可以用单步,如果为了保持重心平稳也可以用并步。
2、(24:46)横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搓:都是对付近台强下旋球的技术,在不好起板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项技术。近台正手与反手的结合要用滑步平稳地移位。
3、直板正手1/2台跑位攻,是一种移动范围较小的攻球技术,最容易保持稳定和准确。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一般常用左右滑步,滑步过程中重
14
心上下起伏尽可能小一些,这样可以保持正手比较平稳地击球。步伐与肩同宽。
4、(30:22)横板正手1/2台跑位攻,同直板一样是一种移动范围较小的攻球技术,在移动时一定要看准来球的线路,步伐到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 5、直板正手1/2台侧身跑位攻,比直板正手1/2台跑位攻的难度稍大一些,侧身攻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主要是应用滑步,步伐要打滑。
6、(34:22)横板正手1/2台侧身跑位攻,同直板一样侧身攻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
7、(35:56) 横板反手削结合正手削,是削攻打法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左右移动的范围不很大,变化不很多,它比削长短球,削轻重球,削突击球,削追身球都要容易,应该熟练掌握。 3、两项技术结合(36:41)
1、直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拉,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正手拉争取主动。反手搓后常用滑步。 ★ ★★★★★(第41集):(39:10)——ppq14.rm
3、直板反手搓结合侧身拉,是直板常用的反手正手结合技术,在反手搓结合侧身拉时,步伐主要用滑步,在来得及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并步。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侧身拉争取主动。侧身拉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
4、直板左推右攻,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必备技术。左推右攻技术的结合依靠滑步
6、直板反手推侧身攻的结合,是直板打法最重要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技术之一。直拍打法工夫的深浅,除了正手位的工夫之外,又主要表现在侧身位的正手上。
1、直板发平击球结合正手攻球的结合,要注意平击球的质量,即发球的弧线要低要平,发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发急球是为第二板攻球创造机会,由于平击发球弧线长冲力大,对方回击一般不太好制造强下旋,也不容易制造强上旋,这都有利于本方攻球。平击发球结合正手攻的练习都要注意前面介绍的几点,这几点都是为快攻服务的。
★★★★★(第42集):——ppq15.rm 1、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攻球(01:06)
3、直板发直线平击球结合正手攻,发球要低要急要长,攻球以中等力量为宜不要发死力,不是练习一板打死的技术,而是要练习攻斜直线,目的在于强化技术的熟练程度。练习规定条件是定旋转、定落点、定手法、定线路、定速度。比如本方发平击球,对方回球是略带上旋的落点在正手位的球,要求本方攻斜直线。
2、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拉球(06:41)
1、直板发下旋球结合正手拉球,本方发下旋球要转要稍出台,对方回球是略带下旋的,落点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线拉直线还击。 3、直板侧身发下旋球结合侧身拉球,下旋发球要转要稍出台,对方回球是略带下旋的,落点在本方反手位的球,要侧身位拉球。以中等力量为宜,可以拉直线或者拉斜线。
★★★★★(第43集):——ppq15.rm (19:50) 1、两项技术结合——搓球结合削球(20:28) 3、步伐——交叉步(29:11)
交叉步的方法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跨出一步,另一只脚紧跟着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移动范围比较大,一般
15
4、三项技术结合——推挡-侧身攻-扑正手(33:34)
推、侧、扑三项技术结合的关键在于扑正手大空当时应用好交叉步,对方来球尚未达到中远台时,如果步伐敏捷,已扑到正手位即可在中近台时回击。这样有利于增强攻击性。如果交叉步还不熟练,移动就不能快速,这时对方来球已达到中远台,只好在中远台还击。在推、侧、扑的步伐当中,推挡以后的侧身一般人们常用滑步,在上步这一板是用交叉步,也就是推 挡、侧身、交叉步上去扑。
5、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拨-侧身攻-扑正手(36:52) ★★★★★(第44集):——ppq15.rm (39:15) 1、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侧身拉-扑正手(39:50)
常用套路,步伐与推侧扑的步伐是一样的。也属于有序训练,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缩短学习过程。所谓技术套路、结合技术、技术结合都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叫做一局比赛常用技术套路的分解练习。 2、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44:45)
正手挑,反手推、拨、攻,正手攻的第一板就应该用正手挑近网短球,这是要我们养成抢先上手主动进攻的意识。正手挑用向前的单步技术,把脚伸向台内,然后挑出去,回来推挡或者是反手攻,在由反手向正手移动的过程中,常用的步伐是滑步,把球拉出去。在滑到正手进攻的时候,因为来球很快,手不要拉得太大。尽可能收住一点。 3、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49:41)
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这个套路在实战中经常能看到。当正手来球不宜进攻时,正手搓一板过渡,此侧身拉抢先上手争取主动,扑正手连续进攻。这些技术结合的关键就是步伐。这项练习的步伐是:搓短球上右脚后是单步,搓短球以后用滑步侧身,侧身以后用交叉步扑正手。
正手拉下旋后,回击不同落点的来球,叫做不定点练习。随机不同落点的来球又叫做无序练习。也就是来球的落点没有事先约定,练习者要加强判断,随机应变。这项练习的步伐主要是左右滑步,在滑步一下不能到位时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也就是滑步和碎步相结合。 ★ ★★★★★(第45集):——ppq16.rm
1、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01:06)
这项技术是三项技术结合的套路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前后结合和左右结合。在练习时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手法正确。 2、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02:37)
这项练习是与上面的练习对称的练习。反手搓应该先上右脚搓球,接着用并步跨步移位反手削中台球,然后用并步跨步右移正手削中台球。仍保持正确的搓球和削球姿势。
3、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03:53)
这项练习中,削球打法要着重练习回击逆线长短球的能力,用正手搓接短球后,用并步跨步反手中台削球,接着用并步跨步或者滑步正手中台削球。4、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05:15) 只是站位相反。 5、三项技术结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06:44)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右到左,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6、三项技术结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07:46)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左到右,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7、发球抢攻——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09:15)
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是发球抢攻套路或者发球抢攻战术中的一种,有多种发球抢攻的套路和战术,我们要逐步练习,发球可不受对方制约,可以采用最合适的站位和最擅长的手法发球,为自己抢攻创造条件,发球时要注
16
台,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发力要适当,以弧线低不下网不出界为好。球拍磨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
8、发球抢攻——发反手位长球后抢攻 (16:05) ★★★★★(第46集):——ppq16.rm(19:50)
1、发球抢攻——发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20:26) 不固定抢攻的方法 2、发球抢攻——发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25:55) 3、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29:05)
接球后抢攻是比赛中的第四板技术,这是攻防转换的关键环节。 接球后抢攻是接发球时没能抢先上手接发球抢攻而采用的短球控制技术,当对方也没能发球后抢攻的时候,本方进行的第四板技术。这个时候,也是由防转换为攻的最佳时机。
4、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长球后抢攻 (33:24)
接对方发过来的在本方反手位的长球,有两种情况,如果来球是下旋或者是侧下旋应该拉球回击,技术好的可以用低球突击来回击,结合第四板进攻。
5、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36:07)
在接发球时应该用挑打回击,如果机会不好,可以用摆短或者搓短来进行控制,以使对方不好上手,如果对方回球攻击力不强,则是本方接发球后抢攻的好机会。
★★★★★(第47集):——ppq16.rm (39:10) 1、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39:48)
接正手位长球,可以用拉冲攻打来抢攻,在不好发力时,可以用中等力量的拉攻抢先上手。争取第四板时发力抢攻。 2、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正手(43:44)
站位于本方反手压对方反手攻对方正手,也就是先攻斜线后攻直线,攻斜线时对方站位稍远,攻直线时线路短球速快,使对方反应不及。这种逢斜变直的战术,比赛中使用率很高。
3、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中路(46:16)
压反手攻中路战术目的是攻追身球,球的落点在对方的腹部,使对方来不及拉球引拍就不能做攻球的预备动作。
4、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反手(48:31)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可以使对方的步伐难以及时到位,使手法的摆速难以抓准击球点,不能从容应战。
5、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中路(50:41)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也是打追身,使对手来不及舒展手臂,动作因变形而失误。
6、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52:34)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是使对方注意到追身球而疏忽了正手方位的快速来球。
7、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54:18)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也是使对方注意了中间而疏忽了两边。
8、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正手(56:13) 压反手攻正手的战术,简称逢直变斜。先打对方直线,然后转攻对方直线,扩大对方移位的范围,增加对方回球的难度。
★★★★★(第48集):——ppq17.rm 1、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中路(01:06)
正手站位压反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在连续用直线攻压对方反手的情况下,突然攻对方中路,使对方较容易产生失误。 2、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反手(03:10)
17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是在拉开架势相互正手连续对攻斜线的情况下,一方主动先变直线,另一方则常常猝不及防。
3、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中路(05:10)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利用中路球较快的特点,使对手来不及做回击的预备动作,就结束了战斗。
4、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07:10)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也是对付快攻类打法的常用战术。主要作用在于打速度打反应。
5、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08:52)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同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相似,攻中路一般对手会用正手去对付,忽然变为攻反手,对方往往来不及调整,措手不及。 6、相持战术——削反手变正手(11:13) 削反手变正手战术,是一种以线路变化为主的战术,削反手斜线变正手直线,使对方在大幅度移动中造成失误。
7、相持战术——削反手攻正手(12:24) 削反手攻正手的战术,不仅是线路由斜变直,扩大了对手接球的范围,并使球在速度上有了变化,使对手回球的难度就相应地增大了。
8、相持战术——削反手拉正手(13:16) 削反手拉正手的战术,同所有的战术构成要素一样,贵在一个变字。变化的因素越多,速度越快,战术的作用就会越大。
9、相持战术——削反手反手攻(14:01)
削反手反手攻的战术,在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增大了对方回球的难度。
10、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攻正手(14:59)
正手削直线攻正手的战术,在线路旋转和球速上都有变化,这样就增大了
对方回球的难度。
11、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变正手(15:47)
正手削直线变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变化不大,这使对方扩大了接球的范围。但这种战术在相持中也是常用的。 12、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拉正手(16:40)
正手削直线拉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也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由下旋变为上旋,在球速上由较慢变为较快,也是相持中常用的战术。 13、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变斜线(17:31)
反手削直线变斜线的战术,也是常用的战术之一,变化的因素是在于线路和落点上,比如,在旋转上有较转与较不转的变化,战术的质量和作用就会相应地提高。
★★★★★(第49集):——ppq17.rm (19:50) 1、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攻反手(20:30)
横板反手削直线攻反手的战术,有三个制胜因素在变化,反手削直线是下旋削球到对方正手,球速慢,下旋强,线路短。攻对方反手是球速快,带上旋,落点长。以球性变化的数量以及强弱变化的质量来扰乱对手,是相持战术的核心内容。
2、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拉反手(21:57)
横板反手削直线拉反手的战术,目的也是以变化来控制对手。削是下旋,拉是上旋,旋转有变化。先削正手后拉反手,落点有变化。先削后拉,速度有变化。
3、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23:14)
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除了在旋转落点方面主动变化外,还有在球速上的变化,由较慢变为较快。在进攻的节奏上也加快了,节奏上的变化显得比侧身要突然。
18
4、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变直线(24:11)
正手削斜线变直线,使对手在不同的方位来接下旋球,以扰乱对手的步伐和手法,达到制胜的目的。
5、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攻直线(25:35)
正手削斜线攻直线,是以较长的下旋球到对方正手,后以较快较短的上旋球到对方反手,变化突然。有旋转速度落点三个因素的变化,以此变化来争取主动。
★ 6、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拉直线(26:45)
正手削斜线拉直线,这个战术主要变化的是旋转,其次是落点和球速,目的也是为进攻创造机会。
7、相持战术——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27:35)
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突出的变化因素是速度和力量,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力量和速度取胜。 8、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28:42)
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与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的作用相近,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速度和力量取胜。 9、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30:01)
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是在削球的落点变化中抓住对方放短球的机会,以速度力量取胜。
10、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30:01)
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也是削球选手一个战术套路,在削球的相持战术中,主要是通过线路的变化,旋转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长短的变化等制胜因素来争取主动,获得胜利。 11、乒乓球小知识(33:06) 五种球拍胶皮
1、正胶海绵拍:颗粒朝外,齿长一般在0.8~1毫米之间,齿粒较硬,有利
于发挥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2、反胶海绵拍:颗粒朝里,颗粒及胶皮的硬度小于正胶皮,表面粘性大,有利于制造旋转。
3、生胶海绵拍:与正胶海绵拍相似,只是生胶皮的含胶量大于正胶皮,胶粒较正胶皮软,又比反胶皮胶粒硬,控制球的性能较好。
4、防弧海绵拍:海绵柔软,弹性小,而胶皮的齿粒短,齿朝里,胶皮较厚较硬,有利于削出弧圈球的强力上旋。
5、长齿胶皮拍:胶皮较软,齿粒较长,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皮与木板之间有一层极薄的海绵,由于齿粒细长支撑力小,击球时齿粒倒伏,反弹明显。与其他胶皮的回球性能差异较大。 12、打法类型——直板正胶快攻(34:30)
大家无论学习哪一种打法,都要精练一套发球,辅助一套发球。乒乓球技术繁多,一一学会没有必要,也无从形成特长,只能以分类学习的方法,形成相对的特长,以少变应万变,这也是当今世界上各个名手所走过的道路。区别打法类型的标准是技术特点,战术方法及球拍性能。那些在比赛中使用的最多的和得分最高的技术,决定着打法特点。
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国传统的打法,也是世界上独特的打法。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这种打法,这一打法正手必备技术为快攻、快拉、扣杀、挑、搓、摆。反手必备技术为推挡、反面拉、反面攻、搓、摆。我国名将刘国梁他使用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胶,反面反胶。打法是直板正胶快攻加直拍横打,学习直板正胶快攻,可以模仿借鉴刘国梁的打法。首先要熟练直拍正胶快攻打法的必备技术,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在指导思想上,先要快打凶打,在技术风格上要快准狠变转,做到快狠,快变,快转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打法风格。
★★★★★(第50集):——ppq17.rm(39:10)
19
1、打法类型——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39:55)
学习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首先要逐步学会和熟练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必备技术,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球,正手扣杀,正手快带,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摆和反手推挡,反手反面拉,反手反面冲,反手反面弹,反手反面快带,反手搓,反手摆等,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我国优秀选手马林它的打法是直板反胶快攻加直拍横打,也就是反手反面攻。他的技术风格是快转准狠变,快狠,快转,快变结合。马林发球抢攻较好,对下旋球能起板突击,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位的球也有较好的实力。推挡能加力后侧身进攻,反手反面能连续拉冲弹打,他的技术比较全面,特长比较突出。学习直拍反胶打法可以模仿借鉴马林的打法。在指导思想上,积极培养自己又凶又快又狠,先拉先冲,猛扣的风格。做到拉冲打凶变准以及拉冲,拉扣,冲扣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打好乒乓球的动作要领
2、乒乓小知识:球台标准尺寸:台长2.74米,台宽1.525米,台高0.76米,网宽1.83米,网高0.1525米。 3、基本步法(25:25): (1) 侧跳步:
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并步跳(26:15):
并步跳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斜后方。 (3) 碎滑步(27:18):
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进要快,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后方滑 动。 (4) 交叉步(29:15):
向左前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前横跨一步,后交叉时,右脚在左脚后横跨一步,髋部要随步伐灵活 转动。
4、乒乓小知识:击球部位与拍面角度。以时钟12-6点表示:上部12点,中部3点,下部6点
5、平击发斜线球(31:40):平击发球是一般上旋,一般速度的发球。
(1)直板正手平击发斜线球:在右手持拍的情况下,正手平击发球时,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向身体的右后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左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横板正手平击发斜线球(33:45):横板正手平击发球的要领与直板的要领是一致的。
(3)直板反手平击发斜线球(35:05):直板反手平击发球的时候,右脚稍前,左脚稍后,
1
向身体的左后侧方引拍,当抛起的球回落到比球网稍高时,向右前上方挥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中间偏后的位置
(2)直板正手攻球(45:55):直板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3)横板正手攻球(48:40):与直板基本一致
3、乒乓小知识(50:45):击球时间。(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4、近台侧身位攻球(51:15)
(1)直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保持侧向位置,把身体让开,手臂向 前发力为主,直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侧向位置和发力方向,拍面稍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 2、乒乓小知识(04:50):站位 1 近 台30--50厘米:适宜快攻打法 2 中近台50--70厘米:适宜快弧打法 3 中远台70-100厘米:适宜削攻打法 4 远台100厘米以外
3、中台正手位攻球(05:40)。 (1)直板正手攻球
要领:站位离球台约1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腰髋向右转动,手臂引拍至身体的右后方,在来球得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以击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重心转动要大,用力要明显
5、中台正手侧身位攻球(13:05)。 (1)直板正手侧身攻球
要领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基本保持侧向,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下降前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来球落点本方球台中部稍后,上旋或不转,逆斜线球)。 1、直板快推(20:45)。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球拍引至身体前,拍面稍前倾,保持半斜状,在来球的上升前期时,击球的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来球的反弹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球的过程中,食指和中指紧紧夹住球拍,拇指保持放松以利于发力。(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多变,速度快,能调动和压制对方,可为正手攻和侧身攻创造机会)
3、直板加力推(28:15)。在推挡的过程中,引拍位置适当抬高,上臂尽量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在发力时,中指始终顶住球拍的背面,加强手腕发力,同时,还要借助身髋的力量,发力击球。 4、乒乓小知识(33:40):如何减力。乒乓球多以发力为主。如何减力是长短球结合的关键,减力就是在接触球的瞬间将球拍稍微后收,缓冲球撞拍的力量,达到台内短球的效果。
5、直板反手减力挡(34:14)。
身体重心稍升高,球拍迎前,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击球时手臂和手腕稍后收,以缓冲 球撞拍的力量,产生一种吸球的感觉。 ★★★★★(第6集):ppq02.rm(39:10) 1、直板正手挡(40:05)。
在正手挡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略提高,前臂稍抬起,拇指用力,前臂略内旋,把球拍固定住,盖住来球右侧的中上部,球拍角度大约70度,正手挡球是小巧的过渡性技术,它不以力量取胜,常常以逸待劳,控制对手取得先机。
2
2、乒乓小知识(44:24):旋转。 3、直板反手推下旋(45:09)。
在推下旋时,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在来球高点期,击球中下部 ,以上臂和前臂发力为主,向前下方用力推切摩擦,产生较强的下旋球。 4、乒乓小知识(49:44):侧旋球。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左侧旋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为右侧旋球
5、直板反手推挤(侧切)(50:08)。
用于对付高吊弧圈球和加转弧圈球效果非常好,因为球拍接触球的旋转轴越近,球和球 拍的摩擦力越小。
要领:在看清来球的情况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 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触球的时候,要有向侧面摩擦的力量。 6、直板反手攻球(54:40)。
要领:站位中近台,右脚稍前,向左腹前引拍,拍型保持横状,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 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偏上位置,手臂向右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后迅速还原,准 备下一板击球。
2、乒乓小知识(04:40):直板的反面胶皮,可以发球攻球和拉球。 3、直板反手反面攻球(05:05),也叫直板横打(拉)。
要领:用直拍反面击球,站位离台大约40至50厘米,左脚稍前,收前臂于左腹前,身体 重心稍下降,手腕内曲,前臂内旋,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右前上方击打,摩擦来球的 中上部。
4、乒乓小知识(07:03):转与不转的区别。
每秒20转以上为转球 ;低于每秒20转为不转球 ; 发下旋球:每秒60-70转, 5、直板正手位发下旋球(07:40)。
要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稍向右偏斜,上体略前倾,持拍手置于持球手后方, 抛球时尽量垂直上抛,高度要超过16厘米,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当
球回落到离球网稍高时 ,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前臂伴有外旋动作。
7、直板侧身位下旋发球(15:40)。
要领:与正手位基本相同,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正手位要大,在发球的过程中,还要借助 腰髋转动的力量,增加发球的旋转。 2、直板正手位发不转球。(24:18)
要领:动作结构与直板正手位发下旋球一样,所不同的是不转发球是击球的中部,以推 击为主,而下旋发球则是击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以摩擦为主。二者应该有效的结合起来, 做到尽可能的相似,也就是说,在发不转球的时候在推击之后,要做出一个摩擦球的假动作以 迷惑对手 4、直板侧身位发不转球。(31:14)
要领:与直板正手位发不转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体站位的侧向角度更大,我们一 定要牢记在击球时接触球的中部以撞击为主略带摩擦,使球的转速不超过20转/每秒。
1、基本步法——单步。(39:50)
单步的动作是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移动一步,移动范围比较小, 一般常在来球离身体比较近的情况下使用。 2、直板反手慢搓斜线。(44:20) 搓球是对付台内短球的一项重要技术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后仰,向右前下方用 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在击球的过程中,手腕略有摆动,以增强搓球的下旋力,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4、乒乓小知识(50:40)
增强旋转的方法:1、球拍切球要薄一些,只要不打滑,切得越薄就越转,经验告诉我们 ,转球不响,响球不转。2、击球的力量要大,只要击球的力量不通过
3
球心,那么力量越大球 就越转。 5、直板反手慢搓直线。(51:20)
要领:与直板搓斜线基本相同,只是用力方向不同。 1、直板正手慢搓斜线。(01:01)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的侧向位置要大于反手慢搓,向右后 上方引拍,拍面后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来球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 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直板正手慢搓直线。(07:18) 手腕相对固定,向前下方用力。 5、直板反手快搓斜线。(13:40)
要领:与直板反手慢搓斜线动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击球的时期,反手快搓斜线是在 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所谓快搓是指击球点较早,而不是突然用力,手臂要保持适当平缓。保持接球的节奏感。 快搓比慢搓出手早,回球快,慢搓出手晚,回球较转,慢搓以转取胜,快搓以快取胜。 ★★★★★(第11集):ppq04.rm(19:50) 1、直板反手快搓直线。(20:30)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 引,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 一板击球。 3、直板正手快搓斜线。(26:30)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稍后仰,在来 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斜前方,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 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5、直板正手快搓直线。(33:05)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上体略前迎,球拍适当后引,拍面
稍后仰,在来 球的上升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下方用力,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还原 ,准备下一板击球。 ★★★★★(第12集):ppq04.rm (39:10) 1、直板反手搓不转球。(40:14)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向身前引拍,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撞击球的中 部,最后向前做出摩擦的假动作。 3、乒乓小知识(46:20)
长球和短球:长球是靠近端线的球,短球是靠近球网的球,也就是一跳不出台的球。
4、直板反手快摆直线。 (46:51) 快摆技术也叫摆短,能够抑制对手的进攻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身体重心适当提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 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直接向前下方发力,球拍保持半横状。
6、直板反手快摆中路。(53:27) 注意调整步伐 ★★★★★(第13集):ppq05.rm 1、直板反手快摆斜线。(01:07)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重心升高,身体迎前,球拍略后仰,伸臂迎球,当球在上升前期时,接触球的中下部,在摆斜线的时候,球拍变向右前方,向右前下方发力。最好的落点是第二跳从球台侧面出台 3、直板正手快摆直线。(07:20) 5、直板正手快摆中路。(14:37)
★★★★★(第14集):ppq05.rm(19:48) 1、直板正手快摆斜线。(20:23) 3、乒乓小知识 (26:44) 搓侧旋球 4、直板搓侧旋 (27:14) (反手)
4
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上升期或下降前期,接触球的中下部,向左前下方摩擦,搓出的球为左侧下旋球,搓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 击球。 5、直板搓撇。(31:49)(正手)
要领:身体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球拍外展,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中部 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摩擦,这样搓撇出来的球就是左侧下旋球
★★★★★(第15集):ppq05.rm (39:10)
1、直板正手位拉斜线或直线球。(39:50)(类似于正胶小上旋,动作小速度快,先撞击然后 再给点摩擦,不同于弧圈球)
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站位大约离球台60厘米,向后下方引拍(引拍不要过 大),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左前上方(斜线)或前上方(直 线)加速挥动,(在接触球的瞬间手腕由外展稍内收,容易控制球的弧线),重心由右脚移至 左脚。 3、乒乓小知识(49:40) 什么叫上旋球
对击球者来说,旋转方向向前旋转的球就是上旋球 4、直板正手侧身拉球。(50:04) ★★★★★(第16集):——ppq06.rm 1、直板反手反面拉球(斜、直线)。(01:11)
2、直板正手位挑球。(05:38) 挑球:动作小,球速快,回球带有突然性,熟练掌握这项 技术可以在实战中先上手,争取主动。
要领:当来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内,在来球的高点 期,球拍面对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 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
4、直板侧身位正手挑球。(15:56)
关键是:挑斜线要调整步伐,先上左脚,右脚跟进,位置合适时只上左脚,球拍面对右前方,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挑直线的方法与挑斜线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球拍面对正前方, 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第17集):——ppq06.rm(19:50)
3、直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30:10) 特点是:球速快,动作小,击球带有突然性。由于下 旋球来球前进力不大,突击下旋球要靠主动发力,它是快攻打法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对付下旋 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要领:发斜线球时,左脚稍前,离台大约40~50厘米,引拍至身体的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 。拍面角度依来球的旋转而调整。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时拍面垂直, 击球的中部,击球的刹那要有爆发力,球拍面对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击球。 发直线球时要求与上相同,不同的是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方发力击球。
4、横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34:56)
动作要领与直板基本相同,突击斜线时,球拍面对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 击球。突击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发力击球。同时要注意根据旋转强弱 ,调整击球部位和拍面角度。 ★★★★★(第18集):——ppq06.rm(39:10) 1、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球。(39:50)
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斜线球的要领:左脚向前上步,身体的侧向角度较大。引拍至身体 右后下方,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面对右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发力击球,击球的 刹那要有爆发力。 直板侧身位突击下旋直线球的要领:左脚向前上步,身体的侧向角度比突击斜线球要小 ,引拍至身体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球拍面对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
5
前发力击球,突击 时身体重心不要太低,不宜发死力,用中等以上的力量即可。
3、直板正手扣杀。(49:24) 正手扣杀的特点是:动作较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力强, 一般在对方回出半高球时应用。
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拍 面稍前倾,手臂由右后向前,借助腰髋转动的力量发力击球。要注意重心由右脚转到左脚的动 作幅度要尽量放大一些。 5、多球练习:正手扣杀。(55:54) 利用发球机进行多球的练习
★★★★★(第19集):——ppq07.rm
1、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01:06) 正手快带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弧线低,线路活, 借助来球的力量还击,是对付弧圈球的一项技术。也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过渡性技术。 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斜线的要领:左脚稍前,离台约40厘米,球拍引至身体右侧,前臂弯曲 内旋,拍面前倾,与台面的夹角大约60度,在来球的上升期,球拍高于来球,接触球的中上部 ,手腕固定好前倾的板形,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助腰髋的转动,向左前上方快带。 直板正手快带弧圈球直线的要领与快带斜线的要领基本相同,向前上方快带。
3、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08:39)
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站位离台约40厘米,引拍至左腹前 ,前臂内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向斜前方带击球体的中上部,击球瞬间 手腕相对稳定。
直板反面反手快带弧圈球直线的动作要领同样是:左脚稍前,站位近台,引拍至左腹前,前 臂内旋,手腕微曲,拍面前倾,不同的是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带击球体的中上部。
5、直板正手斜线奔球(急长球)。(14:45)
要领是:左脚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倾,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前 上方加速挥动,摩擦球的中上部向顶部摩擦。 ★★★★★(第20集):——ppq07.rm(19:47) 1、直板正手直线奔球。(20:30)
直板正手直线奔球的技术要领与正手斜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体的侧向位置比打斜 线时大,手臂的用力方向是由身体的右后下方,向前上方用力,发急上球时要注意两点,第一 是抛球不宜太高,只要抛出16厘米以上即可,同时要注意抛球时手掌伸平,第二是球的第一落 点是在本方的近端线处,这样才能发出急长球,第二落点是在对方的近端线处。 3、直板反手斜线奔球。(25:39)
要领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向身体的左后引拍,拍面保持适当前 倾,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向右前上方挥动,击球中上部,同时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5、直板反手直线奔球。(32:19)
要领是:身体向左侧偏斜更大,手臂由左侧后方向前上方用力击球。 。★★★★★(第21集):——ppq08.rm
弧圈球包括前冲弧圈球、加转弧圈球和侧旋弧圈球三种技术,弧圈球旋转强,冲力大,极具 杀伤力,可以对付各种出台球,它具有进攻性和稳健性,是普遍流行的进攻技术。 前冲弧圈球的特点是:弧线长,上旋强,球速快,落台后前冲力大,向下滑落。
加转弧圈球的特点是: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较低,球在落台前运行较慢,在落台后下滑 速度较快。
1、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01:08)
拉斜线球的要领是:左脚稍前,站位在中台,身体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
6
近直线,手腕微曲 ,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来球的高点期,拍面前倾稍大,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中 上部,腰髋左转,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拉直线时的要领与斜线基本相同,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 ,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球拍面对正前方,击球中上部 ,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与此同时,手腕由曲变伸,身体重心由右脚 移至左脚。 3、直板侧身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08:19)
拉斜线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 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拉直线的动作要领同样是:身体向右偏斜,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正 前方,击球中上部,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5、乒乓小知识:弧线介绍。(13:45)
在对方击球后到本方球台的落点之间,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为第一弧线,从落点跳起后的运动轨迹为第二弧线,我们可以根据来球的弧线,选择击球点和所用的击球技术。
7、直板正手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16:01) 加转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前冲弧圈球的不同之处是:稍向下引拍,在来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向上用力摩擦为主,略带向前用力。
直板正手位正手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基本相同,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 体向右偏斜,稍向下引拍,在来球的下降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击球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以 向上用力摩擦为主,略带向前
用力,第一弧线的顶部较高,第二弧线的顶部相对较低,两者的 落差较大,球落台后,迅速向下滑落。
★★★★★(第22集):(19:49)——ppq08.rm(19:50) 2、直板侧身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24:19)
直板侧身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基本上与正手位拉斜线加转弧圈球相似,主要的区 别是身体的侧向角度更大,球拍外展,步伐要及时到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 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动作要领同样是拍面稍前倾,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 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
直板侧身位拉直线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与拉斜线相比身体的侧向角度要小,同样要步伐到 位,要大胆侧身,移动位置,不要顾虑右方的空档,否则会影响发力和准确。在击球时拍面稍 前倾,球拍面对正前方,在下降期击球,摩擦球体的中部或者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 上为主,略带向前。
5、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34:30)
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重心放在右脚上,向右后下 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侧外再向右上作弧形运动,在来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 中部,向左侧上部摩擦,使球产生侧旋效果,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借助腰髋的转动辅助 发力。 ★★★★★(第23集):(39:10)——ppq08.rm(39:09) 1、直(横)板正手挡弧圈球。(39:46)
要领:击球前,身体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击球,手臂内旋,拇指稍用 力,球拍盖住球的中上部,触球时手腕和手臂发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倾。
2、直(横)板正手攻打弧圈球。(45:08)
7
要领: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拍面前倾,带住球体,以前臂发力为主,球拍相对固定 ,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下接触。 3、直(横)板正手快带弧圈球。(48:07)
要领:左脚稍前,站位近台,手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将拍引至身体由侧方,手臂手 腕向前迎球,腰髋向左转动,球拍高于来球,击球中上部,借助腰髋的转动,将球击出,手腕 相对稳定,不宜发力。 4、直(横)板正手反拉弧圈球。(51:07)
反拉弧圈球是形成对拉的第一板球,站位比快带稍远,引拍幅度较大,拍面前倾,在高点期或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向斜前上方发力回击,以摩擦发力为主。凭借力量大旋转强的 前冲弧圈球,来与对手的弧圈球对抗。在反拉时要认准第二弧线,选择正确的击球点,反拉弧 圈球击出球的旋转方向与来球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这种方式叫逆转,利用逆转的方式接球一 定要主动发力。
5、直板反手推挡弧圈球。(53:38)
要领:身体离球台约40厘米,引拍至身体前方,拍面前倾,当来球跳至上升期,击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力迅速向前上方挥动。 6、乒乓球小知识。(57:20)
逆转是向来球旋转的相反方向摩擦,搓下旋球或反拉弧圈球就是逆转。立转就是击球部位靠 近球的旋转轴,减小旋转来球对球拍的摩擦,搓侧旋或推挤弧圈球为立转。顺转是向来球旋转 的同方向摩擦,拉接下旋球或削接弧圈球为顺转。
★★★★★(第24集):——ppq09.rm 1、直(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01:10)
直板反手反面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离台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倾, 身体重心下降,在来球的上升期,盖住球体,球拍迅速向
前方带击。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的动 作要领是,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 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击。
2、直板反手推挤弧圈球。(05:38)
动作要领:在上升前期击球,手臂要先迎前,触球左侧中上部,向左前下方用力,变直 线时手腕要内曲,拍面朝直线方向,触球的左侧中后部,向前发力。
3、直(横)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09:13)
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 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弹打直线的动作要 领与斜线基本相同,这时球拍面对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 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 攻技术,常常以速度和落点取胜。
横板反手弹打弧圈球斜线的特点与直板基本相同: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 住球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横板反手弹打 弧圈球直线的动作要点与弹打斜线基本相同,站位近台,身体离台大约40厘米,引拍至胸前, 位置稍高,球拍稍前倾,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不同的是球柏面对正前方,用 小动作向前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身体重心不要跟进。横 板反手弹打弧圈球的特点同样是: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 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攻技术。 4、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13:31)
直板反手反面反拉弧圈球是直板的新技术之一,可以增强左半台的攻击
8
力,可以有效地 回击打至反手位的上旋球,常可变被动为主动。反拉时站位要尽量以近台为主,退至中台会使 近台快攻打法的特长受到影响。 5、横板反手削弧圈球。(14:38)
横板反手长胶削弧圈球的要点是:引拍至身体左后上方,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后期, 击球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先压后削再送,同时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
6、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15:55)
横板反手长胶挡弧圈球是一种过渡性的小球技术,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拍面稍 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中部偏上,借助来球的上旋前进力,球拍快速向前下磕击,将球挡回,不宜撞击或摩擦。 7、回接弧圈球练习。(16:37)(结合练习) ★★★★★(第27集):——ppq10.rm 1、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球。(01:15)
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长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直板发左侧下旋斜线短球的动作要领与长球基本相同,同样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不同的是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 3、直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球。(13:11)
直板发左侧下旋直线球的动作要领和斜线发球基本相同。在发直线球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用身体转动的力量辅助手臂发力。第二手腕前臂向前下方用力稍多一些。这样容易发出直线球。在发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
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发短球时同样是站位在侧身位,当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手臂向右后侧方引拍,身体略向右转,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由右后侧方向左前下方加速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底部左侧摩擦,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靠近球网处,球反弹后以不出台为好。这样可以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借不上力。
★ ★★★★(第28集):——ppq10.rm(19:50)
2、乒乓球小知识(26:41) 左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对接球者来说,由于球的旋转,当球接触拍面胶皮时,在球拍对球的静摩擦力作用下,使得球向右下方运动,也就是说左侧下旋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右下方。 3、直(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27:23):直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基本原则是:由于左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是右下方,所以为了避免接球时球向右下方运动不能过网,第一拍面要后仰,第二拍面不能向右偏斜过大。
(30:43):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当对方发左侧下旋球不出台时,较难应用接发球抢攻技术,这时可以选择搓接。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对方发球后的抢攻。
4、直(横)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32:55) 直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用摆短抑制对方先上手,通过短球过渡来争 取下一步主动。
(35:48) 直板反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的作用是:以短回短,实施反控制,在第一板不宜抢攻时,也不给对方进攻的机会。 ★★★★★(第29集):——ppq10.rm(39:12) 1、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
(39:53) 直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常在以下情况下应用,侧身本来
9
有利于抢拉抢攻,对方突然发来左侧下旋短球,这时利用侧身正手搓接是一种应变的技战术。一是争取到了回击的时间,二是有利于下一步的抢攻。 (42:19) 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与直板用法相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手的发力技术好于反手。特别是在正手比反手更有把握得分的情况下应用这项技术。
2、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44:44) 直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为了用短球过渡以控制比赛局面,争取下一板主动。
(47:49) 横板侧身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 3、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50:45) 直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是一项争取主动的技术,力争打在前面,虽然力量不重,但它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的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53:18) 横板侧身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无论是直板挑接还是横板挑接这项技术是在台内对付短球的主动技术之一,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瞬间又摩擦又击打,使球具有适当的弧线过网,又有适当的速度和线路。 4、直板反手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
(53:09) 直板反面挑接左侧下旋短球的动作要点是右脚向前跨一步,重心略下降,手腕内屈,前臂手腕迎前,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挑直线时球拍面对正前方,向前上方发力击球。 5、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56:19)
横板反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同样是以速度和落点来为下一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动作要点是上体前倾,前臂手腕迎前,以肘部为轴,前臂手腕向前上方发力,又摩擦又击打。
★★★★★(第30集):——ppq11.rm 1、直(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
(01:07) 直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是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转球为主,一般情况下搓一板作为过渡,然后转入进攻。 (03:30) 横板反手搓接左侧下旋长球: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向前下方用力,以搓转球为主,搓一板作为过渡,然后转入进攻。 2、直(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
(05:58) 直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的动作要点是步伐到位,让够位置,便于正手发力。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 (08:34) 横板侧身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同直板一样是接发球技术中的一项积极主动的技术。它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动作要点是步伐到位,让够位置,便于正手发力。触球的时期以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为宜。
3、直板反手反面拉接左侧下旋长球。(11:15)
动作要领是:站位中近台,身体重心略下降,引拍于腹前,手腕内屈,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打球体的中部偏上位置,向前上方发力,摩擦拉打。
直板反手反面拉接是直板中新发展的技术之一,这项可以近台也可以中台,有效地增强了直板打法左半台的攻击力,拉斜线时向斜前上方发力拉打。
6、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16:40)
直板正手位正手搓接左侧下旋短球的技术是直板正手位接发球技术中的常用技术。当来球不宜挑打时,搓接就是抑制对手抢攻的一项重要技术。搓接有快搓慢搓之分,快搓在上升期击球,慢搓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搓球。 ★ ★★★★★(第31集):——ppq11.rm (19:50)
10
2、直板正手位正手摆接左侧下旋短球(22:31)
直板正手位正手摆接下旋短球时要注意步伐到位,上体前倾,手臂迎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在手法上要将球拍相对固定,不要过于后仰,在来球的上升前期触球,以快、短和落点刁钻来控制对手抢攻。另外大家还要掌握好摆斜线、摆中路、摆直线的板形和用力方向。 4、直板正手位正手挑接左侧下旋短球(28:39)
直板正手位挑接左侧下旋短球在战术上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具有进攻性的技术。这项技术应用得好就能把接发球的被动局面转换为主动进攻的局面。
6、直板正手位正手拉接左侧下旋长球(32:58)
直板正手位拉接左侧下旋长球是对付长侧下旋发球的重要技术。前面介绍的搓、摆、挑等项技术是对付近网侧下旋短球的接发球技术。拉接要注意的是站位近台,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最高点击球,以向上发力为主,向前发力为辅,也就是以摩擦为主,以击打为辅。 ★★★★★(第32集):——ppq11.rm (39:10) 1、直板发左侧上旋斜线球(39:48)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站位在左半台,身体向右偏斜,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击球的瞬间手腕稍有抖动,这样可以加强手腕的力量,使球产生侧上旋。球的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球的第二落点在对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左侧上旋斜线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
球时。从击球的声音上判断发短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3、直板发左侧上旋直线球(51:31)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与发左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在球上抛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向左侧下挥动接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使球产生侧上旋。不同点在于身体向右偏斜适当变小,调整到适宜发直线球的方位。 直板侧身位正手发左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发左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长球时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第33集):——ppq12.rm
2、乒乓球小知识(06:51) 左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左侧上旋来球触拍对球拍产生静摩擦,同样球拍胶皮对球产生相反方向的摩擦力,使球的反弹方向为右上方。 3、接反手位左侧上旋短球(07:21)
由于左侧上旋球的触拍方向为右上方,所以我们在接这个球的时候球拍可以稍前倾球拍的方向不要过于向右,要充分体现出向前的用力方向。手法:反手挑斜线、反手挑直线、正手挑直线、正手挑斜线、正手撇斜线、反手斜线搓长、反手直线搓长、直板反手推短球、直板反手摆短、直板反面挑、直板正胶反手推挡等
4、接反手位左侧上旋长球(14:21)
手法:反手攻、正手拉直线斜线、反手拉直线、反手侧身拉斜线等 ★★★★★(第34集):——ppq12.rm(19:50) 1、接正手位左侧上旋短球(20:30) 正手挑、摆
11
2、接正手位左侧上旋长球(23:36) 正手拉、
3、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球(27:00)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向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端线。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右侧下旋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右侧下旋长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4、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球(32:46)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侧身站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侧身站位,身体向右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
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快速伸展,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
斜线长球相比,侧身站位时身体向右偏斜的角度相对要小。重心同样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直板正手反面发球是一项新技术,在乒乓球的发展史上,是自从有了直板横打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在比赛中凡是成熟的创新技术,往往会让对手不知如何应付无所适从,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第35集):——ppq12.rm (39:10) 2、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球(44:46)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向下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便于发出直线长球。
直板反手发右侧下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底部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4、乒乓球小知识(52:27) 右侧下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
由于球的旋转,球拍胶皮产生对球的摩擦力。对击球者来说,球的反弹方向为左下方。
5、接反手位右侧下旋短球(52:53)
12
反手侧下旋球为右侧下旋球,当球触拍后,反弹方向是左侧下方,在接这种球时,拍形不要过于偏左,接触球的中部偏下一点,尽量向前用力。手法:正手侧身撇、反手挑、摆、正手位搓长、反手搓长 ★★★★★(第36集):——ppq13.rm 1、接反手位右侧下旋长球(01:06)
手法:正手侧身拉,反手拉、反手搓长、反手削 2、接正手位右侧下旋短球(05:54) 正手挑、搓长、摆短、
3、接正手位右侧下旋长球(10:15) 正手拉、正手削、
4、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球(14:17)
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同时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发右侧上旋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发右侧上旋长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端线,第二、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球拍与球的撞击声小于发长球时。 ★★★★★(第37集):——ppq13.rm(19:50) 2、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球(24:13)
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的角度要大于斜线发球,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
向右侧上方摩擦,向前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便于发出直线长球。直板反手发右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同样是右脚稍前,左脚稍后,身体向左侧偏斜,当球向上抛起时,球拍向左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向右前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不同之处在于磨擦的力量稍大一点,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靠近球网,便于发出直线短球。 4、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球(32:30)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斜线长球的方法是侧身站位,身体向右侧偏斜,重心在左脚上,让够位置,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持拍手臂外旋,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手臂迅速由右后向前,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斜线短球的方法与发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侧身站位,身体向右侧偏斜,重心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向右后上方引拍,握拍手拇指放松,亮出球拍的反面,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不同之处在于发短球时球拍接触球的侧向摩擦力大于发长球时。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和发斜线长球相比侧身站位时向右侧偏斜的角度相对要小,重心同样在左脚上,当球向上抛起时,向身体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回落至网高时,击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上方摩擦。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端线,第二落点靠近对方球台的端线。 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短球的方法与直板正手反面发右侧上旋直线长球的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的是发短球时第一落点在本方球台一侧靠近球网。
★★★★★(第38集):——ppq13.rm (39:10)
1、乒乓球小知识(39:50) 右侧上旋球触拍后的反弹方向:左上方
13
2、接反手位右侧上旋短球(40:15)
拍形不要过于向左倾斜,接触球的中部偏上,尽可能体现向前发力的特点。侧身正手挑、反手挑、侧身撇、直拍反手推挡、反手搓、直板正手挑。 3、接反手位右侧上旋长球(45:05)
反手攻打、反手拉、直板侧身拉、直板反手反面拉、直板反手推挡,横板反手削、直板侧身攻。
4、接正手位右侧上旋短球(49:33) 正手挑、撇、搓
5、接正手位右侧上旋长球(53:39) 正手拉、正手攻打、横板正手削。 ★★★★★(第39集):——ppq14.rm 1、步伐——并步(01:06)
并步的动作要领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近侧方的脚靠一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随即再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这种步伐活动范围不大,移动时身体重心平稳,是削攻型打法的常用步伐。 2、步伐——跨步(05:06)
跨步的基本方法是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迈出一步,另一脚随即跟着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比单步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稍远时使用。
3、步伐——跳步(08:32)
跳步也叫滑步。动作要领是以来球落点近侧方的脚用力蹬地,两脚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着地,另一脚跟着落地,这种步伐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来球离身体较远时使用。 4、结合技术——前后结合(12:06)
结合技术练习是指两项以上的单项技术的组合练习。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得好,关键就是要步伐运用合理,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合适的击球点,使技术得到正常发挥。
★ 单项结合技术练习:
1、直板正手近台攻结合直板正手中台攻。近台攻是以较快的速度和适当的力量去攻球,而中 台攻要以主动发力为主,以较大的力量去争取主动。 2、(14:27)横板正手近台攻结合横板正手中台攻。当失去打上升期或高点期的机会,不宜近台攻时,中台攻是主要的进攻手段。在练习时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既能练习打借力球,又能练习打发力球,同时是练习前后步伐灵活性的好机会。
3、直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其基本方法与正手位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一样的。直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一项很重要很实用的组合练习。侧身位正手攻球是直板运动员争取主动抢先上手的有效技术。
步伐被视为乒乓球技术的生命,只有练好步伐,才能使乒乓球的击球技术得到有效的发挥,保证战术的合理应用。 ★★★★★(第40集):——ppq14.rm(19:50) 1、结合技术——前后结合(20:34)
4、横板侧身位正手近台攻结合中台攻,是同一技术不同站位距离的结合。正手近台攻是打高点期,中台攻是打下降前期或者下降期。 2、结合技术——左右结合(22:15)
1、直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搓:步伐可以用滑步,角度小的时候也可以用单步,如果为了保持重心平稳也可以用并步。
2、(24:46)横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搓:都是对付近台强下旋球的技术,在不好起板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这项技术。近台正手与反手的结合要用滑步平稳地移位。
3、直板正手1/2台跑位攻,是一种移动范围较小的攻球技术,最容易保持稳定和准确。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一般常用左右滑步,滑步过程中重
14
心上下起伏尽可能小一些,这样可以保持正手比较平稳地击球。步伐与肩同宽。
4、(30:22)横板正手1/2台跑位攻,同直板一样是一种移动范围较小的攻球技术,在移动时一定要看准来球的线路,步伐到位,保证合适的击球点。 5、直板正手1/2台侧身跑位攻,比直板正手1/2台跑位攻的难度稍大一些,侧身攻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主要是应用滑步,步伐要打滑。
6、(34:22)横板正手1/2台侧身跑位攻,同直板一样侧身攻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
7、(35:56) 横板反手削结合正手削,是削攻打法的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左右移动的范围不很大,变化不很多,它比削长短球,削轻重球,削突击球,削追身球都要容易,应该熟练掌握。 3、两项技术结合(36:41)
1、直板反手搓结合正手拉,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正手拉争取主动。反手搓后常用滑步。 ★ ★★★★★(第41集):(39:10)——ppq14.rm
3、直板反手搓结合侧身拉,是直板常用的反手正手结合技术,在反手搓结合侧身拉时,步伐主要用滑步,在来得及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并步。常常是在不好起板的时候,反手搓一板用来过渡,用侧身拉争取主动。侧身拉时要让够位置,同时要有准备补正手位空当的意识。
4、直板左推右攻,是直板快攻打法的必备技术。左推右攻技术的结合依靠滑步
6、直板反手推侧身攻的结合,是直板打法最重要的,也是使用率最高的技术之一。直拍打法工夫的深浅,除了正手位的工夫之外,又主要表现在侧身位的正手上。
1、直板发平击球结合正手攻球的结合,要注意平击球的质量,即发球的弧线要低要平,发球的速度要急要快,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端线,发急球是为第二板攻球创造机会,由于平击发球弧线长冲力大,对方回击一般不太好制造强下旋,也不容易制造强上旋,这都有利于本方攻球。平击发球结合正手攻的练习都要注意前面介绍的几点,这几点都是为快攻服务的。
★★★★★(第42集):——ppq15.rm 1、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攻球(01:06)
3、直板发直线平击球结合正手攻,发球要低要急要长,攻球以中等力量为宜不要发死力,不是练习一板打死的技术,而是要练习攻斜直线,目的在于强化技术的熟练程度。练习规定条件是定旋转、定落点、定手法、定线路、定速度。比如本方发平击球,对方回球是略带上旋的落点在正手位的球,要求本方攻斜直线。
2、两项技术结合——发球结合拉球(06:41)
1、直板发下旋球结合正手拉球,本方发下旋球要转要稍出台,对方回球是略带下旋的,落点在本方正手位的球,要多用拉斜线拉直线还击。 3、直板侧身发下旋球结合侧身拉球,下旋发球要转要稍出台,对方回球是略带下旋的,落点在本方反手位的球,要侧身位拉球。以中等力量为宜,可以拉直线或者拉斜线。
★★★★★(第43集):——ppq15.rm (19:50) 1、两项技术结合——搓球结合削球(20:28) 3、步伐——交叉步(29:11)
交叉步的方法是,来球落点远侧方的脚先向来球落点方向跨出一步,另一只脚紧跟着向来球落点方向移动一步,这种步伐的移动范围比较大,一般
15
4、三项技术结合——推挡-侧身攻-扑正手(33:34)
推、侧、扑三项技术结合的关键在于扑正手大空当时应用好交叉步,对方来球尚未达到中远台时,如果步伐敏捷,已扑到正手位即可在中近台时回击。这样有利于增强攻击性。如果交叉步还不熟练,移动就不能快速,这时对方来球已达到中远台,只好在中远台还击。在推、侧、扑的步伐当中,推挡以后的侧身一般人们常用滑步,在上步这一板是用交叉步,也就是推 挡、侧身、交叉步上去扑。
5、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拨-侧身攻-扑正手(36:52) ★★★★★(第44集):——ppq15.rm (39:15) 1、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侧身拉-扑正手(39:50)
常用套路,步伐与推侧扑的步伐是一样的。也属于有序训练,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缩短学习过程。所谓技术套路、结合技术、技术结合都是从实战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叫做一局比赛常用技术套路的分解练习。 2、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挑-反手攻-正手攻(44:45)
正手挑,反手推、拨、攻,正手攻的第一板就应该用正手挑近网短球,这是要我们养成抢先上手主动进攻的意识。正手挑用向前的单步技术,把脚伸向台内,然后挑出去,回来推挡或者是反手攻,在由反手向正手移动的过程中,常用的步伐是滑步,把球拉出去。在滑到正手进攻的时候,因为来球很快,手不要拉得太大。尽可能收住一点。 3、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49:41)
正手搓-侧身拉-扑正手,这个套路在实战中经常能看到。当正手来球不宜进攻时,正手搓一板过渡,此侧身拉抢先上手争取主动,扑正手连续进攻。这些技术结合的关键就是步伐。这项练习的步伐是:搓短球上右脚后是单步,搓短球以后用滑步侧身,侧身以后用交叉步扑正手。
正手拉下旋后,回击不同落点的来球,叫做不定点练习。随机不同落点的来球又叫做无序练习。也就是来球的落点没有事先约定,练习者要加强判断,随机应变。这项练习的步伐主要是左右滑步,在滑步一下不能到位时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也就是滑步和碎步相结合。 ★ ★★★★★(第45集):——ppq16.rm
1、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正手削-反手削(01:06)
这项技术是三项技术结合的套路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前后结合和左右结合。在练习时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手法正确。 2、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反手削-正手削(02:37)
这项练习是与上面的练习对称的练习。反手搓应该先上右脚搓球,接着用并步跨步移位反手削中台球,然后用并步跨步右移正手削中台球。仍保持正确的搓球和削球姿势。
3、三项技术结合——正手搓-反手削-正手削(03:53)
这项练习中,削球打法要着重练习回击逆线长短球的能力,用正手搓接短球后,用并步跨步反手中台削球,接着用并步跨步或者滑步正手中台削球。4、三项技术结合——反手搓-正手削-反手削(05:15) 只是站位相反。 5、三项技术结合——正手削-反手削-反手上短球 (06:44)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右到左,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6、三项技术结合——反手削-正手削-正手上短球 (07:46)
这项练习中,主要是练习从左到右,由后上前的步伐和手法的结合练习。7、发球抢攻——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09:15)
发反手位短球后抢攻是发球抢攻套路或者发球抢攻战术中的一种,有多种发球抢攻的套路和战术,我们要逐步练习,发球可不受对方制约,可以采用最合适的站位和最擅长的手法发球,为自己抢攻创造条件,发球时要注
16
台,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发力要适当,以弧线低不下网不出界为好。球拍磨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
8、发球抢攻——发反手位长球后抢攻 (16:05) ★★★★★(第46集):——ppq16.rm(19:50)
1、发球抢攻——发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20:26) 不固定抢攻的方法 2、发球抢攻——发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25:55) 3、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短球后抢攻 (29:05)
接球后抢攻是比赛中的第四板技术,这是攻防转换的关键环节。 接球后抢攻是接发球时没能抢先上手接发球抢攻而采用的短球控制技术,当对方也没能发球后抢攻的时候,本方进行的第四板技术。这个时候,也是由防转换为攻的最佳时机。
4、接发球后抢攻——接反手位长球后抢攻 (33:24)
接对方发过来的在本方反手位的长球,有两种情况,如果来球是下旋或者是侧下旋应该拉球回击,技术好的可以用低球突击来回击,结合第四板进攻。
5、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短球后抢攻 (36:07)
在接发球时应该用挑打回击,如果机会不好,可以用摆短或者搓短来进行控制,以使对方不好上手,如果对方回球攻击力不强,则是本方接发球后抢攻的好机会。
★★★★★(第47集):——ppq16.rm (39:10) 1、接发球后抢攻——接正手位长球后抢攻 (39:48)
接正手位长球,可以用拉冲攻打来抢攻,在不好发力时,可以用中等力量的拉攻抢先上手。争取第四板时发力抢攻。 2、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正手(43:44)
站位于本方反手压对方反手攻对方正手,也就是先攻斜线后攻直线,攻斜线时对方站位稍远,攻直线时线路短球速快,使对方反应不及。这种逢斜变直的战术,比赛中使用率很高。
3、相持战术——反手位压反手攻中路(46:16)
压反手攻中路战术目的是攻追身球,球的落点在对方的腹部,使对方来不及拉球引拍就不能做攻球的预备动作。
4、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反手(48:31)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可以使对方的步伐难以及时到位,使手法的摆速难以抓准击球点,不能从容应战。
5、相持战术——反手位压正手攻中路(50:41)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也是打追身,使对手来不及舒展手臂,动作因变形而失误。
6、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52:34)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是使对方注意到追身球而疏忽了正手方位的快速来球。
7、相持战术——反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54:18)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也是使对方注意了中间而疏忽了两边。
8、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正手(56:13) 压反手攻正手的战术,简称逢直变斜。先打对方直线,然后转攻对方直线,扩大对方移位的范围,增加对方回球的难度。
★★★★★(第48集):——ppq17.rm 1、相持战术——正手位压反手攻中路(01:06)
正手站位压反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在连续用直线攻压对方反手的情况下,突然攻对方中路,使对方较容易产生失误。 2、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反手(03:10)
17
压正手攻反手的战术,是在拉开架势相互正手连续对攻斜线的情况下,一方主动先变直线,另一方则常常猝不及防。
3、相持战术——正手位压正手攻中路(05:10) 压正手攻中路的战术,是利用中路球较快的特点,使对手来不及做回击的预备动作,就结束了战斗。
4、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正手 (07:10)
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也是对付快攻类打法的常用战术。主要作用在于打速度打反应。
5、相持战术——正手位压中路攻反手 (08:52)
压中路攻反手的战术,同压中路攻正手的战术相似,攻中路一般对手会用正手去对付,忽然变为攻反手,对方往往来不及调整,措手不及。 6、相持战术——削反手变正手(11:13) 削反手变正手战术,是一种以线路变化为主的战术,削反手斜线变正手直线,使对方在大幅度移动中造成失误。
7、相持战术——削反手攻正手(12:24) 削反手攻正手的战术,不仅是线路由斜变直,扩大了对手接球的范围,并使球在速度上有了变化,使对手回球的难度就相应地增大了。
8、相持战术——削反手拉正手(13:16) 削反手拉正手的战术,同所有的战术构成要素一样,贵在一个变字。变化的因素越多,速度越快,战术的作用就会越大。
9、相持战术——削反手反手攻(14:01)
削反手反手攻的战术,在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增大了对方回球的难度。
10、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攻正手(14:59)
正手削直线攻正手的战术,在线路旋转和球速上都有变化,这样就增大了
对方回球的难度。
11、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变正手(15:47)
正手削直线变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变化不大,这使对方扩大了接球的范围。但这种战术在相持中也是常用的。 12、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拉正手(16:40)
正手削直线拉正手的战术,在线路上也是由直变斜,在旋转上由下旋变为上旋,在球速上由较慢变为较快,也是相持中常用的战术。 13、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变斜线(17:31)
反手削直线变斜线的战术,也是常用的战术之一,变化的因素是在于线路和落点上,比如,在旋转上有较转与较不转的变化,战术的质量和作用就会相应地提高。
★★★★★(第49集):——ppq17.rm (19:50) 1、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攻反手(20:30)
横板反手削直线攻反手的战术,有三个制胜因素在变化,反手削直线是下旋削球到对方正手,球速慢,下旋强,线路短。攻对方反手是球速快,带上旋,落点长。以球性变化的数量以及强弱变化的质量来扰乱对手,是相持战术的核心内容。
2、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拉反手(21:57)
横板反手削直线拉反手的战术,目的也是以变化来控制对手。削是下旋,拉是上旋,旋转有变化。先削正手后拉反手,落点有变化。先削后拉,速度有变化。
3、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23:14)
反手削直线,反手攻反手,除了在旋转落点方面主动变化外,还有在球速上的变化,由较慢变为较快。在进攻的节奏上也加快了,节奏上的变化显得比侧身要突然。
18
4、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变直线(24:11)
正手削斜线变直线,使对手在不同的方位来接下旋球,以扰乱对手的步伐和手法,达到制胜的目的。
5、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攻直线(25:35)
正手削斜线攻直线,是以较长的下旋球到对方正手,后以较快较短的上旋球到对方反手,变化突然。有旋转速度落点三个因素的变化,以此变化来争取主动。
★ 6、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拉直线(26:45)
正手削斜线拉直线,这个战术主要变化的是旋转,其次是落点和球速,目的也是为进攻创造机会。
7、相持战术——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27:35)
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突出的变化因素是速度和力量,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力量和速度取胜。 8、相持战术——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28:42)
正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与反手削斜线上短球反攻的作用相近,抓住对手放短球的机会,力争以速度和力量取胜。 9、相持战术——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30:01)
反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这个战术是在削球的落点变化中抓住对方放短球的机会,以速度力量取胜。
10、相持战术——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30:01)
正手削直线上短球反攻,也是削球选手一个战术套路,在削球的相持战术中,主要是通过线路的变化,旋转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长短的变化等制胜因素来争取主动,获得胜利。 11、乒乓球小知识(33:06) 五种球拍胶皮
1、正胶海绵拍:颗粒朝外,齿长一般在0.8~1毫米之间,齿粒较硬,有利
于发挥击球的速度和力量。
2、反胶海绵拍:颗粒朝里,颗粒及胶皮的硬度小于正胶皮,表面粘性大,有利于制造旋转。
3、生胶海绵拍:与正胶海绵拍相似,只是生胶皮的含胶量大于正胶皮,胶粒较正胶皮软,又比反胶皮胶粒硬,控制球的性能较好。
4、防弧海绵拍:海绵柔软,弹性小,而胶皮的齿粒短,齿朝里,胶皮较厚较硬,有利于削出弧圈球的强力上旋。
5、长齿胶皮拍:胶皮较软,齿粒较长,一般在1.5~1.7毫米之间,胶皮与木板之间有一层极薄的海绵,由于齿粒细长支撑力小,击球时齿粒倒伏,反弹明显。与其他胶皮的回球性能差异较大。 12、打法类型——直板正胶快攻(34:30)
大家无论学习哪一种打法,都要精练一套发球,辅助一套发球。乒乓球技术繁多,一一学会没有必要,也无从形成特长,只能以分类学习的方法,形成相对的特长,以少变应万变,这也是当今世界上各个名手所走过的道路。区别打法类型的标准是技术特点,战术方法及球拍性能。那些在比赛中使用的最多的和得分最高的技术,决定着打法特点。
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国传统的打法,也是世界上独特的打法。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这种打法,这一打法正手必备技术为快攻、快拉、扣杀、挑、搓、摆。反手必备技术为推挡、反面拉、反面攻、搓、摆。我国名将刘国梁他使用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胶,反面反胶。打法是直板正胶快攻加直拍横打,学习直板正胶快攻,可以模仿借鉴刘国梁的打法。首先要熟练直拍正胶快攻打法的必备技术,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在指导思想上,先要快打凶打,在技术风格上要快准狠变转,做到快狠,快变,快转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打法风格。
★★★★★(第50集):——ppq17.rm(39:10)
19
1、打法类型——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39:55)
学习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打法,首先要逐步学会和熟练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必备技术,正手拉弧圈球,正手攻球,正手扣杀,正手快带,正手挑,正手搓,正手摆和反手推挡,反手反面拉,反手反面冲,反手反面弹,反手反面快带,反手搓,反手摆等,并不断提高技术质量。我国优秀选手马林它的打法是直板反胶快攻加直拍横打,也就是反手反面攻。他的技术风格是快转准狠变,快狠,快转,快变结合。马林发球抢攻较好,对下旋球能起板突击,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位的球也有较好的实力。推挡能加力后侧身进攻,反手反面能连续拉冲弹打,他的技术比较全面,特长比较突出。学习直拍反胶打法可以模仿借鉴马林的打法。在指导思想上,积极培养自己又凶又快又狠,先拉先冲,猛扣的风格。做到拉冲打凶变准以及拉冲,拉扣,冲扣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