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30位走完长征路的中央红军女战士的英雄故事 (三)

第三章 领导工农来革命

歌曰:伟大领袖毛主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那一九二七年

他把人民的枷锁打烂了

带领红军上了山

井冈山,井冈山

你是革命的摇蓝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九二七年八月,湘赣两省的反动势力拼凑了六个团的兵力,妄图消灭永新暴动成功后,共产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力量。贺子珍随着伍队退守至宁冈县的茅坪,在袁文才的农民革命军中担任宣传队长。几十年后的贺子珍曾经多次向人谈起这段值得令人骄傲的往事。她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成为井冈山的第一个女红军战士了。”

上山不久,战斗在井冈山上的贺子珍就患上了一种江西佬表称之为的“打摆子病”。(实际就是 疟疾)这种病,对于处在井冈山上缺医少药的农民自卫军来说确实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传染性疾患。得过此病的贺子珍,过了几十年后与人说起当年往事仍感后怕。她回忆说:“我一直躺在草堆里,发起热来真的十分难受。但比起发冷来,这还算是稍微好过一点。我们上山时都没有带被子,虽说当时还是八九月的天气,但高山的夜半,仍然是寒气十分逼人。我控制不住的冷得全身发抖,上下牙齿碰得格格作响。这个时候真想有条棉被盖在身上才好啊!可是哪能有啊!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上山時给她的儿子带了条小薄被,看我冷得实在难受,就盖到了我的身上,宁愿让儿子冻着睡觉。但是,仅是这么一条小薄被,又怎么能够驱走病魔带来的万般寒冷啊!

贺子珍的病情稍好了一点就下了山,住在宁冈县的大仓村。那时候袁文才的农民军,贺敏学领导的从永新撤出来的部分同志也都住在这里。而王佐的农民军都驻在井冈山上的茨坪。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中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上,原拟定的中共政治局委员,政治局侯补委员的大名单中并没有毛泽东的大名,是蔡和森临时提议要求增补毛泽东的大名。

当时的会议纪录是这样写的

和(指蔡和杰):要求不加入自己,1、因过去错误;2已决定去湖南,正式名单去张加入东,沉,达,(张,张国涛;东,毛泽东,沉,陆沉,达为彭公达),要接收新的分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东:我现在加入土匪工作不能加入。

迈(罗迈,也即李淮汉):赞成加入东取消自己

东:不同意迈的提议,自己非要到外面去工作不可

沉:主东加入,沉,达都不加入

…………………………………

经会议表决,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那时的毛泽东根据国内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已决意非要到外面去做革命工作。且还要做土匪的工作。不久之后,他回到湖南的家乡,组织领导,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常青,清溪常流,地形易守难攻。毛泽东为了顺利进军井冈山,早就分别写信给了宁冈县的党组织和已在山上“占山为王“的共产党员袁文才。

袁文才,又名袁选之。一八九八年生于宁冈县的茅坪乡马源村。因经常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遭受到当地土豪劣绅的迫害,被逼上了“梁山”(井冈山),后成为啸聚山林,劫富挤贫的“山大王”。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他受永新、宁冈两县共产党员欧阳落、刘作述、龙超清、贺敏学等多人的教育、服从宁冈县委调派。一九二六年又经中共宁冈县党支部负责人龙超清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将所部人马自觉地归为当地党节制。

驻扎在井冈山的袁文才、贺敏学,以及王佐的农民自卫军,对于党的八、七会议一无所知。袁文才收到毛泽东的来信,立即通告宁冈,永新两县党的组织负责人龙超清、贺敏学、贺子珍等人,中共宁冈县委,永新县委及时召开会议加以研究。在确知毛泽东是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发动组织与领导秋收起义的党的主要领导人后,决定马上派出龙超清、龙国恩、陈幕干三人奔赴永新的三弯与毛泽东商谈。

十月三日,派出去与毛泽东联络的龙超清带回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队伍,确实已经到达永新的三弯。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的一位大人物,也是共产党内的一个大秀才。他很会写文章,也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出自他的大手笔。

为了慎重起见,党决定再派出袁文才的秘书陈幕干去和毛泽东进一步商讨,毛泽东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进井冈山的诸多事宜。陈幕干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读书时正好是毛泽东的学生,师生相见自然显得格外亲切和投机。毛泽东说:“让我们联合起来吧“。并当即拍板送一百枝枪给山上袁、王所部。使他们增强战斗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袁、王听说毛泽东要送一批枪枝弹药给山上自卫军,自然大为高兴。他俩也丝毫不含糊,让人把打豪劣绅得来的银元叫人一叠叠装入打通了竹节的竹筒,一筒一百个,据人们后来回忆,一共包装六筒,准备与毛泽东相见时赠给毛泽东,以作见面礼!

十月六日,井冈山的大苍村,天格外晴朗,花儿开的特别鲜艳、鸟儿 唱的也格外清亮。自卫队员们早早就换上了整洁的衣裳,隆重迎接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特派大员,大家早已企盼的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委员泽东同志。当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大苍村的山山水水的时候,袁、王、贺(贺敏学)还有正身患打摆子病尚未痊愈的贺子珍,及宁冈、永新两县的中共党员,和农民自卫军战士,他们都站在大苍村口的大路头,翅首远望,等待贵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到来。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破了大苍村往日的宁静,毛委员迎着阳光带领五个工农革命军的主要领导人走在前面,他们的后面是一些身背武装的革命军战士。那时候,他们的衣服并不怎整齐,有穿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的军服,也有人穿中山装,但每个人的脖子上都系了一条一寸多宽的红布条,这是当时唯一识别的标志。

毛委员看见有如此众多的革命群众前来迎接自己一干人,连忙和众人加快了行进的步伐,快步走到迎接队伍的前面,与众人亲切相见。

袁文才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伸出双手紧紧握着毛泽东的大手久久没有松开,然后各自通报自己的姓名,又各自互相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同志们。

袁文才逐一介绍宁冈、永新两县在山上的同志,最后才介绍站在一旁有点发窘的贺子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说袁文才介绍贺子珍给毛泽东时是这样说的:“这位是永新县委委员,县委妇委部长贺子珍同志。”

毛泽东看着冷落在一旁脸有点发红的贺子珍说:“哟,哟,要得,要得,看不出罗,实在是看不出!”当时毛泽东的数句“看不出”事后有人猜想,到底毛泽东是说“看不出”贺子珍小小年纪就入了党,还参加了革命上了井冈山?居然又还是永新县党组织的县委委员,县委妇女部的部长;还是看不出,永新县委委员,妇女部长,井冈山上的革命队伍中,竟还有一位长得如花似玉般的,年轻飘亮的大美人呢?毛泽东当时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从来也没有向人说过,我们当然也无法知道他的心事了。

当时,毛泽东稍稍低下了头,两只有神的眼睛看着双颊发红的贺子珍,伸过一双宽厚柔软的大手,紧紧握着她的小手久久未放,低声询问她的芳名。当他得知贺子珍的姓名后,打趣说:“哦,祝贺的贺,善自珍重的自珍。”

此时此刻的会面,他和她也许是上天的注定,命运的安排,有那么巧妙十年的夫妻情份。就那么手一握,双眼相互一望,两颗热烈的心顿时贴得紧,他也就迅速记住了她的姓名,且连声说:“好名字哟,好名字。”

随后,毛泽东让人送上拟议中的百十条枪。而袁文才哩,他也叫人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竹筒”,有人打趣说这叫竹包银,作为礼物回赠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就欣然笑纳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过去有不少书提到毛泽东上井冈山之时,贺敏学也在欢迎的队伍之中。其实不是,听说毛泽东的秋收起议的队伍已经来到了江西,他便奉命带着几个人去了找这支秋收起义的队伍。但是寻寻觅觅,走来走去就是没有碰上。结果还是毛泽东自个找上了门,与袁文才等会上了面。毛泽东一到井冈山,就立刻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正在茶陵寻找他的贺敏学。贺敏学回到井冈山后,王新亚向毛泽东介绍了忠诚可靠的贺敏学,从此,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对贺敏学有了一个良好的看法,认为他今后是个大有作用的人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苍村毛泽东与“土匪们”的会见,对于中国的革命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见为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战略决策的实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倘若没有宁冈,永新两县党组织的鼎力相助,没有袁、王二人的首肯,部队要在井冈山上安营扎寨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

不久,(有说是第二天)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了茅坪。毛泽东刚来时住在步云山。但因茅坪到步云山中间隔着一段较长的路程。袁文才感到毛泽东离自己住的地方实在是远了点儿,许多工作商量起来实在不是很方便,就主动提出让毛泽东搬到茅坪来居住。原来永新,莲花两县上山的同志都住在茅坪的八角楼。大家听到毛委员要来此居住,都高兴地主动让出自己的房间。最后也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毛泽东住进了贺敏学空出来的那间房子。

(八角楼)

井冈山黄洋界上的茅坪,有座古色古香美丽古朴的庭院,清澈的茅坪河水从它前面流过,浓荫如盖的两株大榕树是它绿色的屏障。院里翠竹葱茏,月季繁花,为庭院增色了不少。它就是历史上大有名气的攀龙书院。攀龙书院里有座极其普通,但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却极其有名气的砖瓦房,那就是八角楼。八角楼原本是攀龙书院的课堂。因其楼上用明瓦(江西老表的所谓明瓦就是现今玻璃瓦)盖砌了一个八角形的图象而得名的。

袁文才家到八角楼很近。那时候,患过打摆子病的贺子珍病还没好痊,又加上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与贺子珍很是谈得来,(有说还结拜了姐妹),因此,年轻的贺子珍就住在袁家养病。贺子珍大病初好,身子虚弱很怕冷,就经常搬个木板凳坐在袁家门前晒晒太阳养养病。毛泽东有事没事,有意没意,出来回去都要从袁家门前经过。有时就和贺子珍说上几句话,问问她的病情,又時不時她安慰几句,这样俩个人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亲热了起来。

贺子珍身体稍好些后,党组织就派她到永新县的烟阁乡黄竹岭村工作。后又因工作需要调她到九垅山地区工作。那天,毛泽东带上警卫员去九龙垅山,俩人也正好在去九垅山的路上碰个正着。于是一路说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九垅山。他们俩在九垅山工作了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她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心中就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情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他们要离开九垅山返回茅坪时,自然就又一路同行返回在茅坪的住地。他们走出九垅山,来到万源山,到了井冈山的茨坪,并各自在那里住了一宿。次日又从茨坪翻山涉水才一路辛苦回到住地茅坪。

此时,贺子珍革命的引路人,良师益友欧阳落在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任上已被敌人杀害。消息传来,贺子珍悲痛万分,痛哭流涕数日。幸好有毛泽东在身边,早晚给予安慰和劝导。毛泽东的安慰和鼓励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她暗自下定决心做好工作,为死去的战友,心仪已久的“恋人”报仇雪恨。在这段时间里,贺子珍已被毛泽东的关怀逐渐抚平了因欧阳落的牺牲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损伤,也更被毛泽东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当然三十七岁的毛泽东也非常喜爱贺子珍的年轻、美丽、大方、活泼和热情,更看重她工作泼辣认真,革命意志坚强的品格。

就是在那紧张艰险的战斗岁月里,在那炮火连天,危机四伏的日日夜夜,爱意在俩人的心田泛泛昇起,两颗热恋的心已经碰撞在一起了。

从此之后,田埂上、山溪边、山城里、树林中,人们有时能看到一对情侣在散步、交谈、说笑,那甜蜜,那惬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知道要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真是天上人间让人羡慕极了。

此时,山上的袁王二人已经对毛泽东忠心耿耿了。据说有回贺敏学和他们同桌吃饭,谈到毛泽东的去留,袁文材和王佐非常担心毛泽东会离开井冈山。他们已认定毛泽东是当今的旷世奇才,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他留下来。俩人就在贺敏学的眼皮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要想办法凑合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事。

对于袁、王的说项,贺敏学不插一言,他早已看出贺子珍对毛泽东有了心意,因为他的妹妹每次看到,说到毛泽东时脸部顿时会泛起一丝丝的红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上山之前,贺子珍就已经读过毛泽东的文章,对他的革命理论敬佩不已。见到毛泽东后,她隐隐感觉到毛泽东喜欢上了她,当时姑娘芳心已动,父母却又不在身边,她就把此事和盘端出告诉了兄长贺敏学。贺敏学问了些毛泽东的情况,又思考了好一会儿。他知道这个妹妹的脾气,是九条牛也拉不回来的人。他只是提醒妹妹,毛泽东才高八斗,志在高远,事业一时难以一帆风顺,做他的妻子的人实在不容易,他要求贺子珍考虑周详,免得日后后悔。

贺子珍听了哥哥的话,再加上两个“山大王”一门心思的“凑合”,贺子珍从此就更加大胆地和毛泽东走在一起了。

应该公允的说,毛贺的联姻贺家无论从那方面来说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相反到是贴出去了不少,贺敏学一生坐过三次牢,其中有一次就跟毛泽东大有关系,用贺敏学自我解嘲地说法,他的第二次坐牢完全是因为毛泽东,而且还是坐的共产党自己的牢。

一九三0年十月,在极左思想的指导下,打击所谓(AB团)的活动全面铺开。贺敏学因作战负伤还没痊愈,正在东固的临时家中和父母及小妹贺怡一起养伤。此地的肃反委员会主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左得厉害的李韶九,他正是毛泽东派来的。这是个思想意识极其不纯,品格不端的坏人。他上任以后,抓了一大批与他不和的同志,进行逼供讯。事态发展非常严重。后来,贺敏学所处的一七四团的政委刘敌认为李韶九是以抓AB团搞破坏就发动了一部分人搞暴动,反倒把李韶九抓了起来。他们认为李韶九是毛泽东派来的,于是提出口号“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同时也把斗争的方头指向正在养病的贺敏学,错误指责他和他的家人都是“毛派份子”。

几天过去了。暴动中的一部分思想不纯的份子让人送信到兴国,送此信的人原是贺敏学的旧部,他先把信给贺敏学看了。不看则己,一看倒吓了一跳,收信人是黄公略,彭德怀,说朱德也是AB团份子,要彭、黄相机处理。信的落款人竟是毛泽东!这显然是封伪造的信,是坏人趁机破坏。贺敏学考虑情况极为险恶,他当即交待送信的同志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毛东。贺敏学还生怕毛泽东脑筋一时急转不过弯来,又给毛泽东另外写了张信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加以说明。

信和说明原委的纸条到了毛泽东手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及时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贺敏学和他的被误抓的同志都被释放,朱、彭、黄也联名发表了《为“富田事件”宣言》,向红军战士明确表示了团结到底的决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藏民聚居区毛儿盖,贺子珍有个小弟叫贺敏仁。年纪小,人长得飘亮,在黄公略的红六军中当了个小司号兵,因身份特殊,人又年少,有时就违反点纪律。这时有人报告说他进了喇嘛庙,还拿去庙里一千多个银圆,当时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和政委主张等请示毛泽东后再作处理。师部政委也许对毛泽东有点个人恩怨,提出红军纪律必须严格执行枪决,此事贺子珍知道后,很是伤心,她认为这是明明白白与毛泽东和她贺子珍过不去,借机拿自己的弟弟开杀戒。

贺敏仁事件其实完全是捏造,平日里即使是一个最强壮的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块银圆。何况贺敏仁是个小战士,只背有个小背包,一条小军毯,一千多个银圆能藏身何处啊。不过这都是后话,我们还是再回到井冈山上来。

那时候,朱老总和他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已经在那年的五月底上了山。当时的井冈山上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朱总司令努力干——挑担走田间,毛委员努力干——革命兼谈恋爱。”毛泽东听到后也不以为忤,他自我解嘲说:“这有什么不好?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再说,到底还是革命在前,谈恋爱在后嘛,主次还是分明的。”

不过那时候的朱德除了努力干——挑担走田间外,他也根本用不着去谈啥子的恋爱。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一位娇娘记者妻子湖南人伍若兰。

此时山上人多,什么人都有,难保没有人会在人背后闲言碎语,毕竟毛泽东的娇杨开慧同志此时还正坐在湖南军阀何键的大牢里生死不明呢!毛泽东在这样的时候竟还有这份闲情逸致也真不愧为伟大人物的豁达大度了。也难怪历史上有不少的伟人能说出“以四海为家”那么一句话来,因为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关于毛泽东,贺子珍结合的具体日期、地点,现今的研究者有多种说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谭政《在难忘的井冈山斗争》一文说:“毛泽东同志与贺子珍同志结婚就是在夏幽。是一九二八年四、五月,天热起来了,穿件单衣,结婚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证婚人,从夏幽退出后,俩人就是夫妻关系了。”

谭政是参加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老人,在山上他曾一度做过毛泽东的秘书,他的回忆自然应该是较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到底是四月还五月,岁月磋跎,老人也一时无法加以确定了的。

那么,夏幽这个地名又是怎么回事呢?夏幽是永新县的一个行政区,实际上谭政老人在这个问题上也还没有讲清楚,它实际上应该说是永新县夏幽区西乡塘边村。那时候贺子珍正在塘边村开展工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事情就有那么巧,毛泽东呢?也正好带领他的工作班子到塘边村进行土地分配试点工作。当时在一起工作的正好还有永新县委的刘真、胡波等人。他们在这村召开了座谈会,还进行了许多毛泽东本人一贯提倡的调查研究工作。据老人们回忆当时的情况,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不时向参加会议的农民群众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贺子珍呢!则坐在一旁做记录。后来,毛泽东在这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有名的文章(永新调查)。那个时候的毛贺二人真的是有点像牛郎织女里面的一句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

至于毛泽东到西塘乡塘边村的具体日期,谭政只说了个大概,而另一位叫徐政芝的老同志的回忆则更加具体,这老人当时是中共夏幽区特别支部的工作人员,他认为应该是在一九二八年农历的四月二十七日……。

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历就是一九二八年的六月十四日了。这样的日子确实是热起来了,只要穿件单衣就行了。

徐政芝老人六月十四日的说法,与谭政的四五月的说法就很不一致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行娟大概是国内研究贺子珍的权威了。她认为毛贺的结合是在三打永新之后。她写道:贺子珍和毛泽东终于结合在一起了。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更没有摆酒祝贺。在那样艰苦的年月,也只能一切从简,热心的袁文才叫妻子做了几道菜,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了一下就算完了。

按照王行娟的说法,三打永新之后应该是在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以后的事了。

中共永新县委党史办编辑出版了一本书《永新人民革命史》,其中有关贺子珍的一条抄录如下:“一九二八年五月的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明媚,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婚了。”

王行娟说没有举行过什么仪式,只是热情的袁文才叫妻子谢梅秀做了几道菜,大家热闹一下就完了。照此之说很有些道理,山上的袁贺两家本就很有些渊源,贺子珍的大哥贺敏学因为共产革命早就与袁文才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后又与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也“情深谊切”了。何况袁上山本就拖家带口,贺子珍又和袁妻结拜了革命姐妹,所以由他出面做几道菜,庆贺庆贺毛泽东,贺子珍结合一事再适合也不为过了。

妻以夫为贵,婚后的贺子珍就不再在永新县委工作了。她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了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秘书一职了。从此而始,贺子珍就在前委书记的丈夫身旁工作了。前面说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还有半句话,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时对于他们夫妻俩,歌词我们只好改一改,那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特派员,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则是夫妻“双双上井冈山,一心一意把革命干上”。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湖南发妻杨开慧女士,当时仍还坐在反动政权的大牢里,毛杨氏开慧同志在狱中遭到严刑逼供,受尽了非常人能忍受的拆磨,始终没有说出共产党组织的一丁点儿秘密。一九三0年以李立之为首左得要命的共产党中央迫令毛泽东带兵去进攻长沙,湖南军阀何键,在湖南各界人士的要求保释杨开慧时,何键说:“只要杨开慧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放人,其它都不去审查了。”杨开慧冷眼相对,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声言生是毛家的人,死是毛家的鬼,也很有一股子湖南辣妹子的倔强性格。杨开慧很不幸一九三0年十一月十四日一时,坚贞不屈的她带着多情痴恋的绵绵心意在湖南长沙的浏阳门外识字岭被敌人杀害。她牺牲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还有一个小儿子毛岸龙),时年仅二十九岁。有人说杨开慧的死完全是因为毛泽东,他不带兵攻长沙,湖南王何键也就不会杀害杨开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泽东是个伟人,也可能是个多情的种子,当他得知杨开慧为革命牺牲的消息后,极其震惊,极其悲痛,极其愧疚,他当即写信给爱妻娇杨的哥哥杨开智,表示痛悼,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事后筹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其碑文为:毛母杨开慧,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数十年后的一九五七年,革命烈士,友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晋见毛泽东时,仍泛起伟大的毛泽东对他的发妻无限的眷恋。激情之余,写下蝶恋花词一首赠送故人李淑一女士,引起国人对献身革命的女共产党员杨开慧的无限深切的怀念。

蝶花恋

我失娇杨君失柳

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又是何等的爱和缅缅怀,他的心在滴血以至于几十年后的毛泽东见到故人后仍耿耿于怀,且情真意切,对爱妻的死既充满自责,又终身难以忘怀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笔者曾想过多次,凡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不循儿女私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都如此。大禹治水,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读者注意那是多年不见妻,儿面的情况下)。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在反革命屠刀下牺牲的同志不会无动于衷。作为一个革命伟人,他不可能没有作为,他不是在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上大声疾呼过么:“我现在加入土匪工作......。”他还说:“自己非要到外面去工作不可(那土匪工作)。”他要以血还血,他在长沙板仓义无反顾地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与反动政权作坚决的斗争。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共和国建立,毛家又何止献出一个区区的杨开慧呵!答案当然不是,毛家献出了数十个鲜灵活现的生命。毛家泽字辈唯独留下一个从未负过伤,也从未坐过敌人一天大牢的毛泽东。

关于毛泽东革命战斗一生从未负过伤一事,民间有过多种版本的传说,这也可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异数。

回顾他的一生,笔者曾经说过他没有坐过敌人一天的牢狱,也只仅是在浏阳被反动民团抓到暂时失去人身自由数小时,即便是如此。尔后也被他机智逃脱,另据人们的回忆,一个一生倡导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又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杀敌无数,功勋赫赫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他,一生接触枪枝的回数也就是一、二次吧。一次是投笔从戎,辛亥革命后,他认为只有从军才能救中国,当过几个月的兵,背过几个月的汉阳造,另一次是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底,朱毛红军井冈山胜利会师暨红四军战立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象征性的背上了一支匣子枪。

开国上将陈士榘说:“自跟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从来没有看过毛泽东背过枪。”他又说:“这天毛泽东特别高兴,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恢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不过大会一结束,毛泽东便把枪交给警卫员,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携带过枪了。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以为毛泽东与枪的故事也许就是到此为此,其实才不然,据外埠人士回忆,建国后的一九六四年五月间视察解放军大比武时,在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的陪同下,毛泽东曾经第三次端起了一枝国产步枪,且作瞄准状,时跟随左右的新华社记者即时拍下了这一难得且又珍贵的瞬间。

毛泽东还有一件事颇值今天的后人称道,他不爱钱,他不像今人那样全身到处散发着铜臭。从打他参加革命之后,在整个的革命生涯里他很少很少,或者说他根本自己的衣袋里没有或者是从来都没有装过一两个铜子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过,他独自去组织秋收起义,一个人在去浏阳的路上,幸好身上有数个准备差旅费的银圆,也就是这数个银圆救了他一条命,也为中国留下了开国“君主”。

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神奇,更蕴藏着多个异数,乡下的老人们为他作了一句话的总结:“原因嘛很简单,毛主席是真龙天子呵”!

那一年,一九二八年四、五、六月间,贺子珍嫁给了毛泽东,时年她才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山里的小姑娘哩(按照如今的说法女方年龄不到位,当属早婚,婚姻无效)。

本文内容于 2014/1/8 9:41:06 被小编a45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7033638_1.html

第三章 领导工农来革命

歌曰:伟大领袖毛主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那一九二七年

他把人民的枷锁打烂了

带领红军上了山

井冈山,井冈山

你是革命的摇蓝

……………………………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九二七年八月,湘赣两省的反动势力拼凑了六个团的兵力,妄图消灭永新暴动成功后,共产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力量。贺子珍随着伍队退守至宁冈县的茅坪,在袁文才的农民革命军中担任宣传队长。几十年后的贺子珍曾经多次向人谈起这段值得令人骄傲的往事。她说“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成为井冈山的第一个女红军战士了。”

上山不久,战斗在井冈山上的贺子珍就患上了一种江西佬表称之为的“打摆子病”。(实际就是 疟疾)这种病,对于处在井冈山上缺医少药的农民自卫军来说确实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传染性疾患。得过此病的贺子珍,过了几十年后与人说起当年往事仍感后怕。她回忆说:“我一直躺在草堆里,发起热来真的十分难受。但比起发冷来,这还算是稍微好过一点。我们上山时都没有带被子,虽说当时还是八九月的天气,但高山的夜半,仍然是寒气十分逼人。我控制不住的冷得全身发抖,上下牙齿碰得格格作响。这个时候真想有条棉被盖在身上才好啊!可是哪能有啊!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上山時给她的儿子带了条小薄被,看我冷得实在难受,就盖到了我的身上,宁愿让儿子冻着睡觉。但是,仅是这么一条小薄被,又怎么能够驱走病魔带来的万般寒冷啊!

贺子珍的病情稍好了一点就下了山,住在宁冈县的大仓村。那时候袁文才的农民军,贺敏学领导的从永新撤出来的部分同志也都住在这里。而王佐的农民军都驻在井冈山上的茨坪。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中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上,原拟定的中共政治局委员,政治局侯补委员的大名单中并没有毛泽东的大名,是蔡和森临时提议要求增补毛泽东的大名。

当时的会议纪录是这样写的

和(指蔡和杰):要求不加入自己,1、因过去错误;2已决定去湖南,正式名单去张加入东,沉,达,(张,张国涛;东,毛泽东,沉,陆沉,达为彭公达),要接收新的分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东:我现在加入土匪工作不能加入。

迈(罗迈,也即李淮汉):赞成加入东取消自己

东:不同意迈的提议,自己非要到外面去工作不可

沉:主东加入,沉,达都不加入

…………………………………

经会议表决,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那时的毛泽东根据国内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已决意非要到外面去做革命工作。且还要做土匪的工作。不久之后,他回到湖南的家乡,组织领导,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山高林密,翠竹常青,清溪常流,地形易守难攻。毛泽东为了顺利进军井冈山,早就分别写信给了宁冈县的党组织和已在山上“占山为王“的共产党员袁文才。

袁文才,又名袁选之。一八九八年生于宁冈县的茅坪乡马源村。因经常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遭受到当地土豪劣绅的迫害,被逼上了“梁山”(井冈山),后成为啸聚山林,劫富挤贫的“山大王”。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他受永新、宁冈两县共产党员欧阳落、刘作述、龙超清、贺敏学等多人的教育、服从宁冈县委调派。一九二六年又经中共宁冈县党支部负责人龙超清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将所部人马自觉地归为当地党节制。

驻扎在井冈山的袁文才、贺敏学,以及王佐的农民自卫军,对于党的八、七会议一无所知。袁文才收到毛泽东的来信,立即通告宁冈,永新两县党的组织负责人龙超清、贺敏学、贺子珍等人,中共宁冈县委,永新县委及时召开会议加以研究。在确知毛泽东是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是发动组织与领导秋收起义的党的主要领导人后,决定马上派出龙超清、龙国恩、陈幕干三人奔赴永新的三弯与毛泽东商谈。

十月三日,派出去与毛泽东联络的龙超清带回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的队伍,确实已经到达永新的三弯。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的一位大人物,也是共产党内的一个大秀才。他很会写文章,也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出自他的大手笔。

为了慎重起见,党决定再派出袁文才的秘书陈幕干去和毛泽东进一步商讨,毛泽东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进井冈山的诸多事宜。陈幕干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读书时正好是毛泽东的学生,师生相见自然显得格外亲切和投机。毛泽东说:“让我们联合起来吧“。并当即拍板送一百枝枪给山上袁、王所部。使他们增强战斗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袁、王听说毛泽东要送一批枪枝弹药给山上自卫军,自然大为高兴。他俩也丝毫不含糊,让人把打豪劣绅得来的银元叫人一叠叠装入打通了竹节的竹筒,一筒一百个,据人们后来回忆,一共包装六筒,准备与毛泽东相见时赠给毛泽东,以作见面礼!

十月六日,井冈山的大苍村,天格外晴朗,花儿开的特别鲜艳、鸟儿 唱的也格外清亮。自卫队员们早早就换上了整洁的衣裳,隆重迎接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特派大员,大家早已企盼的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委员泽东同志。当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大苍村的山山水水的时候,袁、王、贺(贺敏学)还有正身患打摆子病尚未痊愈的贺子珍,及宁冈、永新两县的中共党员,和农民自卫军战士,他们都站在大苍村口的大路头,翅首远望,等待贵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到来。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破了大苍村往日的宁静,毛委员迎着阳光带领五个工农革命军的主要领导人走在前面,他们的后面是一些身背武装的革命军战士。那时候,他们的衣服并不怎整齐,有穿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的军服,也有人穿中山装,但每个人的脖子上都系了一条一寸多宽的红布条,这是当时唯一识别的标志。

毛委员看见有如此众多的革命群众前来迎接自己一干人,连忙和众人加快了行进的步伐,快步走到迎接队伍的前面,与众人亲切相见。

袁文才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伸出双手紧紧握着毛泽东的大手久久没有松开,然后各自通报自己的姓名,又各自互相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同志们。

袁文才逐一介绍宁冈、永新两县在山上的同志,最后才介绍站在一旁有点发窘的贺子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说袁文才介绍贺子珍给毛泽东时是这样说的:“这位是永新县委委员,县委妇委部长贺子珍同志。”

毛泽东看着冷落在一旁脸有点发红的贺子珍说:“哟,哟,要得,要得,看不出罗,实在是看不出!”当时毛泽东的数句“看不出”事后有人猜想,到底毛泽东是说“看不出”贺子珍小小年纪就入了党,还参加了革命上了井冈山?居然又还是永新县党组织的县委委员,县委妇女部的部长;还是看不出,永新县委委员,妇女部长,井冈山上的革命队伍中,竟还有一位长得如花似玉般的,年轻飘亮的大美人呢?毛泽东当时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从来也没有向人说过,我们当然也无法知道他的心事了。

当时,毛泽东稍稍低下了头,两只有神的眼睛看着双颊发红的贺子珍,伸过一双宽厚柔软的大手,紧紧握着她的小手久久未放,低声询问她的芳名。当他得知贺子珍的姓名后,打趣说:“哦,祝贺的贺,善自珍重的自珍。”

此时此刻的会面,他和她也许是上天的注定,命运的安排,有那么巧妙十年的夫妻情份。就那么手一握,双眼相互一望,两颗热烈的心顿时贴得紧,他也就迅速记住了她的姓名,且连声说:“好名字哟,好名字。”

随后,毛泽东让人送上拟议中的百十条枪。而袁文才哩,他也叫人拿来早已准备好的“竹筒”,有人打趣说这叫竹包银,作为礼物回赠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就欣然笑纳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过去有不少书提到毛泽东上井冈山之时,贺敏学也在欢迎的队伍之中。其实不是,听说毛泽东的秋收起议的队伍已经来到了江西,他便奉命带着几个人去了找这支秋收起义的队伍。但是寻寻觅觅,走来走去就是没有碰上。结果还是毛泽东自个找上了门,与袁文才等会上了面。毛泽东一到井冈山,就立刻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正在茶陵寻找他的贺敏学。贺敏学回到井冈山后,王新亚向毛泽东介绍了忠诚可靠的贺敏学,从此,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对贺敏学有了一个良好的看法,认为他今后是个大有作用的人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苍村毛泽东与“土匪们”的会见,对于中国的革命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见为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战略决策的实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倘若没有宁冈,永新两县党组织的鼎力相助,没有袁、王二人的首肯,部队要在井冈山上安营扎寨是非常困难的,更不要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了。

不久,(有说是第二天)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了茅坪。毛泽东刚来时住在步云山。但因茅坪到步云山中间隔着一段较长的路程。袁文才感到毛泽东离自己住的地方实在是远了点儿,许多工作商量起来实在不是很方便,就主动提出让毛泽东搬到茅坪来居住。原来永新,莲花两县上山的同志都住在茅坪的八角楼。大家听到毛委员要来此居住,都高兴地主动让出自己的房间。最后也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毛泽东住进了贺敏学空出来的那间房子。

(八角楼)

井冈山黄洋界上的茅坪,有座古色古香美丽古朴的庭院,清澈的茅坪河水从它前面流过,浓荫如盖的两株大榕树是它绿色的屏障。院里翠竹葱茏,月季繁花,为庭院增色了不少。它就是历史上大有名气的攀龙书院。攀龙书院里有座极其普通,但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却极其有名气的砖瓦房,那就是八角楼。八角楼原本是攀龙书院的课堂。因其楼上用明瓦(江西老表的所谓明瓦就是现今玻璃瓦)盖砌了一个八角形的图象而得名的。

袁文才家到八角楼很近。那时候,患过打摆子病的贺子珍病还没好痊,又加上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与贺子珍很是谈得来,(有说还结拜了姐妹),因此,年轻的贺子珍就住在袁家养病。贺子珍大病初好,身子虚弱很怕冷,就经常搬个木板凳坐在袁家门前晒晒太阳养养病。毛泽东有事没事,有意没意,出来回去都要从袁家门前经过。有时就和贺子珍说上几句话,问问她的病情,又時不時她安慰几句,这样俩个人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亲热了起来。

贺子珍身体稍好些后,党组织就派她到永新县的烟阁乡黄竹岭村工作。后又因工作需要调她到九垅山地区工作。那天,毛泽东带上警卫员去九龙垅山,俩人也正好在去九垅山的路上碰个正着。于是一路说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九垅山。他们俩在九垅山工作了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她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心中就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情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当他们要离开九垅山返回茅坪时,自然就又一路同行返回在茅坪的住地。他们走出九垅山,来到万源山,到了井冈山的茨坪,并各自在那里住了一宿。次日又从茨坪翻山涉水才一路辛苦回到住地茅坪。

此时,贺子珍革命的引路人,良师益友欧阳落在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任上已被敌人杀害。消息传来,贺子珍悲痛万分,痛哭流涕数日。幸好有毛泽东在身边,早晚给予安慰和劝导。毛泽东的安慰和鼓励给了她巨大的力量。她暗自下定决心做好工作,为死去的战友,心仪已久的“恋人”报仇雪恨。在这段时间里,贺子珍已被毛泽东的关怀逐渐抚平了因欧阳落的牺牲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损伤,也更被毛泽东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当然三十七岁的毛泽东也非常喜爱贺子珍的年轻、美丽、大方、活泼和热情,更看重她工作泼辣认真,革命意志坚强的品格。

就是在那紧张艰险的战斗岁月里,在那炮火连天,危机四伏的日日夜夜,爱意在俩人的心田泛泛昇起,两颗热恋的心已经碰撞在一起了。

从此之后,田埂上、山溪边、山城里、树林中,人们有时能看到一对情侣在散步、交谈、说笑,那甜蜜,那惬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知道要有多快活就有多快活,真是天上人间让人羡慕极了。

此时,山上的袁王二人已经对毛泽东忠心耿耿了。据说有回贺敏学和他们同桌吃饭,谈到毛泽东的去留,袁文材和王佐非常担心毛泽东会离开井冈山。他们已认定毛泽东是当今的旷世奇才,一定要想尽办法把他留下来。俩人就在贺敏学的眼皮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要想办法凑合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事。

对于袁、王的说项,贺敏学不插一言,他早已看出贺子珍对毛泽东有了心意,因为他的妹妹每次看到,说到毛泽东时脸部顿时会泛起一丝丝的红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上山之前,贺子珍就已经读过毛泽东的文章,对他的革命理论敬佩不已。见到毛泽东后,她隐隐感觉到毛泽东喜欢上了她,当时姑娘芳心已动,父母却又不在身边,她就把此事和盘端出告诉了兄长贺敏学。贺敏学问了些毛泽东的情况,又思考了好一会儿。他知道这个妹妹的脾气,是九条牛也拉不回来的人。他只是提醒妹妹,毛泽东才高八斗,志在高远,事业一时难以一帆风顺,做他的妻子的人实在不容易,他要求贺子珍考虑周详,免得日后后悔。

贺子珍听了哥哥的话,再加上两个“山大王”一门心思的“凑合”,贺子珍从此就更加大胆地和毛泽东走在一起了。

应该公允的说,毛贺的联姻贺家无论从那方面来说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相反到是贴出去了不少,贺敏学一生坐过三次牢,其中有一次就跟毛泽东大有关系,用贺敏学自我解嘲地说法,他的第二次坐牢完全是因为毛泽东,而且还是坐的共产党自己的牢。

一九三0年十月,在极左思想的指导下,打击所谓(AB团)的活动全面铺开。贺敏学因作战负伤还没痊愈,正在东固的临时家中和父母及小妹贺怡一起养伤。此地的肃反委员会主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左得厉害的李韶九,他正是毛泽东派来的。这是个思想意识极其不纯,品格不端的坏人。他上任以后,抓了一大批与他不和的同志,进行逼供讯。事态发展非常严重。后来,贺敏学所处的一七四团的政委刘敌认为李韶九是以抓AB团搞破坏就发动了一部分人搞暴动,反倒把李韶九抓了起来。他们认为李韶九是毛泽东派来的,于是提出口号“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同时也把斗争的方头指向正在养病的贺敏学,错误指责他和他的家人都是“毛派份子”。

几天过去了。暴动中的一部分思想不纯的份子让人送信到兴国,送此信的人原是贺敏学的旧部,他先把信给贺敏学看了。不看则己,一看倒吓了一跳,收信人是黄公略,彭德怀,说朱德也是AB团份子,要彭、黄相机处理。信的落款人竟是毛泽东!这显然是封伪造的信,是坏人趁机破坏。贺敏学考虑情况极为险恶,他当即交待送信的同志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毛东。贺敏学还生怕毛泽东脑筋一时急转不过弯来,又给毛泽东另外写了张信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加以说明。

信和说明原委的纸条到了毛泽东手上,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及时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贺敏学和他的被误抓的同志都被释放,朱、彭、黄也联名发表了《为“富田事件”宣言》,向红军战士明确表示了团结到底的决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藏民聚居区毛儿盖,贺子珍有个小弟叫贺敏仁。年纪小,人长得飘亮,在黄公略的红六军中当了个小司号兵,因身份特殊,人又年少,有时就违反点纪律。这时有人报告说他进了喇嘛庙,还拿去庙里一千多个银圆,当时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和政委主张等请示毛泽东后再作处理。师部政委也许对毛泽东有点个人恩怨,提出红军纪律必须严格执行枪决,此事贺子珍知道后,很是伤心,她认为这是明明白白与毛泽东和她贺子珍过不去,借机拿自己的弟弟开杀戒。

贺敏仁事件其实完全是捏造,平日里即使是一个最强壮的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块银圆。何况贺敏仁是个小战士,只背有个小背包,一条小军毯,一千多个银圆能藏身何处啊。不过这都是后话,我们还是再回到井冈山上来。

那时候,朱老总和他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已经在那年的五月底上了山。当时的井冈山上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朱总司令努力干——挑担走田间,毛委员努力干——革命兼谈恋爱。”毛泽东听到后也不以为忤,他自我解嘲说:“这有什么不好?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再说,到底还是革命在前,谈恋爱在后嘛,主次还是分明的。”

不过那时候的朱德除了努力干——挑担走田间外,他也根本用不着去谈啥子的恋爱。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一位娇娘记者妻子湖南人伍若兰。

此时山上人多,什么人都有,难保没有人会在人背后闲言碎语,毕竟毛泽东的娇杨开慧同志此时还正坐在湖南军阀何键的大牢里生死不明呢!毛泽东在这样的时候竟还有这份闲情逸致也真不愧为伟大人物的豁达大度了。也难怪历史上有不少的伟人能说出“以四海为家”那么一句话来,因为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关于毛泽东,贺子珍结合的具体日期、地点,现今的研究者有多种说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谭政《在难忘的井冈山斗争》一文说:“毛泽东同志与贺子珍同志结婚就是在夏幽。是一九二八年四、五月,天热起来了,穿件单衣,结婚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证婚人,从夏幽退出后,俩人就是夫妻关系了。”

谭政是参加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老人,在山上他曾一度做过毛泽东的秘书,他的回忆自然应该是较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到底是四月还五月,岁月磋跎,老人也一时无法加以确定了的。

那么,夏幽这个地名又是怎么回事呢?夏幽是永新县的一个行政区,实际上谭政老人在这个问题上也还没有讲清楚,它实际上应该说是永新县夏幽区西乡塘边村。那时候贺子珍正在塘边村开展工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事情就有那么巧,毛泽东呢?也正好带领他的工作班子到塘边村进行土地分配试点工作。当时在一起工作的正好还有永新县委的刘真、胡波等人。他们在这村召开了座谈会,还进行了许多毛泽东本人一贯提倡的调查研究工作。据老人们回忆当时的情况,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不时向参加会议的农民群众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贺子珍呢!则坐在一旁做记录。后来,毛泽东在这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有名的文章(永新调查)。那个时候的毛贺二人真的是有点像牛郎织女里面的一句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

至于毛泽东到西塘乡塘边村的具体日期,谭政只说了个大概,而另一位叫徐政芝的老同志的回忆则更加具体,这老人当时是中共夏幽区特别支部的工作人员,他认为应该是在一九二八年农历的四月二十七日……。

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历就是一九二八年的六月十四日了。这样的日子确实是热起来了,只要穿件单衣就行了。

徐政芝老人六月十四日的说法,与谭政的四五月的说法就很不一致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王行娟大概是国内研究贺子珍的权威了。她认为毛贺的结合是在三打永新之后。她写道:贺子珍和毛泽东终于结合在一起了。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更没有摆酒祝贺。在那样艰苦的年月,也只能一切从简,热心的袁文才叫妻子做了几道菜,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了一下就算完了。

按照王行娟的说法,三打永新之后应该是在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以后的事了。

中共永新县委党史办编辑出版了一本书《永新人民革命史》,其中有关贺子珍的一条抄录如下:“一九二八年五月的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明媚,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茅坪洋桥湖的八角楼上结婚了。”

王行娟说没有举行过什么仪式,只是热情的袁文才叫妻子谢梅秀做了几道菜,大家热闹一下就完了。照此之说很有些道理,山上的袁贺两家本就很有些渊源,贺子珍的大哥贺敏学因为共产革命早就与袁文才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后又与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也“情深谊切”了。何况袁上山本就拖家带口,贺子珍又和袁妻结拜了革命姐妹,所以由他出面做几道菜,庆贺庆贺毛泽东,贺子珍结合一事再适合也不为过了。

妻以夫为贵,婚后的贺子珍就不再在永新县委工作了。她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任了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秘书一职了。从此而始,贺子珍就在前委书记的丈夫身旁工作了。前面说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还有半句话,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时对于他们夫妻俩,歌词我们只好改一改,那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特派员,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则是夫妻“双双上井冈山,一心一意把革命干上”。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的湖南发妻杨开慧女士,当时仍还坐在反动政权的大牢里,毛杨氏开慧同志在狱中遭到严刑逼供,受尽了非常人能忍受的拆磨,始终没有说出共产党组织的一丁点儿秘密。一九三0年以李立之为首左得要命的共产党中央迫令毛泽东带兵去进攻长沙,湖南军阀何键,在湖南各界人士的要求保释杨开慧时,何键说:“只要杨开慧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放人,其它都不去审查了。”杨开慧冷眼相对,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声言生是毛家的人,死是毛家的鬼,也很有一股子湖南辣妹子的倔强性格。杨开慧很不幸一九三0年十一月十四日一时,坚贞不屈的她带着多情痴恋的绵绵心意在湖南长沙的浏阳门外识字岭被敌人杀害。她牺牲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还有一个小儿子毛岸龙),时年仅二十九岁。有人说杨开慧的死完全是因为毛泽东,他不带兵攻长沙,湖南王何键也就不会杀害杨开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毛泽东是个伟人,也可能是个多情的种子,当他得知杨开慧为革命牺牲的消息后,极其震惊,极其悲痛,极其愧疚,他当即写信给爱妻娇杨的哥哥杨开智,表示痛悼,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事后筹款为杨开慧修墓立碑,其碑文为:毛母杨开慧,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数十年后的一九五七年,革命烈士,友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晋见毛泽东时,仍泛起伟大的毛泽东对他的发妻无限的眷恋。激情之余,写下蝶恋花词一首赠送故人李淑一女士,引起国人对献身革命的女共产党员杨开慧的无限深切的怀念。

蝶花恋

我失娇杨君失柳

杨柳轻杨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又是何等的爱和缅缅怀,他的心在滴血以至于几十年后的毛泽东见到故人后仍耿耿于怀,且情真意切,对爱妻的死既充满自责,又终身难以忘怀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笔者曾想过多次,凡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不循儿女私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都如此。大禹治水,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读者注意那是多年不见妻,儿面的情况下)。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在反革命屠刀下牺牲的同志不会无动于衷。作为一个革命伟人,他不可能没有作为,他不是在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上大声疾呼过么:“我现在加入土匪工作......。”他还说:“自己非要到外面去工作不可(那土匪工作)。”他要以血还血,他在长沙板仓义无反顾地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与反动政权作坚决的斗争。为了革命,为了人民共和国建立,毛家又何止献出一个区区的杨开慧呵!答案当然不是,毛家献出了数十个鲜灵活现的生命。毛家泽字辈唯独留下一个从未负过伤,也从未坐过敌人一天大牢的毛泽东。

关于毛泽东革命战斗一生从未负过伤一事,民间有过多种版本的传说,这也可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异数。

回顾他的一生,笔者曾经说过他没有坐过敌人一天的牢狱,也只仅是在浏阳被反动民团抓到暂时失去人身自由数小时,即便是如此。尔后也被他机智逃脱,另据人们的回忆,一个一生倡导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又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杀敌无数,功勋赫赫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他,一生接触枪枝的回数也就是一、二次吧。一次是投笔从戎,辛亥革命后,他认为只有从军才能救中国,当过几个月的兵,背过几个月的汉阳造,另一次是在一九二八年四月底,朱毛红军井冈山胜利会师暨红四军战立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象征性的背上了一支匣子枪。

开国上将陈士榘说:“自跟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从来没有看过毛泽东背过枪。”他又说:“这天毛泽东特别高兴,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恢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不过大会一结束,毛泽东便把枪交给警卫员,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携带过枪了。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以为毛泽东与枪的故事也许就是到此为此,其实才不然,据外埠人士回忆,建国后的一九六四年五月间视察解放军大比武时,在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的陪同下,毛泽东曾经第三次端起了一枝国产步枪,且作瞄准状,时跟随左右的新华社记者即时拍下了这一难得且又珍贵的瞬间。

毛泽东还有一件事颇值今天的后人称道,他不爱钱,他不像今人那样全身到处散发着铜臭。从打他参加革命之后,在整个的革命生涯里他很少很少,或者说他根本自己的衣袋里没有或者是从来都没有装过一两个铜子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过,他独自去组织秋收起义,一个人在去浏阳的路上,幸好身上有数个准备差旅费的银圆,也就是这数个银圆救了他一条命,也为中国留下了开国“君主”。

毛泽东的一生充满了神奇,更蕴藏着多个异数,乡下的老人们为他作了一句话的总结:“原因嘛很简单,毛主席是真龙天子呵”!

那一年,一九二八年四、五、六月间,贺子珍嫁给了毛泽东,时年她才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山里的小姑娘哩(按照如今的说法女方年龄不到位,当属早婚,婚姻无效)。

本文内容于 2014/1/8 9:41:06 被小编a45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7033638_1.html


相关内容

  • 长征精神班会
  • 活动目的: 让每个少先队员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让少先队员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 活动过程: 课前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队 ...

  • 吴鹏飞:外国人评价,哪一种中国人最可怕(原创)
  • <吴鹏飞手机报 · 热点冰点>第005期 吴鹏飞 ▏文 在仇恨中国的人的眼里,什么中国人最可怕?那就是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抵御外侮,为了主义,为了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的到来,可以忍受极限痛苦,承受非人磨难,经受大喜大悲,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展现生命的无限瑰丽,不惜捐献青春鲜血浇灌理想之花的人 ...

  • 长征:震撼世界的英雄史诗
  •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曾这样评价长征的国际影响力.尽管经过了80个春秋的变迁,但长征所凝聚的长征精神已变成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跨越国界和时空,成为不朽的英雄史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在今天仍是中外的人们需要继续 ...

  • 爱国主题班会主持稿
  • ,活动目标: 1,通过队会,使队员们了解抗战的历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卓越而不息的抗争精神;感受祖国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受祖国的了不起,激发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2,通过队会,让队员树立一种向先烈学习,发扬革命精神,好好学习,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学生为祖 ...

  • 长征主题班会主持稿
  • 长征主题班会主持稿 班会主题: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班会目的: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以此为契机,牢记历史,树立理想,报效祖国,由此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塑造 ...

  • 七律长征教案
  • <七律长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长征>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课是毛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长征中红军所走过的万水千山,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写下的诗.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 ...

  • 小学"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系列活动计划
  •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弘扬长征伟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认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感受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 ...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9
  •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 ...

  • 长征读后感
  • 长征读后感 共有范文四篇 范文一: ●长征精神代代传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