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下文化

我—一个播音主持考生的艺考路

作为一个刚刚结束艺考的艺考生,觉得有必要把这段挥洒着青春汗水的的日子记录下来,还有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家庭是属于比较随意型的,父母对我管的也不多,可能也因为是独生子女吧,也还宠着,初中的我也比较叛逆,经常和爸妈们对着干,是挺不让人省心的那种。后来升高中了,面对升学的压力,父母也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开始给我压力了,那个时候比较喜欢电台主持人,觉得他们不仅拥有语言的睿智与幽默,更有对时事评论的独特见解,还有与听众互动时,对听众的处境所表现的关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传出满满的正能量。

所以我就给他们说了这想法,想考艺考,想学播音主持这个专业,开始他们也顾虑,学这个能行吗,当时我的身边朋友也没有学这个的,觉得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是很支持,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被理解。不过后来,经过我的坚持,他们也答应了。后来他们说也问了下周围的同事,有同事家小孩考艺考的,报个培训班考了个还不错的学校。这样子他们心里也有个底了。那个时候经常会逛一些论坛贴吧,有时候会把自己的一些苦闷和问题写出来,渐渐的也认识了一群已经在读的学姐、学长还有和我一样处境的朋友。和他们的交流也让我越来越坚定我要艺考,我要做主持人。

高一都结束了,我的文化课成绩也不理想,然后为了文化课能合格,也开始去上补习班,那时英语最差,老妈就帮我报了个补习班,暑假的时候还要跑去补习,大夏天的,一边做着笔记,一边汗流浃背的,有时真不想去了,老妈就开始无情的嘲讽我,你不是自己想上播音主持的吗,当初说的好听,什么要当一个像白岩松,汪涵一样的主持人吗?我看你就吹吧。我的脾气又很倔,听席一句话,那一万个不答应。等着瞧,看你儿子行不行,who怕who.就这样也算是用点心的把文化课赶了上去。

当然除了文化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专业课,高二的时候就开始报了个培训班,也是暑假的时候,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杭州的大马路上迎面就是一股热浪,老妈带着我就这样跑过去报到,刚到那的时候,填了一些基本信息,缴费啊。然后老妈和我见了一下教我的老师,刚见到的时候觉得很有气质,谈吐也很知性,人也很有亲和力,和老妈挺聊得来的,她说她姓张,

以后叫她张老师就好了,临走的时候老妈还和张老师交代着我的种种劣迹,希望她多包容,哪里做的不好,多指导他。我在心里暗暗想着“才没有这么差呢”。第二天我就得跑去上课了,表示能潇洒一番的暑假又没了。

就这样我就开始系统的接触播音主持专业了,过去后发现就我们那一个班就有三十多个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堂课的时候,张老师开始并没有直接上课,而是问了我们三个问题。1.你们为什么要学播音主持?2.你们觉得播音主持好学吗?3.你们想考哪个学校?

第一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或是兴趣,或是说这个门槛低,别人介绍过来考个试试等等。第二个问题,每个同学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有的说难有的说易,有的不知道。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没几个人说的出来。三个问题下来,张老师就开始说了,我为什么问这些,因为我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对播音主持专业了不了解,心里有没有目标。大家既然选择来了,其实说明还都是有兴趣的,而我就是让你们把这种兴趣变得更浓厚,让你们觉得学这个不难,让你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突然觉得张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还这么负责。

接下来就是上课,学习理论知识,有 播音与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基础和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口语表达基础)。课上张老师会一边教,一边给我们演示怎么发音。

张老师说做这行的普通话肯定要标准,注意不要带有方音(调值、平翘舌、轻重格式),音量要适中。

然后是自我介绍、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朗读、绕口令、朗诵制定稿件。记得有堂课张老师教我们绕口令,还给我们说了学习绕口令的好处,它能有效地锻炼语言基本功、增强记忆力,还能矫正发音部位、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用气自如、吐字清晰等气息及口腔控制能力等重要作用。

记得张老师那天叫我念个试试,绕口令如下:老方扛着黄幌子,老黄扛着方幌子。老方要拿老黄的方幌子,老黄要拿老方的黄幌子,末了儿方幌子碰破了黄幌子,黄幌子碰破了方幌子。刚开始念的时候嘴唇都在打架,听得全班也是笑的前仰后哈的。当时只要有个洞我就钻进去了。张老师鼓励我说刚开始都这样,勤加练习就好了。还说这是唇音练习,还有鼻韵母练习、

复韵母练习、舌根音、舌面音练习,这些都要学习,哪里念的不好,张老师会给我指出来,加上有空的时候会念上一两首,就这样进步很快。

对于文学作品的朗读,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私下在走廊里会抱着泰戈尔的诗选集,像什么《飞鸟集》、《新月集》比较喜欢的书拿来练习,包括发音,情绪,到肢体动作。记得有次被张老师看到,她还一边笑着一边打趣的对我说:“哟,还有模有样的来,你这台风是模仿那谁谁谁啊,有偶像是好,但也要有你自己的个性才行”。讲到这建议大家考试的时候准备两篇不同风格的作品。

原因:1、考官如果很看好你,会希望你再展示一下朗诵其他作品。这时候你可以很从容的把你准备的第二篇作品拿出来。

2、在考场里万一前面的同学选的跟你一样的作品,考官会产生厌倦感。失去了新鲜感的优势。

3、前面的考生都是读的一种风格的作品,如果你能换种风格就取胜了一半。

4、

接下来会学一些考验反应能力和临场发挥的东西像一些即兴主持、即兴评述、即兴口语表达、演讲与辩论。还有一些身体协调和舞蹈什么的。记得那时候教我们的张老师就给我们说形体很重要,说你去参加面试,面的是什么是你的外形和内涵,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可以向这方面发展,你比较阳光幽默,那你就可以展现这样的一面,你成熟内敛,就要做到与这种气质相匹配,毕竟真实的才是最美的。当然外形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个人内涵才能让你更出众,一个人的魅力源于内在美,这众所周知的。那个时候老师建议我多看些书,说对我以后有帮助。就这样到现在我能体会到,看书不仅可以开阔思维,而且又能提升内涵。

学到最后还有模拟考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检验我学习成果的方式。我可以在这个模拟的环境里让我的老师给我指出不足,自己也可以意识到哪里做的不好,就像当时张老师说我要眼神与她交流,不要不敢看。注重眼神的交流可给人一种信任,更快的获得好感。还有不要急于开口,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再表现自己。这些老师给我讲的小细节,在我真正上战场的时候让我有了更好的发挥。

艺考的路我觉得是很苦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If You Love Just do it!

我—一个播音主持考生的艺考路

作为一个刚刚结束艺考的艺考生,觉得有必要把这段挥洒着青春汗水的的日子记录下来,还有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家庭是属于比较随意型的,父母对我管的也不多,可能也因为是独生子女吧,也还宠着,初中的我也比较叛逆,经常和爸妈们对着干,是挺不让人省心的那种。后来升高中了,面对升学的压力,父母也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开始给我压力了,那个时候比较喜欢电台主持人,觉得他们不仅拥有语言的睿智与幽默,更有对时事评论的独特见解,还有与听众互动时,对听众的处境所表现的关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传出满满的正能量。

所以我就给他们说了这想法,想考艺考,想学播音主持这个专业,开始他们也顾虑,学这个能行吗,当时我的身边朋友也没有学这个的,觉得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是很支持,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被理解。不过后来,经过我的坚持,他们也答应了。后来他们说也问了下周围的同事,有同事家小孩考艺考的,报个培训班考了个还不错的学校。这样子他们心里也有个底了。那个时候经常会逛一些论坛贴吧,有时候会把自己的一些苦闷和问题写出来,渐渐的也认识了一群已经在读的学姐、学长还有和我一样处境的朋友。和他们的交流也让我越来越坚定我要艺考,我要做主持人。

高一都结束了,我的文化课成绩也不理想,然后为了文化课能合格,也开始去上补习班,那时英语最差,老妈就帮我报了个补习班,暑假的时候还要跑去补习,大夏天的,一边做着笔记,一边汗流浃背的,有时真不想去了,老妈就开始无情的嘲讽我,你不是自己想上播音主持的吗,当初说的好听,什么要当一个像白岩松,汪涵一样的主持人吗?我看你就吹吧。我的脾气又很倔,听席一句话,那一万个不答应。等着瞧,看你儿子行不行,who怕who.就这样也算是用点心的把文化课赶了上去。

当然除了文化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专业课,高二的时候就开始报了个培训班,也是暑假的时候,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杭州的大马路上迎面就是一股热浪,老妈带着我就这样跑过去报到,刚到那的时候,填了一些基本信息,缴费啊。然后老妈和我见了一下教我的老师,刚见到的时候觉得很有气质,谈吐也很知性,人也很有亲和力,和老妈挺聊得来的,她说她姓张,

以后叫她张老师就好了,临走的时候老妈还和张老师交代着我的种种劣迹,希望她多包容,哪里做的不好,多指导他。我在心里暗暗想着“才没有这么差呢”。第二天我就得跑去上课了,表示能潇洒一番的暑假又没了。

就这样我就开始系统的接触播音主持专业了,过去后发现就我们那一个班就有三十多个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堂课的时候,张老师开始并没有直接上课,而是问了我们三个问题。1.你们为什么要学播音主持?2.你们觉得播音主持好学吗?3.你们想考哪个学校?

第一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或是兴趣,或是说这个门槛低,别人介绍过来考个试试等等。第二个问题,每个同学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有的说难有的说易,有的不知道。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没几个人说的出来。三个问题下来,张老师就开始说了,我为什么问这些,因为我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对播音主持专业了不了解,心里有没有目标。大家既然选择来了,其实说明还都是有兴趣的,而我就是让你们把这种兴趣变得更浓厚,让你们觉得学这个不难,让你们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突然觉得张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还这么负责。

接下来就是上课,学习理论知识,有 播音与主持概论、普通话语音基础和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口语表达基础)。课上张老师会一边教,一边给我们演示怎么发音。

张老师说做这行的普通话肯定要标准,注意不要带有方音(调值、平翘舌、轻重格式),音量要适中。

然后是自我介绍、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朗读、绕口令、朗诵制定稿件。记得有堂课张老师教我们绕口令,还给我们说了学习绕口令的好处,它能有效地锻炼语言基本功、增强记忆力,还能矫正发音部位、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用气自如、吐字清晰等气息及口腔控制能力等重要作用。

记得张老师那天叫我念个试试,绕口令如下:老方扛着黄幌子,老黄扛着方幌子。老方要拿老黄的方幌子,老黄要拿老方的黄幌子,末了儿方幌子碰破了黄幌子,黄幌子碰破了方幌子。刚开始念的时候嘴唇都在打架,听得全班也是笑的前仰后哈的。当时只要有个洞我就钻进去了。张老师鼓励我说刚开始都这样,勤加练习就好了。还说这是唇音练习,还有鼻韵母练习、

复韵母练习、舌根音、舌面音练习,这些都要学习,哪里念的不好,张老师会给我指出来,加上有空的时候会念上一两首,就这样进步很快。

对于文学作品的朗读,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私下在走廊里会抱着泰戈尔的诗选集,像什么《飞鸟集》、《新月集》比较喜欢的书拿来练习,包括发音,情绪,到肢体动作。记得有次被张老师看到,她还一边笑着一边打趣的对我说:“哟,还有模有样的来,你这台风是模仿那谁谁谁啊,有偶像是好,但也要有你自己的个性才行”。讲到这建议大家考试的时候准备两篇不同风格的作品。

原因:1、考官如果很看好你,会希望你再展示一下朗诵其他作品。这时候你可以很从容的把你准备的第二篇作品拿出来。

2、在考场里万一前面的同学选的跟你一样的作品,考官会产生厌倦感。失去了新鲜感的优势。

3、前面的考生都是读的一种风格的作品,如果你能换种风格就取胜了一半。

4、

接下来会学一些考验反应能力和临场发挥的东西像一些即兴主持、即兴评述、即兴口语表达、演讲与辩论。还有一些身体协调和舞蹈什么的。记得那时候教我们的张老师就给我们说形体很重要,说你去参加面试,面的是什么是你的外形和内涵,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可以向这方面发展,你比较阳光幽默,那你就可以展现这样的一面,你成熟内敛,就要做到与这种气质相匹配,毕竟真实的才是最美的。当然外形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个人内涵才能让你更出众,一个人的魅力源于内在美,这众所周知的。那个时候老师建议我多看些书,说对我以后有帮助。就这样到现在我能体会到,看书不仅可以开阔思维,而且又能提升内涵。

学到最后还有模拟考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检验我学习成果的方式。我可以在这个模拟的环境里让我的老师给我指出不足,自己也可以意识到哪里做的不好,就像当时张老师说我要眼神与她交流,不要不敢看。注重眼神的交流可给人一种信任,更快的获得好感。还有不要急于开口,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再表现自己。这些老师给我讲的小细节,在我真正上战场的时候让我有了更好的发挥。

艺考的路我觉得是很苦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If You Love Just do it!


相关内容

  • [足遍天下--杭州]
  • 引语: 用声音中感受世界的神奇,体会文化的差异,感悟生活的意义.大家好,这里是兰州理 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校园之声,欢迎您收听每周五中午为您准备的<足遍天下>. 我是播音-. 我是播音-.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期节目,我们一同游览了人间天堂的苏州,本期节目, 我们接着带您走进鱼米 ...

  • 关于杭州文化
  • 关于杭州文化 李杭育 老杭州 关键词: 李杭育 老杭州 周六听了浙图文澜讲坛的讲座,李杭育,老杭州. 内容简单概括如下: 杭州有山有水,风景别致,因此引来了和尚.寺庙多,因此引来了香客,这就是最初的旅游.寺庙本来就是兼作客栈的,也就解决了旅游的住宿问题. 同时上海兴起,杭州就成了中产阶级的消费地,旅 ...

  • 开幕活动实施方案
  • 开幕活动实施方案 一.开幕活动准备. 时间:2005年10月22日上午9:30. 地点:浙江图书馆正大门口. (一)场地布臵: 1.正门厅上方横幅 (红底白字),字样(黑体):"2005中国(杭州)集邮文化展":正门东侧横幅: "热烈祝贺万枚明信片相约2006休博会活动 ...

  • 浙江旅游考察报告
  • 为学习和了解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发展的经验,我们05政教普本班同学对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进行了旅游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浙江几个市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实际领会了他们在发展中政策的开放与灵活,人的聪慧与自强,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相信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大有裨益.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

  • 苏杭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互动共荣
  • 苏杭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互动共荣 核心提示 古代江南的开发,总体上晚于北方.但到北宋后期,江南已全面超过北方,占据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于是,"苏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民谚传诵百年.苏杭文化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商业小 ...

  • 杭州旅游文化
  • 杭州旅游文化的探究 摘要:本文以杭州的几处景点为例对杭州的旅游文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旅游 西湖 文化 宋城 借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而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们一样对着杭州有着独特偏爱.如果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选择定居中国某个城市,肯定有一半以上会选择杭州.这 ...

  • 来这里,尽看天下工美精品·杭州日报
  • 和平会展中心的"工美展",接下来还将继续展出4天 来这里,尽看天下工美精品 碰到喜欢的作品,不妨下单"抱回家" 2014-09-19 观众正在欣赏浙江青田的石雕工艺品. 客商正在观赏来自新疆阿克苏的核桃木雕手工艺品. 来自国内陶瓷传统产地的12位制陶艺人正在同 ...

  • 中国名胜古迹10452
  • 中国名胜古迹 论文目的,研究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古迹,在过程中对中国的名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研究方法,上网收集资料.成果,从中知道一定的名胜古迹地址,及其悠久的时间历史.结论,中国名胜古迹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我们应加以保护. 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国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遗迹,先民草创的公社村落,群 ...

  • 华东五市旅游考察报告--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华东五市旅游考察报告 10月23日到10月28日,江津市旅游局.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机关.单位.村(居)共27人赴华东五市进行旅游考察.在6天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杭州.无锡.苏州.上海和南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受颇多.收获很大,触动很深. 一.华东五市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