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炫富现象的分析

对炫富现象的社会分析

摘 要

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社会允许了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而因为时代的机遇、巧合、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富裕起来的人中间产生了炫富行为。炫富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如此厉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炫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仇富心理,引起了穷人对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人”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也正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这种炫富,触动了社会中大多数的穷人的神经。以致在网上被炒作的如此厉害,这既反映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其他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意识形态的支撑,有其理由和终极的原因。下面从心理、历史经验和社会三个角度对炫富事件进行较简单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 炫富;贫富差距;仇富

一、炫富问题的由来

2011年“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无疑给红十字带来一场强大的地震。玛莎拉蒂、Mini Cooper、爱马仕包成为了她向社会炫耀的东西。富二代、官二代、炫富女、豪华婚礼在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炫富本不分年龄,但令人奇怪的是,如今年龄越小越爱炫富。甚至连7岁的小女孩都加入了炫富行列。Gucci包包、鸵鸟毛拉丁服和各色国外名牌玩具,近日,一段7岁女童跳蚤市场义卖名品二手货的视频广传于网络论坛,标题“史上最小炫富女官三代”引发网友讨论的同时,也让女童母亲“忧心”不已。

若说炫富现象还没触及到社会容忍底线的话,那么,炫富出现小龄化现象却足以成社会之忧。如今,因物质的丰富,传播手段的多样,炫富手段也已多样化。比如,近日一90后女孩网上炫富,只见该女孩在网上手捧大把钞票,甚至帖子中公然亮出被怀疑是“K粉”的白色粉末。毫无疑问,这引来社会公众的一片唏嘘。

二、炫富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炫富固然说明了整个社会已经富裕了起来,但也更说明了整个社会的贫富不均。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咨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的《亚太地区财富报告》显示,按照个人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标准,中国的“富裕人士”总数为53.5万人,占到整个亚太地区的16%以上。但与此同时,按每天人均消费1

美元标准计算,中国大约至少有1亿多人生活在此标准之下。这意味着中国还有1亿多人每天喝不上一袋牛奶,还有1亿多人只能1月吃上几顿肉。一句话,目前中国仍有1亿多人过着营养不良的生活。正因为中国还有1亿多人的温饱问题没解决,炫富也就有了基础。试想,如果每个人生活水平差不多,又有谁来炫富?

炫富,本质上就是一种炫耀性心理,这种心理只有存在明显的落差下,才能得到满足。当炫富者一人富有,其他人贫穷时,他的炫耀性心理自然能得到最大满足。因此,贫富差距越大,炫富也就越有基础,炫富现象也就会越多。而今,炫富已越来越时髦,这恰恰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反映。

适度的炫富或许还会为社会所容忍,甚至会刺激更多的人努力奋斗以自强,但当社会贫富的鸿沟越拉越大,炫富族越来越多,也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怒气,制造更多的不和谐音。而若贫富差距的鸿沟没法消除,这种炫富也会永远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低龄化,这也给社会制造了社会不稳定的“毒瘤”。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多数人是为了炫耀,通过他人羡慕的眼光,得到自我满足和成就感。因此,有钱的显摆财富、有权的显摆身份、有才的显摆能力等等。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炫耀的背后,很多时候透出的是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方面,爱显摆的人很多属于“一夜暴富”。他们以前生活并不如意,甚至被人看不起。一旦机缘巧合发了财,或者傍上有权有钱的人有了“资本”,就像“打了翻身仗”一样,希望通过别人的赞美赶跑心底深处的自卑。另一方面,物质的发达使很多人过于追求名利,而疏于梳理情感、人际等精神财富。到最后,“穷得只剩下钱”,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不得不把自己仅剩的“财富”展示出来,从而获得安全感。

其实,真正自信的人,往往是低调的。不妨像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那样,提醒自己“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另外,与其通过“显摆”得到认可,倒不如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修养和学识,用人格魅力吸引他人关注。最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显摆的精力用来做一些公益活动,也许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早已突破合理界限。富人、穷人差别明显,暴富的人,为显示自己的“与穷不同”,自然要“炫”,看客越多他们越是炫得高兴,自以为高高在上,与众不同。这也是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缘由。

三、结合历史经验对炫富行为的分析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意识形态的支撑,有其理由和终极的原因。下面从心理、历史经验和社会三个角度对炫富事件进行较简单的综合分析。

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社会允许了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而在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之中,存在着一

部分因国企改制,或炒房产或一些投机性质的方式致富的。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之中,是有些人事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素质拥有他现在所有用的那部分财富的,他们只是因为时代的机遇、巧合、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福起来的。对于这部分炫富的人,我认为就是这种缺乏富人人格的人,或者说这部分人不愿意承担这个时代原本赋予在他们身上“带动剩下的人共同富裕”的责任。

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富人,可能是因为其自身家庭环境、出身及素质等各类综合原因导致的。在富裕之后,内心依然没有得到想要充实和满足感,想要获得更多金钱以及金钱以外的东西,比如:与他所拥有的金钱所等同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大众对他得认同感等等。于是乎,出现了炫富,他们向社会炫耀自己多么的富有,宣泄着自己得不满,缘木求鱼般的表达着他们最想要得到的。在我看来,这种炫富心理其实质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用金币购买贵族身份,或者在中国古代用金钱买官进爵一个样子。因为拥有了官员权贵的身份,才能在所谓的上流社会间行走,既体面,又方便办事。

也正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这种炫富,触动了社会中大多数的穷人的神经。以致在网上被炒作的如此厉害,以致炫富的现象被大多数人理解为一种“富人的自卑”心态,一种时代的“心理空虚”。炫富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如此厉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炫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仇富心理,引起了穷人对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人”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里。不管是古往今来还是国内海外都普遍的存在着这样一种仇富的心里。只是在中国现在这个时代,表现的较为突出。也许是网络信息流畅的原因。当这种对富人的仇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阶级,或者发生一点点事情,让财富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洗牌。让富人变穷人,穷人不一定变富人。这种教训,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少见。

据《世说新语》记载,晋人石崇与王恺斗富达到了极端的地步:“石崇每每宴请客人,常令美人劝酒。如果客人不能喝得酩酊大醉,那就是美人的责任,必推出黄门一斩而后快。”王家用糖水洗碗,石家就用白烛当柴火烧;王家大门口铺了四十里的紫丝屏障,石家就铺五十里的彩缎屏障。王恺得到他的皇帝侄儿送的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就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石崇用眼睛瞟了下,就拿把铁如意击碎了,随即叫人从家里拿来几株六七尺高绝世罕有的珊瑚树来还给王恺。 石崇最终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权力斗争。我们且不论政治原因,仅凭他那巨大的来路不明的财富,就足以在乱世中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可怜他死到临头还抱有幻想,认为自己最多被流放到交州或广州。等到押赴刑场时才明白过来,感叹的说:“这帮奴辈是贪图我的家财啊”。押送者说:“知道是财富害了你,为何不早把财富散了?”。石崇死后二十余年,王凯及他侄儿的西晋王朝灭亡。 到了北魏孝明帝期间,历史上演了轮回,高阳王元雍和河间王元琛斗富,据说元琛对另一宗室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可怜的元

融见了元琛和元雍富可敌国的财产,在又羡又妒之下导致生病三天卧床不起。而最能体现这帮贵族丑态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孝明帝老妈胡太后把他们带到朝廷绢库门前,开玩笑的说,你们愿意拿多少就尽管拿。于是大家无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锐意进取,其中元融和大官僚李崇拿的实在太多,没考虑到自己酒囊饭袋般的身躯根本承受不起,结果一个跌伤了脚,一个扭伤了腰。

骄奢淫逸的富人们互相之间一旦开始那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斗富,往往也就预示着所处的朝代马上就要垮台了:石崇和王恺斗富后,西晋短短二十余年后而亡;而元雍和元琛的攀比,则在短短十几年后葬送了北魏近一百五十年的基业。

也许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明朝开国皇帝在建国之初就处死了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沈万山。公元700多年前,明朝建国初年朱元璋欲修金陵城,却因费用问题一时搁置忧心。沈万山得知后,想要效仿秦国吕不韦做那“立一国君之利”的大生意,请犒军队,一时朝野震动,却也惹恼了贫苦出生的明太祖朱元璋。金陵城的城墙已经修好了,巍峨宏伟,一派皇家气象,而那个承担了筑城三分之一费用的人,却要长枷铁镣发配边陲。也许,沈万山在病死他乡的时候才记得弟弟的告诫:“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

四、炫富行为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血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炫富、斗富,无异于自寻死路,有点感觉像是“养在猪圈里的猪对主人说,我肥了,够肥了,足够肥了”,自取灭亡。若果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纵容这种炫富的行为,让这种骄奢称为一种社会的风气,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崩溃,后果已有中国5000年历史前车之鉴。

无独有偶的是,在现代的中国依然发生着这种类似的悲剧。自1999年,胡润和他的助手仅因个人爱好,编排了中国大陆首富企业家排行榜以来截止2009年,仅在这11年时间里,仅”胡润百富豪榜“上有100多名上榜富豪先后落马。有人甚至戏称胡润富豪榜是杀富榜。所以这种炫富的现象,必须要扼杀在摇篮之中。

更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在富豪们普遍遭受到人们置疑,声誉扫地的今天依然有那么多的富人仍热衷于上那本想寄托炫耀之意的富豪排行榜,有人还不惜巨资进行“公关”,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名次往前靠。于是乎“胡润百富榜”(名曰百富,其实是上榜者高达1000人)在中国更是热火朝天,倍受富人追捧。

这里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富二代的80后、90后可能并不熟悉历史或者不愿意从历史的故事之中去总结今天的经验。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类比的模式,难以将个别想象从集体中抽象出来进行逻辑分析。为分析这种现象,我们借助于西方的心理学。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追求分为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我们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性等;当第一个生理需求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有安全方面的需求,寻求生命、财产等免于威胁、孤独、侵犯的需要;然后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同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伙伴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希望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相互支持与关照;排在第四位的是对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是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最高层次的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即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韵需要。

毫无疑问,炫富在西方心理学上是属于第四层次,也就是“尊重”的需要,富人们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富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富,就如小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一般,是那几个孩子独自玩耍的游戏。只可惜,有很大一部分富人并不乐意与彼此之间的这种“炫耀玩具的游戏”,他们把这种炫耀放在了网上到处宣扬。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这种通过炫耀自己多有钱来表达自己真正需要的尊重,无异于哗众取宠。

五、总结

财富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字,甚至带来其他人的窥觊。在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情况下,积累更多的财富,只会给这些富人带来两个结果:一、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二灾难。古语有云:才胜德必有其祸。想要获得整个社会的承认,得到想要的尊重,就必须担当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必须学会低调。

另外,国家也应做好相应工作,完善公务系统监管机制,藏富于民,缩小贫富差距。这样我们的社会建设才会更上一层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对炫富现象的社会分析

摘 要

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社会允许了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而因为时代的机遇、巧合、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富裕起来的人中间产生了炫富行为。炫富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如此厉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炫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仇富心理,引起了穷人对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人”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也正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这种炫富,触动了社会中大多数的穷人的神经。以致在网上被炒作的如此厉害,这既反映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其他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意识形态的支撑,有其理由和终极的原因。下面从心理、历史经验和社会三个角度对炫富事件进行较简单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 炫富;贫富差距;仇富

一、炫富问题的由来

2011年“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无疑给红十字带来一场强大的地震。玛莎拉蒂、Mini Cooper、爱马仕包成为了她向社会炫耀的东西。富二代、官二代、炫富女、豪华婚礼在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炫富本不分年龄,但令人奇怪的是,如今年龄越小越爱炫富。甚至连7岁的小女孩都加入了炫富行列。Gucci包包、鸵鸟毛拉丁服和各色国外名牌玩具,近日,一段7岁女童跳蚤市场义卖名品二手货的视频广传于网络论坛,标题“史上最小炫富女官三代”引发网友讨论的同时,也让女童母亲“忧心”不已。

若说炫富现象还没触及到社会容忍底线的话,那么,炫富出现小龄化现象却足以成社会之忧。如今,因物质的丰富,传播手段的多样,炫富手段也已多样化。比如,近日一90后女孩网上炫富,只见该女孩在网上手捧大把钞票,甚至帖子中公然亮出被怀疑是“K粉”的白色粉末。毫无疑问,这引来社会公众的一片唏嘘。

二、炫富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炫富固然说明了整个社会已经富裕了起来,但也更说明了整个社会的贫富不均。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咨询公司日前联合发布的《亚太地区财富报告》显示,按照个人持有的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标准,中国的“富裕人士”总数为53.5万人,占到整个亚太地区的16%以上。但与此同时,按每天人均消费1

美元标准计算,中国大约至少有1亿多人生活在此标准之下。这意味着中国还有1亿多人每天喝不上一袋牛奶,还有1亿多人只能1月吃上几顿肉。一句话,目前中国仍有1亿多人过着营养不良的生活。正因为中国还有1亿多人的温饱问题没解决,炫富也就有了基础。试想,如果每个人生活水平差不多,又有谁来炫富?

炫富,本质上就是一种炫耀性心理,这种心理只有存在明显的落差下,才能得到满足。当炫富者一人富有,其他人贫穷时,他的炫耀性心理自然能得到最大满足。因此,贫富差距越大,炫富也就越有基础,炫富现象也就会越多。而今,炫富已越来越时髦,这恰恰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反映。

适度的炫富或许还会为社会所容忍,甚至会刺激更多的人努力奋斗以自强,但当社会贫富的鸿沟越拉越大,炫富族越来越多,也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怒气,制造更多的不和谐音。而若贫富差距的鸿沟没法消除,这种炫富也会永远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低龄化,这也给社会制造了社会不稳定的“毒瘤”。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多数人是为了炫耀,通过他人羡慕的眼光,得到自我满足和成就感。因此,有钱的显摆财富、有权的显摆身份、有才的显摆能力等等。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炫耀的背后,很多时候透出的是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方面,爱显摆的人很多属于“一夜暴富”。他们以前生活并不如意,甚至被人看不起。一旦机缘巧合发了财,或者傍上有权有钱的人有了“资本”,就像“打了翻身仗”一样,希望通过别人的赞美赶跑心底深处的自卑。另一方面,物质的发达使很多人过于追求名利,而疏于梳理情感、人际等精神财富。到最后,“穷得只剩下钱”,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不得不把自己仅剩的“财富”展示出来,从而获得安全感。

其实,真正自信的人,往往是低调的。不妨像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那样,提醒自己“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另外,与其通过“显摆”得到认可,倒不如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修养和学识,用人格魅力吸引他人关注。最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显摆的精力用来做一些公益活动,也许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早已突破合理界限。富人、穷人差别明显,暴富的人,为显示自己的“与穷不同”,自然要“炫”,看客越多他们越是炫得高兴,自以为高高在上,与众不同。这也是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缘由。

三、结合历史经验对炫富行为的分析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意识形态的支撑,有其理由和终极的原因。下面从心理、历史经验和社会三个角度对炫富事件进行较简单的综合分析。

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社会允许了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而在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之中,存在着一

部分因国企改制,或炒房产或一些投机性质的方式致富的。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之中,是有些人事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素质拥有他现在所有用的那部分财富的,他们只是因为时代的机遇、巧合、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福起来的。对于这部分炫富的人,我认为就是这种缺乏富人人格的人,或者说这部分人不愿意承担这个时代原本赋予在他们身上“带动剩下的人共同富裕”的责任。

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富人,可能是因为其自身家庭环境、出身及素质等各类综合原因导致的。在富裕之后,内心依然没有得到想要充实和满足感,想要获得更多金钱以及金钱以外的东西,比如:与他所拥有的金钱所等同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大众对他得认同感等等。于是乎,出现了炫富,他们向社会炫耀自己多么的富有,宣泄着自己得不满,缘木求鱼般的表达着他们最想要得到的。在我看来,这种炫富心理其实质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用金币购买贵族身份,或者在中国古代用金钱买官进爵一个样子。因为拥有了官员权贵的身份,才能在所谓的上流社会间行走,既体面,又方便办事。

也正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这种炫富,触动了社会中大多数的穷人的神经。以致在网上被炒作的如此厉害,以致炫富的现象被大多数人理解为一种“富人的自卑”心态,一种时代的“心理空虚”。炫富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如此厉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炫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仇富心理,引起了穷人对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人”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里。不管是古往今来还是国内海外都普遍的存在着这样一种仇富的心里。只是在中国现在这个时代,表现的较为突出。也许是网络信息流畅的原因。当这种对富人的仇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阶级,或者发生一点点事情,让财富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洗牌。让富人变穷人,穷人不一定变富人。这种教训,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少见。

据《世说新语》记载,晋人石崇与王恺斗富达到了极端的地步:“石崇每每宴请客人,常令美人劝酒。如果客人不能喝得酩酊大醉,那就是美人的责任,必推出黄门一斩而后快。”王家用糖水洗碗,石家就用白烛当柴火烧;王家大门口铺了四十里的紫丝屏障,石家就铺五十里的彩缎屏障。王恺得到他的皇帝侄儿送的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就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石崇用眼睛瞟了下,就拿把铁如意击碎了,随即叫人从家里拿来几株六七尺高绝世罕有的珊瑚树来还给王恺。 石崇最终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权力斗争。我们且不论政治原因,仅凭他那巨大的来路不明的财富,就足以在乱世中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可怜他死到临头还抱有幻想,认为自己最多被流放到交州或广州。等到押赴刑场时才明白过来,感叹的说:“这帮奴辈是贪图我的家财啊”。押送者说:“知道是财富害了你,为何不早把财富散了?”。石崇死后二十余年,王凯及他侄儿的西晋王朝灭亡。 到了北魏孝明帝期间,历史上演了轮回,高阳王元雍和河间王元琛斗富,据说元琛对另一宗室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可怜的元

融见了元琛和元雍富可敌国的财产,在又羡又妒之下导致生病三天卧床不起。而最能体现这帮贵族丑态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孝明帝老妈胡太后把他们带到朝廷绢库门前,开玩笑的说,你们愿意拿多少就尽管拿。于是大家无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锐意进取,其中元融和大官僚李崇拿的实在太多,没考虑到自己酒囊饭袋般的身躯根本承受不起,结果一个跌伤了脚,一个扭伤了腰。

骄奢淫逸的富人们互相之间一旦开始那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斗富,往往也就预示着所处的朝代马上就要垮台了:石崇和王恺斗富后,西晋短短二十余年后而亡;而元雍和元琛的攀比,则在短短十几年后葬送了北魏近一百五十年的基业。

也许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明朝开国皇帝在建国之初就处死了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人沈万山。公元700多年前,明朝建国初年朱元璋欲修金陵城,却因费用问题一时搁置忧心。沈万山得知后,想要效仿秦国吕不韦做那“立一国君之利”的大生意,请犒军队,一时朝野震动,却也惹恼了贫苦出生的明太祖朱元璋。金陵城的城墙已经修好了,巍峨宏伟,一派皇家气象,而那个承担了筑城三分之一费用的人,却要长枷铁镣发配边陲。也许,沈万山在病死他乡的时候才记得弟弟的告诫:“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可罢休”。

四、炫富行为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血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炫富、斗富,无异于自寻死路,有点感觉像是“养在猪圈里的猪对主人说,我肥了,够肥了,足够肥了”,自取灭亡。若果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纵容这种炫富的行为,让这种骄奢称为一种社会的风气,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崩溃,后果已有中国5000年历史前车之鉴。

无独有偶的是,在现代的中国依然发生着这种类似的悲剧。自1999年,胡润和他的助手仅因个人爱好,编排了中国大陆首富企业家排行榜以来截止2009年,仅在这11年时间里,仅”胡润百富豪榜“上有100多名上榜富豪先后落马。有人甚至戏称胡润富豪榜是杀富榜。所以这种炫富的现象,必须要扼杀在摇篮之中。

更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在富豪们普遍遭受到人们置疑,声誉扫地的今天依然有那么多的富人仍热衷于上那本想寄托炫耀之意的富豪排行榜,有人还不惜巨资进行“公关”,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名次往前靠。于是乎“胡润百富榜”(名曰百富,其实是上榜者高达1000人)在中国更是热火朝天,倍受富人追捧。

这里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富二代的80后、90后可能并不熟悉历史或者不愿意从历史的故事之中去总结今天的经验。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类比的模式,难以将个别想象从集体中抽象出来进行逻辑分析。为分析这种现象,我们借助于西方的心理学。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追求分为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我们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性等;当第一个生理需求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有安全方面的需求,寻求生命、财产等免于威胁、孤独、侵犯的需要;然后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同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伙伴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希望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相互支持与关照;排在第四位的是对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是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最高层次的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即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韵需要。

毫无疑问,炫富在西方心理学上是属于第四层次,也就是“尊重”的需要,富人们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富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富,就如小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一般,是那几个孩子独自玩耍的游戏。只可惜,有很大一部分富人并不乐意与彼此之间的这种“炫耀玩具的游戏”,他们把这种炫耀放在了网上到处宣扬。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这种通过炫耀自己多有钱来表达自己真正需要的尊重,无异于哗众取宠。

五、总结

财富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字,甚至带来其他人的窥觊。在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情况下,积累更多的财富,只会给这些富人带来两个结果:一、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二灾难。古语有云:才胜德必有其祸。想要获得整个社会的承认,得到想要的尊重,就必须担当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必须学会低调。

另外,国家也应做好相应工作,完善公务系统监管机制,藏富于民,缩小贫富差距。这样我们的社会建设才会更上一层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相关内容

  • 新手必看 常见网络故障与排查
  • 2007-07-18 18:37 1.故障现象:进行拨号上网操作时,MODEN没有拨号声音,始终连接不上因特网,MODEN上指示灯也不闪. 分析.排除:电话线路是否占线:接MODEN的服务器的连接(含:连线.接头)是否正常:电话线路是否正常,有无杂音干扰:拨号网络配置是否正确:MODEN的配置设置是 ...

  • 空调常见故障维修实例很好的资料
  • 空调常见故障维修-空调制冷系统维修案例 第三节 空调制冷系统维修案例 制冷系统故障是我们维修当中常风的故障,故障现象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还是有规律可循,有经验可借鉴.这里介绍的是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的检查步骤,虽不是必须的,但是维修时应顺着此思路进行检修. 一.制冷系统检修要点 1.观察内外机的工 ...

  • 2.1性质活泼的氧气
  • 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5•绵阳)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

  • 空调常见故障维修案例
  • 第一节 空调器常用检修工具及使用 1.压力表 制冷剂泄漏是空调器常见故障,为对系统中制冷剂量是否充足进行检测,常用到压力表,压力表是氟利昂制冷系统中常用的检测工具,它的外壳直径从60mm-250mm,有多种规格,适合空调器制冷系统使用的真空压力表量程为-0.1MPa-2.5MPa,如图2-33所示, ...

  • 大学生校园教室占座现象的统计分析
  • 摘 要: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特性,高校校园的占座现象一直存在,给同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对于这一现象,也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探讨.与学者普遍探讨的图书馆占座不同.从关于占座的研究的基础出发,探讨了大学生上课占座的情况:文章通过问卷调研,分别用数道试题测度了学生占座倾向.成绩重视程度.班级学习气氛变量等属性, ...

  • 美的空调故障分析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电控维修手册 一.电控板(01) 编号:010101 故障类型:主控板坏 机器型号:KFR-22GW/Y 故障现象:室外机启动后立即跳停 原因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般是,以下两种保护会造成此现象:一是漏电保护或空气开关容量小,但此类保护会连内机 ...

  • 汽车故障案例
  • http://wenku.baidu.com/view/9a62382fed630b1c59eeb58e.html 1.故障现象: 加速后,丢开油门,发动机熄火. 故障分析: 用CHECK-UP诊断仪测试,无故障码输出.拆开火花塞发现四缸火花塞发黑,怀疑是火花塞点火能量不足造成此故障,换四只火花塞后 ...

  • 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技巧: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社会现象
  • 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技巧: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社会现象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技巧<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社会现象>,希望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对事业单位面试有所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面试中灵活应用,一举成功! 在综合分析题目中较常见的还是社会现象的题目, ...

  • 统计基础名词解释
  • 一. 名词解释 1.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 2. 变量: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称为变量, 3. 不变标志:是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不发生变化的标志. 4. 定性变量: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 5. 统计调查 ...

  • 江苏省自学考试统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目
  • 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