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

一、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诊断后按规定时限(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网络直报)。

报告时限的计算,以本次就诊医生诊断时间为起始时间,上网录入时间为截止时间。

二、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或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卡类别选择“初次报告”项),做好疫情登记,并立即将报告卡送交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一个病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定传染病时,应分别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2、订正报告

责任报告人对已报告过的病例诊断进行更改(如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分型或分类改变)或发现填卡错误时,必须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在规定时限内重新填写、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类别选择

“订正报告”项,填写新“诊断日期”(确诊日期)和填卡日期,但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时,除将“病例分类”由“临床诊断病例”改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外,无需更改其他项目。传染病订正为其他疾病或其他传染病时,要在备注中注明订正前和订正后的病名。

三、谁报告

1、传染病报告为谁接诊、谁报告。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医师均为责任报告人。

四、哪些病种需要报告?

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39种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采供血机构艾滋病检测阳性检测结果,都需要报告。

需要报疫情的8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

五、怎么填写?

必须填11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属地、现住

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密切接触者有无相同症状。8种性病报告时同时填写性病附卡。

六、如何报告

传染病报告流程:填卡、检测、核对、录入。

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人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在疾病诊断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其他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在诊断后24小时上报。

七、填报要求

1、诊断日期与医生填卡日期必须一致;医生报卡时间与网络报卡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同一病人患有两种法定传染病需要填写2种传染病报告卡。

2、监护人及现住址

14岁以下的患儿需填写家姓名。

现住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住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祥细填写要求到城市门牌号,农村到村组,以能找到该病人为原则。职业要求幼托儿童、学生必须要填写学校名称和所在班级。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地址。

八、纸质资料的保存

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

一、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诊断后按规定时限(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网络直报)。

报告时限的计算,以本次就诊医生诊断时间为起始时间,上网录入时间为截止时间。

二、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或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认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卡类别选择“初次报告”项),做好疫情登记,并立即将报告卡送交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一个病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定传染病时,应分别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2、订正报告

责任报告人对已报告过的病例诊断进行更改(如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分型或分类改变)或发现填卡错误时,必须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在规定时限内重新填写、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类别选择

“订正报告”项,填写新“诊断日期”(确诊日期)和填卡日期,但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时,除将“病例分类”由“临床诊断病例”改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外,无需更改其他项目。传染病订正为其他疾病或其他传染病时,要在备注中注明订正前和订正后的病名。

三、谁报告

1、传染病报告为谁接诊、谁报告。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医师均为责任报告人。

四、哪些病种需要报告?

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39种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采供血机构艾滋病检测阳性检测结果,都需要报告。

需要报疫情的8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

五、怎么填写?

必须填11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属地、现住

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密切接触者有无相同症状。8种性病报告时同时填写性病附卡。

六、如何报告

传染病报告流程:填卡、检测、核对、录入。

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人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在疾病诊断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其他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在诊断后24小时上报。

七、填报要求

1、诊断日期与医生填卡日期必须一致;医生报卡时间与网络报卡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同一病人患有两种法定传染病需要填写2种传染病报告卡。

2、监护人及现住址

14岁以下的患儿需填写家姓名。

现住址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住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祥细填写要求到城市门牌号,农村到村组,以能找到该病人为原则。职业要求幼托儿童、学生必须要填写学校名称和所在班级。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地址。

八、纸质资料的保存

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


相关内容

  •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为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 . 规范> ,确保及时.准确.完整的报告传染病以及规范管理, 特制定本制度. 1.每年年初制定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计划. 2.每年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至少一次以上传染病防治 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传染 ...

  •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
  •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 为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确保及时.准确.完整的报告传染病以及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每年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至少两次以上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以及近年来上级要求学习的相关文件和我旗发 ...

  •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2
  • <传染病防治知识>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讲课内容力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角色体验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在授课过程中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 ...

  • 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 岳阳楼区医疗机构 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本制度由岳阳楼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制定.由于时 间仓促,制定的制度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仅供各级医 疗机构参考,谬误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希望驻区各级医院 以此为范本制定好各单位的疫情管理制度. 岳阳楼区CDC疾控一科 石峰汇总整理 2006年10月 目 录 ...

  • 医疗机构传染病.死亡管理制度
  • 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全院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月对传染病管理工 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 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工作. 3.制定疫情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4.协调处理本医 ...

  •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 转发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 湘卫办疾控发[2006]29号 各市.州卫生局,教育局: 现将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2006]65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全面掌握规范内容,并按照规范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加 ...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2012-2013学年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 加强经常性卫生管理,重视预防性消毒,按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做好师生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 二. 认真执行计划免疫政策,做好各项预防接种 ...

  • 南站镇中心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 南站镇中心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 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 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君华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 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特制定君华苑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一.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 (一).本站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统筹本社区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