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明确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在明确本次作文存在文体不清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
2.在完成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通过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难点
1.针对文体不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修改作文;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要求,简要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
(二)比较•分析
1.阅读两篇范文,思考哪篇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
(范文一:优秀作文,以记叙为主。范文二:文章开头大量议论,中间记叙,末尾小量议论)
2.总结: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为主,着重叙事、描写。
指出本次作文突出问题:文体不清。
(三)讨论•修改
学生讨论:如何修改范文二可以扭转乾坤,让它成为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明确:把记叙和议论部分互换位置,且记叙篇幅增大,议论篇幅减少,便是一篇不错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四)思考•归纳
回忆记叙文的特点以及刚才对范文二的修改方法,说说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最后总结(课件):
1.记叙文中的议论
(1)地位
以叙为主,叙议紧联。记叙文中的议论以揭示记叙的意义来点明主旨,因此议要紧扣叙。
(2)成分
点到为止,要少而精。它是叙述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属于“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
例子:初中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中的《第一次真好》。
(3)位置
结尾,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中,可在记叙文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开头,只有少数文章以议论为开头,用议论开头要避免大段议论以致文体不当的情况出现。
2.记叙文中的抒情
(1)一般分为: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2)地位:以记叙为基础。
记叙要具体、充实,让人对所记事件或人物有了深入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抒情才能打动人心。
(3)成分:少而精。
一篇文章的抒情语句不能太多,在关键的地方点一句或几句即可。
例子:初中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五)展示部分优秀作文,进行简要点评。
(六)作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附一:我的课后记
对于高一的学生,作文要求的重点仍在记叙文。从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基本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切合题意、通顺完整的一篇文章。但文体不清的情况比较明显,特别是面对一些亦较易于议论的话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就很容易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初三已经接触过议论文,再加上不能细致的进行描写和较复杂的记叙,于是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但字数未达标,于是就用议论抒情来凑数;也可能是学生们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就算哪。 针对学生们刚写完的“欣赏”这一话题,我设计了这一作文讲评方案。“欣赏”此话题,是属于既宜记叙又宜议论的话题,却致使不少学生写成了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既不是记叙又不是议论的“两不像”。
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学生成败作文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辨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再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修改,调整叙议的比例,使记叙文成为真正的记叙文。
课后,我再思考,我认为学生叙议不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擅长描写,使记叙变得苍白而空洞,只好用议论来充数,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叙议参半的记叙文的尴尬局面,还得加强对学生作文描写部分的指导和训练。
附二:本次堂上作文训练题
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欣赏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或特别的体验等。
请以“欣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教学目标:理解直接抒情的作用。
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抒情,畅快淋漓地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教学难点:在记叙文中运用抒情。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幻灯片1标题)
一.感悟名篇
朗读文章,看谁读得好,并画出抒情的句子(幻灯片2)
凡卡
(俄罗斯)契诃夫
例1.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白杨礼赞
茅盾
例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二.叙事中抒情的分类(幻灯片3)
1.直接抒情:是作者直接坦露内心的情感,不加掩饰地表现思想感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表达,如例一。
2.间接抒情:是依附于景、依附于事、依附于理的抒情,也就是描写、叙述、议论的方式进行抒情,如例二。
分解训练
一.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幻灯片4)
判断下面句子用了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例3..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巴金《怀念萧姗》
(直接,愧疚、疼爱)
例4..短暂的初次会晤大约有半小时。屋里有一个小火炉,阳光照在窗户纸上,使小屋和暖如春。这是北方旧式房屋冬天里所特有的一种气氛。——梁实秋槐园梦忆》
(间接,喜悦、期待)
例5..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直接,赞叹)——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例6..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
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猫》
(直接和间接,前文借小猫玩耍抒情,后文直接抒发,表达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二.直接抒情的特点和方法。
特点:(幻灯片5)
1、真情实感。首先要自己感动,才能打动读者。
2、情理交融。也就是我们说的合情合理。符合正常的伦理和逻辑。
例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朱自清
例8.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背影》朱自清
方法:(幻灯片6)
1.直抒胸臆,如上例7、8。
2.情理交融,如例9
我想,是啊,
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
3.借助其他表现手法,灵活运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恰当使用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你的文章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富有文采。(幻灯片7)
例10.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反呢?是有人偷了它吧.那是谁,又藏在那里了呢?是他们自己逃跑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了呢?
我不知道它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却乎是渐渐空虚了.默默的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从我手中溜过.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有徘徊之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例11
花之笔记
张晓风
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人发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菲薄菲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
花的颜色和线条总还比较
栀子花和木本株兰的香总是在日暖风和的时候才香得出来,所以也特别让人着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树上的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横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集中的美。
散文是爬藤花,像九重萝、茶靡、紫藤、茑萝,乃至牵牛花和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浑洒。爬藤花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没有其章法的--无论是开在疏篱间的,泼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的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复活了似的……它们都各有其风格,真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花有它自己的修辞。
如果有什么花可以称之为舞台剧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
文学批评如果用花来比喻,大概可以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却大刺刺地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当然,好的仙人掌花还是漂亮得要命的。
水生花的颜色天生的好,是极鲜润的泼墨画,水生花总是使人惊讶,仿佛好得有点不合常理。大地上有花已经够好了,山谷里有花已经够好了,居然水里也冒出花来,简直是不可信,可是它又偏着了邪似的在那里。水生花是荷也好,睡莲也好,水仙也好,白得令人手脚无措的马蹄莲也好,还有一种紫簌簌的涨成满
满一串子的似乎叫做布袋莲的也好,都有一种奇怪的特色:它们不管开它几里地,看起来每朵却都是清寂落寞的,那种伶伶然的仿佛独立于时间空间之外的悠远,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属于婉约派的小词吧,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花。
不但水生花,连水草像蒹葭,像唐菖蒲,像芦苇,都美得令人发愁,一部诗经是从一条荇菜参差水鸟合唱的水湄开始的--不能想了,那样干干净净的河,那样干干净净的水,那样干干净净的草,那样干干净净的古典的爱情一一不能想了,想了让人有一种身为旧王族被放逐后的悲恸。
我们好像真的就要失去水了--干净的水--以及水中的花。
三.间接抒情。(幻灯片8)
形式:1.寓情于景自然景物描写无不涂上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情色彩,达到物我合一
的境界。
2.寓情于事即通过叙事来抒情。这种叙事与一般的叙述不同。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以叙述来抒情,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只是片段式的介绍,但必须是生活真实。
3.寓情于理即通过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也区别于一般议论。一般议论需要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而用来抒情的议论,只是作者用饱蘸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以达到抒发主观感情之目的。
读下列短文,说说是哪一种间接抒情的哪种形式并简要分析:(幻灯片9)
答题格式:( )抒情中的( )的形式,通过写( )(或事或景或理),表达了( )(情)。
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事的形式,通过细致的描述父亲蹒跚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怜爱之情。)
2.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这半死不活才叫是受罪,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景的形式,描写“残红”怯生生,表达对花儿的怜爱,对人生落寞的哀伤。)
3.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理的形式,作者用饱含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蜜蜂的高度评价,抒发赞颂之情。)
作用:使抽象的情感融化在情景理中,具体化形象化,抒情效果含蓄婉转,深蕴隽永,感染力强。(幻灯片10)
说说作者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题格式通过描写(内容),抒发了(情)。
荷西与我离了车站,往一条羊肠小径走下去,两边的山崖长满了蕨类植物,走着走着好似没有了路,突然,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那么清丽地向我们呈现出来,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地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时间,在这里是静止了,好似千万年来,这片平原就是这个样子,而千万年后,它也不会改变。
——三毛《逍遥七岛游》
(答案:通过描写杏花房屋牛羊老婆婆狗叫等,展现了一个温馨甜蜜的小山村,抒发了热爱留恋向往之情。)
手法:抽象写具体,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白描、叠词、衬托、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引用等。写景时要理清情感。(幻灯片11)
写法启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联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叠词)
不一会儿,黄公涧就映入眼帘了:一潭碧水被一丛丛葱笼花树围着,只有前上方露出一带白而发亮的涧流,从上而下,蜿蜒曲折地注入潭水中,潭水不时溅起朵朵飞花翠玉般的“白梅”。
(比喻)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比喻、夸张)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白描)
再往更远处看吧,氺天交界处,依稀看到一线山痕,那些从天边驶来的和向天边驶去的船只,不由使人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这朦胧的景色,似乎把人们带到了更远的虚无缥缈的仙境。
(引用)
名家名言(幻灯片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庄子
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美。——狄德罗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张戒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四.病文会诊
1.景情分离,不能表现主题(幻灯片13)
病例:我爱秋天
长长的列车在飞驰。
只见那光秃秃的刺槐、杨柳在寒风中晃荡;地上经霜的落叶,早已枯萎,失去鲜艳的光泽;斜坡上开败的黄花,只留下几根断茎。只有远处的一棵柿树,挂着满枝的果实,红得耀眼。肃杀的秋天,带来了“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绚丽多彩的秋色。这不是胜似春光吗?
我爱金色的秋天。
2.景物空洞,景和情结合的不好。(幻灯片14)
“清晨,走在上学路上,看看天空和街道,充满希望的(烦恼的)一天又开始了。” 指导:天空和街道要详写,从多种角度描写。
五.小结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一、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明确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在明确本次作文存在文体不清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
2.在完成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通过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难点
1.针对文体不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修改作文;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要求,简要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
(二)比较•分析
1.阅读两篇范文,思考哪篇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
(范文一:优秀作文,以记叙为主。范文二:文章开头大量议论,中间记叙,末尾小量议论)
2.总结: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为主,着重叙事、描写。
指出本次作文突出问题:文体不清。
(三)讨论•修改
学生讨论:如何修改范文二可以扭转乾坤,让它成为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明确:把记叙和议论部分互换位置,且记叙篇幅增大,议论篇幅减少,便是一篇不错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四)思考•归纳
回忆记叙文的特点以及刚才对范文二的修改方法,说说如何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并说明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最后总结(课件):
1.记叙文中的议论
(1)地位
以叙为主,叙议紧联。记叙文中的议论以揭示记叙的意义来点明主旨,因此议要紧扣叙。
(2)成分
点到为止,要少而精。它是叙述和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属于“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
例子:初中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中的《第一次真好》。
(3)位置
结尾,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中,可在记叙文的过程中穿插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开头,只有少数文章以议论为开头,用议论开头要避免大段议论以致文体不当的情况出现。
2.记叙文中的抒情
(1)一般分为: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2)地位:以记叙为基础。
记叙要具体、充实,让人对所记事件或人物有了深入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抒情才能打动人心。
(3)成分:少而精。
一篇文章的抒情语句不能太多,在关键的地方点一句或几句即可。
例子:初中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
(五)展示部分优秀作文,进行简要点评。
(六)作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附一:我的课后记
对于高一的学生,作文要求的重点仍在记叙文。从学生的作文水平来看,基本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切合题意、通顺完整的一篇文章。但文体不清的情况比较明显,特别是面对一些亦较易于议论的话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就很容易把文章写成了“四不像”。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初三已经接触过议论文,再加上不能细致的进行描写和较复杂的记叙,于是写一件事,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但字数未达标,于是就用议论抒情来凑数;也可能是学生们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概念,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就算哪。 针对学生们刚写完的“欣赏”这一话题,我设计了这一作文讲评方案。“欣赏”此话题,是属于既宜记叙又宜议论的话题,却致使不少学生写成了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既不是记叙又不是议论的“两不像”。
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学生成败作文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辨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再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修改,调整叙议的比例,使记叙文成为真正的记叙文。
课后,我再思考,我认为学生叙议不清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擅长描写,使记叙变得苍白而空洞,只好用议论来充数,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叙议参半的记叙文的尴尬局面,还得加强对学生作文描写部分的指导和训练。
附二:本次堂上作文训练题
所谓“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欣赏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或特别的体验等。
请以“欣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教学目标:理解直接抒情的作用。
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抒情,畅快淋漓地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在叙事中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教学难点:在记叙文中运用抒情。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幻灯片1标题)
一.感悟名篇
朗读文章,看谁读得好,并画出抒情的句子(幻灯片2)
凡卡
(俄罗斯)契诃夫
例1.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白杨礼赞
茅盾
例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二.叙事中抒情的分类(幻灯片3)
1.直接抒情:是作者直接坦露内心的情感,不加掩饰地表现思想感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表达,如例一。
2.间接抒情:是依附于景、依附于事、依附于理的抒情,也就是描写、叙述、议论的方式进行抒情,如例二。
分解训练
一.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幻灯片4)
判断下面句子用了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例3..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巴金《怀念萧姗》
(直接,愧疚、疼爱)
例4..短暂的初次会晤大约有半小时。屋里有一个小火炉,阳光照在窗户纸上,使小屋和暖如春。这是北方旧式房屋冬天里所特有的一种气氛。——梁实秋槐园梦忆》
(间接,喜悦、期待)
例5..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直接,赞叹)——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例6..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
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老舍《猫》
(直接和间接,前文借小猫玩耍抒情,后文直接抒发,表达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二.直接抒情的特点和方法。
特点:(幻灯片5)
1、真情实感。首先要自己感动,才能打动读者。
2、情理交融。也就是我们说的合情合理。符合正常的伦理和逻辑。
例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朱自清
例8.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哎!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背影》朱自清
方法:(幻灯片6)
1.直抒胸臆,如上例7、8。
2.情理交融,如例9
我想,是啊,
海懂得什么?山懂得什么?它们虽然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今后,也许还将存在更多的亿万年,可是,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一分钟,一秒钟呢!而人,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的岁月,却每时每刻,甚至在梦中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存在。而且,不正是人类自己赋予了自然以人的面貌、思想和感情吗?在无知的自然面前,人,难道不该感到骄傲和神圣吗?
3.借助其他表现手法,灵活运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恰当使用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你的文章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富有文采。(幻灯片7)
例10.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反呢?是有人偷了它吧.那是谁,又藏在那里了呢?是他们自己逃跑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了呢?
我不知道它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却乎是渐渐空虚了.默默的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从我手中溜过.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有徘徊之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例11
花之笔记
张晓风
我喜欢那些美得扎实厚重的花,像百合、荷花、木棉,但我也喜欢那些美得让人发愁的花,特别是开在春天的,花瓣儿菲薄菲薄,眼看着便要薄得没有了的花,像桃花、杏花、李花、三色堇或波斯菊。
花的颜色和线条总还比较
栀子花和木本株兰的香总是在日暖风和的时候才香得出来,所以也特别让人着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
树上的花是小说,有枝有干地攀在横交叉的结构上,俯下它漫天的华美,
草花是诗,由于矮,像是刚从土里蹦上来的,一种精粹的、鲜艳的、凝聚的、集中的美。
散文是爬藤花,像九重萝、茶靡、紫藤、茑萝,乃至牵牛花和丝瓜花、扁豆花,都有一种走到哪里就开到哪里的浑洒。爬藤花看起来漫不经心,等开完了整个季节之后回头一看,倒也没有一篇是没有其章法的--无论是开在疏篱间的,泼撒在花架上的,哗哗地流下瓜棚的,或者不自惜的淌在坡地上的,乃至于调皮刁钻爬上老树,把枯木开得复活了似的……它们都各有其风格,真的,丝瓜花有它自己的文法,牵牛花有它自己的修辞。
如果有什么花可以称之为舞台剧的,大概就是昙花了吧。它是一种彻底的时间艺术,在丝帷的开阖间即生而即死,它的每一秒钟都在
文学批评如果用花来比喻,大概可以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却大刺刺地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当然,好的仙人掌花还是漂亮得要命的。
水生花的颜色天生的好,是极鲜润的泼墨画,水生花总是使人惊讶,仿佛好得有点不合常理。大地上有花已经够好了,山谷里有花已经够好了,居然水里也冒出花来,简直是不可信,可是它又偏着了邪似的在那里。水生花是荷也好,睡莲也好,水仙也好,白得令人手脚无措的马蹄莲也好,还有一种紫簌簌的涨成满
满一串子的似乎叫做布袋莲的也好,都有一种奇怪的特色:它们不管开它几里地,看起来每朵却都是清寂落寞的,那种伶伶然的仿佛独立于时间空间之外的悠远,水生花大概是一阕属于婉约派的小词吧,在管弦触水之际,偶然化生而成的花。
不但水生花,连水草像蒹葭,像唐菖蒲,像芦苇,都美得令人发愁,一部诗经是从一条荇菜参差水鸟合唱的水湄开始的--不能想了,那样干干净净的河,那样干干净净的水,那样干干净净的草,那样干干净净的古典的爱情一一不能想了,想了让人有一种身为旧王族被放逐后的悲恸。
我们好像真的就要失去水了--干净的水--以及水中的花。
三.间接抒情。(幻灯片8)
形式:1.寓情于景自然景物描写无不涂上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情色彩,达到物我合一
的境界。
2.寓情于事即通过叙事来抒情。这种叙事与一般的叙述不同。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以叙述来抒情,不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只是片段式的介绍,但必须是生活真实。
3.寓情于理即通过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也区别于一般议论。一般议论需要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而用来抒情的议论,只是作者用饱蘸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以达到抒发主观感情之目的。
读下列短文,说说是哪一种间接抒情的哪种形式并简要分析:(幻灯片9)
答题格式:( )抒情中的( )的形式,通过写( )(或事或景或理),表达了( )(情)。
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事的形式,通过细致的描述父亲蹒跚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怜爱之情。)
2.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这半死不活才叫是受罪,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景的形式,描写“残红”怯生生,表达对花儿的怜爱,对人生落寞的哀伤。)
3.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理的形式,作者用饱含感情的文字写出自己对蜜蜂的高度评价,抒发赞颂之情。)
作用:使抽象的情感融化在情景理中,具体化形象化,抒情效果含蓄婉转,深蕴隽永,感染力强。(幻灯片10)
说说作者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题格式通过描写(内容),抒发了(情)。
荷西与我离了车站,往一条羊肠小径走下去,两边的山崖长满了蕨类植物,走着走着好似没有了路,突然,就在一个转弯的时间,一片小小的平原在几个山谷里,那么清丽地向我们呈现出来,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雾似的笼罩着这寂静的平原。一幢幢红瓦白墙的人家,零零落落地散布在绿得如同丝绒的草地上。细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头吃草,有一个老婆婆在喂鸡,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更衬出了这个村落的宁静。时间,在这里是静止了,好似千万年来,这片平原就是这个样子,而千万年后,它也不会改变。
——三毛《逍遥七岛游》
(答案:通过描写杏花房屋牛羊老婆婆狗叫等,展现了一个温馨甜蜜的小山村,抒发了热爱留恋向往之情。)
手法:抽象写具体,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白描、叠词、衬托、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引用等。写景时要理清情感。(幻灯片11)
写法启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联想)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叠词)
不一会儿,黄公涧就映入眼帘了:一潭碧水被一丛丛葱笼花树围着,只有前上方露出一带白而发亮的涧流,从上而下,蜿蜒曲折地注入潭水中,潭水不时溅起朵朵飞花翠玉般的“白梅”。
(比喻)
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比喻、夸张)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白描)
再往更远处看吧,氺天交界处,依稀看到一线山痕,那些从天边驶来的和向天边驶去的船只,不由使人想起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这朦胧的景色,似乎把人们带到了更远的虚无缥缈的仙境。
(引用)
名家名言(幻灯片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庄子
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美。——狄德罗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张戒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四.病文会诊
1.景情分离,不能表现主题(幻灯片13)
病例:我爱秋天
长长的列车在飞驰。
只见那光秃秃的刺槐、杨柳在寒风中晃荡;地上经霜的落叶,早已枯萎,失去鲜艳的光泽;斜坡上开败的黄花,只留下几根断茎。只有远处的一棵柿树,挂着满枝的果实,红得耀眼。肃杀的秋天,带来了“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绚丽多彩的秋色。这不是胜似春光吗?
我爱金色的秋天。
2.景物空洞,景和情结合的不好。(幻灯片14)
“清晨,走在上学路上,看看天空和街道,充满希望的(烦恼的)一天又开始了。” 指导:天空和街道要详写,从多种角度描写。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