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摘 要: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汤首见于汉・张仲景之《伤寒论》,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本文试就桂枝汤类方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1 双向调节作用      1.1体温桂枝汤对于体温的双向调节,体现在能使营卫不和所致的体温升高或偏低的病理状态趋于正常。营卫不和而体温升高,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发热即太阳中风,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祛邪,故能退其热;内伤发热多见于营卫受损、阴阳失和的病证,桂枝汤既能协调阴阳,又能裨助营卫,故用于产后,术后失血营虚,病后营卫受损或复感外邪所致的缠绵低热及骤发高热,均有良效。营卫不和所致的体温偏低,临床也时有所见。《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无热恶寒,多因素体阳虚,无力与邪抗争所致,用桂枝汤温振心阳,调和营卫,切中病情,能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1.2汗液桂枝汤对于汗液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它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桂枝汤能够发汗,除桂枝、生姜本身具有发汗作用外,与服后“啜热稀粥”、“温复”也有关系。桂枝汤又能止汗,这主要是通过桂芍配伍的功能实现的。“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桂枝汤证的自汗出乃营卫不知,治疗当调和营卫。仲景原书中的“复发其汗”、“先其时发汗”九字最为关键;倘若有邪,通过发汗,邪从汗出,邪去汗止;倘若营气和者,仅卫气不共营气和谐,则通过发汗,营卫谐和而汗自止。可见,表虚自汗虚症汗,服桂枝汤并啜热稀粥及温复后遍身絷絷微似汗出属药汗,先得药汗是发汗,病汗遂止为止汗。   1.3心率桂枝汤类方对于心率的双向调节,表现在对心阳虚所致异常心律的调节。《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里的“脉促胸满”,是下后心阳损伤,表邪乘虚陷胸,而正气仍有抗邪向外趋向的见证。心阳虚而脉促,宜当用温,本方桂甘同用,温振心阳,则阳回而脉促复常。心阳不足除可见虚亢的脉象外,更多系迟缓无力之脉。笔者用此方治疗缓而结代之脉亦颇有效。   1.4血压桂枝汤类方对于血压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对心脾阳虚所致血压异常的调节。心脾阳虚所致的低血压,多因心阳不振,心脾虚损,或脱液,失血,耗气过多所致。临床于风心、久泻等慢性疾病的后期或产后气血两伤的情况下常能见到。以桂枝汤为组方基础的黄芪建中汤能温心阳。益脾胃,建中补虚,治疗诸不足,故用以治心脾阳虚之低血压常获良效。心脾阳虚所致的高血压。多因心脾虚衰,中气不振而阴阳失去维系所致。治疗当从甘温建中,由阴引阳,由阳引阴求之。尤怡日:“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本方有建中气以调阴阳、益营卫以溢化源的作用,故用之每能奏效。或更加龙齿治疗劳心损力过,气血耗伤而运行失常的高血压病证,其效益佳。   1.5大肠功能桂枝汤类方对于大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对泻痢和便秘的治疗。前人谓“桂枝汤一方外证治太阳,内证治太阴。”在中气虚损、里气不和的病机下,桂枝加芍药汤既可治疗脾气虚损,运化不利的久痢,又可用治里气郁滞,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体现了调脾胃,和气机,调整大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腹痛下痢和痉挛便秘,症虽不同,脾虚失和的机理则一,治病求本,故能左右逢源。      2 双向调节作用      2.1 双向调节的前提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建立在特定的病机基础上,而且与一定的病理状态相联系。譬如,桂枝汤对体温、汗液失常的双向调节,是基于营卫不和的前提;其类方对心率、血压、大肠传导失常的双向调节,是建立在心脾阳虚的基础上等等。   2.2 双向调节的基础桂枝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三对配伍,是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基础。桂枝温通卫阳,芍药敛阴和营,两药一散一收,一刚一柔,集合各自的特长而产生以调和营卫为主的作用。桂枝汤对体温、汗液的双向调节作用,即以此为主要支柱。桂枝配甘草,甘温补虚,辛甘化阳,有扶心阳,生心液,利血气,平动悸的作用,故可对心阳不足的心律失常实现双向调节。芍药配甘草,有敛阴和营,调中舒挛,缓急止痛之功。在桂枝加芍药汤对腹痛下利和痉挛便秘的双向调节中,芍药甘草的配伍,是个很好的注解。   2.3 双向调节的途径①调和营卫,畅通循环,营和卫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和功能的重要部分之一。营气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能温煦脏腑,调节腠理,护表抗邪。营卫调和,气血循环通畅,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营卫失调,则机体平衡和脏腑功能遭到破坏,随之出现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桂枝汤中,桂姜主卫,芍枣主营,两相配伍,既调营卫利气血,又通经络畅循环,再加甘草之通调,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刚柔相济,阴阳相和。桂枝汤正是通过调和营卫、畅通循环这个途径,对机体的体温、汗液等方面的失调实现双向调节的。②调理脾胃,建复中气。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脏气皆绝于外,……故营卫失守,诸病生焉”桂枝汤中,姜、枣、草是调补脾胃的圣药,芍药有“益脾”的作用,桂枝能“促进唾液及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J,五药合用,具有调理脾胃,建复中气的作用,故有对“中气不足”,“营卫失守”所致的血压失常及大肠传导功能紊乱等病症实现双向调节。   2.4 双向调节的实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强和弱。因此,治疗时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上比单纯着眼于致病因素。更有利于调动机体战胜病邪的能动作用。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伊藤嘉纪在《中医与机体恒定性》一文中指出:“体温和血浆透压是保持机体恒定的两个重点。”联系到桂枝汤既能调节机体的体温,又能通过循环的畅通和对汗液分泌的调节。影响到血浆的渗透压,这就为上述的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实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至于桂枝汤类方对机体调节控制的确切原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3 结语      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方剂,并不止于桂枝汤类方。如金匮肾气丸,即可用治尿少浮肿,又可治疗多尿、夜尿;半硫丸既可用于便秘,又可治疗泄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就方剂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摘 要: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汤首见于汉・张仲景之《伤寒论》,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本文试就桂枝汤类方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1 双向调节作用      1.1体温桂枝汤对于体温的双向调节,体现在能使营卫不和所致的体温升高或偏低的病理状态趋于正常。营卫不和而体温升高,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发热即太阳中风,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祛邪,故能退其热;内伤发热多见于营卫受损、阴阳失和的病证,桂枝汤既能协调阴阳,又能裨助营卫,故用于产后,术后失血营虚,病后营卫受损或复感外邪所致的缠绵低热及骤发高热,均有良效。营卫不和所致的体温偏低,临床也时有所见。《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无热恶寒,多因素体阳虚,无力与邪抗争所致,用桂枝汤温振心阳,调和营卫,切中病情,能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1.2汗液桂枝汤对于汗液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它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桂枝汤能够发汗,除桂枝、生姜本身具有发汗作用外,与服后“啜热稀粥”、“温复”也有关系。桂枝汤又能止汗,这主要是通过桂芍配伍的功能实现的。“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桂枝汤证的自汗出乃营卫不知,治疗当调和营卫。仲景原书中的“复发其汗”、“先其时发汗”九字最为关键;倘若有邪,通过发汗,邪从汗出,邪去汗止;倘若营气和者,仅卫气不共营气和谐,则通过发汗,营卫谐和而汗自止。可见,表虚自汗虚症汗,服桂枝汤并啜热稀粥及温复后遍身絷絷微似汗出属药汗,先得药汗是发汗,病汗遂止为止汗。   1.3心率桂枝汤类方对于心率的双向调节,表现在对心阳虚所致异常心律的调节。《伤寒论》第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这里的“脉促胸满”,是下后心阳损伤,表邪乘虚陷胸,而正气仍有抗邪向外趋向的见证。心阳虚而脉促,宜当用温,本方桂甘同用,温振心阳,则阳回而脉促复常。心阳不足除可见虚亢的脉象外,更多系迟缓无力之脉。笔者用此方治疗缓而结代之脉亦颇有效。   1.4血压桂枝汤类方对于血压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对心脾阳虚所致血压异常的调节。心脾阳虚所致的低血压,多因心阳不振,心脾虚损,或脱液,失血,耗气过多所致。临床于风心、久泻等慢性疾病的后期或产后气血两伤的情况下常能见到。以桂枝汤为组方基础的黄芪建中汤能温心阳。益脾胃,建中补虚,治疗诸不足,故用以治心脾阳虚之低血压常获良效。心脾阳虚所致的高血压。多因心脾虚衰,中气不振而阴阳失去维系所致。治疗当从甘温建中,由阴引阳,由阳引阴求之。尤怡日:“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本方有建中气以调阴阳、益营卫以溢化源的作用,故用之每能奏效。或更加龙齿治疗劳心损力过,气血耗伤而运行失常的高血压病证,其效益佳。   1.5大肠功能桂枝汤类方对于大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体现在对泻痢和便秘的治疗。前人谓“桂枝汤一方外证治太阳,内证治太阴。”在中气虚损、里气不和的病机下,桂枝加芍药汤既可治疗脾气虚损,运化不利的久痢,又可用治里气郁滞,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体现了调脾胃,和气机,调整大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腹痛下痢和痉挛便秘,症虽不同,脾虚失和的机理则一,治病求本,故能左右逢源。      2 双向调节作用      2.1 双向调节的前提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建立在特定的病机基础上,而且与一定的病理状态相联系。譬如,桂枝汤对体温、汗液失常的双向调节,是基于营卫不和的前提;其类方对心率、血压、大肠传导失常的双向调节,是建立在心脾阳虚的基础上等等。   2.2 双向调节的基础桂枝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三对配伍,是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基础。桂枝温通卫阳,芍药敛阴和营,两药一散一收,一刚一柔,集合各自的特长而产生以调和营卫为主的作用。桂枝汤对体温、汗液的双向调节作用,即以此为主要支柱。桂枝配甘草,甘温补虚,辛甘化阳,有扶心阳,生心液,利血气,平动悸的作用,故可对心阳不足的心律失常实现双向调节。芍药配甘草,有敛阴和营,调中舒挛,缓急止痛之功。在桂枝加芍药汤对腹痛下利和痉挛便秘的双向调节中,芍药甘草的配伍,是个很好的注解。   2.3 双向调节的途径①调和营卫,畅通循环,营和卫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和功能的重要部分之一。营气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能温煦脏腑,调节腠理,护表抗邪。营卫调和,气血循环通畅,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营卫失调,则机体平衡和脏腑功能遭到破坏,随之出现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桂枝汤中,桂姜主卫,芍枣主营,两相配伍,既调营卫利气血,又通经络畅循环,再加甘草之通调,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刚柔相济,阴阳相和。桂枝汤正是通过调和营卫、畅通循环这个途径,对机体的体温、汗液等方面的失调实现双向调节的。②调理脾胃,建复中气。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脏气皆绝于外,……故营卫失守,诸病生焉”桂枝汤中,姜、枣、草是调补脾胃的圣药,芍药有“益脾”的作用,桂枝能“促进唾液及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J,五药合用,具有调理脾胃,建复中气的作用,故有对“中气不足”,“营卫失守”所致的血压失常及大肠传导功能紊乱等病症实现双向调节。   2.4 双向调节的实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取决于致病因子的质和量,更取决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强和弱。因此,治疗时把立足点放在机体反应性上比单纯着眼于致病因素。更有利于调动机体战胜病邪的能动作用。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实质,很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的途径,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达到内环境的恒定。伊藤嘉纪在《中医与机体恒定性》一文中指出:“体温和血浆透压是保持机体恒定的两个重点。”联系到桂枝汤既能调节机体的体温,又能通过循环的畅通和对汗液分泌的调节。影响到血浆的渗透压,这就为上述的桂枝汤类方双向调节的实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至于桂枝汤类方对机体调节控制的确切原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3 结语      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方剂,并不止于桂枝汤类方。如金匮肾气丸,即可用治尿少浮肿,又可治疗多尿、夜尿;半硫丸既可用于便秘,又可治疗泄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就方剂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关内容

  • 双向调节作用
  • 字数:2240字 "双向调节作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巨成 100039) 关键词:双向调节作用 临床实践 重要意义 "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学调节规律中重要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祖国医学文献<内 ...

  •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
  • <桂枝汤类方的运用>全文在线阅读及txt下载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收藏和讯微博我的淘宝百度贴吧更多...百度分享 返回主目录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桂枝汤类方 ...

  •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 授课提纲 简介 源流考 一.组成与方义 二.仲景使用桂枝汤的经验 三.桂枝汤的使用禁忌 四.仲景关于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五.桂枝汤加减衍化思路及后世方例 六.桂枝汤的双向调节作用 七.临床应用释疑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冠".张仲景 ...

  • 影响胃肠功能的中药
  • 1.1 影响胃肠功能的中兽药研究概况 中兽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遗产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畜禽疾病长期斗争中,创立的防治动物疾病的重要武器.胃肠运动是消化道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紊乱是引起消化道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就中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作了一些探索, ...

  • 从免疫学透视中药治疗风湿病的潜能
  • 河北中医2005年12月第27卷第12期Hebei J TCM ,December 2004,VOI 27,NO.12913 经验交流 从免疫学透视中药治疗风湿病的潜能 程德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中药疗法:免疫法 [中图分类号]R -05:(2005)R 593.2 ...

  • 杭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篇一:生白芍的功效与药理作用 生白 芍的功效与药理作用 生白芍(生用,多 用于平肝),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 者.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 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生白芍能调节机体 免疫系统. 生 ...

  • 中药药理学习题及答案
  •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 A 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 B 分离有效成分 C 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 D 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E 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 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 药物在体内的分 ...

  • 2015年初级中药师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15年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考试预测题 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师考试试题答案-相关专业知 识模拟题 1.有一根茎类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中柱,嚼之发粘.该药为 A:知母 B:麦冬 C:百部 D:川贝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B ...

  • 解表药-学习重点
  •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学习重点 一.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二.麻黄.柴胡.葛根.细辛等的药理作用. 三.与麻黄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四.葛根对心血官系统的药理作用. 五.与柴胡功效有关的药理作用. 第二节 学习难点 一.麻黄平喘的作用机制. 二.柴胡保肝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学习解析 一. 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