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要求

贵州电网公司

35~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征求意见稿)

贵州电网公司 2009年4月 贵阳

前 言

为规范贵州电网公司35~110kV变电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深度,加强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贵州电网公司建设管理中心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由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定由下列人员编审: 批准: 审定: 审核: 主要起草人:

目 录

l 总则„„„„„„„„„„„„„„„„„„„„„„„„„„„„„„(1) 2 总的部分„„„„„„„„„„„„„„„„„„„„„„„„„„„„(1) 3 电力系统部分„„„„„„„„„„„„„„„„„„„„„„„„„„(3) 4 电气部分„„„„„„„„„„„„„„„„„„„„„„„„„„„„(5) 5 土建部分„„„„„„„„„„„„„„„„„„„„„„„„„„„(11) 6 水工部分„„„„„„„„„„„„„„„„„„„„„„„„„„„(15) 7 消防部分„„„„„„„„„„„„„„„„„„„„„„„„„„„(16) 8 大件运输„„„„„„„„„„„„„„„„„„„„„„„„„„„(17) 9 环境保护„„„„„„„„„„„„„„„„„„„„„„„„„„„(17) 10 劳动安全卫生„„„„„„„„„„„„„„„„„„„„„„„„„(18) 11 节能„„„„„„„„„„„„„„„„„„„„„„„„„„„„„(18) 12 概算部分„„„„„„„„„„„„„„„„„„„„„„„„„„„(18) 1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20)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22)

1 总 则 1.l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110kV新建变电站初步设计,110kV改扩建变电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35kV变电站工程参照执行,并可适当简化。 1.2 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1.2.1 设计文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1.2.2 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是初步设计的前题条件。

1.2.3 必须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及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批示;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积极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 1.3 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1.3.1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图纸、设备材料清册、概算书。设计文件齐全,应完整表达设计意图。计算准确,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 1.3.2 应依据政策和上级批示,确定工程建设的合理标准。

对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一般为2个方案),根据优选结论提出推荐方案,供审批机关决策。 1.3.4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 2)主要设备材料的确定。 3)土地征用。 4)基建投资控制。

1.3.5 各部分具体的深度要求,在本规定各章节中分别说明。

工程中需加以阐明,而本规定未能涉及的问题,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说明。

当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时,相应部分可适当简化,但应说明选用了标准设计中哪个模块方案或组合方案,若对标准设计有修改,应说明原因。

2 总的部分 2.l 概 述 2.l.1 设计依据

1)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2)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文件。

3)上级部门对本工程的指示文件;有关的会议纪要(包括文件名称、文号、签发单位和日期)。

2.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

1)简述与变电站有关的系统情况,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说明变压器容量、台数(包括本期及最终规模);无功补偿装置台数及容量;各侧电压出线回路及分期建设情况等。 2.1.3 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与外部协作项目,以及设计的分工界限。

对改、扩建工程,尚应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其与本期工程的衔接和配合。 2.2 站址概况 2.2.1 站址地理位置

应说明站区所在地的市、县、乡名称及其与城镇工业区、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相互关系。

2.2.2 说明环境对变电站的要求;说明出线走廊规划及通信干扰情况。 2.2.3 供水及防洪排水

应说明水源、水质、水量、频率为2%的高水位与站址标高的关系;防洪涝及排水情况。

2.3 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2.3.1 主要技术方案。 2.3.2 主要设备型式。

2.3.3 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 2.3.4 存在问题及其他。 2.4 技术经济指标

表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初步设计有关文件

2.5.1 当取得以下文件时,应作为初步设计附件列入:

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报计划任务书)。 2)土地征用及进站公路协议。 3)与地矿部门关于站址压矿的协议。 4)有关用水、排水协议。 5)出线走廊协议。 6)施工站用电源有关协议。

7)大件运输协议(包括铁路、公路、水路)。 8)与通讯部门的有关协议。

9)环保部门、消防部门与本工程有关的文件或会议纪要。

10)上级部门有关指示文件、批文;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协议和会议纪要。

3 电力系统部分 3.l 电力系统

3.1.1 与变电站有关的现有系统概况,系统发展规划,变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 3.1.2 变电站出线回路数、方向和分期建设情况;母线通流容量等。 3.1.3 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绕组数、接线组别、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分接头)及阻抗等参数的选择。

3.1.4 为满足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对主接线提出要求。 3.1.5 提供无功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及分组容量。

3.1.6 提出中性点接地方式,必要时提出10kV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设备选择。

3.1.7 提供电力系统远景年(变电站投产年起5~10年)归算到变电站有关电压

母线的阻抗。

3.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2.l 母线保护、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2 故障自动记录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3 本站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4 对(载波、微波、光纤等)通道的要求。 3.2.5 对电气专业和其它专业的技术要求。

3.2.6 电力系统专业在稳定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变电站的要求(如遥切、解列点等具体要求和措施)。 3.3 系统调度自动化

3.3.1 明确变电站调度组织关系。

3.3.2 确定远动信息内容、传输方式和通道要求。 3.3.3 远动设备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3.3.4 远动电源及远动设备环境要求。

3.3.5 与有关调度端、集控中心、主站端接口要求。 3.3.6 远方电能量计量(费)装置

确定本站关口点电能表和电能量计量(费)装置装设技术要求。确定电能量计量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 3.4 系统通信

3.4.1 简述系统概况及调度组织关系。 3.4.2 简述通信系统现状。

3.4.3 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以及各种信息对通道的要求,确定通信方式(载波、微波、光纤、程控等方式),并进行通道安排。

3.4.4 设备选型及需配置的设备,其制式、信号方式、接口要求。

3.4.5 根据通信设备配置,提出通信设备布置方案,并适当留有远期发展余地。 3.4.6 各业务接入方式。 3.4.7 提出通信电源方案。 3.5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说明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3.5.1确定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

3.5.2相关调度端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和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接口要求。 3.6 电力系统部分图纸

3.6.1 本阶段一般提供表3-l所示设计图。

表3-l 电力系统部分图纸目录

3.6.2 图纸深度要求

1)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

应表示现有主要电厂和电网的连接方式;主干线的走向和长度。 2)电力系统规划地理接线图

应表示与本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的规划电厂、变电站和线路等。 3)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图

应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表示出主要一次设备及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类型和数量。

4)通道组织图

应表示与本工程有关的通信通道起止点、数量、用途等。 5)远动化范围图

应表示调度对本期工程要实现的运动化要求。 6)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布点示意图

应表示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设备的布点示意。 4 电气部分 4.1 电气主接线

4.1.1 说明变电站规模、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其名称等。 4.1.2 说明变压器台数、型式、主要技术规范及接入方式。 4.1.3 说明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台数、连接方式及其回路设备。

4.1.4 说明电气主接线方案(包括各级电压母线、近期接线、分期建设方式及过渡方案等)。

4.1.5 说明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设备;10~35kV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等)。 4.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4.2.1 说明短路电流计算的依据和条件(包括计算接线、运行方式及系统容量等),并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2.2 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4.2.3 应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结果(包括选型及主要技术规范,并宜将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列入本部分)。改、扩建工程应校验原设备。 4.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3.1 应论述110kV及以下电压非标准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及防止过电压措施;说明避雷器选型及其配置情况。 4.3.2 应说明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方式。

4.3.3 说明变电站土壤电阻率和接地装置设计技术原则,以及电气二次设备室、通信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

4.3.4 说明变电站自然条件、环境状况、污秽等级;提出电气设备及绝缘子串的防污措施。

4.4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4.4.1 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站区自然环境因素等对电气布置的影响。 4.4.2 应说明电气设备总平面布置方案(包括主变、补偿设备的布置方式)。 4.4.3 各级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4.4.4 说明高压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远近期配合措施。

4.4.5 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要求,说明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4.5 站用电及照明

4.5.1 应说明站用电电源(包括站用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4.5.2 说明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结果。

4.5.3 简要说明站用配电装置的布置及设备选型。

4.5.4 说明工作照明、应急照明、检修电源等的供电方式,并说明主要场所的照明及其控制方式。 4.6 二次接线

4.6.1 二次设备(含通信设备)布置方案。 4.6.2 控制方式及同期方式的确定。

4.6.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及主要功能,网络构成,硬、软件的配置及性能说明。

4.6.4 操作闭锁实现方案。 4.6.5 计量装置选型及配置说明。 4.6.6 变电站内火灾报警装置配置说明。 4.6.7 控制、保护、微机监测装置抗干扰措施。 4.7 二次设备电源 4.7.1 直流系统

1) 直流系统电压、接线方式的选择。 2) 直流屏、蓄电池及充电设备的选择。 3) 直流系统智能化主要功能说明。 4) 直流供电负荷及分配方式说明。 4.7.2 二次交流电源配置及分配方式说明。 4.7.3 交流不停电电源的设置、容量及选型。 4.7.4 保护试验电源配置说明。 4.8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主要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 4.9 电缆设施

4.9.1 说明站区电缆隧道、电缆沟道的布置。

4.9.2 应说明电缆及其构筑物采取的防火和阻燃措施。 4.10 辅助设施及其他

说明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方式。 4.11 电气部分图纸

4.11.1 电气专业图纸可参考表4-1所示编制,各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

表4-1 电气部分图纸目录

4.11.2 图纸深度要求

1)电气主接线图

应表示主变压器与各级电压母线的连接。表示各级电压的电气接线方式以及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无功补偿装置、通信用阻波器等设备的配置、型号及其主要技术规范。 应表示中性点接地方式。

各级电压出线回路(包括备用)应标注名称。

应绘出远景接线示意图;对工程的原有部分、本期及预留扩建应加以区分。 2)电气总平面图

应表明主要电气设备、站区建(构)筑物、电缆隧(沟)道及道路等的布置。 应表示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户外)的间隔配置及进出线排列。 母线和出线宜标注相序。

布置图应表明方位、标注位置尺寸,并附必要的说明及图例。 3)短路电流计算接线及等效阻抗图

计算接线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绘制,并标明短路点。阻抗图应标注各元件计算阻抗。

应在本图列表表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平断面图

应表示出配电装置的布置(包括设备、构架、母线等各设施的安装布置,以及导线引接方式)。

平面图应表示进出线排列及间隔配置;表示出通道、走廊等设施,并标注布置尺寸(当电气总平面图能清楚表示时,此图可省略)。 屋内配电装置宜绘制配置接线。

断面图应按不同类型间隔出图,并表明设备安装位置、尺寸、标高、导线引接方式、电气距离校验等。 5)站用电接线图

应表示站用工作及备用电源的引接方式。 应表示站用母线的接线方式。

标注开关柜型号、回路名称、主要设备及元件规范等。

6)电气二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

应表示二次屏柜布置方式、布置尺寸;标注屏柜编号、名称、型式对照表。

应表示室内通道、出入口位置等,并标注有关尺寸。 7)元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图

应表明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类型、数量;主要设备名称、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 8)直流系统图

应表示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蓄电池数量;充电设备及馈线数量、馈线参数等。

9)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图

应表示全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线方式,配置原则。 10)全站防雷、接地图

应表示全站防雷、接地设施布置,采用方式。并列表表示防雷范围计算结果。 4.12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4.12.1 电气部分计算项目,初设阶段可参考表4-2拟订,具体工程应视需要增减。计算书底稿不列入设计文件,一般只引述计算条件和计算结果,但必须存档妥善保存,以备查用。

表4-2 电气部分计算项目目录

4.12.2 计算书深度

1)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短路电流计算应满足导体和电器选择的要求。

导体和电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的《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的规定。 在计算三相、两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时,均应采用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

对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应进行选择计算和校验,并列出选择结果表。 本项计算的成品应包括: a、短路电流计算阻抗图。 b、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c、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 2)站用电负荷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应进行站用电负荷统计和计算,并编制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容量选择表。 应计算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站用母线的电压波动范围,以选择站用变调压分接开关。

3)导线的电气及力学计算

应符合现行的《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的规定。 4)直流负荷统计及蓄电池容量和充电设备选择 本项计算结果应列表在说明书中表示。

5 土建部分 5.1 概 述

5.1.1 站区场地概述 1)站区地理状况。 2)站区土地情况。

3)站内外交通运输及公路的引接。 4)分期建设与征地的要求。 5)拆迁建(构)筑物情况。 5.1.2 设计的原始资料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应对站区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站区地震基本烈度。 2)水文气象

应说明气温,降雨量,温度,风速风向,暴雨强度,雷电日数,积雪(覆冰)厚度等。

频率为2%的高水位(包括河流冲刷,山洪影响及内涝等水位情况)。 5.1.3 主要建筑材料

1)现浇、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基础、垫层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品种、规格。

2)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砌体材料等。 3)地方性建筑材料情况。 5.2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5.2.1 全站总体规划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自然条件说明:

1)站内与站外,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包括与当地城镇工业区规划的协调;扩建条件和出线方向)。

2)站区总体规划的特点,全站建构筑物、道路与竖向布置是如何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远近结合,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和节约用地的。

3)站区设计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与城市相应系统的换算关系。 5.2.2 站区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原则论述、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说明功能分区原则(以电压等级划分)及远近期结合意图。

3)主控通信楼的布置、方位选择与各配电装置的空间组织及与四周环境的协调和电缆沟管线、交通联系。

4)各级屋外配电装置及主变压器的布置方案(说明对地形的利用、出线方向、扩建条件及检修要求)。

5)变电站入口处理、绿化规划方案、环境美化设计的说明。

6)主要及辅助生产建(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供水建构筑物的布置方案选定。

5.2.3 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方式的论述。

2)站内主要及辅助生产建筑、附属建筑及屋外配电装置设计标高、场地坡度的确定。

3)站区土石方工程量的综合平衡,取土或弃土方案的选定。 4)场地排水系统的选定,站区防洪防涝措施的规划。 5.2.4 道路及场地处理

1)站内道路的布置原则。(道路型式的选择和路面宽度,转弯半径及路面等级的确定)

2)站外道路的路线规划及道路技术等级标准的确定。 3)站区场地及屋外配电装置场地地面的处理。 5.3 建 筑

5.3.1 全站建筑物简述(或一览表)

应说明各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层高、高度、主要结构型式、抗震设防等级。

5.3.2 全站生产及辅助建筑物

1)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协调关系、方案的特点。

2)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确定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垂直及水平交通的组织、安全出入口的布置及采光、通风、隔热保温、节能、防眩光、防噪音及为适应其他环境条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3)明确建筑装修标准;如门厅、隔墙、楼地面、内外墙面、吊顶、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做法、及门窗材料颜色的选定。

5.3.3 屋内配电装置建筑

1)应确定平面布置、层高、交通组织、安全出人口的布置、采光和通风方案。 2)选定楼地面及围护结构材料、室内外装修标准。 5.3.4 辅助、附属生产建筑设施等项目建筑面积确定的依据。 5.4 结 构

5.4.1 全站建筑物结构

1)承重结构体系的确定,楼面、屋盖、楼梯结构方案及结构选型。 2)结构抗震设防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3)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型式及埋置深度的确定,如遇软弱地基和特殊地基时,应有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比较。 5.4.2 110kV屋外变电构架

1)屋外变电构架布置方案及选型。 2)构架梁、柱、节点型式及断面的确定。 3)设备支架选型。

4)确定基础型式及埋深(包括软弱或特殊地基时的处理方案)。 5)构架梁柱及支架的防腐。

6)结构抗震设防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 5.5 采暖通风

5.5.1 采暖通风气象条件。 5.5.2 采暖方案及设备选型。 5.5.3 通风方案及设备选型。 5.6 土建部分图纸

5.6.1 土建专业图纸可参考表5-1所示编制,各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

表5-1 土建部分图纸目录

5.6.2 图纸深度要求 1)站区总体规划图

应表明站址位置、道路引接、给排水设施、出线方向、规划站区用地范围等。 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图 应表示:

a、规划容量,规划站区用地范围,分期建设的建(构)筑物。

b、各生产建构筑物、辅助、附属生产建筑及站区围墙的坐标及设计地面标高。 c、站内外道路的布置及连接,上下水管及电缆沟的布置,控制点及排放出口标高。

d、挡土墙、护坡等设施的布置。

e、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系的换算关系及风向频率图。

f、应列出站区建构筑物一览表(表明建构筑物名称,分期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g、应标注各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 h、阶梯及坡度的设置及标高。 3)站区场地平整图

应表示站区各方格控制标高,挖填方区域及工程量表。 4)主要建筑物平立剖图 应表示:

a、各建筑物墙、柱轴线定位,各房间的平面布置(标出房间名称)。配电装置应表示出线位置。

b、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抗震墙的设置。并标注楼层标高。 c.通道、楼梯、天桥等水平、垂直交通运输的位置。

d、门窗布置,主要承重结构外型尺寸,断面尺寸,厚度和布置。 e、通风、采光、隔热、保温、防晒、防水、排水等方面的措施。 5)结构图 应表示:

a、主要承重结构的布置,型式,主要断面尺寸,基础型式,不良地质的处理

措施。

b、柱的结构类型,外型,分段、制作及节点构造示意图。 c、新结构应表示出设计构造,制作及试验要求。 d、抗震构造措施。 5.7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应包括站区占地面积,各建筑物的建筑占地面积,围墙以外用地估算,站外引接道路,路径规划,站外水源管线规划。 2)坐标系统计算

应包括围墙坐标,站区建构筑物坐标计算。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应包括挖、填方量及土方平衡(应考虑基础,基坑的余土量)。 4)建筑

应有全站的生产和辅助建筑面积计算。 5)结构

对有代表性的框架、梁柱构件及基础进行估算(当有类似工程或标准设计时,可套用计算书)。新技术新结构的选型,应有选型的计算论证。

6 水工部分 6.1 站区自然条件

6.1.1 说明站区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情况。

6.1.2 说明站区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的特征及水质评价;站区区域附近的工农业用水情况;站内供水水源方案及推荐方案。

6.1.3 说明站区附近水域的洪水位或内涝水位及对站址的影响,站区附近有无山洪及山洪设计流量,站区排洪沟布置方案及出口流向。 6.2 给水系统 6.2.1 站内需水量。

6.2.2 站内供水方式,并说明是否需要给水处理。 6.2.3 主要设备选型。

6.2.4 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6.3 排水系统

6.3.1 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事故排油系统,站内排水方案。 6.3.2 站区排水出口处理方案。 6.4 水工部分图纸 6.4.l 水工总平面布置图

站内给水、排水、消防管网及站外排洪沟平面布置,排水系统控制点高程,站外排洪沟断面及路线方案。 6.4.2 给水系统图

站内生活消防水泵房、水池及生活、消防管网系统图。 6.5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用水量

生活、消防、工业用水量计算。 2)供水系统

生活水泵、自动气压(或变频)供水设备、消防水泵选型计算;供水管道管径、坡度估算;生活、消防水池容量计算。 3)排水系统

雨水量、生活污水量及生产废水量计算;排水管道管径、坡度估算。 4)排洪计算

根据水文提供洪水量进行排水断面、坡度选择计算;参照地形图进行排洪沟起、终点标高估算;排洪沟出口型式选择计算。

7 消防部分 7.1 概述

7.1.1 站址自然条件及位置。 7.1.2 消防设计范围及界限。 7.1.3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7.1.4 设计中执行的有关消防设计规范。

7.1.5 确定变电站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其建筑构件、防火墙、通道出口、屋面材料、防火门等;站区消防车道布置及设计标准。

7.1.6 各建(构)筑物灭火器设置情况。 7.2 消防给水

7.2.1 消防给水管网,并应说明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合并或分开设置。 7.2.2 消防用水量与水压。

7.2.3 消防水源、贮水池及消防水泵的选择。 7.3 其它消防措施及消防供电

7.3.l 电气设施消防措施;其中包括变压器消防、电缆防火等。 7.3.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施的防火。 7.3.3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7.3.4 消防供电。

8 大件运输

8.1 交通运输条件:应说明站址地区公路、铁路运输条件,水运通航情况。包括公路、铁路技术等级、河流通航季节、船舶吨位、码头位置及装卸条件,曾经运输过的大件、重件情况。

8.2 设备运输参数:应说明变压器等大件设备的运输外形尺寸、单件运输重量、件数、制造厂家,对运输的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8.3 大件设备运输方案:应说明大件设备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优化(含公路、铁路、水运、码头及装卸等设施),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如桥涵加固、拆迁、修筑便道等情况),所涉及的有关单位。

9 环境保护

9.1 自然和社会环境

9.1.1 站区的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象条件、重点保护对象、经济作物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城镇居住区等)。 9.1.2 本地区环境现状资料;主要污染源的分布及其污染物。 9.1.3 站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及对变电站的特殊要求。 9.1.4 建站地区有何特殊建(构)筑物及其与站址的相互影响关系。 9.2 变电站污染防治措施

9.2.1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9.2.2 噪声源及防噪措施。

9.3 变电站绿化规划设计

9.3.1 站区绿化布置原则

9.3.2 站区和站前区采取的绿化措施的方案。

9.3.3 站区绿化规划面积。

10 劳动安全卫生

10.l 概述

10.1.1 应说明本设计站依据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定。

10.1.2 应说明生产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10.2 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10.2.1 防火、防爆。

10.2.2 防毒、防化学伤害。

10.2.3 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

10.2.4 防暑、防寒。

10.2.5 防噪声。

11 节能

说明本工程采用了哪些节能措施。

12 概算部分

12.1 概述

12.1.1 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建设性质、交通运输、变压器运输方式及运输措施费用概算。

12.1.2 工程资金来源,计算依据及方法。

12.1.3 建设场地情况:站区占地面积、地震烈度、地耐力、土石方量、土石方比例及类别,地下水位及其渗透系数,地形地貌,站区布置方式等。

12.1.4 施工条件:施工水源、电源、通信及道路落实情况(能否临永结合),防洪措施。建设场地青苗、树木赔偿,建构筑物、障碍物的拆除、迁移和赔偿项目。对于扩建工程还应说明改建部位和工程量。过渡措施,能否利用已有临时设施等。

12.1.5 计划建设工期,批准或报批设计任务书总投资,本期设计概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份,变电工程概算总投资额和单位造价。

12.1.6 主要系统设计特征:主要设备容量、型号、制造厂家,有何内部调拨设备以及设备的改装、修配等的费用。各级电压的主接线及出线回数,配电装置的型式等。

12.2 编制原则和依据

12.2.1 对所采用的工程量、定额、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设备材料价格、设备运杂费、工资标准、地区价差调整、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率及其取费标准等各种费用的选取原则、调整方法和计算依据,应加以说明。

1)通过单位工程概算表(即表三)的计算,编制专业汇总概算表(表二)、其他费用计算表(表四)及总概算表(表一)。

2)工程量:对推荐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图、说明书、施工组织大纲、不出图的项目及隐蔽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例如施工排水、地基处理、接地装置等)应分别加以说明。

3)人工费用:人工工资的确定以及国家有关文件的使用,应说明颁发的单位名称、日期,并结合当地具体规定所采用的调整系数及其计算方法。

4)材料价格:应说明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及安装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的依据,价格水平年份,以及测算材料价差的依据。

5)设备价格:应说明主要设备价格及其它设备价格的编制依据,新产品新设备,非标准设备价格的编制依据。设备运杂费率的确定。

6)取费标准:应说明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的编制依据。

应说明场地准备费,拆迁赔偿的编制依据及有关规定标准。

12.2.2 其它有关说明:

应说明概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待定的工程费用、暂列的费用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2.3 投资分析

12.3.1 应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概算与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阐述其增减原因(一般达到表一的深度)。

12.3.2 与同类型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应将同类型工程造价调整到本工程所在地概算编制年价格水平后,再与本工程概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投资高低

的原因,对本工程投资水平作出评价,并说明本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或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3 提出下阶段设计控制投资的重点和措施。

12.3.4 初步设计概算表格形式和分类,均按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的规定执行。

1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13.1 编制内容及要求

13.1.1 应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编制送审。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应按审批意见修改,并在修改后的封面上标明“已按批准的初步设计修改”。

13.1.2 应包括专业提出的所有设备材料,不得漏项。

13.1.3 个别项目,由于受初设阶段深度限制,其规格和数量允许“估列”,但应在备注栏内说明。

13.1.4 产品型号、规格应按订货技术条件要求开列。

13.1.5 电缆、钢管、阀门、管件等,根据工程条件,宜分类开列。

13.2 编制说明

13.2.1 应说明编制依据和原则。

13.2.2 说明《清册》的组成、内容、范围;说明提请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注意和明确的问题。

13.2.3 按分工不属于本单位设计范围的设备材料应予说明,并标明应参见的设计或资料。

13.2.4 应说明非标准产品的技术规范。

13.2.5 其他应交待或说明的事项。

13.3 编制分项

13.3.1 《清册》宜按专业分项开列,可参考以下分项:

电气部分

系统二次部分

水工部分

土建部分

采暖通风

消防部分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本规定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标准如下: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贵州电网公司

35~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征求意见稿)

贵州电网公司 2009年4月 贵阳

前 言

为规范贵州电网公司35~110kV变电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深度,加强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由贵州电网公司建设管理中心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由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规定由下列人员编审: 批准: 审定: 审核: 主要起草人:

目 录

l 总则„„„„„„„„„„„„„„„„„„„„„„„„„„„„„„(1) 2 总的部分„„„„„„„„„„„„„„„„„„„„„„„„„„„„(1) 3 电力系统部分„„„„„„„„„„„„„„„„„„„„„„„„„„(3) 4 电气部分„„„„„„„„„„„„„„„„„„„„„„„„„„„„(5) 5 土建部分„„„„„„„„„„„„„„„„„„„„„„„„„„„(11) 6 水工部分„„„„„„„„„„„„„„„„„„„„„„„„„„„(15) 7 消防部分„„„„„„„„„„„„„„„„„„„„„„„„„„„(16) 8 大件运输„„„„„„„„„„„„„„„„„„„„„„„„„„„(17) 9 环境保护„„„„„„„„„„„„„„„„„„„„„„„„„„„(17) 10 劳动安全卫生„„„„„„„„„„„„„„„„„„„„„„„„„(18) 11 节能„„„„„„„„„„„„„„„„„„„„„„„„„„„„„(18) 12 概算部分„„„„„„„„„„„„„„„„„„„„„„„„„„„(18) 1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20)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22)

1 总 则 1.l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110kV新建变电站初步设计,110kV改扩建变电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35kV变电站工程参照执行,并可适当简化。 1.2 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

1.2.1 设计文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1.2.2 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是初步设计的前题条件。

1.2.3 必须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及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批示;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积极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 1.3 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1.3.1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图纸、设备材料清册、概算书。设计文件齐全,应完整表达设计意图。计算准确,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 1.3.2 应依据政策和上级批示,确定工程建设的合理标准。

对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一般为2个方案),根据优选结论提出推荐方案,供审批机关决策。 1.3.4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 2)主要设备材料的确定。 3)土地征用。 4)基建投资控制。

1.3.5 各部分具体的深度要求,在本规定各章节中分别说明。

工程中需加以阐明,而本规定未能涉及的问题,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说明。

当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时,相应部分可适当简化,但应说明选用了标准设计中哪个模块方案或组合方案,若对标准设计有修改,应说明原因。

2 总的部分 2.l 概 述 2.l.1 设计依据

1)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2)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文件。

3)上级部门对本工程的指示文件;有关的会议纪要(包括文件名称、文号、签发单位和日期)。

2.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

1)简述与变电站有关的系统情况,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说明变压器容量、台数(包括本期及最终规模);无功补偿装置台数及容量;各侧电压出线回路及分期建设情况等。 2.1.3 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与外部协作项目,以及设计的分工界限。

对改、扩建工程,尚应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其与本期工程的衔接和配合。 2.2 站址概况 2.2.1 站址地理位置

应说明站区所在地的市、县、乡名称及其与城镇工业区、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相互关系。

2.2.2 说明环境对变电站的要求;说明出线走廊规划及通信干扰情况。 2.2.3 供水及防洪排水

应说明水源、水质、水量、频率为2%的高水位与站址标高的关系;防洪涝及排水情况。

2.3 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2.3.1 主要技术方案。 2.3.2 主要设备型式。

2.3.3 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 2.3.4 存在问题及其他。 2.4 技术经济指标

表2-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初步设计有关文件

2.5.1 当取得以下文件时,应作为初步设计附件列入:

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报计划任务书)。 2)土地征用及进站公路协议。 3)与地矿部门关于站址压矿的协议。 4)有关用水、排水协议。 5)出线走廊协议。 6)施工站用电源有关协议。

7)大件运输协议(包括铁路、公路、水路)。 8)与通讯部门的有关协议。

9)环保部门、消防部门与本工程有关的文件或会议纪要。

10)上级部门有关指示文件、批文;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协议和会议纪要。

3 电力系统部分 3.l 电力系统

3.1.1 与变电站有关的现有系统概况,系统发展规划,变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 3.1.2 变电站出线回路数、方向和分期建设情况;母线通流容量等。 3.1.3 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绕组数、接线组别、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分接头)及阻抗等参数的选择。

3.1.4 为满足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对主接线提出要求。 3.1.5 提供无功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及分组容量。

3.1.6 提出中性点接地方式,必要时提出10kV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设备选择。

3.1.7 提供电力系统远景年(变电站投产年起5~10年)归算到变电站有关电压

母线的阻抗。

3.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3.2.l 母线保护、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2 故障自动记录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3 本站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 3.2.4 对(载波、微波、光纤等)通道的要求。 3.2.5 对电气专业和其它专业的技术要求。

3.2.6 电力系统专业在稳定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变电站的要求(如遥切、解列点等具体要求和措施)。 3.3 系统调度自动化

3.3.1 明确变电站调度组织关系。

3.3.2 确定远动信息内容、传输方式和通道要求。 3.3.3 远动设备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3.3.4 远动电源及远动设备环境要求。

3.3.5 与有关调度端、集控中心、主站端接口要求。 3.3.6 远方电能量计量(费)装置

确定本站关口点电能表和电能量计量(费)装置装设技术要求。确定电能量计量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 3.4 系统通信

3.4.1 简述系统概况及调度组织关系。 3.4.2 简述通信系统现状。

3.4.3 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以及各种信息对通道的要求,确定通信方式(载波、微波、光纤、程控等方式),并进行通道安排。

3.4.4 设备选型及需配置的设备,其制式、信号方式、接口要求。

3.4.5 根据通信设备配置,提出通信设备布置方案,并适当留有远期发展余地。 3.4.6 各业务接入方式。 3.4.7 提出通信电源方案。 3.5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说明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3.5.1确定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

3.5.2相关调度端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和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接口要求。 3.6 电力系统部分图纸

3.6.1 本阶段一般提供表3-l所示设计图。

表3-l 电力系统部分图纸目录

3.6.2 图纸深度要求

1)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

应表示现有主要电厂和电网的连接方式;主干线的走向和长度。 2)电力系统规划地理接线图

应表示与本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的规划电厂、变电站和线路等。 3)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图

应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表示出主要一次设备及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类型和数量。

4)通道组织图

应表示与本工程有关的通信通道起止点、数量、用途等。 5)远动化范围图

应表示调度对本期工程要实现的运动化要求。 6)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布点示意图

应表示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设备的布点示意。 4 电气部分 4.1 电气主接线

4.1.1 说明变电站规模、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其名称等。 4.1.2 说明变压器台数、型式、主要技术规范及接入方式。 4.1.3 说明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台数、连接方式及其回路设备。

4.1.4 说明电气主接线方案(包括各级电压母线、近期接线、分期建设方式及过渡方案等)。

4.1.5 说明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设备;10~35kV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等)。 4.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4.2.1 说明短路电流计算的依据和条件(包括计算接线、运行方式及系统容量等),并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2.2 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4.2.3 应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结果(包括选型及主要技术规范,并宜将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列入本部分)。改、扩建工程应校验原设备。 4.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3.1 应论述110kV及以下电压非标准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及防止过电压措施;说明避雷器选型及其配置情况。 4.3.2 应说明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方式。

4.3.3 说明变电站土壤电阻率和接地装置设计技术原则,以及电气二次设备室、通信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

4.3.4 说明变电站自然条件、环境状况、污秽等级;提出电气设备及绝缘子串的防污措施。

4.4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4.4.1 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站区自然环境因素等对电气布置的影响。 4.4.2 应说明电气设备总平面布置方案(包括主变、补偿设备的布置方式)。 4.4.3 各级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4.4.4 说明高压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远近期配合措施。

4.4.5 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要求,说明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 4.5 站用电及照明

4.5.1 应说明站用电电源(包括站用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4.5.2 说明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结果。

4.5.3 简要说明站用配电装置的布置及设备选型。

4.5.4 说明工作照明、应急照明、检修电源等的供电方式,并说明主要场所的照明及其控制方式。 4.6 二次接线

4.6.1 二次设备(含通信设备)布置方案。 4.6.2 控制方式及同期方式的确定。

4.6.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及主要功能,网络构成,硬、软件的配置及性能说明。

4.6.4 操作闭锁实现方案。 4.6.5 计量装置选型及配置说明。 4.6.6 变电站内火灾报警装置配置说明。 4.6.7 控制、保护、微机监测装置抗干扰措施。 4.7 二次设备电源 4.7.1 直流系统

1) 直流系统电压、接线方式的选择。 2) 直流屏、蓄电池及充电设备的选择。 3) 直流系统智能化主要功能说明。 4) 直流供电负荷及分配方式说明。 4.7.2 二次交流电源配置及分配方式说明。 4.7.3 交流不停电电源的设置、容量及选型。 4.7.4 保护试验电源配置说明。 4.8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主要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 4.9 电缆设施

4.9.1 说明站区电缆隧道、电缆沟道的布置。

4.9.2 应说明电缆及其构筑物采取的防火和阻燃措施。 4.10 辅助设施及其他

说明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方式。 4.11 电气部分图纸

4.11.1 电气专业图纸可参考表4-1所示编制,各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

表4-1 电气部分图纸目录

4.11.2 图纸深度要求

1)电气主接线图

应表示主变压器与各级电压母线的连接。表示各级电压的电气接线方式以及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无功补偿装置、通信用阻波器等设备的配置、型号及其主要技术规范。 应表示中性点接地方式。

各级电压出线回路(包括备用)应标注名称。

应绘出远景接线示意图;对工程的原有部分、本期及预留扩建应加以区分。 2)电气总平面图

应表明主要电气设备、站区建(构)筑物、电缆隧(沟)道及道路等的布置。 应表示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户外)的间隔配置及进出线排列。 母线和出线宜标注相序。

布置图应表明方位、标注位置尺寸,并附必要的说明及图例。 3)短路电流计算接线及等效阻抗图

计算接线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绘制,并标明短路点。阻抗图应标注各元件计算阻抗。

应在本图列表表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平断面图

应表示出配电装置的布置(包括设备、构架、母线等各设施的安装布置,以及导线引接方式)。

平面图应表示进出线排列及间隔配置;表示出通道、走廊等设施,并标注布置尺寸(当电气总平面图能清楚表示时,此图可省略)。 屋内配电装置宜绘制配置接线。

断面图应按不同类型间隔出图,并表明设备安装位置、尺寸、标高、导线引接方式、电气距离校验等。 5)站用电接线图

应表示站用工作及备用电源的引接方式。 应表示站用母线的接线方式。

标注开关柜型号、回路名称、主要设备及元件规范等。

6)电气二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

应表示二次屏柜布置方式、布置尺寸;标注屏柜编号、名称、型式对照表。

应表示室内通道、出入口位置等,并标注有关尺寸。 7)元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图

应表明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类型、数量;主要设备名称、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 8)直流系统图

应表示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蓄电池数量;充电设备及馈线数量、馈线参数等。

9)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图

应表示全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线方式,配置原则。 10)全站防雷、接地图

应表示全站防雷、接地设施布置,采用方式。并列表表示防雷范围计算结果。 4.12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4.12.1 电气部分计算项目,初设阶段可参考表4-2拟订,具体工程应视需要增减。计算书底稿不列入设计文件,一般只引述计算条件和计算结果,但必须存档妥善保存,以备查用。

表4-2 电气部分计算项目目录

4.12.2 计算书深度

1)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短路电流计算应满足导体和电器选择的要求。

导体和电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的《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的规定。 在计算三相、两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时,均应采用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

对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应进行选择计算和校验,并列出选择结果表。 本项计算的成品应包括: a、短路电流计算阻抗图。 b、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c、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 2)站用电负荷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应进行站用电负荷统计和计算,并编制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容量选择表。 应计算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站用母线的电压波动范围,以选择站用变调压分接开关。

3)导线的电气及力学计算

应符合现行的《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的规定。 4)直流负荷统计及蓄电池容量和充电设备选择 本项计算结果应列表在说明书中表示。

5 土建部分 5.1 概 述

5.1.1 站区场地概述 1)站区地理状况。 2)站区土地情况。

3)站内外交通运输及公路的引接。 4)分期建设与征地的要求。 5)拆迁建(构)筑物情况。 5.1.2 设计的原始资料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应对站区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站区地震基本烈度。 2)水文气象

应说明气温,降雨量,温度,风速风向,暴雨强度,雷电日数,积雪(覆冰)厚度等。

频率为2%的高水位(包括河流冲刷,山洪影响及内涝等水位情况)。 5.1.3 主要建筑材料

1)现浇、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基础、垫层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材品种、规格。

2)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砌体材料等。 3)地方性建筑材料情况。 5.2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5.2.1 全站总体规划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自然条件说明:

1)站内与站外,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包括与当地城镇工业区规划的协调;扩建条件和出线方向)。

2)站区总体规划的特点,全站建构筑物、道路与竖向布置是如何利用地形、因地制宜、远近结合,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和节约用地的。

3)站区设计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与城市相应系统的换算关系。 5.2.2 站区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原则论述、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说明功能分区原则(以电压等级划分)及远近期结合意图。

3)主控通信楼的布置、方位选择与各配电装置的空间组织及与四周环境的协调和电缆沟管线、交通联系。

4)各级屋外配电装置及主变压器的布置方案(说明对地形的利用、出线方向、扩建条件及检修要求)。

5)变电站入口处理、绿化规划方案、环境美化设计的说明。

6)主要及辅助生产建(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供水建构筑物的布置方案选定。

5.2.3 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方式的论述。

2)站内主要及辅助生产建筑、附属建筑及屋外配电装置设计标高、场地坡度的确定。

3)站区土石方工程量的综合平衡,取土或弃土方案的选定。 4)场地排水系统的选定,站区防洪防涝措施的规划。 5.2.4 道路及场地处理

1)站内道路的布置原则。(道路型式的选择和路面宽度,转弯半径及路面等级的确定)

2)站外道路的路线规划及道路技术等级标准的确定。 3)站区场地及屋外配电装置场地地面的处理。 5.3 建 筑

5.3.1 全站建筑物简述(或一览表)

应说明各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层高、高度、主要结构型式、抗震设防等级。

5.3.2 全站生产及辅助建筑物

1)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协调关系、方案的特点。

2)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确定建筑平面布置、层数、层高、垂直及水平交通的组织、安全出入口的布置及采光、通风、隔热保温、节能、防眩光、防噪音及为适应其他环境条件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3)明确建筑装修标准;如门厅、隔墙、楼地面、内外墙面、吊顶、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做法、及门窗材料颜色的选定。

5.3.3 屋内配电装置建筑

1)应确定平面布置、层高、交通组织、安全出人口的布置、采光和通风方案。 2)选定楼地面及围护结构材料、室内外装修标准。 5.3.4 辅助、附属生产建筑设施等项目建筑面积确定的依据。 5.4 结 构

5.4.1 全站建筑物结构

1)承重结构体系的确定,楼面、屋盖、楼梯结构方案及结构选型。 2)结构抗震设防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设置,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3)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型式及埋置深度的确定,如遇软弱地基和特殊地基时,应有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比较。 5.4.2 110kV屋外变电构架

1)屋外变电构架布置方案及选型。 2)构架梁、柱、节点型式及断面的确定。 3)设备支架选型。

4)确定基础型式及埋深(包括软弱或特殊地基时的处理方案)。 5)构架梁柱及支架的防腐。

6)结构抗震设防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 5.5 采暖通风

5.5.1 采暖通风气象条件。 5.5.2 采暖方案及设备选型。 5.5.3 通风方案及设备选型。 5.6 土建部分图纸

5.6.1 土建专业图纸可参考表5-1所示编制,各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

表5-1 土建部分图纸目录

5.6.2 图纸深度要求 1)站区总体规划图

应表明站址位置、道路引接、给排水设施、出线方向、规划站区用地范围等。 2)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图 应表示:

a、规划容量,规划站区用地范围,分期建设的建(构)筑物。

b、各生产建构筑物、辅助、附属生产建筑及站区围墙的坐标及设计地面标高。 c、站内外道路的布置及连接,上下水管及电缆沟的布置,控制点及排放出口标高。

d、挡土墙、护坡等设施的布置。

e、建筑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系的换算关系及风向频率图。

f、应列出站区建构筑物一览表(表明建构筑物名称,分期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g、应标注各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 h、阶梯及坡度的设置及标高。 3)站区场地平整图

应表示站区各方格控制标高,挖填方区域及工程量表。 4)主要建筑物平立剖图 应表示:

a、各建筑物墙、柱轴线定位,各房间的平面布置(标出房间名称)。配电装置应表示出线位置。

b、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抗震墙的设置。并标注楼层标高。 c.通道、楼梯、天桥等水平、垂直交通运输的位置。

d、门窗布置,主要承重结构外型尺寸,断面尺寸,厚度和布置。 e、通风、采光、隔热、保温、防晒、防水、排水等方面的措施。 5)结构图 应表示:

a、主要承重结构的布置,型式,主要断面尺寸,基础型式,不良地质的处理

措施。

b、柱的结构类型,外型,分段、制作及节点构造示意图。 c、新结构应表示出设计构造,制作及试验要求。 d、抗震构造措施。 5.7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总平面布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应包括站区占地面积,各建筑物的建筑占地面积,围墙以外用地估算,站外引接道路,路径规划,站外水源管线规划。 2)坐标系统计算

应包括围墙坐标,站区建构筑物坐标计算。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应包括挖、填方量及土方平衡(应考虑基础,基坑的余土量)。 4)建筑

应有全站的生产和辅助建筑面积计算。 5)结构

对有代表性的框架、梁柱构件及基础进行估算(当有类似工程或标准设计时,可套用计算书)。新技术新结构的选型,应有选型的计算论证。

6 水工部分 6.1 站区自然条件

6.1.1 说明站区的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情况。

6.1.2 说明站区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的特征及水质评价;站区区域附近的工农业用水情况;站内供水水源方案及推荐方案。

6.1.3 说明站区附近水域的洪水位或内涝水位及对站址的影响,站区附近有无山洪及山洪设计流量,站区排洪沟布置方案及出口流向。 6.2 给水系统 6.2.1 站内需水量。

6.2.2 站内供水方式,并说明是否需要给水处理。 6.2.3 主要设备选型。

6.2.4 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6.3 排水系统

6.3.1 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事故排油系统,站内排水方案。 6.3.2 站区排水出口处理方案。 6.4 水工部分图纸 6.4.l 水工总平面布置图

站内给水、排水、消防管网及站外排洪沟平面布置,排水系统控制点高程,站外排洪沟断面及路线方案。 6.4.2 给水系统图

站内生活消防水泵房、水池及生活、消防管网系统图。 6.5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用水量

生活、消防、工业用水量计算。 2)供水系统

生活水泵、自动气压(或变频)供水设备、消防水泵选型计算;供水管道管径、坡度估算;生活、消防水池容量计算。 3)排水系统

雨水量、生活污水量及生产废水量计算;排水管道管径、坡度估算。 4)排洪计算

根据水文提供洪水量进行排水断面、坡度选择计算;参照地形图进行排洪沟起、终点标高估算;排洪沟出口型式选择计算。

7 消防部分 7.1 概述

7.1.1 站址自然条件及位置。 7.1.2 消防设计范围及界限。 7.1.3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7.1.4 设计中执行的有关消防设计规范。

7.1.5 确定变电站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其建筑构件、防火墙、通道出口、屋面材料、防火门等;站区消防车道布置及设计标准。

7.1.6 各建(构)筑物灭火器设置情况。 7.2 消防给水

7.2.1 消防给水管网,并应说明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合并或分开设置。 7.2.2 消防用水量与水压。

7.2.3 消防水源、贮水池及消防水泵的选择。 7.3 其它消防措施及消防供电

7.3.l 电气设施消防措施;其中包括变压器消防、电缆防火等。 7.3.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施的防火。 7.3.3 火灾报警及控制系统。 7.3.4 消防供电。

8 大件运输

8.1 交通运输条件:应说明站址地区公路、铁路运输条件,水运通航情况。包括公路、铁路技术等级、河流通航季节、船舶吨位、码头位置及装卸条件,曾经运输过的大件、重件情况。

8.2 设备运输参数:应说明变压器等大件设备的运输外形尺寸、单件运输重量、件数、制造厂家,对运输的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8.3 大件设备运输方案:应说明大件设备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优化(含公路、铁路、水运、码头及装卸等设施),需要采取的特殊措施(如桥涵加固、拆迁、修筑便道等情况),所涉及的有关单位。

9 环境保护

9.1 自然和社会环境

9.1.1 站区的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象条件、重点保护对象、经济作物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城镇居住区等)。 9.1.2 本地区环境现状资料;主要污染源的分布及其污染物。 9.1.3 站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及对变电站的特殊要求。 9.1.4 建站地区有何特殊建(构)筑物及其与站址的相互影响关系。 9.2 变电站污染防治措施

9.2.1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9.2.2 噪声源及防噪措施。

9.3 变电站绿化规划设计

9.3.1 站区绿化布置原则

9.3.2 站区和站前区采取的绿化措施的方案。

9.3.3 站区绿化规划面积。

10 劳动安全卫生

10.l 概述

10.1.1 应说明本设计站依据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定。

10.1.2 应说明生产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10.2 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10.2.1 防火、防爆。

10.2.2 防毒、防化学伤害。

10.2.3 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

10.2.4 防暑、防寒。

10.2.5 防噪声。

11 节能

说明本工程采用了哪些节能措施。

12 概算部分

12.1 概述

12.1.1 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建设性质、交通运输、变压器运输方式及运输措施费用概算。

12.1.2 工程资金来源,计算依据及方法。

12.1.3 建设场地情况:站区占地面积、地震烈度、地耐力、土石方量、土石方比例及类别,地下水位及其渗透系数,地形地貌,站区布置方式等。

12.1.4 施工条件:施工水源、电源、通信及道路落实情况(能否临永结合),防洪措施。建设场地青苗、树木赔偿,建构筑物、障碍物的拆除、迁移和赔偿项目。对于扩建工程还应说明改建部位和工程量。过渡措施,能否利用已有临时设施等。

12.1.5 计划建设工期,批准或报批设计任务书总投资,本期设计概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份,变电工程概算总投资额和单位造价。

12.1.6 主要系统设计特征:主要设备容量、型号、制造厂家,有何内部调拨设备以及设备的改装、修配等的费用。各级电压的主接线及出线回数,配电装置的型式等。

12.2 编制原则和依据

12.2.1 对所采用的工程量、定额、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设备材料价格、设备运杂费、工资标准、地区价差调整、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率及其取费标准等各种费用的选取原则、调整方法和计算依据,应加以说明。

1)通过单位工程概算表(即表三)的计算,编制专业汇总概算表(表二)、其他费用计算表(表四)及总概算表(表一)。

2)工程量:对推荐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图、说明书、施工组织大纲、不出图的项目及隐蔽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例如施工排水、地基处理、接地装置等)应分别加以说明。

3)人工费用:人工工资的确定以及国家有关文件的使用,应说明颁发的单位名称、日期,并结合当地具体规定所采用的调整系数及其计算方法。

4)材料价格:应说明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预算价格及安装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的依据,价格水平年份,以及测算材料价差的依据。

5)设备价格:应说明主要设备价格及其它设备价格的编制依据,新产品新设备,非标准设备价格的编制依据。设备运杂费率的确定。

6)取费标准:应说明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的编制依据。

应说明场地准备费,拆迁赔偿的编制依据及有关规定标准。

12.2.2 其它有关说明:

应说明概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待定的工程费用、暂列的费用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2.3 投资分析

12.3.1 应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概算与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阐述其增减原因(一般达到表一的深度)。

12.3.2 与同类型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应将同类型工程造价调整到本工程所在地概算编制年价格水平后,再与本工程概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投资高低

的原因,对本工程投资水平作出评价,并说明本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或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3 提出下阶段设计控制投资的重点和措施。

12.3.4 初步设计概算表格形式和分类,均按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的规定执行。

13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13.1 编制内容及要求

13.1.1 应按初步设计推荐方案编制送审。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应按审批意见修改,并在修改后的封面上标明“已按批准的初步设计修改”。

13.1.2 应包括专业提出的所有设备材料,不得漏项。

13.1.3 个别项目,由于受初设阶段深度限制,其规格和数量允许“估列”,但应在备注栏内说明。

13.1.4 产品型号、规格应按订货技术条件要求开列。

13.1.5 电缆、钢管、阀门、管件等,根据工程条件,宜分类开列。

13.2 编制说明

13.2.1 应说明编制依据和原则。

13.2.2 说明《清册》的组成、内容、范围;说明提请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注意和明确的问题。

13.2.3 按分工不属于本单位设计范围的设备材料应予说明,并标明应参见的设计或资料。

13.2.4 应说明非标准产品的技术规范。

13.2.5 其他应交待或说明的事项。

13.3 编制分项

13.3.1 《清册》宜按专业分项开列,可参考以下分项:

电气部分

系统二次部分

水工部分

土建部分

采暖通风

消防部分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本规定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标准如下: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相关内容

  • 变电一次设计导则
  • 变电一次设计导则 2012年03月08日 目录 1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导则 ......................................................................................................... 3 1.1 ...

  • 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电力设证乙字(A265002099)号 新疆联合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卡依尔特电站施工电源工程 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初设说明及材料清册) 新疆中电华瑞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9月21日 ● 第一章 总的部分 ....................................... ...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范本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目 录 110kV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说明书 ......................................................................... 3 一.概述 ................... ...

  •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
  • XXX 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1. 概述 2. 设计基础资料 3. 主变压器选择及主接线设计 4. 短路电流计算 5. 电气设备选择 6. 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7. 参考资料及指导老师 目 录 一. 概述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 ...

  • 攀长特220KV专用变电站岩土勘察报告
  • 攀长特220KV专用变电站岩土勘察报告 [摘要]:本次工程位于江油市三合镇攀长钢东山220kV变电站内,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拟建场地 在地貌上属于涪江Ⅰ级阶地,地形较为开阔,长约110m,宽80m,场地地面平坦,原始地面高程一般在531.10~532.30m之间(假定高程系统),满足变电站布置要求. ...

  • 地方电网规划设计
  • 地方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目录 第一节 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拟定及初步比较 1. 电力网电压的确定和电网接线的初步选择 2. 方案初步比较的指标 3. 方案初步比较及选择 第二节 电力网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比较 1.架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2.电压损耗计算 3.电网的 ...

  • 供配电专业
  • 供配电专业--变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部分考试题 试 卷 单 选 题 1. 室内变电所的每台油量为( )及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应设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 A. 100kg B. 70kg C. 90kg D. 50kg 2. 在同一配电室内单列布置高.低压配电装置时,当高压开关柜或低压配电屏顶面 ...

  • 单相相控整流电路的应用
  • 题 目:单相相控整流电路的应用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日期:年 月日 目 录 标题.摘要.关键词--------------------------------------2 前言----------------------------------------------------3 ...

  •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 次 1 引言 „„„„„„„„„„„„„„„„„„„„„„„„„„„„„„„„ 2 2 原始资料的分析 „„„„„„„„„„„„„„„„„„„„„„„„„ 3 2.1原始资料 „„„„„„„„„„„„„„„„„„„„„„„„„ 3 2..2原始资料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