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慧言
修 行,首先是一种胸怀的修炼,在修行过程中,要有一种大慈悲的心胸,要敢于大舍。修成大成者,要有气吞天地的胸怀,包容宇宙的心胸。人空空两手,来到世间, 又两手空空而去。你在这世间得到了什么,什么东西是你的,什么东西是我的。要有这样一种胸怀,我不需要得到任何东西,这样你放松了,空了,佛法的能量就源 源不断地进入你的体内。与宇宙相融,要练一种化境,将自己融化,融入万物,滋养万物,与万物并生,逐渐地抛去自身这个个体存在。修炼一种大无外的无限胸 怀,逐渐进入宇宙的无形状态,这是修行的基础。
我们要有大海的胸怀,大海把自己放得最低,所以它能容纳百川河流,她得的也是最多。把世俗人生看得平淡些,人生就像走一条路,任何境遇都留不住。我们练胸 怀,而真正的胸怀应该是对一切拿得起又放得下,能容一切有、一切无、一切荣、一切辱。不以荣为耀,不以辱为挫,荣辱就是人性与世俗相吻合。我们要学会不以 任何事情而焦急,因为这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以后经历多了,我们慢慢就会明白的。
喜 怒不形于色,是一个竞争成功者的必有之本。处事沉着,待人老练。随缘而遇,随遇而安,万事自然,事事自然,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属于 我,也不需要我去获取什么,得到什么东西。我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的走。佛道是宽宏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佛家的大慈大悲说的亦是如此。宇宙不断诞生生 命,同时又不断淘汰生命。宇宙能容纳万物,同时又对万物置之冷漠,任其生灭。这也是大道特性。舍此得彼,一个善于抛舍的人是永远不会贫穷的。不以荣为耀, 不以辱为挫,是世俗生活中宽广胸怀必不可少的,是淡泊人性,抛舍人性的前提。因为荣辱就是人性与世俗相吻合的重要部分。物质世界的东西,终非是我所有。一 个富人,了不起一天进账一千万,不过搬来搬去罢了,也不是他的。天下唯人杰、神仙立地成。任何现状的出现都是自然的,亦是必然的,也都具有特定原因和意 义。决定干什么事情后,马上去干,不计后果。
修行佛道,需要同道间进行相互心能激发,需要相互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协作者,必是心胸开阔者,既能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唐僧师徒几人去西天取经,就是要把几种不同类型的人,放在一起搭伴前行,去同获正果。
我 们与人交往应做到,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欣赏并仿照别人的优点,在世俗的生活中,应运用起每一个时空点,从每一个生活小节中锻炼自己,如言谈举止行走坐卧的 姿势等。这些最细小,却极为重要。把世俗人生看得平淡些,认识到人生就像走一条路任何境遇都留不住,并且一切境遇都是自然又是必然,无论好坏终将过去。不 要满足于自己的智慧才能,这些东西只适用于世俗,我们与世俗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有一颗修炼之心,所以我们要超越世俗,我们需要大智慧。
我 们每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大海般的胸怀,他决不可能修成正果。在你进入佛与仙的层次以后,你已经得道,但是你未必成道。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历尽磨难中成 就正果,即使是阳神老成以后,亦要发大愿,入世修行,救度众生,日行一善,功满三千,方可获合道之最高果位。佛祖在没有修成正果前,无论内外之道,他都虚 心求教,敞开胸怀接受各大教派文化,取其精意最后菩提树下大定七七之日,悟透三界成就正果。才有今后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成为三界导师。像耶稣、老 子、皆是如此,这些大德圣贤们哪一个不是在未成道之前,学习其他文化,最后为我所用,创立了自己的教派。
有 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干什么样的事业,得到那个层次的人才,就能干成那个层次的事业。守成也不例外。一个国家、一个集团、若无大海般的胸怀,就会使精英外 流。而大海般胸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容纳吸收自己信仰以外的文化,包括中国道学、易学、儒学、兵学等诸子百家,亦包括外国的佛教、基督教、资本主 义、马列主义等文化,并与之交融。因为这些文化孕育了许多优秀人才。要知道,成就大业或守成基业的人才,并不都在自己现有的圈子里。宇宙佛法大道是清浊并 包,善恶兼容。非圣贤者难以有包容全社会的心胸。这就是胸怀,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佛法无边。道法自然。
无 论与谁相处、相识、相知都是一种必然。学会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给予对方,帮助对方。尊重包括对方所有的东西,体谅对方所有的行为,给予体贴和原谅。其实 当你跳出来看时,人生便没对错之分了。人的一生是沿着一条轨迹运行的。受一种力量的推动,一切的行为几乎都是身不由己,只是自身不知道罢了,所以无论是 谁,做任何事,都没有错。
忍, 他们讲的忍为高,高到哪里去。心上藏着一把刀,不提倡忍,提倡什么,宽容。宽容的前提是对宇宙这些规律都很清楚,了解人际之间到底怎么回事,事物之间到底 怎么回事,人和事之间怎么回事,你懂这些规律了,懂这些人际之间的方法了,才能进入那种宽容的境界。这就是【胸怀】
师尊慧言
修 行,首先是一种胸怀的修炼,在修行过程中,要有一种大慈悲的心胸,要敢于大舍。修成大成者,要有气吞天地的胸怀,包容宇宙的心胸。人空空两手,来到世间, 又两手空空而去。你在这世间得到了什么,什么东西是你的,什么东西是我的。要有这样一种胸怀,我不需要得到任何东西,这样你放松了,空了,佛法的能量就源 源不断地进入你的体内。与宇宙相融,要练一种化境,将自己融化,融入万物,滋养万物,与万物并生,逐渐地抛去自身这个个体存在。修炼一种大无外的无限胸 怀,逐渐进入宇宙的无形状态,这是修行的基础。
我们要有大海的胸怀,大海把自己放得最低,所以它能容纳百川河流,她得的也是最多。把世俗人生看得平淡些,人生就像走一条路,任何境遇都留不住。我们练胸 怀,而真正的胸怀应该是对一切拿得起又放得下,能容一切有、一切无、一切荣、一切辱。不以荣为耀,不以辱为挫,荣辱就是人性与世俗相吻合。我们要学会不以 任何事情而焦急,因为这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以后经历多了,我们慢慢就会明白的。
喜 怒不形于色,是一个竞争成功者的必有之本。处事沉着,待人老练。随缘而遇,随遇而安,万事自然,事事自然,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属于 我,也不需要我去获取什么,得到什么东西。我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的走。佛道是宽宏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佛家的大慈大悲说的亦是如此。宇宙不断诞生生 命,同时又不断淘汰生命。宇宙能容纳万物,同时又对万物置之冷漠,任其生灭。这也是大道特性。舍此得彼,一个善于抛舍的人是永远不会贫穷的。不以荣为耀, 不以辱为挫,是世俗生活中宽广胸怀必不可少的,是淡泊人性,抛舍人性的前提。因为荣辱就是人性与世俗相吻合的重要部分。物质世界的东西,终非是我所有。一 个富人,了不起一天进账一千万,不过搬来搬去罢了,也不是他的。天下唯人杰、神仙立地成。任何现状的出现都是自然的,亦是必然的,也都具有特定原因和意 义。决定干什么事情后,马上去干,不计后果。
修行佛道,需要同道间进行相互心能激发,需要相互间的优势互补,能够协作者,必是心胸开阔者,既能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唐僧师徒几人去西天取经,就是要把几种不同类型的人,放在一起搭伴前行,去同获正果。
我 们与人交往应做到,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欣赏并仿照别人的优点,在世俗的生活中,应运用起每一个时空点,从每一个生活小节中锻炼自己,如言谈举止行走坐卧的 姿势等。这些最细小,却极为重要。把世俗人生看得平淡些,认识到人生就像走一条路任何境遇都留不住,并且一切境遇都是自然又是必然,无论好坏终将过去。不 要满足于自己的智慧才能,这些东西只适用于世俗,我们与世俗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有一颗修炼之心,所以我们要超越世俗,我们需要大智慧。
我 们每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大海般的胸怀,他决不可能修成正果。在你进入佛与仙的层次以后,你已经得道,但是你未必成道。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历尽磨难中成 就正果,即使是阳神老成以后,亦要发大愿,入世修行,救度众生,日行一善,功满三千,方可获合道之最高果位。佛祖在没有修成正果前,无论内外之道,他都虚 心求教,敞开胸怀接受各大教派文化,取其精意最后菩提树下大定七七之日,悟透三界成就正果。才有今后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成为三界导师。像耶稣、老 子、皆是如此,这些大德圣贤们哪一个不是在未成道之前,学习其他文化,最后为我所用,创立了自己的教派。
有 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干什么样的事业,得到那个层次的人才,就能干成那个层次的事业。守成也不例外。一个国家、一个集团、若无大海般的胸怀,就会使精英外 流。而大海般胸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容纳吸收自己信仰以外的文化,包括中国道学、易学、儒学、兵学等诸子百家,亦包括外国的佛教、基督教、资本主 义、马列主义等文化,并与之交融。因为这些文化孕育了许多优秀人才。要知道,成就大业或守成基业的人才,并不都在自己现有的圈子里。宇宙佛法大道是清浊并 包,善恶兼容。非圣贤者难以有包容全社会的心胸。这就是胸怀,他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佛法无边。道法自然。
无 论与谁相处、相识、相知都是一种必然。学会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给予对方,帮助对方。尊重包括对方所有的东西,体谅对方所有的行为,给予体贴和原谅。其实 当你跳出来看时,人生便没对错之分了。人的一生是沿着一条轨迹运行的。受一种力量的推动,一切的行为几乎都是身不由己,只是自身不知道罢了,所以无论是 谁,做任何事,都没有错。
忍, 他们讲的忍为高,高到哪里去。心上藏着一把刀,不提倡忍,提倡什么,宽容。宽容的前提是对宇宙这些规律都很清楚,了解人际之间到底怎么回事,事物之间到底 怎么回事,人和事之间怎么回事,你懂这些规律了,懂这些人际之间的方法了,才能进入那种宽容的境界。这就是【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