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写高考作文[忧与爱] 于为苍点评|邳州教育·培训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张敏玲 沈琦)昨天,“晨报邀请您写高考同题作文”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昨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也随之曝光。截至昨天下午7点,共收到同题作文的征文200余篇,微博体300余篇。其中来稿作者有正在读高二的学生、语文老师、大学生,也有学生家长,以及一些文化界人士及部分网友。对于这些作品,晨报邀请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于为苍教授给予点评。

作文1

孙梦(公务员)

在一条幸福的大道上,两个头戴纶巾的人相遇了,两人凝视、流泪,继而紧紧相拥。

“终于和你重逢了,因为世人的偏见,我们竟不能结伴而行,共看烟霞恋峦、柳丝依依”,忧大哥率先打破沉默。“是啊,我们原本就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佛家曾有偈语‘由爱故生忧’,正是因为有了爱才有了忧,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爱小弟一肚子委屈。

“不惟由爱生忧,因忧亦生爱,甚至‘忧之切,爱之深’。赵太后正是因为听了触龙‘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劝告,才使幼子走出溺爱、历练成长;孟子正是因为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才使后来人重视忧患意识事关国家存亡;孔子正是因为坚信‘士忧道不忧贫’,才为普天下迎来3000年修明政治!”忧大哥满腹牢骚。

“说得好哇!历览古今圣贤,无不把爱与忧相提并论,后来者不应该如此狭隘地把我们视为冬与夏、白天与黑夜。”爱小弟附和道。

“把我们分开有什么好!陈后主‘隔江吟唱后庭花’,终落得国破人亡;李煜无忧无虑游上苑,终落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惨命。罢了罢了,这些亡国君不爱家国自然不忧家国,不忧家国自然……不说了,徒增烦恼!”忧大哥欲言又止。

“远的不说,现实不也是如此吗?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一滴香火锅、勾兑醋、黑豆芽、旧皮鞋老酸奶、毒胶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食品安全危机,不也是因为管理者不忧、生产者不爱才造成的吗?舌尖上的中国少不了忧也少不了爱,正因为‘爱’美味才更要‘忧’美味,反过来,也只有‘忧’美味才是真正的‘爱’美味。”爱小弟指点江山,爱国忧民。

“不能任由人们的肤浅再让悲剧重演下去,我们必须要并肩战斗。陈子昂不说了吗———圣人不利己,我们不是圣人,但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大哥猛地一拍大腿。“对,我们要重新站在一起,即便为天下苍生所笑,也不能丢弃天下苍生不管”,爱小弟赞同道。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担待和器识宏愿,爱与忧休戚相关,我们必须冲破世俗藩篱!”忧大哥紧紧搂住爱小弟。“我听大哥的,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再也不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了!”爱小弟用力抱紧忧大哥的手臂。

专家点评:94分

文章寓理于形,以寓言对话方式,阐述了“忧与爱”的关系与内涵,主题鲜明,说理生动形象,材料具体典型,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议论说理的趣味性,语言风趣幽默,杂文味浓。

作文 2

王宜山(教师)

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分别从事不同的行业。一个卖伞,一个卖面。老人无论晴天下雨都担忧。晴天担忧,大儿子的伞不好卖;下雨天,担心小儿子的面被淋湿。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无不时时处处为孩子操劳,忧虑。为学业,为前程,为婚嫁……“孟母三迁”即为最好的例证。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当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便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孩子住在这里!”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为了儿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辗转搬家,可见其爱子之深,忧子之切。

在动物界,老鹰、狐狸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雏鹰、幼狐小的时候,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爱的呵护中快速地成长,一旦到了一定大小,父母便毫不留情地把它们赶出家门。老鹰会一脚把翅膀已经长成的雏鹰踹出巢穴,让它在下坠中撑开羽翼,展翅飞翔;即将成年的狐狸也会被父母一次次地咬出洞穴。难道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不。父母担忧的是孩子的前程,一味的爱,是会毁了他的一生。无远虑,有近忧。父母知道,只有为孩子做长远设想,养成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才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的爱。

有些父母在为孩子忧的太多,着想的太多,事无巨细,最后,只能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品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成年”,其实却是一个大小孩。

须知,爱有时也会走向它的反面。“揠苗助长”的笑话中那个急功近利的农民,因为爱自己的禾苗,希望它快快成长,便每天往上拔一拔,结果,茁壮的禾苗全都被拔死了。太多的爱,不恰当的忧,有时会成为戕害子女的毒药。

同样,忧和爱,也不是单向的,不只是父母给予子女。为人儿女,也要为父母着想,为父母担忧,感念养育之恩,反哺赡养。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件礼物,都会让父母快乐……

最后,化用一下苏芮《牵手》里的一句歌词来作结:忧着你的忧,爱着你的爱,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专家点评:93分

文章以丰富的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尽情地诠释了“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的丰厚内涵,主题鲜明深刻,材料丰富翔实,议论说理晓畅有力,以故事巧妙入题,以歌词从容结尾,结构灵活和谐,深化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作文3

于雷(大学生)

爷爷变了!

爷爷确实变了!!

他居然把爸爸给他买的一对鹦鹉放了!!!

爷爷家在乡下,宽敞的院子前有一条小河,两岸绿荫蔽日。每天早上,爷爷和奶奶沿着河边的林荫小路晨练,看绿树流水,听鸟儿婉转,过着安乐的晚年。

去年父亲节,爷爷和奶奶来我家小住。爷爷老是嫌城市里树荫少,也听不到鸟叫,吵着要回乡下去。爸爸就给爷爷买了一对虎皮鹦鹉,又买了一些花花草草放在阳台上,这才强留爷爷住了几天,回家时爷爷把一对鹦鹉顺便带回了家。

这是一对虎皮鹦鹉。一身黄绿的彩衣,红红的爪子,尖尖的小嘴向里弯着,它们或扑楞着长长的翅膀,从下梁跳到上梁;或相互交啄吻颈嬉戏,啄食嘬水;或互相追逐打闹,引颈啼啭,为爷爷的农家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欢乐。

爷爷本来不太喜欢养鸟的,但自从有了这一对鹦鹉后,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上,爷爷早早起床,清除鸟粪后,再把鸟食和水装满,在鹦鹉叽叽喳喳的欢叫中,爷爷用竹竿挑起鸟笼便踏上晨练的河畔之旅。

时间长了,鹦鹉自己竟然能用那弯弯的尖嘴把笼门啄开,在院子里,围着爷爷飞来飞去,玩后还会回到笼中。望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自己周围的鹦鹉,爷爷却眉头紧蹙,满脸愁容……

一天,爷爷喂完鹦鹉后,索性打开笼门,放出鹦鹉,把鸟笼收进屋里。一对鹦鹉,似乎有些恋恋不舍,围着爷爷打着旋,在爷爷快乐地哄赶下,它们飞向河边的树林,飞向了自己真正的家,它们尽地情叫着,唱着……

每天,爷爷还徜徉在小河边。望着清清的流水,听着脆脆的鸟鸣,爷爷幸福地笑了,甜甜的,晨练的脚步也欢快了,轻轻地。

我想,爷爷已找到他爱的真谛了。

专家点评:92分

作者从与之朝夕相处的爷爷养鸟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忧与爱”的哲理内涵。栩栩如生的细节描绘,烘托渲染了文章意境,于娓娓描述中,自然流淌出爱的哲理内涵。

作文4

张勇(公务员)

那一年,我11岁。母亲突然生病了,躺在床上浑身发热、口干发涩,一连两天没吃东西。当她稍微有点好转时,说想吃煎馍,婶婶在旁边马上说“我去做”。“不行,我只吃妮做的煎馍。”而我作为母亲的娇闺女,除了偶尔让我帮她填柴烧饭,从来没做过饭。泪水流了一脸,母亲还是坚决地只吃我做的煎馍。

没有办法,我只好盛水加盐舀面磕鸡蛋,当着母亲的面使劲地搅面,委曲的泪水和着汗水掺着面粉,很快把脸妆成了花猫。婶婶烧火,耐心地指点我浇油舀面糊摊面饼,最后还是做成了一堆散乱的碎疙瘩。当我怯怯地将面疙瘩端给母亲时,她却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

又过了几天,母亲病愈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妮呀,我有病的时候最担心的是你。在咱们农村,不会做饭不动针线,以后会受婆家的气,那时候,娘再想疼你也没办法了。你得学做饭,再难吃,娘吃着都香。”

那一年,我22岁。通过努力,我走出农门进了城市,母亲打电话说要到城里来看我,吃吃我做的鱼。天呢,我只知道吃鱼啥时候做过鱼?没办法,看了半天菜谱,硬着头皮去市场买了条鱼,回来把鱼放进水池想刮鳞开膛,鱼儿猛地一蹦,尾巴重重地打在了我的脸上,那个疼啊。吃什么鱼!母亲来了就下饭店。一听说要下饭店,母亲急了:“天天下饭店是过日子的样子吗?怎么买房子带孩子?”母亲边说边把我拉进厨房,手把手地教我杀鱼教我配料。

又过了22年,今天,我44岁了,我的孩子也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年龄,天天给她做着可口的饭菜,她幸福地像个小公主,可是我的心里也有了当年母亲的感觉: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个暑假,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

专家点评:91分

从自己亲历入手,感悟出“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一生活哲理,接着自然重任在肩:“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忧”自“爱”中来,爱现慈母心。文章以岁月流逝为叙事线索,以两代母亲对女儿的爱为布局架构,语言质朴自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 5

张欣(江苏师范大学学生)

窗外的云像烟雾一样飘远,不是乌云但也不是白云。就像水墨画一样,轻轻碰到房子的尖顶又悠悠地经过。学校的梧桐树没有粗壮的枝干,更别说遮天相接了。但就是这样看起来孤零零的小梧桐,被雨水洗过的叶子绿的发亮。好像有故事要说。

今年的春天无比蹉跎地过去了。夏天来了。我不止一次这么想到,我们都长大的现在真好。初面对的时候是怎样也预料不到的,我们会做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朋友。然而此时,我们看见的再也不会是同一片风景了,不会听一样的校园广播,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听见下课铃,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做眼保健操,不会再说“我们学校……”

两年了。走了两年,也才渐渐明白这些时光之于我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两年前那么的单一了,就好像是一条分界线,这边和那边是两个不一样的自己。常常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刚好让我可以遇见你们。有时我就庆幸,甭管世界多乱七八糟,我老无所依你们几个仍是我坐上宾。

可是现在大家都那么忙,为自己的事情已经焦头烂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出口的常常只能是开心的话,怕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大家的好心情。可是,我想我们都错了。人生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缝合一次又一次伤口的。当然我不希望在那一次又一次之后,我们都变成铁石心肠的骑士。我信忧愁是抹不去的,也信忧愁不是无时无刻的。我们都是在时间缝隙间权衡快乐的人,坚持会有更好的生活。虽然迷惘,但也要坚定信心往前走。

爱的能力有限,也不能所有人都觉得我好。我性格顽固,令人痛恨。但在我这样的人心底,爱的温暖亦如阳光照耀一般,它令我回忆,给我启发。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时间从哪里溜走了,你告诉我? 天长地久有时尽,与君共勉。

专家点评:91分

忧与爱是一种心境,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抒写了难以诉说的纠结情怀,道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文章写景状物抒情自然天成,“忧生爱,爱是乐”,感悟新颖深邃。

(作文3、4、5有删节)

高考作文微博版:

1.考场体

考场如赛场,冲刺比拼忙。谁怜忧与爱,唯有爹和娘!千军过独桥,万马赴疆场。爱忧一念间,前程无限量。天公知人意,陪考不凄惶!愿我莘莘子,学成题金榜!(苗磊)

2.抒情体

在我一岁时,您总是把食物嚼碎,放进我的口腔;上学时,您每天把我送到校门口再去工厂;我在考场中答卷,您在门外耐心守候,不惧骄阳;第一份工作不如意,我愁眉不展,您的来信,字里行间如叙家常;如今,您额头添皱,双鬓染霜,您的忧中写满爱,无论明天怎样,我都要说一声:“谢谢,娘!”

(张文强)

3.tvb体

呐,他出差在外你总是担忧他的冷暖担忧他的吃住,甚至半个小时不见他短信就担忧他出事,你的担忧其实是缘于对他的深爱!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过呐,凡事有度,你也不用过于担忧。所谓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没事的。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

(乡下玉米)

4.台阶体

你,

并非,

高富帅,

却很可爱,

忧郁的眼神,

流露丝丝关怀。

那一日来到站台,

遇到端铁碗的乞丐,

众人纷纷后退欲躲开。

你二话没说打开手提袋,

百元大钞外加一包蛋黄派。

富翁大有人在只有你最慷慨,

善待陌生乞丐对家人肯定不赖,

纵然风言风语也愿与你携手相爱,

缘分神奇莫非一切早已是命中安排。

(张蕊)

5.微小说体

妈妈:儿子,你还好吗?

儿子:还好。就是有时候会想家。

放下电话,妈妈很担忧:儿子想家,那一定是在国外过的不好,吃住不习惯!

妈妈:儿子,你还好吗?

儿子:很好。我一点都不想家———在这儿一切都好,吃住也习惯。

放下电话,妈妈很担忧:儿子心太硬,这才出国几天啊,就忘本了,连家都不想了。

爸爸问:儿子说想家你担忧;说不想家你也担忧。那儿子怎么说你才不担忧?

妈妈回答:除非我不爱他!

(飞鸟乐音)

6.淘宝体

春日暖洋洋,记得换新装;

夏阳高高照,清凉最重要;

秋风飒飒起,切记添秋衣;

冬日雪花飘,要买厚外套。

四季多珍重,勿让母担忧!

你是妈妈?

不,亲,我是淘宝店主。四季服装,一应俱全。贴心周到,给你妈妈的感觉!多多惠顾哦!

妈,是我。早晚天气凉,记得加衣裳。我给你网购了外套,记得查收哦!

(张松 )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张敏玲 沈琦)昨天,“晨报邀请您写高考同题作文”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昨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也随之曝光。截至昨天下午7点,共收到同题作文的征文200余篇,微博体300余篇。其中来稿作者有正在读高二的学生、语文老师、大学生,也有学生家长,以及一些文化界人士及部分网友。对于这些作品,晨报邀请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于为苍教授给予点评。

作文1

孙梦(公务员)

在一条幸福的大道上,两个头戴纶巾的人相遇了,两人凝视、流泪,继而紧紧相拥。

“终于和你重逢了,因为世人的偏见,我们竟不能结伴而行,共看烟霞恋峦、柳丝依依”,忧大哥率先打破沉默。“是啊,我们原本就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佛家曾有偈语‘由爱故生忧’,正是因为有了爱才有了忧,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爱小弟一肚子委屈。

“不惟由爱生忧,因忧亦生爱,甚至‘忧之切,爱之深’。赵太后正是因为听了触龙‘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劝告,才使幼子走出溺爱、历练成长;孟子正是因为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才使后来人重视忧患意识事关国家存亡;孔子正是因为坚信‘士忧道不忧贫’,才为普天下迎来3000年修明政治!”忧大哥满腹牢骚。

“说得好哇!历览古今圣贤,无不把爱与忧相提并论,后来者不应该如此狭隘地把我们视为冬与夏、白天与黑夜。”爱小弟附和道。

“把我们分开有什么好!陈后主‘隔江吟唱后庭花’,终落得国破人亡;李煜无忧无虑游上苑,终落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惨命。罢了罢了,这些亡国君不爱家国自然不忧家国,不忧家国自然……不说了,徒增烦恼!”忧大哥欲言又止。

“远的不说,现实不也是如此吗?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一滴香火锅、勾兑醋、黑豆芽、旧皮鞋老酸奶、毒胶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食品安全危机,不也是因为管理者不忧、生产者不爱才造成的吗?舌尖上的中国少不了忧也少不了爱,正因为‘爱’美味才更要‘忧’美味,反过来,也只有‘忧’美味才是真正的‘爱’美味。”爱小弟指点江山,爱国忧民。

“不能任由人们的肤浅再让悲剧重演下去,我们必须要并肩战斗。陈子昂不说了吗———圣人不利己,我们不是圣人,但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大哥猛地一拍大腿。“对,我们要重新站在一起,即便为天下苍生所笑,也不能丢弃天下苍生不管”,爱小弟赞同道。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担待和器识宏愿,爱与忧休戚相关,我们必须冲破世俗藩篱!”忧大哥紧紧搂住爱小弟。“我听大哥的,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再也不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了!”爱小弟用力抱紧忧大哥的手臂。

专家点评:94分

文章寓理于形,以寓言对话方式,阐述了“忧与爱”的关系与内涵,主题鲜明,说理生动形象,材料具体典型,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议论说理的趣味性,语言风趣幽默,杂文味浓。

作文 2

王宜山(教师)

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分别从事不同的行业。一个卖伞,一个卖面。老人无论晴天下雨都担忧。晴天担忧,大儿子的伞不好卖;下雨天,担心小儿子的面被淋湿。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无不时时处处为孩子操劳,忧虑。为学业,为前程,为婚嫁……“孟母三迁”即为最好的例证。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当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便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孩子住在这里!”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为了儿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辗转搬家,可见其爱子之深,忧子之切。

在动物界,老鹰、狐狸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雏鹰、幼狐小的时候,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爱的呵护中快速地成长,一旦到了一定大小,父母便毫不留情地把它们赶出家门。老鹰会一脚把翅膀已经长成的雏鹰踹出巢穴,让它在下坠中撑开羽翼,展翅飞翔;即将成年的狐狸也会被父母一次次地咬出洞穴。难道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不。父母担忧的是孩子的前程,一味的爱,是会毁了他的一生。无远虑,有近忧。父母知道,只有为孩子做长远设想,养成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才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的爱。

有些父母在为孩子忧的太多,着想的太多,事无巨细,最后,只能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品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成年”,其实却是一个大小孩。

须知,爱有时也会走向它的反面。“揠苗助长”的笑话中那个急功近利的农民,因为爱自己的禾苗,希望它快快成长,便每天往上拔一拔,结果,茁壮的禾苗全都被拔死了。太多的爱,不恰当的忧,有时会成为戕害子女的毒药。

同样,忧和爱,也不是单向的,不只是父母给予子女。为人儿女,也要为父母着想,为父母担忧,感念养育之恩,反哺赡养。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件礼物,都会让父母快乐……

最后,化用一下苏芮《牵手》里的一句歌词来作结:忧着你的忧,爱着你的爱,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专家点评:93分

文章以丰富的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尽情地诠释了“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的丰厚内涵,主题鲜明深刻,材料丰富翔实,议论说理晓畅有力,以故事巧妙入题,以歌词从容结尾,结构灵活和谐,深化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作文3

于雷(大学生)

爷爷变了!

爷爷确实变了!!

他居然把爸爸给他买的一对鹦鹉放了!!!

爷爷家在乡下,宽敞的院子前有一条小河,两岸绿荫蔽日。每天早上,爷爷和奶奶沿着河边的林荫小路晨练,看绿树流水,听鸟儿婉转,过着安乐的晚年。

去年父亲节,爷爷和奶奶来我家小住。爷爷老是嫌城市里树荫少,也听不到鸟叫,吵着要回乡下去。爸爸就给爷爷买了一对虎皮鹦鹉,又买了一些花花草草放在阳台上,这才强留爷爷住了几天,回家时爷爷把一对鹦鹉顺便带回了家。

这是一对虎皮鹦鹉。一身黄绿的彩衣,红红的爪子,尖尖的小嘴向里弯着,它们或扑楞着长长的翅膀,从下梁跳到上梁;或相互交啄吻颈嬉戏,啄食嘬水;或互相追逐打闹,引颈啼啭,为爷爷的农家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欢乐。

爷爷本来不太喜欢养鸟的,但自从有了这一对鹦鹉后,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上,爷爷早早起床,清除鸟粪后,再把鸟食和水装满,在鹦鹉叽叽喳喳的欢叫中,爷爷用竹竿挑起鸟笼便踏上晨练的河畔之旅。

时间长了,鹦鹉自己竟然能用那弯弯的尖嘴把笼门啄开,在院子里,围着爷爷飞来飞去,玩后还会回到笼中。望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自己周围的鹦鹉,爷爷却眉头紧蹙,满脸愁容……

一天,爷爷喂完鹦鹉后,索性打开笼门,放出鹦鹉,把鸟笼收进屋里。一对鹦鹉,似乎有些恋恋不舍,围着爷爷打着旋,在爷爷快乐地哄赶下,它们飞向河边的树林,飞向了自己真正的家,它们尽地情叫着,唱着……

每天,爷爷还徜徉在小河边。望着清清的流水,听着脆脆的鸟鸣,爷爷幸福地笑了,甜甜的,晨练的脚步也欢快了,轻轻地。

我想,爷爷已找到他爱的真谛了。

专家点评:92分

作者从与之朝夕相处的爷爷养鸟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忧与爱”的哲理内涵。栩栩如生的细节描绘,烘托渲染了文章意境,于娓娓描述中,自然流淌出爱的哲理内涵。

作文4

张勇(公务员)

那一年,我11岁。母亲突然生病了,躺在床上浑身发热、口干发涩,一连两天没吃东西。当她稍微有点好转时,说想吃煎馍,婶婶在旁边马上说“我去做”。“不行,我只吃妮做的煎馍。”而我作为母亲的娇闺女,除了偶尔让我帮她填柴烧饭,从来没做过饭。泪水流了一脸,母亲还是坚决地只吃我做的煎馍。

没有办法,我只好盛水加盐舀面磕鸡蛋,当着母亲的面使劲地搅面,委曲的泪水和着汗水掺着面粉,很快把脸妆成了花猫。婶婶烧火,耐心地指点我浇油舀面糊摊面饼,最后还是做成了一堆散乱的碎疙瘩。当我怯怯地将面疙瘩端给母亲时,她却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

又过了几天,母亲病愈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妮呀,我有病的时候最担心的是你。在咱们农村,不会做饭不动针线,以后会受婆家的气,那时候,娘再想疼你也没办法了。你得学做饭,再难吃,娘吃着都香。”

那一年,我22岁。通过努力,我走出农门进了城市,母亲打电话说要到城里来看我,吃吃我做的鱼。天呢,我只知道吃鱼啥时候做过鱼?没办法,看了半天菜谱,硬着头皮去市场买了条鱼,回来把鱼放进水池想刮鳞开膛,鱼儿猛地一蹦,尾巴重重地打在了我的脸上,那个疼啊。吃什么鱼!母亲来了就下饭店。一听说要下饭店,母亲急了:“天天下饭店是过日子的样子吗?怎么买房子带孩子?”母亲边说边把我拉进厨房,手把手地教我杀鱼教我配料。

又过了22年,今天,我44岁了,我的孩子也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年龄,天天给她做着可口的饭菜,她幸福地像个小公主,可是我的心里也有了当年母亲的感觉: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个暑假,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

专家点评:91分

从自己亲历入手,感悟出“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一生活哲理,接着自然重任在肩:“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忧”自“爱”中来,爱现慈母心。文章以岁月流逝为叙事线索,以两代母亲对女儿的爱为布局架构,语言质朴自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 5

张欣(江苏师范大学学生)

窗外的云像烟雾一样飘远,不是乌云但也不是白云。就像水墨画一样,轻轻碰到房子的尖顶又悠悠地经过。学校的梧桐树没有粗壮的枝干,更别说遮天相接了。但就是这样看起来孤零零的小梧桐,被雨水洗过的叶子绿的发亮。好像有故事要说。

今年的春天无比蹉跎地过去了。夏天来了。我不止一次这么想到,我们都长大的现在真好。初面对的时候是怎样也预料不到的,我们会做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朋友。然而此时,我们看见的再也不会是同一片风景了,不会听一样的校园广播,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听见下课铃,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做眼保健操,不会再说“我们学校……”

两年了。走了两年,也才渐渐明白这些时光之于我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两年前那么的单一了,就好像是一条分界线,这边和那边是两个不一样的自己。常常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刚好让我可以遇见你们。有时我就庆幸,甭管世界多乱七八糟,我老无所依你们几个仍是我坐上宾。

可是现在大家都那么忙,为自己的事情已经焦头烂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出口的常常只能是开心的话,怕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大家的好心情。可是,我想我们都错了。人生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缝合一次又一次伤口的。当然我不希望在那一次又一次之后,我们都变成铁石心肠的骑士。我信忧愁是抹不去的,也信忧愁不是无时无刻的。我们都是在时间缝隙间权衡快乐的人,坚持会有更好的生活。虽然迷惘,但也要坚定信心往前走。

爱的能力有限,也不能所有人都觉得我好。我性格顽固,令人痛恨。但在我这样的人心底,爱的温暖亦如阳光照耀一般,它令我回忆,给我启发。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时间从哪里溜走了,你告诉我? 天长地久有时尽,与君共勉。

专家点评:91分

忧与爱是一种心境,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抒写了难以诉说的纠结情怀,道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文章写景状物抒情自然天成,“忧生爱,爱是乐”,感悟新颖深邃。

(作文3、4、5有删节)

高考作文微博版:

1.考场体

考场如赛场,冲刺比拼忙。谁怜忧与爱,唯有爹和娘!千军过独桥,万马赴疆场。爱忧一念间,前程无限量。天公知人意,陪考不凄惶!愿我莘莘子,学成题金榜!(苗磊)

2.抒情体

在我一岁时,您总是把食物嚼碎,放进我的口腔;上学时,您每天把我送到校门口再去工厂;我在考场中答卷,您在门外耐心守候,不惧骄阳;第一份工作不如意,我愁眉不展,您的来信,字里行间如叙家常;如今,您额头添皱,双鬓染霜,您的忧中写满爱,无论明天怎样,我都要说一声:“谢谢,娘!”

(张文强)

3.tvb体

呐,他出差在外你总是担忧他的冷暖担忧他的吃住,甚至半个小时不见他短信就担忧他出事,你的担忧其实是缘于对他的深爱!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过呐,凡事有度,你也不用过于担忧。所谓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没事的。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

(乡下玉米)

4.台阶体

你,

并非,

高富帅,

却很可爱,

忧郁的眼神,

流露丝丝关怀。

那一日来到站台,

遇到端铁碗的乞丐,

众人纷纷后退欲躲开。

你二话没说打开手提袋,

百元大钞外加一包蛋黄派。

富翁大有人在只有你最慷慨,

善待陌生乞丐对家人肯定不赖,

纵然风言风语也愿与你携手相爱,

缘分神奇莫非一切早已是命中安排。

(张蕊)

5.微小说体

妈妈:儿子,你还好吗?

儿子:还好。就是有时候会想家。

放下电话,妈妈很担忧:儿子想家,那一定是在国外过的不好,吃住不习惯!

妈妈:儿子,你还好吗?

儿子:很好。我一点都不想家———在这儿一切都好,吃住也习惯。

放下电话,妈妈很担忧:儿子心太硬,这才出国几天啊,就忘本了,连家都不想了。

爸爸问:儿子说想家你担忧;说不想家你也担忧。那儿子怎么说你才不担忧?

妈妈回答:除非我不爱他!

(飞鸟乐音)

6.淘宝体

春日暖洋洋,记得换新装;

夏阳高高照,清凉最重要;

秋风飒飒起,切记添秋衣;

冬日雪花飘,要买厚外套。

四季多珍重,勿让母担忧!

你是妈妈?

不,亲,我是淘宝店主。四季服装,一应俱全。贴心周到,给你妈妈的感觉!多多惠顾哦!

妈,是我。早晚天气凉,记得加衣裳。我给你网购了外套,记得查收哦!

(张松 )


相关内容

  •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 邳州市妇联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邳州加快实施"四大计划".推进"四个转型"的重要一年,也是颁布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跨越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妇女工作,至关重要.上半年以来,邳 ...

  •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与点评
  • 2011最新作文命题预测与范文 全国作文最新素材与点评 [写作指导] 一."熄灯一小时"不如节能制度建设 河北保定市宣布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承诺在今年3月28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据悉,保定是我国内地首个官方 ...

  • 宋绮云:[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的起草者
  •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宋绮云,江苏邳州人.1920年7月,16岁的宋绮云徒步200公里,到淮阴投考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录取后, ...

  • 攻取"半壁江山"之我见
  •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分值基本上占"半壁江山".如何攻取这"半壁江山",应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做好读书札记.指导学生养成写随笔.日记.游记.读后感.观后感的好习惯.认真批阅作文,做好讲评.利用班级黑板报.橱窗.校报等 ...

  • 在交通大厦工程开工奠基仪式讲话
  • 冯宪舟同志 在交通大厦工程开工奠基仪式上的 讲 话 (2004年8月2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秋风送爽.硕果盈枝的美好时刻,邳州交通大厦今天破土动工了.这是我市交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基础工程项目,也是交通部门近年来开展招商引资取得的丰硕成果. 邳州交通大厦工程是我 ...

  • 2010年高考作文适用素材及点评二十篇
  • 2010年高考作文适用素材及点评二十篇 1. 奥巴马漫画风波 <纽约邮报>刊登了一幅批评美国经济政策的漫画,作者用大猩猩来影射新总统奥巴马,新闻集团因此遭到近千美国民权人士围堵.对于美国媒体来说,挖苦总统早已是家常便饭.<纽约时报>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凡是总统支持的 ...

  • 高考语文备考:材料作文"迟来的道歉"优秀范文与名师点评
  • 2012高考语文备考:材料作文"迟来的道歉"优秀范文与名师点评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08年9月15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100多年前误解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查尔斯• ...

  • 对高考满分作文[早]的再点评
  • 对高考满分作文<早>的再点评 作者:陈广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1年第05期 每年高考过后,各地的满分作文总会在第一时间挤占各种媒体的地盘.2010年高考,有一篇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可以说是抢尽了风头,这篇作文被湖南省高考阅卷组定为标杆作文,一时间,全国知 ...

  • 2014年最新时评热议1
  • "好心人免责"应普及全国 (新闻背景:近日,杭州市人大正在审议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草案)>部分条款引发公众热议.该条例拟规定: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危.急.重症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追究有关法律责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