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丫鬟鸳鸯为何抗婚不从贾赦?

鸳鸯是《红楼梦》中贾母的贴身婢女,且关系很好,贾母上下所有人都让她三分,因为老太太很喜欢她,加之鸳鸯性格又好,不卑不亢,职责范围内的事打理的非常漂亮,思虑周到,有自知之明,不玩弄权术或者恃宠而骄。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

在荣国府,贾母是以见识和能力树立了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显现的广博见识,使荣国府上下人等无不心悦诚服;贾母虽然是贾府家政大事的最高裁决者,一言九鼎,说一不二,高高在上,但是贾母又是非常可怜的,她“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大儿子贾赦整天不务正业,小儿子贾政在贾府里始终找不到感觉。儿媳妇、孙媳妇们也只不过是时常忙里偷闲来哄她说笑,帮不上什么忙。贾母身边只有鸳鸯“这么一个可靠的人”。

从府上众人对贾母的贴身侍女鸳鸯的尊敬态度上就可以感觉到。当然这其中也有鸳鸯自身的人格魅力。若考虑到鸳鸯自小受贾母调教,贾母的言行耳濡目染,就可推断出贾母培养人的能力非同一般。王熙凤就当面说过贾母“调理的人和水葱儿似的。”(第四十七回)这里面虽有拍马奉承的成份,可从实际情况看,王熙凤说的并不过分。贾母培养的女孩子都是非常能干的。如晴雯、袭人、紫鹃、翠缕……无不出类拔萃。鸳鸯更是这些人中的顶尖人才。人品、能力、身材、容貌无不百里挑一,是贾母须臾不能离的左右手。贾母所有的东西鸳鸯当着一半的家,正是鸳鸯的特殊地位,引起了贾赦的非分之想,他想要鸳鸯作妾,还派自己的妻子邢氏前去说合,这确实给了鸳鸯一个大大的“面子”。以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想要什么应该不会有困难,贾母也不会阻拦。可这次,他想要的,偏偏是贾母的得力佣人,这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聪明过人的王熙凤对此有个十分恰当的比喻,说这是“拿草棍去戳老虎的鼻子眼”。(第四十六回)可贾赦夫妇利令智昏,认为只要鸳鸯本人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在贾赦看来,他的家长职权是因贾母的偏心失去的,在他与贾政之间,贾母的偏心处处可见。对于这件事,贾赦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时刻都在想着与贾母较量。意识指挥行动,贾赦的言行无时不在体现他的嫉妒。就连中秋节家宴上说个笑话,他都没忘影射贾母的偏心。他要鸳鸯,也许是经过深思熟虑。其真正目的,是冲着贾母去的。以贾赦的算计,鸳鸯能当贾母半个家,他要鸳鸯若是成功,也就等于当了贾母的半个家,得不到全部的,得半个也是好的。有了这半个,再要那半个就容易了。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鸳鸯誓死不从!

鸳鸯的抗婚也许是受贾母的影响太深的缘故。贾母不传家权于贾赦,很大程度上是看不上贾赦的为人。按封建宗法制,长子袭官,是国家的事,贾母无法干预;但传不传家权给长子,是自家的事,贾母却说了算。贾母对贾赦不满,不能不影响到鸳鸯。何况贾赦的所作所为,有时能瞒过贾母,却不会瞒过丫头地位的鸳鸯。

贾赦已经是个老年人,而且胡子都白了,已进入银色世界。鸳鸯有多大呢,才十七岁。根据书中的推断,贾赦已年近六十,二人相差四十岁。贾赦屋里有好几个小老婆,但却没有生下一子一女,看来贾赦的能力已经很弱。当然,古今中外,老翁少女结为夫妻的例子不少,那也可能是出于爱情,也可能是出于对男方成就的仰慕,自然,也有的是为了钱。

不能说鸳鸯不爱钱,但她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既然有“心胸气性”,她就不可能不为自己打算。贾母对她这么依赖,绝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鸳鸯努力工作的结果。难道她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只伴得老翁归?这不符合鸳鸯的性格特点。

所以鸳鸯斩钉截铁地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地娶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第四十六回)鸳鸯不屈,贾赦死逼。世代为奴不能自主自身的鸳鸯只好向贾母说明,并发毒誓拒婚。以鸳鸯的聪明,知道贾母是不会答应的。果不其然,贾母一听,先吃惊后愤怒。非常精明的一下子就弄懂了贾赦的用心。贾母道:“……见她对我好,你们不服气。摆弄开她,好摆弄我!”(第四十六回)只此一句,贾母已经看出贾赦的用心,要人是表面的,要权是实质的。可见贾母对贾赦的了解,真是知子莫如母啊!贾赦若不挑明,贾母佯装不知,不去自寻烦恼。现在事情摆在明面上,贾母很是给贾赦面子了,点到为止,不予深究。既不给鸳鸯,让贾赦争权失败;又不翻陈年老帐,维护贾赦的主子脸面。所以,贾母在对前来说媒的邢夫人冷嘲热讽之后,带话给贾赦,让他花钱去买,“只是要这个丫头不成。”(第四十七回)给了贾赦一个下台的台阶。贾赦心里明白,知道这次又败在母亲手下,只好将错就错,花五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收在屋中,并暂时不敢见贾母。

书中四十六回鸳鸯拒嫁时还说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若老太太归西去了,他(贾赦)横竖还有三年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收小老婆的!等过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

此处,鸳鸯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说得很清楚了,鸳鸯此女的性格很烈,说得出便做得到。鸳鸯的话绝不会是随意胡说,而必会是形如其言。前面,鸳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贾母归西后,她不会自尽,而是要等三年,待贾赦守完孝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当姑子还是寻死。因此,鸳鸯对贾母的忠诚可以称之为“义婢”。

鸳鸯是《红楼梦》中贾母的贴身婢女,且关系很好,贾母上下所有人都让她三分,因为老太太很喜欢她,加之鸳鸯性格又好,不卑不亢,职责范围内的事打理的非常漂亮,思虑周到,有自知之明,不玩弄权术或者恃宠而骄。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

在荣国府,贾母是以见识和能力树立了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显现的广博见识,使荣国府上下人等无不心悦诚服;贾母虽然是贾府家政大事的最高裁决者,一言九鼎,说一不二,高高在上,但是贾母又是非常可怜的,她“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大儿子贾赦整天不务正业,小儿子贾政在贾府里始终找不到感觉。儿媳妇、孙媳妇们也只不过是时常忙里偷闲来哄她说笑,帮不上什么忙。贾母身边只有鸳鸯“这么一个可靠的人”。

从府上众人对贾母的贴身侍女鸳鸯的尊敬态度上就可以感觉到。当然这其中也有鸳鸯自身的人格魅力。若考虑到鸳鸯自小受贾母调教,贾母的言行耳濡目染,就可推断出贾母培养人的能力非同一般。王熙凤就当面说过贾母“调理的人和水葱儿似的。”(第四十七回)这里面虽有拍马奉承的成份,可从实际情况看,王熙凤说的并不过分。贾母培养的女孩子都是非常能干的。如晴雯、袭人、紫鹃、翠缕……无不出类拔萃。鸳鸯更是这些人中的顶尖人才。人品、能力、身材、容貌无不百里挑一,是贾母须臾不能离的左右手。贾母所有的东西鸳鸯当着一半的家,正是鸳鸯的特殊地位,引起了贾赦的非分之想,他想要鸳鸯作妾,还派自己的妻子邢氏前去说合,这确实给了鸳鸯一个大大的“面子”。以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想要什么应该不会有困难,贾母也不会阻拦。可这次,他想要的,偏偏是贾母的得力佣人,这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聪明过人的王熙凤对此有个十分恰当的比喻,说这是“拿草棍去戳老虎的鼻子眼”。(第四十六回)可贾赦夫妇利令智昏,认为只要鸳鸯本人愿意,没有什么不可以。在贾赦看来,他的家长职权是因贾母的偏心失去的,在他与贾政之间,贾母的偏心处处可见。对于这件事,贾赦耿耿于怀,念念不忘,时刻都在想着与贾母较量。意识指挥行动,贾赦的言行无时不在体现他的嫉妒。就连中秋节家宴上说个笑话,他都没忘影射贾母的偏心。他要鸳鸯,也许是经过深思熟虑。其真正目的,是冲着贾母去的。以贾赦的算计,鸳鸯能当贾母半个家,他要鸳鸯若是成功,也就等于当了贾母的半个家,得不到全部的,得半个也是好的。有了这半个,再要那半个就容易了。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鸳鸯誓死不从!

鸳鸯的抗婚也许是受贾母的影响太深的缘故。贾母不传家权于贾赦,很大程度上是看不上贾赦的为人。按封建宗法制,长子袭官,是国家的事,贾母无法干预;但传不传家权给长子,是自家的事,贾母却说了算。贾母对贾赦不满,不能不影响到鸳鸯。何况贾赦的所作所为,有时能瞒过贾母,却不会瞒过丫头地位的鸳鸯。

贾赦已经是个老年人,而且胡子都白了,已进入银色世界。鸳鸯有多大呢,才十七岁。根据书中的推断,贾赦已年近六十,二人相差四十岁。贾赦屋里有好几个小老婆,但却没有生下一子一女,看来贾赦的能力已经很弱。当然,古今中外,老翁少女结为夫妻的例子不少,那也可能是出于爱情,也可能是出于对男方成就的仰慕,自然,也有的是为了钱。

不能说鸳鸯不爱钱,但她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既然有“心胸气性”,她就不可能不为自己打算。贾母对她这么依赖,绝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鸳鸯努力工作的结果。难道她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只伴得老翁归?这不符合鸳鸯的性格特点。

所以鸳鸯斩钉截铁地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地娶我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第四十六回)鸳鸯不屈,贾赦死逼。世代为奴不能自主自身的鸳鸯只好向贾母说明,并发毒誓拒婚。以鸳鸯的聪明,知道贾母是不会答应的。果不其然,贾母一听,先吃惊后愤怒。非常精明的一下子就弄懂了贾赦的用心。贾母道:“……见她对我好,你们不服气。摆弄开她,好摆弄我!”(第四十六回)只此一句,贾母已经看出贾赦的用心,要人是表面的,要权是实质的。可见贾母对贾赦的了解,真是知子莫如母啊!贾赦若不挑明,贾母佯装不知,不去自寻烦恼。现在事情摆在明面上,贾母很是给贾赦面子了,点到为止,不予深究。既不给鸳鸯,让贾赦争权失败;又不翻陈年老帐,维护贾赦的主子脸面。所以,贾母在对前来说媒的邢夫人冷嘲热讽之后,带话给贾赦,让他花钱去买,“只是要这个丫头不成。”(第四十七回)给了贾赦一个下台的台阶。贾赦心里明白,知道这次又败在母亲手下,只好将错就错,花五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收在屋中,并暂时不敢见贾母。

书中四十六回鸳鸯拒嫁时还说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若老太太归西去了,他(贾赦)横竖还有三年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收小老婆的!等过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

此处,鸳鸯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说得很清楚了,鸳鸯此女的性格很烈,说得出便做得到。鸳鸯的话绝不会是随意胡说,而必会是形如其言。前面,鸳鸯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贾母归西后,她不会自尽,而是要等三年,待贾赦守完孝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当姑子还是寻死。因此,鸳鸯对贾母的忠诚可以称之为“义婢”。


相关内容

  • 红楼梦中的痴情烈女子
  •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的人物以女性为主体,结合小说"大旨谈情"的主旨,文中随处可见这些不同性格.身份女子的"情"甚至是"痴情"的描写.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些女子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烈",她们的"烈&q ...

  • 为何[红楼梦]中丫鬟们都有颗当二奶的心?
  • 2008年11月28日 09:40:09 来源:新浪网 红楼社会里女性很多,红楼故事演出平台大观园基本就是个女儿国.这些女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子,即夫人.奶奶和小姐:另一类是仆人,即丫鬟和管家的妇女.除了这两类人之外,还有一些人介于主子和婢仆之间.这类人像婢仆,在贾母和小姐们团聚时,小姐们 ...

  • [红楼梦]中王夫人的大丫头彩霞为何独爱贾环?
  • <红楼梦>中王夫人的大丫头彩霞为何独爱贾环? 小说里明确记载,无论气质长相才学,贾环都是不如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的,而小说里众多女性或疼爱或喜爱或真爱贾宝玉的事实也证明了,贾宝玉远比贾环优秀.而且,即使从道德层面来看,贾环也和贾宝玉没得比.拙文<<红楼梦>之何谓贾环 ...

  • [红楼梦]42-48回测试题
  • 46.风姐的生日当天,因喝得有些过量了,于是躲回家歇息,没想到贾琏正与 偷情,虽然派小丫头望风,仍被凤姐逮了个正着.风姐醋意大发,先拿 出气,并抓住鲍二家的厮打.贾琏大怒,拿着剑追杀凤姐,被 骂住,并留风姐在她那儿过夜.平儿也被带到怡红院.宝玉给平儿道歉,要平儿换衣服,帮平儿理妆.宝玉思平儿供应俗琏 ...

  • 红楼梦第十四回人物: 流芳女子多刚烈
  • 最近几天一直在想如何聊瑞珠,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瑞珠的戏份太少,她的情节全书就只有66个字:"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鬟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中人也都称赞.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殡殓,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之登仙阁".那么为什么小编还要聊聊她呢,或许就 ...

  • 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
  • 读<红楼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些感动我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读<红楼梦>,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让我产生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东西也在这些人物中散发出来! < ...

  • 秦可卿个人资料怎么死的 秦可卿身世之谜最终答
  • 边框5 秦可卿个人资料怎么死的 秦可卿身世之谜最终答 2016-07-22 08:31 (本文转自:今日头条·奥秘世界) 导读: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在人间,她乳名可卿,是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夫人,贾府通称蓉大奶奶.她长得袅娜纤 ...

  • 2012高考语文名著导读选择题精选40题
  • 2012高考语文名著导读选择题精选40题 2012高考语文名著导读选择题精选一 1.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 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

  • [红楼梦]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话说宝玉听了,忙进来看时,只见琥珀站在屏风跟前说:"快去吧,立等你说话呢."宝玉来至上房,只见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姊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