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货币化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作者目前供职于恒泰证券金融市场部,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内多家主流金融培训机构特聘专家讲师,《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和《PPP项目融资手册和资产证券化》(即将出版)作者之一,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和南开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立场。

最近在思考“ABS货币化”的内容,即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架构和资金流转路径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降低“脱实向虚”的现象。由于目前国内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对资金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支持实体经济目前最紧要地就是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货币宽松政策出台后,社会资金流向的领域主要包括:信贷投放、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如果以下路径有效或畅通则可以引导增量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社会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债券市场上中小企业发行规模占比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处于产品供应端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吸引社会资金、国际资金流入国内支持实体经济。由于银行体系的高杠杆性和系统重要性使得信贷资金难以大规模向中小企业等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领域倾斜,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市场的扩容和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大支持但准入门槛仍然较高,债券市场向优质中小企业在逐步开放但目前国内“高收益债券”尚未真正推出,而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较大波动性很高。在目前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如果合理运用的话可以为支持实体经济做出较大贡献。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三个核心要点是“结构重组、信用超越与金融套利”,可以通过提升资产流动性、分散风险、提高产品评级降低成本、资产池与产品之间的收益套利“非标转标”等方式更好地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转效率,进而间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资产证券化具有如下五项基本功能:

1、开辟融资渠道:对于租赁公司、保理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轻资产企业;

2、降低融资成本:突破公募发行财务指标限制(不受净资产40%和财务亏损影响)、非标转标;

3、优化财务报表:会计出表(资产负债表)、增加当期利润(损益表)、获得大额现金流用于业务拓展(现金流量表);

4、实现“轻资产转型”:通过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不动产资产运营商提供退出渠道和新的资产管理模式选择;

5、提升资本市场创新形象:通过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这点对于中小企业的宣传边际价值更大。

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通过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在具备充足分散性(行业、地区、个体)的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准入标准,批量形成资产并开展资产证券化,前提还是要尽可能提高分散性进而降低产品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开展市场化发行扩大非银机构投资者比重,真正分散银行体系资产风险(分散并不等同于降低,但风险分散后就不会产生系统性问题,进而等同于降低权重风险)。

2、通过个人消费贷款证券化:个人消费贷款具有分散性高、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特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证券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内需;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消费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关联度越来越高,因此可以间接扶持这些领域的发展。

3、通过类金融企业的债权资产证券化:对于租赁公司、保理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类金融企业来说,其服务对象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对于比较优质的类金融企业来说,其抗风险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要远远好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投资者的认可度更高,融资成本也更低。通过支持比较优质的类金融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可以打造“形成债权资产——通过证券化退出——继续投放债权融资”的一体化产业链,提高资产周转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4、通过高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以个体形式发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较高,因为缺乏风险分散和对冲的金融工具。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中,高收益债券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快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有风险对冲工具比如债券保险、CDS等,另一方面在于有CBO(债券担保证券,以债券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这种风险分散工具。举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如果一个CBO产品等额分散投资20支高收益债券,行业、地区和个体都很分散,则发生系统性投资风险的概率很低,相比购买一支或少数几支高收益债券,则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将大为降低。

综上,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信贷投放因风险规避向中小企业倾斜主动性不强,股票、债券准入门槛仍相对较高,场外各种金融资产交易所融资成本偏高、规模效应还不强”的金融结构性问题,核心还是发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隔离墙机制”(通过银行、类金融机构等较强主体发行ABS间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与“分散性机制”(通过资产分散性降低产品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吸引力),更好地解决传统金融工具目前难以解决的中小企业“个体风险高、定价难、风险对冲和分散工具缺乏”的问题。

作者目前供职于恒泰证券金融市场部,现为中国资产证券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内多家主流金融培训机构特聘专家讲师,《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和《PPP项目融资手册和资产证券化》(即将出版)作者之一,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和南开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立场。

最近在思考“ABS货币化”的内容,即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架构和资金流转路径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降低“脱实向虚”的现象。由于目前国内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对资金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支持实体经济目前最紧要地就是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货币宽松政策出台后,社会资金流向的领域主要包括:信贷投放、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如果以下路径有效或畅通则可以引导增量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社会资金进入股票一级市场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债券市场上中小企业发行规模占比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处于产品供应端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吸引社会资金、国际资金流入国内支持实体经济。由于银行体系的高杠杆性和系统重要性使得信贷资金难以大规模向中小企业等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领域倾斜,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市场的扩容和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大支持但准入门槛仍然较高,债券市场向优质中小企业在逐步开放但目前国内“高收益债券”尚未真正推出,而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较大波动性很高。在目前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如果合理运用的话可以为支持实体经济做出较大贡献。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三个核心要点是“结构重组、信用超越与金融套利”,可以通过提升资产流动性、分散风险、提高产品评级降低成本、资产池与产品之间的收益套利“非标转标”等方式更好地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流转效率,进而间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资产证券化具有如下五项基本功能:

1、开辟融资渠道:对于租赁公司、保理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轻资产企业;

2、降低融资成本:突破公募发行财务指标限制(不受净资产40%和财务亏损影响)、非标转标;

3、优化财务报表:会计出表(资产负债表)、增加当期利润(损益表)、获得大额现金流用于业务拓展(现金流量表);

4、实现“轻资产转型”:通过类REIT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不动产资产运营商提供退出渠道和新的资产管理模式选择;

5、提升资本市场创新形象:通过资产证券化为企业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这点对于中小企业的宣传边际价值更大。

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通过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在具备充足分散性(行业、地区、个体)的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准入标准,批量形成资产并开展资产证券化,前提还是要尽可能提高分散性进而降低产品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开展市场化发行扩大非银机构投资者比重,真正分散银行体系资产风险(分散并不等同于降低,但风险分散后就不会产生系统性问题,进而等同于降低权重风险)。

2、通过个人消费贷款证券化:个人消费贷款具有分散性高、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特点,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证券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内需;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消费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关联度越来越高,因此可以间接扶持这些领域的发展。

3、通过类金融企业的债权资产证券化:对于租赁公司、保理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类金融企业来说,其服务对象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对于比较优质的类金融企业来说,其抗风险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要远远好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投资者的认可度更高,融资成本也更低。通过支持比较优质的类金融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可以打造“形成债权资产——通过证券化退出——继续投放债权融资”的一体化产业链,提高资产周转率,为中小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4、通过高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以个体形式发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较高,因为缺乏风险分散和对冲的金融工具。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中,高收益债券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快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有风险对冲工具比如债券保险、CDS等,另一方面在于有CBO(债券担保证券,以债券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这种风险分散工具。举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如果一个CBO产品等额分散投资20支高收益债券,行业、地区和个体都很分散,则发生系统性投资风险的概率很低,相比购买一支或少数几支高收益债券,则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将大为降低。

综上,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信贷投放因风险规避向中小企业倾斜主动性不强,股票、债券准入门槛仍相对较高,场外各种金融资产交易所融资成本偏高、规模效应还不强”的金融结构性问题,核心还是发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隔离墙机制”(通过银行、类金融机构等较强主体发行ABS间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与“分散性机制”(通过资产分散性降低产品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吸引力),更好地解决传统金融工具目前难以解决的中小企业“个体风险高、定价难、风险对冲和分散工具缺乏”的问题。


相关内容

  • 美国债券市场发展借鉴
  • 美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借鉴 近几年,美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发展规模稳步增大,而且品种丰富,结构完善,满足了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需求.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有着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美国债券市场概述 (一)美国债券市场规模巨大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根据美国 ...

  • 资产负债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资产负债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分析 2017年,美联储公布3月份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只要美国经济增长表现继续符合美联储预期,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今年晚些时候可能适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是美联储首次就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时机作出明确表态. 如果首次听到"缩表"这个词儿,可能会感到莫名 ...

  • 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非银行化及其影响
  •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曾在2011年10月发布<加强监管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建议>的文件,从金融功能角度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基本范畴和核心特征,提出影子银行体系是发挥商业银行核心功能--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信用中介.并以此为依据,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首次进行统计和 ...

  • 房地产投资与金融(123)
  • 房地产投资与金融 ★ 教.学的方式及要求: 围绕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指定课前阅读内容或主题范围 带有计算器. 平时及考试成绩各40%.60% ★计划课程内容: 金融:住房金融.抵押贷款.证券化.REIT 投资:方式.对象.分析及评价方法 1.什么是房地产金融? (1)金融及金融学 "金融& ...

  • 2011年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2011年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资料图片: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新华社发 2010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下,我国有效地巩固 ...

  •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分析
  •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分析 201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提速,在备案制.注册制.试点规模扩容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市场发行日渐常态化,规模持续增长,流动性明显提升,创新迭出,基础资产类型持续丰富,并形成大类基础资产产品,市场参与主体类型更加多样,产品结构设计更加丰富.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 ...

  • 不可小觑的再贴现,超级结构主义的货币政策演进-经济新常态与定向调控关系专题系列之二
  •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组 邓海清 电话:010-60836708 邮件:denghaiqing@citics.com 执业证书编号:S[1**********]01 2014年8月8日,央行公告,"对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要求全部用于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等国民 ...

  • 关于金融宏观调控和改革问题的再思考_郭庆平
  • 2005年第5期(总299期) 金融研究No 15, 2005 GeneralNo 1299关于金融宏观调控和改革问题的再思考 郭庆平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天津市 300040) 摘 要:2003年开始的金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所采取的手段都与以往相比变 化较大, 同时, 金融改革步伐也 ...

  • 世界各国担保业概况
  • 世界各国信用担保业发展概况及比较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其客观原因,一是部分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贷款风险较大:二是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单项融资的交易成本较高,银行没有积极性:三是所处的行业大都是竞争性行业,小企业淘汰率较高,融资风险大,但回报率较低.因此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相应政策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