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语1
我为“小组”而学习
吃午饭时,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中午我要好好读课文。”咦,一向对作业漫不经心的儿子今天怎么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想:不用问他肯定会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他出乎意料地回答:“我是为了我们的小组。”
真得感谢他的老师,刚刚经过两个多月的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
家长心语2
“我来帮你量一量”
儿子准备了三把长度各异的尺子,在家里量着桌子、椅子、转笔刀、床„„的长度,边量还边进行登记100cm、58cm、2m„„,仿佛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一会儿,他又用米尺量了自己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仿佛发现“新大陆”地喊:“妈妈,快来看啊!我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都是119cm。你也是这样吗?快!我来帮你量一量。”
——那涨红的小脸,不正闪着创新的火花吗?
家长心语3
“我的办法……”
儿子今年6周岁半了,他同我一起在美丽的九月走进新课程。看着他天天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我深深的地体会到“课改,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有一天,他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语文书。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拼音复习四“我会讲”一图,图片色彩鲜艳,画着一只要到河对岸上学的小兔和对面要过桥来的猴妈妈、猴宝宝,双方都必须经过仅容一人通过的独木桥。这可怎么办呢?我问儿子:“你替他们想一个办法吧。”我想:他可能会说小兔让猴子先过,或猴子让小兔先过。没想到,他却说:“猴宝宝发现旁边有一棵大树,他和猴妈妈抓住树枝,用力一甩,就到河对岸的桃树上了,小兔高高兴兴从独木桥
走过去上学。”我耳目一新,不禁在他的脸颊上 送他一个响吻,赞叹:“你的办法真妙,还有其他办法吗?”他想了想,又说:“小猴他们走到独木桥中间,看见小兔走过来,就把扁担架在独木桥上,两人跳下独木桥,用双手吊在桥沿上,小兔就可以跳过扁担,走过独木桥了。”瞧,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呢。我说:“哇,你真会想,还有别的办法吗?”他抓了抓后脑勺,想了一会儿,说“还有一种方法是猴爸爸挑着箩筐走到桥中,小猴和小兔分别跳入箩筐,猴爸爸转身180度,小猴和小兔跳下箩筐,就可以走到了。”我不解地问:“怎么又变成猴爸爸了?”他一本正经地说:“猴爸爸比较有力气,挑得动。”儿子的想法令我兴奋不已,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孩子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我们常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是这样的。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呢?从儿子的口中,我看到了一个美丽新奇、充满爱心、富有灵性的世界。他的想法不一定可行,却那么富有独创性。我不管是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还是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有责任来呵护这种的独创的幼苗,蹲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语,用心体验那奇妙而富有个性的思维过程,试着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暗暗庆幸:儿子,你真幸福,遇到新课程!
家长心语1
我为“小组”而学习
吃午饭时,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中午我要好好读课文。”咦,一向对作业漫不经心的儿子今天怎么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想:不用问他肯定会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他出乎意料地回答:“我是为了我们的小组。”
真得感谢他的老师,刚刚经过两个多月的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
家长心语2
“我来帮你量一量”
儿子准备了三把长度各异的尺子,在家里量着桌子、椅子、转笔刀、床„„的长度,边量还边进行登记100cm、58cm、2m„„,仿佛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一会儿,他又用米尺量了自己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仿佛发现“新大陆”地喊:“妈妈,快来看啊!我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都是119cm。你也是这样吗?快!我来帮你量一量。”
——那涨红的小脸,不正闪着创新的火花吗?
家长心语3
“我的办法……”
儿子今年6周岁半了,他同我一起在美丽的九月走进新课程。看着他天天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我深深的地体会到“课改,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有一天,他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语文书。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拼音复习四“我会讲”一图,图片色彩鲜艳,画着一只要到河对岸上学的小兔和对面要过桥来的猴妈妈、猴宝宝,双方都必须经过仅容一人通过的独木桥。这可怎么办呢?我问儿子:“你替他们想一个办法吧。”我想:他可能会说小兔让猴子先过,或猴子让小兔先过。没想到,他却说:“猴宝宝发现旁边有一棵大树,他和猴妈妈抓住树枝,用力一甩,就到河对岸的桃树上了,小兔高高兴兴从独木桥
走过去上学。”我耳目一新,不禁在他的脸颊上 送他一个响吻,赞叹:“你的办法真妙,还有其他办法吗?”他想了想,又说:“小猴他们走到独木桥中间,看见小兔走过来,就把扁担架在独木桥上,两人跳下独木桥,用双手吊在桥沿上,小兔就可以跳过扁担,走过独木桥了。”瞧,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呢。我说:“哇,你真会想,还有别的办法吗?”他抓了抓后脑勺,想了一会儿,说“还有一种方法是猴爸爸挑着箩筐走到桥中,小猴和小兔分别跳入箩筐,猴爸爸转身180度,小猴和小兔跳下箩筐,就可以走到了。”我不解地问:“怎么又变成猴爸爸了?”他一本正经地说:“猴爸爸比较有力气,挑得动。”儿子的想法令我兴奋不已,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孩子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我们常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是这样的。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呢?从儿子的口中,我看到了一个美丽新奇、充满爱心、富有灵性的世界。他的想法不一定可行,却那么富有独创性。我不管是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还是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有责任来呵护这种的独创的幼苗,蹲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语,用心体验那奇妙而富有个性的思维过程,试着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暗暗庆幸:儿子,你真幸福,遇到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