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惨遭宫刑真是为了给李陵仗义执言吗,历史的真相却不止如此

文/渊渊

公元前九十九年,汉骑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右贤王做策应掩护。李陵完成策应任务在回兵途中遭遇单于主力,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大军,且匈奴军队多为骑兵。就在对抗兵种和军队数量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李陵带领部队与匈奴大军边退边战,血战十余日,杀伤匈奴万余人。最后因退路被断,矢尽粮绝,援兵又迟迟不到,李陵最后被迫下马受降。李陵起初顺利完成策应任务及没有战败前,满朝文武无不举杯祝贺,歌颂天朝神威。李陵战败被俘后,满朝文武全部都变哑巴了,还有人马上路转黑与粉转黑,恨不得把李陵打倒在地,狠狠的踏上一只脚,再对他吐一脸唾沫星子。汉武帝对于此事也是震怒加郁闷。就在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司马迁伟岸的身影站了出来。他为李陵仗义执言,客观理性评价此事。结果惹怒了汉武帝,被投进了大牢,最终惨遭宫刑。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典故了。不过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往往后面还有真相。那么司马迁真的是替李陵鸣不平,冒着触犯汉武帝龙颜的风险为他仗义执言吗?渊渊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我们还是通过司马迁的一封信来了解司马迁为李陵说话的真相吧。这封信就是《报任安书》,我摘抄重要原文如下: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细细咀嚼以上原文,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一)浅层次真相:司马迁虽和李陵同朝为官,但互相并不熟悉。因为司马迁平时善于观察李陵为官处事的作风及客观理智分析此事前因后果,确实十分钦佩李陵并内心为其鸣不平。加上哪些为了保全自己而粉转黑,路转黑的大臣,让司马迁更加为李陵愤懑不平,心中正义之气难以抑制,终于抓住和汉武帝交流的机会替李陵仗义执言。这就是渊渊第一段说的“是”。在这个层面上,体现了司马迁的正直、刚毅和勇敢!(二)深层次真相:“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原文中的这段话是说自从司马迁在皇帝身边工作后,眼中就只有皇帝没有其他人了。他日日夜夜殚精竭虑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及如何讨得皇帝欢心。希望能在皇帝身边受到重用,大展抱负。“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自从汉武帝听说李陵战败被俘的消息后是茶不思饭不香,估计连行房都提不起兴趣。满朝大臣首先想到的都是给自己避祸,没有哪一个能拿出具体的办法为皇帝解忧。这下子让爱皇帝胜于爱一切的司马迁急上火了,一直想找机会给皇帝摆摆龙门阵,疏解一下皇帝郁闷的心理。从这点看,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让皇帝宽心,讨皇帝欢心。结合司马迁前面的自述,可以推断让皇帝宽心和讨皇帝欢心的目的又是为了增加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以期待受到更大的重用。所以替李陵仗义执言的行为并非司马迁一时为正义的热血冲动行为,而是司马迁平时日日夜夜殚尽竭力思考“以求亲媚于上”的条件反射行为。“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司马迁一直在寻找机会想替皇帝分忧及表现自己。可惜结果事与愿违,因为李陵虽败犹荣,但作为出征主力的汉武帝的大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败得更惨。所以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以为李陵开脱为幌子在诋毁李广利。你司马迁诋毁李广利,那不就是在扇我刘彻的耳光吗?因此司马迁就被汉武帝脱了裤子。这就是渊渊在第一段说的“也不是”。

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确实有正义与正直的正能量因素在里面。但从司马迁自己写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最根本的人性出发点是:抓住李陵事件这个契机,为皇帝解忧,讨皇帝欢心,加重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当然能同时帮助李陵也十分不错。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司马迁对皇帝的疏导工作做通了,皇帝也不怎么郁闷了,吃饭也香了,睡眠也好了,也夸奖或者赏赐司马迁了。只是李陵的罪该怎么定还是怎么定,你觉得司马迁应该还是愤懑不平,义愤填膺,继续缠着汉武帝为李陵辩护开脱,还是应该心里十分满足,乐滋滋的。至于李陵的事情,已经对他不再重要了。再假设如果司马迁知道此事会彻底惹怒汉武帝而遭受牢狱之灾,和自己的初衷相违背,他还会仗义执言吗?各位读者朋友可以各自好好揣摩一下。渊渊的结论是: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是事实,想为皇帝分忧和讨皇帝欢心也是实事实,想通过此事最终成就自己更是事实!司马迁在这件事上惨遭宫刑的最大问题在于他错误判断了事情的性质,抓住错误的事件机会去表现自己,以及自己根本没琢磨透主子的性格与个性。总之就是没有被宫刑前的司马迁做官太嫩了或者根本不适合做官,所以宫刑后的司马迁完全安心著书立说,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渊渊也才能粗鄙的在这里指手画脚。

“渊渊读史记”头条号:“读的是《史记》,品的是人生”。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请关注“渊海杂谈”原创微信公众号。

文/渊渊

公元前九十九年,汉骑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右贤王做策应掩护。李陵完成策应任务在回兵途中遭遇单于主力,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大军,且匈奴军队多为骑兵。就在对抗兵种和军队数量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李陵带领部队与匈奴大军边退边战,血战十余日,杀伤匈奴万余人。最后因退路被断,矢尽粮绝,援兵又迟迟不到,李陵最后被迫下马受降。李陵起初顺利完成策应任务及没有战败前,满朝文武无不举杯祝贺,歌颂天朝神威。李陵战败被俘后,满朝文武全部都变哑巴了,还有人马上路转黑与粉转黑,恨不得把李陵打倒在地,狠狠的踏上一只脚,再对他吐一脸唾沫星子。汉武帝对于此事也是震怒加郁闷。就在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司马迁伟岸的身影站了出来。他为李陵仗义执言,客观理性评价此事。结果惹怒了汉武帝,被投进了大牢,最终惨遭宫刑。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典故了。不过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相往往后面还有真相。那么司马迁真的是替李陵鸣不平,冒着触犯汉武帝龙颜的风险为他仗义执言吗?渊渊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我们还是通过司马迁的一封信来了解司马迁为李陵说话的真相吧。这封信就是《报任安书》,我摘抄重要原文如下: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细细咀嚼以上原文,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一)浅层次真相:司马迁虽和李陵同朝为官,但互相并不熟悉。因为司马迁平时善于观察李陵为官处事的作风及客观理智分析此事前因后果,确实十分钦佩李陵并内心为其鸣不平。加上哪些为了保全自己而粉转黑,路转黑的大臣,让司马迁更加为李陵愤懑不平,心中正义之气难以抑制,终于抓住和汉武帝交流的机会替李陵仗义执言。这就是渊渊第一段说的“是”。在这个层面上,体现了司马迁的正直、刚毅和勇敢!(二)深层次真相:“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原文中的这段话是说自从司马迁在皇帝身边工作后,眼中就只有皇帝没有其他人了。他日日夜夜殚精竭虑思考的就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及如何讨得皇帝欢心。希望能在皇帝身边受到重用,大展抱负。“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自从汉武帝听说李陵战败被俘的消息后是茶不思饭不香,估计连行房都提不起兴趣。满朝大臣首先想到的都是给自己避祸,没有哪一个能拿出具体的办法为皇帝解忧。这下子让爱皇帝胜于爱一切的司马迁急上火了,一直想找机会给皇帝摆摆龙门阵,疏解一下皇帝郁闷的心理。从这点看,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让皇帝宽心,讨皇帝欢心。结合司马迁前面的自述,可以推断让皇帝宽心和讨皇帝欢心的目的又是为了增加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以期待受到更大的重用。所以替李陵仗义执言的行为并非司马迁一时为正义的热血冲动行为,而是司马迁平时日日夜夜殚尽竭力思考“以求亲媚于上”的条件反射行为。“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司马迁一直在寻找机会想替皇帝分忧及表现自己。可惜结果事与愿违,因为李陵虽败犹荣,但作为出征主力的汉武帝的大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败得更惨。所以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以为李陵开脱为幌子在诋毁李广利。你司马迁诋毁李广利,那不就是在扇我刘彻的耳光吗?因此司马迁就被汉武帝脱了裤子。这就是渊渊在第一段说的“也不是”。

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确实有正义与正直的正能量因素在里面。但从司马迁自己写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最根本的人性出发点是:抓住李陵事件这个契机,为皇帝解忧,讨皇帝欢心,加重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当然能同时帮助李陵也十分不错。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司马迁对皇帝的疏导工作做通了,皇帝也不怎么郁闷了,吃饭也香了,睡眠也好了,也夸奖或者赏赐司马迁了。只是李陵的罪该怎么定还是怎么定,你觉得司马迁应该还是愤懑不平,义愤填膺,继续缠着汉武帝为李陵辩护开脱,还是应该心里十分满足,乐滋滋的。至于李陵的事情,已经对他不再重要了。再假设如果司马迁知道此事会彻底惹怒汉武帝而遭受牢狱之灾,和自己的初衷相违背,他还会仗义执言吗?各位读者朋友可以各自好好揣摩一下。渊渊的结论是: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是事实,想为皇帝分忧和讨皇帝欢心也是实事实,想通过此事最终成就自己更是事实!司马迁在这件事上惨遭宫刑的最大问题在于他错误判断了事情的性质,抓住错误的事件机会去表现自己,以及自己根本没琢磨透主子的性格与个性。总之就是没有被宫刑前的司马迁做官太嫩了或者根本不适合做官,所以宫刑后的司马迁完全安心著书立说,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渊渊也才能粗鄙的在这里指手画脚。

“渊渊读史记”头条号:“读的是《史记》,品的是人生”。更多有意思的文章请关注“渊海杂谈”原创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司马迁惨遭阉割之后的大彻大悟
  • 司马迁惨遭阉割之后的大彻大悟 腐刑对于一个人精神的伤害远远大于肉体之痛.遭受此种打击却还能从‚疾风怒雨‛的心理阴影中走出的人,亘古少见.但欧洲中世纪的阿伯拉尔与中国汉代的司马迁却做到了!二人同遭阉割,不仅没有倒下,反而‚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爆发出更大的精神能量,写出了一部千古华章.这一切,恐怕是当初 ...

  • 人物传记读后感3000字
  • 人物传记读后感3000字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 ...

  • 关于司马迁,那些宫刑前的事儿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10 仗义执言,他创造了历史-- 来自拾文化 ●●●谈到宫刑,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人,司马迁,那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受刑一事,确实算个悲剧.汉武 ...

  • 史记读书笔记
  • <史记>读书笔记 理学院 黄恒 2013201347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 ...

  • 浅谈司马迁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 浅谈司马迁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北方民族大学 支晓亮 摘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司马迁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的贡献卓著.影响深远.他以恢宏的气势,旷代的奇才,惊人的意志,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谱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篇章.司马迁作为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极为 ...

  • 名人与高考之司马迁
  • 名人与高考--司马迁 人物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 ...

  • 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 2005-12-15 第7卷 第4期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SHAANXI RTVUJOURNAL Dec15,2005Vol17 No14 [史学纵横] 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张 晶1,梁建邦2Ξ (1.渭南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2.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陕西 渭南 714000) [摘 要 ...

  • 史记弱化夫差之原因
  • 第31卷第5期,ol.31No.5V 滨州学院学报 ournalofBinzhouUniversitJ y 2015年10月,2015Oct. [历史研究] <弱化夫差之原因史记> 赵新新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吴王夫差有勇有谋,为吴国的强盛做出了极大贡献.他好大 ...

  • 报任安书读后感
  • 读罢<报任安书>,我被司马迁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总想了解他是如何写出这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章.字里行间的愤懑,不满与痛苦,从何而来?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