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物流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不断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美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在民航业有限放松管制,1980年又放松了对卡车运输业的管制,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自主的适应市场,依靠市场力量来决定物流服务的发展。美国国家绩效评估中心的绩效衡量小组把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目标计划,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市场仍不成熟,物流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其理论基础还不完善。尽管众多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制于物流的发展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效的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实现。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外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三、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研究。
1.1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由于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是很丰富,所以物流绩效评价的体系与模型还比较少。但每一模型都试图去解决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这些模型表述了在衡量物流绩效或其他一些商业体系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每一个模型都包含了其中的部分问题,但是没有一个模型能将所有问题囊括进去。不同文献所提出的不同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展示了物流绩效衡量体系的多样性。
Gunasekaran(2001)等人所提出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指标与战略、战术与运作三个层次相联系。更进一步的,指标被划分至财务与非财务领域。作者提出,绩效评价指标所关注的焦点己经由成本导向转向成本与其他方面相结合,如顾客满意度、资产利用率、生产率以及质量。Toni与Tonchia(2001)对115家意大利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们发现在大多数企业中,传统的成本类绩效评价指标(如存货的主要监视指标,成本指标与生产率指标)与新型的非成本类指标(如质量、反应时间绩效与柔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作者强调,一个好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了财会体系,制造计划及控制体系,以及战略计划体系等。
Harding(1998)构建了一个物流绩效衡量的分类矩阵,便用了三个标准:(1)对顾客的重要性;(2)企业绩效;以及(3)改进的成本/时间。这一分类设计的重点在于当顾客服务改进时,可以对企业所造成的财务影响进行分析,允许企业识别物流绩效产生影响的领域。当成本/时间因素为资源时,所有的物流绩效指标都是顾客导向的,企业需要改进服务上的支出。
Brewer与Speh(1990)将Kaplan与Norton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在物流领域内进行了应用。他们所建立的体系为物流实践者们通过使用平衡计分卡来联接供应链管理中相互联系的观念提供了便利。Brewer与Speh讨论了Kaplan与Norton所提出的平衡计分的相同的四个方面,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供应链系统。这四个要素是:SCM目标、顾客利益、财务利益以及SCM改进;每一方面都与相应的平衡计分卡项目相对应。指标的提出则与这些构成要素一一相关。
鲍尔索克斯(2004)提出物流企业绩效一般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衡量。内部绩效
衡量通常从以下5方面来评价:(1)成本。物流绩效最直接的反应是完成特定运作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2)客户服务。它考察一个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相对能力。(3)生产率指标。它是系统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资源数量与产出(货物或服务)之间的相对关系,通常用比率或指数表示。(4)资产衡量。它集中于为实现物流目标而对投入设施和设备的资本以及用于存货的流动资本的使用。(5)质量。它是指向全过程评估的最主要的指标,它用来确定一系列活动的效率而不是个别的活动。外部绩效通常是从客户感觉衡量和最佳实施基准两方面来评价的。
佛莱哲利(2003)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物流业绩衡量体系和物流评分体系,并且为物流业绩衡量的指标确定和标杆管理提供了工作方法论。这一体系认为财务业绩、生产率业绩、质量业绩、周期业绩是商业竞争的基础,因此相应的衡量体系也将通过财务指标、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反应时间指标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衡量。同时,衡量体系将客户反应、存货计划管理、供应、运输和分销、仓储或分销中心运作这五个企业物流运作步骤作为衡量的二级分类标准。物流业绩衡量体系的设计就是基于以上4个衡量标准和5个运作步骤。
Thomas A.Foster和Helen L.Richardson(1992)等认为,物流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定基(benchmarking)。Dare R.Hull认为,运作定基可分为四种类型:工作任务定基、广泛的功能定基、管理过程定基和总体运作定基。定基的过程可以将企业的目标与外部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但是由于定基的确认较为困难,并且对其研究的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在国内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张铎(2000)等人指出:物流系统评价指标多且划分为不同层次,有些指标又难以量化,因此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模糊集理论)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模型。但这仅仅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孙宏岭(2001)等人提出一种以功效系数法为主、以综合分析判断法为辅的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它作为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规范而不受各种主观因素干扰,能够通过精确的计量模型,比较客观公正地判断出物流企业的绩效。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计量模型都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所有特征及其不断的发展变化。综合分析判断法属于定性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参照评价参考标准,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它因素进行深入、广泛地研究分析,并形成评判意见。定性评价容易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所以用综合分析判断法作为功能系数法的补充。王瑛(2003)等在“基于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DEA/AHP法”一文中,在构建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DEA和AHP算法融合,建立了两阶段评估模型。这种综合方法充分利用了AHP方法和DEA方法的优点,避免了人为设定AHP判断矩阵的主观性和随意性、DEA不能在一个尺度上全排序的缺点,并验证了这一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对于AHP判断矩阵,为了弥补其主观性强的缺陷,还有人引入了物理学中的熵法概念。
1.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
Nevem working group等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主要考虑4个指标:送货时间、送货可靠性、送货灵活性、库存水平。该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了物流服务质量,而未从物流经济成本方面进行考虑。由于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单纯从物流服务质量方面来考虑物流的绩效水平,将导致物流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Mercer管理咨询公司建议采取以下7个指标对第三方物流和第三方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为:准时运输、准时交货、运输精确性、订货完成率、项目完成率、库存精确性、毁损率。由这些指标可以看出,Mercer管理咨询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物流效率问题,而未考虑物流成本、物流效益及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指标。
Levy(1995)认为平均存货水平、订单完成率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Christopher(1992)则提出订单循环周期、订单完成率、交付可靠性的衡量是非常有必要的;Brewer与Speh(2000)认为每单位物流成本、订单循环周期、完成订单比例、拣选差错率是物流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还有如Lambert与Sharman(1990)的交付绩效、交付期、误差水平、响应性评价指标;Cohen和Lee(1990)的原材料存货水平、在制品存货水平、完成品存货水平、订单履行率、缺货频率、交付期指标;Davis(1993)提出的存货水平、存货投资、订单履行率、项目履行率、平均延迟天数评价指标,以及Lee与Billington(1992)所倡导的存货周转率、项目履行率、订单履行率、总订单循环周期、每订单总反应时间、平均退货水平、交付灵活性指标,都在各自的文献中得到了肯定。
另外,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成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目前,供应链委员会(supply chain council)的170多个成员企业都在使用该评价指标。
在国内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也就物流绩效评价的有关指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王娟、黄培清(2000)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与商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与资金流相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财务评价指标;物流、商流与资金流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即:净值报酬率。王焰(2001)针对物流服务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他认为物流服务绩效应包括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拣选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品类完成率、存货准确率、差错损失率等。王成(2001)认为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下列指标:订货周期、配送频率、配送可靠性(及时配送率)、送货完好性、订货状况信息、单据质量、配送差错率、货物残损率、信息准确率、库存周转率、存货可获性、订单完整性等。郎会成、蔡连侨(2001)认为物流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物流工作成果指标、物流工作消耗指标、物流工作效率指标三项子指标体系构成。孙宏岭、戚世均(2001)等人从物流活动方面对物流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物流成本控制等。骆温平(2002)从仓库成本、自营车队作业成本、运输作业成本、库存成本和客户服务五个方面来考虑物流活动的绩效。张铎(2002)等人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建立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的选择是按物流系统水平结构加以划分的,并且形成了具有递阶层次结构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周涛(2002)等人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指标时,选取的指标主要是那些直接包含或间接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相关的指标,如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及企业凝聚力等。王勇等人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魏新军(2003)认为,现代物流绩效的衡量实质是现代企业物流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的衡量,并且选择了七个一级指标,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马红艳(2003)等人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发展潜力。刘秉镰、王鹏姬(2003)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将物流绩效分为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1.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方法又包括了单目标评价方法与多目标评价方法。在物流研究相关文献中,多数涉及的是多目标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体现了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因此能够将人们的决策思维活动系统化、清晰化、定量化。王景恒、王春芝(2003)从供货商选择问题的自身特点,创立了物流系统供货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供货商选择的AHP评价与决策模型。黎青松(2000)等人则着重讨论了如何用AHP方法的改进——ANP方法对一个包含外部因素的战略作动态的系统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将原来相关的各原始变量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相互独立的分量,然后再对分量计算综合评价值。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消除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采用信息权数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陈榕(2004)阐述了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物流供应商综合实力地评价过程,并且建立一套有较强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杜志平提出了一种主要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技术的物流网络结点的重要性评价方法,并试图解决理论方法应用与实践的缺陷之处。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对研究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还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价对象所属的等级。朱兵,周涛(2004)等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的物流系统进行了评价和决策,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物流系统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连贵兰(2004)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评价,阐述了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意义和具体过程。
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不仅可以对同一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李冠(2003)从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成,研究如何运用DEA方法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绩效评价,指出要想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动态DEA模型和绩效评价指标。何明祥(2003)等人则将动态DEA方法引入物流绩效评价,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和动态DEA模型。王瑛(2003)则将DEA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应用,它有效的弥补了DEA方法不能对评价单元排序的缺陷。
以上为目前最常用的四种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每种方法在进行物流系统评价时各有优劣。赵先等人将其进行总结如表所示:
1.4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在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第一,物流绩效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统一的定义,导致专家学者在物流绩
效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大部分研究是以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方面作为考核指标,而对物流成本、物流经济效益以及物流的发展潜力方面研究得较少。
第二,尚未形成统一的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由于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在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时,所确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各不相同。
第三,未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只有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才能正确确定评价对象的物流绩效水平,并且对其物流绩效进行正确定位。我们可以建立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两个标准,横向评价标准是与标杆企业的对比,纵向标准则是与企业的历史物流绩效水平对比。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客户评价标准,也就是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方面的标准。物流企业只有准确掌握了自身在这三个标准下的物流绩效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物流发展方向。
第四,评价体系缺乏完善的反馈功能,评价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之中,导致企业的绩效评价留于表面,不能真正起到监督、改善的作用。
第五,对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现有的主要物流绩效评价方法都需要比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在评价模型的建立上,对一般管理者而言,其建模过程相对复杂。然而,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得较少,这就更加大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在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应该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将其评价思路、评价建模过程及评价分析过程进行具体阐述,以增加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本文将从上述提出的问题方面着手并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国内外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物流的绩效研究起步较早。日本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整体物流成本最小化、顾客服务最适化、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物流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了不断降低成本上,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物流管理学说。美国早在1978年就开始在民航业有限放松管制,1980年又放松了对卡车运输业的管制,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自主的适应市场,依靠市场力量来决定物流服务的发展。美国国家绩效评估中心的绩效衡量小组把绩效管理定义为“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目标计划,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市场仍不成熟,物流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其理论基础还不完善。尽管众多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受制于物流的发展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效的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实现。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外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二,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三、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研究。
1.1物流绩效评价体系
由于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是很丰富,所以物流绩效评价的体系与模型还比较少。但每一模型都试图去解决物流绩效评价中的一些问题。这些模型表述了在衡量物流绩效或其他一些商业体系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每一个模型都包含了其中的部分问题,但是没有一个模型能将所有问题囊括进去。不同文献所提出的不同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展示了物流绩效衡量体系的多样性。
Gunasekaran(2001)等人所提出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指标与战略、战术与运作三个层次相联系。更进一步的,指标被划分至财务与非财务领域。作者提出,绩效评价指标所关注的焦点己经由成本导向转向成本与其他方面相结合,如顾客满意度、资产利用率、生产率以及质量。Toni与Tonchia(2001)对115家意大利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们发现在大多数企业中,传统的成本类绩效评价指标(如存货的主要监视指标,成本指标与生产率指标)与新型的非成本类指标(如质量、反应时间绩效与柔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作者强调,一个好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了财会体系,制造计划及控制体系,以及战略计划体系等。
Harding(1998)构建了一个物流绩效衡量的分类矩阵,便用了三个标准:(1)对顾客的重要性;(2)企业绩效;以及(3)改进的成本/时间。这一分类设计的重点在于当顾客服务改进时,可以对企业所造成的财务影响进行分析,允许企业识别物流绩效产生影响的领域。当成本/时间因素为资源时,所有的物流绩效指标都是顾客导向的,企业需要改进服务上的支出。
Brewer与Speh(1990)将Kaplan与Norton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在物流领域内进行了应用。他们所建立的体系为物流实践者们通过使用平衡计分卡来联接供应链管理中相互联系的观念提供了便利。Brewer与Speh讨论了Kaplan与Norton所提出的平衡计分的相同的四个方面,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供应链系统。这四个要素是:SCM目标、顾客利益、财务利益以及SCM改进;每一方面都与相应的平衡计分卡项目相对应。指标的提出则与这些构成要素一一相关。
鲍尔索克斯(2004)提出物流企业绩效一般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衡量。内部绩效
衡量通常从以下5方面来评价:(1)成本。物流绩效最直接的反应是完成特定运作目标所发生的真实成本。(2)客户服务。它考察一个公司满足客户需要的相对能力。(3)生产率指标。它是系统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资源数量与产出(货物或服务)之间的相对关系,通常用比率或指数表示。(4)资产衡量。它集中于为实现物流目标而对投入设施和设备的资本以及用于存货的流动资本的使用。(5)质量。它是指向全过程评估的最主要的指标,它用来确定一系列活动的效率而不是个别的活动。外部绩效通常是从客户感觉衡量和最佳实施基准两方面来评价的。
佛莱哲利(2003)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物流业绩衡量体系和物流评分体系,并且为物流业绩衡量的指标确定和标杆管理提供了工作方法论。这一体系认为财务业绩、生产率业绩、质量业绩、周期业绩是商业竞争的基础,因此相应的衡量体系也将通过财务指标、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以及反应时间指标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衡量。同时,衡量体系将客户反应、存货计划管理、供应、运输和分销、仓储或分销中心运作这五个企业物流运作步骤作为衡量的二级分类标准。物流业绩衡量体系的设计就是基于以上4个衡量标准和5个运作步骤。
Thomas A.Foster和Helen L.Richardson(1992)等认为,物流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定基(benchmarking)。Dare R.Hull认为,运作定基可分为四种类型:工作任务定基、广泛的功能定基、管理过程定基和总体运作定基。定基的过程可以将企业的目标与外部市场紧密连接起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但是由于定基的确认较为困难,并且对其研究的成本较高,目前尚未得到广泛使用。
在国内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张铎(2000)等人指出:物流系统评价指标多且划分为不同层次,有些指标又难以量化,因此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模糊集理论)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模型。但这仅仅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孙宏岭(2001)等人提出一种以功效系数法为主、以综合分析判断法为辅的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它作为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规范而不受各种主观因素干扰,能够通过精确的计量模型,比较客观公正地判断出物流企业的绩效。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计量模型都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所有特征及其不断的发展变化。综合分析判断法属于定性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参照评价参考标准,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它因素进行深入、广泛地研究分析,并形成评判意见。定性评价容易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所以用综合分析判断法作为功能系数法的补充。王瑛(2003)等在“基于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DEA/AHP法”一文中,在构建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DEA和AHP算法融合,建立了两阶段评估模型。这种综合方法充分利用了AHP方法和DEA方法的优点,避免了人为设定AHP判断矩阵的主观性和随意性、DEA不能在一个尺度上全排序的缺点,并验证了这一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对于AHP判断矩阵,为了弥补其主观性强的缺陷,还有人引入了物理学中的熵法概念。
1.2物流绩效评价指标
Nevem working group等在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主要考虑4个指标:送货时间、送货可靠性、送货灵活性、库存水平。该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了物流服务质量,而未从物流经济成本方面进行考虑。由于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单纯从物流服务质量方面来考虑物流的绩效水平,将导致物流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Mercer管理咨询公司建议采取以下7个指标对第三方物流和第三方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为:准时运输、准时交货、运输精确性、订货完成率、项目完成率、库存精确性、毁损率。由这些指标可以看出,Mercer管理咨询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物流效率问题,而未考虑物流成本、物流效益及客户服务质量方面的指标。
Levy(1995)认为平均存货水平、订单完成率是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Christopher(1992)则提出订单循环周期、订单完成率、交付可靠性的衡量是非常有必要的;Brewer与Speh(2000)认为每单位物流成本、订单循环周期、完成订单比例、拣选差错率是物流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还有如Lambert与Sharman(1990)的交付绩效、交付期、误差水平、响应性评价指标;Cohen和Lee(1990)的原材料存货水平、在制品存货水平、完成品存货水平、订单履行率、缺货频率、交付期指标;Davis(1993)提出的存货水平、存货投资、订单履行率、项目履行率、平均延迟天数评价指标,以及Lee与Billington(1992)所倡导的存货周转率、项目履行率、订单履行率、总订单循环周期、每订单总反应时间、平均退货水平、交付灵活性指标,都在各自的文献中得到了肯定。
另外,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Reference)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包括满足率和满足订货的提前期)、完成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目前,供应链委员会(supply chain council)的170多个成员企业都在使用该评价指标。
在国内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也就物流绩效评价的有关指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王娟、黄培清(2000)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与商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与资金流相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财务评价指标;物流、商流与资金流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即:净值报酬率。王焰(2001)针对物流服务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他认为物流服务绩效应包括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拣选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品类完成率、存货准确率、差错损失率等。王成(2001)认为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下列指标:订货周期、配送频率、配送可靠性(及时配送率)、送货完好性、订货状况信息、单据质量、配送差错率、货物残损率、信息准确率、库存周转率、存货可获性、订单完整性等。郎会成、蔡连侨(2001)认为物流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物流工作成果指标、物流工作消耗指标、物流工作效率指标三项子指标体系构成。孙宏岭、戚世均(2001)等人从物流活动方面对物流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物流成本控制等。骆温平(2002)从仓库成本、自营车队作业成本、运输作业成本、库存成本和客户服务五个方面来考虑物流活动的绩效。张铎(2002)等人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建立了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的选择是按物流系统水平结构加以划分的,并且形成了具有递阶层次结构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周涛(2002)等人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指标时,选取的指标主要是那些直接包含或间接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相关的指标,如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及企业凝聚力等。王勇等人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魏新军(2003)认为,现代物流绩效的衡量实质是现代企业物流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的衡量,并且选择了七个一级指标,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马红艳(2003)等人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发展潜力。刘秉镰、王鹏姬(2003)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将物流绩效分为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
1.3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方法又包括了单目标评价方法与多目标评价方法。在物流研究相关文献中,多数涉及的是多目标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体现了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因此能够将人们的决策思维活动系统化、清晰化、定量化。王景恒、王春芝(2003)从供货商选择问题的自身特点,创立了物流系统供货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供货商选择的AHP评价与决策模型。黎青松(2000)等人则着重讨论了如何用AHP方法的改进——ANP方法对一个包含外部因素的战略作动态的系统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将原来相关的各原始变量作数学变换,使之成为相互独立的分量,然后再对分量计算综合评价值。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消除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采用信息权数有助于客观地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陈榕(2004)阐述了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物流供应商综合实力地评价过程,并且建立一套有较强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杜志平提出了一种主要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技术的物流网络结点的重要性评价方法,并试图解决理论方法应用与实践的缺陷之处。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对研究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和排序,还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去评价对象所属的等级。朱兵,周涛(2004)等人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的物流系统进行了评价和决策,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物流系统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连贵兰(2004)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评价,阐述了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意义和具体过程。
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不仅可以对同一类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李冠(2003)从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成,研究如何运用DEA方法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绩效评价,指出要想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动态DEA模型和绩效评价指标。何明祥(2003)等人则将动态DEA方法引入物流绩效评价,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和动态DEA模型。王瑛(2003)则将DEA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应用,它有效的弥补了DEA方法不能对评价单元排序的缺陷。
以上为目前最常用的四种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每种方法在进行物流系统评价时各有优劣。赵先等人将其进行总结如表所示:
1.4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在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第一,物流绩效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统一的定义,导致专家学者在物流绩
效指标体系的选取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大部分研究是以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方面作为考核指标,而对物流成本、物流经济效益以及物流的发展潜力方面研究得较少。
第二,尚未形成统一的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由于对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在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时,所确定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各不相同。
第三,未建立一套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只有建立科学的物流绩效评价标准,才能正确确定评价对象的物流绩效水平,并且对其物流绩效进行正确定位。我们可以建立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两个标准,横向评价标准是与标杆企业的对比,纵向标准则是与企业的历史物流绩效水平对比。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客户评价标准,也就是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方面的标准。物流企业只有准确掌握了自身在这三个标准下的物流绩效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物流发展方向。
第四,评价体系缺乏完善的反馈功能,评价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之中,导致企业的绩效评价留于表面,不能真正起到监督、改善的作用。
第五,对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现有的主要物流绩效评价方法都需要比较多的数学知识,且在评价模型的建立上,对一般管理者而言,其建模过程相对复杂。然而,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得较少,这就更加大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在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应该结合具体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将其评价思路、评价建模过程及评价分析过程进行具体阐述,以增加对物流绩效评价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本文将从上述提出的问题方面着手并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