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一、引言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来再次感受他吧!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出现了多少种生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及时记录。
录像: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二、合作探究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请大家预测一下。 学生:随意的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500万种,有的说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秘是留给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探索的,同学们要努力哦!
教师: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通览全文后完成导学案。 教师:小组讨论完善导学案。(小组展示)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
(二)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呢?
学生抢答:外界的环境。 教师:内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是基因。
教师:很好。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因素是环境,内在因素是基因,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我们先讨论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我们知道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展示:猫与狗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猫与狗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 学生:不相同。 展示:不同猫的图片。
教师:都是猫他们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呢? 学生:不相同。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性状的表现就不一样,再想一想猫与狗之间和猫与猫之间,那种基因组成差异大? 学生:猫与狗之间。
教师:也就是说,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就形成了猫的基因库。
教师:猫有猫的基因库,人有人的基因库,(设疑)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呢? 展示:课件资料。 事例一:
全国现存64只华南虎,分布在全国的19个动物园内。令人震惊的是,这64只华南虎,都是1956年从野外捕获回来的6只华南虎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共死亡3只老虎,出生4只小虎,其中2只眼睛是瞎的。为什么幼虎的眼睛是瞎的?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
教师:(设疑)基因组成很贫乏的时候,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当基因组成很丰富的时候,还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吗?好比说,大豆的品种在我国就有两万种之多,而人类只喜欢其中的30种到40种,其他的品种还需要保护吗?举例说明。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
教师:现在的环境不断的变化,需要具有不同的基因的生物来适应这个环境,所以要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杂交是目前获得基因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在杂交方面也有很多成就,你能举出一例吗? 学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教师:展示事例三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来的杂交稻新品种,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他的贡献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基因多样性,懂得了基因多样性对生物的生存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讨论决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外在因素——环境。 教师:刚才在那个多媒体片段中,同学们都说了很多生物,这些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所以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
教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你喜欢的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消失了,你喜欢的生物的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他们将灭绝。
教师:反过来,你喜欢的生物消失了,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学生:会影响生态平衡。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涵义? 学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教师: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生物多样性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四、板书设计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基因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请同学们查找有关资料。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了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所以,我在课上注意让学生明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一、引言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来再次感受他吧!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出现了多少种生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及时记录。
录像: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二、合作探究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请大家预测一下。 学生:随意的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500万种,有的说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秘是留给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探索的,同学们要努力哦!
教师: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通览全文后完成导学案。 教师:小组讨论完善导学案。(小组展示)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
(二)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呢?
学生抢答:外界的环境。 教师:内在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是基因。
教师:很好。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因素是环境,内在因素是基因,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我们先讨论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我们知道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千上万的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展示:猫与狗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猫与狗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 学生:不相同。 展示:不同猫的图片。
教师:都是猫他们的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呢? 学生:不相同。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不相同,性状的表现就不一样,再想一想猫与狗之间和猫与猫之间,那种基因组成差异大? 学生:猫与狗之间。
教师:也就是说,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具有相似性,这些相似性的基因就形成了猫的基因库。
教师:猫有猫的基因库,人有人的基因库,(设疑)丰富的生物基因库对生物的种族繁衍有什么意义呢? 展示:课件资料。 事例一:
全国现存64只华南虎,分布在全国的19个动物园内。令人震惊的是,这64只华南虎,都是1956年从野外捕获回来的6只华南虎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共死亡3只老虎,出生4只小虎,其中2只眼睛是瞎的。为什么幼虎的眼睛是瞎的?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
教师:(设疑)基因组成很贫乏的时候,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当基因组成很丰富的时候,还要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吗?好比说,大豆的品种在我国就有两万种之多,而人类只喜欢其中的30种到40种,其他的品种还需要保护吗?举例说明。 学生:分析讨论后发言。
教师:现在的环境不断的变化,需要具有不同的基因的生物来适应这个环境,所以要保护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杂交是目前获得基因多样性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在杂交方面也有很多成就,你能举出一例吗? 学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教师:展示事例三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来的杂交稻新品种,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他的贡献使近一亿人免受饥饿,因此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基因多样性,懂得了基因多样性对生物的生存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讨论决定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外在因素——环境。 教师:刚才在那个多媒体片段中,同学们都说了很多生物,这些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所以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
教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你喜欢的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系统消失了,你喜欢的生物的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他们将灭绝。
教师:反过来,你喜欢的生物消失了,对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学生:会影响生态平衡。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它具有哪三个层次的涵义? 学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教师:他们三者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生物多样性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 四、板书设计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二、基因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请同学们查找有关资料。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了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所以,我在课上注意让学生明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