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 学校1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 2.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 .同苏联、东欧同家的建交谈判 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3.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4.“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 .灌溉工具 B .供风工具 C .纺织器械 D .铁制农具 5.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 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下列关于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国王服从法律 B.议会权力至上 C. 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D.依法而治 6.《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这首古代著名的诗歌 A. 反映了西周上层官僚贵族的生活 B.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 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8.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A. 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B.思考人生的价值 C. 质疑上帝的作用 D.洋溢着人文主义光芒 9.有学者介绍文艺复兴时写道:“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秩序

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黑死病是激发艺术家们无比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B .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文艺复兴

C .欧洲社会危机引起反思,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D. 艺术家们特有的艺术敏感是文艺复兴的主因

10.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从历史发展来看最主要体现在( )

A .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

B .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 .确立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法律基础

11.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可知

A .“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 .“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2.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但17-18世纪中国又出现了被封建史学家称谓的“康乾盛世”的社会局面。你如何理解“衰落”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并能够理解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1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请解答: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4分) “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 (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宋朝中央机构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枢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民政)、军事,三司使负责财政,题干中强调“持文武二柄”,故B 项正确;A 、C 、D 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府三司制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场合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总是进行谈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故选取B 。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作者主张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因此选C 。AB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特点

4.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冶铸者”,可以知道,描述的冶炼的一种工具,由“排以吹炭”、“激水以鼓”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是水排。水排是冶炼时的一种鼓风装置。因此答案为B 。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是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所以说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说法是错的。所以选D 。

【名师点睛】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

6.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 项。《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可推出B 项。C 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史学素养——史料的价值。

点评: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句,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畦留夷与揭车兮”等句式,体现这种体裁的灵活,易于感情的表达。依据所学,这正是屈原楚辞的特点,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所以应选B 。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文学成就·浪漫主义文学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上帝„„人性的懦弱„„”等关键信息可知,牛顿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努力,这体现着人文主义的精神。所以排除A 、C ,答案选D 。B 包含在D 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背景。材料“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反映了欧洲的社会危机推动了欧洲的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答案选C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表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这就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所以答案选A 。“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同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了部分政治权利,各方达成了妥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得到限制,逐渐统而不治,B 错误;C 项是《权利法案》的作用,D 项也是指《权利法案》,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八十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所以AB 错。“和平统一台湾”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公开提出,后来我国政府多次重申国。所以C 不符合历史知识。结合材料,选C. 考点 :祖国统一问题

点评 :此题要结合所学来排除干扰项 。做历史选择题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来判断。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因此①③正确。故选D 。平均地权和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分别是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

13.(1)衰落的表现: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冲击和削弱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②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同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专制制度面临空前的危机。③文化思想上,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预示了新制度的出现。

(2)“盛世”出现的原因:①清初奖励垦荒,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达、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③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劳动人民是“盛世”的真正创造者。

(3)“衰落”与“盛世”的关系:“衰落”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盛世”是清初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任何“盛世”都不能阻止封建制度的衰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是必然的。

【解析】正确与准确理解概念,所谓衰落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所谓盛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有资料统计,直到1890年,我国的GDP 仍然占据世界第一位,但是经济结构的落差使我国并不是经济强国,在国际地位上更是被动。本试题实际上回答三个内容:一是衰落的原因,二是盛世的原因,三是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14.(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4分)(2)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在各国的改革中,“士”阶层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题干要求列举 “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孔子主张“仁”这和专制主义是相悖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也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只有“法治”和专制主义相关联,联系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法治”。 (2)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私学文化”的兴起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奴隶制政治制度随之瓦解,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松弛,所以会使私学兴盛。回答此题要着眼于当时政治经济出现的重大变化。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此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为核心,综合考查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对当时政治造成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15.(12分)

(1)孔子主张仁、德 、善 。苏格拉底主张智慧、理智(3分)

(2)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衰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不能产生近代民主思想(2分)

(3)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新文化运动动摇其基础。(3分)

(4)积极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在全球的传播,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的和谐世界的构建。(4分)

【解析】略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 学校1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 2.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 .同苏联、东欧同家的建交谈判 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3.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这也就是说 A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 B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 C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 D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 4.“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 .灌溉工具 B .供风工具 C .纺织器械 D .铁制农具 5.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 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下列关于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国王服从法律 B.议会权力至上 C. 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D.依法而治 6.《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A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7.“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这首古代著名的诗歌 A. 反映了西周上层官僚贵族的生活 B. 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 C. 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 D. 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8.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A. 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B.思考人生的价值 C. 质疑上帝的作用 D.洋溢着人文主义光芒 9.有学者介绍文艺复兴时写道:“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秩序

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黑死病是激发艺术家们无比创造力的根本原因

B .封建经济衰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文艺复兴

C .欧洲社会危机引起反思,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

D. 艺术家们特有的艺术敏感是文艺复兴的主因

10.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从历史发展来看最主要体现在( )

A .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

B .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D .确立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法律基础

11.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可知

A .“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 .“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12.孙中山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但17-18世纪中国又出现了被封建史学家称谓的“康乾盛世”的社会局面。你如何理解“衰落”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并能够理解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1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请解答: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4分) “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 (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宋朝中央机构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枢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民政)、军事,三司使负责财政,题干中强调“持文武二柄”,故B 项正确;A 、C 、D 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府三司制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场合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总是进行谈判,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故选取B 。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作者主张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因此选C 。AB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特点

4.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由材料“冶铸者”,可以知道,描述的冶炼的一种工具,由“排以吹炭”、“激水以鼓”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是水排。水排是冶炼时的一种鼓风装置。因此答案为B 。

5.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一是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所以说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权的说法是错的。所以选D 。

【名师点睛】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

6.B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 项。《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可推出B 项。C 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史学素养——史料的价值。

点评: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就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7.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句,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畦留夷与揭车兮”等句式,体现这种体裁的灵活,易于感情的表达。依据所学,这正是屈原楚辞的特点,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所以应选B 。

考点: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文学成就·浪漫主义文学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上帝„„人性的懦弱„„”等关键信息可知,牛顿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努力,这体现着人文主义的精神。所以排除A 、C ,答案选D 。B 包含在D 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背景。材料“那场夺去欧洲2/5以上人口的瘟疫”“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反映了欧洲的社会危机推动了欧洲的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所以答案选C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光荣革命”表明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这就结束了君权神授的历史光环,所以答案选A 。“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同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了部分政治权利,各方达成了妥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得到限制,逐渐统而不治,B 错误;C 项是《权利法案》的作用,D 项也是指《权利法案》,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八十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所以AB 错。“和平统一台湾”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公开提出,后来我国政府多次重申国。所以C 不符合历史知识。结合材料,选C. 考点 :祖国统一问题

点评 :此题要结合所学来排除干扰项 。做历史选择题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来判断。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因此①③正确。故选D 。平均地权和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分别是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开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北伐等需要了解。

13.(1)衰落的表现: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冲击和削弱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②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同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专制制度面临空前的危机。③文化思想上,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预示了新制度的出现。

(2)“盛世”出现的原因:①清初奖励垦荒,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达、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②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③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劳动人民是“盛世”的真正创造者。

(3)“衰落”与“盛世”的关系:“衰落”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盛世”是清初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任何“盛世”都不能阻止封建制度的衰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是必然的。

【解析】正确与准确理解概念,所谓衰落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所谓盛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有资料统计,直到1890年,我国的GDP 仍然占据世界第一位,但是经济结构的落差使我国并不是经济强国,在国际地位上更是被动。本试题实际上回答三个内容:一是衰落的原因,二是盛世的原因,三是衰落与盛世的关系。

14.(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4分)(2)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在各国的改革中,“士”阶层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题干要求列举 “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孔子主张“仁”这和专制主义是相悖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也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只有“法治”和专制主义相关联,联系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和韩非子主张“法治”。 (2)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私学文化”的兴起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奴隶制政治制度随之瓦解,对文化教育的控制松弛,所以会使私学兴盛。回答此题要着眼于当时政治经济出现的重大变化。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此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为核心,综合考查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对当时政治造成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15.(12分)

(1)孔子主张仁、德 、善 。苏格拉底主张智慧、理智(3分)

(2)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衰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不能产生近代民主思想(2分)

(3)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新文化运动动摇其基础。(3分)

(4)积极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在全球的传播,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的和谐世界的构建。(4分)

【解析】略


相关内容

  • 高三历史教学心得
  • 仔细想想我们已学了六年的历史了,六年下来,对历史或多或少有一点感悟吧.下面,我就自己谈谈有关历史的想法. 第一:我觉得兴趣很重要."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的确这样.如果你看到历史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就像见到阔别已久的朋友,那么我敢说你的历史一定学得不错.心里有着这份对历史的追求,你 ...

  • 高三历史教学心得2篇
  • 仔细想想我们已学了六年的历史了,六年下来,对历史或多或少有一点感悟吧.下面,我就自己谈谈有关历史的想法. 第一:我觉得兴趣很重要."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的确这样.如果你看到历史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就像见到阔别已久的朋友,那么我敢说你的历史一定学得不错.心里有着这份对历史的追求,你 ...

  • 201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 201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一模文综卷共分两部分:一卷选择题35个,其中地理题11个,政治.历史题各12个,每小题4分,总分140分.二卷非选择题分必做和选做两块,总分160分:其中必做题6个,三科各2个,共135分:选做题6个,地理是二选一,10分:历史是四选一,1 ...

  •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计划
  • 2013 届团陂高中高三第三轮历史复习计划 张小华 余金红 (一)复习目标: 增强应考能力.回扣教材,巩固基础,消灭知识盲点: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模拟训练, 升华提高.回归课本.梳理考点,掌握每个考点的内容.要点.层次,切实做到准确.全面. 深刻, 要建立"回归基础"笔记本, 再 ...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名师堂提供的2017年全国高考调研仿真试卷 (四),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和选修一.三.四.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 ...

  • 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 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从总体上看,难度较大,但是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拟性.试题很灵活,比较全面的考查了考生的记忆.理解.综合归纳和整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以材料为情境设计试题,以能力为立意全面考查考生,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选择题从选题内 ...

  • 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40. (1)表现:思想文化上:诸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科技文化上: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并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中华(或儒家)文化圈形成: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对欧洲有一定的影响.(6分) 原因:兼容整合.交流互鉴:统一多民族国家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20综合10年高考高三历史百日冲刺计划
  • 1 1 2010年高考高三历史百日冲刺计划 高三历史备课组 高考百日之际,历史复习安排两轮:高三二轮复习从2010年3月开始,至5月初结束:第三轮从五月初到六月初.本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一.基本任务 1.进一步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达到熟 ...

  •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回答:"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