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工程水文学(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
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
3水资源每年可以(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
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
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位。
A.4 B.5 C.6 D.8
6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1/2 B.1/3 C.1/4 D.1/5
7地球上的水因蒸发成为水汽,经输送、上升、冷却、凝结,并在适当条件下再降落到地面,这种不断的循环过程,称为( )。
A.水文循环 B.自然循环 C.物质运动 D.大循环
8从海洋上蒸发出来的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冷凝后降落到陆地表面。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又回到大气中,一部分从地面和地下汇人河流,最后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 )。
A.大循环和小循环 B.海、陆循环 C.海、陆、空循环 D.大循环
9水资源具有( )。
A.可替代性 B.可再生性 C.可持续性 D.多样性
10水循环的途径及循环的强弱,决定了水资源的( )。
A.地区分布 B.量与质 C.时程变化 D.A+C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称为( )。
A.运动永恒原理 B.收支平衡原理
C.等价变换原理 D.水量平衡原理
1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多年平均蒸发量(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3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大陆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相比多年平均降水量
(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4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海洋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流入的径流量之和相比,其多年平均蒸发量(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5( )是构成河流的两个要素。
A.河床与河堤 B.支流与干流
C.水流与泥沙 D.水流与河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
)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 ()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和()。
7、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循环和()循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7.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有哪些原因使得雨量器所观测的雨量值有误差?
2.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
3.由蒸发器测得的蒸发资料推求水面蒸发时,为什么要使用折算系数?
4. 水文信息的采集可分为几种情况?
5.什么是水文测站?其观测的项目有哪些?
答案
工程水文学(A)
1 B 2 C 3 A 4 C 5 C 6 C 7 A 8 D 9 B 10 D 11 D 12 C 13 C 14 C 1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各种水文现象)
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3. (平均多年年降水量和平均多年年径流量)。
4.(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6. (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7.(大)(小)
三、判断题
对对错错对错对对
四、简答题
1. 读雨量器的刻度有误,干燥的雨量器需一定的雨水润湿内壁及漏斗,自记雨量计的浮子导杆的摩擦影响,风速、风向的影响,雨量器安装不够标准。
2. (1)蒸发器的类型;
(2)地理环境情况;
(3)季节月份的不同。
3.水体自由表面的水分子由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可分为汽化和扩散两个过程。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单位时间从水面蒸发的水量称水面蒸发率,以毫米/日计。水面蒸发量可用仪器直接观测确定,也可估算。中国采用的直接观测水面蒸发的仪器有20厘米直径小型蒸发器,80厘米直径套盆式蒸发器。60年代初选用 E-601型蒸发器为全国标准仪器。蒸发实验站则采用20和 100平方米蒸发池和漂浮蒸发器。大水体的蒸发量的确定要用各种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随蒸发器面积大小,季节和气候区等不同而异。
4. 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水资源管理,环境,水利工程,水资源,水文地质,水政,防洪等方面
5. 水文站(hydrological station),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
观测项目及所需设备:
水位观测内容有:水位、起伏度、风向风力、流冰等。
流量观测内容有:流速、水深、风向风力;流速测量方法有:浮标法、流速仪法及超声波法。流速测量设备有:吊箱、船、重铅鱼过河。
含沙量观测内容有:主要观测分析河流水中泥沙含量和泥沙粗细颗粒分级,取样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河床质,目前主要取样有悬移质和河床质。
降水观测内容:降雪和降雨,主要观测仪器为雨量计和雨量筒,雨量计主要观测降水,仪器型式有远传和非远传。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工程水文学(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
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
3水资源每年可以(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
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
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位。
A.4 B.5 C.6 D.8
6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1/2 B.1/3 C.1/4 D.1/5
7地球上的水因蒸发成为水汽,经输送、上升、冷却、凝结,并在适当条件下再降落到地面,这种不断的循环过程,称为( )。
A.水文循环 B.自然循环 C.物质运动 D.大循环
8从海洋上蒸发出来的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冷凝后降落到陆地表面。其中一部分重新蒸发又回到大气中,一部分从地面和地下汇人河流,最后注入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 )。
A.大循环和小循环 B.海、陆循环 C.海、陆、空循环 D.大循环
9水资源具有( )。
A.可替代性 B.可再生性 C.可持续性 D.多样性
10水循环的途径及循环的强弱,决定了水资源的( )。
A.地区分布 B.量与质 C.时程变化 D.A+C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任一区域、任一时段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称为( )。
A.运动永恒原理 B.收支平衡原理
C.等价变换原理 D.水量平衡原理
1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多年平均蒸发量(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3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大陆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相比多年平均降水量
(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4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海洋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流入的径流量之和相比,其多年平均蒸发量( )。
A.多 B.少 C相等 D.或多或少
15( )是构成河流的两个要素。
A.河床与河堤 B.支流与干流
C.水流与泥沙 D.水流与河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
)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 ()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和()。
7、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循环和()循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7.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有哪些原因使得雨量器所观测的雨量值有误差?
2.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
3.由蒸发器测得的蒸发资料推求水面蒸发时,为什么要使用折算系数?
4. 水文信息的采集可分为几种情况?
5.什么是水文测站?其观测的项目有哪些?
答案
工程水文学(A)
1 B 2 C 3 A 4 C 5 C 6 C 7 A 8 D 9 B 10 D 11 D 12 C 13 C 14 C 1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各种水文现象)
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3. (平均多年年降水量和平均多年年径流量)。
4.(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5.(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
6. (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7.(大)(小)
三、判断题
对对错错对错对对
四、简答题
1. 读雨量器的刻度有误,干燥的雨量器需一定的雨水润湿内壁及漏斗,自记雨量计的浮子导杆的摩擦影响,风速、风向的影响,雨量器安装不够标准。
2. (1)蒸发器的类型;
(2)地理环境情况;
(3)季节月份的不同。
3.水体自由表面的水分子由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面蒸发可分为汽化和扩散两个过程。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单位时间从水面蒸发的水量称水面蒸发率,以毫米/日计。水面蒸发量可用仪器直接观测确定,也可估算。中国采用的直接观测水面蒸发的仪器有20厘米直径小型蒸发器,80厘米直径套盆式蒸发器。60年代初选用 E-601型蒸发器为全国标准仪器。蒸发实验站则采用20和 100平方米蒸发池和漂浮蒸发器。大水体的蒸发量的确定要用各种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随蒸发器面积大小,季节和气候区等不同而异。
4. 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水资源管理,环境,水利工程,水资源,水文地质,水政,防洪等方面
5. 水文站(hydrological station),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
观测项目及所需设备:
水位观测内容有:水位、起伏度、风向风力、流冰等。
流量观测内容有:流速、水深、风向风力;流速测量方法有:浮标法、流速仪法及超声波法。流速测量设备有:吊箱、船、重铅鱼过河。
含沙量观测内容有:主要观测分析河流水中泥沙含量和泥沙粗细颗粒分级,取样分为悬移质、推移质、河床质,目前主要取样有悬移质和河床质。
降水观测内容:降雪和降雨,主要观测仪器为雨量计和雨量筒,雨量计主要观测降水,仪器型式有远传和非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