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型”本科人才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高素质工程型人才”,指的是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自然人文科学素质较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视野开放,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就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此重点介绍我系在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团队建设以及项目申请方面的所做的一些工作,如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人才培养。
一、我系科研工作思路
1、构筑科研平台,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
2006年我系刚从电子系分出来的时候,师资力量很薄弱,年科研经费就5000元,科研氛围比较缺乏,在学校的竞争力也很弱。在校领导的指导和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寻求企业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整合资源,率先与企业联合组建了“厦门市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积极与市科技主管部门沟通,独立申请了“厦门市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有了这些基础,在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学校也更加重视我系的科研工作,分别批准成立2个校级研究所(应用软件研究所和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并于今年申请了“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2、凝炼学术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推动平台建设
积极柔性引进国内外教授参与学科建设,根据系部师资特点,不断凝练学术方向,做好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结合教师的研究兴趣构建4个科研方向,建立了4个研究室,基本上保证每个专任教师能有一个工作位,要求教师空余时间尽可能在研究室工作,日常尽可能在一起讨论和交流,每周定期集体研讨,形成制度,科研氛围逐步形成。并逐步形成研究机构支撑科研团队,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较完善的科研、服务平台。
3、通过科研机构凝集团队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要教学科研并举。好比教学有教研室组织,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机构支撑。研究兴趣和领域相近的教师可以围绕某些主题共同研究,这样才有可能较快地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奠定在某方向的研究基础。
我们处于一个新知识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大学要兼具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功能。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人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厚积薄发,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指导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4、抓住每次项目申报的机遇,鼓励教师写好申请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累,科研团队逐渐形成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结合目前情况,我系提前列出当年可申请的纵向、横向项目时间表,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至少准备1-2份申请书,以便在项目申报来临时能做出较快响应。同时,要求各方向学术带头人能先组织讨论本方向的申请书。对于省、国家级以上的项目,系领导还尽可能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便提高申请书质量。对于横向项目,也要求每个教师至少找到一家合作企业。近年来,我系在省基金、国家基金项目基本上都能有所收获,企业委托、产学研项目上也取得成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升我系的影响力。
5、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在大学阶段,要培养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尤其是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往 往更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特征,必须要求多学科、各类型的人才联合起来共同承担和完成。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教育改革中指出,本科生的经验最好是包括积极的学习和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学生应该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学会独立思考,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我系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以教师和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导的科研,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推进并丰富了本科生科研的内容,对培养我系人才的创新意识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科研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已经成为培养优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应该促进教学与科研整体化的实现。一方面使教学科研化,就是把教学变成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使科研教学化,就是把科研工作变成结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两者是自然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与科研工作整体化过
程中,从培养人才目的出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教学。
本着“一个转变,二个转化,三个提高”(即通过各个阶段的实训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转化;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软技能,提高学生素养;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软件行业的特点,注重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和项目研发相结合,增加科研平台以及校企合作基地的数量,扩大学生项目实践的范围,合理分配项目实践教学的时间,并采用有效措施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成绩及水平考核的评价机制,设计出“2+3+5”的实训模式,分段式实训模式、项目经理制实训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知识和技术—管理—职业素养三个层面来进行,满足服务对象的技术及企业管理的水平和要求,适应服务对象语言、标准、文化、习惯的要求。培养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智慧和能力,还有擅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的开放性不够
主要体现在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与业界的接触,视野较狭窄,对新技术不够敏感,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因此,容易造成教师知识的僵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将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企业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新就业学生进行培训。
2、对本地企业的支持有限
目前我系还是采用通用的培养方案,缺乏对本地企业的定制服务,与本地企业的对接不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为企业立即使用。下一步将考虑与本地企业加强合作,共建研究平台,融入科研项目,让学生在校就有机会从事真实的项目研发,深刻体会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这些企业量身定制急需的人才。
3、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从课本到笔记,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不足。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软件行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每一个成功的软件都需要大量员工辛勤汗水的浇灌,团队协作能力、领域
工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都是学校所难以培养的,这些能力只有在研究平台或企业中通过多个项目的锤炼才能获得。
4、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缺乏
目前教师对学生有指导责任,对学生的控制力却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约束力不强,造成了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做项目,学生存在着有苦不坚持,纪律松散,缺乏拼劲等问题,而此时教师很难要求学生加班完成任务的,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这样有觉悟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真实项目中一个团队是有严明的纪律,共同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在松散的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毕业到了企业自然也很难立即适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朱顺痣
2011年8月23日
科研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型”本科人才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高素质工程型人才”,指的是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自然人文科学素质较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视野开放,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就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此重点介绍我系在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团队建设以及项目申请方面的所做的一些工作,如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人才培养。
一、我系科研工作思路
1、构筑科研平台,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
2006年我系刚从电子系分出来的时候,师资力量很薄弱,年科研经费就5000元,科研氛围比较缺乏,在学校的竞争力也很弱。在校领导的指导和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寻求企业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整合资源,率先与企业联合组建了“厦门市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积极与市科技主管部门沟通,独立申请了“厦门市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有了这些基础,在项目申报和人才引进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学校也更加重视我系的科研工作,分别批准成立2个校级研究所(应用软件研究所和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并于今年申请了“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2、凝炼学术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推动平台建设
积极柔性引进国内外教授参与学科建设,根据系部师资特点,不断凝练学术方向,做好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结合教师的研究兴趣构建4个科研方向,建立了4个研究室,基本上保证每个专任教师能有一个工作位,要求教师空余时间尽可能在研究室工作,日常尽可能在一起讨论和交流,每周定期集体研讨,形成制度,科研氛围逐步形成。并逐步形成研究机构支撑科研团队,并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较完善的科研、服务平台。
3、通过科研机构凝集团队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要教学科研并举。好比教学有教研室组织,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机构支撑。研究兴趣和领域相近的教师可以围绕某些主题共同研究,这样才有可能较快地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奠定在某方向的研究基础。
我们处于一个新知识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大学要兼具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功能。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人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厚积薄发,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指导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4、抓住每次项目申报的机遇,鼓励教师写好申请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累,科研团队逐渐形成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结合目前情况,我系提前列出当年可申请的纵向、横向项目时间表,要求每个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至少准备1-2份申请书,以便在项目申报来临时能做出较快响应。同时,要求各方向学术带头人能先组织讨论本方向的申请书。对于省、国家级以上的项目,系领导还尽可能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便提高申请书质量。对于横向项目,也要求每个教师至少找到一家合作企业。近年来,我系在省基金、国家基金项目基本上都能有所收获,企业委托、产学研项目上也取得成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升我系的影响力。
5、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在大学阶段,要培养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尤其是参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往 往更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特征,必须要求多学科、各类型的人才联合起来共同承担和完成。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教育改革中指出,本科生的经验最好是包括积极的学习和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学生应该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学会独立思考,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我系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以教师和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导的科研,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基金申请、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推进并丰富了本科生科研的内容,对培养我系人才的创新意识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科研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已经成为培养优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应该促进教学与科研整体化的实现。一方面使教学科研化,就是把教学变成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使科研教学化,就是把科研工作变成结合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两者是自然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与科研工作整体化过
程中,从培养人才目的出发,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教学。
本着“一个转变,二个转化,三个提高”(即通过各个阶段的实训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转化;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软技能,提高学生素养;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软件行业的特点,注重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和项目研发相结合,增加科研平台以及校企合作基地的数量,扩大学生项目实践的范围,合理分配项目实践教学的时间,并采用有效措施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成绩及水平考核的评价机制,设计出“2+3+5”的实训模式,分段式实训模式、项目经理制实训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从知识和技术—管理—职业素养三个层面来进行,满足服务对象的技术及企业管理的水平和要求,适应服务对象语言、标准、文化、习惯的要求。培养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智慧和能力,还有擅长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1、教师的开放性不够
主要体现在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与业界的接触,视野较狭窄,对新技术不够敏感,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因此,容易造成教师知识的僵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将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企业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对新就业学生进行培训。
2、对本地企业的支持有限
目前我系还是采用通用的培养方案,缺乏对本地企业的定制服务,与本地企业的对接不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为企业立即使用。下一步将考虑与本地企业加强合作,共建研究平台,融入科研项目,让学生在校就有机会从事真实的项目研发,深刻体会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这些企业量身定制急需的人才。
3、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从课本到笔记,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不足。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软件行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每一个成功的软件都需要大量员工辛勤汗水的浇灌,团队协作能力、领域
工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都是学校所难以培养的,这些能力只有在研究平台或企业中通过多个项目的锤炼才能获得。
4、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缺乏
目前教师对学生有指导责任,对学生的控制力却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约束力不强,造成了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做项目,学生存在着有苦不坚持,纪律松散,缺乏拼劲等问题,而此时教师很难要求学生加班完成任务的,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这样有觉悟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真实项目中一个团队是有严明的纪律,共同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在松散的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毕业到了企业自然也很难立即适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朱顺痣
2011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