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架起连心桥
——宁阳实验高中心连心大走访活动总结
七月流火,酷暑难耐。宁阳实验高中校园里却春意融融。
在学校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全校200多名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心连心. 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学校于7月中旬召开动员大会,校长李祥斌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在充分阐明活动深远意义的基础上,要求党员干部及全体教职工掏真心、用真情开展大走访活动,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走村串户,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倾听家长诉求、摸排家长意见、了解家长所思所盼,做到村村到、户户访、全覆盖,切实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切实将走访过程变成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树立形象的过程。通过走访,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道心连心金桥,努力提高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支持率。学校得力的动员与组织,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全体教职工分赴全县13个乡镇(街道)两千多个家庭,开始了艰辛而充实的走访之旅。
亮点之一:领导带头 层层跟进
2013年7月25日上午,虽然刚下过一场大雨,但紧接着天空出现毒辣辣的太阳,高温而潮湿的空气,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走在大街上,不出几步便使人大汗淋漓。在伏山镇双庙村,学校领导王建忠等一行四人正走村串户进行家访。在该村高二学生王鑫的家里,他们耐心倾听着王鑫的爸爸的家庭情况介绍,询问王鑫在家里的表现,并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暑期安全,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王校长还就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诚恳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们都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一百个放心,一定要
协助学校教育好孩子,让他成人成才。
在实验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已经成为学校不可动摇的办学理念。这次走访活动不仅关注在校学生家庭,更关注已经走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情况。虽然立秋已过,但是老天爷却没有丝毫秋意,持续的高温酷暑把人们折腾得实在难以承受。8月10日,刚从省城参加完教育工作会议的李祥斌校长,不顾旅途劳累,到东疏镇大伯村学校应届毕业生、已经被重庆大学录取的张敏家里走访、调研。在家境并不富裕的张敏家里,李校长与张敏的爷爷亲切交谈,一方面盛赞张敏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并衷心向张敏的成功表示祝贺,另一方面询问家里还有哪些困难,学校将责无旁贷协助解决。对学校领导诚恳的态度,张敏的家长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陪同前往张敏家里的该村村支书也坚定表示:请学校领导放心,一定积极想办法帮助张敏克服困难,使她顺利到大学报到。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组的其他老师都不顾高温炎暑、路途遥远,挨村挨户登门走访。在一个个普通百姓家庭,他们学会了说群众话、唠群众嗑,与家长贴心交流孩子的成长问题,把学校的温暖送到一个个群众的心坎上。
亮点之二:耐心倾听 消除误解
这次走访活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倾听群众的呼声、征求群众的意见、宣传学校的政策,与群众有效沟通、消除误解,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机制。所以,老师们都是带着诚恳征求意见的态度下去,将倾听放在首位,然后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解释、沟通,以达成在育人方面的共识。
学管处韩秀元老师在东疏镇小王庄村一户学生家庭走访时,家长反映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学生饭卡不能在超市买东西等问题,韩老师耐心给家长作了解释,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饭菜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对学生饭卡也将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方便学生日常生活所需。针对家长“学校乱收费”的疑问,韩老师耐心向家长解释,学校的任何一项收费都是经上级严格批准,而且都是学生在校学习必须的。针对学生在校带手机的问题,家长提出当今时代如果真是不让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恐怕与家里联系不怎么方便的问题,韩老师解释说,其实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如果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仅为联系方便的话,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用它来上网游戏、聊天,会耽误很多学习时间。所以建议学生在校还是不使用手机为好。
经过真诚的沟通交流,家长、老师之间觉得距离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家长们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同与支持更坚定了。
亮点之三:关注民生 解决困难
整个走访活动中,学校领导一直强调,访民情、听民意、办实事,是走访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教职工,均将调查学生家庭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走访工作的出发点。在走访中,老师们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留守学生家庭情况,想尽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堽城镇兴泉村一户留守学生家里,老师们了解到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只有七十多岁奶奶。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决定与本村其他一户学生家庭商议,让他们帮助这位年迈不便的老人家照顾学生暑期的生活、学习,确保孩子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这位家长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在县城惠民小区一户刚搬进安置房的学生家庭,老师们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爸爸年仅四十岁就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母亲是县五金厂下岗职工,全家紧靠每月不足70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针对这种困难情况,学校领导当场表示,将这位学生列为困难救助对象,每年资助他1500元完成学业。这位学生的爸爸用他行动不便的手拉着老师们,一再表示衷心的谢意。
用真情交换真情,以感动赢得感动。实验高中的“千名教师访万家”走访活动,使每一位参与走访的党员、干部、教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心灵触动。截止八月底,实验高中200余名教职工圆满完成了学校分配的走访任务。平均每人走访15个家庭,走访覆盖率达到96%以上。通过走访,他们深刻地了解到社情民意,体察到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的期盼、感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衷心拥护与无私支持,更感觉到自身肩上沉甸甸的重任。学校与县新闻中心联合制作的走访活动专题片《用爱架起连心桥》,于8月中旬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深远的影响。
走访还在继续,沟通无限延伸。由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这座牢不可破的心连心金桥,将把宁阳实验高中带向广阔的发展天地,激励着每一位实验高中教师用心血、智慧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以此回报对他们无比信任支持的宁阳父老乡亲!
中共宁阳实验高中总支部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走访架起连心桥
——宁阳实验高中心连心大走访活动总结
七月流火,酷暑难耐。宁阳实验高中校园里却春意融融。
在学校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下,全校200多名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心连心. 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学校于7月中旬召开动员大会,校长李祥斌同志作了动员讲话。在充分阐明活动深远意义的基础上,要求党员干部及全体教职工掏真心、用真情开展大走访活动,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走村串户,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倾听家长诉求、摸排家长意见、了解家长所思所盼,做到村村到、户户访、全覆盖,切实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切实将走访过程变成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树立形象的过程。通过走访,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道心连心金桥,努力提高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支持率。学校得力的动员与组织,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全体教职工分赴全县13个乡镇(街道)两千多个家庭,开始了艰辛而充实的走访之旅。
亮点之一:领导带头 层层跟进
2013年7月25日上午,虽然刚下过一场大雨,但紧接着天空出现毒辣辣的太阳,高温而潮湿的空气,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走在大街上,不出几步便使人大汗淋漓。在伏山镇双庙村,学校领导王建忠等一行四人正走村串户进行家访。在该村高二学生王鑫的家里,他们耐心倾听着王鑫的爸爸的家庭情况介绍,询问王鑫在家里的表现,并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暑期安全,安排好孩子的假期生活。王校长还就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诚恳征求家长的意见,家长们都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一百个放心,一定要
协助学校教育好孩子,让他成人成才。
在实验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已经成为学校不可动摇的办学理念。这次走访活动不仅关注在校学生家庭,更关注已经走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情况。虽然立秋已过,但是老天爷却没有丝毫秋意,持续的高温酷暑把人们折腾得实在难以承受。8月10日,刚从省城参加完教育工作会议的李祥斌校长,不顾旅途劳累,到东疏镇大伯村学校应届毕业生、已经被重庆大学录取的张敏家里走访、调研。在家境并不富裕的张敏家里,李校长与张敏的爷爷亲切交谈,一方面盛赞张敏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并衷心向张敏的成功表示祝贺,另一方面询问家里还有哪些困难,学校将责无旁贷协助解决。对学校领导诚恳的态度,张敏的家长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陪同前往张敏家里的该村村支书也坚定表示:请学校领导放心,一定积极想办法帮助张敏克服困难,使她顺利到大学报到。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组的其他老师都不顾高温炎暑、路途遥远,挨村挨户登门走访。在一个个普通百姓家庭,他们学会了说群众话、唠群众嗑,与家长贴心交流孩子的成长问题,把学校的温暖送到一个个群众的心坎上。
亮点之二:耐心倾听 消除误解
这次走访活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倾听群众的呼声、征求群众的意见、宣传学校的政策,与群众有效沟通、消除误解,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机制。所以,老师们都是带着诚恳征求意见的态度下去,将倾听放在首位,然后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解释、沟通,以达成在育人方面的共识。
学管处韩秀元老师在东疏镇小王庄村一户学生家庭走访时,家长反映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学生饭卡不能在超市买东西等问题,韩老师耐心给家长作了解释,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饭菜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对学生饭卡也将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方便学生日常生活所需。针对家长“学校乱收费”的疑问,韩老师耐心向家长解释,学校的任何一项收费都是经上级严格批准,而且都是学生在校学习必须的。针对学生在校带手机的问题,家长提出当今时代如果真是不让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恐怕与家里联系不怎么方便的问题,韩老师解释说,其实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如果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仅为联系方便的话,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用它来上网游戏、聊天,会耽误很多学习时间。所以建议学生在校还是不使用手机为好。
经过真诚的沟通交流,家长、老师之间觉得距离更近了、感情更深了,家长们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同与支持更坚定了。
亮点之三:关注民生 解决困难
整个走访活动中,学校领导一直强调,访民情、听民意、办实事,是走访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教职工,均将调查学生家庭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走访工作的出发点。在走访中,老师们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留守学生家庭情况,想尽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堽城镇兴泉村一户留守学生家里,老师们了解到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只有七十多岁奶奶。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决定与本村其他一户学生家庭商议,让他们帮助这位年迈不便的老人家照顾学生暑期的生活、学习,确保孩子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这位家长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在县城惠民小区一户刚搬进安置房的学生家庭,老师们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爸爸年仅四十岁就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母亲是县五金厂下岗职工,全家紧靠每月不足700元的低保维持生活。针对这种困难情况,学校领导当场表示,将这位学生列为困难救助对象,每年资助他1500元完成学业。这位学生的爸爸用他行动不便的手拉着老师们,一再表示衷心的谢意。
用真情交换真情,以感动赢得感动。实验高中的“千名教师访万家”走访活动,使每一位参与走访的党员、干部、教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心灵触动。截止八月底,实验高中200余名教职工圆满完成了学校分配的走访任务。平均每人走访15个家庭,走访覆盖率达到96%以上。通过走访,他们深刻地了解到社情民意,体察到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的期盼、感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衷心拥护与无私支持,更感觉到自身肩上沉甸甸的重任。学校与县新闻中心联合制作的走访活动专题片《用爱架起连心桥》,于8月中旬在县电视台连续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深远的影响。
走访还在继续,沟通无限延伸。由广大教师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这座牢不可破的心连心金桥,将把宁阳实验高中带向广阔的发展天地,激励着每一位实验高中教师用心血、智慧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以此回报对他们无比信任支持的宁阳父老乡亲!
中共宁阳实验高中总支部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