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题作文评讲

王 欢

批评是人进步的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批评如同漆黑的夜色中,一颗耀眼的星辰,

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我们要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痛并快乐着。

人非圣贤,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此时,有人毫不留情给我们指出来,我们在虚荣上受

损,在面子上尴尬,心中就难免会有苦痛,会有伤痕。但是,如果没有批评,我们又将会

怎样?没有批评便如同没有了一面心灵的镜子,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便认为自己完

美无缺,全知全能,于是狂妄自负,于是恣意妄为,于是执迷不悟,于是我们便生活在一

个充斥着虚妄的快乐与可怕的危险的世界里。没有了痛苦,快乐也是虚幻的!

因此,批评可以让我们保持适当的痛感,保持必要的警觉,让我们最终获得最真实、

最深沉、最持久的快乐。

其实,批评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快乐,它如同我们在黑暗之中迷失方向时,那双温情

的援手,带领着我们走向光明。人们痴迷于某件事情之后,一味我行我素,不理会别人的

意见,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还以为这是自己个性张扬、超凡卓越的表现,殊不知这样做是

很危险的,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时,旁人的一点善意的批评,实在是最有

益的提醒,我们听取了,就可以紧急刹车、及时调整而免蹈覆辙。由此可见,批评有时确

实是个转折,引领我们走出云雾沼泽,走进阳光地带,走向成功之路。得到这种善意的哪

怕非常尖锐的批评,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有什么理由不心生感激而充满快乐呢?

在别人的批评中测出自己的能量的疆界,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如果没有魏征的

批评,唐太宗会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吗?批评如同一位诤友,时刻围绕在我们身旁,

为我们指瑕,帮我们改过,助我们成功。请不要拒绝这样的好心帮助,不要因为挨批的苦

痛而失去了受助、自新与成功的快乐。

在纷繁的尘世中,批评如同清泉,掬一棒洗涤一下蒙尘的心灵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当然,并非所有的批评都得接受,对于别人的无端指责,大可一笑置之,对于别人的

恶言恶语,大可不必过多理会,我们何必因他人的庸俗无聊而乱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呢?为

此而苦痛并不值得,为此而快乐则属精神错乱。

而当面对他人诚恳的批评、善意的指责时,我们要有理性的心智、坦然的心态、感激

的心情,我们要在“痛并快乐”之中,知耻而后勇,知错而后改。

【简评】这是阅卷者所阅文章中立论最为特别的文章。“痛并快乐着”本是白岩松的一本书

的标题,作者巧妙的用作本文的主旨句,既切合题旨又新巧别致。文章紧扣此句,由“痛”

写到“快乐”,起承转合十分顺畅自然。语言散中有整,于流畅中见气势。若把首尾写得更

加精彩,则文章会更加出彩,更有冲击力。

正 确 对 待 批 评

徐 月 霞 于单纯的心灵,批评是一道圣旨,知错就改,毫不犹豫。

于叛逆的心灵,批评是一团星火,可以瞬时点燃内心不安的狂躁。

于自卑的心灵,批评是一剂毒药,可以轻而易举毁掉一个正在成长的梦想。

而于成熟的心灵,批评又似一株鲜嫩的灵芝,立时妙手回春。

批评似乎是一副药性不定的神药,它可以让人“死”,亦可以让人“生”,这就要看你

是否能找到一味药——与它相匹配的“心境”。

有人在听到批评后悬崖勒马,走出误区;也有人在听到批评后却怒不可遏,最终越陷

越深。

因此,在听到批评时,应当正确审视自己,而不能浮躁冲动。

说来这是我以前的一段经历。

十二三岁的年纪是叛逆、狂躁的年纪,对任何事都显得那么成竹在胸、不胜其烦。急

躁难免会马虎。记得有一次,某场艺术考试的准考证收到后,妈妈让我自己收捡好,我便

随手揣在了衣服口袋里。妈妈提醒我:“收捡好! 你这样会弄丢的!”我不耐烦地说:“我知

道了!”却没再去理会。果不其然,下午上街,由于拿东西时忘了,将准考证从包里掉了出

来,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幸好被旁边的妈妈看到。这一来,我就挨了妈妈一顿骂。当时

由于自己的狂妄,丝毫不肯服输,还赌气地将准考证又揣回口袋里。几天过后,正当临近

考试时,我是真地找不到准考证了。我这才急了,后悔没听妈妈的话,可那时已晚了。

想想当时,真觉得自己好傻,干吗赌那傻气,不愿接受批评呢?现在想来,我才懂得

了,听取批评要冷静沉着,只有怀揣一颗坦然的心,才能在听到批评时正确审视自己。

因此,听取批评,要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不能狂妄浮躁。其实,批评是别人在用心观察之后对你的警醒,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都不肯心平气和地承认并改正它,那还有谁能替你消除呢?那岂不是自己要背着那

些脏点过完一辈子吗?因此,虚心面对并接受批评,实为明智之举,它能让你抹去人生中的瑕疵,让人生更美丽。

所以,正确地对待批评可以帮助你完善自我,不断成熟,只有正确对待批评,他才能

成为一剂良药,医治好你人生中的缺陷,让你真正成为成功的人。

【简评】语言自然顺畅,开头的比喻、排比句式比较协调,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注意:这种句式一定要顺畅协调,切不可乱用、滥用)。文章扣题紧密,中心突出。结构上,注重了

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很有逻辑。选用材料贴近自身实际,也比

较精当。缺点是层次显得单调了些,中间叙例亦过长,而说理则不够充分。

将批评纳入心中

郭 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会犯错误。人生就好比逆水行舟,批评则是推动我们

不断前进的动力。对批评置若罔闻,小舟便失去了一股前进的动力,在原地打转,甚至被

急流击退;而对批评一味地信从,小舟便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飘泊不定。理性地对待批

评,将批评纳入心中,人生的小舟便能拥有强劲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理性地对待批评,一颗宽广的心是前提。唐太宗身为拥有无上尊荣的皇帝,所作所为

却老是遭到魏征的批评。唐太宗理应让魏征“消失”,然而他总是宽容地倾听魏征的批评,

从善如流,戒奢以俭,励精图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试想唐太宗要是心胸

狭窄,一意孤行,不听从正确的批评和建议,那么,限于一个人的理智,他定会犯下不少

错误,又怎么会有贞观盛世呢?

理性地对待批评,还要批判地吸取批评者的意见。我们立身于世上,别人以旁观者的

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行为。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却只是狭隘的一已之见。学会批判地吸收批

评者的意见,才能正确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知名企业,也曾因盲目地信从别人的意见而走入一段低谷。在

可口可乐的口味推向世界几十年后,公司的经营人员开始听到一些反面意见,一些人认为

它的口味太单调,太过时,没有新鲜感。应尽快改善。于是高层人员盲目听从了这少数消

费者的批评和建议,发动全公司员工来了个口味改革,改变原来的配方,盼望着更高销售

额的到来。然而自从改变配方以后,销售额不增反跌。此时又听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批评,

认为这些口味完全脱离了可乐应有的味道,改变了可乐的特征。这次公司领导认真分析了

消费者的意见,又让可口可乐恢复了原味,才走出了低谷。

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在商业上多么重要啊!开始,可口可乐公司盲目信从少数人的批

评,把公司带入了低谷;后来接受了大多数人的批评,却把公司带向了光明。

理性地对待批评,我们定能将批评化作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向前进。

人生之路漫漫而修远,理性地对待他人的批评,我们定能上下而求索,获得新的希望。

【简评】开头一段以极为形象而又富于理趣的喻证推出了观点(“理性地对待批评,将批评

纳入怀中”);而后从要有“宽广的心”和“批判地吸取”两个方面展开层次,前者是前提,

而后者是关键,逻辑性强;前一层次以唐太宗(中国古代)为例作正面论述,后一层次以

可口可乐(外国当代)为例作反面论述,材料的变化与角度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简单中有

丰富,单调中有变化。可惜的是,“将批评纳入怀中”一说含糊费解,而此句却还被作为标

题;层次毕竟不够丰富,说理终归缺乏深度;而语言亦不具斐然的文采和强大的冲击力。

望继续努力!

让批评伴我们走向成功

高 原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批评或许能让我们奋勇向前,或许会毁掉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批评。

批评,是对自身不足的一种揭发方式。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使得他人不高兴时,就会有

来自他们的批评,同时,君子“日参省乎已”,也颇带有自我批评的味道。批评,由于其直

接、甚至刻薄,往往会使我们感到很不舒服,这就需要对批评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批评有两种:一种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让人不断改进地批评;而另一种,则是某些

人不怀好意地、刻薄地提出的攻击性的批评。我们在面对这两种批评时,往往不能正确地

分析、鉴别,而仅凭它们所带语气的轻重程度将它们主观地划为“好的”或是“坏的”。其

实,这是不对的,譬如老师、父母的批评,虽然显得语气重些,却往往是他们真心想让我

们改掉缺点,走向成功而发出的。而对于另一些所谓的“看不惯”我们的“敌人”所发出

的批评,则往往是他们没事找茬儿,目的是想破坏我们的好心情,使我们不快。鉴于这两种不同情况,我们也应有不同的对策。 无论怎样,批评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快,因此,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提出批评?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或是„„总之,我们不能对批评盲目地排斥,

不能让情绪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批评之中,往往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对此,,别恼怒!只要改进了,以后不就没有人再批评这点不足之处了吗?对于来自老师,父母及身边的朋友的批评,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努力改进,人生,本来就是在不断改进中前进的

嘛!古人也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吗?看开些,不要太在意批评所带

的语气。而对于那些没事找茬儿的人提出的“批评”,则不用太理会,当耳旁风好了。

批评,可以作为人生的助推器,激发人向上的欲望,也可以作为一盏灯塔,指引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可有时,不慎地对待它则会害了我们自己。因此,我们都应当以冷静、正确地心态去对待批评。让批评伴我们走向成功!

【简评】本文亮点有三:1、能对批评作辩证分析,并借此立论,切准了题旨;2、从“批

评有两种”入手,推论出我们改怎样正确地对待批评,思路较为清晰;3、重点放在议论说

理上,文章的文体特色较突出。不足之处在于:1、题文不符,标题是“让批评伴我们走向

成功”,而文章实际写的却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批评”;2、层次显得单调;3、缺乏精当

的材料,尤其是事实性材料;4、语言文采不足。

善 待 批 评

石 巧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无数的批评:义正词严的怒斥;温和善意的提醒;恨铁不成钢的痛

骂;客观真实的点评„„面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批评,是愤怒,是沮丧,是沉沦,是毫不介意,还是该善待这些批评? 善待批评,别让这一慢性毒药侵蚀了自己。(批评是“慢性毒药”?此说与后文论述的

具体内容是否协调?)一个人面对批评,倘若只是一味沮丧沉沦,也许就会一点一点磨灭自己的志气与信心。生活中的挫折、打击都是一次次批评,以诚挚的心接受它们,努力改善并正确对待,(“挫折”“打击”是批评吗?接受的是“挫折”,“打击”,还是“批评”?)

才能一次又一次走过沟沟坎坎。大仲马说过:“让我们感谢批评吧!感谢失败后的痛苦,感谢抨击后的体无完肤,感谢挫折后的伤痕累累,感谢它们带给我们的疼痛。(四个“感谢”,

似乎思路有点乱)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还活着。”面对批评而沮丧的人,不过是一个无

法看清自己的人,一个胆怯的懦夫,一个对前路已经没有了知觉的行尸走肉。他们让批评

变成了噬人的慢性毒药,毁了自己的一生。善待批评,我们才会在骤雨后找到彩虹,在沙

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 善待批评,不要对他人的批评不以为意和感到愤怒。一个不敢承认并正视批评的人,

就是不敢面对缺点,面对人生的人。这样的人,有何资格,有何底气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伟

业,又如何理直气壮地面对自己?善待批评,才能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批评就是一面镜

子,照出不足,让人看清自己,改正自己,以一步步提高自己。唐太宗曰:“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正是有魏征这面善言直谏之

镜,让唐太宗不断成长,不断成就,在治国的路上稳稳前行。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气象,不

正是唐太宗从谏如流,善待批评而开拓的自然结果?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个成功者的足迹,一个伟人的成就,无不历经批评的洗涤,终登上成功的颠峰。我能看见丘吉尔在无数次非议中磨砺自己,完善自己,练就让无数人惊叹的雄辩之才;(磨砺后仅“落”在“练就雄辩之才”上,内蕴浅了点,与下一句反

面例子也不甚协调)我也能看见商纣夏桀无视批评,弃毁贤才而丧家亡国,终落千古骂名

的惨痛下场。批评给予我们太多,又教会我们太多,又教人如何不善待批评? 善待批评,它会回报给你很多,很多„„

[简评] 文章立意明确,中规中矩,围绕“善待批评”这一观点,作了清晰而较严谨的

诠释。语言平实,结构工整,但文采与灵活性不足。第2、3段扣题不是很紧,观点稍显模

糊,层次上深度不够。写作视野若拓宽一些,将能添些华彩。

批 评 符 号 说

张 茂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批评就是书中一个意蕴深长的注解符号。对于不同的章节,

批评可幻化为不同的符号,以诠释其中真味。(设喻引入,简捷巧妙而有深沉意味) 批评是句号。

在人生旅程中,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没有谁可以一直陶醉于鲜花与掌声中。有了失

误,挨了批评,在所难免,关键的是面对批评应该持何种态度。有人狂妄自大,有人妄自

菲薄,而遭遇批评的风浪后就可能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一再地怀疑自己,一味地否定自己。殊不知,这种批评后的自卑也许会断送自己的锦绣前

程,结果是自己舔自己酿成的大错。这些人把批评看作毒药,把自责当作掩饰自己伤痛的解药,最后落下不幸的结局?(“落下”“结局”?)对于这些愚蠢的人,批评就是句号,会终结美好的未来。 批评是问号。

面对批评,聪明的人会深刻反省,会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他们认为,批评将会成为

一个转折,指引自己走向另一个成功的颠峰。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小时侯的

爱因斯坦钟爱音乐,爱上了拉小提琴,可是练习了很久,水平却没有与努力一起呈正比提

高。当小爱因斯坦向老师请教时,老师只扔下一句话:你没有学小提琴的天赋,你是学不

好拉小提琴的。这样一句刻薄的话,如晴天霹雳打在小爱因斯坦的心上。幸运的是,爱因

斯坦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专心于物理学的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被老师看不起的小孩子最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这就是批评的力量。批评就像一个令人

深思的问号,指引你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出发。 批评是感叹号。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的话总是不无尖刻,如一把锐利的匕首直插心脏。

但批评却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好比马鞭,每次狠狠的一抽,都会鞭策马儿向前疾奔。在

有的人看来,批评就是他们成功的财富,他们会把批评当作一次心灵的洗礼,洗涤抛锚的

思想。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曾犯下大错,被董事会批评、开除,但批评却促使乔布斯深刻反

省,改正错误,二次进入苹果公司,开发出i-pod 等产品,为公司创下不斐的业绩。批评就像感叹号,既提醒自己,也激发人向上的欲望。 批评是一串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它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考。聪明的你,希望把它变

成句号还是问号,还是感叹号呢?(以“批评是一串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带动思考,妙)

[简评] 批评对人生有何意义?本文开篇立足于生活,设喻引入,紧扣文题,予批评以

几个不同的意蕴指向,由此而有机结构全文。论点明晰而未落俗套,语言也还晓畅明白。不

足处,文章文采不够,内容也还可以丰富一些。

练习:请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题拟出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首段入题,推出观点) (展开论证“为什么”)

层次1: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层次2: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层次3: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

(简要论述“怎么样”)

(尾段)

王 欢

批评是人进步的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批评如同漆黑的夜色中,一颗耀眼的星辰,

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我们要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痛并快乐着。

人非圣贤,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此时,有人毫不留情给我们指出来,我们在虚荣上受

损,在面子上尴尬,心中就难免会有苦痛,会有伤痕。但是,如果没有批评,我们又将会

怎样?没有批评便如同没有了一面心灵的镜子,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便认为自己完

美无缺,全知全能,于是狂妄自负,于是恣意妄为,于是执迷不悟,于是我们便生活在一

个充斥着虚妄的快乐与可怕的危险的世界里。没有了痛苦,快乐也是虚幻的!

因此,批评可以让我们保持适当的痛感,保持必要的警觉,让我们最终获得最真实、

最深沉、最持久的快乐。

其实,批评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快乐,它如同我们在黑暗之中迷失方向时,那双温情

的援手,带领着我们走向光明。人们痴迷于某件事情之后,一味我行我素,不理会别人的

意见,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还以为这是自己个性张扬、超凡卓越的表现,殊不知这样做是

很危险的,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时,旁人的一点善意的批评,实在是最有

益的提醒,我们听取了,就可以紧急刹车、及时调整而免蹈覆辙。由此可见,批评有时确

实是个转折,引领我们走出云雾沼泽,走进阳光地带,走向成功之路。得到这种善意的哪

怕非常尖锐的批评,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有什么理由不心生感激而充满快乐呢?

在别人的批评中测出自己的能量的疆界,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如果没有魏征的

批评,唐太宗会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吗?批评如同一位诤友,时刻围绕在我们身旁,

为我们指瑕,帮我们改过,助我们成功。请不要拒绝这样的好心帮助,不要因为挨批的苦

痛而失去了受助、自新与成功的快乐。

在纷繁的尘世中,批评如同清泉,掬一棒洗涤一下蒙尘的心灵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当然,并非所有的批评都得接受,对于别人的无端指责,大可一笑置之,对于别人的

恶言恶语,大可不必过多理会,我们何必因他人的庸俗无聊而乱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呢?为

此而苦痛并不值得,为此而快乐则属精神错乱。

而当面对他人诚恳的批评、善意的指责时,我们要有理性的心智、坦然的心态、感激

的心情,我们要在“痛并快乐”之中,知耻而后勇,知错而后改。

【简评】这是阅卷者所阅文章中立论最为特别的文章。“痛并快乐着”本是白岩松的一本书

的标题,作者巧妙的用作本文的主旨句,既切合题旨又新巧别致。文章紧扣此句,由“痛”

写到“快乐”,起承转合十分顺畅自然。语言散中有整,于流畅中见气势。若把首尾写得更

加精彩,则文章会更加出彩,更有冲击力。

正 确 对 待 批 评

徐 月 霞 于单纯的心灵,批评是一道圣旨,知错就改,毫不犹豫。

于叛逆的心灵,批评是一团星火,可以瞬时点燃内心不安的狂躁。

于自卑的心灵,批评是一剂毒药,可以轻而易举毁掉一个正在成长的梦想。

而于成熟的心灵,批评又似一株鲜嫩的灵芝,立时妙手回春。

批评似乎是一副药性不定的神药,它可以让人“死”,亦可以让人“生”,这就要看你

是否能找到一味药——与它相匹配的“心境”。

有人在听到批评后悬崖勒马,走出误区;也有人在听到批评后却怒不可遏,最终越陷

越深。

因此,在听到批评时,应当正确审视自己,而不能浮躁冲动。

说来这是我以前的一段经历。

十二三岁的年纪是叛逆、狂躁的年纪,对任何事都显得那么成竹在胸、不胜其烦。急

躁难免会马虎。记得有一次,某场艺术考试的准考证收到后,妈妈让我自己收捡好,我便

随手揣在了衣服口袋里。妈妈提醒我:“收捡好! 你这样会弄丢的!”我不耐烦地说:“我知

道了!”却没再去理会。果不其然,下午上街,由于拿东西时忘了,将准考证从包里掉了出

来,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幸好被旁边的妈妈看到。这一来,我就挨了妈妈一顿骂。当时

由于自己的狂妄,丝毫不肯服输,还赌气地将准考证又揣回口袋里。几天过后,正当临近

考试时,我是真地找不到准考证了。我这才急了,后悔没听妈妈的话,可那时已晚了。

想想当时,真觉得自己好傻,干吗赌那傻气,不愿接受批评呢?现在想来,我才懂得

了,听取批评要冷静沉着,只有怀揣一颗坦然的心,才能在听到批评时正确审视自己。

因此,听取批评,要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不能狂妄浮躁。其实,批评是别人在用心观察之后对你的警醒,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都不肯心平气和地承认并改正它,那还有谁能替你消除呢?那岂不是自己要背着那

些脏点过完一辈子吗?因此,虚心面对并接受批评,实为明智之举,它能让你抹去人生中的瑕疵,让人生更美丽。

所以,正确地对待批评可以帮助你完善自我,不断成熟,只有正确对待批评,他才能

成为一剂良药,医治好你人生中的缺陷,让你真正成为成功的人。

【简评】语言自然顺畅,开头的比喻、排比句式比较协调,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注意:这种句式一定要顺畅协调,切不可乱用、滥用)。文章扣题紧密,中心突出。结构上,注重了

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很有逻辑。选用材料贴近自身实际,也比

较精当。缺点是层次显得单调了些,中间叙例亦过长,而说理则不够充分。

将批评纳入心中

郭 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会犯错误。人生就好比逆水行舟,批评则是推动我们

不断前进的动力。对批评置若罔闻,小舟便失去了一股前进的动力,在原地打转,甚至被

急流击退;而对批评一味地信从,小舟便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飘泊不定。理性地对待批

评,将批评纳入心中,人生的小舟便能拥有强劲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理性地对待批评,一颗宽广的心是前提。唐太宗身为拥有无上尊荣的皇帝,所作所为

却老是遭到魏征的批评。唐太宗理应让魏征“消失”,然而他总是宽容地倾听魏征的批评,

从善如流,戒奢以俭,励精图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试想唐太宗要是心胸

狭窄,一意孤行,不听从正确的批评和建议,那么,限于一个人的理智,他定会犯下不少

错误,又怎么会有贞观盛世呢?

理性地对待批评,还要批判地吸取批评者的意见。我们立身于世上,别人以旁观者的

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行为。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却只是狭隘的一已之见。学会批判地吸收批

评者的意见,才能正确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全球知名企业,也曾因盲目地信从别人的意见而走入一段低谷。在

可口可乐的口味推向世界几十年后,公司的经营人员开始听到一些反面意见,一些人认为

它的口味太单调,太过时,没有新鲜感。应尽快改善。于是高层人员盲目听从了这少数消

费者的批评和建议,发动全公司员工来了个口味改革,改变原来的配方,盼望着更高销售

额的到来。然而自从改变配方以后,销售额不增反跌。此时又听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批评,

认为这些口味完全脱离了可乐应有的味道,改变了可乐的特征。这次公司领导认真分析了

消费者的意见,又让可口可乐恢复了原味,才走出了低谷。

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在商业上多么重要啊!开始,可口可乐公司盲目信从少数人的批

评,把公司带入了低谷;后来接受了大多数人的批评,却把公司带向了光明。

理性地对待批评,我们定能将批评化作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向前进。

人生之路漫漫而修远,理性地对待他人的批评,我们定能上下而求索,获得新的希望。

【简评】开头一段以极为形象而又富于理趣的喻证推出了观点(“理性地对待批评,将批评

纳入怀中”);而后从要有“宽广的心”和“批判地吸取”两个方面展开层次,前者是前提,

而后者是关键,逻辑性强;前一层次以唐太宗(中国古代)为例作正面论述,后一层次以

可口可乐(外国当代)为例作反面论述,材料的变化与角度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简单中有

丰富,单调中有变化。可惜的是,“将批评纳入怀中”一说含糊费解,而此句却还被作为标

题;层次毕竟不够丰富,说理终归缺乏深度;而语言亦不具斐然的文采和强大的冲击力。

望继续努力!

让批评伴我们走向成功

高 原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批评或许能让我们奋勇向前,或许会毁掉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批评。

批评,是对自身不足的一种揭发方式。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使得他人不高兴时,就会有

来自他们的批评,同时,君子“日参省乎已”,也颇带有自我批评的味道。批评,由于其直

接、甚至刻薄,往往会使我们感到很不舒服,这就需要对批评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批评有两种:一种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让人不断改进地批评;而另一种,则是某些

人不怀好意地、刻薄地提出的攻击性的批评。我们在面对这两种批评时,往往不能正确地

分析、鉴别,而仅凭它们所带语气的轻重程度将它们主观地划为“好的”或是“坏的”。其

实,这是不对的,譬如老师、父母的批评,虽然显得语气重些,却往往是他们真心想让我

们改掉缺点,走向成功而发出的。而对于另一些所谓的“看不惯”我们的“敌人”所发出

的批评,则往往是他们没事找茬儿,目的是想破坏我们的好心情,使我们不快。鉴于这两种不同情况,我们也应有不同的对策。 无论怎样,批评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快,因此,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提出批评?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或是„„总之,我们不能对批评盲目地排斥,

不能让情绪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批评之中,往往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对此,,别恼怒!只要改进了,以后不就没有人再批评这点不足之处了吗?对于来自老师,父母及身边的朋友的批评,我们应当虚心接受、努力改进,人生,本来就是在不断改进中前进的

嘛!古人也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吗?看开些,不要太在意批评所带

的语气。而对于那些没事找茬儿的人提出的“批评”,则不用太理会,当耳旁风好了。

批评,可以作为人生的助推器,激发人向上的欲望,也可以作为一盏灯塔,指引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可有时,不慎地对待它则会害了我们自己。因此,我们都应当以冷静、正确地心态去对待批评。让批评伴我们走向成功!

【简评】本文亮点有三:1、能对批评作辩证分析,并借此立论,切准了题旨;2、从“批

评有两种”入手,推论出我们改怎样正确地对待批评,思路较为清晰;3、重点放在议论说

理上,文章的文体特色较突出。不足之处在于:1、题文不符,标题是“让批评伴我们走向

成功”,而文章实际写的却是“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批评”;2、层次显得单调;3、缺乏精当

的材料,尤其是事实性材料;4、语言文采不足。

善 待 批 评

石 巧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无数的批评:义正词严的怒斥;温和善意的提醒;恨铁不成钢的痛

骂;客观真实的点评„„面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批评,是愤怒,是沮丧,是沉沦,是毫不介意,还是该善待这些批评? 善待批评,别让这一慢性毒药侵蚀了自己。(批评是“慢性毒药”?此说与后文论述的

具体内容是否协调?)一个人面对批评,倘若只是一味沮丧沉沦,也许就会一点一点磨灭自己的志气与信心。生活中的挫折、打击都是一次次批评,以诚挚的心接受它们,努力改善并正确对待,(“挫折”“打击”是批评吗?接受的是“挫折”,“打击”,还是“批评”?)

才能一次又一次走过沟沟坎坎。大仲马说过:“让我们感谢批评吧!感谢失败后的痛苦,感谢抨击后的体无完肤,感谢挫折后的伤痕累累,感谢它们带给我们的疼痛。(四个“感谢”,

似乎思路有点乱)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还活着。”面对批评而沮丧的人,不过是一个无

法看清自己的人,一个胆怯的懦夫,一个对前路已经没有了知觉的行尸走肉。他们让批评

变成了噬人的慢性毒药,毁了自己的一生。善待批评,我们才会在骤雨后找到彩虹,在沙

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 善待批评,不要对他人的批评不以为意和感到愤怒。一个不敢承认并正视批评的人,

就是不敢面对缺点,面对人生的人。这样的人,有何资格,有何底气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伟

业,又如何理直气壮地面对自己?善待批评,才能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批评就是一面镜

子,照出不足,让人看清自己,改正自己,以一步步提高自己。唐太宗曰:“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正是有魏征这面善言直谏之

镜,让唐太宗不断成长,不断成就,在治国的路上稳稳前行。中国历史上的恢弘气象,不

正是唐太宗从谏如流,善待批评而开拓的自然结果?

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个成功者的足迹,一个伟人的成就,无不历经批评的洗涤,终登上成功的颠峰。我能看见丘吉尔在无数次非议中磨砺自己,完善自己,练就让无数人惊叹的雄辩之才;(磨砺后仅“落”在“练就雄辩之才”上,内蕴浅了点,与下一句反

面例子也不甚协调)我也能看见商纣夏桀无视批评,弃毁贤才而丧家亡国,终落千古骂名

的惨痛下场。批评给予我们太多,又教会我们太多,又教人如何不善待批评? 善待批评,它会回报给你很多,很多„„

[简评] 文章立意明确,中规中矩,围绕“善待批评”这一观点,作了清晰而较严谨的

诠释。语言平实,结构工整,但文采与灵活性不足。第2、3段扣题不是很紧,观点稍显模

糊,层次上深度不够。写作视野若拓宽一些,将能添些华彩。

批 评 符 号 说

张 茂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批评就是书中一个意蕴深长的注解符号。对于不同的章节,

批评可幻化为不同的符号,以诠释其中真味。(设喻引入,简捷巧妙而有深沉意味) 批评是句号。

在人生旅程中,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没有谁可以一直陶醉于鲜花与掌声中。有了失

误,挨了批评,在所难免,关键的是面对批评应该持何种态度。有人狂妄自大,有人妄自

菲薄,而遭遇批评的风浪后就可能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一再地怀疑自己,一味地否定自己。殊不知,这种批评后的自卑也许会断送自己的锦绣前

程,结果是自己舔自己酿成的大错。这些人把批评看作毒药,把自责当作掩饰自己伤痛的解药,最后落下不幸的结局?(“落下”“结局”?)对于这些愚蠢的人,批评就是句号,会终结美好的未来。 批评是问号。

面对批评,聪明的人会深刻反省,会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他们认为,批评将会成为

一个转折,指引自己走向另一个成功的颠峰。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小时侯的

爱因斯坦钟爱音乐,爱上了拉小提琴,可是练习了很久,水平却没有与努力一起呈正比提

高。当小爱因斯坦向老师请教时,老师只扔下一句话:你没有学小提琴的天赋,你是学不

好拉小提琴的。这样一句刻薄的话,如晴天霹雳打在小爱因斯坦的心上。幸运的是,爱因

斯坦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专心于物理学的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被老师看不起的小孩子最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这就是批评的力量。批评就像一个令人

深思的问号,指引你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出发。 批评是感叹号。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的话总是不无尖刻,如一把锐利的匕首直插心脏。

但批评却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好比马鞭,每次狠狠的一抽,都会鞭策马儿向前疾奔。在

有的人看来,批评就是他们成功的财富,他们会把批评当作一次心灵的洗礼,洗涤抛锚的

思想。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曾犯下大错,被董事会批评、开除,但批评却促使乔布斯深刻反

省,改正错误,二次进入苹果公司,开发出i-pod 等产品,为公司创下不斐的业绩。批评就像感叹号,既提醒自己,也激发人向上的欲望。 批评是一串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它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考。聪明的你,希望把它变

成句号还是问号,还是感叹号呢?(以“批评是一串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带动思考,妙)

[简评] 批评对人生有何意义?本文开篇立足于生活,设喻引入,紧扣文题,予批评以

几个不同的意蕴指向,由此而有机结构全文。论点明晰而未落俗套,语言也还晓畅明白。不

足处,文章文采不够,内容也还可以丰富一些。

练习:请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题拟出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首段入题,推出观点) (展开论证“为什么”)

层次1: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层次2: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层次3: 主要材料:

主要道理:

„„

(简要论述“怎么样”)

(尾段)


相关内容

  • 讲材料作文训练课件
  • By :银川二中2012届高二(12)班 张 明 学习目标 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材 料,在众多立意中找到切合题意的立意. 在准确立意的前提下提高写作的速度. 一.阅读材料,从一个角度出发口头发表自己的议论. 猪八戒拾到一 面镜子,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 ...

  • 高考话题作文分类导写
  • 高考话题作文分类导写 ★近年高考作文题分析 2001年全国题: 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 ...

  • 中考作文的几大主题
  • 中考作文的几大主题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写作是占有"半壁江山"的重头戏.翻阅近两年的中考作文,贯穿了以下几大主题: 一.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 所谓焦点.热点,就是当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广泛议论的事件(即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社会是立体的,任何立体的事物都有光明的一面,同时也 ...

  • "感恩"话题作文:感恩,有你有我
  • "感恩"话题作文:感恩,有你有我 "感恩"话题作文:感恩,有你有我 (何逸飞)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感恩的名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在感恩的路上,有你有 ...

  • 彰显个性的话题作文教学
  • 彰显个性的话题作文教学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也成为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形式.这种作文形式新.约束少,有利于学生发挥才能,展现个性,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时下,小学也在初步的尝试,作文训练 ...

  • 作文指导_如何写得新颖
  • 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掌握作文新颖的三个角度. 2.学会写新颖作文的方法. 3.综合运用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写得新颖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新颖"的层次. 2.写新颖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写新颖作文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高考作文 ...

  • 作文写作训练(二)立意
  • 作文写作训练(二) 立意 作文写作训练(二) 立意 [技法点拨] 对考场作文而言,"符合题意"并不难,但切合题意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立意的标准有四条:正确.鲜明.深刻.新颖.考生在考场上要想获得主动,赢得高分,在立意上就要做到鲜明新颖,"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qu ...

  • 教师资格证考试怎样提高写作水平
  • 一.先看作文题. 作文虽是最后才写,但拿到考卷后应该先看一看题目,把这一信息贮存于头脑之中,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 是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文中的某些词语或情境会刺激潜意识,说不定会突然冒出有关作文的想法,这种瞬间闪现的思维火花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种灵光一 现的东西对于写作十分 ...

  •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力量在给予我们无限的动力.友情.父爱.母爱.师生情等等都是这种力量.合作也是其中一种.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每次数学考试,我都很害怕,害怕被老师批评.可是,每次成绩发下来,老师总是先批评我.他教导我说:"你看看你,其他 ...

  • 比喻论证学得好,作文分数少不了
  • 比喻论证学得好,作文分数少不了 比喻论证学得好,作文分数少不了 1.比喻论证举例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把批评看做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做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敦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