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重大改革

清华大学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重大改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经过全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广泛深入讨论,现就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意见。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适应培养目标的录取机制。博士生招生加强对学术志趣的考察;推行“申请入学-学科博士招生委员会全面考核决定录取”的方式,充分发挥和有效规范专家组、导师在招生中对考生学术志趣、学术能力、学术潜力等的评价和决定作用;推出可辅助导师选才的学术人才素质指南。专业硕士招生强调被录取者与项目的精准契合,充分听取社会和市场声音,按照项目实行差异化招生;以熟悉行业或职业领域、了解人力资源需求的专业招生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主导招生工作,提高招生选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取消院系研究生招生数量与本科生数量挂钩的做法。

2.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型与专业学位教育区分鲜明、各成体系。博士生培养要更加突出学术志趣和创新动力,培养目标应反映社会需求并体现学科发展具体需要。培养过程应贯穿加强基础理论、拓宽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的原则。鼓励富有创新潜力的博士生进行具有跨学科、交叉创新色彩的选题,并给以一定的学术资源支持。鼓励和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毕业后到主流的学术科研机构就业。专业学位教育要更加面向市场,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应吸纳行业专家参与,制定适应培养目标的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推动建立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探索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试点小规模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提高课程挑战度,建立符合教学规律、实现最优教学效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继续推进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平台建设,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伦理教育,增强学生学术责任感。

3.发展特色研究生项目,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批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特色学位项目。推动设立引领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硕士生项目,如大数据硕士、互联网金融硕士、全球政治与经济硕士、统计第二/双硕士学位等项目。选择优势合作伙伴,优化国际双硕士学位、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如苏世民学者、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霍普金斯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MBA+X双硕士学位等项目。面向国家战略和人类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发展中国家研究等跨学科博士生项目。

4.探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推动设立研究生第二学位,增加跨学科的研究生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允许博士生、硕士生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可以申请在本校攻读第二学位或双学位(硕士学位),以利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申请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要通过第二学位培养院系的面试考核。攻读第二学位,应向学校缴纳适当合理的费用。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拟逐步开设管理、法律、统计、数据科学等第二学位。

5.改革研究生年限管理,实行弹性修学年限。原则上,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2年、普博生4年、直博生5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为硕士生3年、普博生6年、直博生7年。超过基本修业年限但不超过最长在校学习年限的博士生、硕士生,

在院系和研究生院实行备案管理,每学期逐一更新状态;达到最长学习年限时,除院系认定的因博士论文研究有重大创新而需要延迟者之外,学生必须办理离校手续,不再保留学籍。特殊项目的硕士生毕业年限可缩短到1年,国际合作项目的毕业年限尊重国际规范。个别学习和研究能力强的学生经过努力提前完成学业,准予其提前毕业并授予相应学位。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清华大学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重大改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经过全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广泛深入讨论,现就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意见。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1.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建立适应培养目标的录取机制。博士生招生加强对学术志趣的考察;推行“申请入学-学科博士招生委员会全面考核决定录取”的方式,充分发挥和有效规范专家组、导师在招生中对考生学术志趣、学术能力、学术潜力等的评价和决定作用;推出可辅助导师选才的学术人才素质指南。专业硕士招生强调被录取者与项目的精准契合,充分听取社会和市场声音,按照项目实行差异化招生;以熟悉行业或职业领域、了解人力资源需求的专业招生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主导招生工作,提高招生选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取消院系研究生招生数量与本科生数量挂钩的做法。

2.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型与专业学位教育区分鲜明、各成体系。博士生培养要更加突出学术志趣和创新动力,培养目标应反映社会需求并体现学科发展具体需要。培养过程应贯穿加强基础理论、拓宽跨学科知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创新能力的原则。鼓励富有创新潜力的博士生进行具有跨学科、交叉创新色彩的选题,并给以一定的学术资源支持。鼓励和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毕业后到主流的学术科研机构就业。专业学位教育要更加面向市场,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应吸纳行业专家参与,制定适应培养目标的学位论文形式和标准,推动建立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探索学科特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试点小规模在线课程和翻转课堂,提高课程挑战度,建立符合教学规律、实现最优教学效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继续推进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平台建设,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伦理教育,增强学生学术责任感。

3.发展特色研究生项目,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建设一批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特色学位项目。推动设立引领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硕士生项目,如大数据硕士、互联网金融硕士、全球政治与经济硕士、统计第二/双硕士学位等项目。选择优势合作伙伴,优化国际双硕士学位、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如苏世民学者、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清华-霍普金斯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MBA+X双硕士学位等项目。面向国家战略和人类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发展中国家研究等跨学科博士生项目。

4.探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推动设立研究生第二学位,增加跨学科的研究生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允许博士生、硕士生在攻读学位的同时,可以申请在本校攻读第二学位或双学位(硕士学位),以利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申请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要通过第二学位培养院系的面试考核。攻读第二学位,应向学校缴纳适当合理的费用。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拟逐步开设管理、法律、统计、数据科学等第二学位。

5.改革研究生年限管理,实行弹性修学年限。原则上,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2年、普博生4年、直博生5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为硕士生3年、普博生6年、直博生7年。超过基本修业年限但不超过最长在校学习年限的博士生、硕士生,

在院系和研究生院实行备案管理,每学期逐一更新状态;达到最长学习年限时,除院系认定的因博士论文研究有重大创新而需要延迟者之外,学生必须办理离校手续,不再保留学籍。特殊项目的硕士生毕业年限可缩短到1年,国际合作项目的毕业年限尊重国际规范。个别学习和研究能力强的学生经过努力提前完成学业,准予其提前毕业并授予相应学位。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十二五-规划
  • 浙江大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

  • 中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 中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关于中管高校巡视情况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坚持中国特色.世 ...

  • 河北理工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 三.完善规划管理的约束激励机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北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以及河北理工大学第三次党代会报告等文件精神,制订<河北理工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 ...

  •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 附件: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 ...

  •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 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2016年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 5 二.发展理念与主要目标 .......................... 1 ...

  •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 中央财经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 "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6年-2020 年) 2016年1月22日 ─1─ 目录 序言........................................................................................... ...

  • 青岛理工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 青岛理工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为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根据山东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

  • 教育2013年工作要点
  • 2013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18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