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难点
、重点及其对策
7.1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难点 7.1.1地下连续墙
7.1.2超厚整板基础
本工程基础底面积较大,总面积约为5396m 2。底板在主楼部分的厚度为3.5m ,底板在裙楼部分的厚度为1.5m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防止和控制裂缝的产生。超厚整板基础钢筋骨架必须采取特殊的支撑措施,以满足绑扎和施工需要。 7.2对技术难点的对策措施 7.2.1地下连续墙 ⑴. 导墙施工
考虑地下墙施工期间,导墙承受的荷载情况,导墙断面要用倒“L”形,由于工程上为填土,为保证导墙严密不跑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导墙顶面高出现场地面50mm 。 ⑵. 泥浆工程
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地下连续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泥浆质量管理。泥浆制作所用原料应符合技术性能要求,制作时,应严格执行试验室所
制定的配合比。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充分利用各种再生处理手段,提高泥浆质量和重复利用率。槽内泥浆液面应高于地下水位0.5m 以上,亦不低于导墙顶面0.3m 。砼浇灌时,防止砼直接落入泥浆内。 ⑶. 成槽工程
⑷. 钢筋工程
钢筋笼加工制作应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桁架、插筋等规格、数量及位置的正确。钢筋笼的埋设件焊接采用电焊。 ⑸. 砼浇灌工程
⑹.质量控制要点 73
所用草包厚度在施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⑷. 计算机技术进行砼的湿度、温差与应力测试
7.3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重点 7.3.1钢柱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地下结构是逆作法施工,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利用钢骨框架柱中十字型钢柱以及钢格构柱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在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即进行十字型钢柱以及钢格构柱的吊装,钢柱的定位和垂直度偏差要求非常精确,钢柱垂直度要求不大于1/500。故钢柱的定位和垂直度控制是地库施工中的重点。 7.3.2深基坑的支护
7.3.3
7.2.2超厚整板基础 ⑴. 控制配合比
选取水化热低、收缩值小或采取补偿技术的配合比。采用合适材料,掺入外加剂,通过试配方法优化配合比设计,用降低水化热的温值及推迟温峰时间的方法,来减少砼的内外温差与温度变形,从而降低砼的温度应力。 ⑵. 采用合理浇注工艺
施工前与商品砼搅拌站协调好,合理安排车辆数量及出车频率。采用斜面分层浇捣法浇灌,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 ;遵循“同步浇捣,同时后退,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施工工艺。 ⑶. 加强养护
底板砼在表面压实、收光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包进行蓄热保温养护,塑料薄膜的作用为保湿及阻止砼表面的水分向外界蒸汽散失,使砼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硬化,从面避免裂缝的产生;草包的作用为保温,提高砼的表面湿度,从而降低砼的内外温差与降温速率,降低砼的湿度影响。(养护
74
本工程位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上海浦东银城东路与银城中路的交汇口,陆家嘴中心绿地公园的北部,基地东南侧方向可近观汇丰大厦、华能大厦和世界金融大厦,基地远景为金茂大厦、招商银行和证券大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基坑西、南面距道路的边缘仅15m ,对周边建筑物及市政道路、管线保护和监测十分重要。 7.3.4地下结构防渗漏
7.4对技术重点的对策措施 7.4.1钢柱垂直度控制
为确保钢立柱的垂直度保证在1/500,钢立柱垂直度控制采取两项保证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在柱顶设置调节器,通过千斤顶等调节柱顶定位和垂直度。第二项措施是在钢柱下放过程中,在钢柱的四边各放一个气囊于钢柱外侧,随钢柱一起下放并最终固定于受力较好的土层。同时,在钢柱上安放测斜仪,其终端与电脑相连接,通过测斜数据,由电脑对气囊的进出气口进行控制,通过对气囊加压,从而调节钢柱的垂直最终保证钢柱的垂直度,确保将其垂直度控制在要求之内。 7.4.2深基坑的支护
⑴. 基坑开挖前二周采取深井真空预降水。
⑵. 基坑内被动区以及落深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双头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断面为700×1200,相邻桩搭接200,水泥土搅拌桩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5,基底(裙楼-16.650m 、主楼-18.450m )以下水泥掺入比为13%,基底以上为8%。
⑶. 坑电梯井加固采用旋喷注浆加固,旋喷桩设计桩径1m ,相邻桩搭接为300mm 。 ⑷. 第一道支撑利用结构±0.000梁板结构,混凝土顶板厚度为200mm ,主梁截面主要有800×800和400×800,次梁为250×650,利用核心筒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地下连续墙顶部设置压顶梁1200×800,首层结构楼板四周设置钢筋砼斜撑和锁口梁;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
⑸. 第二道支撑地下一层梁板结构,混凝土板厚为150mm ,主梁截面为400×800,次梁为250×650,利用核心筒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在该层标高处沿地下连续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 ⑹. 第三道支撑地下二层无梁楼盖板式结构,混凝土板厚为650mm ,利用核心筒
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在该层标高处沿地下连续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
⑺. 第四道支撑在裙楼1.5m 厚底板浇筑完成后,在主楼基坑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
7.4.3周边建筑物及市政道路、管线的监测
75
7.4.4地下结构防渗漏
由于地下室大体积砼、防水施工不能由后续的试验检验验证,质量问题仅在使用后暴露出来,地下结构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施工为项目应控制的特殊过程。
项目须进行过程能力的预先鉴定,主要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这些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即投入工程的人员、设备、物资、工艺策划、环境条件等。由相应部门和项目鉴定:对物资的采购、验收、发放进行控制;配备符合要求的施工设备、检测设备和必要的工具;编制大体积混凝土、地下防水作业指导书,进行交底;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符合规定条件。
实施特殊过程的控制: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设立工艺控制点和管理点;对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控;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工艺、施工环境由项目职能人员控制。
为确保地下室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注完成,事先考察商品砼供应单位生产能力和备料情况,浇注前召开业主、监理、土建、安装、商品砼供应等多方联系会议。防水混凝土采用同一品种水泥,搅拌均匀。按照图纸设计位置、节点做法留置施工缝,止水带按照规定方法固定确保埋设位置准确,把施工缝作为特殊过程的关键活动及部位进行控制。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浇注施工缝混凝土必须清理表面浮浆,用水冲洗干净,并刷一道素
水泥泥浆结合层。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捣固密实。对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管道和电缆穿墙部位,按照图纸要求采用有翼环的防水套管。
76
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难点
、重点及其对策
7.1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难点 7.1.1地下连续墙
7.1.2超厚整板基础
本工程基础底面积较大,总面积约为5396m 2。底板在主楼部分的厚度为3.5m ,底板在裙楼部分的厚度为1.5m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防止和控制裂缝的产生。超厚整板基础钢筋骨架必须采取特殊的支撑措施,以满足绑扎和施工需要。 7.2对技术难点的对策措施 7.2.1地下连续墙 ⑴. 导墙施工
考虑地下墙施工期间,导墙承受的荷载情况,导墙断面要用倒“L”形,由于工程上为填土,为保证导墙严密不跑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导墙顶面高出现场地面50mm 。 ⑵. 泥浆工程
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地下连续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泥浆质量管理。泥浆制作所用原料应符合技术性能要求,制作时,应严格执行试验室所
制定的配合比。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充分利用各种再生处理手段,提高泥浆质量和重复利用率。槽内泥浆液面应高于地下水位0.5m 以上,亦不低于导墙顶面0.3m 。砼浇灌时,防止砼直接落入泥浆内。 ⑶. 成槽工程
⑷. 钢筋工程
钢筋笼加工制作应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桁架、插筋等规格、数量及位置的正确。钢筋笼的埋设件焊接采用电焊。 ⑸. 砼浇灌工程
⑹.质量控制要点 73
所用草包厚度在施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⑷. 计算机技术进行砼的湿度、温差与应力测试
7.3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重点 7.3.1钢柱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地下结构是逆作法施工,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利用钢骨框架柱中十字型钢柱以及钢格构柱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在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即进行十字型钢柱以及钢格构柱的吊装,钢柱的定位和垂直度偏差要求非常精确,钢柱垂直度要求不大于1/500。故钢柱的定位和垂直度控制是地库施工中的重点。 7.3.2深基坑的支护
7.3.3
7.2.2超厚整板基础 ⑴. 控制配合比
选取水化热低、收缩值小或采取补偿技术的配合比。采用合适材料,掺入外加剂,通过试配方法优化配合比设计,用降低水化热的温值及推迟温峰时间的方法,来减少砼的内外温差与温度变形,从而降低砼的温度应力。 ⑵. 采用合理浇注工艺
施工前与商品砼搅拌站协调好,合理安排车辆数量及出车频率。采用斜面分层浇捣法浇灌,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 ;遵循“同步浇捣,同时后退,分层堆累,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施工工艺。 ⑶. 加强养护
底板砼在表面压实、收光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包进行蓄热保温养护,塑料薄膜的作用为保湿及阻止砼表面的水分向外界蒸汽散失,使砼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硬化,从面避免裂缝的产生;草包的作用为保温,提高砼的表面湿度,从而降低砼的内外温差与降温速率,降低砼的湿度影响。(养护
74
本工程位于上海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上海浦东银城东路与银城中路的交汇口,陆家嘴中心绿地公园的北部,基地东南侧方向可近观汇丰大厦、华能大厦和世界金融大厦,基地远景为金茂大厦、招商银行和证券大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基坑西、南面距道路的边缘仅15m ,对周边建筑物及市政道路、管线保护和监测十分重要。 7.3.4地下结构防渗漏
7.4对技术重点的对策措施 7.4.1钢柱垂直度控制
为确保钢立柱的垂直度保证在1/500,钢立柱垂直度控制采取两项保证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在柱顶设置调节器,通过千斤顶等调节柱顶定位和垂直度。第二项措施是在钢柱下放过程中,在钢柱的四边各放一个气囊于钢柱外侧,随钢柱一起下放并最终固定于受力较好的土层。同时,在钢柱上安放测斜仪,其终端与电脑相连接,通过测斜数据,由电脑对气囊的进出气口进行控制,通过对气囊加压,从而调节钢柱的垂直最终保证钢柱的垂直度,确保将其垂直度控制在要求之内。 7.4.2深基坑的支护
⑴. 基坑开挖前二周采取深井真空预降水。
⑵. 基坑内被动区以及落深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双头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断面为700×1200,相邻桩搭接200,水泥土搅拌桩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5,基底(裙楼-16.650m 、主楼-18.450m )以下水泥掺入比为13%,基底以上为8%。
⑶. 坑电梯井加固采用旋喷注浆加固,旋喷桩设计桩径1m ,相邻桩搭接为300mm 。 ⑷. 第一道支撑利用结构±0.000梁板结构,混凝土顶板厚度为200mm ,主梁截面主要有800×800和400×800,次梁为250×650,利用核心筒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地下连续墙顶部设置压顶梁1200×800,首层结构楼板四周设置钢筋砼斜撑和锁口梁;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
⑸. 第二道支撑地下一层梁板结构,混凝土板厚为150mm ,主梁截面为400×800,次梁为250×650,利用核心筒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在该层标高处沿地下连续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 ⑹. 第三道支撑地下二层无梁楼盖板式结构,混凝土板厚为650mm ,利用核心筒
和车道部位作为出土口。核心筒和车道均设置锁口梁和支撑,在该层标高处沿地下连续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
⑺. 第四道支撑在裙楼1.5m 厚底板浇筑完成后,在主楼基坑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
7.4.3周边建筑物及市政道路、管线的监测
75
7.4.4地下结构防渗漏
由于地下室大体积砼、防水施工不能由后续的试验检验验证,质量问题仅在使用后暴露出来,地下结构大体积混凝土,防水施工为项目应控制的特殊过程。
项目须进行过程能力的预先鉴定,主要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及影响这些参数波动的各种因素,即投入工程的人员、设备、物资、工艺策划、环境条件等。由相应部门和项目鉴定:对物资的采购、验收、发放进行控制;配备符合要求的施工设备、检测设备和必要的工具;编制大体积混凝土、地下防水作业指导书,进行交底;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符合规定条件。
实施特殊过程的控制: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设立工艺控制点和管理点;对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控;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工艺、施工环境由项目职能人员控制。
为确保地下室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注完成,事先考察商品砼供应单位生产能力和备料情况,浇注前召开业主、监理、土建、安装、商品砼供应等多方联系会议。防水混凝土采用同一品种水泥,搅拌均匀。按照图纸设计位置、节点做法留置施工缝,止水带按照规定方法固定确保埋设位置准确,把施工缝作为特殊过程的关键活动及部位进行控制。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浇注施工缝混凝土必须清理表面浮浆,用水冲洗干净,并刷一道素
水泥泥浆结合层。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捣固密实。对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管道和电缆穿墙部位,按照图纸要求采用有翼环的防水套管。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