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英语学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口语作为学生英语能力的集中体现,一直是学校英语教学的短板,甚至出现“哑巴英语”现象。新课程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意识到提高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求�W校和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1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最普遍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提高,英语教育成为我国公民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改革也开始重视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将英语课程摆在突出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有研究表明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的实际时间的百分比:听(15%)、说(30%)、读(16%)、写(9%)。由此可见,听、说在英语学习和人类交际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英语口语是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口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均衡发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口语教学目标包括: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善于抓住英语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在交际中注意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口语教学形势依然严峻。从我国开始接触英语语言时,“哑巴英语”就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许多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与语法,能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却无法用英语进行完整地表达,更谈不上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了,究其原因,是我国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产物。就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许多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讲授词汇与语法为主,压缩英语听说教学时间,忽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语法、词汇、阅读练习,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养成只做书面作业,不做口头作业的坏习惯,对英语口语采取消极敷衍的学习态度。这种教学模式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原则,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英语课堂实践中创新口语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一、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学指导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英语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要想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口语能力的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与指导者,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出众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提高教师口语水平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参加专业的英语口语培训或出国深造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保证能够以专业的英语知识为学生设计高效的口语教学方案,应对学生的各种口语疑问和意外情况,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口语指导,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保驾护航。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英语教育的关键时期,甚至许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英语,因此,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引导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英语口语发音在很大程度上由模仿教师英语发音而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宗的英语口语发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音榜样,及时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为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交流和出国深造奠定良好的口语基础。其次,英语口语之所以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无法摆脱汉语母语的影响,以至于说出许多令人不解的中式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英语国家的学习环境,虽然学生在开始阶段可能会有许多不适应,但在长期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以后的口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英语口语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语言学习不同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它更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和情感认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首先,为了激发学生对口语教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缓解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出现生搬硬套英语词汇与句式的现象,从而拉近学生与英语口语的距离,活跃英语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热情。其次,英语毕竟是西方国家文化与习俗的语言载体,为了保证英语口语教学的专业性,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进行文化输出,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为学生营造英语国家的教学情境,在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刺激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动力。
三、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的不断实践与练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必须强化学生的口语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首先,英语口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最佳方式。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个话题,然后组内讨论,每一位成员都需要进行独立的英语发言,阐述自己的经历或观点,然后组内互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开口说英语的紧张感,更能让学生在人际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的口语实践,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等活动,刺激学生的求胜欲望,提高学生主动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总之,口语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改革口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英语学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口语作为学生英语能力的集中体现,一直是学校英语教学的短板,甚至出现“哑巴英语”现象。新课程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意识到提高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要求�W校和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1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最普遍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的提高,英语教育成为我国公民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改革也开始重视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将英语课程摆在突出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有研究表明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的实际时间的百分比:听(15%)、说(30%)、读(16%)、写(9%)。由此可见,听、说在英语学习和人类交际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英语口语是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口语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均衡发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口语教学目标包括: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善于抓住英语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在交际中注意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口语教学形势依然严峻。从我国开始接触英语语言时,“哑巴英语”就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许多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与语法,能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却无法用英语进行完整地表达,更谈不上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了,究其原因,是我国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产物。就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许多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讲授词汇与语法为主,压缩英语听说教学时间,忽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师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语法、词汇、阅读练习,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养成只做书面作业,不做口头作业的坏习惯,对英语口语采取消极敷衍的学习态度。这种教学模式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原则,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英语课堂实践中创新口语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一、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为学生提供专业教学指导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英语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要想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口语能力的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与指导者,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出众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提高教师口语水平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参加专业的英语口语培训或出国深造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保证能够以专业的英语知识为学生设计高效的口语教学方案,应对学生的各种口语疑问和意外情况,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口语指导,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保驾护航。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英语教育的关键时期,甚至许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英语,因此,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引导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的英语口语发音在很大程度上由模仿教师英语发音而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宗的英语口语发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音榜样,及时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为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交流和出国深造奠定良好的口语基础。其次,英语口语之所以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无法摆脱汉语母语的影响,以至于说出许多令人不解的中式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尽可能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采用全英文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英语国家的学习环境,虽然学生在开始阶段可能会有许多不适应,但在长期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以后的口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英语口语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语言学习不同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它更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和情感认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首先,为了激发学生对口语教学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缓解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出现生搬硬套英语词汇与句式的现象,从而拉近学生与英语口语的距离,活跃英语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热情。其次,英语毕竟是西方国家文化与习俗的语言载体,为了保证英语口语教学的专业性,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进行文化输出,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为学生营造英语国家的教学情境,在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刺激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动力。
三、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的不断实践与练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必须强化学生的口语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首先,英语口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最佳方式。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个话题,然后组内讨论,每一位成员都需要进行独立的英语发言,阐述自己的经历或观点,然后组内互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开口说英语的紧张感,更能让学生在人际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的口语实践,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等活动,刺激学生的求胜欲望,提高学生主动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总之,口语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改革口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