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阿房宫赋][京口北固亭怀古]高考理解性默写完整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理解性默写9月第3周——《阿房宫赋》《京口北固亭怀古》

《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通过外貌与神态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宫女对君王宠幸的期盼之情后,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现实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楼阁之高之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晶亮的闪闪明星来比喻宫女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1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水面上的长桥比作“云中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1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宫殿之多比作蜂房和水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

1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奢华宏伟的阿房宫最终的结局——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语气中流露出作者对其的惋惜之情。

1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秦始皇变得越来越骄横顽固、专制极端,为后文写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作了铺垫。

1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2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

2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六国国君不够爱民是被秦灭国的根本原因。

2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帝国没法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的不够爱民。

23、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

24、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1.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6.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7.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9.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10.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1.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2.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3.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4.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15.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16.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7.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8.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9.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0.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1. .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4.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6.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7.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018届高三理解性默写9月第3周——《阿房宫赋》《京口北固亭怀古》

《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以叙述的表达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通过外貌与神态的细节描写刻画出宫女对君王宠幸的期盼之情后,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现实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楼阁之高之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晶亮的闪闪明星来比喻宫女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1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水面上的长桥比作“云中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故作疑问的话、把阿房宫中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比作天上的彩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阿房宫里走廊以及屋檐的形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旁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农民在普通家庭的重要地位。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1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宫殿之多比作蜂房和水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君行为有怨气却不敢说。

17.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奢华宏伟的阿房宫最终的结局——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语气中流露出作者对其的惋惜之情。

1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秦始皇变得越来越骄横顽固、专制极端,为后文写全国各地纷纷起义作了铺垫。

19.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20.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角度独特,观点大胆。

2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六国国君不够爱民是被秦灭国的根本原因。

2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帝国没法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的不够爱民。

23、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

24、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1.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6.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7.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8.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9.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10.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1.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2.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3.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4.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15.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16.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17.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8.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9.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0.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1. .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4.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6.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7.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相关内容

  • 2018高考语文小题狂刷12名句名篇默写.
  • 12 名句名篇默写 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 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 紧接着说:&qu ...

  • 情境类名篇名句默写训练及答案(三)
  • 名篇名句默写(三)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 ...

  • 2017年高考情景式默写专项练习
  • 高考古诗文情景默写练习 ,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28.<阿房宫赋 ...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目(学生用)
  •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 (一)<劝学> 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 话. 2. 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观点相同. 3.荀子在< ...

  •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学生版)
  • 高考古诗文情境式默写训练 1.古代文人喜爱借"雨"抒发情感,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 ,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到黄昏,点点滴滴". 2.历 ...

  • 2016全国高考新课标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 高中必背古诗文默写大一轮复习(2015练习修订版) 附言:这里的默写都是个人整理的.前面的序号都是小甘的编号.默写题只收录了考纲范围内的默写.考纲之外的没有收录.如果默写或者答案有误,请联系科代表,及时进行更正.本理解性默写根据高考情况,专门收录了"考两句"的形式,部分收录了&q ...

  • 高考古诗文默写专题
  • 淮滨高中"墨韵书香·以文化人"古诗文默写大赛(三年级决赛)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1.战战兢兢, , .<诗经小雅小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论语>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不为, .< ...

  • 高中理解性默写整理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 & ...

  • 2015高考新课标情景式名句名篇默写模拟试题
  •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模拟试题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