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规律

1. 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①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②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验证方法:自交(子代分离比3∶1); 测交(子代分离比为1∶1) 。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①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验证方法:[自交子代分离比(3∶1)n];测交[分离比为(1∶1)n]。 (3)两大定律适应范围: 2.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3.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 (1)自交法(对植物最简便):

2) 测交法(更适于动物):

3) 花粉鉴别法:

(4)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并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根据植株性状来判断待测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 高考常考的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 ①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

②1∶2∶1→说明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即AA 与Aa 表现型不同) 。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自由组合特殊比值(基因互作) ①9∶6∶1→9∶(3+3)∶1 ②12∶3∶1→(9+3)∶3∶1 ③9∶4∶3→9∶(3+1)∶3 ④15∶1→(9+3+3)∶1 ⑤9∶7→9∶(3+3+1) ⑥13∶3→(9+3+1)∶3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 其基因型比例不变, 即A B (9)∶A bb(3)∶aaB (3)∶aabb(1),只是性状分离比改变, 倘若F2总组合数呈现“15”则表明有1/16的比例“致死”。 热点考向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研究过 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考点二 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知识精讲

思考~请总结真核细胞, 核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哪些情况?

提示: (1)一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2)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

归纳拓展

1.XY 染色体各区段遗传特点分析

(1)基因位于Ⅱ1区段——属于伴Y 染色体遗传, 相关性状只在雄性(男性) 个体中表现, 与雌性(女性) 无关。

(2)基因位于Ⅱ2区段:属于伴X 染色体遗传, 包括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色盲和血友病遗传) 和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遗传) 。

(3)基因位于Ⅰ区段:涉及Ⅰ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 、XAXa 、XaXa, 男性为XAYA 、XAYa 、XaYA 、XaYa, 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 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仍有明显差异, 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如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Aa ×aa 后代中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均既有显性性状(Aa)又有隐性性状(aa),然而, 倘若基因在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则其遗传状况为

2.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即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1)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

3. 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第一步确定是否伴Y 遗传 → 第二步判断显隐性 → 第三步判断基因位置

归纳拓展

1. 致死问题归类及主要特征分析

致死的原因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类型:如从致死来源可分为配子致死、合子(胚胎) 致死; 从基因显隐性的角度可分为显性基因致死和隐性基因致死; 从基因与染色体角度可分为常染色体上基因致死及性染色体上基因致死; 从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可分为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异常致死; 从基因数量角度又可分为一对基因控制的致死及两对基因控制的致死现象等。 其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2. 遗传致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虽然致死现象中的子代性状比与正常状态的分离比不同, 但解此类题时照样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分离定律解题; 若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 若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需要考虑伴性遗传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致死个体对正常比例的影响, 即转化好表现型比例系数。

1. 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①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②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验证方法:自交(子代分离比3∶1); 测交(子代分离比为1∶1) 。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验证

①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验证方法:[自交子代分离比(3∶1)n];测交[分离比为(1∶1)n]。 (3)两大定律适应范围: 2.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3.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 (1)自交法(对植物最简便):

2) 测交法(更适于动物):

3) 花粉鉴别法:

(4)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并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根据植株性状来判断待测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 高考常考的特殊分离比的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 ①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

②1∶2∶1→说明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即AA 与Aa 表现型不同) 。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自由组合特殊比值(基因互作) ①9∶6∶1→9∶(3+3)∶1 ②12∶3∶1→(9+3)∶3∶1 ③9∶4∶3→9∶(3+1)∶3 ④15∶1→(9+3+3)∶1 ⑤9∶7→9∶(3+3+1) ⑥13∶3→(9+3+1)∶3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 其基因型比例不变, 即A B (9)∶A bb(3)∶aaB (3)∶aabb(1),只是性状分离比改变, 倘若F2总组合数呈现“15”则表明有1/16的比例“致死”。 热点考向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研究过 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考点二 伴性遗传及人类遗传病

知识精讲

思考~请总结真核细胞, 核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哪些情况?

提示: (1)一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2)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

归纳拓展

1.XY 染色体各区段遗传特点分析

(1)基因位于Ⅱ1区段——属于伴Y 染色体遗传, 相关性状只在雄性(男性) 个体中表现, 与雌性(女性) 无关。

(2)基因位于Ⅱ2区段:属于伴X 染色体遗传, 包括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色盲和血友病遗传) 和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遗传) 。

(3)基因位于Ⅰ区段:涉及Ⅰ区段的基因型女性为XAXA 、XAXa 、XaXa, 男性为XAYA 、XAYa 、XaYA 、XaYa, 尽管此区段包含等位基因, 但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仍有明显差异, 即: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如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时Aa ×aa 后代中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均既有显性性状(Aa)又有隐性性状(aa),然而, 倘若基因在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则其遗传状况为

2. 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即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1)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

3. 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步骤

第一步确定是否伴Y 遗传 → 第二步判断显隐性 → 第三步判断基因位置

归纳拓展

1. 致死问题归类及主要特征分析

致死的原因从不同角度划分有不同类型:如从致死来源可分为配子致死、合子(胚胎) 致死; 从基因显隐性的角度可分为显性基因致死和隐性基因致死; 从基因与染色体角度可分为常染色体上基因致死及性染色体上基因致死; 从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可分为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异常致死; 从基因数量角度又可分为一对基因控制的致死及两对基因控制的致死现象等。 其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2. 遗传致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虽然致死现象中的子代性状比与正常状态的分离比不同, 但解此类题时照样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分离定律解题; 若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 若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需要考虑伴性遗传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致死个体对正常比例的影响, 即转化好表现型比例系数。


相关内容

  •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
  • 高一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 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 语句: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 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 :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解释: 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 ...

  • 遗传学综述.doc
  • 遗传学综述 摘要: 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机理的理论学科.同时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学科,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而且与医学和人民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1910年进入现代遗传学阶段,并依次经历个体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时期.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 ...

  • 生物遗传题的解法技巧
  • 生物遗传题的解法技巧 张煜翔 在高中生物学中--生物的遗传这一部分知识,是全书的重点,也是高考.会考的热点.考查的题量大约在总题量的20%以上,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来看,如1999年的广东高考生物试题中本部分考查内容占25%,2000年上海生物试卷中占34%.从考查内容看,以考 ...

  • 生命科学知识点
  • 第一节 走进生命科学 一.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生命科学领域中我国和其他国家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国的重要成就: 古代:贾思鍶(6世纪)--<齐民要术> 李时珍(16世纪)--<本草纲目>. 现代: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 ...

  •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概念[无忧资源]
  •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 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 1.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 (二)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1.生命分子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1)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实例 细胞中水的存 ...

  • 动物遗传学
  • BY 一鸣 动物遗传学 名词解释: 遗传力:又称为遗传传递力,指遗传变量占总变量的比率,用以度量遗传因素对性状形成的影响程度, 是对后代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指标. 无义突变:碱基替代形成了终止密码,不对应于任何氨基酸,导致肽链合成停止. 联会现象:偶线期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开始紧密并列,逐渐沿纵向配对在 ...

  •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 第3节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探索伴性遗传方 ...

  • [生物]几类遗传规律试题的解题技巧
  • 遗传规律历来都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该部分考查内容多变.形式多样,其中主要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系谱图的分析推断等.这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一般都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题目的信息量大,信息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有些试题信息隐蔽,这些特点使试题具有一 ...

  • 生物笔记8遗传学的三个基本规律
  • 第九章 遗传学的三个基本规律 三个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 一.分离定律 1.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 闭花,自花授粉. ② 豌豆具有多对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 对豌豆进行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去雄--套袋--授粉--套袋,挂标签 3. 孟德尔遗传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 选择 ...

  • 关于遗传基因的
  • 血液是遗传物质吗? "这小女孩像她爸.""这小男孩和他妈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孩子眼睛像他爸,可嘴像他妈."常逛公园,或多去街头巷尾走走,这样的议论总在耳边.逗逗孩子是老人们的生活乐趣之一,而初为人父母,那份新鲜和幸福感也是值得铭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