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五章讲义

态度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 周老师物理讲义 答疑热线:[1**********]

八年级物理讲义-----§5.1透镜

一、基本概念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 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 ”表示。

4、焦距:到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 ”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凸透镜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凹透镜

2、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3、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也叫 透镜。但其是相对于原来光线传播的范围。

4、凸透镜越凸,对光的越强。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 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

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 、 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最小、最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三、巩固练习

1. 如图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

2.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

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 仍然平行 B. 会聚

C. 发散 D. 无法确定

3.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一定是平行光束 B. 一定是会聚光束

C. 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 一定是发散光束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

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5、对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B 、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不可能再会聚

C 、凹透镜的两个焦点都是虚焦点

D 、凹透镜和凸透镜一样,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6、李玉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了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了瓶子丢进了垃圾箱。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7. 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

8、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 )

A 、焦点之内; B 、焦点上; C 、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 D 、2倍焦距以外。

9.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

10. 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 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四、拓展探索

1.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3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图3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

3. 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当把一小灯泡放在该点时,灯泡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成为__________.

4. 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5.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 、b 、c 、d 、e 五块,其截面如图4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是( )

A. 只有b

B. 只有a 、c 、d 、e

C. 只有a 、b 、c

D. a 、b 、c 、d 、e 均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7. 如图5,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

图5

8、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9、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10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11在图12中,

光路。

图9

8、物理课上,老师拿了三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凸透镜,老师介绍说,它们分别是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下课后,小明想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的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过程。

(1)探究时需要的器材是:

(2)主要的实验步骤:

(3)这次探究过程中,运用的一种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4)如果分别用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三只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依次减小,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态度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 周老师物理讲义 答疑热线:[1**********]

八年级物理讲义-----§5.1透镜

一、基本概念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 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 ”表示。

4、焦距:到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 ”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凸透镜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凹透镜

2、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3、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也叫 透镜。但其是相对于原来光线传播的范围。

4、凸透镜越凸,对光的越强。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 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

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 、 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最小、最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三、巩固练习

1. 如图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

2.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

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 仍然平行 B. 会聚

C. 发散 D. 无法确定

3.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一定是平行光束 B. 一定是会聚光束

C. 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 一定是发散光束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

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5、对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B 、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不可能再会聚

C 、凹透镜的两个焦点都是虚焦点

D 、凹透镜和凸透镜一样,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6、李玉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了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了瓶子丢进了垃圾箱。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7. 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

8、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的

( )

A 、焦点之内; B 、焦点上; C 、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 D 、2倍焦距以外。

9.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

10. 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 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

四、拓展探索

1.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3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图3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

3. 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当把一小灯泡放在该点时,灯泡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成为__________.

4. 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________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____镜.

5.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 、b 、c 、d 、e 五块,其截面如图4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是( )

A. 只有b

B. 只有a 、c 、d 、e

C. 只有a 、b 、c

D. a 、b 、c 、d 、e 均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 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他们的光学性质都是由于光线透过时,在两侧表面发生了两次折射形成的

C.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

7. 如图5,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

图5

8、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 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9、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10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11在图12中,

光路。

图9

8、物理课上,老师拿了三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凸透镜,老师介绍说,它们分别是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下课后,小明想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的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过程。

(1)探究时需要的器材是:

(2)主要的实验步骤:

(3)这次探究过程中,运用的一种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4)如果分别用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三只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依次减小,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相关内容

  • 第六期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 <"活动导学案"在九年级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界定: "导学案":是我校两年前在"五严"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改革.课堂上以"活动导学案"为载体,实施"活动导学.自主探究" ...

  • 初二上册数学辅导讲义1
  • 智成辅导中心2012秋季班初二年级数学讲义(一)2012-9-9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4分×5=20分) 1.(2011淮安)下列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 和6cm ,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15cm B.16 ...

  • 鲁教版英语初二上册unit5讲义
  • 初二上册unit5讲义 1.someone 某人 (1). 复合不定代词,放在句首作主语,后面的动词(be&谓语动词)用单数 例如:Listen !Someone is singing in the next door. (2). 在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中用anyone 例如:Someone ...

  •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
  •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讲义<古诗词鉴赏> 一.★<渔家傲>(范仲淹)P62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雁去 "(限2个字). 2.上片以" 异 "字统领,描写了" 衡阳雁去 "." 四面边声 " ...

  • 初二下册数学优化讲义之分式的混合运算
  • 测试6 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要求 1.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 2.能正确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6ab 9a 2b 2 1.化简2______.2.化简=______. = 3a b -6ab 22a -4a 2 11 -) ⨯(m 2-1) 的结果是__ ...

  • 初一学生暑假学习计划
  • 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一个月,我们将面临初二年级的学习。初二是关键,它具有承上启下之作用,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一年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后进的面貌”;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利用这一年可以快马扬鞭、乘胜追击,继续保持“先进的状态”。初二又是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分水岭,初二这一年所学的知识点难度比较大 ...

  • 北京名校初二八年级物理试题汇编3
  • 各校物理试题汇编--浮力(北师.西城版) 一. 知识点睛和例题分析: 二. 第1题第一问答案为1600Pa ,之前的出错了,现更新. 第22题的答案是100cm²,不是10cm²,录入出错 1. (156中学)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4N ,底面积100cm 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

  • 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
  • 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 09-08-21 16:59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作者:佚名 [打印] [ 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如下: 新课标数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有如下的特点:初一知识点多,初二难点多,初三考点多.同时,新课标数学突出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 ...

  • 初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讲义
  • 辅 导 讲 义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 [知识要点] 1.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 上通过一段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 一是 :二是 . 功的计算公式: ,式中F 表示作用物体上的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 表示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