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 韵母 、 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右。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五、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

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四、论述题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 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 、 韵母 、 声调 和 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5、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1000 个左右。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会写 2000 个左右。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26、新课标1~2年级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五、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

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四、论述题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相关内容

  •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kkkkkk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 与 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 3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5 6 7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 8 9 .学会汉语拼 ...

  •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 潍坊渤海实验学校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 任教年级: (一)课标部分(80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和课外学习资源. 3. .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 ...

  • 竞赛项目具体说明介绍
  •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 一.指导思想及策略 广州市小学生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经历数届赛事,对促进语文教学的研究,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发展学科特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直以来该项竞赛活动深受学校与学生的欢迎.2009学年,我区将秉承"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宗旨,以自愿为原则,请 ...

  •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省小学语文考试主要存在的问题:语文考试偏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指标,事实上造成误导--学语文即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抓语基即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语文考试与语文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客观上制约了 ...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落实学校新学期教研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以抓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总体工作目标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提升语文教研组整体教研水平;3、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转 ...

  • 学科教学要求
  • 2011--2012 学年度上 小学 2011--2012 学年度上学期 工作要求及教学进度为深化"五三"高效课堂,进一步推进"研讲评一体化"教研模式,综合 各单位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就本学期教学 工作重点提出如下要求: 一.教学 ...

  • 年度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认真落实学校新学期教研工作目标,结合实际,以抓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总体工作目标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提升语文教研组整体教研水平:3.提高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转 ...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开题报告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开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下不断生成,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