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形势分析
当前,乌克兰的局势可谓一日三变。2014年2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主要反对派领导人在基辅签署了和解协议,希望能够解决持续近3个月的乌克兰危机。但是,仅仅半天,亚努科维奇就在“和解”后被议会解除总统职务。随即,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而曾以“滥用权力罪”被判刑7年的前总理季莫申科则以胜利者姿态解禁后向乌克兰民众发表演讲,号召抗争到底“直到革命彻底胜利”。而乌克兰内乱的后果最终演变为国家分裂的态势,位于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地区在亚努科维奇政府垮台后迅速采取了“回归俄罗斯”的系列举措,特别是更迭后的克里米亚自治政府宣称将在3月中旬举行有关克里米亚的前途公决,以决定是否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乌克兰临时政府2月28日控诉俄罗斯部队和军机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构成“入侵”。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根据俄联邦宪法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提议在乌克兰领土动用军事力量。当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同意采取全面措施,保护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公民及军人的生命和安全。至此,乌克兰陷入最为棘手的国内和国际因素错综交织的局面,其中历史恩怨与地缘安全等因素将长时间影响乌克兰局势及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
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人对乌克兰经济发展现状十分不满,克里米亚又是一个“高度俄罗斯化”的地方,自苏联解体之后实际上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多数人亲俄,因此通过公投选择加盟俄罗斯“是很自然的”。此外,克里米亚如果长期保持独立国家身份,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迟早要加入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来说,急速推进克里米亚“入俄”是因为其已经“没有退路”。即便面临西方各种制裁威胁,俄罗斯也丝毫不示弱,此前俄外长等官员在各种场合的表态也明确显示,俄罗斯对西方各种可能的反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俄罗斯和西方的矛盾不会因克里米亚即将正式“入俄”而走向极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西方对俄罗斯固然要继续“讨价还价”,但是毕竟“恶斗”将导致两败俱伤,西方短期内能采取的反制措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西方动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不大。高玉生说:“即使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实力在多方面高于苏联,双方也尽力避免冲撞。美国在战略上还是倾向于以经济和文化力量发挥长期影响。”
对于俄罗斯而言,派军队入克里米亚、支持入俄公投,确实有所“得”。首先由于克里米亚的回归,俄罗斯不仅保护了南部的战略要地,俄国内也将更加团结,普京的支持率将与民众的爱国情怀一起增长。爱国主义高潮不仅将席卷爱国选民,还会冲击
部分自由派选民。反对派的“沼泽运动”将进一步削弱,今年9月的选举将对执政党更加有利。俄罗斯政治学家在评论收回克里米亚的利弊得失时甚至认为,如果俄罗斯能重新拥有塞瓦斯托波尔(注:乌克兰直辖市,俄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那么国内“愤怒的公民”将会原谅普京总统的一切。
俄罗斯虽得到了克里米亚,却很可能会彻底失去整个乌克兰。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其后果将是俄罗斯不愿也无法承受的。此外,乌克兰工业能力相当可观,农业潜力也不容忽视,而巨大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以及其与壳牌公司、雪佛龙公司的合作协议,预示着乌克兰很可能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能源自足,从而摆脱俄罗斯通过天然气和石油供给对乌克兰的钳制。
从地缘政治方面看,失去了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南部边境将失去掩护。近年来,俄罗斯一直重视北极方向的军事存在,如今一旦乌克兰被排除在俄罗斯的利益圈之外,俄罗斯南部边境的安危便必须纳入莫斯科的筹划之内。如果保不住整个乌克兰,至少也要保住克里米亚,因为这里历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不论是苏联在此建立庞大的黑海舰队和战略设施,还是普京此番派兵闪电般控制克里米亚,都是出于这一考虑。
从传统民族观看,俄罗斯的民族性应该追溯到基辅,而非莫斯科。以“基辅罗斯”为荣的俄罗斯,如今却要面对失去其对基辅的影响力,这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
既然要承受如此多不能失去乌克兰之痛,那么,普京此番为何还如此强硬地向美欧、乌克兰摊牌?这是因为他有更迫切、更现实的危机——陷入孤立,不仅在国际上,更在本国社会。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伙伴关系,将与俄罗斯完全不同的欧盟社会模式推到了俄边境,如果普京任由其发展,未来将越来越难以抑制俄罗斯内部不断壮大的反对浪潮,这无疑将阻碍甚至断送普京复兴俄罗斯的勃勃雄心。因而,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乌克兰“拥抱”欧盟是克里姆林宫保护自身政治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不论是之前运用能源手段警告亚美尼亚,还是此次出兵促克里米亚入俄,普京的用意都是如出一辙。
对于乌克兰而言,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失去了一个自治共和国,一个战略要塞,并与俄罗斯“正面决裂”。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在美欧与俄罗斯两大阵营之间选边站,将使乌克兰变得更加不稳定。这就像2008年格鲁吉亚的亲欧路线使其失去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如今倒向欧盟的乌克兰也可能将面
临再次分裂的危险。事实上,本月8日,亲俄民众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多座乌克兰东部城市集会,要求仿效克里米亚,就是否脱乌入俄举行公民投票。
尽管美国、欧洲是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关键角色,但却没有收获预想的成果。俄罗斯派军入克里米亚搞“沉默控制”,克里米亚公投“民主入俄”,对此,美、欧除了不断警告、威胁将让俄罗斯付出代价外,似乎并没有太有效的反制措施,甚至欧盟还对俄罗斯为恐吓乌克兰而采取的报复性一击显然有些措手不及,而其之前高歌猛进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备受考验。另一方面,面对一心倒向美欧的乌克兰和其提出的下一步请求,美欧似乎也显得不知所措。
乌克兰形势分析
当前,乌克兰的局势可谓一日三变。2014年2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主要反对派领导人在基辅签署了和解协议,希望能够解决持续近3个月的乌克兰危机。但是,仅仅半天,亚努科维奇就在“和解”后被议会解除总统职务。随即,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而曾以“滥用权力罪”被判刑7年的前总理季莫申科则以胜利者姿态解禁后向乌克兰民众发表演讲,号召抗争到底“直到革命彻底胜利”。而乌克兰内乱的后果最终演变为国家分裂的态势,位于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地区在亚努科维奇政府垮台后迅速采取了“回归俄罗斯”的系列举措,特别是更迭后的克里米亚自治政府宣称将在3月中旬举行有关克里米亚的前途公决,以决定是否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乌克兰临时政府2月28日控诉俄罗斯部队和军机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构成“入侵”。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根据俄联邦宪法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提议在乌克兰领土动用军事力量。当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同意采取全面措施,保护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公民及军人的生命和安全。至此,乌克兰陷入最为棘手的国内和国际因素错综交织的局面,其中历史恩怨与地缘安全等因素将长时间影响乌克兰局势及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
生活在克里米亚的人对乌克兰经济发展现状十分不满,克里米亚又是一个“高度俄罗斯化”的地方,自苏联解体之后实际上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多数人亲俄,因此通过公投选择加盟俄罗斯“是很自然的”。此外,克里米亚如果长期保持独立国家身份,会面临很多问题,所以迟早要加入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来说,急速推进克里米亚“入俄”是因为其已经“没有退路”。即便面临西方各种制裁威胁,俄罗斯也丝毫不示弱,此前俄外长等官员在各种场合的表态也明确显示,俄罗斯对西方各种可能的反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俄罗斯和西方的矛盾不会因克里米亚即将正式“入俄”而走向极端,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西方对俄罗斯固然要继续“讨价还价”,但是毕竟“恶斗”将导致两败俱伤,西方短期内能采取的反制措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西方动用军事手段的可能性不大。高玉生说:“即使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实力在多方面高于苏联,双方也尽力避免冲撞。美国在战略上还是倾向于以经济和文化力量发挥长期影响。”
对于俄罗斯而言,派军队入克里米亚、支持入俄公投,确实有所“得”。首先由于克里米亚的回归,俄罗斯不仅保护了南部的战略要地,俄国内也将更加团结,普京的支持率将与民众的爱国情怀一起增长。爱国主义高潮不仅将席卷爱国选民,还会冲击
部分自由派选民。反对派的“沼泽运动”将进一步削弱,今年9月的选举将对执政党更加有利。俄罗斯政治学家在评论收回克里米亚的利弊得失时甚至认为,如果俄罗斯能重新拥有塞瓦斯托波尔(注:乌克兰直辖市,俄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那么国内“愤怒的公民”将会原谅普京总统的一切。
俄罗斯虽得到了克里米亚,却很可能会彻底失去整个乌克兰。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其后果将是俄罗斯不愿也无法承受的。此外,乌克兰工业能力相当可观,农业潜力也不容忽视,而巨大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以及其与壳牌公司、雪佛龙公司的合作协议,预示着乌克兰很可能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能源自足,从而摆脱俄罗斯通过天然气和石油供给对乌克兰的钳制。
从地缘政治方面看,失去了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南部边境将失去掩护。近年来,俄罗斯一直重视北极方向的军事存在,如今一旦乌克兰被排除在俄罗斯的利益圈之外,俄罗斯南部边境的安危便必须纳入莫斯科的筹划之内。如果保不住整个乌克兰,至少也要保住克里米亚,因为这里历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不论是苏联在此建立庞大的黑海舰队和战略设施,还是普京此番派兵闪电般控制克里米亚,都是出于这一考虑。
从传统民族观看,俄罗斯的民族性应该追溯到基辅,而非莫斯科。以“基辅罗斯”为荣的俄罗斯,如今却要面对失去其对基辅的影响力,这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
既然要承受如此多不能失去乌克兰之痛,那么,普京此番为何还如此强硬地向美欧、乌克兰摊牌?这是因为他有更迫切、更现实的危机——陷入孤立,不仅在国际上,更在本国社会。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伙伴关系,将与俄罗斯完全不同的欧盟社会模式推到了俄边境,如果普京任由其发展,未来将越来越难以抑制俄罗斯内部不断壮大的反对浪潮,这无疑将阻碍甚至断送普京复兴俄罗斯的勃勃雄心。因而,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乌克兰“拥抱”欧盟是克里姆林宫保护自身政治体系的第一道防线。不论是之前运用能源手段警告亚美尼亚,还是此次出兵促克里米亚入俄,普京的用意都是如出一辙。
对于乌克兰而言,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失去了一个自治共和国,一个战略要塞,并与俄罗斯“正面决裂”。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在美欧与俄罗斯两大阵营之间选边站,将使乌克兰变得更加不稳定。这就像2008年格鲁吉亚的亲欧路线使其失去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如今倒向欧盟的乌克兰也可能将面
临再次分裂的危险。事实上,本月8日,亲俄民众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多座乌克兰东部城市集会,要求仿效克里米亚,就是否脱乌入俄举行公民投票。
尽管美国、欧洲是此次乌克兰危机的关键角色,但却没有收获预想的成果。俄罗斯派军入克里米亚搞“沉默控制”,克里米亚公投“民主入俄”,对此,美、欧除了不断警告、威胁将让俄罗斯付出代价外,似乎并没有太有效的反制措施,甚至欧盟还对俄罗斯为恐吓乌克兰而采取的报复性一击显然有些措手不及,而其之前高歌猛进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备受考验。另一方面,面对一心倒向美欧的乌克兰和其提出的下一步请求,美欧似乎也显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