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书
申请单位:
行政许可申请事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事实和理由:
1.写明职工总数,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数及合同备案人数,缴纳社会保险人数。
2.生产经营状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种类、经济规模、利润(利税)等情况。
3.生产经营特点,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理由(这是申请的关键,一定要阐述清楚——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表)。
比如:
4.实行周期内作息时间安排。
5.实行周期内加班工资的计算和支付办法,本周期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如何计算和支付工资。
6.提前15天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方案》告知全体职工,报告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履行民主程序及形成大会决议情况。
实行周期:
实行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期限为一年)
申请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表
编号:[201 ] 第 号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表
编号:[201 ] 第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厂)
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公示
注:1.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确实需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的,需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在批准的周期内,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保持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3.劳动者超过规定工作时间,单位要按照15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和因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当年不能带薪休假的按300%标准支付加班工资。4.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对实行该制度有意见或者建议的劳动者请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反馈。电话:83215924。
公示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单位(章) 单位工会(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厂)
申请不定时工作制工种公示
注:1.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确实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需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在批准的周期内,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保持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3.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对实行该制度有意见或者建议的劳动者请向市劳动保障局反馈。电话:83215924。
公示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单位(章) 单位工会(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章丘市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书
申请单位:
行政许可申请事项: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事实和理由:
1.写明职工总数,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数及合同备案人数,缴纳社会保险人数。
2.生产经营状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种类、经济规模、利润(利税)等情况。
3.生产经营特点,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理由(这是申请的关键,一定要阐述清楚——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表)。
比如:
4.实行周期内作息时间安排。
5.实行周期内加班工资的计算和支付办法,本周期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如何计算和支付工资。
6.提前15天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方案》告知全体职工,报告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履行民主程序及形成大会决议情况。
实行周期:
实行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期限为一年)
申请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表
编号:[201 ] 第 号
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表
编号:[201 ] 第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厂)
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公示
注:1.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确实需要实行综合计算工时的,需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在批准的周期内,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保持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3.劳动者超过规定工作时间,单位要按照15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和因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当年不能带薪休假的按300%标准支付加班工资。4.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对实行该制度有意见或者建议的劳动者请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反馈。电话:83215924。
公示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单位(章) 单位工会(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厂)
申请不定时工作制工种公示
注:1.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确实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需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在批准的周期内,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保持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3.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对实行该制度有意见或者建议的劳动者请向市劳动保障局反馈。电话:83215924。
公示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单位(章) 单位工会(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