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45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遒劲(jìn) 慰藉(jiâ) 熨(yù)贴 亘(gâng)古不变 ....B.隽(juàn)永 阡(xiān)陌 漫溯(sù) 游目骋(chěng)怀 ....C.弥(ní)望 坎坷(kě) 独处(chù) 蓊(wěng)蓊郁郁 ....D.坍(tān)圮 徘徊(huái) 炫(xuàn)耀 肆意雕琢(zhuó)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恪守 专心致至 邂逅 未雨绸缪 B.干躁 迥然不同 点缀 历经苍桑 C.喧响 闲情逸致 笙箫 礼尚往来 D.班驳 没精打彩 婀娜 声名狼藉

(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美国华侨青年的“唐人街”运动,并未引起“中国城”里老一辈华人的激烈。 (2)人体构造之 (3)瘫痪在床的老伯

A.反应 精巧 控制 C.反应 精妙 抑制

B.反映 精妙 控制 D.反映 精巧 抑制

(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使南联盟生灵涂炭,恍如隔世,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欧洲 ....

最惨重的浩劫。

B.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它们必将自食其果。 ....C.每个人都有权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特别是孩子,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和盘 ..

托出,原原本本告诉他。 ..

D.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非常吃力。 ....

(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进入新的世纪以后,人类能否实现和平,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

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B.三月的江南,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

不理。

D.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 )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和一组是

我一个人走在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衅叫。 。潭水,黛色的。溪水,豆绿色的。 (1 (2 (3 (4 (5 (6

A.(1)(4)(5)

B.(2)(3)(6)

C.(1)(3)(6)

D.(2)(4)(5)

二、课内诗歌鉴赏(6分,每题3分) 7.下面各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地黄花分外香”表现出作者对胜利的喜悦,“寥廓江天万里霜”秋天的壮美实际

上象征革命形势的壮大。

B.《再别康桥》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赞美》一诗中,“一个农夫”的形象,反映出了一个农民的觉醒。

D.《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形象,将痛恨的

感情隐藏在反疯的诗句背后。

8.下面对《外国诗三首》及《毛泽东词二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即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B.“草莓”象征人们所喜爱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和企盼美好的心愿。 C.“红遍”与“尽染”写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林特色。

D.“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前途

的困惑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21分,每题3分)

( )

9.下列各个词语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知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

B.劝 果行,国人皆劝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劝君更尽一杯酒

C.与 失其所与

D.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

生二人,公与之饩 同舟共济 10.下列各个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 )

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其乎?

B.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D.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下列各项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

( )

( )

12.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谋臣与爪牙之士 ..

B.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D.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

( )

1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使秦国的土地减少而让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考虑这

件事。

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如果能够让我听到您的高见,还有什么迟的呢? C.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译:谁是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D.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译:现在我无能,将要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

生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5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郑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

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己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1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问于群臣 .A.于是 用来

②以郑为己亲 .B.因此 凭借

C.因此 把

C.奸诈 自负

D.于是 把

D.自负 武断

( )

( )

15.对文中郑武公的性格概括正确的是

A.虚伪 奸诈

B.自私 残暴

第Ⅱ卷(共105分)

16.翻译下列句子

(1)郑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3分)

(2)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2分)

四、课外诗歌鉴赏(6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 )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4分)

18.默写(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二句)(4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② , 。 ,寥廓江天万里霜。

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一)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一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19.从全文看,小屋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

不便行”,这是在暗指什么?(2分)

20.文章的标题《我的空中楼阁》应属于“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住的“小屋”建于

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什么?(3分)

(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1.“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字好在哪里?(2分)

22.文中画线句,“这”是指。 “酣眠”是指 “小睡”是指。(3分) (三) 青春

杨向明

①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②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十几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 ③还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在座的各位实业界领袖大为惊讶,其中有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④《青春》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它怎就这么神奇?我一直寻求着《青春》,最后在Reading(《阅读》)上找到了它—Youth(青春)。我试着作了如下翻译—

⑤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⑥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

⑦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

⑧60岁也罢,16岁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和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⑨末了,我们不能忘记作家塞缪尔〃厄尔曼,他1840年生于德国,童年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他是五金制造商,他所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半个世纪还在继续,最近,

他的一部书在日本的版税达三万多美元,后人以他喜爱的方式全部捐给亚拉巴马州大学作为奖学金基金。有谁能说,这不是青春的光彩、永恒的青春呢?

23.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一文被麦克阿琵、松下幸之助等名人视为座右铭,其“神奇”

之处在于:(3分)(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24.根据文意,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青春”。(3分)(35个字以内)

答:2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日本一位实业家随手在口袋里掏出,《青春》,说明《青春》这篇神奇的文章在日本

非常普及。

B.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中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哲理:青春的心理年

龄并不等于青春的生理年龄,年月的轮回并不一定导致衰老。

C.塞缪尔·厄尔曼认为:一个人年老后要能保持青春,青年时期一定不能贪图安逸、

丧失热忱,更不能玩世不恭、悲观厌世。

D.塞缪尔·厄尔曼生前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得以继续,并被誉为“永

恒的青春”,这说明看一个人是否拥有青春,还应该看其对社会是否关注,对人类是 否热爱。

E.按塞缪尔·厄尔曼的观点,真正的青春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生16岁至60岁的年龄阶

段。

六、语言运用(10分)

26.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写两句话(4分)

金钱,。 金钱,。 27.根据下面这则简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3分)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中国国家经贸委在目前发布的一项预测中称,由于下半年的粮 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的增加,预计下半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可以肯定在一 定时期内粮食商品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略紧的状况。

据悉,今年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旱涝情况,使人们对粮食价格会不会出现波动产生担心。这份调查显示,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增加,粮酒副食类商

品供求趋于好转。 一句话新闻:

28.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

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长时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七、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短文,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幸福”的看法,文

体不限。

生活中,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忙是福,有人认为吃苦是福,有人认 为有亲情是福,有人认为经历磨难是福„„

语文参考答案

1—5 DCCCC 6—10 CCDDB 11—15 CCCDA

16.(1)郑国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王,来使他心意高兴。 (2)胡国是像兄弟一样的国家,你说讨伐他,为什么呢?

17.(1)CD (2)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的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萧条”

等词语透露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的表达了沉痛之情。

18.(1)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3)如碧

天里的星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9.远离人境,远离嘈杂的人世。 20.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21.“泻”字紧扣上文“月光如流水一般”,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活化了静境描写。 2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又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满月,朗照 淡淡的云

23.它能激励人们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24.指人生跨越年月轮回,永远保持意志坚强,感情充沛,乐观进取的一种心态。 25.AC

26.可以买到大量的书籍,但买不到丰富的知识。 可以买到华丽的服饰,但买不到自然的美丽。 27.国家经贸委目前预测今年旱涝灾害不会造成粮价大涨。 28.2 3 4 7 9

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45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遒劲(jìn) 慰藉(jiâ) 熨(yù)贴 亘(gâng)古不变 ....B.隽(juàn)永 阡(xiān)陌 漫溯(sù) 游目骋(chěng)怀 ....C.弥(ní)望 坎坷(kě) 独处(chù) 蓊(wěng)蓊郁郁 ....D.坍(tān)圮 徘徊(huái) 炫(xuàn)耀 肆意雕琢(zhuó)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恪守 专心致至 邂逅 未雨绸缪 B.干躁 迥然不同 点缀 历经苍桑 C.喧响 闲情逸致 笙箫 礼尚往来 D.班驳 没精打彩 婀娜 声名狼藉

(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美国华侨青年的“唐人街”运动,并未引起“中国城”里老一辈华人的激烈。 (2)人体构造之 (3)瘫痪在床的老伯

A.反应 精巧 控制 C.反应 精妙 抑制

B.反映 精妙 控制 D.反映 精巧 抑制

(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使南联盟生灵涂炭,恍如隔世,遭受了自二战以来欧洲 ....

最惨重的浩劫。

B.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它们必将自食其果。 ....C.每个人都有权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特别是孩子,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和盘 ..

托出,原原本本告诉他。 ..

D.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非常吃力。 ....

(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进入新的世纪以后,人类能否实现和平,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

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B.三月的江南,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是一年最好的季节。

C.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

不理。

D.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 )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和一组是

我一个人走在林中。我发现,此地无蝇,也无蚊,却有那么多蝴蝶、蜜蜂,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身边飞,耳衅叫。 。潭水,黛色的。溪水,豆绿色的。 (1 (2 (3 (4 (5 (6

A.(1)(4)(5)

B.(2)(3)(6)

C.(1)(3)(6)

D.(2)(4)(5)

二、课内诗歌鉴赏(6分,每题3分) 7.下面各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地黄花分外香”表现出作者对胜利的喜悦,“寥廓江天万里霜”秋天的壮美实际

上象征革命形势的壮大。

B.《再别康桥》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赞美》一诗中,“一个农夫”的形象,反映出了一个农民的觉醒。

D.《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形象,将痛恨的

感情隐藏在反疯的诗句背后。

8.下面对《外国诗三首》及《毛泽东词二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即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B.“草莓”象征人们所喜爱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和企盼美好的心愿。 C.“红遍”与“尽染”写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林特色。

D.“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前途

的困惑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21分,每题3分)

( )

9.下列各个词语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知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

B.劝 果行,国人皆劝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劝君更尽一杯酒

C.与 失其所与

D.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

生二人,公与之饩 同舟共济 10.下列各个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 )

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其乎?

B.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D.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下列各项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C.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

( )

( )

12.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谋臣与爪牙之士 ..

B.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D.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

( )

1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使秦国的土地减少而让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考虑这

件事。

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译:如果能够让我听到您的高见,还有什么迟的呢? C.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译:谁是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D.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译:现在我无能,将要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

生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5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郑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

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己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1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问于群臣 .A.于是 用来

②以郑为己亲 .B.因此 凭借

C.因此 把

C.奸诈 自负

D.于是 把

D.自负 武断

( )

( )

15.对文中郑武公的性格概括正确的是

A.虚伪 奸诈

B.自私 残暴

第Ⅱ卷(共105分)

16.翻译下列句子

(1)郑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3分)

(2)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2分)

四、课外诗歌鉴赏(6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 )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4分)

18.默写(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二句)(4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 ② , 。 ,寥廓江天万里霜。

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一)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一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19.从全文看,小屋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

不便行”,这是在暗指什么?(2分)

20.文章的标题《我的空中楼阁》应属于“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住的“小屋”建于

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什么?(3分)

(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1.“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泻”字好在哪里?(2分)

22.文中画线句,“这”是指。 “酣眠”是指 “小睡”是指。(3分) (三) 青春

杨向明

①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②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十几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 ③还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在座的各位实业界领袖大为惊讶,其中有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④《青春》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它怎就这么神奇?我一直寻求着《青春》,最后在Reading(《阅读》)上找到了它—Youth(青春)。我试着作了如下翻译—

⑤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⑥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

⑦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

⑧60岁也罢,16岁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意志,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和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⑨末了,我们不能忘记作家塞缪尔〃厄尔曼,他1840年生于德国,童年移居美国,参加过“南北战争”,他是五金制造商,他所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半个世纪还在继续,最近,

他的一部书在日本的版税达三万多美元,后人以他喜爱的方式全部捐给亚拉巴马州大学作为奖学金基金。有谁能说,这不是青春的光彩、永恒的青春呢?

23.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一文被麦克阿琵、松下幸之助等名人视为座右铭,其“神奇”

之处在于:(3分)(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24.根据文意,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青春”。(3分)(35个字以内)

答:2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日本一位实业家随手在口袋里掏出,《青春》,说明《青春》这篇神奇的文章在日本

非常普及。

B.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中阐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哲理:青春的心理年

龄并不等于青春的生理年龄,年月的轮回并不一定导致衰老。

C.塞缪尔·厄尔曼认为:一个人年老后要能保持青春,青年时期一定不能贪图安逸、

丧失热忱,更不能玩世不恭、悲观厌世。

D.塞缪尔·厄尔曼生前热衷的公益事业在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得以继续,并被誉为“永

恒的青春”,这说明看一个人是否拥有青春,还应该看其对社会是否关注,对人类是 否热爱。

E.按塞缪尔·厄尔曼的观点,真正的青春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生16岁至60岁的年龄阶

段。

六、语言运用(10分)

26.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写两句话(4分)

金钱,。 金钱,。 27.根据下面这则简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3分)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中国国家经贸委在目前发布的一项预测中称,由于下半年的粮 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的增加,预计下半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可以肯定在一 定时期内粮食商品将保持供求基本平衡、略紧的状况。

据悉,今年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旱涝情况,使人们对粮食价格会不会出现波动产生担心。这份调查显示,下半年粮食类商品供求平衡、品种增加,粮酒副食类商

品供求趋于好转。 一句话新闻:

28.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

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长时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七、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短文,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幸福”的看法,文

体不限。

生活中,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忙是福,有人认为吃苦是福,有人认 为有亲情是福,有人认为经历磨难是福„„

语文参考答案

1—5 DCCCC 6—10 CCDDB 11—15 CCCDA

16.(1)郑国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王,来使他心意高兴。 (2)胡国是像兄弟一样的国家,你说讨伐他,为什么呢?

17.(1)CD (2)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的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萧条”

等词语透露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的表达了沉痛之情。

18.(1)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3)如碧

天里的星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9.远离人境,远离嘈杂的人世。 20.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21.“泻”字紧扣上文“月光如流水一般”,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活化了静境描写。 2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又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满月,朗照 淡淡的云

23.它能激励人们永远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24.指人生跨越年月轮回,永远保持意志坚强,感情充沛,乐观进取的一种心态。 25.AC

26.可以买到大量的书籍,但买不到丰富的知识。 可以买到华丽的服饰,但买不到自然的美丽。 27.国家经贸委目前预测今年旱涝灾害不会造成粮价大涨。 28.2 3 4 7 9


相关内容

  • 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该科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敷衍(yǎn) 寂寥(liáo) 奖券(juàn) 污秽(huì ...

  •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总结
  •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质量分析及其思考 王海龙 这学期,我带高二(14.15)班语文,前半学期主要学习语文必修5,新教材给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带来了新的尝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行了中期考试,现将本次的考试质量分析及其思考总结如下: 中考分析 一.试卷的构成和特点 本次期 ...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

  •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立岗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卷特点: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对词语的理解运用是考查的重点,对句子方面考查不够. 二.测试情况: 三年级62人,参考率100%,总得分3707分,平均分5 ...

  •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每小题3分, 共3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不选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 速度 B. 加速度 C ...

  •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B卷)
  • 玉溪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生物学(试卷类型:B)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 ...

  • 2013秋期末工作安排
  •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工作安排 各教研组.各年级组: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有条不紊地做好本学期后期阶段的各项工作,现将期末工作安排如下,望遵照执行. 一.新课结束.期考备考要求: 1.各学科结束新课时间为18周(1月1日前):18周周四至19周进行复习(每科至少应该有一周课的时间进行 ...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word版)
  •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A) 一.语言文字运用和名著阅读(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愆期( qiān) 肄业(yì) 猗郁(qí) 鲑珍(xié). B .愀然(qiǎo) 相勖(xù) 匏樽(bāo) 踯躅(zhú ...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上学期)复习资料
  •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pep(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doc(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人教版](01-09)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_期末复习题[精品](01-09)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0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