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司马光的荐才之道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北宋名相司马光20岁时,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但是,他并非一直春风得意,在他失意赋闲在家时,曾一度消沉。好在他喜欢读书,善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举杯小酌,谈古论今,时光也好打发。

他当了宰相后日理万机,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老朋友来涵。这些人在给他的信中,多半是回忆旧情,有意勾起他的怀旧情结,然后就是叙述个人目前处境如何不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叹,继而或暗示或恬不知耻地表示希望得到他的提携……但是,他对这些来信并不是一一必复,只是对是对其中啼饥号寒者给予恰当的接济,对有意进取功名者复函表示鼓励,对厚颜讨官者要爵者则置之不理。

司马光也并非全然不念旧情,他也有时回忆起从前那些老朋友,对这些朋友中那些德行好、有才气的,他是不会忘记的。有一天,史馆的刘器之来拜访司马光,谈完公事后,司马光问刘器之,说:“器之,你可曾知道,你是怎样进入史馆的?”“知道知道!若不是君实(指司马光)兄为荐,器之将依旧是布衣寒士……”不等刘器之说完感恩图报之类的话,司马光又问道:“那你可知我为何要推荐你呢?”“知道知道!这完全是君实兄有念旧之情…… ”“哈哈!这点你就说错了!我的故友旧交倒确实不少,如果仅因念旧而荐人,那朝廷里不到处都会有我的旧友?”刘器之听后一时茫然,他静待司马光说下去。

司马光果然接着道:“在我赋闲居家时,你经常去我那里。我们在一起谈文论史,各抒己见,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回想起那段生活,还真有些意思。我当时心境不好,你常常宽慰我,鼓励我。我那时无权无势,能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幸事!后来我做了官,如今已是宰相,那些过去的泛泛之交,甚至仅见过一面、对答过几句话的人,都纷纷给我来信,借叙旧为名,行要官之实。可只有你是从不给我来信的人!你并不因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你对我一无所求,依旧读书做学问!对失意人不踩,对得意人不捧,这就是你与其他人的最不同之处。我就是冲这一点竭力向朝廷推荐你的……”

刘器之听罢,起身对司马光深深一揖:“君实兄知我,我由此更知君实兄!”

由此可见,司马光的荐才之道,生动地诠释了“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的用人理念。可以看出,他做事很有法度,一言行、一举动均彰显了他的学识与品格。也许这就是当时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的原因吧。同时,也告诉当今的为官者:知人不易,自知更难。很多人能够做知人、识人,却在认识自己一事上总像蒙上了一层有色纱布。所以我们在认识自己上面,尤须谨慎,只有做到自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会更好地知人、识人,做到公正对待人才。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北宋名相司马光20岁时,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但是,他并非一直春风得意,在他失意赋闲在家时,曾一度消沉。好在他喜欢读书,善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举杯小酌,谈古论今,时光也好打发。

他当了宰相后日理万机,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老朋友来涵。这些人在给他的信中,多半是回忆旧情,有意勾起他的怀旧情结,然后就是叙述个人目前处境如何不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叹,继而或暗示或恬不知耻地表示希望得到他的提携……但是,他对这些来信并不是一一必复,只是对是对其中啼饥号寒者给予恰当的接济,对有意进取功名者复函表示鼓励,对厚颜讨官者要爵者则置之不理。

司马光也并非全然不念旧情,他也有时回忆起从前那些老朋友,对这些朋友中那些德行好、有才气的,他是不会忘记的。有一天,史馆的刘器之来拜访司马光,谈完公事后,司马光问刘器之,说:“器之,你可曾知道,你是怎样进入史馆的?”“知道知道!若不是君实(指司马光)兄为荐,器之将依旧是布衣寒士……”不等刘器之说完感恩图报之类的话,司马光又问道:“那你可知我为何要推荐你呢?”“知道知道!这完全是君实兄有念旧之情…… ”“哈哈!这点你就说错了!我的故友旧交倒确实不少,如果仅因念旧而荐人,那朝廷里不到处都会有我的旧友?”刘器之听后一时茫然,他静待司马光说下去。

司马光果然接着道:“在我赋闲居家时,你经常去我那里。我们在一起谈文论史,各抒己见,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回想起那段生活,还真有些意思。我当时心境不好,你常常宽慰我,鼓励我。我那时无权无势,能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幸事!后来我做了官,如今已是宰相,那些过去的泛泛之交,甚至仅见过一面、对答过几句话的人,都纷纷给我来信,借叙旧为名,行要官之实。可只有你是从不给我来信的人!你并不因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你对我一无所求,依旧读书做学问!对失意人不踩,对得意人不捧,这就是你与其他人的最不同之处。我就是冲这一点竭力向朝廷推荐你的……”

刘器之听罢,起身对司马光深深一揖:“君实兄知我,我由此更知君实兄!”

由此可见,司马光的荐才之道,生动地诠释了“经世之道,识人为先,举贤荐才,为政之要”的用人理念。可以看出,他做事很有法度,一言行、一举动均彰显了他的学识与品格。也许这就是当时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的原因吧。同时,也告诉当今的为官者:知人不易,自知更难。很多人能够做知人、识人,却在认识自己一事上总像蒙上了一层有色纱布。所以我们在认识自己上面,尤须谨慎,只有做到自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会更好地知人、识人,做到公正对待人才。


相关内容

  • 司马光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光是司马懿后人吗
  • 2015-11-27 14:48:37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s 司马光和司马懿 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司马懿则是魏晋时期的人,这两人相隔了数百年,那么这两人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司马光的父亲为北宋贤臣司马池,而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司马孚的后代,那么司马光可以说是司马懿的后人了. ...

  •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 ・68・ 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宋代<四书>学的形成 肖永明 殷 慧 内容提要: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 宋初儒者认识到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的缺陷, 建立起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为此, 他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 展开心性理论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 <.中 ...

  • 王安石变法
  •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 ...

  • 略论北宋英宗时代的濮议之争
  • 第23卷第4期2010年8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Pu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23No.4 Aug.2010 略论北宋英宗时代的濮议之争 袁晓阳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濮议之争是北宋英宗治 ...

  • 变法或保守 王安石变法与北宋灭亡的历史关系(1,2)
  • http://culture.china.com/zh_cn/history/yeshi/11036692/20070514/14093030_1.html 变法图存是北宋必须作的事情,从庆历新政开始,以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宋王朝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危机,一是自开国起 ...

  • 北宋王安石变法(2)
  • 第六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编号:g2-2-002 编制:任传星 审核:王英 编制时间:2013-2-26 一.[课标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一.二目并结合必修一的知识,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A.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 ...

  • 两位男人之间的战争:王安石与司马光
  • 提到"国难",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和贪官奸臣相联系,似乎整个国家就是占人口总数的极少数贪官奸臣搞垮的.对此,我想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 固然,像严嵩.魏忠贤.和珅之类的贪官奸臣可恨,他们的无法无天弄得国将不国.可是他们后来终究被历史清算了,其恶名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另外,历史上有 ...

  • 第七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 第七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三冗与积贫积弱: 1. 三冗现象的出现: (1) 原因: (2) 表现:冗官 冗兵 冗费 2. 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 (1) 积贫: (2) 积弱: 思考1.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的 ...

  •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
  •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 北宋初年,开国皇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大搞土地兼并,致使后来到宋神宗年间,广大农民赋税太重,苦不堪言,纷纷起义,阶级矛盾逐渐扩大,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机构臃肿,而且也已经分化,互相争权夺利,加上兵事不断,连年向辽国朝贡宋朝国力衰微,宋神宗心有抱负,要富国强兵,于是106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