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和发展力量源泉。而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方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注入活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要性;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217-01   1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有关党的建设的工作,而大学生又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进步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巩固和整体能力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第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明确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建设成一支强有力、有凝聚力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   2.1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它是从改变大学生的意识出发,通过正确理论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人格和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大学生更易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更加坚定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进行。   2.2 调节大学生心理因素来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热门学科,因为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中国共产党要求的不仅是技能高超,心理的健康更是中国共产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我国高校中,心理学的课程开设比较少,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包括高校党建工作。有的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部分心理学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但是却仅仅只是知识灌输,缺少了实践性。很少有高校把心理学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来。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心健康,只有经得起考验、心理素质高的大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而中国共产党恰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2.3 合理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更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又是一群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必须合理运用网络为大学生成长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我们运用互联网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更广泛的被宣传,增加了被接受和吸收的机会。高校应该通过开通各种形式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网页来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理念的宣传。这样不但可以使大学生更方便的学习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理论,也能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网络中也存在不良风气,甚至反中国共产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高校必须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免受不良思想的误导,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4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队伍,他们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带队者,他们指引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鼓励。要建设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必须要求队伍里的成员具有高的觉悟和素质,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应该经常开展各种有关中国共产党理论和思想的实践活动和学习讲座,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提高队伍成员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一个完整的优秀的团队还必须有成系统的制度和规定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和提高成员的自觉性。   2.5 在高校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党员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次就全部吸收和发展的,必须是先发展优秀的大学生,进而带动后进的大学生。但是在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中,高校大学生党员大部分总是忙于自己的发展和自己的学业未来,而没有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十分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通过对先进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引导来促使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帮助后进同学的优良作风。   参考文献   [1]王瑾.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2009,(1).   [2]李俊.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组工通讯.2009,(1).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和发展力量源泉。而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方法,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注入活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要性;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217-01   1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有关党的建设的工作,而大学生又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进步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巩固和整体能力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第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明确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建设成一支强有力、有凝聚力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   2.1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它是从改变大学生的意识出发,通过正确理论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人格和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得大学生更易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更加坚定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进行。   2.2 调节大学生心理因素来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热门学科,因为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中国共产党要求的不仅是技能高超,心理的健康更是中国共产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我国高校中,心理学的课程开设比较少,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包括高校党建工作。有的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部分心理学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但是却仅仅只是知识灌输,缺少了实践性。很少有高校把心理学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来。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心健康,只有经得起考验、心理素质高的大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绩,而中国共产党恰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2.3 合理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更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又是一群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必须合理运用网络为大学生成长服务。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我们运用互联网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更广泛的被宣传,增加了被接受和吸收的机会。高校应该通过开通各种形式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网页来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理念的宣传。这样不但可以使大学生更方便的学习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理论,也能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网络中也存在不良风气,甚至反中国共产党,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高校必须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免受不良思想的误导,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4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队伍,他们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带队者,他们指引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鼓励。要建设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必须要求队伍里的成员具有高的觉悟和素质,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应该经常开展各种有关中国共产党理论和思想的实践活动和学习讲座,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提高队伍成员的思想素质和能力。一个完整的优秀的团队还必须有成系统的制度和规定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和提高成员的自觉性。   2.5 在高校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党员的发展不可能是一次就全部吸收和发展的,必须是先发展优秀的大学生,进而带动后进的大学生。但是在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中,高校大学生党员大部分总是忙于自己的发展和自己的学业未来,而没有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十分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通过对先进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引导来促使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帮助后进同学的优良作风。   参考文献   [1]王瑾.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2009,(1).   [2]李俊.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组工通讯.2009,(1).


相关内容

  •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旨在为更多的青年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 ...

  •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创新研究
  • 摘要: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面临网络技术普及化的影响,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已迫在眉睫.良好而有效的党员教育也一直是学校基层党组织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与难题.作者从事高校党员教育多年,积累丰富经验,通过问卷和比照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空洞.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与现实存在反 ...

  •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探析
  • 摘要:面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必须以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现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做到将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代要求相联系.与创新素质教育相联系.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生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 井冈山精神系列文章
  • 井冈魂·红土情·中国梦 南昌航空大学辅导员 谢大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谢大进,是南昌航空大学一名普通辅导员.井冈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今天,就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从一名辅导员的视角,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出生在大山,井冈山精神伴我成长 我家保存着一个箩筐 ...

  • 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初探
  • 摘 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和教育部2015年.2016年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关规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业余党校工作的探索
  • 摘 要:高校业余党校教育意义重大,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该受到学校和高校党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业余党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业余党校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党建:业余党校:创新 高校业余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

  • 2015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结题研究报告
  • 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 终结报告 课 题 类 别:重大招标项目□ 规划项目□ 青年项目□ 课 题 名 称:新媒体背景下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创新路径研究 课题主持人: 课题参与人: 完 成 单 位: 南昌工学院 完 成 时 间: 2016年6月 南昌工学院 课题组 二 一六年六月 √ 摘 ...

  • 创新思政工作途径打造高素质人才
  • 教育研究文化 创新思政工作途径打造高素质人才 胡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 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拓展思政工作途径,创新思政工 ...

  • 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创新立项探索
  • 作者简介:吴跃峰(1980-),男,浙江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专职组职员,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开展基层党建创新立项是高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一大创举,它有利于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