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三个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相关准则应用指南中。由于内容分散,又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对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尚存在许多歧义。合并报表的关键是抵销分录的编制,现就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内部投资抵销问题作一探讨。

一、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的问题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问题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主要有两种——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原理的阐述兼有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的某些特点,没有明确到底是主体理论还是母公司理论。

(二)母公司以成本法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认为,母公司能够对子公司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中级会计实务》认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调整。但在控制条件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再调整为权益法的目的不明确。同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再调整为权益法后,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的金额是否都需抵销值得商榷。

另外,在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权益法的条件下,将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的金额抵销后,由于认为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实际上限制了母公司的利润分配,因此又补了一个将抵销分录中对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抵销部分重又冲回的分录。《中级会计实务》认为,将成本法调

整成权益法,抵销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金额后,不需将已经抵销的提取盈余公积的金额进行调整。

(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问题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应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认为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个认为计入合并利润表,一个认为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级会计实务》认为差额在合并当期应记入合并利润表,贷记“营业外收入”项目,在合并以后期间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但在非同一控制在购买法的条件下,母公司在购买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

另外,在对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问题上,《中级会计实务》强调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母公司的备查簿记录,以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但并没有将具体操作过程体现出来。

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分录的编制

(一)我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子公司净资产计价采用母公司理论的双重计价;“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列示采用主体理论。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我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实际采用了母公司理论。

(二)母公司日常核算成本法基础上内部投资抵销分录的编制在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中,若控股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权益法,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必然会随着子公司净利润和资本公积而增减变动,造成母子公司间净利润、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的重复确认,导致抵销分录编制难度增加。若控股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母子公司间重复确认的只有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抵销分录编制难度会减轻许多。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均是控制基础上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体现。若母公司对子公司既采取权益法进行日常核算,又编制合并报表,实际上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两度权责发生制确认,抵销分录便是对其中一个权责发生制——权益法的抵销,由此造成了抵销分录的复杂。若在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报表,既完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抵销分录也会简单许多。

既要合并报表充分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要简化抵销分录编制,可以在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的条件下,通过合并工作底稿,在母子公司个别报表金额合计的基础上,直接编制简化抵销分录,得出合并报表的合并数。母公司日常核算成本法基础上的抵销分录,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抵销合并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商誉——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其中“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组成;“净资产”由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各资产、负债项目组成,其金额通过母公司在合并日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价值得到;“商誉”金额通过母公司合并日的合并成本减去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得到。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金额、商誉金额可通过母公司备查簿取得。

这一分录在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基础上,还在合并工作底稿上使母公司在购买日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由账面价调整成了公允价值,并确认了子公司的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在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的条件下,这一分录每年均要重复编制。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包括股本)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贷:少数股东权益

其中“所有者权益”金额根据合并报表编制年度子公司所有者

权益(不包括股本)期末余额减去合并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不包括股本)余额取得。这一抵销分录每年均要编制。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商誉——子公司

这一抵销分录在合并日后编制。借或贷记净资产、贷记商誉,表示自合并日起至合并报表编制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的摊销,其金额通过母公司备查簿计算取得。费用由合并利润表中各费用类项目组,

表示合并报表编制当年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的摊销金额,合并工作底稿上通过借记费用使子公司利润表中属于母公司部分费用由账面价调整成了合并价;借记未分配利润,表示自合并日起至合并报表编制上年度,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商誉的摊销金额对编制年度的影响。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

借:投资收益

贷: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

这一抵销分录是否编制,视子公司是否进行现金股利分配而定,以前年度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不需抵销。

(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我国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采用购买法,合并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不可计入当期损益,只能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抵消分录应为: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三、成本法基础上直接编制内部投资抵销分录举例

(一)实例资料P企业2002年1月1日用现金20万元购买了S企业80%的股份,合并后S企业继续存在。有关资料见表1、表2和表3。

商誉= 买价20 万元-S 企业股东权益16 万元伊80%-S 企业净资产增减值5.6 万元=1.6 万元

抵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10000 S 企业股东权益16万元

未分配利润150000

存货12000 S 公允价值净资产增减值和商誉7.2 万元(5.6+1.6) 固定资产40000

无形资产8000

商誉16000

贷:应收账款4000

长期股权投资——对S 200000 P 企业

少数股东权益32000(160000伊20%)

(二)2002 年度S 企业相关资料(1)2002 年度S 企业取得净收益40000 元,12 月31 日发放2002 年度股利10000 元。(2)合并时确认的S企业合

并成本与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在年度内变动有:应收账款于2002 年度内全部收回,收回现金5000 元;存货于2002 年度内全部实现对集团外销售;无形资产剩余摊销年限为10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6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至合并日已提6 年折旧;2002 年12 月31 日,商誉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1)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同上。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包括股本)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6000(3伊20%)

贷:少数股东权益6000

2002 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19 万元,其中股本1 万元,未分配利润18 万元=期初15 万+ 当年3 万(4 万-1 万)。与合并日比较,未分配利润增加3 万元。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12800

应收账款4000

贷:存货12000

固定资产4000

无形资产800

其中费用在实际合并利润表中应是具体的费用类项目:“营业成本”1.2 万元,“管理费用”0.4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0.4万元。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

借:投资收益8000

贷:利润分配——股利分配8000

(三)2003 年度S 企业相关资料2003 年度S 企业取得净收益80000 元,2003 年12 月31 日S 企业发放2003 年度现金股利10000 元,提取盈余公积50000 元。2003 年12 月31 日,商誉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003 年度P 企业和S 企业有关报表见合并工作底稿(表4)。

(1)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同上。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自合并日以来变动金额中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10000 (50000伊20%)

盈余公积10000 (50000伊20%)

贷:少数股东权益20000

2003 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6 万元,其中:股本1 万元;未分配利润20 万元= 期初18 万元+ 当年2 万元(8 万-1 万-5 万元);盈余公积5 万元。与合并日比较,未分配利润增加5 万元,盈余公积增加5 万元。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4800

未分配利润2800

应收账款4000

贷:存货2000

固定资产8000

无形资产1600

其中的费用在实际合并利润表中应是具体的费用类项目:“管理费用”0.48 万元;“未分配利润”1.28 万元为合并日起至2002 年末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的摊销金额对2003 年的影响。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同上。

工作底稿中“少数股东损益”1.6 万元=8 万元伊20%;P 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59.8 万元= 合并日未分配利润47 万元+2002年未分配利润(净利22.8 万元- 股利分配10 万元);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过入。

与杜兴强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第12 章第403 页的PS 集团合并工作底稿比较,在基础资料相同的条件下,《高级财务会计》采用权益法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本文采用成本法为基础直接编制合并报表,从两个合并工作底稿的合并数分析,大部分项目的金额完全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和“盈余公积”项目上,《高级财务会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68.34 万元、“盈余公积”金额为10 万元,本文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64.34 万元、“盈余公积”金额为14 万元,两个对应项目都相差4 万元。原因在于,《高级财务会计》尚有一笔子公司盈余公积冲回分录没有做,若补上,两者金额完全一致。

可见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相同,但以成本法为基础直接编制的抵销分录更简捷、更易理解。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三个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相关准则应用指南中。由于内容分散,又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对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尚存在许多歧义。合并报表的关键是抵销分录的编制,现就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内部投资抵销问题作一探讨。

一、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的问题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问题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主要有两种——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原理的阐述兼有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的某些特点,没有明确到底是主体理论还是母公司理论。

(二)母公司以成本法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认为,母公司能够对子公司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中级会计实务》认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母公司要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调整。但在控制条件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再调整为权益法的目的不明确。同时,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再调整为权益法后,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的金额是否都需抵销值得商榷。

另外,在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权益法的条件下,将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的金额抵销后,由于认为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实际上限制了母公司的利润分配,因此又补了一个将抵销分录中对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抵销部分重又冲回的分录。《中级会计实务》认为,将成本法调

整成权益法,抵销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金额后,不需将已经抵销的提取盈余公积的金额进行调整。

(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问题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应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认为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个认为计入合并利润表,一个认为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级会计实务》认为差额在合并当期应记入合并利润表,贷记“营业外收入”项目,在合并以后期间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但在非同一控制在购买法的条件下,母公司在购买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

另外,在对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调整问题上,《中级会计实务》强调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母公司的备查簿记录,以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进行调整,但并没有将具体操作过程体现出来。

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内部投资抵销分录的编制

(一)我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子公司净资产计价采用母公司理论的双重计价;“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列示采用主体理论。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我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实际采用了母公司理论。

(二)母公司日常核算成本法基础上内部投资抵销分录的编制在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中,若控股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权益法,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必然会随着子公司净利润和资本公积而增减变动,造成母子公司间净利润、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的重复确认,导致抵销分录编制难度增加。若控股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母子公司间重复确认的只有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抵销分录编制难度会减轻许多。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均是控制基础上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体现。若母公司对子公司既采取权益法进行日常核算,又编制合并报表,实际上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两度权责发生制确认,抵销分录便是对其中一个权责发生制——权益法的抵销,由此造成了抵销分录的复杂。若在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报表,既完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抵销分录也会简单许多。

既要合并报表充分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又要简化抵销分录编制,可以在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的条件下,通过合并工作底稿,在母子公司个别报表金额合计的基础上,直接编制简化抵销分录,得出合并报表的合并数。母公司日常核算成本法基础上的抵销分录,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抵销合并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商誉——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其中“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组成;“净资产”由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各资产、负债项目组成,其金额通过母公司在合并日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价值得到;“商誉”金额通过母公司合并日的合并成本减去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得到。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金额、商誉金额可通过母公司备查簿取得。

这一分录在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基础上,还在合并工作底稿上使母公司在购买日取得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由账面价调整成了公允价值,并确认了子公司的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在母公司日常核算采用成本法的条件下,这一分录每年均要重复编制。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包括股本)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贷:少数股东权益

其中“所有者权益”金额根据合并报表编制年度子公司所有者

权益(不包括股本)期末余额减去合并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不包括股本)余额取得。这一抵销分录每年均要编制。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商誉——子公司

这一抵销分录在合并日后编制。借或贷记净资产、贷记商誉,表示自合并日起至合并报表编制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的摊销,其金额通过母公司备查簿计算取得。费用由合并利润表中各费用类项目组,

表示合并报表编制当年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的摊销金额,合并工作底稿上通过借记费用使子公司利润表中属于母公司部分费用由账面价调整成了合并价;借记未分配利润,表示自合并日起至合并报表编制上年度,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商誉的摊销金额对编制年度的影响。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

借:投资收益

贷:利润分配——现金股利分配

这一抵销分录是否编制,视子公司是否进行现金股利分配而定,以前年度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不需抵销。

(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的确认我国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采用购买法,合并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不可计入当期损益,只能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抵消分录应为: 借:所有者权益——子公司

净资产——子公司

贷:净资产——子公司

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三、成本法基础上直接编制内部投资抵销分录举例

(一)实例资料P企业2002年1月1日用现金20万元购买了S企业80%的股份,合并后S企业继续存在。有关资料见表1、表2和表3。

商誉= 买价20 万元-S 企业股东权益16 万元伊80%-S 企业净资产增减值5.6 万元=1.6 万元

抵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10000 S 企业股东权益16万元

未分配利润150000

存货12000 S 公允价值净资产增减值和商誉7.2 万元(5.6+1.6) 固定资产40000

无形资产8000

商誉16000

贷:应收账款4000

长期股权投资——对S 200000 P 企业

少数股东权益32000(160000伊20%)

(二)2002 年度S 企业相关资料(1)2002 年度S 企业取得净收益40000 元,12 月31 日发放2002 年度股利10000 元。(2)合并时确认的S企业合

并成本与净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在年度内变动有:应收账款于2002 年度内全部收回,收回现金5000 元;存货于2002 年度内全部实现对集团外销售;无形资产剩余摊销年限为10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6 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至合并日已提6 年折旧;2002 年12 月31 日,商誉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1)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同上。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包括股本)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6000(3伊20%)

贷:少数股东权益6000

2002 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19 万元,其中股本1 万元,未分配利润18 万元=期初15 万+ 当年3 万(4 万-1 万)。与合并日比较,未分配利润增加3 万元。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12800

应收账款4000

贷:存货12000

固定资产4000

无形资产800

其中费用在实际合并利润表中应是具体的费用类项目:“营业成本”1.2 万元,“管理费用”0.4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0.4万元。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的利润分配。

借:投资收益8000

贷:利润分配——股利分配8000

(三)2003 年度S 企业相关资料2003 年度S 企业取得净收益80000 元,2003 年12 月31 日S 企业发放2003 年度现金股利10000 元,提取盈余公积50000 元。2003 年12 月31 日,商誉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003 年度P 企业和S 企业有关报表见合并工作底稿(表4)。

(1)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同上。

(2)抵销编制当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自合并日以来变动金额中属于少数股东部分。

借:未分配利润10000 (50000伊20%)

盈余公积10000 (50000伊20%)

贷:少数股东权益20000

2003 年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6 万元,其中:股本1 万元;未分配利润20 万元= 期初18 万元+ 当年2 万元(8 万-1 万-5 万元);盈余公积5 万元。与合并日比较,未分配利润增加5 万元,盈余公积增加5 万元。

(3)摊销母公司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及商誉。

借:费用4800

未分配利润2800

应收账款4000

贷:存货2000

固定资产8000

无形资产1600

其中的费用在实际合并利润表中应是具体的费用类项目:“管理费用”0.48 万元;“未分配利润”1.28 万元为合并日起至2002 年末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的摊销金额对2003 年的影响。

(4)抵销编制当年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同上。

工作底稿中“少数股东损益”1.6 万元=8 万元伊20%;P 企业“期初未分配利润”59.8 万元= 合并日未分配利润47 万元+2002年未分配利润(净利22.8 万元- 股利分配10 万元);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根据利润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过入。

与杜兴强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第12 章第403 页的PS 集团合并工作底稿比较,在基础资料相同的条件下,《高级财务会计》采用权益法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本文采用成本法为基础直接编制合并报表,从两个合并工作底稿的合并数分析,大部分项目的金额完全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和“盈余公积”项目上,《高级财务会计》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68.34 万元、“盈余公积”金额为10 万元,本文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64.34 万元、“盈余公积”金额为14 万元,两个对应项目都相差4 万元。原因在于,《高级财务会计》尚有一笔子公司盈余公积冲回分录没有做,若补上,两者金额完全一致。

可见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相同,但以成本法为基础直接编制的抵销分录更简捷、更易理解。


相关内容

  • CPA会计-超简单的合并财务报表
  • 合并财务报表 目录 第一部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 2 1.同一控制下取得子公司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 ...

  • 高级财务会计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 <高级财务会计>第一阶段导学重点 第一阶段包括四个章节: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第一章 合并财务报表-购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章 合并财务报表-购并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 第四章 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项目的抵消 具体学习重点如下: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一. 导学大纲 1.企业合 ...

  • 合并报表总结
  • 合并报表总结 详解考点二 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抵销分录 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一)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 [注意3]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 ...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编制浅析
  •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合并的基本处理原则是购买法.企业的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时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 ...

  • 合并财务报表
  • 第十章 合并财务报表 10.1 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念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10.2 合并会计报表的内容 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1)合并资产负债表: (2)合并利润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4)合 ...

  • 中级会计丨2017中级会计实务笔记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2)
  •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知识点六.合并利润表 一.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 (一)内部营业收入和内部营业成本项目的抵销处理(内部销售商品) (二)购买企业内部购进商品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使用时的抵销处理 (三)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减值准备的抵销处理 (四)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 ...

  • 合并报表模板及编制方法
  • 合并报表模板及编制方法 最近正在学习关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正好找个一个模板和大家共享下. 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给大家分享! 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 ...

  • 企业合并中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研究
  • 企业合并中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研究[摘要]企业合并的财务处理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更是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企业合并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相应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亦有所不同.本文仅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涉及到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进行 ...

  • 浅议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念及编制规则
  • 浅议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念及编制规则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简要分析 (一)所有权理论.所有权理论主要用于说明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合并实务.但该理论也有局限性:第一,它人为地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划分为两部分,缺乏现实经济意义:第二,它过分强调对子公司的拥有权,违背了控制的经济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