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王文湛

王教授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是他的高度。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宣讲教育政策。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将全国的教育形势深藏于心,轻轻一的指,就让人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受。

第二是他声音的感染力。王教授已年届七十,声音听上去有点苍老。仔细一听似乎还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但是,他多年来到处演讲,有非常高的演讲技巧,说话不用嗓子硬喊,而靠丹田之气把声音推出来,覆盖全场。虽然语速是慢的,但是非常有感染力。闭上眼睛听吧,不用管是什么内容,就是那种语调,就已经让人信服了。我当时甚至有了一种错觉,我在想,如果老子活着给人讲道,基督活着给人讲经,也应该是这样一种语调吧?(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事实上,从史料来看,老子不善于言谈,基督在登宝训时也非常年轻)

第三是他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王教授所讲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扎实有序推进素质教育》。这是一个老掉了牙的题目。并且主要是讲国家政策,我就觉得没什么听头。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以近七十岁的高龄,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使他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可听性。整个过程,就是听他在讲案例,引人入胜,时时有发人深省的观点摆在你面前,让人折服。

人生中有幸听到这样的讲座,真是一大幸事。

现将我捕捉到的王教授报告中的精彩观点列于下面,以飨读者。

1、发展个性的教育重在扬长。扬长的教育是发挥学生优势的教育,我们要扬长,不要补短。

2、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远学英雄,近学模范。中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

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恒的老师。父母不但给孩子生命,而且塑造孩子的灵魂。

4、“妈妈是打牌的”。这是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孩子上幼儿园了。老师问孩子:“你姓什么?”孩子就说他姓什么。老师问:“你多大了?”孩子就说他多大了。老师又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孩子就说:“我妈妈是打牌的。”这个例子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家长身教的重要性。

5、校长管理原则: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

6、某校长批评老师时用“三明治”的方法:两条优点,夹一条缺点。

7、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8、不仅要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更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9、使学生就会做题,就会考试,那么必然导致学生素质上的残疾。

10、两期相遇,就会产生无休止的争论。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个性开始显现,对父母出现逆烦心理,而此时,母亲也恰好进入更年期,心理不安定,喜欢唠叨。所以两期相遇,尽然必然产生无休止的争论。

王教授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是他的高度。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宣讲教育政策。听他的报告,感觉他将全国的教育形势深藏于心,轻轻一的指,就让人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受。

第二是他声音的感染力。王教授已年届七十,声音听上去有点苍老。仔细一听似乎还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但是,他多年来到处演讲,有非常高的演讲技巧,说话不用嗓子硬喊,而靠丹田之气把声音推出来,覆盖全场。虽然语速是慢的,但是非常有感染力。闭上眼睛听吧,不用管是什么内容,就是那种语调,就已经让人信服了。我当时甚至有了一种错觉,我在想,如果老子活着给人讲道,基督活着给人讲经,也应该是这样一种语调吧?(只是一种感觉而已,事实上,从史料来看,老子不善于言谈,基督在登宝训时也非常年轻)

第三是他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王教授所讲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扎实有序推进素质教育》。这是一个老掉了牙的题目。并且主要是讲国家政策,我就觉得没什么听头。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以近七十岁的高龄,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历,化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使他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可听性。整个过程,就是听他在讲案例,引人入胜,时时有发人深省的观点摆在你面前,让人折服。

人生中有幸听到这样的讲座,真是一大幸事。

现将我捕捉到的王教授报告中的精彩观点列于下面,以飨读者。

1、发展个性的教育重在扬长。扬长的教育是发挥学生优势的教育,我们要扬长,不要补短。

2、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远学英雄,近学模范。中学生的问题70%是心理问题。

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恒的老师。父母不但给孩子生命,而且塑造孩子的灵魂。

4、“妈妈是打牌的”。这是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说一个孩子上幼儿园了。老师问孩子:“你姓什么?”孩子就说他姓什么。老师问:“你多大了?”孩子就说他多大了。老师又问:“你妈妈是干什么的?”孩子就说:“我妈妈是打牌的。”这个例子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家长身教的重要性。

5、校长管理原则: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

6、某校长批评老师时用“三明治”的方法:两条优点,夹一条缺点。

7、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8、不仅要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更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9、使学生就会做题,就会考试,那么必然导致学生素质上的残疾。

10、两期相遇,就会产生无休止的争论。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个性开始显现,对父母出现逆烦心理,而此时,母亲也恰好进入更年期,心理不安定,喜欢唠叨。所以两期相遇,尽然必然产生无休止的争论。


相关内容

  • 过去的那些人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①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为了王文显①.他早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那情形" ...

  • 学做一位幸福的校长
  • 学做一位幸福的校长 --世纪明德(清华大学)培训心得 源汇区实验中学 朱志强 2016年10月28日-11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漯河市市委组织部.漯河市教育局组织的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深感收益匪浅. 聆听王文湛教授所讲<提升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明确了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政策 ...

  • 也来见证毛时代--买点心渣也要介绍信
  • "喂,600年征集热线吗?我们家有一张1963年单位开的购买点心渣的介绍信,你们感兴趣吗?"日前,天津文博协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票证分会副会长.民间收藏家陈嘉荣拨打本版热线电话28202653,称其家中藏有自成体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票证及类票证(介绍信.政府"红头&q ...

  • 中三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 中三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下午好,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各位家长一学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配合与支持,今天的家长会主要是向各位汇报上学期各方面的情况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重点. 一.总结上学期情况 上学期我们继续使用了"人 自然 社会"及信谊主题活动教材. ...

  • 元曲四大家
  •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名称来历 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 ...

  • 王文湛:教育事关千家万户 谁都有发言权
  • 10月22日,<2013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高端论坛>如期举行.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现场主题分享.期间,王司长接受凤凰网教育专访,聊高考改革,聊基础教育改革.他认为过去我们把英语看得太重,目前加强汉语很有必要.他提倡人应该集中精力把该学的学好,要合理的运用精力. 国家教育部原基 ...

  • 咱们的工会主席
  • <咱们的工会主席>观后感 今天在劳动关系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一部关于一个在中国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担任工会主席的说普通但也不平凡的工会代表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这个既普通油不平凡的工会主席,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可以说电影中描绘的那些生产和生活片段,是我从来都没有接触过 ...

  • 王文 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
  • 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 邹平县梁邹小学 王文 由于已有几年不做班主任,从事班主任工作对我来说显得有些陌生,因此说不上有什么经验体会,只能说一些个人的想法,或者说本人应努力的方向.我担任五(5)班班主任已近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认为,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必须注重班级常规管理. 一 ...

  • 谁是[水浒传]中最自不量力的人?生得搞笑,死的滑稽!
  • 有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巅峰,便愈会发现自身的渺小和不足.是以,真正的高手往往表现出虚怀若谷的谦逊和锋芒紧缩的低调.倒是有许多学艺不精,本领平常的人,常常是一副目空一切.狂傲自负的舍我其谁模样.这种自不量力的盲目狂傲,轻则贻笑大方,重则往往会带来折戟沉沙的毁灭性后果,八十万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