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各级高师(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建设的意见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教人[1992]9号【颁布日期】:1992-04-02【生效日期】:1992-04-02【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各级高师(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建设的意见 (教人[1992]9号 1992年4月2日)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战略决策,搞好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于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国家教委又于1986年分别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建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全国绝大多数省的教育行政部门也都依托一所条件较好的师范院校,建立了省级高师(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作为高师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和组织协调、研究咨询机构,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分层次、分工协作的全国高师师资培训网络。几年来,在国家教委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各培训中心较好地完成了“七五”期间师资培训计划的组织、协调、落实工作,为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高师师资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善我国高师师资培训网络,有利于师资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就加强培训中心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class="law_article" name="1">  一、培训中心分别隶属于国家教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师资培训和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咨询工作,各级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北京中心负责协调落实全国高师师资培训计划;对大区培训中心起协调和指导作用;利用北师大的条件,担负部分高、中级师资的培训任务;为培训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提供有关的文字和音像教材、参考书和资料;为各高校互聘教师提供联络、咨询服务;负责全国高师师资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开发应用工作。  大区培训中心依据全国高师师资培训的总体要求和年度计划,组织和协调本大区的培训、信息交流及生源需求情况,落实年度培训任务;对本大区内各省级培训中心起协调和指导作用;利用所在学校的条件,担负本大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薄弱学科、新兴学科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  省级培训中心组织落实本地区内高师(高校)师资培训年度计划;利用所在学校的条件,担负本地区内师资培训的部分任务。

class="law_article" name="2">  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确定下属培训中心的职责范围,下达任务,审定其工作计划,制定加强培训中心建设的措施,检查依托学校对中心的管理和培训质量。依托学校负责领导培训中心的日常工作。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把培训中心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配备好培训中心的领导干部和专职工作人员。要把培训中心的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计划,积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建设好培训中心,为培训师资作贡献,是所在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所在学校办学水平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区培训中心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大区培训中心开展工作,密切所属培训中心与大区培训中心的关系。

class="law_article" name="3">  三、培训中心主任分别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原则上应由依托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兼任。北京中心和大区培训中心设副主任一至二人,常务副主任按教务长级干部条件配备,经国家教委同意后由所在学校任命,其他副主任由依托学校任命,报国家教委人事司备案。省培训中心应单独建制,设专职副主任一名,按正处级干部条件配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由所在学校或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部门任命。培训中心的机构与人员要精干,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根据培训规模和任务确定人员编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专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专职工作人员在职务聘任、进修、工资、住房、福利等方面,与依托学校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培训中心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培训中心按学校规模承担培训任务所需的基建投资,由教育行政部门列入年度基建计划并付诸实施。培训中心所需的经常性办公费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核拨。

class="law_article" name="4">  四、培训中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立足国内、在职为主、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工作方针,主动适应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深化改革的需要,要加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师资工作信息、组织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或计划,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北京中心建立全国高师师资数据库,加强师资信息的统计、分析、预测工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建立起省级高师(高校)师资数据库,逐步在高师师资培训网络内形成一个高效、准确、科学、规范的高师师资信息系统,为培训工作和加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服务。培训中心要密切各高等学校的联系与协作,充分发挥各高等学校在办学条件及学术上的优势来培训师资。培训中心要注意开展国内外的交流活动。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教人[1992]9号【颁布日期】:1992-04-02【生效日期】:1992-04-02【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各级高师(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建设的意见 (教人[1992]9号 1992年4月2日)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战略决策,搞好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于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国家教委又于1986年分别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建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全国绝大多数省的教育行政部门也都依托一所条件较好的师范院校,建立了省级高师(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作为高师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和组织协调、研究咨询机构,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分层次、分工协作的全国高师师资培训网络。几年来,在国家教委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各培训中心较好地完成了“七五”期间师资培训计划的组织、协调、落实工作,为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高师师资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善我国高师师资培训网络,有利于师资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就加强培训中心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class="law_article" name="1">  一、培训中心分别隶属于国家教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师资培训和组织管理、协调及研究咨询工作,各级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北京中心负责协调落实全国高师师资培训计划;对大区培训中心起协调和指导作用;利用北师大的条件,担负部分高、中级师资的培训任务;为培训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提供有关的文字和音像教材、参考书和资料;为各高校互聘教师提供联络、咨询服务;负责全国高师师资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开发应用工作。  大区培训中心依据全国高师师资培训的总体要求和年度计划,组织和协调本大区的培训、信息交流及生源需求情况,落实年度培训任务;对本大区内各省级培训中心起协调和指导作用;利用所在学校的条件,担负本大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薄弱学科、新兴学科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  省级培训中心组织落实本地区内高师(高校)师资培训年度计划;利用所在学校的条件,担负本地区内师资培训的部分任务。

class="law_article" name="2">  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确定下属培训中心的职责范围,下达任务,审定其工作计划,制定加强培训中心建设的措施,检查依托学校对中心的管理和培训质量。依托学校负责领导培训中心的日常工作。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把培训中心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配备好培训中心的领导干部和专职工作人员。要把培训中心的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计划,积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建设好培训中心,为培训师资作贡献,是所在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所在学校办学水平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区培训中心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大区培训中心开展工作,密切所属培训中心与大区培训中心的关系。

class="law_article" name="3">  三、培训中心主任分别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原则上应由依托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兼任。北京中心和大区培训中心设副主任一至二人,常务副主任按教务长级干部条件配备,经国家教委同意后由所在学校任命,其他副主任由依托学校任命,报国家教委人事司备案。省培训中心应单独建制,设专职副主任一名,按正处级干部条件配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由所在学校或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部门任命。培训中心的机构与人员要精干,按国家教委有关规定根据培训规模和任务确定人员编制,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专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专职工作人员在职务聘任、进修、工资、住房、福利等方面,与依托学校同类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培训中心要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培训中心按学校规模承担培训任务所需的基建投资,由教育行政部门列入年度基建计划并付诸实施。培训中心所需的经常性办公费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核拨。

class="law_article" name="4">  四、培训中心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立足国内、在职为主、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工作方针,主动适应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深化改革的需要,要加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师资工作信息、组织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或计划,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北京中心建立全国高师师资数据库,加强师资信息的统计、分析、预测工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建立起省级高师(高校)师资数据库,逐步在高师师资培训网络内形成一个高效、准确、科学、规范的高师师资信息系统,为培训工作和加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服务。培训中心要密切各高等学校的联系与协作,充分发挥各高等学校在办学条件及学术上的优势来培训师资。培训中心要注意开展国内外的交流活动。


相关内容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 教育部要求改进学校美育工作 强化美育薄弱环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10 20:0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胡浩)教育部10日召开座谈 ...

  • 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文社文发[2010]33号[颁布日期]:2010-09-01[生效日期]:2010-09-01[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文社文发[2010]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 ...

  • 哈尔滨市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的情况与对策
  • 哈尔滨市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及对策 前 言 哈尔滨市政府把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作为当前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社局贯彻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培训,培训工作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培训中心认真总结2013-2014的培训工作,深入 ...

  • 市人才工作要点
  • 2011年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力度,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 ...

  • 北京市6号文件
  • 中共北京市委文件 京发[2008]6号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 (2008年4月8日)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 ...

  • 走科学的内涵发展之路
  • 2008年7月24日,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 重庆,这座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年轻直辖市,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探路者. 四年来,重庆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卓有成效:城乡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 ...

  •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人事处2009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2009年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计划为抓手,以"提高师资队伍质 ...

  • 推进技工院校改革的热点问题
  •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就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该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技工院校虽然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招生难.社会地位低.区域间和学校间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 谈及推进技工院校新一轮改革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该负责人表示,要深化校企方面, ...

  •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_王俊
  • 第7卷第4期 2016年8月 V ol.7 No.4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ug. 2016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王俊 (西京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西安,710123) [摘要]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