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

武汉大学经济系赵伟

本章主要内容

n

nn

nnn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涵义,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特征。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特点、作用、实现形式及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特点、作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完善。

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性质、特点、作用及怎样鼓励、支持、引导其健康发展。

第一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为什么会产生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者有时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许多人联合起来才成为共同的所有者的,这些人之间在共同所有的条件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占有、支配、使用生产资料的关系。或共同使用,或由一部分共同所有者使用,这些都是人

们之间在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

即使在个体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个人自己占有、使用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也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如:他要排斥别人对他的生产资料的侵犯,维护自己对生产资料的各种权利。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在一定的所有制前提下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处置并获得收益等一系列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

财产的组织形式—独资、合资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等形式,在企业形态上体现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和经营资本的间接经营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者既可以通过控制一定所有制赋予的全部权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可以通过权利的分割和部分权利的有偿转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所有者控制全部权利,就形成了独资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方式;所有者有偿让渡了部分权利,比如经营权,就形成了股份制等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本的间接经营方式。

两者关系: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n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qqq

主导补充论(1978-1987)

主体补充结构论(1987-1997)主体多元论(1997-)

P38-44

n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q

q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家性质决定;既表现为数量上的优势,更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且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力发展状况、市场经济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

P45-47

n

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47-53

qqq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

混合经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n

股份制的特点:灵活性、兼容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性质

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不仅包括独资的国有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全民财产主要包括:矿藏、国有森林、国有土地、国有邮政通讯、国有银行、国有铁路、公路、机构、港口、国有工厂、农场、商店,国家举办的学校、科研机构、文化设施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特征

1、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人民所共有,被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取利益。2、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国有企业具有经济上的独立性,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

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我国原有的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国家是单一的投资主体,并实行国有国营的单一经营方式。其机制缺陷主要表现为:P58

1、“大锅饭”机制;2、反市场机制:3、政企合一机制:4、行政管理机制。

所以必须改变这种僵化的、单一的、低效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采取高效的、灵活多样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

现有的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就资本组织形式而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国家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

国家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就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而言,具体形式主要有:

国有国营、国家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公司化经营。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P59-61

1、为国有企业微观改革创造条件,微观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见效。2、改变有限的国有资本分布过散的状况,从而提高现有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能力。3、使国有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4、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

5、使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国有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还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实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P61-63

1、充分认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性,必须积极而又稳妥的进行战略性调整。2、收缩国有经济的运营领域,坚持有进有退。

3、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4、要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结合起来。

5、要同企业改组结合起来。

6、要积极探索国有制的实现形式。

7、要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8、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第四节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n

n

一、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性质、特点和作用P48

概念: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特点及作用:

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适应性强;

实行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尚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资金短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类型:

目前,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按其所在地区或生产经营的对象不同分为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

nnn

n

n

nn

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变迁

nn

n

nnn

nnn

n

1957年前的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1949-1956):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城镇集体经济(1949-1956):重点试办、典型示范,发展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完成手工业盐业、渔业、运输业和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后的集体经济

1957年起,继续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巩固。

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升级为集体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强制取消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贸市场,大办公共食堂。在城镇,取消了个体手工业和小商贩,把许多手工业合作社及商店合并,以至升级为全民企业。

1960年起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使困难局面有所好转。1979年后的集体经济

1979年,中共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贸市场等,是社会主义的附属和补充;

1983年,我国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n

n

n

1、做法: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使用,合同规定了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农民在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部分之外,剩下的归农户所有和支配。P51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内核

(1)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与农业的自身特点相适应,具有客观的必然性。人多地少的日本、人地比例中等、经济发达的西欧、人少地多、农场面积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家庭农场占绝大多数。

例如:1982年,美国个人或家庭经营的农场占89%,如果把其他形式的家庭经营计算在内,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农场占农场总数95%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历史沉浮

责任制到户,家家有干部,男人当队长,女人管财务。

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的自身

特点密切相关

n

①土壤肥力的可培育性、遭受破坏后土地生态的不易恢复性,要求经营者相对稳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主人翁精神,且能从长计议。农民家庭结构稳定性较大,凝聚力强,容易集中意见,统一行动,有利于发挥高度自觉性与主动性,长远打算,趋利避害。

②农业生产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植物,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劳动的强度与效率相差很大;农业生产者投放于农业生产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难于准确计量与核定,造成农业经营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劳动量进行收益分配的困难。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农民家庭,与其他经营单位相比,其成员感情深厚、利益更为一致,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核算单位,可以有效地解决收益分配的困难。③农业生产作业项目,对劳动者体力和智力要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而农民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上的多层次、多样性正好与此相适应,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各种劳动力,恰当地进行劳动分工,通过家庭成员相互默契的合作与协调,提高作业质量。

n

n

(2)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n家庭联产承包使粮食生产快速增长,促进了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1985年国家取消粮、棉、猪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派购,代之以合同收购,密切了农业生产与广大市场之间的联系。

农户除了按合同规定完成承包生产任务外,还可以自购生产资料发展其他自营经济,独立进行商品生产。

q1992年,全国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3584 亿元,比1978年的707亿元增长4.07倍,其中农户占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占54%。说明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和市场主体。

q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也迅速增加,到1992年底,全国(西藏、广西、青海除外)已有各类农民专业性合作与联合组织14328个,在

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比例为:29.1∶23∶47.9。这表明农村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在规模和产业分布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n

(3)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我国农村实

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n所谓双层经营体制,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层次,二是集体统一经营层次,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会合作经营。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分散经营因土地规模过小而效益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经济不合算的事情(如农田水利建设),而集体经营层次所具有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限性,可以在不改变农户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在较大范围内协调和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加工和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n

1978-200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1

3、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问题n

n

n

n平均承包的办法造成了耕地规模过小、零星分散的问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成本高收益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经济层次薄弱的现象普遍地存在。新时期农村的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比较突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建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渠道还不通畅,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4、解决问题的思路

n

n

n

n

n农村基本政策,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探讨和实施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税费改革,减轻农民(公共产品)负担;打破垄断,保证农产品流通顺畅;改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等。

第五节非公有制经济

n

义乌袜子市场外的“敲糖佬”n

地处浙江中部山区的义乌自然资源匮

乏,“自古以来是穷乡”,但短短30年,

在既无政策倾斜、又无外来投资的情形

下,义乌却一跃发展成为全球首屈一指n

的小商品市场。

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社会稳定C6实证数据的说明。

一、个体所有制

n

n1、定义P73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2、存在领域

城乡的手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中。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同我国现阶段的一部分生产力相适应的。

(2)个体经营方式在某些领域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不可能替代的。在一定阶段,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完全取代个体经营。

(3)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nnnnn

二、私营经济

n

n

n

n

n

n

n(一)定义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二)类型(中国私营企业的产权构成是非常复杂的)1、个人或家族拥有型(所占的比例最大)个人独资型。个人创业、早期经营成功的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家庭所有型。产权归属于家庭部分成员或全体成员的企业家族成员共同持股型。家族应邀入股

n

n

n

n2、合伙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完全集中型私人控股型创业者控股型

n

n

n

n(三)对其性质的分析P76C7(四)私营经济的消极影响:剥削、不正当竞争等。(五)发展私营经济的对策1、承认私营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护合法私有财产。

(私产保护26年;原罪之争材料附后)

n

n

n2、竞争性领域取消所有制歧视,向私营经济开放。3、大力提供创业支持、金融支持和财政扶持。4、加强引导和管理,帮助私营经济的自我超越。

三、外资经济

n外资经济存在的形式:三资企业q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P78-79

筹集建设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创造就业、扩大外贸、激发竞争,促进国家统一。P80-82n外资经济的作用q

外商直接投资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个亿美元2500

20001000以上数据,项目单位为个,金额单位是亿美元。1984年对应数据是1979-1984年之和。国家统计局所指的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含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政治经济学Ⅱ》武汉大学经济系赵伟

第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

武汉大学经济系赵伟

本章主要内容

n

nn

nnn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涵义,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特征。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特点、作用、实现形式及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特点、作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完善。

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性质、特点、作用及怎样鼓励、支持、引导其健康发展。

第一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为什么会产生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者有时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许多人联合起来才成为共同的所有者的,这些人之间在共同所有的条件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占有、支配、使用生产资料的关系。或共同使用,或由一部分共同所有者使用,这些都是人

们之间在生产资料方面的关系。

即使在个体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个人自己占有、使用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也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如:他要排斥别人对他的生产资料的侵犯,维护自己对生产资料的各种权利。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指在一定的所有制前提下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处置并获得收益等一系列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关系的总和。

财产的组织形式—独资、合资和各类资本相互融合等形式,在企业形态上体现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和经营资本的间接经营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者既可以通过控制一定所有制赋予的全部权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可以通过权利的分割和部分权利的有偿转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所有者控制全部权利,就形成了独资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产的直接经营方式;所有者有偿让渡了部分权利,比如经营权,就形成了股份制等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资本的间接经营方式。

两者关系: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n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qqq

主导补充论(1978-1987)

主体补充结构论(1987-1997)主体多元论(1997-)

P38-44

n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q

q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国家性质决定;既表现为数量上的优势,更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且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力发展状况、市场经济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

P45-47

n

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47-53

qqq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原因

混合经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n

股份制的特点:灵活性、兼容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性质

现阶段,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不仅包括独资的国有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全民财产主要包括:矿藏、国有森林、国有土地、国有邮政通讯、国有银行、国有铁路、公路、机构、港口、国有工厂、农场、商店,国家举办的学校、科研机构、文化设施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特征

1、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人民所共有,被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取利益。2、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国有企业具有经济上的独立性,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全民所有制的主导作用

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我国原有的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国家是单一的投资主体,并实行国有国营的单一经营方式。其机制缺陷主要表现为:P58

1、“大锅饭”机制;2、反市场机制:3、政企合一机制:4、行政管理机制。

所以必须改变这种僵化的、单一的、低效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采取高效的、灵活多样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

现有的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就资本组织形式而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国家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国有企业

国家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就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而言,具体形式主要有:

国有国营、国家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公司化经营。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P59-61

1、为国有企业微观改革创造条件,微观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见效。2、改变有限的国有资本分布过散的状况,从而提高现有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能力。3、使国有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4、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

5、使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国有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还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实现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P61-63

1、充分认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性,必须积极而又稳妥的进行战略性调整。2、收缩国有经济的运营领域,坚持有进有退。

3、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

4、要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结合起来。

5、要同企业改组结合起来。

6、要积极探索国有制的实现形式。

7、要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8、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第四节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n

n

一、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性质、特点和作用P48

概念: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特点及作用:

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适应性强;

实行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尚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资金短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对于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类型:

目前,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按其所在地区或生产经营的对象不同分为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

nnn

n

n

nn

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变迁

nn

n

nnn

nnn

n

1957年前的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1949-1956):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城镇集体经济(1949-1956):重点试办、典型示范,发展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完成手工业盐业、渔业、运输业和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后的集体经济

1957年起,继续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进行整顿和巩固。

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升级为集体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并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强制取消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贸市场,大办公共食堂。在城镇,取消了个体手工业和小商贩,把许多手工业合作社及商店合并,以至升级为全民企业。

1960年起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使困难局面有所好转。1979年后的集体经济

1979年,中共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贸市场等,是社会主义的附属和补充;

1983年,我国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n

n

n

1、做法: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签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使用,合同规定了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农民在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部分之外,剩下的归农户所有和支配。P51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内核

(1)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与农业的自身特点相适应,具有客观的必然性。人多地少的日本、人地比例中等、经济发达的西欧、人少地多、农场面积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家庭农场占绝大多数。

例如:1982年,美国个人或家庭经营的农场占89%,如果把其他形式的家庭经营计算在内,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农场占农场总数95%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历史沉浮

责任制到户,家家有干部,男人当队长,女人管财务。

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业生产的自身

特点密切相关

n

①土壤肥力的可培育性、遭受破坏后土地生态的不易恢复性,要求经营者相对稳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主人翁精神,且能从长计议。农民家庭结构稳定性较大,凝聚力强,容易集中意见,统一行动,有利于发挥高度自觉性与主动性,长远打算,趋利避害。

②农业生产对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植物,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劳动的强度与效率相差很大;农业生产者投放于农业生产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难于准确计量与核定,造成农业经营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劳动量进行收益分配的困难。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农民家庭,与其他经营单位相比,其成员感情深厚、利益更为一致,其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核算单位,可以有效地解决收益分配的困难。③农业生产作业项目,对劳动者体力和智力要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而农民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力、智力上的多层次、多样性正好与此相适应,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各种劳动力,恰当地进行劳动分工,通过家庭成员相互默契的合作与协调,提高作业质量。

n

n

(2)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n家庭联产承包使粮食生产快速增长,促进了农产品购销制度改革。1985年国家取消粮、棉、猪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派购,代之以合同收购,密切了农业生产与广大市场之间的联系。

农户除了按合同规定完成承包生产任务外,还可以自购生产资料发展其他自营经济,独立进行商品生产。

q1992年,全国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增至3584 亿元,比1978年的707亿元增长4.07倍,其中农户占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占54%。说明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和市场主体。

q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也迅速增加,到1992年底,全国(西藏、广西、青海除外)已有各类农民专业性合作与联合组织14328个,在

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比例为:29.1∶23∶47.9。这表明农村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在规模和产业分布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n

(3)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我国农村实

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n所谓双层经营体制,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层次,二是集体统一经营层次,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会合作经营。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庭分散经营因土地规模过小而效益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经济不合算的事情(如农田水利建设),而集体经营层次所具有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限性,可以在不改变农户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在较大范围内协调和统筹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加工和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发挥规模效益。n

1978-200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1

3、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问题n

n

n

n平均承包的办法造成了耕地规模过小、零星分散的问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经营成本高收益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经济层次薄弱的现象普遍地存在。新时期农村的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比较突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建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渠道还不通畅,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4、解决问题的思路

n

n

n

n

n农村基本政策,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探讨和实施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税费改革,减轻农民(公共产品)负担;打破垄断,保证农产品流通顺畅;改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等。

第五节非公有制经济

n

义乌袜子市场外的“敲糖佬”n

地处浙江中部山区的义乌自然资源匮

乏,“自古以来是穷乡”,但短短30年,

在既无政策倾斜、又无外来投资的情形

下,义乌却一跃发展成为全球首屈一指n

的小商品市场。

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社会稳定C6实证数据的说明。

一、个体所有制

n

n1、定义P73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2、存在领域

城乡的手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中。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同我国现阶段的一部分生产力相适应的。

(2)个体经营方式在某些领域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不可能替代的。在一定阶段,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完全取代个体经营。

(3)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nnnnn

二、私营经济

n

n

n

n

n

n

n(一)定义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二)类型(中国私营企业的产权构成是非常复杂的)1、个人或家族拥有型(所占的比例最大)个人独资型。个人创业、早期经营成功的个体工商户发展而来家庭所有型。产权归属于家庭部分成员或全体成员的企业家族成员共同持股型。家族应邀入股

n

n

n

n2、合伙型。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完全集中型私人控股型创业者控股型

n

n

n

n(三)对其性质的分析P76C7(四)私营经济的消极影响:剥削、不正当竞争等。(五)发展私营经济的对策1、承认私营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护合法私有财产。

(私产保护26年;原罪之争材料附后)

n

n

n2、竞争性领域取消所有制歧视,向私营经济开放。3、大力提供创业支持、金融支持和财政扶持。4、加强引导和管理,帮助私营经济的自我超越。

三、外资经济

n外资经济存在的形式:三资企业q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P78-79

筹集建设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创造就业、扩大外贸、激发竞争,促进国家统一。P80-82n外资经济的作用q

外商直接投资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0个亿美元2500

20001000以上数据,项目单位为个,金额单位是亿美元。1984年对应数据是1979-1984年之和。国家统计局所指的外商直接投资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含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政治经济学Ⅱ》武汉大学经济系赵伟


相关内容

  • 论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9ask.cn/souask/ 论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在关于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问题上,社会主义民法学理论认为,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认清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性质与作用: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认识 ...

  • 公有制的经济学分析
  • 作者:秦兴方杨家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998年02期 一."公"与"私":问题的提出 中国在所有制方面所选择的增量改革方式,在促进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并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元素细胞的同时,又从两个方面引致所有制存量改革:一 ...

  • 周新城: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公有制建立以后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一直在思考,全民所有制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制度.他说:"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所有制 ...

  •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几个问题
  • 作者:卫兴华 经济改革与发展 1995年01期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要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 ...

  • 所有制·所有权·产权
  • 作者:张兴茂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12期 在产权问题的研究热潮中,人们对所有制.所有权.产权等一系列基本范畴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严重的混乱.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这几个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经济范畴适应于经济关系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角度辨析了它们的异同,认为所有制.所有权.产权是既 ...

  •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与形式
  • 作者:姜树蔚 学习与探索 1995年05期 内容提要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 ...

  • 略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 作者简介:杨文进(1958),男,江西南昌人,经济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投资理论等. 摘 要:国营垄断行业的暴利与高福利,说明我国的公有制已经异化:这种异化从公有制产生之时就已开始:一些形式公有制建立的目的就是为获取其所有者的剩余,因此造成那些拥有较多重公有制(所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的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故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公有制,因而公有制是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