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

  摘 要:现存的遗山词作有383首之多,再加上周笃文教授经过考证后加入的10首,所以遗山词将近有400首。据统计元好问共创作了65个词牌的词作,其中大部分为长调慢词。在这65个词牌中,遗山创作《鹧鸪天》词牌的作品数量最多,有51首,笔者重点选取遗山《鹧鸪天》词中的精华部分:《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探讨其艺术特色以及体现出来的词学观点。   关键词:元好问 《鹧鸪天》词 艺术特色 词学观点    一、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的艺术特色    1.遗山《遗山乐府》之比兴与屈原《离骚》之比兴    汉・王逸《离骚序》中:“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①香草美人意象早在屈原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拟弃妇以抒情,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笔者认为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表面借助的是宫体这一形式,实则在精神上却继承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屈原诗作里的“君”在遗山词作里也上升为了“国”,屈原诗作中的“美人”和“弃妇”是屈原自比,借指忠贞贤良之士。遗山词中的“美人”和“思妇”也是遗山自况,况周颐认为:“遗山晚岁鼎镬余生,栖迟零落,兴会何能飙举?知人论世,以谓遗山即金之坡公,何遽有愧色耶?充类言之,坡公不过逐臣,遗山则遗臣、孤臣也。”故元好问词作中表达男女的相思爱恋暗含着元好问作为金朝遗民对金王朝深深的依恋之情,宫墙之内女子的闺愁也寄托了词人自己的身世之悲,家国之痛。②    2.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的寄托手法    有学者认为:“由于词体的特殊性,遗山词不像其‘丧乱诗’那样将金末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痛历史画面直接摄入作品,但作为一种底蕴,在词中折射出来,显得更为沉郁悲凉。”③笔者认为遗山《鹧鸪天》词成就最高的就在于其《宫体》八首和《薄命妾辞》三章。况氏在《蕙风词话》说遗山:“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托于词。《鹧鸪天》三十七阙,泰半晚年手笔。其《赋隆德故宫》及《宫体》八首、《妾薄命辞》诸作,蕃艳其外,醇至其内,极往复低回,掩抑零乱之致。而其苦衷之万不得已,大都流露于不自知。此等词宋名家如辛稼轩固尝有之,而犹不能若是其多也。遗山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④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宋金元卷》中也谈到元好问以爱情、王沂孙等《乐府补题》诸作者以咏物来寄托家国之感,对于后来的词人,特别是晚清词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是清代最主要的两大词派。常州派代表词人张惠言在《词选序》提出了尊词体,崇比兴,区正变的观点,他们倡“意内言外”之说,以寄托为词之最高境界。关于寄托,陶然在《金元词通论》里认为:“寄托往往托之于咏物,咏物词起源甚早。敦煌词中已有咏物之作。但咏物词体的确立当是在北宋,苏轼的《水龙吟》咏杨花。”清代沈谦《填词杂说》云:“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首,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故此后单纯描摹物态已算不上咏物之高格了,必须要有深挚之情感投注于所咏之物,正如张炎《词源》所云:“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既要能曲尽物态,又要能有所生发,而这种生发也就是后人所谓寄托之意。咏物词在南宋风靡一时,姜夔、史达祖、吴文英诸人皆有咏物名篇,如姜夔《暗香》《疏影》以咏梅花;史达祖《双双燕》咏春燕。尽管这些咏物词都十分精妙妥帖,但真正来说,寄托之意并不很明显。“往往在疑似之间和有意无意之间,词人未必有意识地在词中寓有寄托。”⑤元好问在《鹧鸪天》词里咏物的也有几处,如《鹧鸪天・瘦绿愁红倚暮烟》《鹧鸪天・月窟秋清桂叶丹》为咏莲之作、《鹧鸪天・桂子纷翻露黄》为咏桂花之作,等等。这些词或借咏物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或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笔者认为元好问的寄托之法在南宋与元明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二、遗山《宫体》八首和《薄命妾辞》三章所体现出来的词学观点    1.“真诚”和“雅正”    遗山《宫体》八首,借宫体以抒怀。宫体本为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时形成的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关于宫体名称的由来,《梁书・简文帝本纪》:“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首先从内容上看,遗山《宫体》八首,都是以深苑女子为表现对象的。如《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中“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再如《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中“庭前花是同心树,山下泉分两玉流”,又如《鹧鸪天・天上腰肢说馆娃》中“行云著意留歌扇,远柳无情隔钿车”,这三篇均以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的感情基调。《鹧鸪天・小字缭绫写欲成》中“愁易积,梦频惊。闲衾欹卧觉霜清”,《鹧鸪天・自在晴云覆苑墙》中“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鹧鸪天・复幕重锦作天》中“春风无意惜芳研”,《鹧鸪天・好梦初惊》中“莺有伴,雁离群。西窗寂寞酒微醺”,这四篇所展现的都是深苑女子的寂寞闺愁。另外还有一篇《鹧鸪天・八茧吴蚕胜欲眠》是词人写给自己的亡妻张氏的,也极其哀婉动人。其次从意象上看,词作中多处写到“月”,比如有“小楼人静月侵休”“月明不放寒枝稳”“徘徊月明驻清光”“万古清光此夜圆”“残灯收罢空明月”,等等,“月”与“静”“寒”“清”“空”等词出现在同一词句里,营造出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此外还有“候馆灯昏”“憔悴鸳鸯”“远柳暮鸦”“寒枝乌啼”“秋风断弦”“残灯暮云”,等等,冷色调的意象给人勾勒了一幅幅清冷空灵的画面。尽管词人的意象群里有“金屋暖,玉炉香”,但笔锋一转却是“春风都属富家郎”(《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又有“金络马,木兰舟。谁家红袖水西楼”,但紧接着却又写“春风杀宫墙柳,吹尽香眠不放休”(《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又有“周画,洛阳花。一枝浓艳落谁家”,但却又写“春寒恨杀如年夜,庭树阴阴欲暮鸦”(《鹧鸪天・天上腰肢说馆娃》),这样的暖冷交错,给人一种更深的生命悲喜体验。像这样的《鹧鸪天》词作就不一一列举。再次从风格上来看,遗山《宫体》八首,虽名为宫体,实则并无宫体诗的绮艳、雕琢之弊,也不以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神态,举止为主,他将宫体诗雅化了,这当然与他的词学观点有很大关系,元好问本人在《新轩乐府引》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东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天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⑥可见遗山论词注重抒发的是真情、真性,至于借助什么样的形式不重要。关于这点,宋代作家也多有论述之语。北宋名儒吴处厚在《清箱杂记》中说:“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亦不害其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若言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也不尽也。”皮日休曰:“余尝慕宋之为相,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之词,及观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丽,得南朝徐庾体。然予观近世所谓正人端士者,亦皆有艳丽之词,如前世宋之比。”⑦然后他又说:“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盖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⑧南宋罗泌也在《六一词跋》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之常也。诗三百篇,如俟城隅,望复关、标梅实、赠芍药之类,圣人未尝删焉。陶渊明闲情一赋,岂害其为达,而梁昭明以为白玉微瑕,何也?公性至刚,而与物有情,盖尝致意于诗。为之本义,温柔宽厚,所谓深矣。”⑨笔者认为元好问的“真诚说”也是对宋人的继承与发扬。    元好问晚年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提出:“唐诗之所以值得推崇在其‘知本’。‘何为本?诚是也’。‘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故曰不诚无物’,‘故言无所生,心口别为二物’。同时他又称‘唐人之诗,其知本乎,何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之多也。’”⑩在另一篇文章《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中他又提道:“‘诚者何?不自欺之谓也。’”{11}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元好问认为作诗要“以诚为本”,这种诚一为真,二为正。关于诚,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便不再赘述。关于“正”,元好问在《赠答杨焕然》里说:“诗之久不作,雅道不复陈”{12},在《太中大夫刘公墓碑》里说:“风雅三百正而葩,何以蔽之思无邪。”{13}顾易生等人的《宋金元文学批评》中谈道:“‘正’为元好问一生所服膺的原则,它包含两个内容,一为思想道德之正,一为文字风格之正。”{14}这也就不难理解遗山的《鹧鸪天》词虽和苏轼一样作宫体,但不论从内容,还是从风格上看,都没有宫体的弊端。同时笔者认为元好问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南宋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将传统的婉约艳词清刚雅化。    2.词史观    常州派的中后期代表人物周济在他的《论词杂著》中确立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词史观,他的这一“词史”概念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学者认为《薄命妾辞》三章应为词人有感于两宫北迁发而为之,词中“香云已失金钿翠,小景犹残画扇秋”(《鹧鸪天・复幕重十二楼》),“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娉婷卢女娇无奈,流落秋娘瘦不禁”(《鹧鸪天・一日春光一日深》),等等,词句刻画出了一个个命运无法自主的女性形象,她们以娇艳之玉体却遭遇了流落之命运,同时词人对她们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元好问晚年一直专注于著史,同时他的“以词存史”观,客观上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原为小道的词具有了诗一样补察时政的作用。赵维江先生在《金元词论稿》的遗山词论一篇中写道:“元遗山有意识地将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词’与庄严的‘信史’联系在一起,认为‘词’同‘诗’一样,有着‘史’的价值与功能,这种词史意识是遗山词学观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15}   ①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卞歧整理,凤凰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4}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王幼安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第65页。   ③ 张晶:《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⑤ 陶然:《金元词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⑥⑩{11}{12}{13} 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64―765页,第763页,第421页,第26页,第495页。   ⑦{8}{9}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91页,第92页,第193页。   {14} 刘明今、顾易生:《宋金元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89页。   {15} 赵维江:《金元词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 (金)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吴庠.遗山乐府编年小笺[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2.   [4] 赵永源.遗山乐府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作 者:毕宇甜,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email protected]

  摘 要:现存的遗山词作有383首之多,再加上周笃文教授经过考证后加入的10首,所以遗山词将近有400首。据统计元好问共创作了65个词牌的词作,其中大部分为长调慢词。在这65个词牌中,遗山创作《鹧鸪天》词牌的作品数量最多,有51首,笔者重点选取遗山《鹧鸪天》词中的精华部分:《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探讨其艺术特色以及体现出来的词学观点。   关键词:元好问 《鹧鸪天》词 艺术特色 词学观点    一、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的艺术特色    1.遗山《遗山乐府》之比兴与屈原《离骚》之比兴    汉・王逸《离骚序》中:“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①香草美人意象早在屈原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拟弃妇以抒情,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笔者认为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表面借助的是宫体这一形式,实则在精神上却继承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屈原诗作里的“君”在遗山词作里也上升为了“国”,屈原诗作中的“美人”和“弃妇”是屈原自比,借指忠贞贤良之士。遗山词中的“美人”和“思妇”也是遗山自况,况周颐认为:“遗山晚岁鼎镬余生,栖迟零落,兴会何能飙举?知人论世,以谓遗山即金之坡公,何遽有愧色耶?充类言之,坡公不过逐臣,遗山则遗臣、孤臣也。”故元好问词作中表达男女的相思爱恋暗含着元好问作为金朝遗民对金王朝深深的依恋之情,宫墙之内女子的闺愁也寄托了词人自己的身世之悲,家国之痛。②    2.遗山《宫体》八首、《薄命妾辞》三章的寄托手法    有学者认为:“由于词体的特殊性,遗山词不像其‘丧乱诗’那样将金末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痛历史画面直接摄入作品,但作为一种底蕴,在词中折射出来,显得更为沉郁悲凉。”③笔者认为遗山《鹧鸪天》词成就最高的就在于其《宫体》八首和《薄命妾辞》三章。况氏在《蕙风词话》说遗山:“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托于词。《鹧鸪天》三十七阙,泰半晚年手笔。其《赋隆德故宫》及《宫体》八首、《妾薄命辞》诸作,蕃艳其外,醇至其内,极往复低回,掩抑零乱之致。而其苦衷之万不得已,大都流露于不自知。此等词宋名家如辛稼轩固尝有之,而犹不能若是其多也。遗山词,亦浑雅,亦博大,有骨干,有气象。”④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宋金元卷》中也谈到元好问以爱情、王沂孙等《乐府补题》诸作者以咏物来寄托家国之感,对于后来的词人,特别是晚清词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是清代最主要的两大词派。常州派代表词人张惠言在《词选序》提出了尊词体,崇比兴,区正变的观点,他们倡“意内言外”之说,以寄托为词之最高境界。关于寄托,陶然在《金元词通论》里认为:“寄托往往托之于咏物,咏物词起源甚早。敦煌词中已有咏物之作。但咏物词体的确立当是在北宋,苏轼的《水龙吟》咏杨花。”清代沈谦《填词杂说》云:“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首,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故此后单纯描摹物态已算不上咏物之高格了,必须要有深挚之情感投注于所咏之物,正如张炎《词源》所云:“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既要能曲尽物态,又要能有所生发,而这种生发也就是后人所谓寄托之意。咏物词在南宋风靡一时,姜夔、史达祖、吴文英诸人皆有咏物名篇,如姜夔《暗香》《疏影》以咏梅花;史达祖《双双燕》咏春燕。尽管这些咏物词都十分精妙妥帖,但真正来说,寄托之意并不很明显。“往往在疑似之间和有意无意之间,词人未必有意识地在词中寓有寄托。”⑤元好问在《鹧鸪天》词里咏物的也有几处,如《鹧鸪天・瘦绿愁红倚暮烟》《鹧鸪天・月窟秋清桂叶丹》为咏莲之作、《鹧鸪天・桂子纷翻露黄》为咏桂花之作,等等。这些词或借咏物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或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笔者认为元好问的寄托之法在南宋与元明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二、遗山《宫体》八首和《薄命妾辞》三章所体现出来的词学观点    1.“真诚”和“雅正”    遗山《宫体》八首,借宫体以抒怀。宫体本为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时形成的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关于宫体名称的由来,《梁书・简文帝本纪》:“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首先从内容上看,遗山《宫体》八首,都是以深苑女子为表现对象的。如《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中“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再如《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中“庭前花是同心树,山下泉分两玉流”,又如《鹧鸪天・天上腰肢说馆娃》中“行云著意留歌扇,远柳无情隔钿车”,这三篇均以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的感情基调。《鹧鸪天・小字缭绫写欲成》中“愁易积,梦频惊。闲衾欹卧觉霜清”,《鹧鸪天・自在晴云覆苑墙》中“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鹧鸪天・复幕重锦作天》中“春风无意惜芳研”,《鹧鸪天・好梦初惊》中“莺有伴,雁离群。西窗寂寞酒微醺”,这四篇所展现的都是深苑女子的寂寞闺愁。另外还有一篇《鹧鸪天・八茧吴蚕胜欲眠》是词人写给自己的亡妻张氏的,也极其哀婉动人。其次从意象上看,词作中多处写到“月”,比如有“小楼人静月侵休”“月明不放寒枝稳”“徘徊月明驻清光”“万古清光此夜圆”“残灯收罢空明月”,等等,“月”与“静”“寒”“清”“空”等词出现在同一词句里,营造出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此外还有“候馆灯昏”“憔悴鸳鸯”“远柳暮鸦”“寒枝乌啼”“秋风断弦”“残灯暮云”,等等,冷色调的意象给人勾勒了一幅幅清冷空灵的画面。尽管词人的意象群里有“金屋暖,玉炉香”,但笔锋一转却是“春风都属富家郎”(《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又有“金络马,木兰舟。谁家红袖水西楼”,但紧接着却又写“春风杀宫墙柳,吹尽香眠不放休”(《鹧鸪天・憔悴鸳鸯不自由》),又有“周画,洛阳花。一枝浓艳落谁家”,但却又写“春寒恨杀如年夜,庭树阴阴欲暮鸦”(《鹧鸪天・天上腰肢说馆娃》),这样的暖冷交错,给人一种更深的生命悲喜体验。像这样的《鹧鸪天》词作就不一一列举。再次从风格上来看,遗山《宫体》八首,虽名为宫体,实则并无宫体诗的绮艳、雕琢之弊,也不以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神态,举止为主,他将宫体诗雅化了,这当然与他的词学观点有很大关系,元好问本人在《新轩乐府引》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东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天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⑥可见遗山论词注重抒发的是真情、真性,至于借助什么样的形式不重要。关于这点,宋代作家也多有论述之语。北宋名儒吴处厚在《清箱杂记》中说:“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亦不害其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若言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也不尽也。”皮日休曰:“余尝慕宋之为相,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之词,及观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丽,得南朝徐庾体。然予观近世所谓正人端士者,亦皆有艳丽之词,如前世宋之比。”⑦然后他又说:“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渊明作《闲情赋》,盖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故防闲之。”⑧南宋罗泌也在《六一词跋》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之常也。诗三百篇,如俟城隅,望复关、标梅实、赠芍药之类,圣人未尝删焉。陶渊明闲情一赋,岂害其为达,而梁昭明以为白玉微瑕,何也?公性至刚,而与物有情,盖尝致意于诗。为之本义,温柔宽厚,所谓深矣。”⑨笔者认为元好问的“真诚说”也是对宋人的继承与发扬。    元好问晚年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提出:“唐诗之所以值得推崇在其‘知本’。‘何为本?诚是也’。‘故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故曰不诚无物’,‘故言无所生,心口别为二物’。同时他又称‘唐人之诗,其知本乎,何温柔敦厚蔼然仁义之言之多也。’”⑩在另一篇文章《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中他又提道:“‘诚者何?不自欺之谓也。’”{11}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元好问认为作诗要“以诚为本”,这种诚一为真,二为正。关于诚,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便不再赘述。关于“正”,元好问在《赠答杨焕然》里说:“诗之久不作,雅道不复陈”{12},在《太中大夫刘公墓碑》里说:“风雅三百正而葩,何以蔽之思无邪。”{13}顾易生等人的《宋金元文学批评》中谈道:“‘正’为元好问一生所服膺的原则,它包含两个内容,一为思想道德之正,一为文字风格之正。”{14}这也就不难理解遗山的《鹧鸪天》词虽和苏轼一样作宫体,但不论从内容,还是从风格上看,都没有宫体的弊端。同时笔者认为元好问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南宋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将传统的婉约艳词清刚雅化。    2.词史观    常州派的中后期代表人物周济在他的《论词杂著》中确立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词史观,他的这一“词史”概念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学者认为《薄命妾辞》三章应为词人有感于两宫北迁发而为之,词中“香云已失金钿翠,小景犹残画扇秋”(《鹧鸪天・复幕重十二楼》),“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娉婷卢女娇无奈,流落秋娘瘦不禁”(《鹧鸪天・一日春光一日深》),等等,词句刻画出了一个个命运无法自主的女性形象,她们以娇艳之玉体却遭遇了流落之命运,同时词人对她们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元好问晚年一直专注于著史,同时他的“以词存史”观,客观上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原为小道的词具有了诗一样补察时政的作用。赵维江先生在《金元词论稿》的遗山词论一篇中写道:“元遗山有意识地将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词’与庄严的‘信史’联系在一起,认为‘词’同‘诗’一样,有着‘史’的价值与功能,这种词史意识是遗山词学观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15}   ①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卞歧整理,凤凰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4}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王幼安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第65页。   ③ 张晶:《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⑤ 陶然:《金元词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⑥⑩{11}{12}{13} 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64―765页,第763页,第421页,第26页,第495页。   ⑦{8}{9}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91页,第92页,第193页。   {14} 刘明今、顾易生:《宋金元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89页。   {15} 赵维江:《金元词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 (金)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吴庠.遗山乐府编年小笺[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2.   [4] 赵永源.遗山乐府校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作 者:毕宇甜,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元好问论诗绝句
  • ♬ 论诗绝句三十首,妙解千年诗歌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最重要的诗论作品.以诗论诗,上承杜甫<戏为六绝句>及诸人诗论,下启王渔洋等人仿效论诗,以彰显"正体"为经,以评论历代诗人为纬,交织成篇.论诗自汉开始,历经魏﹑晋﹑刘宋﹑北魏﹑齐﹑梁﹑唐﹑ ...

  • [精品]母亲七十大寿答谢词
  • 篇一:母亲七十大寿答谢词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 今天是我父亲母亲七十大寿的好日子, 欢迎各位来和我们共享这 份喜悦和快乐.在此,我代表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在我们眼中,父母就是这样用他 们山一般伟岸的脊梁给我们撑起一片天, 用他们海一般广阔的胸怀容 我们在家的 ...

  • 转贴:论诗绝句24首
  • 2012-08-21 22:42:46|  分类:美文共分享 |举报 |字号 订阅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 ...

  •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陶诗的和谐境界
  •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与陶诗的和谐境界 近代关于陶渊明最早的学术研究,当首推王国维.他在<人间词话>认为:词的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眼泪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 ...

  • [论诗绝句三十首]
  • <论诗绝句三十首>金·元好问 1.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2.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刘越石:西晋诗人刘琨. 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风云若恨张华少:钟嵘&l ...

  • 元好问的的诗词全集.诗集(476首全)
  •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诗集(476首全)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

  • 东晋陶渊明的五言诗
  • 东晋陶渊明的五言诗.庞参军是作者的邻居,将出使江陵,向陶渊明告别,陶渊明以此诗作答.前八句追忆与庞参军真挚深厚的友情,后八句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怀.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陶渊明,一名潜,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答庞参军 序言 三复来贶①,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②良对,忽 ...

  • 高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
  • 高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 高考作文常用古诗名句 古诗名句分类一:善于写作 1.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不随大流,有创新) 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自然.真情.翻译:天上奏出的箫声由自己演奏出来,这种乐趣真是太 ...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论诗标准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论诗标准 赵非 河北大学&%'级古典文学硕士 摘 河北保定 &()&&&* 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系统阐述作者理论思想论诗诗,诗中作者坚持儒家传统的 对待文学的标准-认为诗歌的写作和评论要突出.诚/与.正/的标准,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