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
!$$%年#月地理科学进展&’()’*++,-)*()’.&/01234!"!-24#
56748!$$%
0123456789:;?@
!"#!$%&!$’()!"#*+,!-%./!$
:#4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
!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A8"对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得出格状沙障
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草头高度F$所对应
的最大间距NC6O!得出格状沙障中心沙粒的起动风速随沙障规格和深宽比FPN的增加而减小!建
立了栅栏下风侧风速为来流风速的百分率与栅栏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并对不同孔隙度尼纶网栅
栏的风沙阻导效应&直立植物及戈壁砾石覆盖防沙措施的粗糙特征&化学工程固沙措施等进行了
广泛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指出与
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亟待
加强与生态环境恢复,资源高效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BCD"风沙危害防治#格状沙障#阻沙栅栏#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物理学机理
EFGHI"@#%%#@A#=4=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使得人类获取资源并影响环境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处于极端干旱环境的沙漠!早已成为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随之而来的地表疏松沙质沉积被风力吹蚀&搬运和再堆积过程导致的风沙危害问题日益严峻*风沙危害防治研究也称为治沙工程学Q#R!是以物理力学观点研究风沙运动及其动力过程Q!R&风沙危害的形成机制!探索减少风沙流输沙量&消弱近地表风速&延缓或阻止沙丘前移!防治风沙危害的有效措施及其防治原理Q"R*
风沙危害的防治开始于海岸沙丘的治理*自#B世纪%$年代丹麦开始海岸沙丘治理以来!英国&荷兰&德国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都采取措施治理海岸风沙危害Q#R*#A世纪;$年代!中亚卡拉库姆沙漠铁路和运河的风沙危害!迫使科学界不得不展开风沙工程学相关研究!学者们对地貌要素的评价予以特别重视!提出注重保护和利用先前形成的地貌要素!通过地形与工程设施的和谐结合保持地貌单元的动态平衡!预防地貌破坏因素的引入Q%!=R!干旱荒漠环境中!地貌的轻微破坏可能导致极为不良的环境过程*修筑卡拉库姆沙漠铁路时!已经试用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世纪"$年代!西亚和北非沙漠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撒哈拉&内夫德等沙漠地区相继修建了公路!曾采用高立式塑料网方格&水泥条格状沙!"#$"!$$"9$##%&’$"!$$"9#$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男&)
#*!"#$%&!"卷障!喷洒原油"乳化石油"高分子聚合物等措施防治风沙危害#
在已有理论指导下!国内风沙工程学及其应用研究迅速崛起$#$%&年!世界上第一条穿
%%包兰铁路建成!为防止风沙危害!构建了由前沿高立式阻沙越流动性沙漠的铁路干线%
带&草方格与无灌溉植物固沙带&灌溉造林带等多措施镶嵌组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绿色长廊$!’世纪$’年代初!我国建成全长%**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在先期试验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建成以半隐蔽草方格固沙沙障与高立式阻沙沙障相结合的机械防护体系!并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
’风沙与荒漠沙丘物理学(+,-./01234!#$*#5678&’铁路防沙()彼得普梁多夫94!#$%&*"’沙地风蚀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沙堆防止问题()兹纳门斯基!"!#$7’*"’沙地风蚀的物理原理()伊万诺夫#$!#$:!*"’实验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刘贤万!#$$%*等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成果的相继出版!以及近年来对风沙危害防治措施及其物理;力学机理的深入研究6:!#78!标志着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与应用技术的日臻完善$本文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学机理
!"#!"#$
关于草方格沙障与风沙流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特征!有学者进行过研究6:!#:!#&8$凌裕泉6#8假设障内沙面为一段圆弧!沙面最高点处圆的弦切角为干沙的休止角!进而从理论上得出草方格沙障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王振亭等6&8针对草方格沙障内部有涡流存在的特点!在引入适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单排理想涡列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了沙障不同草头高度!其中!当沙障高度的最大值在&#@)!#’&@)之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沙体系中新设置的芦苇方格沙障高度不应大于:’@)$韩致文等6$8对!A%)#!A%)"%)$%)和#’)$#’))高度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4!"!!"#$%&’()#$*+
"#$%&’(’)等人在密度为*+,的单排栅栏的下风侧地表-+./高处"分别测得距风障水平距离*0#10#20#!30$0为风障高度%处的风速为上游主风速的4+,&4*,&1-,&5+,"表明单排风障能有效地降低风速’)’6’789:;;?;%#;@3+A为了确定风障下游风速与主风速比值的百分率$!"#%与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对几种风障进行了观测!用安置在风障中线上风侧!+/处距地表3+./高处的风速仪测定来流风速"在风障下风侧40&!+0&!40&3+0和-+0处距地表3+./高处观测风障降风效率"结果显示"下风侧-+0处风速恢复为上风向来流风速"风障密度指数$$%%&下游风速为主风速的百分率$!"#%和下风向距离(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0(1)2.B+/C
其中!+&3,D$%.3(242C-)-2"/&3,3.D5)5’’6C-’E-
屈建军等@!+A在F!G!!/HI!实验风速下"对不同孔隙度$!G4+,"44,&*+,"*4,&-+,"-4,和3+,"34,%&与主风向成不同交角$"G-+#&*4#&1+#和2+#%的尼纶网栅栏的风沙阻导效应"以及不同实验风速下$F!G5’2!/HI!&!*/HI!和3-’53/HI!%不同孔隙度$!G!-’E,和15’*,""G2+#%尼纶网栅栏的积沙效应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指出尼纶网栅栏的作用兼有疏透和通风两种性能"最佳孔隙度!G*+,"*4,"高度0G!’3$的尼纶网栅栏"保护范围达-+0以上"尼龙网栅栏还具有一定导沙性能"其临界角约为*4#"超过*4#"导沙效率降低(
凌裕泉等@3!A在包兰铁路沙坡头地区对荆条笆&树枝&玉米秸和竹条笆等几种材料阻沙栅栏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栅栏防护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栅栏的孔隙度&高度&设置部位&风况和沙源"与材料性质无关"孔隙度!G-+"*+,&高度0G+’E"!/&与主风向交角"G5+#"2+#的栅栏"阻沙效果最佳"其有效保护范围达5’40"!!’-0)
韩致文等@2A在F!G5’+"!+’+和!4’+/’HI!实验风速下"对紧密型*!G!+,%+疏透型*!G3+,%和通风型*!G*+,%三种不同结构复膜沙袋阻沙措施的流场特征和蚀积状况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指出复膜沙袋阻沙体附近存在拐角阻滞绕流区#阻沙体顶下方抬升加速区#阻沙体后回流区#阻沙体后贴地层低速回流区等功能区"其规模大小和能量强弱决定着降风阻沙效应’紧密型#通风型和疏透型复膜沙袋阻沙措施"分别对不同沙害状况和防护标准的流动性沙漠地区工业设施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有人根据沙丘进退表现为沙脊线的摆动这一现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试验过直立复膜沙袋控制沙丘脊线移动的防沙技术@33A"并对防沙效果进行了后期观测"认为用直立沙袋控制沙脊线移动"适于沙丘脊线明显的格状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区,
!"#,-./!0123456789%&:;?@)ABC
国内外对砾石的风蚀抑制效应进行了许多研究,薛娴等人@!!A以敦煌莫高窟顶风蚀防护为例"对戈壁砾石的防护效应进行了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研究"发现砾石的形状和高度对增加地表粗糙度&抑制风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出风蚀作用停止后的稳定床面有其特定的粒径配置和砾石覆盖度"相同覆盖度和低风速及近地面状况下"砾石形状参数#*#GHJ0"H为顶面积"0为高度%对粗糙度的影响大于砾石高度"但是在高风速及距地面较高范围内"则反34A之&等@!3"!-"3-N认为""降低可
:(!"#$%&!"卷蚀床面上的剪切力!从而达到抑制风蚀的效果!并且将砾石对风蚀的抑制方式量化为侵蚀率#$和临界摩阻速率%&"刘连友等’!()把砾石覆盖对吹蚀速率的抑制作用表达为砾石铺压的密度效应和空间排列效应!发现在一定的风力条件下!吹蚀速率随砾石覆盖密度的增加呈现指数递减变化"在一定铺压密度下!不同铺压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吹蚀抑制效应!从小到大依次是#平行条带铺压!簇状铺压!斜交条带铺压!垂直条带铺压!随机铺压$*+,-+./.曾指出’!0)!砾石高度可影响风速廓线的弯曲高度!因为不同形状和高度的砾石吸收地表的风动量不同!起到的抗风蚀效果自然也有所区别$12334&&5和#2,4曾在风洞中证明风积沙在风蚀作用下!其粒配有可能重新分布’!6)!72334&&4’!8)也表述了地表物质的粒径分布对风蚀起动风速具有重要作用$
在研究近地表气流与下垫面的相互作用时!研究者们通常引入粗糙度的概念!表达下垫面在气流作用下的阻力特征!通过风速廓线的观测来计算粗糙度$目前已提出多种关于粗糙度与下垫面性质关系的表达式’"9)$
在诸多措施中!植物防沙是控制风沙危害的最有效措施’":)$由于植物分散了近地表气流中的风动量!从而引起近地表风速廓线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用在植物上的拖曳力!拖曳力的反作用力为植物对气流的阻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直接测量拖曳力来确定气流中障碍物的阻力特征%124;-++?用拖曳力天平对盘面上有无障碍物条件下的气流拖曳力进行了对比测量’:@)"针对澳大利亚干旱区稀疏植被特征!A+
在风蚀防治设计中!阻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无量纲的阻力系数常被用来表达流体中障碍物的阻力特征’"")$
为了评价植物在土壤风蚀中的作用!H3+&4曾在风洞中测定了不同疏透度栅栏的阻力系数’"@)"I+;4?与JK2L>/
各种防治风蚀的措施旨在削弱风力的侵蚀能力或增大地表的抗蚀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与砾石覆盖组合措施可获得理想的防风蚀效果!董治宝等’:M)在风洞实验室N#OMD9$:"D9>5P:指示风速下!测定了不同直立植物侧影盖度&不同砾石盖度地表及其组合条件下的阻力系数!建立了阻力系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指出阻力系数取决于地表状况和风速!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当直立植物与砾石覆盖组合应用时!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的作用随植物侧影盖度的增大而减小!直至对阻力系数无任何贡献$直立植物和砾石覆盖防止风蚀措施最理想而经济的参数为%9D0!的植物侧影盖度或9D!!的砾石覆盖度$!"#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
化学固沙是通过喷洒粘合剂等化学物质"在流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壳层#柔性固结层或弹性固结层"使沙丘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气流与松散沙层的直接作用"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固沙剂一般都具有粘结性和渗透性"而沙粒之间存在约"!#的微小通道"当固沙液喷至流沙表面"液滴渗入沙体"除与沙粒以简单粘结作用胶结外"还存在固沙剂颗粒的电性或功能团与沙粒之间产生电荷作用%分子内力作用等复杂过程"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网状结构"将沙粒粘结在一起$%&’"使流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结皮&
前苏联!(%)年开始试验沥青乳液固定流沙"后来在库尔斯克沙地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固沙试验"土库曼沙漠研究所配制了聚合物*系列’*+)"*+,"*+(("在实验室及野外试验并测定了固结层的机械强度%抗风蚀性%渗透速度与深度等)后来在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尔库姆沙漠使用-./0123.进行固沙试验)近年来还进行了丁二烯苯乙烯%456+!7等化学固沙材料的试验研究$%"’$
美国在!(78年以来先后在莫哈维沙漠的爱德华空军基地%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以及内华达州的默丘里原子弹试验基地"用一种叫90:./.;的石油树脂乳液进行防尘和固沙试验$魏茨曼研究所和氰胺公司分别研制出适于流沙固定的尿素+甲醛%尿素+双氰胺和46+(’聚丙烯酰胺(制剂$%(’$英国用?0=@A.BC岛和以色列及澳大利亚的沙漠中进行了固沙试验)以色列自D8世纪,8年代以来曾使用沥青乳液"9E/B10="
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韩致文等$!,’在实验室配置并优选出IJ4%IJ5%KL>和>ML)种抗性较好的固沙剂"颗粒粒径8ND!#!8N7!#"粘度!D5BN1!!75BN1"!8"!&8"温度下无沉淀"实验抗压强度!N865B!!DN!6OB"!8"!PD8"低温下重量损失率8!!Q"R"紫外光照射%88:强度损失率8!)DR"在E#S7N8!D7N8#N1P!实验风速下"风蚀量8!)N8GN:P!N!88?#PD"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各固沙剂均有良好渗透性"形成8ND?#!8N7?#厚的固结层$在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危害防治中"程道远等人$)8’从沥青乳液配方%稳定性%渗透深度%固结层抗风蚀性等方面"对沥青乳液固定流沙进行过试验研究"在流沙表面喷洒沥青乳
**546#5J4#5J4?等材液能有效固定流沙"有效年限达D!7年"并对几种高分子聚合物*
料的配置方法#固结体抗压强度#抗风蚀性等要素的实验测定与野外喷洒试验结果显示$%&’"几种固沙剂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尤其以5J4和5J4?效果最好)胡英娣对不同配方与用量的水玻璃溶液进行了固沙试验"取得预期的固沙效果$)!’&固结层在E$S7"&"!8"!7"D8和D7N%#N1P!实验风速和"S7%#!7%和D7%模拟坡面情况下"纯气流作用时"即使在"S%8%#E$SD7#1P!"也无风蚀)而在携沙气流作用下"风蚀量明显增加"当E$&!7#1P!时"风蚀量发生突变)同种固沙材料在相同速度风沙流作用下"随"增大"风蚀量加大"当坡度"’7%时"风沙流对固结层均无明显侵蚀""S!7%时风蚀量加大""S%8%时风蚀量急剧增大$)D’&
%风沙危害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
作为风沙工程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风沙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4!"#$%&!"卷安全畅通运营!流沙掩埋防护带的方式和速度!麦草方格沙障的有效使用年限等因子"提出防护带宽度计算公式#
!"#$%&
式中#!为防护带宽度$#为沙障有效使用年限$$为防护带边缘年平均沙埋宽度$&为预留安全宽度%
冯连昌给出的草方格沙障防护带宽度模型为#$$%#
##
’"#(%)!,-.!0/1%&.+*"+/"+
式中#’为防护带宽度&’($(为沙丘移动速度&’)*+,($#为草方格沙障有效使用寿命$)为单位宽度的年输沙量-’"*+,’+,.$-为草方格沙障外露高度$0/为草方格沙障年损失高度&’’$&为风沙流进入腐朽草方格沙障防护带后"其携带砂粒的沉落距离"一般为!/!"/’%其中#
#
)"2!3*(**
式中#3*为第*次起沙风作用时间$(*为第*次起沙风平均风速$2为地区性输沙系数,由野外观测资料计算可得4$#为一年中风沙的总出现次数%
所谓临界保护宽度&&5’是指风速随高度和距离的变化趋于稳定!过沙量趋近于零的防护宽度%刘贤万在风洞实验室对临界保护宽度&5进行了模拟并得到野外验证结果的支持"平坦地表上的草方格固沙带&5为"/’"考虑到野外地形和气流的复杂性"提出了实际防护宽度公式#!%#
&"(6%&5
&为实际防护宽度&’’"&5为临界保护宽度"(为当地风沙流或沙丘前移压埋草方格的速度&’)*"+,’"0为保护年限&*’%
凌裕泉在研究包兰铁路沙害治理时对防护体系宽度问题进行过讨论#$1%"指出根据沙丘移动速度计算防护体系宽度更有意义"并以风沙运动规律!格状沙丘主梁的移动速度及铁路有效使用年限为依据"提出了防护体系的基本宽度$王训明等在考虑了诸多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机械防护体系宽度理论模型#$2%%
尽管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尝试建立了风沙防护体系的理论宽度模型"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普适性的结果%
$结语
作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问题"成为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干旱区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3)45"气候干旱"地表砂物质丰富"风大且频繁"是沙漠化与风沙危害的重灾区"沙漠化面积正以!$2/6’!)*+,的速度扩大#$7%"风沙危害日趋严重"给经济!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与干旱风沙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工程学理论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
长期以来"以风沙危害物理过程及其防治技术为对象的风沙工程学研究"一直作为沙漠化及其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流沙固定已不是单纯的沙害防止问题"而是作为生态环境治理$脆弱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密切相关#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国内外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风沙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但风沙工程由传统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中"成功的范例和模式并不多见#因而"亟待加强与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资源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致谢!本文得到董光荣研究员"刘贤万研究员的具体指导#作者谨致谢忱$
!"#$
#!$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治沙工程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刘贤万%实验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朱震达%中国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01%(/()2(*(1334567089%&:;#.#
1%(1)#233L5)K/%8367#8#%#,$>#?)#/($"+%>%"@A.3;38"B%C%"D5/#:($"&%-%EF5G%83%$%7)(H)(F3(880;4)(I%66($3$(4)(60F#:3704)(/0:*%880;(.J%K7($$56*($3A;4%6G#80;4567089L5)K/%86K(?++@%"(4)(60
&:;#.#
#*$0123456"7%8%9:;?@>4A054B3C136136D;>;EFDG3;>%H;BI4EJ&K;F:G;3"!’-!"-!!,.%
#/$常兆丰"仲生年"韩福贵等%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中国沙漠"+..."+.L-M!-,,!-,/%#($王振亭"郑晓静%草方格沙障尺寸分析的简单模型%中国沙漠"+..+"++L)N"++’!+)+%
#’$韩致文"刘贤万"姚正义等%复膜沙袋阻沙体与芦苇高立式方格沙障防沙机理风洞模拟实验%中国沙漠"+..."+.O!N&-!!--%
#!.$屈建军"刘贤万"雷加强等%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风洞模拟实验%中国沙漠"+..!"+!L)N&+/*!+(.%
#!!$薛娴"张伟民"王涛%戈壁砾石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于野外观测结果%地理学报"+...",,L)N&)/,!)()%#!+$H;GP13"Q%K%R4EF13616SG>FP;3F4AF:;T4G361E=51=;E4U;EE4G2:>GEA1@;>B?F:13G3E;>FE?@F;6"GRB?36>GRR5=4A>;6?P;3F%V;4P4ER:4542="!’’("+,&!!!/%
#!)$W4:5"X%X%"Y?J;61%9:;;AA;@F4AE4G2:3;>>@43A?2GE1F?4343U;54@?F=RE4A?5;>?31EF?A?@?15Q:133;5%X1EF:CGEA1@;>136Z136A4EP>"!’’("+)&!,’!!*’%
#!-$董治宝"[E=E;1E"D%W%"高尚玉%直立植物防沙措施粗糙特征的模拟试验%中国沙漠"+..."+.L)N&+*.!+*)%#!,$董治宝"高尚玉"[E=E;1"D%W%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组合措施的防风蚀作用%水土保持学报"+..."!-L!N&/!!!%#!*$韩致文"胡英娣"陈广庭等%化学工程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沙害防治中的适宜性%环境科学"+..."+!L,N&(*!((%#!/$朱俊风"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凌裕泉%草方格沙障的防护效益%流沙治理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刘贤万%草方格沙障的风洞试验%流沙治理研究L二N%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0?5TE4"\%D%"[E=E;1E"D%W%关于几种风障防蚀特性的评述%水土保持科技情报"!’’(L-N",!!,-%
#+!$凌裕泉"金炯"邹本功等%栅栏在防治前沿积沙中的作用%中国沙漠"!’(-"-%)&&!*!+,%
#++$卢春阳%控制沙脊线防沙试验研究%干旱区研究"!’’/"!-L+N&-+!--%
#+)$71GR1@:"K%7%"V?55;FF;"D%8%"Z;=>"\%[%9:;;AA;@F4AE4G2:3;>>;5;P;3F>43B?36;E4>?43F:E;>:456%\4GE3154AV;4R:=>"?@157;>;1E@:"!’’)"’(LD+N&).+)!).+’%
#+-$V?55;FF;"D%8%CF4@JF4343B?36;E4>?434A;E46?T5;>GEA1@;>%\4GE3154AV;4R:=>"?@157;>;1E@:"!’(’"’-LD!.N&!+((,!!+(’)%
#+,$01@:1U4U"8%@E?RF?434A6;U?@;>4AB?36;E4>?43%W4E566;>;EFE;>;1E@:"!’’+")&-.!-)%#+*$刘连友"刘玉璋"李小雁等%砾石覆盖对土壤吹蚀的抑制效应%中国沙漠"!’’’"!’L!N&*.!*+%
#+/$"4A!
!L!"#$%&!"卷#!$%&’(()**+!,-,!.’/)!0-1-234*’/()5’+(6578)9*:468:(3*+395;)5;34*?@A4:3/)24674)++395B395:648+!CD$$!E"-
#!D%F3()G’(()**)-F):’9))::)/*’H)=’95H)(6/’*9H’4698)9*!EDJ$!E!K!"LD!!"E"-
#"L%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K科学出版社!ED$J!!"!!M-
#"E%董治宝!陈广庭-生物防沙物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沙漠!EDDN!ENO"PKQQ!Q$R
#"!%034+?3((!SRTRF4378)3+A4)8)9*+’946A7?9)++3443
#"Q%2(3*)!>RSRX?)543769+866*?:(3*I(3*)=’*?3:)9/)’88)4+)5’9’*+*A4;A()9*;6A9534IA;(’/3*’69RY6RNQZ:)ZEJ!EDNQR
#"M%U37)9!BRSR@[’5864)!>RBR&’95;4)3[54373+’9:(A)9/)5;!EDJE!EQO"PKQNQ!QNMR#"N%034+?3((!SRTRF4378)3+A4)8)9*+46A7?9)++3443
#"$%巴巴耶夫!R"R著%胡孟春译&R苏联荒漠流沙的固定R北京$海洋出版社!!LLERELQ!EEMR
#"D%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R治沙工程学R北京K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EDD$REEJ!E"MR
#QL%程道远!赵小玲!康国定R沥青乳液固沙实验研究R流沙治理研究O二PR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REDDER""M!"Q$R#QE%胡英娣!周洁R水玻璃固沙实验研究R流沙治理研究%二&R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REDDER"M$!"NMR
#Q!%胡英娣R几种化学固沙材料抗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R中国沙漠!EDDJ!EJOEP!EL"!ELNR
#Q"%徐峻岭R半隐蔽麦草方格沙障防护宽度的探讨R中国沙漠!ED$!!!O"PKEN!!"R
#QQ%冯连昌R草方格沙障防风原理及其防护宽度的计算公式R第二届全国风工程及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ED$N\Q"J!QQ!-
’’以包兰铁路为例-流沙治理研究O二P-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QM%凌裕泉-铁路沙害治理体系的风沙物理学原理’
EDDE-!DJ!"L$-
#QN%王训明!陈广庭-塔里木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效益评价及防沙带合理宽度的初步探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EDDJ!EEOQPK!$!"M-
#QJ%王涛-走向世界的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沙漠!!LLE!!EOEPKE!"-
!"#$%$&#$%%’#$&(%")*’%(%$+)"$,(%-."$#)(
/012/3$)"$,."4"’,-/$+’/2
U1Y]?’=)9E!&1YGX36E!F^YG]?’;36E!]U1YG&)’8’9E!&1YG_A)‘’9E\!
OERT)9H’4698)9*3(395
>97’9))4’97.)+)34/?W9+*’*A*)!a1@!B39b?6AJ"LLLL(
!Ra?’9)+)1/35)8/6(67
51)+’"-+KX?46A7?5))I(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A!"#$%&’()*$+,-$%&.%/)+$*0"*1".+10$"#2$/&%3*43.%0$%51".+6#$"5+$%#$"1$173*0*0$3.!%#$"1$&8+388$#$.*1".+6#$"5*4($1".+*0$#"*$&8+$(*0".+73+*0!"#"".+1$*)(*0$#$/"!*3&.6$*7$$.*0$#"*$&8/$$7"#+73.+2$/&%3*4".+)(7"#+73.+2$/&%3*4&86"##3$#1".++31*".%$&8/$$7"#+&86"##3$#1,-$"/1&1*)+4*0$$88$%*&86/&7.1".+6/&%53.9".+*#".1(&#*3.9&8+38!8$#$.*(&#$#"*$&8.4/&..$*6"##3$#1"*0$"$#&:#&)908$"*)#$1&803901*".+3.9(/".*".+;&639#"2$/’)/%0".+%0$’3%"/1".+83$+,=0$("($#(&3.*1&)**0"*%/&1$%&’63."*3&.&8$%&:$.23#&.’$.*%&.*#&/:."*)#"/#$1&)#%$+$2$/&(!’$.*".+1)1*"3."6/$+$2$/&(’$.*31"7"48/&7.1".+%&.*#&/#1+$2$/&(’$.*3.*0$8)*)#$,?.*0$’$".*3’$"*0$*0$&81*)+4&.*0$%&’63."*3&.&86/&7.1".+0">"#+%&.*#&/&8$%&:$.23#&.’$.*#$%&2$#".+."*)#"/$88$%*32$+$2$/&(’$.*"".+*$%0.&/&93%"/$
!"#$%&’(@6/&7.1".+0">"#+%&.*#&/$%0$%51".+6#$"51$6/&%51".+6"##3$#1$9#"2$/’)/%0$
’$%0".31’
第!"卷第#期
!$$%年#月地理科学进展&’()’*++,-)*()’.&/01234!"!-24#
56748!$$%
0123456789:;?@
!"#!$%&!$’()!"#*+,!-%./!$
:#4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
!4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A8"对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得出格状沙障
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草头高度F$所对应
的最大间距NC6O!得出格状沙障中心沙粒的起动风速随沙障规格和深宽比FPN的增加而减小!建
立了栅栏下风侧风速为来流风速的百分率与栅栏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并对不同孔隙度尼纶网栅
栏的风沙阻导效应&直立植物及戈壁砾石覆盖防沙措施的粗糙特征&化学工程固沙措施等进行了
广泛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指出与
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亟待
加强与生态环境恢复,资源高效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BCD"风沙危害防治#格状沙障#阻沙栅栏#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物理学机理
EFGHI"@#%%#@A#=4=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使得人类获取资源并影响环境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处于极端干旱环境的沙漠!早已成为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随之而来的地表疏松沙质沉积被风力吹蚀&搬运和再堆积过程导致的风沙危害问题日益严峻*风沙危害防治研究也称为治沙工程学Q#R!是以物理力学观点研究风沙运动及其动力过程Q!R&风沙危害的形成机制!探索减少风沙流输沙量&消弱近地表风速&延缓或阻止沙丘前移!防治风沙危害的有效措施及其防治原理Q"R*
风沙危害的防治开始于海岸沙丘的治理*自#B世纪%$年代丹麦开始海岸沙丘治理以来!英国&荷兰&德国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都采取措施治理海岸风沙危害Q#R*#A世纪;$年代!中亚卡拉库姆沙漠铁路和运河的风沙危害!迫使科学界不得不展开风沙工程学相关研究!学者们对地貌要素的评价予以特别重视!提出注重保护和利用先前形成的地貌要素!通过地形与工程设施的和谐结合保持地貌单元的动态平衡!预防地貌破坏因素的引入Q%!=R!干旱荒漠环境中!地貌的轻微破坏可能导致极为不良的环境过程*修筑卡拉库姆沙漠铁路时!已经试用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世纪"$年代!西亚和北非沙漠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撒哈拉&内夫德等沙漠地区相继修建了公路!曾采用高立式塑料网方格&水泥条格状沙!"#$"!$$"9$##%&’$"!$$"9#$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男&)
#*!"#$%&!"卷障!喷洒原油"乳化石油"高分子聚合物等措施防治风沙危害#
在已有理论指导下!国内风沙工程学及其应用研究迅速崛起$#$%&年!世界上第一条穿
%%包兰铁路建成!为防止风沙危害!构建了由前沿高立式阻沙越流动性沙漠的铁路干线%
带&草方格与无灌溉植物固沙带&灌溉造林带等多措施镶嵌组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绿色长廊$!’世纪$’年代初!我国建成全长%**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在先期试验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建成以半隐蔽草方格固沙沙障与高立式阻沙沙障相结合的机械防护体系!并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
’风沙与荒漠沙丘物理学(+,-./01234!#$*#5678&’铁路防沙()彼得普梁多夫94!#$%&*"’沙地风蚀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沙堆防止问题()兹纳门斯基!"!#$7’*"’沙地风蚀的物理原理()伊万诺夫#$!#$:!*"’实验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刘贤万!#$$%*等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成果的相继出版!以及近年来对风沙危害防治措施及其物理;力学机理的深入研究6:!#78!标志着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与应用技术的日臻完善$本文在综合评述国内外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学机理
!"#!"#$
关于草方格沙障与风沙流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特征!有学者进行过研究6:!#:!#&8$凌裕泉6#8假设障内沙面为一段圆弧!沙面最高点处圆的弦切角为干沙的休止角!进而从理论上得出草方格沙障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王振亭等6&8针对草方格沙障内部有涡流存在的特点!在引入适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单排理想涡列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了沙障不同草头高度!其中!当沙障高度的最大值在&#@)!#’&@)之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沙体系中新设置的芦苇方格沙障高度不应大于:’@)$韩致文等6$8对!A%)#!A%)"%)$%)和#’)$#’))高度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4!"!!"#$%&’()#$*+
"#$%&’(’)等人在密度为*+,的单排栅栏的下风侧地表-+./高处"分别测得距风障水平距离*0#10#20#!30$0为风障高度%处的风速为上游主风速的4+,&4*,&1-,&5+,"表明单排风障能有效地降低风速’)’6’789:;;?;%#;@3+A为了确定风障下游风速与主风速比值的百分率$!"#%与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对几种风障进行了观测!用安置在风障中线上风侧!+/处距地表3+./高处的风速仪测定来流风速"在风障下风侧40&!+0&!40&3+0和-+0处距地表3+./高处观测风障降风效率"结果显示"下风侧-+0处风速恢复为上风向来流风速"风障密度指数$$%%&下游风速为主风速的百分率$!"#%和下风向距离(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0(1)2.B+/C
其中!+&3,D$%.3(242C-)-2"/&3,3.D5)5’’6C-’E-
屈建军等@!+A在F!G!!/HI!实验风速下"对不同孔隙度$!G4+,"44,&*+,"*4,&-+,"-4,和3+,"34,%&与主风向成不同交角$"G-+#&*4#&1+#和2+#%的尼纶网栅栏的风沙阻导效应"以及不同实验风速下$F!G5’2!/HI!&!*/HI!和3-’53/HI!%不同孔隙度$!G!-’E,和15’*,""G2+#%尼纶网栅栏的积沙效应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指出尼纶网栅栏的作用兼有疏透和通风两种性能"最佳孔隙度!G*+,"*4,"高度0G!’3$的尼纶网栅栏"保护范围达-+0以上"尼龙网栅栏还具有一定导沙性能"其临界角约为*4#"超过*4#"导沙效率降低(
凌裕泉等@3!A在包兰铁路沙坡头地区对荆条笆&树枝&玉米秸和竹条笆等几种材料阻沙栅栏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栅栏防护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栅栏的孔隙度&高度&设置部位&风况和沙源"与材料性质无关"孔隙度!G-+"*+,&高度0G+’E"!/&与主风向交角"G5+#"2+#的栅栏"阻沙效果最佳"其有效保护范围达5’40"!!’-0)
韩致文等@2A在F!G5’+"!+’+和!4’+/’HI!实验风速下"对紧密型*!G!+,%+疏透型*!G3+,%和通风型*!G*+,%三种不同结构复膜沙袋阻沙措施的流场特征和蚀积状况进行了风洞模拟实验"指出复膜沙袋阻沙体附近存在拐角阻滞绕流区#阻沙体顶下方抬升加速区#阻沙体后回流区#阻沙体后贴地层低速回流区等功能区"其规模大小和能量强弱决定着降风阻沙效应’紧密型#通风型和疏透型复膜沙袋阻沙措施"分别对不同沙害状况和防护标准的流动性沙漠地区工业设施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有人根据沙丘进退表现为沙脊线的摆动这一现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试验过直立复膜沙袋控制沙丘脊线移动的防沙技术@33A"并对防沙效果进行了后期观测"认为用直立沙袋控制沙脊线移动"适于沙丘脊线明显的格状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区,
!"#,-./!0123456789%&:;?@)ABC
国内外对砾石的风蚀抑制效应进行了许多研究,薛娴等人@!!A以敦煌莫高窟顶风蚀防护为例"对戈壁砾石的防护效应进行了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研究"发现砾石的形状和高度对增加地表粗糙度&抑制风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出风蚀作用停止后的稳定床面有其特定的粒径配置和砾石覆盖度"相同覆盖度和低风速及近地面状况下"砾石形状参数#*#GHJ0"H为顶面积"0为高度%对粗糙度的影响大于砾石高度"但是在高风速及距地面较高范围内"则反34A之&等@!3"!-"3-N认为""降低可
:(!"#$%&!"卷蚀床面上的剪切力!从而达到抑制风蚀的效果!并且将砾石对风蚀的抑制方式量化为侵蚀率#$和临界摩阻速率%&"刘连友等’!()把砾石覆盖对吹蚀速率的抑制作用表达为砾石铺压的密度效应和空间排列效应!发现在一定的风力条件下!吹蚀速率随砾石覆盖密度的增加呈现指数递减变化"在一定铺压密度下!不同铺压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吹蚀抑制效应!从小到大依次是#平行条带铺压!簇状铺压!斜交条带铺压!垂直条带铺压!随机铺压$*+,-+./.曾指出’!0)!砾石高度可影响风速廓线的弯曲高度!因为不同形状和高度的砾石吸收地表的风动量不同!起到的抗风蚀效果自然也有所区别$12334&&5和#2,4曾在风洞中证明风积沙在风蚀作用下!其粒配有可能重新分布’!6)!72334&&4’!8)也表述了地表物质的粒径分布对风蚀起动风速具有重要作用$
在研究近地表气流与下垫面的相互作用时!研究者们通常引入粗糙度的概念!表达下垫面在气流作用下的阻力特征!通过风速廓线的观测来计算粗糙度$目前已提出多种关于粗糙度与下垫面性质关系的表达式’"9)$
在诸多措施中!植物防沙是控制风沙危害的最有效措施’":)$由于植物分散了近地表气流中的风动量!从而引起近地表风速廓线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用在植物上的拖曳力!拖曳力的反作用力为植物对气流的阻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直接测量拖曳力来确定气流中障碍物的阻力特征%124;-++?用拖曳力天平对盘面上有无障碍物条件下的气流拖曳力进行了对比测量’:@)"针对澳大利亚干旱区稀疏植被特征!A+
在风蚀防治设计中!阻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无量纲的阻力系数常被用来表达流体中障碍物的阻力特征’"")$
为了评价植物在土壤风蚀中的作用!H3+&4曾在风洞中测定了不同疏透度栅栏的阻力系数’"@)"I+;4?与JK2L>/
各种防治风蚀的措施旨在削弱风力的侵蚀能力或增大地表的抗蚀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与砾石覆盖组合措施可获得理想的防风蚀效果!董治宝等’:M)在风洞实验室N#OMD9$:"D9>5P:指示风速下!测定了不同直立植物侧影盖度&不同砾石盖度地表及其组合条件下的阻力系数!建立了阻力系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指出阻力系数取决于地表状况和风速!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当直立植物与砾石覆盖组合应用时!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的作用随植物侧影盖度的增大而减小!直至对阻力系数无任何贡献$直立植物和砾石覆盖防止风蚀措施最理想而经济的参数为%9D0!的植物侧影盖度或9D!!的砾石覆盖度$!"#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
化学固沙是通过喷洒粘合剂等化学物质"在流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壳层#柔性固结层或弹性固结层"使沙丘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气流与松散沙层的直接作用"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固沙剂一般都具有粘结性和渗透性"而沙粒之间存在约"!#的微小通道"当固沙液喷至流沙表面"液滴渗入沙体"除与沙粒以简单粘结作用胶结外"还存在固沙剂颗粒的电性或功能团与沙粒之间产生电荷作用%分子内力作用等复杂过程"形成连续或非连续网状结构"将沙粒粘结在一起$%&’"使流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结皮&
前苏联!(%)年开始试验沥青乳液固定流沙"后来在库尔斯克沙地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固沙试验"土库曼沙漠研究所配制了聚合物*系列’*+)"*+,"*+(("在实验室及野外试验并测定了固结层的机械强度%抗风蚀性%渗透速度与深度等)后来在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尔库姆沙漠使用-./0123.进行固沙试验)近年来还进行了丁二烯苯乙烯%456+!7等化学固沙材料的试验研究$%"’$
美国在!(78年以来先后在莫哈维沙漠的爱德华空军基地%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以及内华达州的默丘里原子弹试验基地"用一种叫90:./.;的石油树脂乳液进行防尘和固沙试验$魏茨曼研究所和氰胺公司分别研制出适于流沙固定的尿素+甲醛%尿素+双氰胺和46+(’聚丙烯酰胺(制剂$%(’$英国用?0=@A.BC岛和以色列及澳大利亚的沙漠中进行了固沙试验)以色列自D8世纪,8年代以来曾使用沥青乳液"9E/B10="
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韩致文等$!,’在实验室配置并优选出IJ4%IJ5%KL>和>ML)种抗性较好的固沙剂"颗粒粒径8ND!#!8N7!#"粘度!D5BN1!!75BN1"!8"!&8"温度下无沉淀"实验抗压强度!N865B!!DN!6OB"!8"!PD8"低温下重量损失率8!!Q"R"紫外光照射%88:强度损失率8!)DR"在E#S7N8!D7N8#N1P!实验风速下"风蚀量8!)N8GN:P!N!88?#PD"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各固沙剂均有良好渗透性"形成8ND?#!8N7?#厚的固结层$在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危害防治中"程道远等人$)8’从沥青乳液配方%稳定性%渗透深度%固结层抗风蚀性等方面"对沥青乳液固定流沙进行过试验研究"在流沙表面喷洒沥青乳
**546#5J4#5J4?等材液能有效固定流沙"有效年限达D!7年"并对几种高分子聚合物*
料的配置方法#固结体抗压强度#抗风蚀性等要素的实验测定与野外喷洒试验结果显示$%&’"几种固沙剂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尤其以5J4和5J4?效果最好)胡英娣对不同配方与用量的水玻璃溶液进行了固沙试验"取得预期的固沙效果$)!’&固结层在E$S7"&"!8"!7"D8和D7N%#N1P!实验风速和"S7%#!7%和D7%模拟坡面情况下"纯气流作用时"即使在"S%8%#E$SD7#1P!"也无风蚀)而在携沙气流作用下"风蚀量明显增加"当E$&!7#1P!时"风蚀量发生突变)同种固沙材料在相同速度风沙流作用下"随"增大"风蚀量加大"当坡度"’7%时"风沙流对固结层均无明显侵蚀""S!7%时风蚀量加大""S%8%时风蚀量急剧增大$)D’&
%风沙危害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
作为风沙工程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风沙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4!"#$%&!"卷安全畅通运营!流沙掩埋防护带的方式和速度!麦草方格沙障的有效使用年限等因子"提出防护带宽度计算公式#
!"#$%&
式中#!为防护带宽度$#为沙障有效使用年限$$为防护带边缘年平均沙埋宽度$&为预留安全宽度%
冯连昌给出的草方格沙障防护带宽度模型为#$$%#
##
’"#(%)!,-.!0/1%&.+*"+/"+
式中#’为防护带宽度&’($(为沙丘移动速度&’)*+,($#为草方格沙障有效使用寿命$)为单位宽度的年输沙量-’"*+,’+,.$-为草方格沙障外露高度$0/为草方格沙障年损失高度&’’$&为风沙流进入腐朽草方格沙障防护带后"其携带砂粒的沉落距离"一般为!/!"/’%其中#
#
)"2!3*(**
式中#3*为第*次起沙风作用时间$(*为第*次起沙风平均风速$2为地区性输沙系数,由野外观测资料计算可得4$#为一年中风沙的总出现次数%
所谓临界保护宽度&&5’是指风速随高度和距离的变化趋于稳定!过沙量趋近于零的防护宽度%刘贤万在风洞实验室对临界保护宽度&5进行了模拟并得到野外验证结果的支持"平坦地表上的草方格固沙带&5为"/’"考虑到野外地形和气流的复杂性"提出了实际防护宽度公式#!%#
&"(6%&5
&为实际防护宽度&’’"&5为临界保护宽度"(为当地风沙流或沙丘前移压埋草方格的速度&’)*"+,’"0为保护年限&*’%
凌裕泉在研究包兰铁路沙害治理时对防护体系宽度问题进行过讨论#$1%"指出根据沙丘移动速度计算防护体系宽度更有意义"并以风沙运动规律!格状沙丘主梁的移动速度及铁路有效使用年限为依据"提出了防护体系的基本宽度$王训明等在考虑了诸多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机械防护体系宽度理论模型#$2%%
尽管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尝试建立了风沙防护体系的理论宽度模型"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普适性的结果%
$结语
作为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问题"成为全球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干旱区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3)45"气候干旱"地表砂物质丰富"风大且频繁"是沙漠化与风沙危害的重灾区"沙漠化面积正以!$2/6’!)*+,的速度扩大#$7%"风沙危害日趋严重"给经济!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与干旱风沙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资源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工程学理论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
长期以来"以风沙危害物理过程及其防治技术为对象的风沙工程学研究"一直作为沙漠化及其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当前"流沙固定已不是单纯的沙害防止问题"而是作为生态环境治理$脆弱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密切相关#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国内外已经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风沙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但风沙工程由传统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中"成功的范例和模式并不多见#因而"亟待加强与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资源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致谢!本文得到董光荣研究员"刘贤万研究员的具体指导#作者谨致谢忱$
!"#$
#!$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治沙工程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刘贤万%实验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朱震达%中国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01%(/()2(*(1334567089%&:;#.#
1%(1)#233L5)K/%8367#8#%#,$>#?)#/($"+%>%"@A.3;38"B%C%"D5/#:($"&%-%EF5G%83%$%7)(H)(F3(880;4)(I%66($3$(4)(60F#:3704)(/0:*%880;(.J%K7($$56*($3A;4%6G#80;4567089L5)K/%86K(?++@%"(4)(60
&:;#.#
#*$0123456"7%8%9:;?@>4A054B3C136136D;>;EFDG3;>%H;BI4EJ&K;F:G;3"!’-!"-!!,.%
#/$常兆丰"仲生年"韩福贵等%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中国沙漠"+..."+.L-M!-,,!-,/%#($王振亭"郑晓静%草方格沙障尺寸分析的简单模型%中国沙漠"+..+"++L)N"++’!+)+%
#’$韩致文"刘贤万"姚正义等%复膜沙袋阻沙体与芦苇高立式方格沙障防沙机理风洞模拟实验%中国沙漠"+..."+.O!N&-!!--%
#!.$屈建军"刘贤万"雷加强等%尼龙网栅栏防沙效应的风洞模拟实验%中国沙漠"+..!"+!L)N&+/*!+(.%
#!!$薛娴"张伟民"王涛%戈壁砾石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于野外观测结果%地理学报"+...",,L)N&)/,!)()%#!+$H;GP13"Q%K%R4EF13616SG>FP;3F4AF:;T4G361E=51=;E4U;EE4G2:>GEA1@;>B?F:13G3E;>FE?@F;6"GRB?36>GRR5=4A>;6?P;3F%V;4P4ER:4542="!’’("+,&!!!/%
#!)$W4:5"X%X%"Y?J;61%9:;;AA;@F4AE4G2:3;>>@43A?2GE1F?4343U;54@?F=RE4A?5;>?31EF?A?@?15Q:133;5%X1EF:CGEA1@;>136Z136A4EP>"!’’("+)&!,’!!*’%
#!-$董治宝"[E=E;1E"D%W%"高尚玉%直立植物防沙措施粗糙特征的模拟试验%中国沙漠"+..."+.L)N&+*.!+*)%#!,$董治宝"高尚玉"[E=E;1"D%W%直立植物"砾石覆盖组合措施的防风蚀作用%水土保持学报"+..."!-L!N&/!!!%#!*$韩致文"胡英娣"陈广庭等%化学工程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沙害防治中的适宜性%环境科学"+..."+!L,N&(*!((%#!/$朱俊风"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凌裕泉%草方格沙障的防护效益%流沙治理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刘贤万%草方格沙障的风洞试验%流沙治理研究L二N%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0?5TE4"\%D%"[E=E;1E"D%W%关于几种风障防蚀特性的评述%水土保持科技情报"!’’(L-N",!!,-%
#+!$凌裕泉"金炯"邹本功等%栅栏在防治前沿积沙中的作用%中国沙漠"!’(-"-%)&&!*!+,%
#++$卢春阳%控制沙脊线防沙试验研究%干旱区研究"!’’/"!-L+N&-+!--%
#+)$71GR1@:"K%7%"V?55;FF;"D%8%"Z;=>"\%[%9:;;AA;@F4AE4G2:3;>>;5;P;3F>43B?36;E4>?43F:E;>:456%\4GE3154AV;4R:=>"?@157;>;1E@:"!’’)"’(LD+N&).+)!).+’%
#+-$V?55;FF;"D%8%CF4@JF4343B?36;E4>?434A;E46?T5;>GEA1@;>%\4GE3154AV;4R:=>"?@157;>;1E@:"!’(’"’-LD!.N&!+((,!!+(’)%
#+,$01@:1U4U"8%@E?RF?434A6;U?@;>4AB?36;E4>?43%W4E566;>;EFE;>;1E@:"!’’+")&-.!-)%#+*$刘连友"刘玉璋"李小雁等%砾石覆盖对土壤吹蚀的抑制效应%中国沙漠"!’’’"!’L!N&*.!*+%
#+/$"4A!
!L!"#$%&!"卷#!$%&’(()**+!,-,!.’/)!0-1-234*’/()5’+(6578)9*:468:(3*+395;)5;34*?@A4:3/)24674)++395B395:648+!CD$$!E"-
#!D%F3()G’(()**)-F):’9))::)/*’H)=’95H)(6/’*9H’4698)9*!EDJ$!E!K!"LD!!"E"-
#"L%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K科学出版社!ED$J!!"!!M-
#"E%董治宝!陈广庭-生物防沙物理学研究进展-中国沙漠!EDDN!ENO"PKQQ!Q$R
#"!%034+?3((!SRTRF4378)3+A4)8)9*+’946A7?9)++3443
#"Q%2(3*)!>RSRX?)543769+866*?:(3*I(3*)=’*?3:)9/)’88)4+)5’9’*+*A4;A()9*;6A9534IA;(’/3*’69RY6RNQZ:)ZEJ!EDNQR
#"M%U37)9!BRSR@[’5864)!>RBR&’95;4)3[54373+’9:(A)9/)5;!EDJE!EQO"PKQNQ!QNMR#"N%034+?3((!SRTRF4378)3+A4)8)9*+46A7?9)++3443
#"$%巴巴耶夫!R"R著%胡孟春译&R苏联荒漠流沙的固定R北京$海洋出版社!!LLERELQ!EEMR
#"D%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R治沙工程学R北京K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EDD$REEJ!E"MR
#QL%程道远!赵小玲!康国定R沥青乳液固沙实验研究R流沙治理研究O二PR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REDDER""M!"Q$R#QE%胡英娣!周洁R水玻璃固沙实验研究R流沙治理研究%二&R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REDDER"M$!"NMR
#Q!%胡英娣R几种化学固沙材料抗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R中国沙漠!EDDJ!EJOEP!EL"!ELNR
#Q"%徐峻岭R半隐蔽麦草方格沙障防护宽度的探讨R中国沙漠!ED$!!!O"PKEN!!"R
#QQ%冯连昌R草方格沙障防风原理及其防护宽度的计算公式R第二届全国风工程及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ED$N\Q"J!QQ!-
’’以包兰铁路为例-流沙治理研究O二P-银川K宁夏人民出版社!#QM%凌裕泉-铁路沙害治理体系的风沙物理学原理’
EDDE-!DJ!"L$-
#QN%王训明!陈广庭-塔里木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效益评价及防沙带合理宽度的初步探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EDDJ!EEOQPK!$!"M-
#QJ%王涛-走向世界的中国沙漠化防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沙漠!!LLE!!EOEPKE!"-
!"#$%$&#$%%’#$&(%")*’%(%$+)"$,(%-."$#)(
/012/3$)"$,."4"’,-/$+’/2
U1Y]?’=)9E!&1YGX36E!F^YG]?’;36E!]U1YG&)’8’9E!&1YG_A)‘’9E\!
OERT)9H’4698)9*3(395
>97’9))4’97.)+)34/?W9+*’*A*)!a1@!B39b?6AJ"LLLL(
!Ra?’9)+)1/35)8/6(67
51)+’"-+KX?46A7?5))I(
!期韩致文等!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机理A!"#$%&’()*$+,-$%&.%/)+$*0"*1".+10$"#2$/&%3*43.%0$%51".+6#$"5+$%#$"1$173*0*0$3.!%#$"1$&8+388$#$.*1".+6#$"5*4($1".+*0$#"*$&8+$(*0".+73+*0!"#"".+1$*)(*0$#$/"!*3&.6$*7$$.*0$#"*$&8/$$7"#+73.+2$/&%3*4".+)(7"#+73.+2$/&%3*4&86"##3$#1".++31*".%$&8/$$7"#+&86"##3$#1,-$"/1&1*)+4*0$$88$%*&86/&7.1".+6/&%53.9".+*#".1(&#*3.9&8+38!8$#$.*(&#$#"*$&8.4/&..$*6"##3$#1"*0$"$#&:#&)908$"*)#$1&803901*".+3.9(/".*".+;&639#"2$/’)/%0".+%0$’3%"/1".+83$+,=0$("($#(&3.*1&)**0"*%/&1$%&’63."*3&.&8$%&:$.23#&.’$.*%&.*#&/:."*)#"/#$1&)#%$+$2$/&(!’$.*".+1)1*"3."6/$+$2$/&(’$.*31"7"48/&7.1".+%&.*#&/#1+$2$/&(’$.*3.*0$8)*)#$,?.*0$’$".*3’$"*0$*0$&81*)+4&.*0$%&’63."*3&.&86/&7.1".+0">"#+%&.*#&/&8$%&:$.23#&.’$.*#$%&2$#".+."*)#"/$88$%*32$+$2$/&(’$.*"".+*$%0.&/&93%"/$
!"#$%&’(@6/&7.1".+0">"#+%&.*#&/$%0$%51".+6#$"51$6/&%51".+6"##3$#1$9#"2$/’)/%0$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