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法治 信仰 实践过程 〔论文摘要〕 法治包含着这样三层意蕴:
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被信仰取决于法
律的普遍社会服从性,取决于参与法律实践活动要素的完备性和协调性,取决于普法教育的社
会性效果,建立这种信仰是一个渐进式的社会演进过程。 一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它是人际博弈的产物,从西方民主政治发端之初,现代法治的精神意蕴就开始生长、发育并渐
至生成,一方面是源于西方法治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进而赢得了民众的认同与接受;另一方
面是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内在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契合,因而才使法治不仅作为一种
政治动作方式,更是作为一种公共选择的产物而确立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制度。 以“家—国”
为本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亦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手段,绵延两千余年,直
至1860年,中国社会在外来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但仍是表面化的,五四志士的
激情宣扬与传播,西方法治文化才得以登陆。建国后,法治同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至由
“法制”到“法治”的一字之改,法治之于中国的真正意蕴才开始阐发,作为流行的话语方式,
上至官方,下至民间;上至学者阐释,下至民众评议,法治已成为转型中国的理性选择与制度实
践。 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法治作了最为简洁而精辟的概括:“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它既涵盖了静态的文本
的法律和动态的动作的法律,既对形式正义提出了要求,又捍卫了实质正义,是一个“既符合正
宗政体之法,维护全体成员利益之法,符合自然法之法,正义之法。”现代法治精神意蕴的阐发
与解读亦受亚氏思想之影响。 在我们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多少人在谈论法治,但每
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法治,每个人又在不同的法律实践中不同地体会法治的韵味,依法治
国的口号式的呼喊,依法治国的公式似的套用,使“法治”像一张绵密之网,使人呼吸困难,但
是“依法治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一)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现代法治是民主的伴生
物,以维权为其意旨,将公民权利载入法律文本,为实现民主自由而存在。西方的悠远的自然法
理念在法治中找到了最好的表达,作为社会契约当事人的民众将由其权利而形成的权力的制
约与监督权交予法治,将自身权利的维护与实现寄予法治,因此在法治社会,人人在法律之下,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的至上性源于民意的至上性。 (二)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民
主社会应是公民自主的社会,国家只是作为每个公民代理人行使权力,因此,民主制下的政府
应是有限政府,政府与民众均在法律之下,权利自由是现代法治的口号,法治应把更多的选择
自己留给民众,让民众自己做主;法治更意味着自治,即法治不应是一种他治状态。“法治的意
义在于给人们提供有效的指引。”在法社会化过程中,这种行为规则的指引会内化为一种行为
习惯,因此法治应以人为本。[!--empirenews.page--] (三)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
是一个实践的理想,它部分地以关于人和社会的本质的悲观主义为前提,因此法治要限权,要
追求形式正义,要以牺牲部分价值来实现部分价值,要通过一套完整的不断调整的制度框架实
现法律之完整,这样法治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是社会的理性化的产物,而非少数人的天
才设想。 上述三个方面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法治的全部意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法治不
是万能的,“洋人最终选择法治的理由,恐怕不在于觉得法治的优点胜过人的智慧,而在于觉得
法治比人治要可靠,因为,历史时常说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所以,对中国而言,在理
解法治、倡导法治的同时,亦要对法治的代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对法治抱过多的不切实
际的幻想,因为“人类的一切制度必是有得有失的,企图实践一种无代价的制度,必将付出更大
的代价。”选择了法治的优点同时,也就选择了法治的弊端。[1][2]下一页
二 作为与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现代法治,制度设计者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
内建立起法治的硬件设施——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和配套机构的人员,而其软件的配套
与形成支持系统却非一日之功,那么,只有硬件与软件配套相互契合,“才能使具有普遍理性主
义的现代法治得以呈现内在自觉,动态整合的非单一线性的总体性进程。” 按照马克斯·韦
伯的观点,统治系统由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而后者具有关键作用,只有确立对统治的合
法性的信仰,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予以认可而得以维系。因此,作为软件支持系统的法律信仰就成为现代法治建立起无上权威之治的最关键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的《法律与宗教》从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尤其那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为其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得出这种论断的原因在于伯尔曼的法律社会学视角,即他把法律看成是“社会中权利与义务的分配结构与程序”,而把宗教这一相关事物看成是“社会关于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直觉认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与目的的献身。”所以,伯尔曼认为法律可以建立起宗教式的信仰,其原因在于法律与宗教在仪式、权威、普遍性方面具有共性,通过人们对法律活动的参与,可激起如对宗教般信仰并为之献身的激情,但严格说来,这种发生于价值层面的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相似或等同程度只是抽象的或逻辑意义上的,法律的价值理想不仅是一个哲学的认识层面的追求,更是一个法律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认同,因而,法律信仰蕴含了法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追求,法律信仰的培育同时也是法律规则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法习惯的过程,也意味着法治的价值理想的实现。 “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理论命题被法学界以至全社会接受并不必然等于法律被信仰了,因为法律信仰并不仅是一种言辞上的表白,而必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也并非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与倚重,尤其对于转型中国的法治而言,要使法律信仰真正成为法治实践的主导性因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那么,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empirenews.page--] 首先,按照亚式的“良法”之治,即欲获得普遍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无庸讳言,这是法律得以普遍信仰的重要条件,因为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若非良法,不与人们的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是不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服从的,法律权威的至上性也无法树立。 其次,法律信仰的培育是由法律共同体成员即包括法官、检察官、学者等推动的法律实践活动,由于这是一个法治进程中最具激情与活力的主体性因素,系统的法学知识的获取及法律技术的掌握是这个群体得以为立法提供理论的前提思考和现实的社会关怀,为司法提供价值性引导、为公众解释抽象的法律语言,提供一个沟通抽象法律文本世界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的渠道,这是形成法律信仰的必要条件。 再次,普法教育也会起一定的作用,普法历来是我国培育法律信仰的主渠道。法律信仰之形成并非普法教育所能及,无论是作为常识的了解还是作为知识的掌握,都并不必定导致遵守或信仰法律,至少有一些人了解法律更可能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因为人们遵守或诉诸法律的直接动机并不相同或完全不同,这样,普法教育可把握这么一个底线原则,即利益引导原则,也就是说,在法律获得普遍信仰的过程中,它所扮演的应该是能够为人们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角色。 综上,信仰法律应该是一个过程,是在民众为了追求自我利益而遵循或诉诸法律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达到的“皈依”,是一个演进的理性选择结果。
〔论文关键词〕 法治 信仰 实践过程 〔论文摘要〕 法治包含着这样三层意蕴:
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被信仰取决于法
律的普遍社会服从性,取决于参与法律实践活动要素的完备性和协调性,取决于普法教育的社
会性效果,建立这种信仰是一个渐进式的社会演进过程。 一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它是人际博弈的产物,从西方民主政治发端之初,现代法治的精神意蕴就开始生长、发育并渐
至生成,一方面是源于西方法治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进而赢得了民众的认同与接受;另一方
面是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内在理念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契合,因而才使法治不仅作为一种
政治动作方式,更是作为一种公共选择的产物而确立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制度。 以“家—国”
为本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亦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手段,绵延两千余年,直
至1860年,中国社会在外来的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发生了变化,但仍是表面化的,五四志士的
激情宣扬与传播,西方法治文化才得以登陆。建国后,法治同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至由
“法制”到“法治”的一字之改,法治之于中国的真正意蕴才开始阐发,作为流行的话语方式,
上至官方,下至民间;上至学者阐释,下至民众评议,法治已成为转型中国的理性选择与制度实
践。 亚里士多德早在几千年前就对法治作了最为简洁而精辟的概括:“已成立的法律获得
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它既涵盖了静态的文本
的法律和动态的动作的法律,既对形式正义提出了要求,又捍卫了实质正义,是一个“既符合正
宗政体之法,维护全体成员利益之法,符合自然法之法,正义之法。”现代法治精神意蕴的阐发
与解读亦受亚氏思想之影响。 在我们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多少人在谈论法治,但每
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法治,每个人又在不同的法律实践中不同地体会法治的韵味,依法治
国的口号式的呼喊,依法治国的公式似的套用,使“法治”像一张绵密之网,使人呼吸困难,但
是“依法治国”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一)法治意味着法律至上。现代法治是民主的伴生
物,以维权为其意旨,将公民权利载入法律文本,为实现民主自由而存在。西方的悠远的自然法
理念在法治中找到了最好的表达,作为社会契约当事人的民众将由其权利而形成的权力的制
约与监督权交予法治,将自身权利的维护与实现寄予法治,因此在法治社会,人人在法律之下,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的至上性源于民意的至上性。 (二)法治意味着民治、自治。民
主社会应是公民自主的社会,国家只是作为每个公民代理人行使权力,因此,民主制下的政府
应是有限政府,政府与民众均在法律之下,权利自由是现代法治的口号,法治应把更多的选择
自己留给民众,让民众自己做主;法治更意味着自治,即法治不应是一种他治状态。“法治的意
义在于给人们提供有效的指引。”在法社会化过程中,这种行为规则的指引会内化为一种行为
习惯,因此法治应以人为本。[!--empirenews.page--] (三)法治意味着理性的选择。法治
是一个实践的理想,它部分地以关于人和社会的本质的悲观主义为前提,因此法治要限权,要
追求形式正义,要以牺牲部分价值来实现部分价值,要通过一套完整的不断调整的制度框架实
现法律之完整,这样法治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是社会的理性化的产物,而非少数人的天
才设想。 上述三个方面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法治的全部意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法治不
是万能的,“洋人最终选择法治的理由,恐怕不在于觉得法治的优点胜过人的智慧,而在于觉得
法治比人治要可靠,因为,历史时常说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所以,对中国而言,在理
解法治、倡导法治的同时,亦要对法治的代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对法治抱过多的不切实
际的幻想,因为“人类的一切制度必是有得有失的,企图实践一种无代价的制度,必将付出更大
的代价。”选择了法治的优点同时,也就选择了法治的弊端。[1][2]下一页
二 作为与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现代法治,制度设计者们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
内建立起法治的硬件设施——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和配套机构的人员,而其软件的配套
与形成支持系统却非一日之功,那么,只有硬件与软件配套相互契合,“才能使具有普遍理性主
义的现代法治得以呈现内在自觉,动态整合的非单一线性的总体性进程。” 按照马克斯·韦
伯的观点,统治系统由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而后者具有关键作用,只有确立对统治的合
法性的信仰,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现存制度予以认可而得以维系。因此,作为软件支持系统的法律信仰就成为现代法治建立起无上权威之治的最关键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尔曼教授的《法律与宗教》从学理上分析了法律与信仰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尤其那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为其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得出这种论断的原因在于伯尔曼的法律社会学视角,即他把法律看成是“社会中权利与义务的分配结构与程序”,而把宗教这一相关事物看成是“社会关于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直觉认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与目的的献身。”所以,伯尔曼认为法律可以建立起宗教式的信仰,其原因在于法律与宗教在仪式、权威、普遍性方面具有共性,通过人们对法律活动的参与,可激起如对宗教般信仰并为之献身的激情,但严格说来,这种发生于价值层面的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相似或等同程度只是抽象的或逻辑意义上的,法律的价值理想不仅是一个哲学的认识层面的追求,更是一个法律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认同,因而,法律信仰蕴含了法治的工具理性与价值追求,法律信仰的培育同时也是法律规则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法习惯的过程,也意味着法治的价值理想的实现。 “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理论命题被法学界以至全社会接受并不必然等于法律被信仰了,因为法律信仰并不仅是一种言辞上的表白,而必须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也并非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与倚重,尤其对于转型中国的法治而言,要使法律信仰真正成为法治实践的主导性因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那么,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empirenews.page--] 首先,按照亚式的“良法”之治,即欲获得普遍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的良好的,无庸讳言,这是法律得以普遍信仰的重要条件,因为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若非良法,不与人们的政治理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是不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服从的,法律权威的至上性也无法树立。 其次,法律信仰的培育是由法律共同体成员即包括法官、检察官、学者等推动的法律实践活动,由于这是一个法治进程中最具激情与活力的主体性因素,系统的法学知识的获取及法律技术的掌握是这个群体得以为立法提供理论的前提思考和现实的社会关怀,为司法提供价值性引导、为公众解释抽象的法律语言,提供一个沟通抽象法律文本世界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的渠道,这是形成法律信仰的必要条件。 再次,普法教育也会起一定的作用,普法历来是我国培育法律信仰的主渠道。法律信仰之形成并非普法教育所能及,无论是作为常识的了解还是作为知识的掌握,都并不必定导致遵守或信仰法律,至少有一些人了解法律更可能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因为人们遵守或诉诸法律的直接动机并不相同或完全不同,这样,普法教育可把握这么一个底线原则,即利益引导原则,也就是说,在法律获得普遍信仰的过程中,它所扮演的应该是能够为人们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角色。 综上,信仰法律应该是一个过程,是在民众为了追求自我利益而遵循或诉诸法律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达到的“皈依”,是一个演进的理性选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