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级 健康 教 教案 育
二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第一课 左脑和右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不同,懂得二者各自的长处。
2、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明确要如何开发左、右脑。
教学准备:左脑、右脑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
有一天晚上,小明睡着了,他的左脑与右脑却吵了起来。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少了它不行,最后差点打了起来。后来,大脑爷爷向左脑和右脑讲起了它们的故事……
二、出示挂图。
教师与学生观察挂图,通过挂图,结合刚才的故事展开讨论,从讨论中总结出左脑与右脑的分工。
三、学生汇报。
从上面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要怎样开发你的左脑和右脑。
四、教师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左脑和右脑。我们从学习中知道了左脑与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以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们,同时要勤动脑,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好吗?
第二课 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安全的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2、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3、让学生明确动物、植物都会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一些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以及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事的资料。
一、学生自由说。
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碰到一些有危险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
二、教师讲解。
是啊,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有危险的事,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有关怎么预防危险的方法。
三、展示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
我们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也会遇到危险,你知道它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吗?
四、出示一些有关危险的图片,学生讨论。
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们身边的危险很多,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知识,动动你那聪明的脑袋,你就能解决许多的问题。
第三课 学会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2、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看录像、小品、唱歌、游戏、舞蹈。
活动对象:小学一年三班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让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自行找玩伴,自由组合,自由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刚才课间十分钟,陈老师看到同学们玩得可开心呢。陈老师也非常高兴。是呀,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将更快乐。但是我们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情况,请看录像。
(放映课件[情境一]:学生A一个人跳皮筋,她用两张凳子撑住皮筋,可皮筋老往下掉,她越玩越觉得没意思。说:“真没劲!”)
生:A同学自己在玩皮筋,皮筋老往下掉,她觉得自己玩很孤单,需要有两个朋友和她一起玩。
师:对了,这时候她最需要的是朋友。
(播放课件[情境二]:学生B自己玩沙包,左手扔完右手扔,他一个人越玩越觉得没意思。)
师: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全班):朋友!
(出示课题:学会交朋友)
二、角色扮演(小熊请客)。
(看完表演后)师:我们与人交往就要像小熊这样——[全班齐说:热情、大方、有礼貌]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三、学唱儿歌:找朋友。
四、交友游戏(略)。
五、结束活动。
第四课 “合作乐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小朋友初步感受到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培养合作精神。
1、《火车开了》的音乐。
2、道具:蚂蚁的食物、蚂蚁头饰。贴图:用卡纸剪成的一双手及五座小房子(分别代表动画室、演播厅、故事屋、任务栏),各种小奖品。
3、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应用。
活动过程:
一、有个地方叫“合作”乐园,那儿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非常的好玩,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播放《火车开了》音乐,生律动。)
二、来到“合作”乐园。(播放课件,拔萝卜flash)
小朋友,看了动画片,谁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拔萝卜的?它们的心情怎样?(生汇报)
三、让我们的小火车继续吧!(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我们来到演播室,这儿要表演蚂蚁搬食物的节目,可是缺少演员呢!谁会演?(请一学生当小蚂蚁)一只小蚂蚁好不容易找到食物,它要搬回家,在艰难地移动食物。 对话:(采访小蚂蚁)(略)
表演:(小蚂蚁请一个个小蚂蚁来帮忙,一起把食物搬回家)让我们为小蚂蚁们叫口号:“一二一,一二一,齐心合力搬回去。”
四、小火车开到故事屋。(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出示课件:三只羊)老师讲三只羊的故事。
五、火车继续开,来到了“任务栏”(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请小朋友和同桌合作完成一幅画,又快又好者为胜。告诉你一个秘密:先分好工,再合作画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六、集体舞。(师生合作歌伴舞《洗手绢》)
七、小结:
小朋友们在“合作”乐园懂得:大家齐心努力,做事就能得胜利。希望小朋友乐于帮助别人,多与别人合作。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事情就能做成功!
第五课 我是小学生
教学目的:通过必要的纪律教育,使学生明白一名小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生活。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谁来谈谈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怎么做,自由回答。
3、根据学生的表达梳理:
(1)上课不迟到;
(2)讲话要文明、有礼貌;
(3)上课说话要举手;
……
4、激励表扬回答好的学生。
5、小结。
第六课 小学生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1、明确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进一步鼓励并 每个身边的人。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举行说明“每天你都做什么?”
1、学生共同讨论。
2、填写表格。
二、从表格里你总结出什么?
三、比赛:提出新的方案。
1、小组赛。
2、登记并亮分。
3、制定一些具体实施方案。
四、总结。
第七课 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八课 伸出你的手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倒计时从“五”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____次,我输了_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_。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
(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第九课 不当“小皇帝”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重点:认清任性的坏处。
难点: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人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土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六、摘抄: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教后记:
小品表演给学生带去了欢乐,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辨别是非,认清了任性的坏处,找到了解决任性的方法。同时掌握了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会懂的尊重别人。
第十课 我们爱整洁
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投影片数张。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开窗、洒水、擦黑板、
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不乱丢、不践踏……
第十一课 不随地吐痰
教学内容: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
讲猪八戒吃完西瓜后把果皮乱扔,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倒的故事。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很多危害。
二、提问:随地吐痰有那些危害?有痰要吐的时候怎么办?
让学生讨论。
熟读儿歌:
随地吐痰不卫生,
痰中细菌传疾病。
有痰吐进痰盂里,
健康清洁又文明。
三、提问:乱扔果皮纸屑有那些危害?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唱儿歌:
果皮箱,张大嘴,
果皮纸屑丢箱内,
从小养成好习惯,
环境整洁行为美。
四、你觉得我们身边的环境怎样?该做个怎样的市民?
板书设计
不随地吐痰 健康清洁又文明 环境整洁行为美
第十二课 换牙的卫生
教学内容:换牙的卫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恒牙是永久牙。
2.使学生知道换牙的卫生,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牙齿的重要作用和牙齿不健全所带来的不便;引导启发总结学生回答的关于牙齿的保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
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
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
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牙齿,发现了些什么?总结讲述我们从6—7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乳牙,到12岁左右又长出恒牙。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们的牙齿的作用?(切断,研磨食物,帮助发音。那么我们没有了牙齿会怎么样呢?)
2.了解牙齿,了解我们的乳牙和恒牙。
3.既然恒牙和我们这么密切又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呢?
4.①不要咬硬东西。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因为牙还没有长牢,容易造成牙齿错位,影响咀嚼和美观。
②不要用手抠和用舌头舔。在牙刚长出时,有点痒,如果用手抠或者用舌头舔,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长得会七扭八歪,形成畸形。
③要注意牙齿的卫生。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表演牙齿和蛀牙的节目(节目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开始时牙齿很好,但是它不注意牙齿的卫生,经常吃零食,还特别爱吃甜食,结果造成牙齿有了蛀虫,经常牙疼,疼痛难人忍。最后他去了医院,医生帮他治好了牙疼,终于他痛下决心,该掉了乱吃东西的坏习惯,并且经常刷牙,注意牙齿的卫生,慢慢地他终于又长出了新牙。看他多开心啊!)。
2.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来复述牙齿包括的种类和保护牙齿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言大胆积极,果敢,声音洪亮,语言流利,锻炼自己发言的能力。)
第十三课 一日三餐
教学内容: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讲述: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板书:5.一日三餐)
二、学习新课
一日三餐好处多
谈话: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食物,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学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呢?每日一餐行不行?如果你每天只吃一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日三餐有又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讲述: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吃饭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讲述: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感,同样会损害胃。因此吃饭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学习课文第二句话:早餐应该吃得好,午餐做到要吃饱,晚餐讲究精而少。 提问:什么样的早餐叫做吃得好?
中餐为啥要吃饱?怎样才能吃得饱?
晚餐的“少而精”指的是什么?
清淡,以蔬菜为主,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等。 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
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
三、巩固和反馈
看一看,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各是哪一餐吗?除了时钟可以给你提示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出正确答案?
做一做: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
第十四课 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内容: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些科学进食的卫生常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要细嚼慢咽而不能狼吞虎咽的原因及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一日三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一日三餐应当怎样吃?……这一次我们继续学习,一日三餐当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来进餐呢?。
二、学习新课:
吃饭时要慢慢的的吃,不能边吃边讲话,也不能狼吞虎咽:
1.(下面听老师,你们来思考:一个人,在沙漠里好久,渴的口干舌燥,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你们想想看,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对,会流口水,那么,他都已经渴的不行了,为什么还要流口水,是不是他看到水果后,就不这渴了?……)
向同学们讲述口水的作用,并使同学们知道洗嚼慢咽的好处。
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2.当心吃饭时讲话
a.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文
b.如果讲话的话,可能会被呛到,或者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三、巩固新知:
1.智力挑战
2.才华展示
3.总结该课,对发言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由学生来评价)。
第十五课 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内容: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按时作息的好处,每天能保证10小时。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说出,应当怎样睡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学校里,同学们你们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算一算,你们每天都睡了几小时?
二、学习新课:
1.睡前不要做:
a.不要吃得太饱
b.不要贺浓茶
c.不要看惊险电视节目,不要听恐怖故事
d.要用温水洗脚
2.睡觉时要:
a.盖的被子要根据季节和天气而适当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打开一扇小窗户)
c.不要蒙头睡觉
3.卧如弓:
睡眠的姿势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的的心脏长在人体胸部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当然是左边了,那么我们睡觉时应当向左边还是右边,或者是平躺着睡?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身体向左侧弯曲,像弓箭一样,“卧如弓”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一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做到了吗?
2.请学生到讲台,发表一下,今后我们打算怎样来睡眠?
3.总结该课使学生知道:
睡眠是恢复(精神)和(体力)的最好休息方法,是(长身体)的重要时刻。每天我们要睡足(10)小时,养成(早睡早起)、(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二年级下册健康教案
第一课 左脑和右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不同,懂得二者各自的长处。
2、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明确要如何开发左、右脑。
教学准备:左脑、右脑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
有一天晚上,小明睡着了,他的左脑与右脑却吵了起来。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少了它不行,最后差点打了起来。后来,大脑爷爷向左脑和右脑讲起了它们的故事……
二、出示挂图。
教师与学生观察挂图,通过挂图,结合刚才的故事展开讨论,从讨论中总结出左脑与右脑的分工。
三、学生汇报。
从上面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要怎样开发你的左脑和右脑。
四、教师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左脑和右脑。我们从学习中知道了左脑与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以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们,同时要勤动脑,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好吗?
2、什么是身高和体重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的生长发育用具体的指标来反映;
2、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身高;
3、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体重;
4、理解“生长发育”。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身高、体重。
教学用具:健康秤、米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在一点点长高,一点点变重,有的小朋友长的高,有的小朋友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引出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身高、体重”的含义
自由读文,找出什么是身高?什么是体重?
板书:身高:总高度,(厘米)
体重:总重量,(斤)
三、小组讨论:
1、班中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高?有的矮?
2、班中小朋友为什么有的胖?有的瘦?
四、动脑筋:
你知道什么是生长发育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成人有206块骨;
2、让学生了解骨的种类;
3、让学生了解长骨、短骨、不规则骨。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骨的种类,它们分别分布在什么部位。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
1、看图,这是什么?
2、引出课题。
二、看教学挂图,了解骨头
1、看图、看文、填空:
A 成人有( )块骨头。
B ( )可以促进骨的良好发育,( )不锻炼可能出现( )。
C 骨按其在人体内的位置可分为( )、( )和( )。按形态则可分为( )、( )、( )和( )四类。
2、小组讨论:
不同种类的骨都分布在什么部位?
三、师小结
4、不要暴饮暴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含义;
2、让学生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
3、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
教学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看漫画: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题。
二、学习文章,了解“暴饮暴食”
1、自由读文,了解什么叫暴饮暴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有那些?
2、小组讨论:暴饮暴食有哪些害处?
三、当当“小画家”
1、围绕“暴饮暴食害处大”画一幅漫画;
2、把你画的漫画讲给你的同桌听。
四、师小结
5、睡眠要充足,注意睡眠卫生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睡眠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要养成早睡早起、按时睡眠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注意睡眠卫生。
教育重点、难点:1、让学生明白睡眠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注意睡眠卫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每个同学可能都有过睡眠不足的情况,说说看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2、出示课题。
二、讨论学习:
1、小组讨论:我们要养成( )、( )的好习惯。
2、 一般来说,小学生应该晚上( )睡觉,早上( )起床。
3、睡觉前要注意哪些?
6、饮食与卫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如”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段时间,各位同学已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即时出示课题)。
二. 学生表演小品(音乐)
这位同学表演的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拿出一只塑料小熊举例什么叫做暴饮暴食。如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好象花生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点。但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了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否则就会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
三、看图(出示幻灯片)
1. 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吃早餐,午餐,晚餐?
师:这就是要求同学们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并解释“定时定量”)
2. 问答题(小黑板)
1)“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对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师: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起来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饿上课。而上午课时多,活动多,体力消耗大,热量一下子供应不上,就会头晕眼花。长期如此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的好,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好象牛奶加面包或者鸡蛋更好。
2)“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而晚餐吃的太多,会引响睡眠。所以不要吃的太饱。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
四. 看图(出示图片)
1.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讲解。
这位小朋友拿着饭碗睁大眼睛,正在收看“叮当”这个节目,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救大雄。那小朋友顾不上吃饭喊:叮当跑快点。
2.“吃饭时看电视,对吗?”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吃饭时情绪要稳定专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会引起情绪变化。看到高兴时哈哈大笑,看到悲伤时擦眼流泪。这样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的吸收,这样是不卫生的,你们是这样吃饭吗?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 判断题(看图)
六. 儿歌:
饮食卫生要做到: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不偏食,不挑食。
早餐吃得好,
午餐吃得饱,
晚餐吃得少。
暴饮暴食最不好。
从小养成好习惯,
身体健康又强壮。
七. 猜字游戏。
分别请两位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猜少年儿童饮食“十”忌。
忌“零”食,忌“偏”食,
忌“哭”食,忌“笑”食,
忌“甜”食,忌“咸”食,
忌“走”食,忌“玩”食,
忌“暴”食,忌“蹲”食。
八. 阅读课文。(出示思考题)
1.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早餐一定要吃好?
九. 总结。
我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十、作业。
为什么三餐要定时定量?
7、鼻子出血怎么办
教学目标: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及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导入课题
1、看图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鼻子出血?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鼻子出血后用什么方法将血止住?
讨论后教师示范:
(1)仰头或半卧在床上(或地上)
(2)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稍靠上一点的 地方。
(3)用消毒纱布条、清洁布条或药棉卷成卷,旋转塞进鼻腔里。
(4)将冷毛巾敷在前额、鼻部和鼻子出血一侧颈部。
1、学生模仿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操作。
2、师生评点,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3、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鼻子出血。教师小结:
不用手乱挖鼻子;不用力擤鼻涕;避免碰撞鼻部等。
课后小结: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形象的学会了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效果较好。
7、预防流感
教学目标:
了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初步学会流感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预防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
课前准备:
1、课前了解学生患流感的情况。
2、准备好防治流感的常用药。
教学过程:
1、讲故事,引课题。
2、讲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的方法。
(1)什么叫流感?
(2)流感有哪些症状?
(3)预防流感的方法: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及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流感传染途径;注意室内通风、保暖;患流感后要及时治疗。多休息,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事物;与流感病人隔离。
课后小结:通过故事的方法传授预防流感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容易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8、 空气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道空气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懂得为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多吸收新鲜空气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懂得人吸收新鲜空气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有关人们呼吸的知识
教具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挂图,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人们的呼吸等问题。
1、启发学生说说城乡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污染,
2、看挂图,进一步讲解注意呼吸过程的卫生。
3、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要多吸收新鲜空气,保障人体健康。
4、作业:回家做空气与小动物生存关系的小实验。
二、课后小结:
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图片,语言要准确,要点要明确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好。
9、 预防接种
教学目标:了解预防接种的作用,初步掌握预防接种后的处理常识。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预防接种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预防接种后的处理常识和方法。
教学过程:
1、问:说说你曾经打了什么疫苗?
2、讨论接种后的种种反应。
3、讲解预防接种既然有反应,为什么还要预防接种的道理。
4、进一步讨论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及出方法。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接种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并自觉接受接种。
10、 生活起居要定时
教学目标:
知道要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初步养成生活起居要定时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起居要定时。
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引出课题。
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起居状况:如你是否早睡早起?是否进餐定时?
2、饭后马上看书有什么不好?
3、下午放学回家后你如何安排?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定时起居的重要性,养成生活起居定时的习惯。
11、体育锻炼的卫生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掌握体育锻炼生理卫生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体育锻炼生理卫生原则:必须适合年龄特点、必须适合性别特点、必须适合健康状况、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和全面性。
2、体育与保健课卫生。要合理安排课的内容和运动量,使它符合儿童的年龄、健康等特点。
课后小结:
二 年级 健康 教 教案 育
二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第一课 左脑和右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不同,懂得二者各自的长处。
2、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明确要如何开发左、右脑。
教学准备:左脑、右脑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
有一天晚上,小明睡着了,他的左脑与右脑却吵了起来。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少了它不行,最后差点打了起来。后来,大脑爷爷向左脑和右脑讲起了它们的故事……
二、出示挂图。
教师与学生观察挂图,通过挂图,结合刚才的故事展开讨论,从讨论中总结出左脑与右脑的分工。
三、学生汇报。
从上面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要怎样开发你的左脑和右脑。
四、教师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左脑和右脑。我们从学习中知道了左脑与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以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们,同时要勤动脑,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好吗?
第二课 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安全的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2、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3、让学生明确动物、植物都会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一些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以及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事的资料。
一、学生自由说。
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碰到一些有危险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
二、教师讲解。
是啊,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有危险的事,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有关怎么预防危险的方法。
三、展示动植物保护自己的资料。
我们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和植物,它们也会遇到危险,你知道它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吗?
四、出示一些有关危险的图片,学生讨论。
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我们身边的危险很多,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知识,动动你那聪明的脑袋,你就能解决许多的问题。
第三课 学会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2、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看录像、小品、唱歌、游戏、舞蹈。
活动对象:小学一年三班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让学生利用课前几分钟,自行找玩伴,自由组合,自由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刚才课间十分钟,陈老师看到同学们玩得可开心呢。陈老师也非常高兴。是呀,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将更快乐。但是我们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情况,请看录像。
(放映课件[情境一]:学生A一个人跳皮筋,她用两张凳子撑住皮筋,可皮筋老往下掉,她越玩越觉得没意思。说:“真没劲!”)
生:A同学自己在玩皮筋,皮筋老往下掉,她觉得自己玩很孤单,需要有两个朋友和她一起玩。
师:对了,这时候她最需要的是朋友。
(播放课件[情境二]:学生B自己玩沙包,左手扔完右手扔,他一个人越玩越觉得没意思。)
师: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全班):朋友!
(出示课题:学会交朋友)
二、角色扮演(小熊请客)。
(看完表演后)师:我们与人交往就要像小熊这样——[全班齐说:热情、大方、有礼貌]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三、学唱儿歌:找朋友。
四、交友游戏(略)。
五、结束活动。
第四课 “合作乐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小朋友初步感受到齐心协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培养合作精神。
1、《火车开了》的音乐。
2、道具:蚂蚁的食物、蚂蚁头饰。贴图:用卡纸剪成的一双手及五座小房子(分别代表动画室、演播厅、故事屋、任务栏),各种小奖品。
3、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应用。
活动过程:
一、有个地方叫“合作”乐园,那儿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非常的好玩,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播放《火车开了》音乐,生律动。)
二、来到“合作”乐园。(播放课件,拔萝卜flash)
小朋友,看了动画片,谁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拔萝卜的?它们的心情怎样?(生汇报)
三、让我们的小火车继续吧!(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我们来到演播室,这儿要表演蚂蚁搬食物的节目,可是缺少演员呢!谁会演?(请一学生当小蚂蚁)一只小蚂蚁好不容易找到食物,它要搬回家,在艰难地移动食物。 对话:(采访小蚂蚁)(略)
表演:(小蚂蚁请一个个小蚂蚁来帮忙,一起把食物搬回家)让我们为小蚂蚁们叫口号:“一二一,一二一,齐心合力搬回去。”
四、小火车开到故事屋。(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出示课件:三只羊)老师讲三只羊的故事。
五、火车继续开,来到了“任务栏”(播放《火车开了》音乐,学生律动)
请小朋友和同桌合作完成一幅画,又快又好者为胜。告诉你一个秘密:先分好工,再合作画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六、集体舞。(师生合作歌伴舞《洗手绢》)
七、小结:
小朋友们在“合作”乐园懂得:大家齐心努力,做事就能得胜利。希望小朋友乐于帮助别人,多与别人合作。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事情就能做成功!
第五课 我是小学生
教学目的:通过必要的纪律教育,使学生明白一名小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生活。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谁来谈谈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怎么做,自由回答。
3、根据学生的表达梳理:
(1)上课不迟到;
(2)讲话要文明、有礼貌;
(3)上课说话要举手;
……
4、激励表扬回答好的学生。
5、小结。
第六课 小学生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
1、明确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进一步鼓励并 每个身边的人。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举行说明“每天你都做什么?”
1、学生共同讨论。
2、填写表格。
二、从表格里你总结出什么?
三、比赛:提出新的方案。
1、小组赛。
2、登记并亮分。
3、制定一些具体实施方案。
四、总结。
第七课 请让我来帮助你
教学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发现同学的缺点能当面指出。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
教学难点:消除依赖心理,学会宽容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你觉得开心吗?如果,你看到有位同学犯错误了,你会怎么办?
引出:打小报告(板书)
2、如果,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了,你又会怎么办?
3、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去报告老师?(教师随意板书)
二、看小品,明理。
1、小品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丁丁无意中撞了小明一下,小明不问缘由,就跑去向老师报告,说丁丁打他,急得老师放下要批改的作业本,去处理这件事。 看完请学生说小明是怎么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小品2:有一位家长在和老师交谈,冬冬总是插进来说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无法谈话。
看完请学生说冬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做法,都是不对的,不仅把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夸大,还影响了老师办公。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板书)
4、行为指导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做?请你帮他们一下好吗?
板书:请让我来帮助你
三、行为指导。
刚才我们同学说了好多事都要报告老师。那我们现在再来想想,有哪些事我们可以不报告老师,让我们来自己解决?
1、看板书指导。并贴上小红花。
2、指名表演。
(1)丁丁和同学吵架了,小明看见了,进行劝阻。
(2)老师在办公,冬冬看见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本想告诉老师,但思考了一下就走过去劝阻。
(3)丁丁不小心碰翻了冬冬的铅笔盒,摔断了几只铅笔,冬冬原谅了他。
四、表扬与奖励
1、夸夸我们班能主动帮助同学的学生。
2、夸夸能宽容别人的学生。
3、夸夸能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
五、总结、唱歌
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是呀,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不依赖老师。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就会快快长大,变得更能干,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全班齐唱《请让我来帮助你》
第八课 伸出你的手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倒计时从“五”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____次,我输了_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_。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_____。
(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第九课 不当“小皇帝”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重点:认清任性的坏处。
难点: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人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土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六、摘抄: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教后记:
小品表演给学生带去了欢乐,也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辨别是非,认清了任性的坏处,找到了解决任性的方法。同时掌握了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会懂的尊重别人。
第十课 我们爱整洁
教学内容: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投影片数张。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齐读课文,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开窗、洒水、擦黑板、
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不乱丢、不践踏……
第十一课 不随地吐痰
教学内容:不随地吐痰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危害,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习惯。
教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
讲猪八戒吃完西瓜后把果皮乱扔,结果自己踩上西瓜皮摔倒的故事。告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有很多危害。
二、提问:随地吐痰有那些危害?有痰要吐的时候怎么办?
让学生讨论。
熟读儿歌:
随地吐痰不卫生,
痰中细菌传疾病。
有痰吐进痰盂里,
健康清洁又文明。
三、提问:乱扔果皮纸屑有那些危害?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讨论。
教唱儿歌:
果皮箱,张大嘴,
果皮纸屑丢箱内,
从小养成好习惯,
环境整洁行为美。
四、你觉得我们身边的环境怎样?该做个怎样的市民?
板书设计
不随地吐痰 健康清洁又文明 环境整洁行为美
第十二课 换牙的卫生
教学内容:换牙的卫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恒牙是永久牙。
2.使学生知道换牙的卫生,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牙齿的重要作用和牙齿不健全所带来的不便;引导启发总结学生回答的关于牙齿的保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
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
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
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牙齿,发现了些什么?总结讲述我们从6—7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乳牙,到12岁左右又长出恒牙。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们的牙齿的作用?(切断,研磨食物,帮助发音。那么我们没有了牙齿会怎么样呢?)
2.了解牙齿,了解我们的乳牙和恒牙。
3.既然恒牙和我们这么密切又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呢?
4.①不要咬硬东西。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因为牙还没有长牢,容易造成牙齿错位,影响咀嚼和美观。
②不要用手抠和用舌头舔。在牙刚长出时,有点痒,如果用手抠或者用舌头舔,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长得会七扭八歪,形成畸形。
③要注意牙齿的卫生。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表演牙齿和蛀牙的节目(节目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开始时牙齿很好,但是它不注意牙齿的卫生,经常吃零食,还特别爱吃甜食,结果造成牙齿有了蛀虫,经常牙疼,疼痛难人忍。最后他去了医院,医生帮他治好了牙疼,终于他痛下决心,该掉了乱吃东西的坏习惯,并且经常刷牙,注意牙齿的卫生,慢慢地他终于又长出了新牙。看他多开心啊!)。
2.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来复述牙齿包括的种类和保护牙齿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言大胆积极,果敢,声音洪亮,语言流利,锻炼自己发言的能力。)
第十三课 一日三餐
教学内容: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讲述: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板书:5.一日三餐)
二、学习新课
一日三餐好处多
谈话: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食物,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学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呢?每日一餐行不行?如果你每天只吃一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日三餐有又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讲述: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吃饭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讲述: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感,同样会损害胃。因此吃饭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学习课文第二句话:早餐应该吃得好,午餐做到要吃饱,晚餐讲究精而少。 提问:什么样的早餐叫做吃得好?
中餐为啥要吃饱?怎样才能吃得饱?
晚餐的“少而精”指的是什么?
清淡,以蔬菜为主,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等。 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
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
三、巩固和反馈
看一看,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各是哪一餐吗?除了时钟可以给你提示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出正确答案?
做一做: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
第十四课 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内容:吃饭要细嚼慢咽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一些科学进食的卫生常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要细嚼慢咽而不能狼吞虎咽的原因及平时生活中,应当怎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一日三餐,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一日三餐应当怎样吃?……这一次我们继续学习,一日三餐当中,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来进餐呢?。
二、学习新课:
吃饭时要慢慢的的吃,不能边吃边讲话,也不能狼吞虎咽:
1.(下面听老师,你们来思考:一个人,在沙漠里好久,渴的口干舌燥,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你们想想看,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对,会流口水,那么,他都已经渴的不行了,为什么还要流口水,是不是他看到水果后,就不这渴了?……)
向同学们讲述口水的作用,并使同学们知道洗嚼慢咽的好处。
a.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可吃出食物的美味
c.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d.清除食物中的异物
2.当心吃饭时讲话
a.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文
b.如果讲话的话,可能会被呛到,或者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坏处:
a.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引起胃病
b.冲淡胃酸,引起消化不良
c.饮食过量,引起肥胖
三、巩固新知:
1.智力挑战
2.才华展示
3.总结该课,对发言同学进行客观的评价(由学生来评价)。
第十五课 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内容:睡眠好 身体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按时作息的好处,每天能保证10小时。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说出,应当怎样睡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学校里,同学们你们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算一算,你们每天都睡了几小时?
二、学习新课:
1.睡前不要做:
a.不要吃得太饱
b.不要贺浓茶
c.不要看惊险电视节目,不要听恐怖故事
d.要用温水洗脚
2.睡觉时要:
a.盖的被子要根据季节和天气而适当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打开一扇小窗户)
c.不要蒙头睡觉
3.卧如弓:
睡眠的姿势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的的心脏长在人体胸部的左边还是右边呢?当然是左边了,那么我们睡觉时应当向左边还是右边,或者是平躺着睡?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身体向左侧弯曲,像弓箭一样,“卧如弓”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一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做到了吗?
2.请学生到讲台,发表一下,今后我们打算怎样来睡眠?
3.总结该课使学生知道:
睡眠是恢复(精神)和(体力)的最好休息方法,是(长身体)的重要时刻。每天我们要睡足(10)小时,养成(早睡早起)、(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二年级下册健康教案
第一课 左脑和右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左脑和右脑的分工不同,懂得二者各自的长处。
2、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明确要如何开发左、右脑。
教学准备:左脑、右脑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
有一天晚上,小明睡着了,他的左脑与右脑却吵了起来。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少了它不行,最后差点打了起来。后来,大脑爷爷向左脑和右脑讲起了它们的故事……
二、出示挂图。
教师与学生观察挂图,通过挂图,结合刚才的故事展开讨论,从讨论中总结出左脑与右脑的分工。
三、学生汇报。
从上面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要怎样开发你的左脑和右脑。
四、教师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左脑和右脑。我们从学习中知道了左脑与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以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们,同时要勤动脑,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好吗?
2、什么是身高和体重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的生长发育用具体的指标来反映;
2、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身高;
3、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体重;
4、理解“生长发育”。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身高、体重。
教学用具:健康秤、米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在一点点长高,一点点变重,有的小朋友长的高,有的小朋友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引出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身高、体重”的含义
自由读文,找出什么是身高?什么是体重?
板书:身高:总高度,(厘米)
体重:总重量,(斤)
三、小组讨论:
1、班中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高?有的矮?
2、班中小朋友为什么有的胖?有的瘦?
四、动脑筋:
你知道什么是生长发育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成人有206块骨;
2、让学生了解骨的种类;
3、让学生了解长骨、短骨、不规则骨。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骨的种类,它们分别分布在什么部位。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
1、看图,这是什么?
2、引出课题。
二、看教学挂图,了解骨头
1、看图、看文、填空:
A 成人有( )块骨头。
B ( )可以促进骨的良好发育,( )不锻炼可能出现( )。
C 骨按其在人体内的位置可分为( )、( )和( )。按形态则可分为( )、( )、( )和( )四类。
2、小组讨论:
不同种类的骨都分布在什么部位?
三、师小结
4、不要暴饮暴食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含义;
2、让学生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
3、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
教学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看漫画: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题。
二、学习文章,了解“暴饮暴食”
1、自由读文,了解什么叫暴饮暴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有那些?
2、小组讨论:暴饮暴食有哪些害处?
三、当当“小画家”
1、围绕“暴饮暴食害处大”画一幅漫画;
2、把你画的漫画讲给你的同桌听。
四、师小结
5、睡眠要充足,注意睡眠卫生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睡眠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要养成早睡早起、按时睡眠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注意睡眠卫生。
教育重点、难点:1、让学生明白睡眠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注意睡眠卫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每个同学可能都有过睡眠不足的情况,说说看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2、出示课题。
二、讨论学习:
1、小组讨论:我们要养成( )、( )的好习惯。
2、 一般来说,小学生应该晚上( )睡觉,早上( )起床。
3、睡觉前要注意哪些?
6、饮食与卫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如”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段时间,各位同学已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即时出示课题)。
二. 学生表演小品(音乐)
这位同学表演的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拿出一只塑料小熊举例什么叫做暴饮暴食。如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好象花生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点。但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了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否则就会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
三、看图(出示幻灯片)
1. 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吃早餐,午餐,晚餐?
师:这就是要求同学们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并解释“定时定量”)
2. 问答题(小黑板)
1)“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对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师: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起来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饿上课。而上午课时多,活动多,体力消耗大,热量一下子供应不上,就会头晕眼花。长期如此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的好,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好象牛奶加面包或者鸡蛋更好。
2)“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而晚餐吃的太多,会引响睡眠。所以不要吃的太饱。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
四. 看图(出示图片)
1.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讲解。
这位小朋友拿着饭碗睁大眼睛,正在收看“叮当”这个节目,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救大雄。那小朋友顾不上吃饭喊:叮当跑快点。
2.“吃饭时看电视,对吗?”
学生分组讨论。
师:吃饭时情绪要稳定专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会引起情绪变化。看到高兴时哈哈大笑,看到悲伤时擦眼流泪。这样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的吸收,这样是不卫生的,你们是这样吃饭吗?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 判断题(看图)
六. 儿歌:
饮食卫生要做到: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不偏食,不挑食。
早餐吃得好,
午餐吃得饱,
晚餐吃得少。
暴饮暴食最不好。
从小养成好习惯,
身体健康又强壮。
七. 猜字游戏。
分别请两位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猜少年儿童饮食“十”忌。
忌“零”食,忌“偏”食,
忌“哭”食,忌“笑”食,
忌“甜”食,忌“咸”食,
忌“走”食,忌“玩”食,
忌“暴”食,忌“蹲”食。
八. 阅读课文。(出示思考题)
1.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早餐一定要吃好?
九. 总结。
我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十、作业。
为什么三餐要定时定量?
7、鼻子出血怎么办
教学目标: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及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看图导入课题
1、看图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鼻子出血?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鼻子出血后用什么方法将血止住?
讨论后教师示范:
(1)仰头或半卧在床上(或地上)
(2)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稍靠上一点的 地方。
(3)用消毒纱布条、清洁布条或药棉卷成卷,旋转塞进鼻腔里。
(4)将冷毛巾敷在前额、鼻部和鼻子出血一侧颈部。
1、学生模仿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操作。
2、师生评点,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3、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鼻子出血。教师小结:
不用手乱挖鼻子;不用力擤鼻涕;避免碰撞鼻部等。
课后小结: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形象的学会了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效果较好。
7、预防流感
教学目标:
了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初步学会流感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预防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知识
课前准备:
1、课前了解学生患流感的情况。
2、准备好防治流感的常用药。
教学过程:
1、讲故事,引课题。
2、讲解流感的一般症状和预防的方法。
(1)什么叫流感?
(2)流感有哪些症状?
(3)预防流感的方法: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及时增减衣服以免受凉;流感传染途径;注意室内通风、保暖;患流感后要及时治疗。多休息,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事物;与流感病人隔离。
课后小结:通过故事的方法传授预防流感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容易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8、 空气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道空气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懂得为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多吸收新鲜空气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懂得人吸收新鲜空气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有关人们呼吸的知识
教具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挂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挂图,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人们的呼吸等问题。
1、启发学生说说城乡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污染,
2、看挂图,进一步讲解注意呼吸过程的卫生。
3、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要多吸收新鲜空气,保障人体健康。
4、作业:回家做空气与小动物生存关系的小实验。
二、课后小结:
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图片,语言要准确,要点要明确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好。
9、 预防接种
教学目标:了解预防接种的作用,初步掌握预防接种后的处理常识。
教学重点:知道为什么要预防接种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预防接种后的处理常识和方法。
教学过程:
1、问:说说你曾经打了什么疫苗?
2、讨论接种后的种种反应。
3、讲解预防接种既然有反应,为什么还要预防接种的道理。
4、进一步讨论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及出方法。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接种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并自觉接受接种。
10、 生活起居要定时
教学目标:
知道要合理安排一天的生活作息时间,初步养成生活起居要定时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起居要定时。
教学过程:
一、看插图引出课题。
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起居状况:如你是否早睡早起?是否进餐定时?
2、饭后马上看书有什么不好?
3、下午放学回家后你如何安排?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定时起居的重要性,养成生活起居定时的习惯。
11、体育锻炼的卫生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掌握体育锻炼生理卫生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体育锻炼生理卫生原则:必须适合年龄特点、必须适合性别特点、必须适合健康状况、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和全面性。
2、体育与保健课卫生。要合理安排课的内容和运动量,使它符合儿童的年龄、健康等特点。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