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 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 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 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 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 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 服务于社会, 教育应以平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 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把培养人才和民主共和事业相联系, 深信中国定将人才辈出, 科学发达, 国运转机。正是从这种信念出发, 蔡元培才努力推行社会教育。在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 蔡元培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使社会教育制度化。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年设立了社会教育司, 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立, 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的地位, 促使社会教育走向制度化。蔡元培如此重视社会教育, 使它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绝不是偶然的。

1 社会教育思想的来源

1.1 教育救国思想

蔡元培之所以强调教育救国, 一方面, 是因为他从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出发, 他认为教育旨在立人, 人立则国强。在他看来, 教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事业。他认为:“人类所最需要者, 即在恪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由是教育家之任务, 即在为受教育者, 养成此种能力, 使能尽完全责任, 亦无可疑也。”他在这里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为国家、为社会的献身精神, 又包括服务社会、恪尽职责的本领。另一方面, 他基于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认识, 认定民主共和事业完全离不开教育。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在深感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 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 排斥顽旧, 不能不情见势绌”的同时, 彻底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知清廷之不足为, 革命之不可以已, 乃浩然弃官归里, 主持教育, 以启发民智”。 这是蔡元培立志教育救国思想的开始。教育救国即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目标密切联系。

1.2 留学经历

试论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蔡元培被公认为推动近代社会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第一人。本文试图考察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来源, 阐述其社会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施途径, 以期为今天发展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蔡元培;社会教育;现实意义

在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 人类的教育活动都是以社会教育的方式进行的, 但社会和教育的连用, 最早出现在德国。我国“社会教育”使用最早是在1912年, 人们普遍认为是蔡元培从德国把社会教育的概念引入了我国。他认为学校要向社会开门, 服务于社会, 教育应以平民主义为取向。他认为一所大学应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责任, 主张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把培养人才和民主共和事业相联系, 深信中国定将人才辈出, 科学发达, 国运转机。正是从这种信念出发, 蔡元培才努力推行社会教育。在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后, 蔡元培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使社会教育制度化。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2年设立了社会教育司, 与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并立, 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上的地位, 促使社会教育走向制度化。蔡元培如此重视社会教育, 使它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绝不是偶然的。

1 社会教育思想的来源

1.1 教育救国思想

蔡元培之所以强调教育救国, 一方面, 是因为他从教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出发, 他认为教育旨在立人, 人立则国强。在他看来, 教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事业。他认为:“人类所最需要者, 即在恪尽其种种责任之能力无可疑。由是教育家之任务, 即在为受教育者, 养成此种能力, 使能尽完全责任, 亦无可疑也。”他在这里所说的能力既包括为国家、为社会的献身精神, 又包括服务社会、恪尽职责的本领。另一方面, 他基于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认识, 认定民主共和事业完全离不开教育。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后, 他在深感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 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 排斥顽旧, 不能不情见势绌”的同时, 彻底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知清廷之不足为, 革命之不可以已, 乃浩然弃官归里, 主持教育, 以启发民智”。 这是蔡元培立志教育救国思想的开始。教育救国即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目标密切联系。

1.2 留学经历


相关内容

  • 中外教育史参考资料
  • 论述题目录: 一.中国教育史部分 1. 试析<学记>的教育思想.P27 2. 请评述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P28 3. 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P29 4. 先秦私学的兴起及其历史背景.特征.P31 5. 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P34 6. 论孔子 ...

  • 我国教育异化的现实表现及其对策研究
  • 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 2011, 1, 51-54 doi:10.4236/ae.2011.12010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e/) The Study of the ...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堂实录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纪实 ◎江南梦忆 时间:2011年10月16日 地点: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 学生: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 目的:广安市高中教师培训示范课 上课前,播放凤凰卫视2011年5月28日的"文化大观园"专题<仰望蔡元培>(下)视频,让学生初步 ...

  • 孔子仁爱思想的伦理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 孔子仁爱思想的伦理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 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 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 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应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寻求 ...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3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 教学内容 导入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 ...

  • 欧洲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 附件2 <欧洲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European Culture 一.课程基本信息 - 1 -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直至20世纪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实绩,并对20世纪的美国文化予以一定关注:识记欧洲文化史上具有 ...

  •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
  •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 10级体育学院 体教2班 童青龙 学号 [1**********]35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终身从事教育改革,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呕心沥血,务实改革,艰苦创业,用毕生的精力创立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时至今 ...

  •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张洪山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来自11级历史学2班的张洪山.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 我的说课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部分我将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来看 ...

  • 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初探
  • 蔡元培音乐美育思想初探 马军红 (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 063000) 摘要:蔡元培先生的音乐美育思想,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高尚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蔡元培提出了一系列开放和有进步意义的美育方针,将美育思想贯彻到音乐教育实践中,促进了我国近代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