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

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角要用弧线表示大小。

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方法: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 与 (待测角的)顶点 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 与 (待测角的)一条边 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与0刻度线同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

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

若∠1=25°,则∠2=180°-25°=155°

若∠1=25°,则∠3=∠1=25°

10、角的分类:

(1) 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

=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9、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

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3:00或15:00,时针 2:00或14: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 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3=90°

点,即30°×2=60°

10、 角的绘制方法:

A 、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

B 、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

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注: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和165°

1

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以“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 .

11、 图形计数:

数线段:2+3+„„端点个数

数射线:端点个数×2

数角:2+3+„„+射线条数

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具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不可延长。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只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直线:没有端点(或者说“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顶

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角要用弧线表示大小。

5、过点画直线的数量: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无数条直线。

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所以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6、角的度量方法: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步骤:(1)(量角器的)中心点 与 (待测角的)顶点 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条)0刻度线 与 (待测角的)一条边 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与0刻度线同圈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7、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

开得越大,角越大。

8、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

如右图,若∠3=25°,则∠4=90°-25°=65°

若∠1=25°,则∠2=180°-25°=155°

若∠1=25°,则∠3=∠1=25°

10、角的分类:

(1) 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

=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9、钟面时间问题(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因为周角是360°,而钟面上有12个整点刻度,所以每两

个整点刻度间的夹角是360°÷12=30°

3:00或15:00,时针 2:00或14:00,时针和分针夹角为3个整 和分针夹角为2个整点,即30°×3=90°

点,即30°×2=60°

10、 角的绘制方法:

A 、用量角器画角(如画65°的角)

(1)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顶点和一条边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与0刻度线同圈的)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用端点和刚画的点来确定另外一条边的位置)

(5)画小弧线,标注

B 、用三角板画角(如画75°的角)

画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标注方法不同,需要标出这个角是由哪几个三角板上的角组合(加或减)而成的。

注:用三角板可画出所有15°倍数的角,如75°、105°、120°、135°、150°和165°

1

而用“一副(两个)三角板”可以“拼出”75°、105°、120°、135°、150°这几个角 .

11、 图形计数:

数线段:2+3+„„端点个数

数射线:端点个数×2

数角:2+3+„„+射线条数

2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都是数位.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介绍(颜)
  •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六年级上册介绍 夏蔚镇教研室 颜秀梅 一. 结构变化 看本册的目录,与修订前的教材比较,变化不太大,从结够上讲大的变化有两个单元: 1.位置与方向(二),这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实验教材这部分内容安排的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现在移到了新修订教材的五年级的上册:本 ...

  • 对初中数学阅读的思考
  • 对初中数学阅读的思考 对初中数学阅读的思考 一.数学阅读要义 1. 阅读:阅读是大脑接受外界视觉符号(文字.图表.公式.数字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 它是人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打开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 2. 数学阅读: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 ...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八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总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一.知识结构图 边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高 中线 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 二.知识定义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 2014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14年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 大同古汉城小学 朱英兰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能力创造了条 ...

  • 一年级数学 开学第一课 新人教版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一.二班教学计划 张树 一.学情分析:一年级(1)班,一年级(2)班人数48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 ...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新人教 二年级上数学课件
  •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ppt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乘法的整理和复习>.ppt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口算乘法>.ppt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找规律>.ppt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pt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