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中青年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运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3-01  【摘要】通过对106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护理,使病人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探索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中青年;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体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本人结合在内分泌科多年从事糖尿病护理和健康管理的经验,对2009年以来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人进行运动、饮食和药物相结合治疗,以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发生,为正确、积极地推进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提高参考。现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和健康管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06例,本组男78例,女28例,年龄在35-59岁,平均47岁。  1.2 治疗方法 通过胰岛素治疗58例,利用降糖药物治疗28例,通过饮食治疗20例。  1.3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住院期间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督促执行。出院后采取电话、短信等随访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和督促完成饮食、运动计划。  1.4 结果 经过长期饮食控制血糖、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106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病人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生活质量较前提高,身体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方法之一,无论哪一型糖尿病,均应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以取得最佳效果。  2.1.1 饮食要定时定量。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来确定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的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40kcal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即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2]。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1/7、2/7、2/7、2/7、2/7[3];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来确定饮食的数量,并做到饮食的定时定量,使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热量基本保持平衡,从而达到平稳控制血糖水平。  2.1.2 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热量。当患者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饿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如南瓜、白菜、黄瓜、西红柿、茄子、油菜、丝瓜等,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体重过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且要少吃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的食物。  2.1.3 严格限制各种食糖、甜点心、糖果、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若偶发低血糖时,可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缓解。经常出现血糖低者应报告医生考虑是否调整药物或饮食计划。  2.1.4 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糖、脂肪、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三大营养素。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5%-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mg以下[4]。  2.2 糖尿病人的运动护理    2.2.1 运动量的选择。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轻重,分别有选择给予不同量的体育运动,对于降低血糖和改善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运动治疗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中等强度运动量,即运动时间消耗的氧占本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据观察,小强度的运动锻炼起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如果锻炼强度过大反而使血糖升高。唯有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和尿糖的用。  2.2.2 运动项目的选择。由于糖尿病人的全身抵抗力弱,一般采用缓和,使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全身性运动。糖尿病人首选的运动项目是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骑自行车和踏板车等做定量运动,其中步行最安全简便。步行最好在早上或者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也可以在傍晚、饭前、饭后或午间休闲时间进行。一天1-2次或者数次,一天运动量应在3-5公里左右。  2.2.3 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糖尿病人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并且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随着体质的改善,逐步增强运动量。运动保持在中等强度,运动量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应与饮食治疗相结合,运动时间在早饭或午饭后1—1.5小时进行为宜。随身携带果糖,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四肢无力、双手发颤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时暂停运动。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不宜在空腹及在药物作用高潮的时刻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个时间内进行过多的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用需。运动后做好运动日记,及时掌握和调节运动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它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只有做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三位一体”的完美统一和有机配合,才能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0.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1.  [3]. 秦凌燕.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2009,4(10):179  [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3-01  【摘要】通过对106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护理,使病人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探索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中青年;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体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不断增多其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本人结合在内分泌科多年从事糖尿病护理和健康管理的经验,对2009年以来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人进行运动、饮食和药物相结合治疗,以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发生,为正确、积极地推进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提高参考。现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和健康管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06例,本组男78例,女28例,年龄在35-59岁,平均47岁。  1.2 治疗方法 通过胰岛素治疗58例,利用降糖药物治疗28例,通过饮食治疗20例。  1.3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 住院期间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督促执行。出院后采取电话、短信等随访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和督促完成饮食、运动计划。  1.4 结果 经过长期饮食控制血糖、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106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病人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生活质量较前提高,身体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方法之一,无论哪一型糖尿病,均应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并督促落实,以取得最佳效果。  2.1.1 饮食要定时定量。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来确定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千卡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而不同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的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40kcal热量。一般来说,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的±5%左右,即可使病情得到满意控制[2]。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4餐1/7、2/7、2/7、2/7、2/7[3];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来确定饮食的数量,并做到饮食的定时定量,使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热量基本保持平衡,从而达到平稳控制血糖水平。  2.1.2 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热量。当患者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饿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如南瓜、白菜、黄瓜、西红柿、茄子、油菜、丝瓜等,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体重过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且要少吃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的食物。  2.1.3 严格限制各种食糖、甜点心、糖果、饼干、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若偶发低血糖时,可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缓解。经常出现血糖低者应报告医生考虑是否调整药物或饮食计划。  2.1.4 合理调整三大营养素的比例。糖、脂肪、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三大营养素。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5%-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宜在300mg以下[4]。  2.2 糖尿病人的运动护理    2.2.1 运动量的选择。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轻重,分别有选择给予不同量的体育运动,对于降低血糖和改善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运动治疗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中等强度运动量,即运动时间消耗的氧占本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据观察,小强度的运动锻炼起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如果锻炼强度过大反而使血糖升高。唯有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和尿糖的用。  2.2.2 运动项目的选择。由于糖尿病人的全身抵抗力弱,一般采用缓和,使全身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的全身性运动。糖尿病人首选的运动项目是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骑自行车和踏板车等做定量运动,其中步行最安全简便。步行最好在早上或者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也可以在傍晚、饭前、饭后或午间休闲时间进行。一天1-2次或者数次,一天运动量应在3-5公里左右。  2.2.3 运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糖尿病人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并且锻炼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随着体质的改善,逐步增强运动量。运动保持在中等强度,运动量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应与饮食治疗相结合,运动时间在早饭或午饭后1—1.5小时进行为宜。随身携带果糖,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四肢无力、双手发颤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时暂停运动。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不宜在空腹及在药物作用高潮的时刻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个时间内进行过多的运动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用需。运动后做好运动日记,及时掌握和调节运动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它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只有做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三位一体”的完美统一和有机配合,才能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0.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1.  [3]. 秦凌燕.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2009,4(10):179  [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1.


相关内容

  • 浅析糖尿病护理
  •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院自2009年7月至今收治糖尿病患者数十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 ...

  • 妊娠糖尿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_陈雪香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第25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 ,2015,Vol.36,No.25·3865· ·护理园地· 妊娠糖尿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陈雪香 魏碧蓉 林碧莲 郑建盛 唐岚芬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 ...

  • 社区护理试题
  • 社区护理试题 A1型 1."病因复杂.潜伏期和患病时间长"是下列哪类疾病的患病特点:A A.慢性病 B.传染病 C.急腹症 D.感冒 2.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哪个国家:C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3.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不包括的内容是:D A.提供最基本的.必须的卫生 ...

  • 浅谈中青年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 对90例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对象.指导措施及内容效果评价方式进行综述.结果 使90例中青年患者血糖有效地得到控制,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并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效果.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稳定病 ...

  • 护理毕业论文_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_正文
  • 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 要: 目的:总结对68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对68例前来我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患者行治疗前的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指导.结果:68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指导后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树立了占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 ...

  •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查房
  • 妊 娠 期 糖 尿 病 --护理查房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及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占糖尿病孕妇的80%.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 ...

  • 糖尿病及甲亢患者用药指导
  •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患者用药指导 (一) 糖尿病患者用药教育 1. 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 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 大部分糖尿患者可按照病因.发病机制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主 ...

  • 三基考试问答题加分析题
  • 三.简答题 1.简述急性左心衰病人给氧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什么?给患者吸氧时应与患者作哪些相关的沟通? 答:给氧时应在湿化瓶中加入酒精,浓度为30-50%酒精,因为酒精可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其破裂,消除泡沫,扩大气体和肺泡壁接触面,使气体易于弥散,改善气体交换功能.要给予高流量吸氧(6-8L/ ...

  • 第106期|心衰家庭护理指导(史上最全心衰患者院外管理资料)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指心脏功能降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心衰的原因有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也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这些疾病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最终都可能导致心衰. 心衰有三大症状,主要是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