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创新技法

记叙文的创新技法 一、方法指导

(一)、多角度思考,求异存同

鲁迅曾说:“第一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蠢才。”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不能沿袭他人。然而许多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狭小,又缺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大同小异。如赞美老师,往往写“辅导差生”、“深夜备课”;歌颂母爱,往往写“灯下织毛衣”,“夏夜陪读”;颂扬雷锋精神,往往写“为军属搬运煤球”,“搀扶盲人过马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读来味同嚼蜡。

要避免作文“千人一面”的产生,作者就要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多角度思考问题,即多想一些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多想一些表现手法,然后经过比较筛选,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1、材料的选取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成败主要在于材料的选取。要使文章有新意,就必须选择新颖的材料。

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避免与他人的选材雷同,尽量选取“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材料。 一看到《运动场上》这一题目,有人便不由自主地描写运动员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场面。如果我们写“观众为落后者鼓劲加油”,不就棋高一着了吗?只要运用发散思维,全方位思考,我们就容易写出别具一格的佳作。例如以《钓鱼》为题, 运用了这一思维方法,可以有以下立意-----

A、妈妈为了筹钱 交学费,劳累过度,病倒在床。星期天,我去钓鱼,准备给妈妈补补身体。(表现母子之情)

B、我是钓鱼能手,可大半天,才钓到两条鱼。我感到纳闷,向爸爸一问,得知一个月之前,河上游建了一家工厂。(反映环保问题)

C、 我偷偷地到王大伯的养鱼池到钓鱼,妈妈得知后,让我向王大伯认错,并给了钱。(表现母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D、几位领导干部利用公款钓鱼。(抨击社会不良现象)

其次,要选用具有“时代感”的材料。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农民炒股,老人练功跳舞,个体户捐资修路,干部深入基层体验群众甘苦,昔日光棍要上城里媳妇„„这些材料鲜明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写入作文,它们便成了时代的缩影,读之,就仿佛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怎能不令读者欣喜和自豪呢?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留意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对写作大有益处。

2、 表现手法的运用。

高明的摄影师善于选择角度。张三英俊潇洒,就扬其长,拍其正面;李四其貌不扬,就避其短,拍其侧影,做到因人而异。

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高明的摄影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合理选择角度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既可以正面描写人物,又可以侧面描写人物。正面描写时,又可以从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方面对人物加以刻画。如赞美教师的作文,既可以写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正面)。也可以写老师忘我工作的情景(正面)。如果觉得正面描写较困难,就可以通过写老师家庭或个人生活表现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侧面)。《江老师的婚事》便是这样一篇佳作。它叙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因为江老师“把学生看得比对象还重要”,所以三次恋爱,三次失败。文章写的是“私事”,表现的却是江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令人叹为观止。

3、写作对象的选择。

我们生活范围主要集中于学校、家庭。写作时对同学、老师、父母记叙得较多。因此我们在选择写作对象时,也要多角度思考。在题目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写其他对象。如默默无闻的清洁工、身残志坚的残疾人 ,发挥余热的退休教师„„

从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求异存同是指作者在选材、表现手法的运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要避免与他人雷同,追求独特的创造。

(二)逆向思维

曾有人形象地给新闻下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便是新闻。“狗咬人”是正常现象,人人皆知,没有写的价值;“人咬狗”是反常现象,前所未闻,新奇,具有新闻价值,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

此,我想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现象”,岂不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何乐而不为呢?《让座》是旧题目,如果写“少先队员给盲爷爷让座”或“学生给怀抱婴儿的妇女让座”,旧题目加上旧题材,那就老掉牙了。如果我们从相反的方向思考,文章就别出心裁,令人叫绝。如“残废军人给孕妇让座”,“老大伯给看书的小伙子让座”(表现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主题)。

按照逆向思维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出事例。

A、春节期间,镇长带上礼物给教师拜年。(尊敬教师的风气可喜)

B、妈妈拜儿子为师,学习电脑知识。(不耻下问,精神可贵)

运用逆向思维,可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要素特殊化

《背影》描写了父亲在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正因为是特定背景下的背影,所以父爱才显得崇高,令人感动。

电影《泰坦尼克号》叙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然而它却能轰动世界,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是因为它描写的不是一般的男女恋情,而是危难之际的爱情故事。危难之际才见真情、见深情,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故事才显得浪漫、炽热、悲壮,震撼心灵,荡气回肠。

我们写作时,如果能从上述例中受到启发,将事情特殊化,便可达到神奇效果。试比较下列几组材料:

1、 A、妈妈给我买礼物。B、继妈给我买礼物。(人物特殊化)

2、 A、爸爸送我到医院。B、爸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送我到医院。(时间特殊化)

3、 A、王老师认真上课。B、儿子生病了,王老师仍坚持上课。(情况特殊化)

4、 A、银行办起了电脑培训班。B、农村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地点特殊化)

这四组中,由于B项将记叙文“四要素”特殊化,因而内容比A项更富有表现力,主题更深刻。如果我们运用此方法,作文就能独领风骚,一鸣惊人。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作文要写出新意,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以内容的真实性为前提,切不可胡编乱造。

二、实战演练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 了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发挥想像,写一篇有新意的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三、附:例文

(一)早

今天又是以凛冽的寒风奏响黎明的。

我蜷缩在暖暖的被窝中,毫不用担心迟到的事,因为妈妈总会在每天早晨的同一时间将我唤醒。 客厅里只有指针在吃力地轮回转动,这样的回声在这个寒冷的早晨会持续多久呢?

我是醒着的,但我已熟悉了妈妈那低低的呼唤。我就以这样的期待守候着。

“时间快到了吧?”但天色依旧黑沉沉的。又过了一会儿,我开始躺得有些不安稳了,可窗外那漆黑的幕布给了我足够的安慰。

“也许,时间还早吧!”我没有再多去想,被窝还是暖暖的,连房间里的空气也是暖暖的。

我又有些耐不住了,今天的时间怎么像是停滞了一般,早晨的呼唤迟迟在这黑雾中酝酿。

忽然,一声声细碎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沉寂。是她,我故意闭上眼睛。她进来了,她的呼吸是断断续续的,她来到了我的身旁,可这样之后又是一片寂静,我屏住呼吸想听到这期盼已久的呼唤。

果然,一会儿就有呼唤,声音是那样熟悉,温柔地流淌在这个早晨的眼眸里。这一声低浅的呼唤拂去了我所有的睡意,兴奋极了。好想再多听几遍,我假装还在沉睡,妈一边呼唤着一边用她粗糙的手指轻轻摸着我额前的头发。

我睁开眼睛,她怎么如此憔悴,她的脸没有声音那般温柔,她见我醒来脸上又洋溢起一股温暖的笑容。

我起床后,她仍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用睡袄半裹着身体,在她身旁有一只怀表,那是她与我爸的定情信物,她在这里等待了多久我不知道,但饭桌上的早餐已经备好,我的棉袄已经放在我的书包旁边,房间里有一种感动在蔓延。

我静静地走动,仿佛看到这十几年的早晨一位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样的身影成了她每天早晨的节奏。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花在我的眼泪中融

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前为何有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

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

【评析】本文叙写一个特定的早晨妈妈早起,为我扫雪,为我做早餐,唤我起床。这些本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但让这位考生写得情感浓郁真挚,极具感染力,这里面有好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的地方。文章以“我”早起活动过程的视角转换和情感发展次第展开三个场景——卧室、客厅(餐厅)、门外,寒暖对照贯穿始终,妈妈暖暖的爱意,都在妈妈的早起早为中,母子情深,都渗融在三个场景中,其中彰显隐藏有节度,情感表现有附着,实为难得。文中像“每天早晨的节奏”这样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有很多,像妈妈面容、脚步声、呼吸声的描写,“一只怀表”的交代,都是很有嚼头的。

(二)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情,经孩子一问,就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 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

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这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天,它开花了。此时,恰逢父亲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爷爷,那是棵李子树。”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父亲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

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说是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

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见过樱桃吗?那上面明明挂着一棵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那儿确实挂着一颗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而是一棵核桃树。 10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棵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它要我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点评:这篇文章如叙家常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故事,然而我们的心也随着故事的起伏紧紧地系到了那棵小树身上,结尾的由树及人的提升所得出的感悟也会让我们感慨良深。行文的平淡中冲不淡那至深的人生哲理。

(三)往上走,往下走

一扇厚厚的铁门“不合时宜”地成了这个单元的守门神。可惜的是没人对它有好感。

我从此得多拿一把钥匙,提着满篮子菜的家庭主妇只得停下步子,放下菜篮子,然后开门;老婆婆面对这扇门好像面对一座山;夜归人得摸黑掏钥匙„„

好似所有的矛盾都由这扇忠实尽职的铁门引起,它委屈地承受着种种埋怨。不过,一件小事总算使它的名声好了一点。一位老婆婆因提的东西太多而无法开门,刚好下楼的小伙子从里面开门后帮着老婆婆提了重物。此后,老婆婆逢人便说:“多亏了那伙子,也因为那门呀!”

原来真正的不方便还另有原因。假如两人一起走到楼梯口,谁先去开门?假如两人一前一后下楼,走在前的是不是开门后等着后面的呢?假如哪一次谁忘了关门,是怪张三还是李四?存在不便,存在抱怨,其实是因为人们缺乏交往,缺少因交往而产生的好感,感激,信任,体贴„„

从那以后,人们可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改变。

一天早晨,我正急急地走下楼,从楼层的缝隙间瞥见一位阿姨也在往下走。我不由放慢了脚步,心想还是慢点走吧,免得碰到。等我埋头走到一楼时,见几步之遥的她正一手撑着铁门一面微笑着说:“快来,别迟到了。”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连谢都忘了说。

楼道中来往的人们也渐渐形成了习惯,两人一起走到楼梯口,都会主动掏钥匙;走在前面的一定会给走在后面的留门,然后一起有说有笑地走过楼道;如果谁忘了关门,后面的人不再高声责问:哪一个只生了前手没生后手!

于是,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有了温情。

于是,门与门框的碰撞声成了音乐。

我喜欢上了这扇铁门,甚至有些羡慕它。因为,它见证了楼道中人情的温暖正在一点一点地销蚀门上的锈迹,并使它熠熠生辉。

点评:文章所写是一般人不会写到的楼道里的一扇铁门,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正因“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使文章内容的新颖;文中对比,文末的议论抒情,又增添了文章主题的深刻。不得不信:司空见惯的“琐小”中,也能提炼出新颖深刻的立意来。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四)这也是课堂

别以为只有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那才是课堂,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课堂。

那天早上,我应朋友之邀到他家中做客。朋友家中养了一只威猛的大黑狗,那狗膘肥体壮,差不多有一米多长,朋友躺在沙发上,并示意我坐下。没料到,我刚坐下,那狗便对我“汪汪”狂吠起来。朋友见我有些惊慌,便对那狗喊了几嗓子:“趴下,这是我朋友,不准叫!”那狗瞪了我一眼,“呜——呜”哼了几声,便不做声了。朋友安慰我:“别管那笨狗,我们说我们的。”

我与朋友谈得很投机。那狗也趴在朋友身边,时不时蹭蹭主人的脚,还做出一些怪动作,逗得朋友哈哈大笑。朋友一时兴起,对那狗喊道“趴下”、“打滚”,那狗不厌其烦的一会儿趴下,一会儿打滚。我看着有趣,走近那狗,冲它喊到:“打滚。”那狗动也不动,理也不理,我又喊了几遍,它还是无动于衷。我急了,走上前去用力拍拍它的头:“趴下。”那狗不但不听,反而冷不丁咬了我一口。我又气又恼:“死狗,我和你主人都是人,怎么听他的不听我的呢?”朋友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随手从桌子上递给我一盘火腿肠,让我再试一试。我将火腿肠在那狗头上晃了晃,那狗“呼”的一下爬起来,我拿起一小片火腿肠在狗鼻子前晃了晃,高声喊道“打滚”,那狗看看我,又看看那火腿肠,咽了咽口水,乖乖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我笑了,朋友也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又拿了几片火腿肠喂那狗,结果,那狗温顺地蹭蹭我的腿,在地上连打了好几个滚。朋友笑得更开心了,我却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我把火腿肠全部倒在地上,那狗一下子扑过来舔舔我的手,然后摇头晃脑吃起来。我坐在沙发上,看朋友那开心的样子也笑了笑,但我心里却是酸酸的。我明白了,那狗对我态度的转变原来都是因了那盘火腿肠。可悲啊!区区几片火腿,就让原本凶猛的狗丧失了骨气,对人类百般谄媚起来。也许有人会说:“宠物嘛,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是啊,没有骨气的支撑,再凶猛、再强壮的狗也只配给我们当宠物。

狗是如此,人也一样。看看我们周围,不乏像狗一样活着的人,他们为了金钱、权力,不惜以骨气为代价向自己的主子摇尾乞怜,对主子的话唯命是从,他们哪里知道,“骨气”是多少金钱、多大的权力都换不来的啊!一个没有骨气的人,就只能永远趴在地上,做别人的奴隶。

离开朋友家的时候,那大黑狗摇头摆尾送我到门边,我拍拍它的头,心中充满了怜悯和惆怅,说实在的,我挺感谢朋友和眼前这只大黑狗,朋友的家就是一个大课堂,狗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它给我上了既生动形象、又深刻难忘的一课。

记叙文的创新技法 一、方法指导

(一)、多角度思考,求异存同

鲁迅曾说:“第一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庸才,第三次把女人比成花的是蠢才。”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不能沿袭他人。然而许多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狭小,又缺少独立思考,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大同小异。如赞美老师,往往写“辅导差生”、“深夜备课”;歌颂母爱,往往写“灯下织毛衣”,“夏夜陪读”;颂扬雷锋精神,往往写“为军属搬运煤球”,“搀扶盲人过马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读来味同嚼蜡。

要避免作文“千人一面”的产生,作者就要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多角度思考问题,即多想一些与题目有关的人和事,多想一些表现手法,然后经过比较筛选,独辟蹊径,独树一帜。

1、材料的选取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成败主要在于材料的选取。要使文章有新意,就必须选择新颖的材料。

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避免与他人的选材雷同,尽量选取“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材料。 一看到《运动场上》这一题目,有人便不由自主地描写运动员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场面。如果我们写“观众为落后者鼓劲加油”,不就棋高一着了吗?只要运用发散思维,全方位思考,我们就容易写出别具一格的佳作。例如以《钓鱼》为题, 运用了这一思维方法,可以有以下立意-----

A、妈妈为了筹钱 交学费,劳累过度,病倒在床。星期天,我去钓鱼,准备给妈妈补补身体。(表现母子之情)

B、我是钓鱼能手,可大半天,才钓到两条鱼。我感到纳闷,向爸爸一问,得知一个月之前,河上游建了一家工厂。(反映环保问题)

C、 我偷偷地到王大伯的养鱼池到钓鱼,妈妈得知后,让我向王大伯认错,并给了钱。(表现母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D、几位领导干部利用公款钓鱼。(抨击社会不良现象)

其次,要选用具有“时代感”的材料。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农民炒股,老人练功跳舞,个体户捐资修路,干部深入基层体验群众甘苦,昔日光棍要上城里媳妇„„这些材料鲜明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写入作文,它们便成了时代的缩影,读之,就仿佛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怎能不令读者欣喜和自豪呢?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留意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材料,这样对写作大有益处。

2、 表现手法的运用。

高明的摄影师善于选择角度。张三英俊潇洒,就扬其长,拍其正面;李四其貌不扬,就避其短,拍其侧影,做到因人而异。

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高明的摄影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合理选择角度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既可以正面描写人物,又可以侧面描写人物。正面描写时,又可以从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等方面对人物加以刻画。如赞美教师的作文,既可以写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正面)。也可以写老师忘我工作的情景(正面)。如果觉得正面描写较困难,就可以通过写老师家庭或个人生活表现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侧面)。《江老师的婚事》便是这样一篇佳作。它叙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因为江老师“把学生看得比对象还重要”,所以三次恋爱,三次失败。文章写的是“私事”,表现的却是江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令人叹为观止。

3、写作对象的选择。

我们生活范围主要集中于学校、家庭。写作时对同学、老师、父母记叙得较多。因此我们在选择写作对象时,也要多角度思考。在题目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写其他对象。如默默无闻的清洁工、身残志坚的残疾人 ,发挥余热的退休教师„„

从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求异存同是指作者在选材、表现手法的运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要避免与他人雷同,追求独特的创造。

(二)逆向思维

曾有人形象地给新闻下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便是新闻。“狗咬人”是正常现象,人人皆知,没有写的价值;“人咬狗”是反常现象,前所未闻,新奇,具有新闻价值,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

此,我想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现象”,岂不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何乐而不为呢?《让座》是旧题目,如果写“少先队员给盲爷爷让座”或“学生给怀抱婴儿的妇女让座”,旧题目加上旧题材,那就老掉牙了。如果我们从相反的方向思考,文章就别出心裁,令人叫绝。如“残废军人给孕妇让座”,“老大伯给看书的小伙子让座”(表现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主题)。

按照逆向思维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出事例。

A、春节期间,镇长带上礼物给教师拜年。(尊敬教师的风气可喜)

B、妈妈拜儿子为师,学习电脑知识。(不耻下问,精神可贵)

运用逆向思维,可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要素特殊化

《背影》描写了父亲在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正因为是特定背景下的背影,所以父爱才显得崇高,令人感动。

电影《泰坦尼克号》叙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然而它却能轰动世界,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是因为它描写的不是一般的男女恋情,而是危难之际的爱情故事。危难之际才见真情、见深情,泰坦尼克号上的爱情故事才显得浪漫、炽热、悲壮,震撼心灵,荡气回肠。

我们写作时,如果能从上述例中受到启发,将事情特殊化,便可达到神奇效果。试比较下列几组材料:

1、 A、妈妈给我买礼物。B、继妈给我买礼物。(人物特殊化)

2、 A、爸爸送我到医院。B、爸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送我到医院。(时间特殊化)

3、 A、王老师认真上课。B、儿子生病了,王老师仍坚持上课。(情况特殊化)

4、 A、银行办起了电脑培训班。B、农村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地点特殊化)

这四组中,由于B项将记叙文“四要素”特殊化,因而内容比A项更富有表现力,主题更深刻。如果我们运用此方法,作文就能独领风骚,一鸣惊人。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作文要写出新意,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以内容的真实性为前提,切不可胡编乱造。

二、实战演练

题目:那一次,我真的 了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发挥想像,写一篇有新意的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三、附:例文

(一)早

今天又是以凛冽的寒风奏响黎明的。

我蜷缩在暖暖的被窝中,毫不用担心迟到的事,因为妈妈总会在每天早晨的同一时间将我唤醒。 客厅里只有指针在吃力地轮回转动,这样的回声在这个寒冷的早晨会持续多久呢?

我是醒着的,但我已熟悉了妈妈那低低的呼唤。我就以这样的期待守候着。

“时间快到了吧?”但天色依旧黑沉沉的。又过了一会儿,我开始躺得有些不安稳了,可窗外那漆黑的幕布给了我足够的安慰。

“也许,时间还早吧!”我没有再多去想,被窝还是暖暖的,连房间里的空气也是暖暖的。

我又有些耐不住了,今天的时间怎么像是停滞了一般,早晨的呼唤迟迟在这黑雾中酝酿。

忽然,一声声细碎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沉寂。是她,我故意闭上眼睛。她进来了,她的呼吸是断断续续的,她来到了我的身旁,可这样之后又是一片寂静,我屏住呼吸想听到这期盼已久的呼唤。

果然,一会儿就有呼唤,声音是那样熟悉,温柔地流淌在这个早晨的眼眸里。这一声低浅的呼唤拂去了我所有的睡意,兴奋极了。好想再多听几遍,我假装还在沉睡,妈一边呼唤着一边用她粗糙的手指轻轻摸着我额前的头发。

我睁开眼睛,她怎么如此憔悴,她的脸没有声音那般温柔,她见我醒来脸上又洋溢起一股温暖的笑容。

我起床后,她仍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用睡袄半裹着身体,在她身旁有一只怀表,那是她与我爸的定情信物,她在这里等待了多久我不知道,但饭桌上的早餐已经备好,我的棉袄已经放在我的书包旁边,房间里有一种感动在蔓延。

我静静地走动,仿佛看到这十几年的早晨一位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样的身影成了她每天早晨的节奏。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花在我的眼泪中融

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前为何有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

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

【评析】本文叙写一个特定的早晨妈妈早起,为我扫雪,为我做早餐,唤我起床。这些本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小事,但让这位考生写得情感浓郁真挚,极具感染力,这里面有好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的地方。文章以“我”早起活动过程的视角转换和情感发展次第展开三个场景——卧室、客厅(餐厅)、门外,寒暖对照贯穿始终,妈妈暖暖的爱意,都在妈妈的早起早为中,母子情深,都渗融在三个场景中,其中彰显隐藏有节度,情感表现有附着,实为难得。文中像“每天早晨的节奏”这样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有很多,像妈妈面容、脚步声、呼吸声的描写,“一只怀表”的交代,都是很有嚼头的。

(二)一棵核桃树

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情,经孩子一问,就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 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

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这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天,它开花了。此时,恰逢父亲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爷爷,那是棵李子树。”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还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父亲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

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说是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划线员

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见过樱桃吗?那上面明明挂着一棵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那儿确实挂着一颗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而是一棵核桃树。 10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棵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它要我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点评:这篇文章如叙家常般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故事,然而我们的心也随着故事的起伏紧紧地系到了那棵小树身上,结尾的由树及人的提升所得出的感悟也会让我们感慨良深。行文的平淡中冲不淡那至深的人生哲理。

(三)往上走,往下走

一扇厚厚的铁门“不合时宜”地成了这个单元的守门神。可惜的是没人对它有好感。

我从此得多拿一把钥匙,提着满篮子菜的家庭主妇只得停下步子,放下菜篮子,然后开门;老婆婆面对这扇门好像面对一座山;夜归人得摸黑掏钥匙„„

好似所有的矛盾都由这扇忠实尽职的铁门引起,它委屈地承受着种种埋怨。不过,一件小事总算使它的名声好了一点。一位老婆婆因提的东西太多而无法开门,刚好下楼的小伙子从里面开门后帮着老婆婆提了重物。此后,老婆婆逢人便说:“多亏了那伙子,也因为那门呀!”

原来真正的不方便还另有原因。假如两人一起走到楼梯口,谁先去开门?假如两人一前一后下楼,走在前的是不是开门后等着后面的呢?假如哪一次谁忘了关门,是怪张三还是李四?存在不便,存在抱怨,其实是因为人们缺乏交往,缺少因交往而产生的好感,感激,信任,体贴„„

从那以后,人们可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改变。

一天早晨,我正急急地走下楼,从楼层的缝隙间瞥见一位阿姨也在往下走。我不由放慢了脚步,心想还是慢点走吧,免得碰到。等我埋头走到一楼时,见几步之遥的她正一手撑着铁门一面微笑着说:“快来,别迟到了。”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连谢都忘了说。

楼道中来往的人们也渐渐形成了习惯,两人一起走到楼梯口,都会主动掏钥匙;走在前面的一定会给走在后面的留门,然后一起有说有笑地走过楼道;如果谁忘了关门,后面的人不再高声责问:哪一个只生了前手没生后手!

于是,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有了温情。

于是,门与门框的碰撞声成了音乐。

我喜欢上了这扇铁门,甚至有些羡慕它。因为,它见证了楼道中人情的温暖正在一点一点地销蚀门上的锈迹,并使它熠熠生辉。

点评:文章所写是一般人不会写到的楼道里的一扇铁门,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正因“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使文章内容的新颖;文中对比,文末的议论抒情,又增添了文章主题的深刻。不得不信:司空见惯的“琐小”中,也能提炼出新颖深刻的立意来。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四)这也是课堂

别以为只有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那才是课堂,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课堂。

那天早上,我应朋友之邀到他家中做客。朋友家中养了一只威猛的大黑狗,那狗膘肥体壮,差不多有一米多长,朋友躺在沙发上,并示意我坐下。没料到,我刚坐下,那狗便对我“汪汪”狂吠起来。朋友见我有些惊慌,便对那狗喊了几嗓子:“趴下,这是我朋友,不准叫!”那狗瞪了我一眼,“呜——呜”哼了几声,便不做声了。朋友安慰我:“别管那笨狗,我们说我们的。”

我与朋友谈得很投机。那狗也趴在朋友身边,时不时蹭蹭主人的脚,还做出一些怪动作,逗得朋友哈哈大笑。朋友一时兴起,对那狗喊道“趴下”、“打滚”,那狗不厌其烦的一会儿趴下,一会儿打滚。我看着有趣,走近那狗,冲它喊到:“打滚。”那狗动也不动,理也不理,我又喊了几遍,它还是无动于衷。我急了,走上前去用力拍拍它的头:“趴下。”那狗不但不听,反而冷不丁咬了我一口。我又气又恼:“死狗,我和你主人都是人,怎么听他的不听我的呢?”朋友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随手从桌子上递给我一盘火腿肠,让我再试一试。我将火腿肠在那狗头上晃了晃,那狗“呼”的一下爬起来,我拿起一小片火腿肠在狗鼻子前晃了晃,高声喊道“打滚”,那狗看看我,又看看那火腿肠,咽了咽口水,乖乖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我笑了,朋友也在一旁哈哈大笑。我又拿了几片火腿肠喂那狗,结果,那狗温顺地蹭蹭我的腿,在地上连打了好几个滚。朋友笑得更开心了,我却一下子觉得索然无味。我把火腿肠全部倒在地上,那狗一下子扑过来舔舔我的手,然后摇头晃脑吃起来。我坐在沙发上,看朋友那开心的样子也笑了笑,但我心里却是酸酸的。我明白了,那狗对我态度的转变原来都是因了那盘火腿肠。可悲啊!区区几片火腿,就让原本凶猛的狗丧失了骨气,对人类百般谄媚起来。也许有人会说:“宠物嘛,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是啊,没有骨气的支撑,再凶猛、再强壮的狗也只配给我们当宠物。

狗是如此,人也一样。看看我们周围,不乏像狗一样活着的人,他们为了金钱、权力,不惜以骨气为代价向自己的主子摇尾乞怜,对主子的话唯命是从,他们哪里知道,“骨气”是多少金钱、多大的权力都换不来的啊!一个没有骨气的人,就只能永远趴在地上,做别人的奴隶。

离开朋友家的时候,那大黑狗摇头摆尾送我到门边,我拍拍它的头,心中充满了怜悯和惆怅,说实在的,我挺感谢朋友和眼前这只大黑狗,朋友的家就是一个大课堂,狗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它给我上了既生动形象、又深刻难忘的一课。


相关内容

  •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全四册).1
  • 初中生作文一本通(全四册). 作:春之琳 李静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16开 全4册 光盘:0 定价:296元 优惠:180元 .. 详细 : .... .......................................... ........ ............. ...

  • 浅谈高考作文创新技法
  • (江油中学 四川 江油 6217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写作能力是任何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文章作品是作者展示自己的窗口和作者创造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当今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平时学生作文抄袭之风盛行,考场上的新颖之作也总是屈指可数,而平庸之作却占了大多数,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 ...

  • 推陈出新议论文
  • 初中作文如何推陈出新 1.素材新 毋庸置疑,素材新也是作文出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是不要绝对化,不要仅仅着眼于 时间概念,仅仅强调素材的时代性.现代人写现代文章,表达和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当 然选时代感强的素材会更好一些. 2.立意新 所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作文的思想主题,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认 ...

  • 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 记叙文是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章.一名初中生要写好一篇记叙文,仅仅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显然是不够的.怎样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怎样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法精髓,写出较高水平的记叙文,这是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抓住学生特性,引导其细致观察 初中学生天 ...

  • 技法妙招丨记叙文基础知识及入门技巧,转给作文差的孩子!
  • 记叙文是中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主要文体,也是中考作文常考的文体.因此,从七年级起就应加强记叙文训练,力求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技巧. 一篇记叙文常常要具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写作记叙文时,要注意把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展 ...

  • 记叙文写作文题审读技法
  • 记叙文写作文题审读技法 [技法点拨] 目前,各地中考卷记叙文文题类型很多,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等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属于"全命题作文",因此,这里就以"全命题作文"为例来讲解记叙文审题中重要的.常用的审 ...

  • 一见钟情的秘诀
  •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作文的开头技法,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开篇落笔如果能够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正所谓是"心动神驰一瞬间,先声夺人看开篇"! 1 单刀直入之开门见山法 开头不绕 ...

  • 记叙文写作说课稿
  •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叙文的开头技巧>.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效果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在每次月考阅卷时,老师们总是悲愤:学生的作文的开头平淡.与主题无关.入题慢等.<叙文的开头技巧>主要由记叙文开头的技法和典型 ...

  •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
  •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指导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 扩展描述,创造新形象,培养 ...